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

搜索文档
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超1万国际客商“聚”出合作
证券时报· 2025-09-26 00:12
许多国际客商都揣着满满当当的订单前来。 以"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为年度主题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9月25日在杭 州开幕。154个国家(地区)、33个国际组织以及超过1800家中外企业设展参会,4.2万余名专业客商到 会采购,规模、影响和热度均创历史之最,有力推动各方共享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新机遇。 走在数贸会现场,随处可见"洋面孔"和外国口音的交谈声。所谓"千封邮件不如一次见面",本届数贸会一 次面对面的机遇,让商机配对、客商采购可以现场完成。此次数贸会报名参会国际客商1.1万人,比上届 增长64%。 "到2030年,阿拉伯地区将成为全球数字枢纽,这受益于6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投资和3200亿美元的人工智 能贡献。"阿联酋副总理、阿拉伯数字经济联盟主席阿里·穆罕默德·库里表示。他认为,中国的角色至关重 要,要构建中阿可持续数字贸易之路。 许多国际客商都揣着满满当当的订单前来。记者注意到,主宾国印尼在新首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已有 超50亿元的采购意向,预计本届数贸会的采购总金额将达到300亿元。 印尼贸易与数字经济副部长阿里·穆尔托波·辛博隆表示,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强劲动 ...
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 超1万国际客商“聚”出合作
证券时报· 2025-09-25 22:04
以"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为年度主题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9月25日在 杭州开幕。154个国家(地区)、33个国际组织以及超过1800家中外企业设展参会,4.2万余名专业客商 到会采购,规模、影响和热度均创历史之最,有力推动各方共享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新机遇。 走在数贸会现场,随处可见"洋面孔"和外国口音的交谈声。所谓"千封邮件不如一次见面",本届数贸会 一次面对面的机遇,让商机配对、客商采购可以现场完成。此次数贸会报名参会国际客商1.1万人,比 上届增长64%。 "到2030年,阿拉伯地区将成为全球数字枢纽,这受益于6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投资和3200亿美元的人工 智能贡献。"阿联酋副总理、阿拉伯数字经济联盟主席阿里·穆罕默德·库里表示。他认为,中国的角色至 关重要,要构建中阿可持续数字贸易之路。 许多国际客商都揣着满满当当的订单前来。记者注意到,主宾国印尼在新首都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已 有超50亿元的采购意向,预计本届数贸会的采购总金额将达到300亿元。 印尼贸易与数字经济副部长阿里·穆尔托波·辛博隆表示,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强劲动 力。在数字化转型后,超过66%的中小微 ...
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超1万国际客商“聚”出合作
证券时报· 2025-09-25 18:24
以"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为年度主题的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数贸会")9月25日在 杭州开幕。154个国家(地区)、33个国际组织以及超过1800家中外企业设展参会,4.2万余名专业客商 到会采购,规模、影响和热度均创历史之最,有力推动各方共享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新机遇。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投资与企业司司长李楠表示,2025年全球线上销售额达到27万亿美元,而6年前 仅为17万亿美元,增幅惊人。近三分之二的人进行线上购物,而最不发达国家当中,这一比例仅为 5.8%。 "数字转型必须实现连接而非排斥,若不弥合这些差距,数字贸易可能会加剧原有的不平等。"李楠表 示,中国的实践既展示了数字经济的潜力和规模,也为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中国各 类平台不仅为庞大的国内市场带来了效率和便利,还赋能了小型企业、女性创业者和农村社区,使他们 能够和全球消费者紧密连接。 印尼贸易与数字经济副部长阿里·穆尔托波·辛博隆表示,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强劲动 力。在数字化转型后,超过66%的中小微企业报告年收入增长,增幅最高达50%,25.60%的企业实现了 员工数量增加。 他进一步表示,热切期盼同 ...
