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

搜索文档
苹果手机用户注意!FaceTime骗术来袭
齐鲁晚报· 2025-09-23 06:05
苹果手机用户注意了!最近有没有接到过陌生人的FaceTime视频来电?对方自称"公安民警",一开口就 严肃地告诉你涉及重大案件需要配合调查。这可不是什么新型办案方式,而是精心设计的FaceTime骗 局。 北京市反诈中心23日通报,骗子利用FaceTime视频通话,冒充公安民警以配合办案为由获取受害人银行 卡信息盗取钱款。警方建议苹果手机用户接到来自陌生号码的FaceTime视频通话,直接挂断。如无使用 需求,关闭FaceTime功能。 (北京日报) 反诈民警介绍,FaceTime是苹果手机的一款视频通话软件,在两个装有FaceTime的设备之间能实现视频 通话。骗子利用FaceTime功能拨打视频电话,为的就是身着仿制的警服出现在视频里,谎称受害人涉 案,甚至亮出"逮捕证""通缉令",让受害人"眼见为实",心生恐慌。之后,骗子再诱导受害人下载APP 并开启屏幕共享,实时监控受害人操作,以"资金清查""自证清白"为由,要求受害人向"安全账户"转账 或通过屏幕共享获取受害人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直接划转钱款。 北京市反诈中心提醒,如无使用需求,建议苹果手机用户关闭FaceTime功能,尤其是家中老人的苹 ...
农行济南历下支行营业部:慧眼识骗局,守护养老钱
齐鲁晚报· 2025-09-19 06:20
工作人员随即引导老人至休息区,轻声细问转账缘由。老人透露,自己前几日接到"某投资平台客服"来 电,对方称其此前参与的"理财项目"需补缴"账户认证金",否则将冻结全部收益,而此次转账正是为了 缴纳这笔"认证金"。结合老人描述的"高收益诱惑"、"限时操作"等细节,工作人员迅速判断这是典型的 电信诈骗套路,立即将情况上报大堂经理。 大堂经理赶到后,一边安抚老人焦虑的情绪,一边拿出反诈宣传手册,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向老 人拆解诈骗分子的常用手段,明确告知"先缴钱再得收益"的说法均为骗局。为进一步打消老人顾虑,工 作人员还协助联系了老人的子女。在耐心劝说与家属的共同沟通下,老人终于认清骗局,庆幸自己没有 转账。 近日,农行济南历下支行营业部上演了一场"反诈守护战"。工作人员凭借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的识骗能 力,成功劝阻一位老年客户的大额转账,及时阻断电信诈骗风险,用实际行动守护了客户的资金安全与 财产权益。 当天上午,一位老年客户匆匆步入网点,径直向大堂工作人员提出"提升银行卡转账限额"的需求,称需 立即向他人转账一笔大额资金。这一紧急诉求引起了工作人员的警觉——根据日常反诈培训经验,老年 人因信息获取渠道较窄,是电 ...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提醒领区中国公民谨防电信诈骗
央视网· 2025-09-17 16:01
四、请勿与外界切断联系。部分不法分子惯以"安全""保密"为由诱使受害者断绝一切对外联系,从而实 现控制和摆布受害者的目的。在外期间,请与家人、亲友保持通讯畅通,时常"报平安",切勿听信诈骗 而主动"失联"。 五、如不幸遭遇诈骗,应保持沉着冷静,妥善保存证据并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同时向国内公安机关报 警。如发觉个人信息泄露,请立即告知亲友,以防不法分子借机行骗。必要时,可拨打我馆领保电话求 助。 德国报警电话:110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收到多位领区 侨胞反映,接到手机上显示"未知号码"的录音来电,对方假冒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工作人员,谎称当 事人"有一份文件在馆里待取",引导侨胞下载境外通讯APP、提供个人信息并向国外银行账号汇款。在 此,驻法兰克福总领馆郑重提醒广大领区同胞: 一、请慎接陌生电话。不法分子常冒充驻外使领馆、国家反诈中心96110热线、外交部12308领保热线、 国内公检法、海关、驻在国快递公司等,并以技术手段将来电号码伪装成上述机构号码,请勿轻信。驻 法兰克福总领馆不会通过录音电话联系办证人,如您近期确在我馆办理护照换发等领事业务, ...
