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服务消费

搜索文档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19项举措提振消费
央视新闻· 2025-09-16 15:13
0:00 / 0:54 央视新闻消息,今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今年前8个月,我国服务消费增势稳定。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服务消费已成 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面对持续增长的需求,这份文件提出了哪些实招来 推动服务消费升级呢? 文件明确,从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健全统计监测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19项举措。首次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打 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 董超:目的就在于探索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 设过程中的路径,并总结经验,进一步向全国复制推广,从而更好激发服务消费潜力。 专家透露,下一步,在"三新"试点城市的选择上,将优先考虑消费基础扎实、示范带动性强、创新能力突 出的城市,以推动服务消费进一步加速升级。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形成多业态融合场景 在19项措施中,有8项与"高品质服务供给"有关。专家指出,我国服务消费仍面临供给不足、创 ...
如何打造新场景,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专家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9-16 15:05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今天傍晚时分,商务部发布了《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服务消费增势稳定。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快于商品零售额增 速。服务消费已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 除了丰富高品质供给,如何打造新场景,激发新增量同样是下一阶段服务消费的重要突破口。 在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方面。政策提出将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 签发5年多次签证。同时,发挥美食、中医药、文物古迹等传统文化优势,鼓励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 推出更多适合外国游客的特色线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陈丽芬:释放入境消费的潜力,我觉得关键是要提升 入境消费的便利化水平。比如完善外币的支付体系,扩大退税商店的覆盖范围,提升退税办理的智能化 水平。 编辑:王昕宇 专家还指出,拓展数字服务消费也是新增量的重要方向。文件提出要持续打造信息消费的新产品、新场 景和新热点。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 董超:在数字消费领域,我们提出要打造数字服务消费场景,发 展"人工智能+"消费,像这些举措可以把传统的服务场所,通过技术赋 ...
19项措施扩大服务消费!9部门重磅发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9:57
文章核心观点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旨在通过培育消费平台、丰富服务供给、激发消费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及健全统计监测制度,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1][4]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重点领域培育服务消费品牌和热点 [5]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新场景,培育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5]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5] -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精品创作,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等场馆,培育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 [5] - 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免预约,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并开放馆藏资源开发文创产品 [5]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打造知名精品赛事和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5] - 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训市场,规范发展非学科教育培训,鼓励市场化职业技能培训,有序发展社区学院等提供优质培训 [5]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扩大覆盖面,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领域从业人员培养培训 [5] -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鼓励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等 [5]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减少限制性措施,吸引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进入 [5]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 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优化签证政策和便利化措施,为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6] -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鼓励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 [6] -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数字消费场景,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应用案例推荐 [6] -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在总天数和教学时间不变前提下,鼓励有条件地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缩短寒暑假,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6]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7]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企业,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资 [7] - 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加大对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合理确定贷款利率 [7] -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通过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分担消费信贷风险,开展消费贷款贴息,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 [7]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推动降低融资成本,激发服务消费市场活力 [7] 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 优化服务消费统计方法,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工作,客观反映服务消费发展情况 [8] - 创新统计监测方法,鼓励有条件地方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8]
刚刚!重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09:35
(原标题:刚刚!重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16日盘后,来大利好了! 商务部等9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泰勒整理了其中的重点内容,供大家参考。 1.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贴近群众生活、 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培育服务消费品牌,打造服务消费热点。 2.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支 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 业。 3.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 域开放试点。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4.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推出一批文学、 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充分利用已有场馆,打造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 术馆、科技馆,培育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5.因地制宜延长热门 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其收益可按 规定用于绩效激励,根据工作 ...
刚刚!9部门发新政
Wind万得· 2025-09-16 09:29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加强政策支持 搭建平台载体 扩大对外开放 强化标准引领 优化消费环境 [2][3] - 持续深化"购在中国"品牌打造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2][3] - 围绕贴近群众生活 需求潜力大 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 [2][3]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培育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发展首发经济 [3]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 [3] - 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3] 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 - 推动互联网 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 医疗 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3] - 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3] -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3] 文化服务供给优化 -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文学 艺术 影视 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 [3] - 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 博物馆 美术馆 科技馆 [3] - 支持挖掘传统文化IP市场价值 打造服务消费新场景 [3] 文博场馆运营创新 -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 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推行免预约 [3] - 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 收益可用于绩效激励 [3] - 开放馆藏资源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 数字产品 [3] 体育赛事体系构建 - 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 [4] - 打造高知名度精品赛事 职业联赛及自主知识产权竞赛表演品牌 [4] - 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 [4] 教育培训市场发展 - 规范发展文化艺术 科技 体育类非学科教育培训 [4] - 鼓励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培训评价机制 [4] - 有序发展社区学院 市民夜校 老年培训 [4] 养老家政服务提升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扩大制度覆盖面 [4] - 加强养老护理 家政服务 长期照护等领域从业人员培养培训 [4] - 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 [4] 托育服务供给扩大 - 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 [4] - 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 家庭托育点 [4] - 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 [4] 医疗休闲市场开放 - 放宽中高端医疗 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4] - 减少限制性措施 吸引外商投资 民营资本进入 [4] 入境消费促进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5] - 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及通讯 住宿 支付便利化措施 [5] -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 发挥美食 中医药等传统文化优势 [5] 数字服务消费拓展 -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5] - 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广运营 [5] -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 [5] 假期安排优化 - 科学调整每学年教学和放假时间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5] - 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5] 财政资金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 [6] - 支持文化 旅游 养老 托育 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6] 社会资本引导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投资服务消费企业 [6] -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相关领域投资 [6] 信贷政策支持 -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6][7] -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可持续支持服务消费 [7] - 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7] 消费信贷创新 - 支持地方通过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分担消费信贷风险 [7] - 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 [7] - 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7] 财政贴息支持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7] - 推动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7] 统计监测优化 - 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工作 [7] - 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7]