“人工智能+”促全球贸易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9-22 23:23
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发布的《2025世界贸易报告》预测,在正确的政策支持下,到2040年人工智能的应用 有望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近40%,全球GDP将增长12%至13%。这一预测不仅彰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 潜力,更为全球贸易发展描绘了令人振奋的前景。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增长动能不足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全球贸易转型升级、实 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通过多重路径赋能全球贸易发展。 发挥中国人工智能促进全球贸易的重要作用。我国拥有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强 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在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数字支付等与贸易密切相关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处于全球 领先地位。应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分享成功经验,支持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为推动构建开 放、包容、平衡、普惠的人工智能全球贸易发展新格局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人工智能正在开启全球贸易的新时代,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推动全球贸易实现更加强劲、包容和 可持续的增长。正如世贸组织报告所提出的,贸易能够帮助各经济体获取人工智能相关资源以及推动人 工智能发展所需的投入,促进创新传播,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全球贸易有望 迎来更 ...
邱泽奇:所谓“智能鸿沟”,可能源于我们的自大
36氪· 2025-09-22 13:31
本文为基于邱泽奇教授访谈的文字整理 1. AI的使用,是否带来降智?本不是非黑即白。其实这种问法本身,有点像工业时代蠢的问题。 2. 我们对人类思维的认知还处在非常早期阶段。如,人的思维带有跳跃性,甚至带有相变性。人在某个 时刻会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脑子里面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目前都还很难解释。 7. 人的一生,短短3万天而已。如何过好这一生?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比如老大爷夏天蹲在树荫下 抽一袋烟,他的这种幸福可能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所谓的智能鸿沟,有可能是我们错误地把自己放在 高位去观察外界。在这个意义上,要允许多样性,鼓励社会的多样性。 我们可以把AI当成一个会说话的百科全书 当前,我们与人工智能对话,更像是在看书。在传统的东方,读书解决的主要是伦理问题。从十三经到 三字经,人们学习的是跟其他人相处的基本观念和能力。在中世纪以后的西方,读书解决的主要是对事 物的认知问题。这便有了两种读书的目的性。 从认知来看,现有的AI,不论有多强,它吸收的还都是人类的知识。打个比方,AI可以几秒或几十秒 读完一本书,总结其中大意,也可以讲出来很多理论和道理。但是,还有一类知识,比如期刊论文,如 果没有被授权 ...
邱泽奇:所谓“智能鸿沟”,可能源于我们的自大
腾讯研究院· 2025-09-22 08:48
AI对人类认知的影响 - AI使用是否降智并非非黑即白问题 这种提问方式类似工业时代的低效质疑[3] - 人类思维具有跳跃性和相变性 目前脑科学尚未合理解释这些现象[3][8] - AI学习基于人类知识库 类似阅读图书但缺乏视觉感知和情感识别能力[3][7] - 人工智能存在讨好使用者的缺陷 需通过多角度挑战促使其迭代优化[3][15] - 私域AI陪伴市场潜力巨大 包括AI社交陪伴应用/玩具/宠物等方向[4][14] AI的知识局限性 - 大模型无法获取未授权学术资源 例如2016-2018年全球1万种科学期刊发表的超过30万篇论文[7] - AI主要减少高级知识分子与大众的知识差异 但远未覆盖人类知识整体[7] - 机器学习依赖海量语料 但人类难以判断其背景价值观的潜在问题[3][12] - 符号主义路径代表Alpha Zero在限定场景有效 但泛化能力仍不足[9] 人机交互模式 - 主动质疑AI输出可促进思维锻炼 形成人机互生的良性循环[10][11] - 需区分AI的事实性归纳与价值观输出 对后者需保持持续警惕[12] - 不同AI模型存在显著差异 建议通过多品牌比较选择性使用[3][15] - 交互过程类似阅读百科全书 但需结合东方伦理认知与西方事物认知的双重传统[7] 教育体系变革 - 基础能力培养更为关键 包括语言能力/逻辑能力/认知能力[13][14] - 教育重点应从知识传授转向认知提升 大学课堂应减少知识性内容[14] - 鼓励学生使用AI探讨知识性与探索性问题 教师角色转向引导讨论[14] - IQ测量模式可能过时 EQ对成功贡献更大 智能评估需摆脱固定模式[11] 智能平权与多样性 - AI既带来知识平权 也可能扩大使用群体间的能力差距[16] - 数字鸿沟本质是高位视角的观察偏差 应尊重个体生活方式的多样性[5][16] - 人类生命约3万天 幸福感获取方式存在显著个体差异[5][16] - 需允许不同智能应用层次共存 避免单一标准衡量智能价值[16]