智破拍卖陷阱——建行湖北武汉白沙洲支行成功拦截涉老年客户资金诈骗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11:49
诈骗识别与防范 - 银行工作人员在客户办理转账业务时识别出收款方为拍卖公司并察觉潜在风险 主动核实转账用途和收款人信息[1] - 客户声称持有估值超过680万元的文物收藏品 被要求提前支付7万元平台服务费作为押金[1] - 通过企业信息查询发现拍卖公司未留存任何座机电话 该异常情况符合典型电信诈骗特征[1] 风险处置流程 - 银行启动应急预案 联系辖区派出所民警到场处理 民警与网点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半小时防骗劝导[2] - 经过联合劝阻 客户最终认识到可能遭遇诈骗并放弃转账 避免资金损失[2] - 公安机关对银行高效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客户资金安全保护措施给予高度评价[2]
327宗案件,损失2.3亿港元!平均每人被骗超70万港元,在港内地学生成电诈“头号目标”
第一财经· 2025-09-11 08:14
2025.09. 11 本文字数:2086,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春挺 陆如意 据香港警方9月10日消息,一名就读香港大学的18岁内地女生,10日凌晨被发现从租住的大厦单位坠楼 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据悉,死者此前曾卷入一宗假冒官员的电话诈骗案中,不排除因此寻短见。香 港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案件。 第一财经记者多方了解发现,不仅仅是中国香港,在中国澳门,以及欧美读书的留学生,也都有过遭遇 电诈的经历,警方也提示如何防范诈骗风险。 因电诈"陨落"不止一例 上述类似的事件曾在去年发生。 据香港媒体报道,2024年,一名"港漂"学生因堕入"假冒内地官员"电话骗案而跳楼轻生。该名19岁学 生由辽宁来港读书,其后收到假冒内地官员的电话,对方指他涉及洗黑钱案,他闻言信以为真,答应按 对方指示交出款项,于是不断向家人和朋友借钱缴款,合共转账了约200万港元,最终因承受不了压 力,加上以为自己犯案而感到内疚,于是自尽。 今日,有知情者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了该事件的真实性:"这是真实的情况。" 据香港警方此前介绍,香港警方去年共接获327宗内地学生在港涉及电信诈骗案,损失总金额超过2.3亿 港元,平均每位学生被 ...
电诈盯上留学生!受骗细节披露,警方这样建议
第一财经· 2025-09-11 07:21
海外学子成电诈"猎物",警方呼吁加强防范意识。 据香港警方9月10日消息,一名就读香港大学的18岁内地女生,10日凌晨被发现从租住的大厦单位坠楼 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据悉,死者此前曾卷入一宗假冒官员的电话诈骗案中,不排除因此寻短见。香 港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案件。 第一财经记者多方了解发现,不仅仅是中国香港,在中国澳门,以及欧美读书的留学生,也都有过遭遇 电诈的经历,警方也提示如何防范诈骗风险。 因电诈"陨落"不止一例 上述类似的事件曾在去年发生。 留学英国的被骗经历 今日,有知情者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了该事件的真实性:"这是真实的情况。" 据香港警方此前介绍,香港警方去年共接获327宗内地学生在港涉及电信诈骗案,损失总金额超过2.3亿 港元,平均每位学生被骗超过70万港元,当中八成受害人是第一年到港读书就受骗,部分在开学前已被 卷入骗局。而被骗的内地学生,绝大部分被"假冒官员"蒙骗,家长也不知情。 这些电诈到底如何得逞?第一财经记者根据香港警务处官网公布的案例发现,香港警务处反诈骗协调中 心曾公布一起有关"假冒官员电话骗案"的手法。 2021年6月,一名受害人收到自称中联办人员的骗徒来电,声称其在内地发布虚假 ...