刚刚!重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09:29
文章核心观点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旨在通过培育服务消费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等举措 扩大服务消费 提振内需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7] 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围绕贴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开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 培育服务消费品牌 打造服务消费热点 [3][8]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3][8]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3][8] -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 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 充分利用已有场馆 打造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剧场、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 培育一批群众性文化活动和赛事品牌 [3][8] - 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鼓励推行免预约 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 其收益可按规定用于绩效激励 [4][8]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 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赛事、职业联赛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竞赛表演品牌 [4][8] - 培育多元化教育和培训市场 规范发展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类非学科教育培训 完善许可条件 符合条件的线上、线下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可依法依规申请行政许可 [4][8] - 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 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 加强对养老护理、家政服务、长期照护等领域从业人员培养培训 [4][8] - 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适当运营补助 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 [4][8]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减少限制性措施 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民营资本进入 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4][8]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 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完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 持续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政策和通讯、住宿、支付等便利化措施 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5][9] - 拓展数字服务消费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广运营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 [5][9] -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气候条件、生产安排、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实等因素 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5][9]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渠道 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 [5][10] - 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企业 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相关领域投资 [10] - 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5][10] - 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支持地方通过新设或纳入现有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 分担消费信贷风险 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 引导金融机构和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6][10] - 聚焦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消费领域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推动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 [6][10]
九部门:积极发展首发经济 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9:09
政策核心目标 - 扩大服务消费 推动消费转型升级 发挥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作用 [1] - 更大力度提振消费 扩大内需 [1] 消费平台培育 -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2] - 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新场景 [2] - 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2] 服务供给扩容 - 扩大互联网/文化/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对外开放试点 [2] - 支持推出一批文学/艺术/影视/动漫领域精品创作 打造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文化场馆 [2] - 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 优化预约方式 鼓励免预约 [2] -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打造精品赛事和自主知识产权体育竞赛品牌 [2] - 培育多元化教育培训市场 规范发展非学科教育培训 [2] -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领域市场准入 吸引外商投资和民营资本 [3] 民生服务强化 - 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面 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 [3] - 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运营补助 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3] 跨境消费促进 -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入境免签政策 [3] - 为符合条件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 加强文旅资源国际宣传推广 [3] - 推出适合外国人的特色旅游线路 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 [3] 数字消费创新 - 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3] -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 [3] 消费时间优化 -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缩短寒暑假时间 增加旅游出行服务消费时间 [3] 财政支持措施 - 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文化/旅游/养老/托育/体育设施建设 [4] -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服务消费企业 [4] 金融支持政策 - 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4] - 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加强对消费场景和重点项目支持 [4] - 开展消费贷款贴息 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4] - 对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降低融资成本 [4] 统计监测优化 - 加快推进分地区服务零售额测算工作 [6] - 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消费监测分析 [6]
商务部等9部门: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
新浪财经· 2025-09-16 08:59
政策支持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1] - 政策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1] - 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广运营[1] 数字服务消费拓展 - 开展"人工智能+消费"典型应用案例推荐[1] - 持续打造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1]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商务部网站· 2025-09-16 08:55
服务消费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也是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 要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提出以下措施。 一、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 (一)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工作方案》,从加强政策支持、搭建 平台载体、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标准引领、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工作举措。持续深化"购在中国"品 牌打造,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围绕贴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 开展服务消费促进活动,培育服务消费品牌,打造服务消费热点。(商务部牵头) (二)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 景,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 龙头企业。(财政部、商务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对普惠托育机构给予场地支持和适当运营补助。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 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鼓励用人单位提供托育服务,并按相关规定给予政 策支持。(发展改革、教育、财政、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工 ...
2025电子商务大会开幕 “数智”成行业发展关键词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4:21
行业宏观表现 - 北京市2025年1-7月网络零售额达3035.09亿元 占社零总额比重39.55%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64个百分点 [2] - 北京市拥有近1900家网络零售规上批零企业 5个国家电商示范基地和14家国家电商示范企业 后者数量居全国首位 [2] - 跨境电商多项试点政策落地 消费市场呈现高科技、多平台、大市场、重品质、强保障的特征优势 [2] 技术驱动趋势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智技术革命成为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 推动电商运营全环节智能化升级 [2][5] - AI技术贯穿智能选品、精准营销到个性化服务等电商运营环节 AI赋能电商已成为行业必然发展趋势 [5] - "人工智能+"在服务消费领域广泛应用 推动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并拓展服务消费边界 [3] 新增长引擎 - 网络服务消费正成为电子商务新增长点 数字服务消费成为电商增长"新引擎" [3][5] - 美团通过拓展多元化服务零售场景 实现餐饮、旅游、住宿、娱乐等生活服务数字化整合 [5] - 潮玩经济通过内容与产品的情感闭环设计 拓展新消费边界并增强消费者认同感与忠诚度 [5] 国际化发展 - 跨境电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创新成为品牌在全球市场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3] - 亚马逊通过优化平台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和营销工具 已帮助数千中国品牌实现海外市场从"产品输出"到"品牌深耕"的跨越 [3] 行业平台建设 - 电子商务大会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重要组成部分 已连续举办十五届 成为引领电商发展前沿理念的专业化国际交流平台 [6] - 大会设置消费电商、跨境电商、产业电商三大专场会议 由北京市商务局、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