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治理

搜索文档
青海协同推进禁限塑工作 “白色污染”得到初步遏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3:36
青海省聚焦重点领域,紧盯生产源头,推行塑料制品绿色设计,强化塑料制品流通管控,严禁国家淘汰 类塑料制品生产企业进入。在电子商务、商品零售、外卖快递、邮政快递等领域,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 塑料制品。各大中型商超基本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餐饮外卖领域普遍推广使用符合要求的替代产 品。 据了解,青海省共培育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14家,农膜回收成效显著,全省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 邮政快递网点废弃物回收装置配备率达100%,可循环中转袋流转使用基本实现省内全覆盖。推进西 宁、海西、玉树三个市州"无废城市"建设,全力打造"洁净青海"。 下一步,青海省将积极研发更适合高海拔、高寒环境的新型环保塑料替代产品,支持可降解塑料产品研 发生产。加强县域分拣中心建设,提升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同时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明确地 区、部门和企业职责,推动塑料污染治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张嘉怡 青海协同推进禁限塑工作 "白色污染"得到初步遏制 中新网西宁9月28日电 (李隽)28日,记者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十四五"期间,该省从生 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多个环节入手,不断健全塑料污染 ...
大型活动如何绿色转型?专家建言循环杯模式
新浪财经· 2025-09-25 12:06
"诺路环保"项目合伙人吴晓歪则认为,循环杯将会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环保影响。"循环杯归 还率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活动场景,封闭场馆赛事和音乐节观众群体可能更易配合。通过循环杯达到 减塑和零废弃的环保目标,这需要长期密集推广以培养用户习惯。" 9月25日晚间消息,"循环杯×大型活动:绿色经济新赛道"沙龙今日举行。在沙龙上,广东省循环经济和 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总工程师傅智健强调,一次性用品造成资源浪费,绿色转型是体育赛事高质量发展的 核心。推广循环杯,不仅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和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也与广东绿色办赛理念高度一致。 该模式既提升活动绿色形象,又带动回收清洗、物流运维等配套产业发展,能形成全链条可持续发展闭 环。 西湖跑山赛创始人"户外老罗"表示,"中国的大规模量产能力是我们独特的地方,但一次性的大量生产 会带来浪费和环境伤害。加上中国各个行业迭代很快,经济文化教育政策的差异,对于循环杯项目推动 更需要考虑商业可行,包含环境成本和环保营销带来的收益。" 责任编辑:何俊熹 摆脱塑缚减塑项目经理陈艾佳指出,摆脱塑缚针对中国消费者所进行的重复使用模式认知和态度调查 2025年度最新结果显示,高达76%的受访 ...
推进万吨级!又一生物酶法再生PET企业数千万元融资!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9-15 09:36
融资事件 - 北京塑新科技有限公司完成pre-A轮和pre-A+轮融资 总额达数千万元人民币[2] - 新一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万吨级生物酶法再生PET产线建设与技术迭代[2] - 公司已启动后续融资计划[2] 技术优势 - 公司通过生物酶技术实现高分子材料高效降解与循环利用 聚焦PET再生领域[2] - 依托AI增强酶设计平台和规模化酶库 实现生物降解酶在耐酸性、稳定性和催化效率等方面突破[2] - 显著降低工业量产难度与综合成本[2] 团队背景 - 核心技术负责人董维亮来自南京工业大学 深耕生物工程领域[3] - CEO向科炜具备连续创业及高分子材料产业经验 曾推动多个年销过亿产品从研发到市场化[3] - CFO齐云达拥有投资行业背景 擅长资源整合与资本战略[3] 产能规划 - 已成功运行千吨级中试产线 生产工艺趋于稳定[4] - 预计2025年底实现万吨级产线投产[4] - 三至五年内生物法再生PET价格有望降至与原生PET相近水平 远期成本甚至低于原生PET[4] 市场进展 - 已向车用涤纶丝龙头企业海利得和多家国际知名品牌提供试样产品[4] - 预计半年内实现单月千吨供货[4] - 2026年公司年收入有望突破一亿元人民币[4] 行业背景 - 全球每年塑料废弃物总量近4亿吨[2] - 传统物理和化学回收方式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二次污染等问题[2] - 生物酶法循环技术为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新的产业化路径[4]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
消费日报网· 2025-08-25 02:37
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谈判进展 - 新一轮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谈判于8月15日在瑞士日内瓦闭幕 来自183个成员国和400多个观察员组织的2600余名代表参会 [1][2] - 谈判聚焦塑料产品 豁免 塑料产品设计 供应/可持续生产等关键条款 中国代表团在接触组中提出专业意见 [2]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声明谈判委员会同意未来择期重启谈判 承认各国间观点存在重大差异 [3] 中国参与及行业贡献 - 中国代表团由生态环境部 外交部 国家发改委 工信部 财政部 商务部等部门组成 深入参与所有议题谈判磋商 提出搭桥方案并分享中国在塑料源头减量 废塑料回收利用 水域塑料垃圾清理等领域的经验 [2] -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作为代表团成员参会 为条款技术论证和专业内容完善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 [2] - 中国塑料加工行业在绿色设计 减量化 单材化 资源化以及可循环 易回收 可降解等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将持续推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倡导产品绿色设计理念 提升废弃物处置与回收效率 推动再生塑料的高质化与高值化应用 [4] - 塑料污染治理谈判被视为长期马拉松 其外延覆盖生产 消费 回收 处置全链条 内涵与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绿色转型深度交织 [3]
国际塑料污染条约谈判未达成共识
中国化工报· 2025-08-20 03:10
谈判结果 - 第五届塑料污染问题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未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塑料污染条约 谈判于8月15日提前中止[1] - 超过2600名参与者包括来自183个国家的1400余名政府代表以及代表400余家机构的近1000名观察员参与日内瓦会议[2] - 谈判委员会同意未来择期重启谈判 承认各国间观点存在重大差异但明确表达继续推进进程的意愿[1] 核心分歧点 - 各方在塑料生产 产品管理 资金机制及表决程序等核心议题上仍存分歧[1] - 条约草案未包含塑料生产上限或添加剂限制条款 这两项是谈判中最具争议的议题[3] 行业立场 - 世界塑料理事会呼吁务实协作以促成条约 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面临不同挑战与视角 不应让目标分歧阻碍现实进展[2] - 全球塑料行业支持以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塑料体系 终结塑料污染的最快速且经济的路径 同时维护塑料对社会提供的效用[2] - 欧洲塑料协会呼吁尽快重启多边努力 支持最终协议纳入促进可持续生产消费 有效废弃物管理及推动循环经济公正转型的报告机制[3] 中国参与 - 中方深入参与所有议题谈判磋商 就关键议题主动提出搭桥方案 积极发挥影响力与引导力 努力弥合分歧[3] - 中方分享在塑料使用源头减量 废塑料收运处置和回收利用 水域塑料垃圾清理等领域塑料污染治理经验做法[3]
