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发展

搜索文档
李强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全文)
证监会发布· 2025-09-27 02:56
新华社联合国9月26日电 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2025年9月26日,纽约) 第一,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最热切的共同期盼。纵观人类历史,战争和冲突的阴霾虽然从 未完全消散,但任何势力也从未能够阻止人们为恢复和平而奋起、为实现发展而拼搏。经历过两 次世界大战,我们绝不能淡忘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惨痛教训。过去80年,世界总体和平孕育出全球 经济的巨大增长,现在国际社会对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进一步壮大和平与发展的力 量,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团结合作是人类进步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峥嵘岁月里,不同社 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的国家超越差异、并肩作战,最终赢得胜利。随后80年,各国又继续通过 沟通协作,经受住了冷战对峙、金融危机、大流行病等重重考验。这些都证明了一个朴素而深刻 的道理,那就是团结则共进、分裂则俱损。无论前进道路上有多少困难挑战,只要各国团结一 心、精诚合作,就能汇聚起磅礴力量,战胜一切逆流险阻。 第三,公平正义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追求。80年来,从旧殖民体系的崩塌,到现行国际 秩序的建立,再到国际法治实践的完善,历史的进程时刻提醒着人们,当强权凌 ...
勿忘历史 守望和平(国际论坛·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人民日报· 2025-09-21 22:41
大量的历史事实足以证明,日军在中国研制细菌武器并推行细菌作战的反人类暴行,并不是一时冲动, 也不在一时一地,更不是偶然之事件,而是具有蓄意性、普遍性、残忍性和持续性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炮轰北大营,制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始 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影片《731》用艺术的手法呈现侵华日军在中国 东北城市哈尔滨平房地区制造的反人类恐怖暴行,警示人们勿忘历史,守望和平。 据史料记载,1933年,日军在哈尔滨市宣化街以东,秘密设立了古井细菌研究所,化名"加茂部队""奈 良部队",由石井四郎主持研究细菌武器,这就是731部队的前身。1935年初夏,日本关东军在距哈尔滨 市约20公里的平房地区,圈定120平方公里范围的土地作为平房特别军事区域,并于1936年春动工营建 细菌部队设施,对外宣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1940年8月,731部队平房实验基地的各个设施营建完 成。其细菌制造厂包括动力室、特别监室、冻伤研究室、减压实验室、尸体解剖室、标本室、细菌孵化 室、焚尸炉、动物笼舍等。731部队共设有8个部,在8个部之外另设有5个支部,即海拉尔支部、牡丹江 支 ...
聚焦和平与发展,彰显平等和包容,香山论坛热议全球安全治理
环球时报· 2025-09-18 22:48
18日上午,北京香山论坛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越南国防部部长潘文江、俄罗斯国务秘书兼国防部副部长安 娜·齐维廖娃等人在会上发言。越通社称,潘文江在提到当前国际形势时说,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进一步交织在一起,在此环境下,多边主义不 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为了维持和平稳定不可避免的途径。他表示,越南支持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和冷战思维。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索炎琦 徐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9月1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国防部长董军出席论坛 并作主旨发言。越南、俄罗斯、新加坡、乌拉圭等多国防长、副防长级高官当天在会上就多个议题发言。本届香山论坛主题为"共护国际秩序,共 促和平发展"。"和平"与"发展"也是参会嘉宾发言时提及最为频繁的两个词。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和全 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为此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另一方面,作为全球重要的安全对话平台之一,香山论坛展现了强大的包容性。英 国学者感叹"没有一个论坛(像北京香山论坛一样)可以安排乌克兰人、北约的人和俄罗斯人等一块儿开会"。东盟秘书长高金洪 ...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20:24
● 新华社记者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五大 洲的61位外国领导人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共同出席。 长安街上,雄师列阵、铁流滚滚,受阅官兵齐声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直升机悬 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飞过天安门广场;8万羽和平鸽振翅翱翔……铭记历史、缅怀 先烈的时刻,也是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时刻。 天安门城楼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声震长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 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世界东方的响亮宣言揭示历史大势、时代潮流、人心所向。 (一) 永定门、天安门、地安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古都北京,中轴线纵贯南北,寄托着华夏民族 对家国安宁的美好向往——"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持久和平与永续发展,如何得其门而入?这是一个个文明坐标的深切寄望,更是回荡千年的历史叩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它 铭刻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石碑上。 古往今来,人类的 ...
新华全媒头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揭示历史前进的必然逻辑
新华社· 2025-09-18 05:18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题:"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揭示历史前进的必然逻 辑 新华社记者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 自五大洲的61位外国领导人及有关国家高级别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等共同出席。 长安街上,雄师列阵、铁流滚滚,受阅官兵齐声高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直升 机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飞过天安门广场;8万羽和平鸽振翅翱翔……铭记历 史、缅怀先烈的时刻,也是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时刻。 持久和平与永续发展,如何得其门而入?这是一个个文明坐标的深切寄望,更是回荡千年的历史 叩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 障。"它铭刻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石碑上。 古往今来,人类的思考与言说,既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理解,又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影响实践 活动的逻辑和进程。 人类社会史笔如椽,昭示和平发展的铁律。 有学者经过长期研究得出一个统计结果:如果将有文字记载的5000多年人类历史浓缩成24小时, 23个小时都是" ...