世贸组织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影响全球贸易格局
经济日报· 2025-09-20 02:53
人工智能对全球贸易的积极影响 - 人工智能技术预计每年额外提升全球全要素生产率0.68个百分点[1] - 到2040年全球贸易将增长34%至37% 全球GDP将增长12%至13% 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增长42%[1] - 90%使用人工智能的企业获得贸易收益 56%的企业提高风险管理能力[2] - 人工智能优化供应链透明度 预测物流瓶颈 优化运输路径 提升通关与合规效率 降低跨境沟通成本[1] - 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市场信息不足和合规成本高障碍 推动更广泛市场参与[2] - 发展中国家可通过数据采集 标注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切入全球价值链 获得新出口机会[2] 人工智能带来的贸易风险与挑战 - 2040年高收入国家收入预计增长14% 低收入国家仅增长8% 数字鸿沟可能加剧[3] - 大企业人工智能使用率超60% 小企业仅41% 低收入国家使用企业不足三分之一[3] - 资本租金相对工资明显提高 财富可能更集中 低技能劳动力国家竞争力可能被削弱[3] - 翻译 转录 客户支持等数字化服务岗位最易受冲击 影响低收入国家外包优势[3] - 不同国家数据流动 服务监管和出口管制政策差异可能阻碍技术跨境流动[3] 政策与基础设施准备要求 - 需保持低关税和开放市场 避免对人工智能相关产品服务过度限制[4] - 改善数据治理规则 确保跨境数据流动安全便捷 谨慎使用出口管制[4] - 发展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培训 缩小技能鸿沟 投资数据中心 云计算等基础设施[4] - 完善知识产权与竞争政策 平衡保护与扩散 避免技术过度集中[4] - 给予中小企业在技术采纳方面支持 避免市场强者恒强[4] 国际合作与治理需求 - 需避免监管碎片化 加强各国在数据流动和安全标准方面的协调[5] - 推动包容性合作 将低收入国家纳入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治理体系[5] - 通过联合国 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推动跨国培训 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5] - 当前处于战略选择时刻 积极路径可使人工智能成为包容性增长新引擎[5]
老,无所“依”|青山资本2025年度研究报告
混沌学园· 2025-09-17 11:58
全球及中国老龄化趋势 - 全球人口年龄中位数持续上升 发达经济体从1975年30岁增至2025年43岁 新兴经济体从19岁增至30岁 [5] - 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从62岁升至75岁 发达经济体从72岁升至82岁 新兴经济体从58岁升至73岁 [7]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 65岁以上占比15.6%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9] - 中国老龄化速度全球最快 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仅用21年 远快于法国126年/美国72年/日本24年 [9] - 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达3.7-4.0亿 80岁以上高龄人口达1.35亿超越日本总人口 [9] 老年群体内部异质性 - 中国老年群体内部差异显著 受历史事件分流影响包括经济困难/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国企改革/住房商品化/互联网普及等 [21][23][24] - 关键分流事件包括:超过1亿人经历饥荒健康受损/1700万知青城乡分流/1977年高考录取率仅5%/国企下岗超2000万/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七成/老年人互联网普及率52% [25] - 养老金收入分化严重 机关事业单位月均6243元 企业退休人员3271元 城乡居民仅223元 三者比例为28:15:1 [26][28] - 老年群体储蓄率达60% 近乎居民整体储蓄率两倍 