全球塑料治理谈判再次无果而终
央视新闻· 2025-08-16 14:03
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谈判进展 - 新一轮联合国塑料污染治理谈判延期一天后仍未能达成共识 [1] - 本轮谈判原计划作为制定首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国际协议的最后磋商 [1] - 谈判在关键议题上陷入僵局 包括是否限制塑料产量指数级增长及对塑料制造中有毒化学品实施全球法律约束 [1] - 此次谈判结果与2022年韩国会议类似 均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1] 谈判争议焦点 - 主要分歧集中在塑料生产规模管控环节 涉及是否设定全球性产量限制指标 [1] - 争议议题包含对塑料生产过程中有毒化学物质的监管法律效力问题 [1] 行业影响 - 国际协议谈判停滞可能延缓全球范围内塑料生产监管政策的出台进程 [1] - 持续增长的塑料产量指数与污染治理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未通过国际协作解决 [1]
中国代表团出席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续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8-16 11:31
全球塑料污染治理会议 - 塑料污染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续会(INC-5.2)于8月5至15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 [1] - 中国代表团由生态环境部、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部门组成,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率团出席 [1] 中国参与及贡献 - 中方深入参与所有议题谈判磋商,主动提出搭桥方案以弥合分歧,受到各方积极评价 [1] - 中方在部长级圆桌会上分享中国在塑料使用源头减量、废塑料回收利用及水域塑料垃圾清理等领域的治理经验 [1] 会议核心议题 - 塑料污染被强调为复杂且紧急的全球性环境挑战 [1] - 中方呼吁各方秉持多边主义,以相互尊重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探索切实可行的全球治理途径 [1]
国家发改委郑栅洁: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大力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水平
证券时报网· 2025-08-15 06:19
环境污染防治 - 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弃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1] - 大力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水平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1] - 强化塑料污染和商品过度包装全链条治理 [1] - 扎实开展磷石膏综合治理行动 [1] -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深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1] 流域生态治理 - 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 持续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1] - 抓好黄河"几字弯"等重点地区生态治理 [1] - 协调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流域经济发展 [1] 海洋生态保护 - 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 [1] - 大力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1]
协力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
人民日报· 2025-08-12 01:18
在智利复活节岛,一名游客(左)与当地志愿者用筛网分拣海洋塑料垃圾。 新华社记者 朱雨博摄 如果用保鲜膜来包裹整个地球,需要多少塑料?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塑 料消费量据估突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塑料被压成1毫米厚的薄 膜,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上;如果用普通货运车厢运送这些废弃物,车厢连成一列可绕地 球赤道17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警告,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到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量将增至目 前的3倍,造成的健康和环境损失难以估量。2016年至2040年间,塑料污染造成的累计经济 损失可达281万亿美元,到2040年流入环境的塑料总量将增长50%。 从全球版图来看,塑料垃圾对应对能力薄弱的部分沿海地区和广大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造 成的冲击尤为严峻。英国《卫报》援引智利北部一所大学的研究显示,智利复活节岛平均每 小时有约500件塑料垃圾被冲上海滩。今年5月,世界银行专门针对太平洋岛国和沿海地区一 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发布了《告别太平洋地区的一次性塑料》报告。报告称,太平洋岛国生产 的塑料垃圾占全球总量的不到1.3%,但受到的冲击很大,大量塑料垃圾通过洋流来到这些 岛国海岸。 ...
协力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8-11 22:01
正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治理塑料污染新一轮谈判,旨在制定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以 应对日益严峻的塑料污染危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德森表示,全球塑料污染严重危及自然环 境、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各方应立即采取行动,协力应对挑战。 塑料污染形势不容乐观 如果用保鲜膜来包裹整个地球,需要多少塑料?联合国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塑料消费量据估突 破5亿吨,其中3.99亿吨沦为废弃物。如果这些废弃塑料被压成1毫米厚的薄膜,可包裹地球表面两遍以 上;如果用普通货运车厢运送这些废弃物,车厢连成一列可绕地球赤道17圈。 当前,人类每年生产的塑料近一半是一次性使用,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有18%至20%最终进入海 洋。据联合国估算,若不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到2040年每年进入海洋的塑料废弃物可能高达3700万吨。 在多个电影节上获奖的纪录片《塑料海洋》中,拍摄者在一只海鸟的体内发现270多块塑料垃圾碎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如果人类将海洋作为下水道,预计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总量可能超过鱼 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警告,如果不采取有效行动,到2060年全球塑料垃圾量将增至目前的3倍,造成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