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规模增长

搜索文档
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
扬子晚报网· 2025-09-26 12:05
具体来看,封闭式基金规模与份额双双下降,开放式基金则成为推动公募基金总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截至2025年8月底,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 32.53万亿元,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3.72万亿元。其中,开放式基金在规模、份额和数量上均实现增长,较7月底分别增加1.20万亿元、1834.11亿份 和117只;封闭式基金的三项指标则均较7月底有所回落。 开放式基金涵盖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五大类。截至2025年8月底,上述基金规模分别为5.55万 亿元、4.16万亿元、7.21万亿元、14.81万亿元和0.80万亿元。 从变动情况来看,除债券基金规模有所下降外,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货币基金和QDII基金规模均较7月底实现不同幅度增长。 图源 中基协官网 据悉,这是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6万亿,也是自2024年以来第11次创下历史新高。 9月25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6.25万亿元,突破36万亿元,再创新 高。分类型来看,今年8月股票基金规模增长超6200亿元,混合基金规模增长超330 ...
西藏东财基金正式更名“东财基金”,股东东方财富多次增资或自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5:09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法定名称于2025年9月15日由西藏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东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2][3] - 公司章程条款已修改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后续将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进行相应变更 [2][3] - 名称变更后法律主体和对外法律关系不变 原有合同及法律文件条款效力不受影响 [3]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26日 由东方财富证券100%出资设立 注册地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 办公地址在上海市徐汇区 [2][6] - 东方财富证券多次增资:2020年10月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至4亿元 2021年7月增至8亿元 2023年1月达到10亿元 [8] 管理规模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达360.02亿元 较去年同期激增583.28% [2][6] - 行业排名从第130位跃升至第94位(全市场162家公募持牌机构) [2][6] - 2023年底规模突破历史新高至233.56亿元 较去年三季度60亿元规模实现大幅增长 [6] 产品结构与业务发展 - 旗下最大债券型基金东财瑞利规模达147.85亿元 [8] - 自2023年以来成立超20只股票型指数基金产品(含ETF及联接基金) [8] - 目前共有37只股票型基金 总规模123.20亿元 其中14只ETF规模合计104.57亿元 [8] 股东支持与自购行动 - 东方财富证券2023年10月宣布拟自购公司旗下ETF及权益类基金不超过20亿元 创公募行业自购纪录 [9] - 2023年曾发布东方财富证券拟申购公司权益类公募基金1亿元的公告 [9] 管理层架构 - 董事长戴彦同时担任东方财富证券法定代表人及总经理 [9] - 总经理沙福贵2021年就任 2024年7月新任财务负责人并代任督察长 [9] - 2024年3月华安证券原副总裁顾勇加盟出任副总经理 [9] 行业定位与发展前景 - 公司被业内视为公募行业"鲶鱼" 背靠东方财富体系内庞大的基金代销渠道 [9] - 通过股东渠道优势发力ETF等指数产品 推动管理规模持续增长 [8][9]
刚刚,见证历史!首破35000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08-26 13:12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 公募基金总规模于2025年7月底达到35.08万亿元 首次突破35万亿元大关 创历史新高 [2][4] - 7月规模环比增长1.99% 份额仅微增0.40% 增长主要由净值变动驱动 [5][12] - 2025年以来规模震荡上行 4月起连续4个月创历史新高 4月突破33万亿元 5月刷新纪录 6月突破34万亿元 7月突破35万亿元 [6][8] 权益类基金表现 - 股票基金规模达4.92万亿元 环比增长4.07% 但份额下降0.33% 为连续第三个月下滑 [11][12][13] - 混合基金规模达3.83万亿元 环比增长3.76% 但份额下降1.22% 逆转前月增长趋势 [11][12][13] - 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完全由净值上涨驱动 反映基民"落袋为安"情绪 散户并非本轮行情主力 [9][10][12] 固收及跨境基金动态 - 货币基金规模达14.61万亿元 环比增长2.68% 份额增长2.67% 受益于资金面宽松及机构季末后回流 [11][14][15] - 债券基金规模7.24万亿元 环比下降0.66% 份额下降3.16% 受股市回暖及债市调整影响 [11][14][15] - QDII基金规模7300.44亿元 首次突破7000亿元 环比增长6.77% 份额增长3.87% 因额度新增及基金重启申购 [14][15]
