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友好

搜索文档
留俄学生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汇演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5 04:39
人民网莫斯科9月24日电(记者李明琪)9月21日,留俄学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文艺汇演在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举行。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发表讲话。实习生崔文哲摄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指出,中国和苏联分别作为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 大历史贡献。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共同推动全球治理倡议落实落地,造福世界各国 人民。希望留学人员继承先烈遗志,勤奋学习,为祖国建设与中俄友好事业贡献力量。 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俄中友好协会主席梅利尼科夫指出,苏联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 战、守望相助,结下深厚友谊。两国将坚决站在正义一边,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捍卫正确历史观。 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俄中友好协会主席梅利尼科夫发表讲话。实习生崔文哲摄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校长卢布科夫表示,学校一贯重视传承历史传统,一系列教育合作项目是俄中友好的生 动体现,俄方愿与中方共同推动两国人文交流向更高水平迈进。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校长卢布科夫发表讲话。实习生崔文哲摄 9月21日,留俄学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汇演在 ...
记者手记|听苏联空军总司令后代讲在华抗战故事
新华社· 2025-09-12 02:05
历史背景与军事贡献 - 苏联空军总司令日加列夫于1937至1938年率领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在中国作战 [2] - 苏联飞行员参与南京保卫战、南昌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及兰州保卫战等重大战役 [2] - 超过200名苏联飞行员在援华抗战期间牺牲在中国战场 [3] 个人经历与职业发展 - 日加列夫主动请缨前往中国作战,出发前拍摄了"以防万一"的告别照 [1] - 从中国返回后凭借在华积累的实战经验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表现出色,最终晋升为苏联空军总司令 [3] - 日加列夫家族保存的历史资料因火灾大多被毁,仅存少量照片 [1] 战略影响与历史评价 - 中国战场牵制大量日军使其无力进攻苏联,为苏联从远东调遣西伯利亚师支援莫斯科创造条件 [3] - 中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民族解放,为欧洲战场减轻重大压力 [3] - 日加列夫家族第五代成员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愿意学习中文并到中国读大学 [3] 纪念与传承 - 中国南京建有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纪念所有参加援华战斗的志愿将士 [3] - 日加列夫的曾孙费奥多尔通过获奖作文传承家族历史,表达对高祖父英勇行为的敬佩 [1][3] - 家族强调应当铭记并肩战斗的岁月,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 [4]
把历史记忆“一代代传递下去”——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俄远东两地举办
新华社· 2025-09-06 08:50
图片展活动概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斯克两地同时举办 展出120余张历史照片 [1][2] - 图片展内容聚焦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故事和中苏两国军民共同作战的历史 成为中俄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1][2] 历史意义与教育价值 - 展览以档案图片真实重现中国军民抗战情景 许多细节此前不为俄罗斯民众所知 具有极高历史价值 [1] - 俄罗斯教育工作者认为展览帮助学生理解俄中友好合作渊源 是价值极高的教育活动 强调保护历史记忆并代代传递的重要性 [1][3] - 观众反馈显示展览直观展现战争残酷性 促进年轻一代铭记历史责任 通过了解过去走向未来 [3] 中俄合作与友谊传承 - 中国外交官员指出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以巨大民族牺牲长期牵制日本军国主义主力 为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贡献 [2] -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成员及民众均表示将全力保护历史真相和记忆 强调传承中俄世代友好理念及深化各领域合作 [2][4] - 苏联老战士评价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坚信两国友谊不会随时间褪色 体现双边关系的持久性 [4] 社会反响与情感共鸣 - 参观者包括98岁苏联红军老战士及99岁机场勤务兵等抗战亲历者 展览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多人含泪追忆牺牲亲属 [1][3] - 民众通过驻足观看、低声讲述、拍摄记录等方式参与 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战争对儿童的伤害 强调展览对防止战争重演的作用 [2][3]
通讯丨把历史记忆“一代代传递下去”——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俄远东两地举办
新华社· 2025-09-06 08:27
图片展概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斯克两地同时举办[1] - 展览共展出120余张历史照片 展现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故事和中苏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历史[1] 历史意义与教育价值 - 图片展以真实档案图片重现历史细节 其中许多内容此前不为俄罗斯民众所知[1] - 俄罗斯教育工作者认为展览极具教育价值 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俄中友好合作的历史渊源[1] - 展览被视为防止历史事实被歪曲的重要载体 具有传承历史记忆的作用[1] 中俄合作与友谊 - 中国外交官员强调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长期牵制日本军国主义主力并作出重大历史贡献[2] - 俄方代表表示将竭尽全力保护历史真相和历史记忆 延续两国世代友好理念[2] - 老战士指出今天的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相信两国友谊不会随时间褪色[4] 社会反响 - 参观者包括98岁苏联红军老战士和99岁曾赴中国作战的机场勤务兵等历史亲历者[1][3] - 俄罗斯观众反应强烈 有人长久驻足观看 有人含泪讲述家族战争牺牲经历[2] - 年轻学生表示通过展览直观感受到战争残酷 认为铭记历史是年轻一代的责任[4]
“用鲜血和生命凝结的深厚情谊”
人民日报· 2025-05-07 22:2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关键要点的总结: 历史记忆与中俄友谊 - 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强调历史记忆和真相不会褪色,启迪现实和未来 [1] - 习近平主席10年前会见18位俄罗斯老战士代表,这些老战士曾在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 [2] - 习近平主席为俄罗斯老战士颁发纪念奖章,老战士们展现出军人风范,场面感人 [3][4][5] - 习近平主席与老战士的对话体现中俄友谊:"我们应当永远在一起" [6][7] 苏联援华抗战历史 - 苏联援华航空队在南京、武汉、重庆等地阻击日寇,200多名国际主义战士在中国英勇牺牲 [8] - 援华航空队以武汉为基地,远征台北,轰击敌舰,参加保卫武汉的战斗 [8] - 部分队员为保护战机和民众,选择在长江江面迫降而壮烈牺牲 [9] -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些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英勇捐躯的外国友人 [9] 情报合作与联合国成立 - 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阎宝航向苏方提供德国进攻苏联的第一手情报,使苏联红军能提早备战 [10] - 中国和苏联率先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11] - 中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代表团用毛笔郑重签字 [11] - 《联合国宪章》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