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

搜索文档
“沃野粮仓”科技大显身手 金秋多彩“丰”景有“智”又有“质”
央视网· 2025-09-25 04:35
粮食仓储与技术创新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粮食仓储基地采用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 集成智能出入库 粮情监测和智能通风系统 确保粮库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下并持续通风 [3] - 秋粮收获期间粮库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 运粮车排队卸粮 传输带持续运转保障稻谷安全入库 [3] - 多部门协同通过技术指导 稳定供电与科学储粮管理守护粮库稳定高效运行 [1][3] 特色农产品种植与产销模式 - 湖南宁乡市大成桥镇3000多亩香芋进入采收期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食品公司与合作社签协议保底收购 [4][8] - 种植大户高薪香芋种植面积从200亩扩至2025年1500亩 亩产超3500斤 较2024年增产30%以上 [6] - 该模式带动12家合作社和500多名农民灵活就业 预计2025年总产值超1500万元 [8] 农产品流通与消费促进 - 江苏盐城阜宁县开展农家土特产惠民直通车活动 40多个摊位展销无公害农产品 [8] - 采用即采即卖模式 最快3小时将农产品送达消费者餐桌 部分产品快速售罄 [10] - 计划持续开展直通车活动以扩大农产品消费并让消费者享受实惠 [12] 高价值作物产业化发展 - 山西静乐县5万亩藜麦进入收获期 藜麦原粮经济收益较传统小杂粮增加50%以上 [13][16] - 精深加工后藜麦米售价达每斤70-80元 全县12家加工企业年加工量约1000万斤 [16] - 开发藜麦酒 藜麦醋 藜麦片等50余种衍生产品 全产业链年产值超5.3亿元 [16][18] - 累计带动3500余户农户就业 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18] 高标准农田与产业融合 - 四川蓬安县建成高标准农田49.69万亩 通过土地平整 土壤改良和灌溉配套措施使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5%以上 [21] - 采用即收即烘模式 稻谷离田后经传送带直送烘干中心 当天加工成优质大米发往全国 [18][21] - 将优质农产品与乡村旅游 体验式旅游及文创产品结合 2025年全县第三产业收入近1亿元 [21]
大禹节水:联合体预中标1.06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新浪财经· 2025-09-23 08:39
公司中标项目 - 全资子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集团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金塔县金鑫工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为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第一标段的第一中标候选人 [1] - 中标价格为1.06亿元 [1] - 项目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田块整治、高效节水等 [1] - 总建设面积为36427亩 [1] - 公示期为2025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5日 [1] 项目影响 - 项目顺利实施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 提高公司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1] -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1]
【人民日报】“稻田改好,思路和技术也得跟上”(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9-22 00:41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种植户任永捧起一把刚收获的稻谷,籽粒圆鼓鼓的。 "永哥,你这稻子瞅着多壮实。"一旁的邻居张建军打趣道,"现在放心了吧?你那时候非着急。" "夏管的时候地里像'画了花',搁你也会急。"任永笑了。 啥叫"画了花"?正常来讲,同一片田,水稻应该长势整齐、色泽均匀。但今年6月,任永这片刚改 造完的田里,离灌溉口近的稻苗又黄又矮,与其它稻苗对比鲜明,远远望去,稻田就像"画了花"似的, 这和他预想的可不一样。 去年,普阳农场通过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规模化格田改造,任永的154亩水田在其中。推 土机铲平、激光平地机校准、卫星平地仪监控,原本高差有20厘米的地块,被平整到5厘米内;52条旧 田埂,也被全部铲除,还新增了7亩有效种植面积。 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机好走。过去,这154亩地插秧要雇6个人干3天;现在大马力智能插秧 机畅通无阻,只需3个人,1天半就能完工,柴油用量也从7桶降到4桶。"人工、燃料,一年能省1.5万 元。"任永心里美滋滋。今年,他格外上心,盼着秋季丰收,直到地里"画了花"。 "要是稻苗长不好,产量估计得低一成。"任永清楚,长势参差不齐会让矮秆水稻照不到光、吹不到 风,还 ...