突破2.85万亿元!巨头最新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14:16
公司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58亿元 同比增长16.05% [3][6] - 上半年净利润11.23亿元 同比增长5.74% [3][6] - 总资产205.25亿元 总负债66.91亿元 [6] 资产管理规模 - 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28512.37亿元(约2.85万亿元) [3][6] - 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 达2.02万亿元(剔除ETF联接基金) [3][6] - ETF总规模7514.07亿元 稳居行业第一 [9] 产品规模增长 - 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587.92亿元 较去年末增长9.52% [6] - 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122.32亿元 增幅4.16% [6] - 上半年ETF规模增长932.41亿元 [9] 重点产品表现 - 沪深300ETF华夏规模增长超300亿元 [9] - 华夏信用债ETF规模增长超200亿元 [9] - 上证50ETF及机器人ETF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 [9] 投资盈利表现 - 上半年旗下基金合计实现利润573.20亿元 [9] - 二季度实现利润300.92亿元 为当季唯一超300亿元的基金公司 [3][9] - 股票基金二季度盈利超171亿元 海外投资基金盈利近46亿元 [9] 核心盈利产品 - 沪深300ETF二季度盈利超65亿元 为最赚钱产品 [10] - 上证50ETF盈利近54亿元 [10] - 中证1000ETF、纳斯达克100ETF等三只产品盈利均超10亿元 [10]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仅两成获净申购 汇添富创新医药居榜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07:45
主动权益基金二季度表现 - 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值上涨但基民加速赎回,呈现矛盾态势 [1] - 八成主动权益基金遭净赎回,仅两成获净申购 [1][3] - 风格鲜明、定位清晰的行业主题基金(如医药、军工、红利等)成为"吸金王" [1][6] 赎回情况分析 - 普通股票型基金净赎回4.75%,偏股混合型3.22%,平衡混合型6.31%,灵活配置型3.27% [2] - 赎回速度较2025年一季度加速(一季度赎回率0.80%-2.62%),但较2024年四季度(6.20%-10.63%)大幅降速 [2] - 4535只主动权益基金中78.68%被净赎回,19.14%获净申购 [3] 资金流向特征 - 规模增长前十基金:汇添富创新医药(+43.57亿元)、华夏军工安全(+35.26亿元)、中欧红利优享(+24.31亿元)等 [5] - 份额增长前三:汇添富创新医药(+19.82亿份)、华夏军工安全(+18.53亿份)、永赢先进制造智选(+15.21亿份) [5] - 特色行业主题产品(医药、军工、红利、科创等)持续受资金青睐 [6] 赎回重灾区 - 份额缩水前三:长信金利趋势(-27.31亿份)、易方达医药生物(-16.89亿份)、景顺长城价值边际(-15.68亿份) [7] - 规模下降前十基金:易方达蓝筹精选(-39.65亿元)、景顺长城价值边际(-26.17亿元)、易方达消费行业(-20.89亿元)等 [9] - 被赎回的明星基金中部分业绩优异,如汇添富医疗服务(21.65%)、易方达医药生物(15.18%)、中欧医疗健康(5.80%) [8] 市场行为特征 - 基民呈现"回本杀"和"保本出"情绪,导致绩优基金也被大量赎回 [8][9] - 市场尚未形成"基金好业绩吸引增量资金"的正向循环 [2] - 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刘彦春、朱少醒等)管理产品遭遇巨额赎回 [9]
34.39万亿!公募6月规模再创新高,债券基金规模大增超5000亿,货币基金缩水1600亿元,混合基金份额罕见增长
格隆汇· 2025-07-25 05:59
公募基金总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环比增长6519亿元增幅1.93%连续第九个月创历史新高反映市场回暖与资金持续流入[1] 各类型基金规模变化 股票基金 - 6月规模4.72万亿元环比增长1483亿元增幅3.24%但份额减少101.78亿份显示净值上涨是规模增长主因[3] - 产品数量增加63只至3002只6月新发行61只产品发行份额214.51亿份存量股票型ETF份额缩水17.98亿份[4][5] 混合基金 - 6月规模3.68万亿元环比增长1213亿元增幅3.41%份额小幅增长97.16亿份净值上涨推动规模增长[3] - 产品数量新增49只6月新成立42只发行份额292.14亿份扣除新发后存量混合基金赎回194.98亿份[5][6] 债券基金 - 6月规模7.28万亿元环比增长5078亿元增幅7.5%份额增长3536.22亿份但7月债市调整导致多只债基遭遇大额赎回[3][7] 货币基金 - 6月规模14.23万亿元环比减少1675亿元降幅1.16%份额减少1645.56亿份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导致资金转向其他资产[3][7] - 余额宝七日年化收益率从2月1.58%下滑至1.09%逼近跌破1%[7] 跨境基金 - 6月规模0.68万亿元环比增长294.95亿元增幅4.55%份额增长44.16亿份[3] 新发市场动态 - 6月新成立155只基金发行1221.24亿份145只基金新发行568.41亿份显示新发市场回暖但存量混合基金仍持续赎回[6]
刚刚公布!34.39万亿元!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12:30