预防性储蓄倾向显著 [29] 老年消费市场特征 - 老年消费市场总体规模78.4万亿元 人均财富26.4万元 具备支付能力与持续消费需求 [28][29] - 消费市场呈现高异质性 按资源与能力划分为九类人群 包括体验升级型(4%)/康养优选型(4%)/高端照护型(2%)/品质稳健型(16%)/健康管理型(16%)/支持依赖型(8%)/节俭保守型(20%)/基础保障型(20%)/脆弱依赖型(10%) [46] - 实际消费参与度低:仅16.6%老年人服用保健品 其中60.6%年消费低于1000元 仅8.9%年消费超5000元 [51][71] - 仅15.8%老年人能承受月均3000元以上养老机构费用 超80%无法负担 [73] - 仅9.1%老年人在2020年外出旅游 超80%年旅游消费低于5000元 [75] 互联网使用现状 - 60岁以上网民占比14.4% 互联网普及率52% 约半数老年人未触网 [78][80] - 非网民群体中60岁以上占比52.1% 主因包括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设备不足 [80] - 疫情加速老年人上网 2020年3-6月老年网民激增3600万 手机淘宝月活增速高出大盘29.7个百分点 [83] - 短视频成为老年人入网关键引擎 31.3%老年新网民首次上网为看短视频 银发人群月人均使用时长129小时 [84] - 老年人成为内容生态新变量 小红书60岁以上月活超3000万 老年创作者两年增三倍 抖音60岁以上创作者累计发布超6亿条视频 [87] 适老化设施与医疗需求 - 超六成住房无电梯 七层以下住房占比70.2% 适老化改造需求最高为加装电梯(13.55%)/地面改造(12.4%)/如厕洗浴设备改造(11.7%) [99][103] - 老年人健身参与率达16.59% 追平46-59岁中年人 但专供老年人的健身房仅数百家 [105][108] - 城市信号灯基于1.0-1.2米/秒步速设计 但老年人平均步速仅0.8米/秒 需更长的绿灯时间 [109] - 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超80% 多重用药率达70.8% 日均服药8.6种 [117] - 设有老年医学科的医院从2021年4685家增至2023年6877家 陪诊服务需求激增 相关企业达1527家 [118][123] 社会观念与代际关系 - 46.8%男性和40.7%女性老年人性生活活跃 但中国每年新增艾滋病患者超20%来自60岁以上群体 [127] - 60岁以上老年人成为离婚高发群体 北京西城区法院2016-2021年离婚诉讼中近半为老年人 [128] - 90%老年人参与孙辈照料 30%儿童完全由祖辈照顾 老年流动人口中43%因照顾晚辈流动 [134] - 28.1%老年人愿意再就业 城镇实际再就业率14.4% 农村24.5%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意愿达38.3% [145] - 城镇职工养老金/工资比率降至51% 城乡居民养老金仅227元/月 占比工资10-15% [146]
《世界贸易报告》:到2040年AI将推动全球贸易增长近40%
国际金融报· 2025-09-17 11:50
AI对全球贸易的促进作用 - AI有望通过提高生产率和降低贸易成本使全球跨境商品和服务流动价值提升近40% [1] - AI工具通过改善供应链可视性、实现清关自动化、减少语言障碍等方式提升贸易效率 [2] - 全球贸易预计增加34%至37% 其中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包括AI服务)预计增长42% [3] - AI开发与应用预计带来全球GDP增长12%至13% [4] - 2023年全球AI相关投入品贸易额达2.3万亿美元 包括原材料、半导体和中间产品 [4] AI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的工资比率(技能溢价)预计下降3%至4% [4] - AI对中技能和高技能岗位替代效应更明显 相对减少对中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需求 [4] - 所有劳动群体实际工资预计上升 但任务自动化可能影响转录、翻译和支持性职能岗位 [7] 数字鸿沟与政策差异 - 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拥有更先进的AI政策框架并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7] - 低收入经济体近期才开始制定数据流动和AI监管措施 限制其利用AI潜力的能力 [7] - 数字化可交付服务贸易每增长10% 跨境AI专利引用增加2.6% [5] - 政策采纳不均衡可能加大AI准备度的结构性差距 特别是数字基础设施和算力分布不均 [6] 国际贸易与AI协同发展 - 贸易有助于AI创新扩散 更开放经济体获得更强创新溢出效应 [5] - 双边贸易流量与跨境AI专利引用高度相关 体现知识流动的代理指标 [5] - 需要增加AI发展所需的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投资 并加强国际合作 [8] - 配套政策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竞争政策、教育体系和政府支持影响包容性增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