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

搜索文档
证券公司2025年 分类评价结果公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2:14
自2007年启动以来,分类评价制度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之一,是传递监管导向、发 挥监管"指挥棒"作用的重要途径,在有效实施审慎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引导证券公司强化合规风控、 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分类评价工作,聚焦防风险强监管促进高质量发展主线,重点突出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证券 公司提高专业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原则导向。分类评价以修订后的规定为依据,平稳落实了 各项新规定和新指标。 证监会近日向证券公司通报了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全行业参评公司共107家(母子公司合并评价), 其中评价结果为A类的公司53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司中,AA级公司14家。近年 来,证券公司各类别的数量总体保持稳定,A、B、C类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50%、40%、10%,AA级 公司在A类公司中占比约为25%。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重点做好202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的解读,通过编发监管动态、专题培训等多 种方式,引导行业准确理解监管导向和重点要求,提升评价标准的透明度、导向性和公平性,充分发挥 好分类评价"指挥棒"的机制作用。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每年进行一次,评价期为 ...
证券公司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公布
中国证券报· 2025-09-28 20:45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证监会近日向证券公司通报了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全行业参评公司共107家(母子公司合并评价), 其中评价结果为A类的公司53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司中,AA级公司14家。近年 来,证券公司各类别的数量总体保持稳定,A、B、C类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50%、40%、10%,AA级 公司在A类公司中占比约为25%。 今年8月,证监会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进一步完善分类评价制度体系,突出了促进证 券公司功能发挥、引导证券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等鲜明导向。 下一步,相关部门将重点做好202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的解读,通过编发监管动态、专题培训等多 种方式,引导行业准确理解监管导向和重点要求,提升评价标准的透明度、导向性和公平性,充分发挥 好分类评价"指挥棒"的机制作用。(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每年进行一次,评价期为上一年度5月1日至本年度4月30日,按照证 券公司自评、证监局初审、证监会复核的程序进行。分类评价结果主要供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券行 业自律组织、证监会授权的单位使用,证券公司不得将分类评价结 ...
证券业,放榜!
第一财经· 2025-09-28 07:34
本文字数:1995,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近日,证监会向证券公司通报了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全行业参评公司共107家(母子公司合并评 价),其中评价结果为A类的公司53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司中,AA级公司14 家。近年来证券公司各类别的数量总体保持稳定,A、B、C类公司数量占比分别约为50%、40%、 10%,AA级公司在A类公司中占比约25%。 2025.09. 28 据介绍,相关部门下一步将重点做好202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的解读,通过编发监管动态、专 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行业准确理解监管导向和重点要求,提升评价标准的透明度、导向性和公平 性,充分发挥好分类评价"指挥棒"的机制作用。 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每年进行一次,评价期为上一年度5月1日至本年度4月30日,按照证券公司自 评、证监局初审、证监会复核的程序进行。分类评价结果主要供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券行业自律 组织、证监会授权的单位使用,证券公司不得将分类评价结果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 自2007年启动以来,分类评价制度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之一,是传递监管导 向、发挥 ...
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点评:完善分类评价制度,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4 09:12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核心观点 - 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旨在优化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 引导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经营效率和专业能力提升 [3][4] - 修订内容突出功能发挥 完善评价框架 将原名称调整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评价框架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合规状况、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 [4] - 聚焦高质量发展 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指标 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 最高加分从1分提至2分 加分范围从前20名扩大到前30名 [4] - 强化"打大打恶"导向 完善下调评价结果手段 将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纳入下调评级范围 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 [4] - 政策有望推动行业高质量转型 提升中小机构发展活力 筑牢合规与风控防线 [6] 行业影响分析 - 政策引导证券公司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经营效率和专业能力提升 2024年42家上市券商平均ROE为6.21% 低于十年来平均水平8.55% [6] - 为150家证券公司中的中小机构提供更多细分业务领域加分机会 净资产收益率和经纪、投行、资管等主要业务收入加分范围由前20名扩大到前30名 [6] - 严格的惩戒措施将促使证券公司加强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 提升行业合规水平 [6] 投资建议 - 推荐三条投资主线: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优化、综合实力强的头部机构包括广发证券A+H、国泰海通A+H、中信证券A+H [7] - 业绩弹性较大的券商包括东方证券A+H、东方财富和招商证券A+H [7] - 国际业务竞争力强的标的包括中国银河、中金公司H 建议关注中银证券、长城证券、兴业证券等 [7] 重点券商估值数据 - 中信证券2025年预测净利润241.3亿元 同比增长11% PB中枢1.54倍 [9] - 国泰海通2025年预测净利润212.8亿元 同比增长63% PB中枢1.11倍 [9] - 东方证券2025年预测净利润58.1亿元 同比增长73% PB中枢1.74倍 [9] - 中金公司2025年预测净利润81.6亿元 同比增长43% PB中枢2.58倍 [9] - 广发证券2025年预测净利润110.1亿元 同比增长14% PB中枢1.19倍 [9]
