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品质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陕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陕西日报· 2025-09-21 23:00
9月17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近年来,陕西聚焦城市"焕新",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 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 线,走出一条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筑牢城市安全防线。陕西累计排查城市燃气管道9万公里,更新改造老化城市燃气管道9789.6公 里;加快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累计排查排水管 网1.9万余公里,整治各类隐患9900余处。 打造新时代文化建设新标杆。陕西共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2座、名镇51个、名村58个,历 史文化街区68片,历史建筑1224处,对1139株城市古树名木实行"一树一策"建档保护。全省先后实施了 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石峁遗址申遗等重点项目建设;构建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实现 了文物保护、文旅运营、应急管理等多功能融合共享。(记者:郭军) "十四五"期间,陕西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330个,更新改造水、电、气、热等各类老旧管线管 道8589.54公里,加装电梯2000部以上,增设停车位7.09万个。"通过对西影电影园区等实施微改造,形 成了一批集文化、旅游、 ...
广州市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品质提升工作推进会
广州日报· 2025-08-28 01:52
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战略 - 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 坚持"留改拆"并举 探索"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和"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模式 [3] - 集中资源推进四大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改造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 [3] - 加力提速城中村改造 持续推进"三旧"改造项目分类处理 因地制宜实施产业保育和转型升级 [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3] - 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软硬环境建设 健全常态化管护工作机制 打造优质工程和民心工程 [4][5] - 加强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骨干道路和重点区域周边环境提升 统筹环境整治和疫情防控 [5] 资金与政策支持 - 用足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专项借款等各类资金 积极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 [4] - 加大政策供给力度 坚持系统谋划和分类施策 高标准推进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建设 [4] 城市品质提升举措 - 结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办 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 优化新中轴线和珠江沿岸等重点区域景观 [3] - 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 强化城市交通综合整治 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品质 [3] - 提升城市家具、建筑、交通、绿化等要素规划设计建设水平 打造更高品质城市空间 [5] 工作机制与实施保障 - 坚持全市"一盘棋" 发挥市、区、镇(街)三级组织体系作用 强化党建引领和群众工作 [3] - 严格资金使用管理 严把工程质量关和安全关 力戒铺张浪费和形象工程 [3] - 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强项目谋划储备 推动工作持续取得新成效 [3]
我省今年开工建设49个“口袋公园”
海南日报· 2025-08-08 23:54
城市绿化建设 - 海南省今年在16个市县开工建设49个"口袋公园",旨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与城市风貌 [1][2] - 近两年来海口、三亚、定安等市县已建成53个"口袋公园",通过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等资源拓展公共绿地空间 [3] - 建设遵循"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加大旧城区、中心城区增绿力度 [3] 公园功能设计 - 公园设计注重复合功能,如海口朝霞路口"口袋公园"融入宪法知识宣传,三亚南边海公园设置海上书房和艺术展区 [5] - 12个公园计划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便民场所,15个公园围绕历史文化传承设计主题 [7] - 配套设施包括健身器材、娱乐器具、知识科普廊等,满足多样化需求 [6] 建设规划特点 - 采用"微改造"原则,科学规划选址布局,考虑城市发展、人口分布等因素 [4] - 建设前通过问卷调查广泛征求民意,如海口江东白驹公园采纳市民意见配套建设便民驿站 [6] - 设计方案遵循便民亲民、适地适树原则,形成"一园一品"特色格局 [7] 社会效益 - 为居民提供便捷的休憩、锻炼空间,改善周边生活环境 [2][3] - 海燕小学门口公园设置家长等候区,配备文化墙、遮阳棚等设施 [3] - 三亚南边海公园不定期举办主题活动,提供文旅体验 [5]