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从四大全球倡议看和平与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7 03:00
全球治理倡议与多边合作 - 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旨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1] - 全球治理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向世界贡献的重要公共产品[1] -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推动各国依托多边机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16] 经济发展与开放合作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3% 反映全球发展进程遭受冲击[2] - 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前8个月进出口达15.3万亿元 同比增长5.4%[3] - 中国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扩大单边开放[3]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累计带动超4000万人摆脱贫困[3] 全球发展倡议实施进展 - 8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加入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4] - 全球发展项目库累计项目总数超过1100个 已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4] - 中国支持全球发展八项行动 包括中非十大伙伴行动和中拉五大工程[5] 安全治理与和平建设 - 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数据显示59场国家间冲突正在发生 创二战结束以来最高纪录[5] - 全球安全倡议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 明确写入140多份中外双多边文件[7] - 中国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 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 提出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6] - 中国会同32个国家建立国际调解院 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平台[15] 文明交流与多边机制建设 - 第七十八届联大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 将6月10日设为文明对话日[12] - 第七十九届联大高票通过中国主提的"联合国同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决议 近40国参与共提[16] - 中国将上合组织打造为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15] 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改革 - 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6] - 联合国秘书长认为中国成为捍卫多边主义的基石 为维护国际法作出重要贡献[16] - 全球治理倡议主张主权平等 国际法治 多边主义 以人为本和行动导向五大原则[16]
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 ——从四大全球倡议看和平与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6 22:02
在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旨在推动各国携 手行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 后,新时代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走人间正道,干正义事业。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答案",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类前途 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一)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中国人民 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各国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中国提出并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 在老挝,中资公司助力当地开发古树茶产品,茶产业带动百姓脱贫致富;在布基纳法索,中国杂交水稻 技术传入后,当地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基 ...
深刻把握全球治理倡议的重大意义与时代价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9-14 22:03
全球治理倡议背景与核心理念 -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核心理念包括奉行主权平等 遵守国际法治 践行多边主义 倡导以人为本 注重行动导向 [1] - 倡议紧扣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关键问题 与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共同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拓展与深化 [1][11] 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 - 强权政治回潮导致个别国家绕开联合国践踏国际法 以武力推行地缘政治诉求 削弱联合国集体安全权威 [3] - 少数国家在经济 科技 文化领域实施滥施制裁 技术封锁 供应链脱钩和"长臂管辖" 构建排他性"小圈子" [3] - 全球治理体系出现"代表性赤字"(全球南方国家话语权不足) "权威性赤字"(国际法约束力削弱)和"有效性赤字"(国际组织决议执行不力) [9] - 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 霸权主义抬头阻碍全球治理能力提升 全球治理体系在安全 发展 环境等领域规则滞后 执行乏力 [4] 全球治理倡议的实践意义 - 倡议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多反映大多数国家利益 提升全球南方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9] - 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权威 确保国际规则凝聚共识和平等适用 [9] - 统筹协调全球治理议程 通过系统谋划提升治理效能 [9] - 为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等关键机构改革及新国际规则制定提供重要指引 [10] 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 全球治理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形成四位一体协同效应 分别从发展 安全 文明 治理维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1][13] - 全球治理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制度支撑 推动形成以平等互利 合作共赢为特征的治理模式 [12] - 倡议摒弃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排他性治理模式 主张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寻求包容性解决方案 [14]
中国军队越强大 和平与发展越有保障
央视网· 2025-09-10 08:23
阅兵展示核心军事能力 - 阅兵全面展示新时代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 [3] - 受阅武器装备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最新装备 包括国之重器 [3] - 集中体现中国军队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能力、战略威慑实力 [3] 国防政策立场 - 始终不渝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 [3] - 中国军队定位为世界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3] - 军队强大将增强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 保障和平与发展 [3] 国际关注焦点 - 国际智库和外媒聚焦解读中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无人作战装备、网络空间作战力量 [1] - 有媒体分析认为中国通过阅兵表明对其军事胁迫绝无可能 [1]
国防部:中国军队越强大 和平与发展越有保障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0 07:25
阅兵展示内容 - 阅兵全面展示新时代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1] - 受阅武器装备包括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最新装备和国之重器 集中体现中国军队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能力、战略威慑实力[1] - 国际智库和外媒聚焦解读中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无人作战装备、网络空间作战力量等[1] 国防政策立场 - 中国始终不渝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1] - 中国军队定位为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1] - 中国军队越强大 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就越有力 和平与发展就越有保障[1] 阅兵背景意义 - 阅兵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 - 通过阅兵表明对其军事胁迫绝无可能[1] - 能战方能止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