营商环境优化

搜索文档
泰州姜堰:“数据+民意”营造城市治理新生态
中国发展网· 2025-08-12 14:42
政务服务创新 - 通过"并联审批+联合验收"机制打通消防、住建、档案等部门数据壁垒,审批时限压缩超50%,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1] - 推广"水电气讯联合报装"模式,企业仅需"一表申请"即可同步完成接入审批,申报材料精简90%[1] - 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建筑起重机械登记、竣工备案等核心证照"在线生成、扫码核验、终身追溯",企业申报材料"零纸质化"比例超90%[1] 智慧化治理体系 - 构建三维可视化监管中枢实现审批进度、项目满意度"一屏统览、全程追溯",推动城市更新从"经验驱动"向"数据决策"转变[2] - 建立"群众评窗口"实时反馈体系,引导群众从"被动接受服务"转向"主动参与治理"[2] - 采用"标准化+个性化"服务体系,为重点项目提供全周期指导,对小微企业及特殊群体推出预约上门、绿色通道等定制服务[1] 行政效能提升 - 运用"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机制化解材料不全难题,实现"企业点单、专人跟单、限时办结"精准响应[1] - 民生服务领域通过联合报装模式有效解决多头申报、重复跑腿问题[1] -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数据治理能力强化,促进共建共享机制深化[2]
倾心·省心·安心——60个创新案例折射上海营商环境“心”动向
新华网· 2025-08-12 06:20
从"特斯拉速度"到"波音速度",为企服务"更高效";从"千企一面"到"按需定制",惠企政策"更精 准";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发展环境"更数智"……7月25日,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 新实践案例发布会在沪举行,60件"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典型案例脱颖而出,为上海率先打造市场 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扎实的"微观样本"。 自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八年迭代更新实施八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累计实施1200余项任务举 措,以世界银行对标改革为牵引,推进各领域各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世界银行今年发布的中国企业 调查数据显示,在涉及营商环境的59项测评点中,上海有2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成果获 得国际认可。 "当前上海城市经济规模已进入5万亿元以上的新阶段,以优良营商环境助力各类企业更好地在上海 投资兴业,不仅关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更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迫切需 要。"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表示。 梳理入选案例,有的对标世行改革,让中外企业更"倾心"。优化营商环境,上海的基本原则是对标 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如上海市住建委推动"建筑师负责制"全面 ...
听民营经济发展脉动|优化营商“软环境” 激荡“一池春水”
新华网· 2025-08-12 05:59
优质的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来说,犹如阳光雨露,是立业兴业的必要条件。记者日前在调研中了解到,各方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图为银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中心官网。 能力中心是专为中小工业企业量身打造,为工业企业开放多模态交互窗口,实现政策匹配"一键直达"、供需匹配"全域联动"、方案匹配"量体 裁衣"等个性化服务,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装上"智慧大脑"。 这是3月21日拍摄的天津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厂区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日前,银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中心正式上线,旨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精准高效的数字化转型支持。 图为宁夏墨工科技有限公司中控室。(受访者供图) 宁夏墨工科技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杜永红说,作为新材料企业,就是要将前沿科技赋能到本土企业达成合作共赢。"在这个过程中,银川市 政府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我认为这种'双向奔赴'最为难得。我们将扎根银川这片热土,持续发展壮大。"他说。 3月21日,在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企业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引导办事人员打印营业执照。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大连:全力为经营主体降成本、优服务,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06:46
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2025年上半年大连市出台营商环境质量提升"6.0"版方案,推出60条举措296个节点任务,发布58项主题承诺,制定90条落地措施[1] - 截至7月《6.0版提升方案》已完成154个节点任务(完成率52%),58项主题承诺兑现46个(兑现率79%)[1] - 企业注册登记实现"跨域通办",投资项目审批压缩至8天,绿电绿证交易"一站通办"[2] - 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一窗"办理率超90%,高频事项办理时长压缩30%以上[2] 企业服务与成本优化 - 建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办电业务实现"过户+联办""更名+增值税变更"联办[2] - 融金征信平台征集政务数据31亿条,"首贷续贷"中心拓展至9家[2] - 推行"综合查一次"柔性执法,建立涉企联合执法事项176个,辽宁省内率先开展"扫码入企"[3] - 对A类低风险企业实施触发式监管,生态、医保等6个领域实施非现场监管[3] 人才与金融支持 - 优化"两院"院士奖励政策,启动80套人才住房销售,上半年兑现"兴连英才计划"资金4.5亿元[2] - 启动"共享检验室"降低中小微食品企业检验成本[3]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推进数据流通利用、数据要素综试区和数据资产管理3项国家试点,建设东北唯一隐私计算数据流通基础设施[4] - 出台2000万元"算力券"政策,数据标注基地新拓展产业空间3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4000人,产值过4亿元[4] - 组建大连市数据协会吸纳56家企业,确定44家企业首席数据官试点[4] - 完成全国首批8个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和东北首笔数据产品场内交易,入选2025中国城市数据要素20强[4] 创新与监管模式 - "高效办成一件事"上线68项重点事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复审实现"立等可取"[2] - "创新完善'三统一+四提升'模式"经验被国家发改委推广[3] - "海洋数据"场景入选国家数据局重点联系示范场景[4]