“稻田改好,思路和技术也得跟上”(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9-21 22:22
高标准农田改造成效 - 黑龙江普阳农场通过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规模化格田改造 推土机铲平、激光平地机校准和卫星平地仪监控使地块高差从20厘米降至5厘米内 铲除52条旧田埂并新增7亩有效种植面积 [3] - 改造后实现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机好走 插秧效率显著提升 154亩地插秧人工从6人3天降至3人1.5天 柴油用量从7桶降至4桶 年节约成本1.5万元 [3] - 改造后农田预计提升产量1.3万斤 按当前价格计算增收1.5万元 新增7亩地增收1万元 叠加节约成本共计增收4万元 [9] 智能农业技术应用 - 安装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 通过手机程序"北大荒农服"远程控制 可设置灌溉时段(如02:00-09:00)和用水量 实现自动化管理 [8] - 智能灌溉解决大田水温不均问题 监测显示灌溉口地下水与田水温差达15摄氏度(10℃ vs 25℃) 通过凌晨灌溉将温差缩小至10摄氏度内 [5][7] - 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技术员通过连续一周监测水温与土壤湿度变化 为"凌晨灌溉"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9] 农田改造规模与覆盖 - 截至去年底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 规模居全国首位 占全省永久基本农田的59.1% [9] - 农田改造过程中出现新问题 如大田水温不均导致稻苗长势参差("画了花"现象) 可能造成产量降低一成 [3][6]
黑龙江一农场建好用好高标准农田—— “稻田改好,思路和技术也得跟上”(秋收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9-21 21:58
农业技术升级 - 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通过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规模化格田改造 包括推土机铲平 激光平地机校准和卫星平地仪监控 地块高差从20厘米平整至5厘米内 [2] - 改造后新增7亩有效种植面积 人工和燃料成本一年节省1.5万元 插秧效率从6人3天提升至3人1.5天 柴油用量从7桶降至4桶 [2] - 农场配备智能灌溉系统 通过手机程序远程控制放水时段和水量 实现自动化管理 [7] 生产问题与解决方案 - 格田扩大后出现水温差异问题 灌溉口地下水温10摄氏度与田间水温25摄氏度存在15摄氏度温差 导致稻苗长势不齐 [4] - 技术团队通过监测发现凌晨时段水温差缩小至10摄氏度内 制定凌晨智能灌溉方案 两茬水后稻苗恢复正常生长 [6][8] - 农场10余名农业技术员连续一周监测水温和土壤湿度变化 为灌溉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8] 经济效益提升 - 154亩稻田预计产量提升1.3万斤 按当前价格计算增收1.5万元 新增7亩地增收1万元 叠加节省成本1.5万元 总计增收4万元 [9]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亿亩 占全省永久基本农田59.1% 规模居全国首位 [8]
谭婷婷:筑牢农业发展“耕”基
经济日报· 2025-09-19 00:05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工程改造与机制创新,将传统农田升级为集中连片、设施完 善、土壤肥沃、抗灾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管护到位的优质农田。通过"地的改造+技的应用+制的创 新",将农田从生产要素升级为现代化生产系统,最终实现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绿色可持续目标,是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谭婷婷) 近年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政策创新、技术赋能和机制完善,推动农田质量、产能和 可持续性全面提升。截至今年7月,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3%以上。 这不仅是数量上的突破,更是质量上的飞跃,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有了更坚实的依托,为 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了关键支撑。 我国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议题连续10余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高标准农田建设关乎国家粮食 安全与农业长远发展,需持续发力,不断筑牢农业发展的"耕"基,让广袤农田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 坚实堡垒,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奠定基础。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多方面协同发力。一是"技术创新+生态保护 ...