公募基金总规模创新高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4.39万亿元,突破34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1][3] - 6月公募基金规模环比增长6519.29亿元,增幅1.93% [2][3] - 公募基金整体份额达到30.89万亿份,环比增长0.65% [3] 不同类型基金表现 - 债券型基金表现突出,6月获得3536.22亿份净申购,份额环比增长6.11%,规模增长5078.7亿元至7.29万亿元 [6][7] - 权益型基金(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规模增长2696.78亿元至8.42万亿元 [6] - 混合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4%至3.69万亿元,结束连续两个月下跌 [6] - 股票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24%至4.73万亿元,连续三个月增长 [6] - QDII基金份额和规模分别增长0.78%和4.51%,最新规模为6837.73亿元 [7] 货币基金表现 - 货币型基金6月遭遇净赎回1645.56亿份,份额下降1.14%至14.24万亿份 [7][8] - 货币基金规模环比下降1675.72亿元至14.23万亿元 [7][8] 行业整体趋势 - 公募基金规模连续三个月上涨,6月再创新高 [5] - 当前权益市场持续回暖,各类型基金品种申购升温 [5]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包括149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 [3]
刚刚公布!34.39万亿元!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7-24 12:12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突破34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2][4][5] - 6月规模环比增长6519.29亿元,增幅1.93%,份额达30.89万亿份,环比增长0.65% [3][6] - 规模连续三个月上涨,主要因权益市场回暖带动各类型基金申购升温 [8] 各类型基金表现分化 - **债券型基金**:份额环比增长6.11%(净申购3536.22亿份),规模增长5078.7亿元至7.29万亿元,申购力度最大 [3][12] - **权益型基金**: - 混合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4%至3.69万亿元,结束连续两个月下跌 [11] - 股票型基金规模环比增长3.24%至4.73万亿元,连续三个月增长 [11] - **QDII基金**:份额环比增长0.78%至5737.51亿份,规模增长4.51%至6837.73亿元 [13] - **货币基金**:份额缩水1.14%(净赎回1645.56亿份),规模下降1675.72亿元至14.23万亿元 [14] 行业结构与管理机构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包括149家基金管理公司和15家资管机构 [5] - 开放式基金份额增长0.71%(1930.2亿份),封闭式基金份额微增0.21%(73.17亿份) [13]
公募基金,最新排名公布
财联社· 2025-07-22 22:32
公募基金二季度规模与市场表现 - 公募基金总规模在二季度末接近3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 - 债券型基金增长最快,规模达10.9万亿,环比增长8.55%,股票型基金因汇金系2100亿元护盘资金显著增长 [2] - 二季度新发基金375只,募集总金额超2800亿元,环比增长12.16%,ETF成为权益与债券产品的主要倾斜方向 [3] 非货规模排名与增长 - 32家基金公司非货规模超1500亿元,易方达(1.52万亿)和华夏(1.32万亿)为仅有的两家万亿级公司 [4] - 非货前十中,汇添富基金超越招商基金升至第九,海富通基金凭借债券ETF规模增长446亿元,排名上升5位至第31 [4][5] - 35家公司单季度规模增长超百亿,华夏(1216亿元)和易方达(1017亿元)增量最高,南方、嘉实、广发等大厂增长均超500亿元 [7][8] 权益基金格局与ETF主导地位 - 权益基金规模前三位为易方达(9145.71亿元)、华夏(8469.75亿元)和华泰柏瑞(5259.23亿元),股票ETF贡献主要增量 [10][12] - 权益增长前五公司(华夏、华泰柏瑞、易方达、南方、嘉实)均依赖宽基ETF,华夏单季度增长756.5亿元 [14] - 永赢基金凭借科技主题主动权益产品异军突起,单季度增长81.73亿元,成为中小基金公司突围范例 [18][19] 债券指数基金与固收大厂表现 - 债券指数基金总规模达1.49万亿,场外产品占比74%,债券ETF占比26% [20] - 博时、南方、广发债券指数基金规模突破千亿,海富通债券ETF在7月规模亦超千亿,固收领域竞争加剧 [20]
嘉实基金旗下嘉实货币E二季度末规模547.63亿元,环比增加26.04%
搜狐财经· 2025-07-22 08:28
嘉实货币E基金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嘉实货币E期末净资产547.63亿元,较上期增长26.04% [1] - 近3个月收益率0.32%,近一年收益率1.4%,成立以来收益率24.01% [3] 基金经理背景 - 张文玥现任嘉实货币E基金经理,曾任邮储银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及债券投资经理 [2] - 2014年加入嘉实基金,长期管理多只货币及理财基金,包括嘉实安心货币、嘉实增益宝货币等 [2] - 2024年12月起新增管理嘉实中债1-3年政金债指数基金和嘉实中债3-5年国开债指数基金 [2] 基金份额变动 - 2025年6月30日期间赎回0.01亿份,期末总份额0.02亿份,净资产0.02亿元,环比下降24.80% [3] - 2024年Q4至2025年Q2期间份额持续收缩,净资产变动率分别为-47.96%、-27.77%、-2.54% [3] 公司信息 - 嘉实基金成立于1999年3月,注册资本1.5亿元,法定代表人经雷,总部位于上海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资本市场服务,旗下货币基金规模超500亿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