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广州精雕细琢十五运“空间画卷”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06:23
城市品质提升工程 - 全市推进8大类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建设进度已完成超80% [2] - 已完成场馆周边7个街区改造 通过拆围透绿、增设健身设施等措施拓展城市共享活力带 [2] - 天河体育中心周边改造为开放式口袋公园 增设蓝色慢跑径、长凳及遮阳凉亭 [3] - 奥体南路拓宽人行道 奥体路街角空间改造为全宽式放坡 [3] - 珠江两岸片区新建跑步道 设置含寄存/充电/阅读功能的城市服务驿站 [4] 夜景灯光改造 - 夜景灯光工程全长约34公里 覆盖海珠/荔湾/越秀/天河四区 [4] - 以广州塔为核心联动10个重点区域和2个长卷 包含白鹅潭/沿江路24栋楼宇/珠江新城64栋楼宇等地标 [4] - 创新应用光艺/投影/水景/舞美等技术手段打造"一带两轴多节点"夜景体系 [4] 绿化景观建设 - 全市推进65项绿化品质提升工程 打造立体花廊工程 [6] - 420多座桥梁完成簕杜鹃立体花廊改造 预计11月全城绽放 [6] - 对15个城市交通出入口/210条赛事通道/7个重要片区实施树木修剪等五大专项行动 [6] - 全运会期间将布置约26万平方米花境 设置32组艺术花坛和5000余组花箱挂花 [6] - 打造174个社区绿化示范格局/11个"同心口袋公园"/100个"同心街角小景" [7] 水环境治理 - 全市累计建设碧道1456公里 打造融合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碧道节点 [7] - 猎德涌碧道通过青石板路/廊桥/龙舟等文化元素展现岭南水乡特色 [7] - 1-6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2.3% PM2.5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 [7] - 20个国考/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优良 [7]
沂河新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总结会议召开
齐鲁晚报网· 2025-07-28 05:48
工业经济与产业发展 - 沂河新区提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作为高质量发展总抓手,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向好并大幅进位[1] - 下半年将重点抓工业经济运行、聚链成群、园区载体建设、项目攻坚及企业家队伍建设以提振工业经济[2] - 特色产业园区作为发展载体,通过压实责任推动产业集聚[1] - 临工集团等企业代表参与会议,11家单位进行经验交流[4] - 现场观摩26个重点项目,授予智能科技文创产业园等10个项目"十好项目"称号[5] 服务业与科技创新 - 计划通过提升重点行业、培育市场主体、扩大有效投资及优化产业生态突破服务业发展[2] - 科技赋能措施包括强化创新载体建设、研发人才引进、科技金融支撑等[2] - 绿色金融与科技金融被列为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4] 城市发展与开放经济 - 以打造"活力、宜居、生态"现代新城为目标,提升城市品质[1] - 下半年将在城市活力突破、宜居水平提升及生态建设方面强化措施[2] - 扩大对外开放路径包括建设跨境电商集聚区、构建贸易服务生态圈及拓展外资渠道[2] - 临沂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平台被重点提及[1][5] 政策与要素保障 - 以财源建设为导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1] - 强调争取上级政策牵引,统筹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1][2] - 开展"三争"工作(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并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2] - 金融机构代表参会,工商银行临沂分行等机构参与交流[4]
广州塔景区上新!这些都免费
搜狐财经· 2025-07-28 03:01
海心桥广场改造项目 - 广场总面积约6300平方米 扩容约30% 新增2600平方米集散空间[3] - 设置300米植被隔离带 形成三级动线体系 通行效率提高约50%[5] - 采用防滑防潮工艺打造超过200米环形花基坐凳 日均休憩人次提升40%[6] - 建设约60套庭院灯提升照明效果 铺设1.5米宽环保橡胶跑步道[5][6] 珠江沿岸品质提升工程进度 - 广州塔大台阶区域通过新建坡道打通二层平台直通滨水空间 预计8月完工[7] - 黄埔涌步行桥7月合龙 采用大跨度曲梁空间拱形斜拉-梁组合体系 预计8月底完工[9] - 海珠涌人行桥全长约96米 以"帆影流韵"为设计主题 预计8月底贯通[9][11][14] 基础设施功能优化 - 海珠涌人行桥设置3米宽步行道与2米宽跑步道 配备休憩座椅和绿化花池[11] - 桥梁建成后将缩短跨涌通行距离 打通珠江沿岸跑步运动径和无障碍断点[12] - 改造项目系统性解决空间局促、动线混乱、配套不足等问题[3][6]
全运赋能,以品质提升促城市跃升
广州日报· 2025-06-14 05:22
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进展 - 广州统筹推进8类共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包括道路 园林 河道 街区 照明 市容 美丽乡村等领域 [1] - 截至发布会时已完成173个项目 剩余项目预计8月31日前完工 [1] - 项目推进体现"赛时为赛事 赛后为城市"理念 重点围绕30个场馆周边建设17个精致街区 [2] 全运会带动城市发展 - 历史经验显示六运会带动天河崛起 九运会推动城市东进 亚运会提升国际形象 [1] - 当前以十五运会为契机 通过40项要素设计指引提升城市品质 [2] - 重点打造广州塔周边 珠江两岸等城市客厅 实施夜景照明工程塑造城市IP [2] 城市精细化建设理念 - 采用"长期主义"思路推进建管用一体化 注重慢行系统改造等可持续项目 [2] - 通过"点线面"结合构建立体增绿网络 强化花城品牌形象 [2] - 建设精致场馆 赛区 街区三位一体的品质空间 [2] 民生导向工程实施 - 以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核心指标 优化出行和人居环境 [3] - 构建创意生活体验场景 拓展城市共享活力带 [3] - 通过惠民项目和民心工程实现"全运红利全民共享" [1][3]