高标准农田怎么建怎么管 ——来自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9-18 21:58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 黑龙江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亿亩居全国首位 粮食总产量达1600.34亿斤占全国11.3% 连续15年全国第一 [1] - 北大荒集团2024年底建成高标准农田3138万亩 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68.98% 2024年计划新建101万亩 总投资24.02亿元 [2] - 七星农场通过格田改造提高有效插植面积3%-4% 实现亩增产15-21公斤 [2] 农田改造技术模式 - 采取"中间机耕路 两侧格田 四周水渠"改造模式 田块整治工程投资占比达31.82% [2][3] - 水田区进行格田化改造 旱田区实施侵蚀沟治理 优先开展田块整治和灌排体系建设 [3] - 小田变大田后农机作业效率提升 七星农场种植户年节省机耕费人工费近万元 插秧进度提前 [4]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二九〇农场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实现亩产提升约30斤 农户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灌溉 [5] - 军川农场515.8亩试验田部署物联网虫情测报灯 田间气象站等设备 实时传回作物生长数据 [6] - 七星农场配备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2320套 辅助直行插秧面积超80% 安装220个叶龄智能监测点 [7] 数字化管理平台 - 建三江分公司建立"数字三江一体化云平台" 集成智能叶龄诊断 智慧施肥灌溉 灾害预警等功能 [8] - 平台每10分钟采集一次土壤含水率 氮磷钾含量等数据 实现农业大数据可视化监测 [8] - 累计开展水旱田耕种管收全场景智能农机作业2300万亩 覆盖5G通信和天空地一体化技术 [7] 管护机制创新 - 宝泉岭农场执行"平直实瘦适"管护标准 每500亩配备1名专职管护员 已培训85人次 [10] - 普阳农场实施网格化管护 每周检查灌排设施 每月巡查田间道路 每季维护农田防护工程 [10] - 建立五级管理体系覆盖集团至作业站 明确管护标准 资金使用范围和监督考核机制 [11] 经济效益体现 - 军川农场种植户通过改造增加4.8亩有效耕种面积 年度增收4800元 [4] - 七星农场亩节约灌溉用水30立方米以上 亩平均增产25公斤以上 [7] - 农田从低洼易涝地变为高产稳产田 土地承包从"没人要"变为"抢不着" [5]
筑牢农业发展“耕”基
经济日报· 2025-09-18 21:57
近年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政策创新、技术赋能和机制完善,推动农田质量、产能和 可持续性全面提升。截至今年7月,全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3%以上。 这不仅是数量上的突破,更是质量上的飞跃,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有了更坚实的依托,为 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提供了关键支撑。 我国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议题连续10余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高标准农田建设关乎国家粮食 安全与农业长远发展,需持续发力,不断筑牢农业发展的"耕"基,让广袤农田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 坚实堡垒,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奠定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工程改造与机制创新,将传统农田升级为集中连片、设施完 善、土壤肥沃、抗灾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管护到位的优质农田。通过"地的改造+技的应用+制的创 新",将农田从生产要素升级为现代化生产系统,最终实现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绿色可持续目标,是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多方面协同发力。一是"技术创新+生态保护"双 ...
河北武安:精准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9-18 02:06
近日,河北省武安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该市大同镇东马项村,对淤塞机井修复情况开展实地督导。 在全程跟进推动下,该村淤塞机井完成清掏并更换水泵,缺水的土地重焕生机。 在整治过程中,该市纪委监委围绕规划设计、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使用与监管、管护与利用,实 施"档案审查+现场查验"双轨监督机制,联合该市农业农村局组建检查组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发现并督 促整改设施损坏、管护缺位等影响农田正常使用问题123个,追责问责16人。同时,推动该市农业农村 局制定完善高标准农田维修反馈、保护、建设管理等25项制度,明确各方责任,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全 面提升管护效能。(河北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刘靖晗) 今年以来,武安市纪委监委聚焦耕地灌溉难题,督促该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结 合当地耕地和水资源禀赋,精准推动实施山区、丘陵、平原三类特色建设模式,通过远距离调水、蓄水 池配套、塘堰蓄水、扬水站引水等针对性措施,实现节水灌溉,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 武安市地处太行山东麓,耕地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区域,土壤贫瘠、常年干旱、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突 出,部分地块存在"有水难引、农机难进"的困境,全市耕地多数为一年一 ...
广东高标准农田建管并重,着力打造现代化良田
南方农村报· 2025-09-17 02:30
广东高标准农田 建管并重,着力 打造现代化良田 _南方+_南方 plus 秋种时节,走进 韶关南雄市全安 镇,清澈的溪水 沿着新修建的灌 排沟渠,潺潺流 入稻田,滋润着 葱茏青翠的禾 苗,崭新的机耕 路纵横交错,从 空中俯瞰,宛如 棋盘。 "有了这些高标 准农田,我们种 粮信心更足 了。"全安镇河 塘村种粮大户邱 大海说道,三面 光水渠,让农田 旱能灌、涝能 排,机耕路让农 机可以直接开到 田里,不仅方便 了农事作业,还 能节本增效。据 了解,自2023年 起,南雄市开始 整区域推进高标 准农田建设,计 划用5年时间, 逐步把全市具备 条件的永久基本 农田全部建成高 标准农田,目前 已取得显著进 展,许多昔日 的"望天田""巴 掌田"变成了今 天的季产千斤 的"粤良田" 。 南雄是广东大力 推进高标准农田 建设的一个缩 影。作为全国常 住人口第一大 省、最大粮食主 销区,近些年 来,广东深入实 施"藏粮于地"战 略,坚持久久为 功,建管并重, 持续用力推进高 标准农田建设, 目前高标准农田 项目区粮食生产 能力提升10%以 上,亩均节水、 节药、节肥率均 有效提升,推动 了耕地质量和地 力提升,有效减 轻了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