阿拉善高新区深耕审批标准化
中国化工报· 2025-08-11 05:39
在服务优化方面,阿拉善高新区严格落实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不断擦亮"项目管 家"服务品牌。通过主动靠前服务,定期上门走访企业,送政策、强保障,深入一线掌握重点项目进 度,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定制化的帮代办服务,让企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切实感受到"管家式"的温暖与 便利,有效解决了企业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难题。 下一步,阿拉善高新区将持续聚焦企业获得感与满意度提升,深化审批服务创新,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 批制度改革向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一体化迈进,为改革持续赋能,以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助 力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中化新网讯 今年以来,阿拉善高新区将服务项目建设置于优先位置,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全力攻坚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难题,为项目建设减负担、省时间、提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审批事项管理上,阿拉善高新区强化要素管控与办事指南统一,将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涵盖的行政许 可、备案等事项悉数纳入全链条清单,严守"清单外无审批"原则,从源头上为企业明晰审批边界。同 时,对标已公布事项,动态调整并及时发布办事指南中的受理条件、申请材料、设定依据、承诺办结时 限等要素,确保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事 ...
心怀“国之大者”履职尽责确保国家战略在南沙落地见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8-09 23:45
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区建设进展 - 广州南沙区纪委监委动态跟踪《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落实情况,聚焦五大重点任务: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建立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 [1] - 南沙区纪委监委建立派驻纪检监察组与监督单位党组会商、巡回驻点监督等工作机制,通过列席会议、谈心谈话、实地检查等方式压实主体责任 [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监督 - 南沙区纪委监委通过"派驻纪检监察组+区委巡察组"联动协作,推动区科技局整改落实《方案》相关问题,区科技局已制定130项整改措施并完成52个问题的整改 [2] - 南沙科学城核心区建成研究院数量少的问题被列为重点整改事项,区纪委监委要求限期完成整改 [2] 重大工程项目监督 - 南沙区纪委监委针对招投标领域制定专项监督方案,会同住建、财政、审计等部门开展全过程监督,立案38人,处分17人,移送检察机关21人 [3] - 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区块作为先行启动区,工程招投标领域被重点监管以防止腐败问题 [2][3] 营商环境优化举措 - 南沙区纪委监委查处非法出租码头泊位、非法经营临港停车场等"靠港吃港"案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党纪政务处分40人,移送检察机关8人 [4] - 通过走访107家企业和6个产业园、收集73条意见建议,推动解决融资难、审批慢等102个企业难题 [4] 政治监督长效机制 - 南沙区纪委监委将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政策创新试点等任务纳入年度监督检查和巡察重点,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5]
如皋发扬“战高沙”精神提升营商环境让企业“如意” 助万事“好通”
新华日报· 2025-08-09 23:42
斯堪尼亚如皋生产基地 - 斯堪尼亚在如皋建成全球第三个工业生产基地 仅用16个月完成80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设 将于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 [1] - 项目总投资逾百亿元 年产商用车5万辆 [1] - 如皋市发改委快速协助企业办理证照 每周召开项目推进会 指导企业获得江苏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 [1] 如皋重大项目招引与服务 - 如皋新签约并注册5亿元和3000万美元重大产业项目36个 外资项目提前完成全年任务 [1] - 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29个 转化达产13个 入选省重大项目5个 [1] - 如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叫响"万事好通·如皋如意"服务品牌 [1] 如皋"战高沙"项目与基层服务 - 如皋筛选57家单位"战高沙"项目105个 机关党员干部通过实地勘查摸排项目推进问题 [2] - 开展"我与群众面对面"活动 企业代表现场提出诉求 相关部门现场回应 [2] - 如皋市公安局等开展"换位跑一次"活动 发现并解决快递货运禁行时间设置等问题 [2] 如皋政务服务创新 - 创新推出"直播带策"服务 实现政务服务从"窗口办理"向"云端服务"转型 [3] - 重启"政风行风热线" 组织部门党组织书记轮值走进直播间 围绕企业关切话题互动 [3] - 打造"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面对面直播间 青年党员化身"政策主播" [3] 如皋数据资产与金融创新 - 如皋市司法局整合35个执法单位事项 实现"一企一码、执法溯源" [3] - 如皋市交通产业集团实现全国首单数据资产ABS在深交所上市 [3]
以整改整治实绩推动高质量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8-09 23:19