全运赋能,广州已统筹完成城市品质提升项目173个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08:56
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进展 - 广州城投集团聚焦珠江两岸、新中轴线等区域实施夜景灯光品质提升,新建广州塔—金融城区域码头和游船 [1] - 全市统筹推进8类共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已完成173个,剩余项目预计8月31日前完工 [1] - 围绕赛事场馆周边推进30个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建设,目前7个街区已完成建设 [2] 体育场馆周边改造 -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拓宽人行道,改造街角空间为全宽式放坡,优化慢行环境 [2] -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贯通历史轴线,提升英雄广场品质,植入非机动车停车区并升级无障碍设施 [2] - 天河体育中心通过拆围透绿打开街角空间,植入健身设施和慢行步道,实现与公交地铁的无障碍衔接 [3] 城市地标与滨水空间升级 - 建成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的广州塔南广场商业综合体,融合景观与商业功能 [4] - 二沙岛桥下空间新建跑步道贯通两端斑马线,建成3个多功能城市服务驿站 [4] - 黄埔涌、海珠涌步行桥建设中,将强化珠江碧道系统两岸连接 [4] 夜景照明与文化IP打造 - 邀请7位专家推进珠江两岸、新中轴夜景灯光品质提升项目 [4] - 结合珠江夜游光影文旅创新演绎本土文化,打造广州夜景城市IP [4]
广州:13号线二期东段等5段地铁力争十五运会前开通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1 08:43
城市品质提升项目进展 - 广州围绕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推进8类共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已完成173个,剩余项目预计8月31日前完工 [1] - 项目涵盖道路、园林、河道、街区、照明、市容、美丽乡村等领域,旨在实现"赛时为赛事,赛后为城市"的目标 [1] 赛事场馆周边街区建设 - 重点推进30个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建设,已完成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7个场馆周边街区改造 [2] - 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街区优化慢行环境,拓宽奥体南路人行道,改造街角空间为全宽式放坡 [2] - 天河体育中心通过拆围透绿打造环天体公园带,增设健身设施和慢行步道,实现与公交站、地铁站无障碍衔接 [2] 城市景观与生态提升 - 改造广州塔周边、珠江两岸等城市"客厅",二沙岛桥下空间新建跑步道贯通滨水慢行系统,黄埔涌、海珠涌步行桥在建 [3] - 珠江两岸夜景灯光品质提升项目由专家团队把关,结合珠江夜游打造城市IP [3] - 完成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等4个工程,累计建成碧道超1400公里,新建绿美碧带12条 [3]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 计划全运会前开通广佛东环城际等3条城际线路,串联白云机场、金融城等枢纽,加快4条地铁线路建设 [4] - 高快速路网总里程达1268公里,新增南中高速等8条通道共120公里,推进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联络线等工程 [4] 慢行系统与道路优化 - 全市主次干路非机动车道里程达2966公里,较2020年新增144%,试点中山大道等路段"机非共享车道" [5][6] - 完成230处缘石坡道零高差改造,修复盲道2081平方米,提升特殊群体出行便利性 [6] - 华南快速等高速出入口种植特色花乔,78条赛事通道实施路面刨铺、桥梁涂装等改造,29个项目已完成 [6]
广州推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00:38
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 广州统筹推进道路、园林、河道、街区、照明、市容、美丽乡村等8类共29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 [1] - 目前已完成173个项目,其余项目预计于8月31日前完工 [1] - 明确40项要素设计指引,推进30个赛事场馆周边17个精致街区建设 [1] - 已完成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7个场馆周边街区建设 [1] - 改造提升广州塔周边、珠江两岸等城市"客厅",建成总建筑面积约11.4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广州塔南广场 [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加速推进东晓南路—广州南站联络线南段、五山路—广园路立交等关键工程 [2] - 计划在全运会前建成开通广佛东环城际、穗莞深城际琶洲支线、新白广城际(白云机场T2至竹料段) [2] - 加快地铁10号线、12号线东段和西段、13号线二期、14号线二期等4条(5段)线路建设,力争全运会前开通 [2] 赛事相关建设 - 借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高标准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工作 [1] - 推进30个赛事场馆周边精致街区建设 [1] - 实现全运红利全民共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