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证券日报· 2025-08-22 23:36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 旨在引导证券公司强化合规风控、服务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突出"扶优限劣"和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 [1][2][3] 修改背景与目标 - 分类评价制度是证券公司监管的基础性制度 自2009年实施以来已进行3次修改 本次修改基于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要求 [1] - 修改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国发〔2024〕10号文件部署 完善分类监管体系并健全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 [1] - 修改坚持目标导向、保持总体稳定、加强统筹协调三大思路 侧重局部完善而非重大体系调整 [2] 主要修改内容 - 评价框架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合规状况、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 突出促进证券公司功能发挥导向 [2] - 重点完善业务发展加分指标 引导公司提升经营质量 在引入中长期资金和财富管理等领域发挥专业服务能力 [2] - 适当扩大重点业务加分覆盖面 鼓励中小机构立足自身禀赋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 [2] - 完善直接下调分类评级的适用范围 强化对重大恶性案件的震慑力度 [3] - 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 优化行政处罚扣分分值并设置合理扣分梯度 [3] - 明确特殊问题处理规则 对积极申请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或开展先行赔付的公司适当减少扣分分值 [3] 实施安排 - 规定于2025年8月22日起施行 证监会将持续健全行业分类监管体系 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3]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发布实施
搜狐财经· 2025-08-22 22: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修订并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突出促进证券公司功能发挥、引导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强化综合惩戒和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 [1][2][4][6] 分类评价制度修订背景 -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是监管基础性制度,根据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发挥"奖优罚劣"和监管"指挥棒"作用 [1] - 自2009年出台后历经3次修改,此次修订距前次已隔5年,为对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新"国九条"等部署要求而调整 [10] 功能发挥导向 - 评价框架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合规状况、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新增由证券业协会组织"功能发挥情况"专项评价 [2] - 专项评价现阶段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成效,后续将根据行业实际逐步调整完善 [2] - 2024年分类评价设置3项专项监管工作,对投行业务质量、并购重组专业能力、新股发行定价能力评价排名靠前公司加分 [3] 高质量发展与差异化发展 - 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指标,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最高加分由1分提高至2分,扩大加分分位至前30名 [4] - 提升经纪、投行、资管等主要业务收入加分覆盖面由前20名至前30名,按名次加0.25分到2分不等 [4] - 增设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基金投顾发展、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权益类资管产品管理规模等专项指标 [5] 综合惩戒与投资者保护 - 完善下调评级手段,将下调评级范围扩展至"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对重大恶性案件从严下调评级 [6] - 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优化行政处罚扣分分值,强化自律管理手段的制度震慑 [6] - 明确证券公司申请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或开展先行赔付的,按照相应评价标准至多扣1分(原应扣不少于1.5分) [7] 监管协调与实施 - 修订总体思路坚持目标导向、保持总体稳定、加强统筹协调,未对既有评价体系进行重大调整 [11] - 证监会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和座谈会听取证券公司及中小投资者意见,对合理意见予以吸收采纳 [11]
刚刚,证监会最新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新规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8-22 15:21
核心观点 - 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突出促进证券公司功能发挥、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强化综合惩戒和投资者保护 [2][4][6][8] 评价框架调整 - 评价框架从原有体系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合规状况、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三大维度 [4] - 新增由证券业协会组织的"功能发挥情况"专项评价 现阶段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成效 [4] - 2024年分类评价已设置投行业务质量、并购重组专业能力、新股发行定价能力3项专项监管工作 对排名靠前公司给予加分 [5] 指标优化与差异化发展 - 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指标 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 最高加分由1分提高至2分 加分分位扩大至前30名 [6] - 经纪、投行、资管等主要业务收入加分范围由前20名提升至前30名 按名次加0.25分到2分不等 [6] - 增设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基金投顾发展、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权益类资管产品管理规模等专项指标 [7] 惩戒与投资者保护机制 - 将下调评级范围扩展至"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为重大恶性案件下调评价结果预留空间 [9] - 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 优化行政处罚扣分分值梯度 强化自律管理手段的震慑力 [9] - 明确申请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或开展先行赔付的证券公司 扣分标准由不少于1.5分降至至多1分 [10] 监管导向与行业影响 - 分类结果将用于风险控制指标标准、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监管资源分配、现场检查频率等差异化监管政策 [2] - 修订旨在落实新"国九条"和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 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 [13] - 头部券商与在细分领域形成特色竞争力的中小券商有望在高质量发展环境中持续受益 [7]
刚刚,证监会正式发布,券商迎新规!