海南省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 全省各市县一体推进学查改,聚焦群众利益诉求深入查摆痛点堵点问题,推动整改整治见行见效 [2] - 精准施策促进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增强群众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 琼海市潭门镇休闲渔业项目 - 潭门休闲渔业码头于今年6月竣工,总规模500万元的休闲渔船项目为渔民提供新增收渠道 [2] - 5艘休闲渔船预计年底前为50名村民提供近海观光、渔家乐等灵活就业岗位 [2] - 通过"政府搭台、村民参与、企业运营"机制,排港村老房子改造为民宿集群,2025年已有7家民宿入选"海南100家特色民宿" [3] 三亚市瓶装液化气配送改革 - 全市6万余户瓶装液化气用户实现统一配送全覆盖,取消用户自提充装 [3] - 统一配送车辆为国标正三轮车("小黄车"),共285辆完成登记上牌并纳入智慧监管平台 [4] - 全市39万余个液化石油气瓶配备专属二维码,实现全流程安全可追溯 [4] - 今年以来查处"黑窝点"7处,查扣"黑气瓶"336个、运输车辆6辆 [4] 文昌市北附中学审批案例 - 文昌市创新推行"容缺受理"机制,解决企业材料不齐、审批受阻问题 [5] - 建立企业、教育部门、审批人员三方联动机制,实现材料填报线上互动 [5] - 北附中学于6月13日顺利拿到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如期申报2025年秋季招生指标 [5]
奋楫前行!这些成绩与你我有关
搜狐财经· 2025-08-09 06:57
经济总量增长 - "十四五"期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1] - 增量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1] -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前4年平均增速5.5%[1] 研发创新突破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4][6] - 实现多个"第一":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中国空间站"天宫"、月球背面采样的"嫦娥六号"、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飞行[4] - 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变[4] 民生保障改善 -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7] - 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至3.6人,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7] - 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每5年增长1岁[7] 营商环境优化 - 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到29项,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9][11] - 民营企业数量达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9][11] 生态环境建设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陕西省面积,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25%[12]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7%,比"十三五"提高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干流达二类水质[12]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煤电,每3度电有1度为绿电,钢材原料20%来自废钢循环[12] 安全基础夯实 - 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相当于黑龙江和河南两省面积总和[15][17][18]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1/3[15][18] - 拥有全球最大、门类最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15][18] 全球责任担当 - 单位GDP能耗4年累计降11.6%,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19][21] - "一带一路"合作范围扩至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19][21] - 以超大规模市场和制造能力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19]
冀时评 | 政策护航河北民营经济新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08 12:48
民营经济在河北经济中的地位 - 民营经济主体总量为889.84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7.92% [2] - 上半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4620.6亿元,同比增长5.5%,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7.3%,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 [2] - 民营经济成为河北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财政税收的主来源 [2] 政策措施与营商环境优化 - 河北通过"双盲"评审改革提升民营企业中标率至85%、中标额至45% [2] - 市场准入严格落实"非禁即入",2024年民间投资增长2.0%,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 [2] - 建立44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和民营企业沟通交流"直通车",常态化回应企业关切 [3] - 实施土地、人才、金融、科技等6大要素环境提升行动,精准落实纾困政策 [3] 创新支持与要素保障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现应享尽享,科技创新券支持930家中小企业开展1367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3] - "共享智造"模式赋能78个特色产业集群1.2万家企业 [3] 法治保障与权益保护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推广"入企扫码"新模式,集中整治乱收费等问题 [3] - 2024年全面完成国家台账内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偿任务 [3] - 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理念,持续优化亲清政商关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