【防骗】建行反诈课堂,识破高额返利骗局
中国建设银行· 2025-09-11 06:37
电信诈骗模式分析 - 刷单兼职诈骗通过高额佣金吸引参与者 佣金高达15%并承诺每月三千元收入 诱导受害者扫描非官方二维码下载虚假APP[4] - 诈骗过程中采用小额返利获取信任 随后要求大额投入并最终拉黑消失 典型案例显示受害者损失8000元本金[5][6] - 投资类诈骗伪造导师聊天记录和内幕消息 宣称下载特定APP可稳赚不赔 通过虚假回报数据诱导入金[9][10] 诈骗操作手法 - 刷单诈骗要求垫资操作 受害者从小额投入开始 最终因无法提现造成资金损失[4][7] - 投资诈骗操控后台数据制造虚假盈利 案例显示投入997元回款300元 投入2996元回款900元 投入4995元回款1500元 制造高回报假象[10] - 两类诈骗最终均出现提现失败问题 诈骗方在获得大额资金后卷款跑路[11][12] 风险特征识别 - 所有诈骗均承诺高收益零风险 使用稳赚不赔等话术吸引受害者[9][12] - 诈骗平台均通过非官方渠道推广 要求下载私推APP或使用个人转账渠道[4][12] - 诈骗过程中均存在要求向个人账户转账的行为 这是明显的危险信号[12]
18岁内地女生坠亡,香港沙田“假冒官员”案超九成骗内地生
第一财经· 2025-09-11 05:08
2025.09. 11 本文字数:1496,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南英 据香港警方9月10日消息,一名就读香港大学的18岁内地女生,10日凌晨被发现从租住的大厦单位 坠楼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据悉,逝者此前曾卷入一宗"假冒官员"的电话诈骗案中,不排除因此 寻短见。香港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案件。 "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消息,心里有点害怕。"在香港某高校读书的一名内地学子对第一财经记者 说,"以后还是要注意。" 据香港警方此前介绍,香港警方去年共接获327宗内地学生在港涉及电信诈骗案,损失总金额超过 2.3亿港元,平均每位学生被骗超过70万港元,当中八成受害人是第一年到港读书就受骗,部分在开 学前已被卷入骗局。而被骗的内地学生,绝大部分被"假冒官员"蒙骗,家长也不知情。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沙田警区相关负责人最近介绍,根据警方分析,沙田区内发生的"假冒官 员"骗案中,超过九成的受害人是内地生。 近期,香港警方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近期"港漂"学生被骗案数据及趋势、警方打击相关案件的工作进 行介绍。会上,警方展示了多条防诈骗短片,用真实案例来拆解专门针对"港漂"学生的诈骗手法。 常见的诈骗手段之一是利用招聘平 ...
18岁内地女大学生坠亡前遭电诈,警方揭秘诈骗电话套路
第一财经· 2025-09-11 04:53
根据警方分析,沙田区内发生的"假冒官员"骗案中,超过九成的受害人是内地生。 据香港警方9月10日消息,一名就读香港大学的18岁内地女生,10日凌晨被发现从租住的大厦单位坠楼 重伤,送医后不治身亡。据悉,逝者此前曾卷入一宗"假冒官员"的电话诈骗案中,不排除因此寻短见。 香港警方正在进一步调查案件。 "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消息,心里有点害怕。"在香港某高校读书的一名内地学子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以 后还是要注意。" 据香港警方此前介绍,香港警方去年共接获327宗内地学生在港涉及电信诈骗案,损失总金额超过2.3亿 港元,平均每位学生被骗超过70万港元,当中八成受害人是第一年到港读书就受骗,部分在开学前已被 卷入骗局。而被骗的内地学生,绝大部分被"假冒官员"蒙骗,家长也不知情。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沙田警区相关负责人最近介绍,根据警方分析,沙田区内发生的"假冒官员"骗案 中,超过九成的受害人是内地生。 近期,香港警方举行新闻发布会就近期"港漂"学生被骗案数据及趋势、警方打击相关案件的工作进行介 绍。会上,警方展示了多条防诈骗短片,用真实案例来拆解专门针对"港漂"学生的诈骗手法。 常见的诈骗手段之一是利用招聘平台或假扮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