证券日报网· 2025-08-22 14:07
法规修订背景与目标 - 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自2025年8月22日起施行[1] - 修改标题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以更符合分类评价为主的内容[2][9] - 修订总体思路包括坚持目标导向以突出监管目标、保持总体稳定不对既有评价体系重大调整、加强统筹协调减轻行业负担[6][7][8] 评价框架调整 - 将"引导证券公司更好发挥功能作用 提升专业能力"作为立法目的写入第一条并明确监管导向[10] - 现有评价框架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 持续合规状况 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10] - 功能发挥情况主要包括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情况并由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专项评价[10] 业务发展指标优化 - 第十三条不再对总的营业收入按排名加分以减少规模类指标重复加分[11] - 经纪 投行 资管等主要业务收入加分由前20名扩大到前30名 按名次加0.25分到2分不等[11] - 提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加分力度引导坚持集约型发展方向[11] - 增设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 资管产品投资权益类资产 代销权益类基金产品 基金投顾发展等专项指标[11] 监管与处罚机制强化 - 第十八条补充明确对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的公司可以直接下调评价结果[12] - 第十条适当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以强化自律措施惩戒力度[12] - 第九条适当优化行政处罚扣分分值使其分值梯度保持总体均衡[12] - 修改有利于充分运用多种监管手段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13] 特殊问题处理规则 - 第十二条第三款明确对积极申请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 开展先行赔付的证券公司适当减少扣分分值[14] - 第十四条第一款明确对通过变更控股股东等方式完成重大风险化解处置的公司风控指标达标的加分规则[14] - 对债券交易风险管控 资管业务风险管控等项目的扣分标准进行优化[14]
证监会最新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新规来了
证券时报· 2025-08-22 12:58
核心观点 -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经修订后发布实施 突出促进证券公司功能发挥 引导行业聚焦高质量发展 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化经营 强化综合惩戒并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 [1][2][4][6] 制度修订背景与目标 - 时隔五年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将标题由《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调整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以更好体现以分类评价为基础实施差异化监管的规定内容 [1][10] - 修订总体思路包括坚持目标导向突出监管目标 保持总体稳定未对既有评价体系进行重大调整 加强统筹协调梳理整合专项评价指标 [10] - 修订对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新"国九条"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等关于健全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的部署 [10] 功能发挥评价 - 评价框架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 持续合规状况 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 突出督促证券公司端正经营理念 发挥功能作用 提高专业能力的导向 [1] - 新增由证券业协会组织"功能发挥情况"专项评价 现阶段聚焦证券公司开展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成效进行评价 [2] - 2024年分类评价工作中设置3项专项监管工作 对投行业务质量 并购重组专业能力 新股发行定价能力3项评价排名靠前的公司进行加分 [2] 业务发展导向 - 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指标 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 最高加分由1分提高至2分 扩大加分分位至前30名 [4] - 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和经纪 投行 资管等主要业务收入加分覆盖面 由前20名提升到前30名 按名次加0.25分到2分不等 [4] - 增设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 基金投顾发展 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 权益类资管产品管理规模等专项指标 [4] 合规与惩戒机制 - 完善下调评级手段 将下调评级范围扩展至"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为重大恶性案件下调评价结果预留空间 [6] - 适当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 进一步强化"资格罚"自律管理手段的制度震慑 优化行政处罚扣分分值 [6] - 明确证券公司申请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或开展先行赔付的 按照相应评价标准至多扣1分 [7] 行业影响 - 分类评价制度是证券公司监管的基础性制度 根据分类结果在风险控制指标标准 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 监管资源分配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 [1] - "扶优限劣"的监管框架持续优化将加速推动行业格局分化 头部券商和特色化中小券商有望持续受益 [5] - 证券公司是我国资本市场重要中介力量 在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 服务实体经济 国家战略 居民财富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作用 [3]
★券商分类评价制度再修订 监管评价体系全面升级
证券时报· 2025-07-03 01:55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修订核心要点 - 时隔五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迎来重大修订 标题由《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调整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突出"奖优罚劣"和监管"指挥棒"作用 [1] - 评价框架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 持续合规状况 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 新增证券业协会组织的"功能发挥情况"专项评价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成效 [1][2] - 优化业务发展加分指标 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 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 最高加分由1分提高至2分 [3][4] 行业功能发挥与专业能力提升 - 修订突出督促证券公司端正经营理念 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力度 引导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关系 [1][2] - 通过投行执业质量评价 并购重组专业能力 新股发行定价能力等专项监管加分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2] - 要求证券公司平衡功能性与盈利性 强化对科技创新 绿色产业 民营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3] 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 - 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和经纪 投行 资管等主要业务收入加分覆盖面 由前20名扩大到前30名 按名次加0.25-2分不等 [4] - 鼓励中小机构立足禀赋探索差异化道路 做"小而精"服务商 深挖区域经济"富矿" 将乡村振兴 普惠金融转化为本地化抓手 [4][5] - 增设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 基金投顾发展 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等专项指标 鼓励引入中长期资金和服务居民财富管理 [5] 强化综合惩戒与投资者保护 - 完善下调评价结果手段 将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纳入下调评级范围 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 [5][6] - 鼓励申请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或先行赔付 主动申请可减少扣分(至多扣1分) 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 [7] - 补充对股东行为监管的扣分标准 优化债券交易风险管控 资管业务风险管控等项目的扣分标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