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市

搜索文档
纳斯达克拟出台新规提高上市门槛
证券时报· 2025-09-27 01:37
(原标题:纳斯达克拟出台新规提高上市门槛) "我们还在评估新规影响,还不确定怎么调整。"王圣告诉记者。王圣是深圳一家跨境电商企业的创始 人,一直在为公司境外上市做准备。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近期向监管部门提交修订企业上市的标准,使 得不少计划赴美上市的企业受到影响。 根据纳斯达克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文件,拟对首次上市与持续上市标准进行新一轮修 订。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拟议的新规显著提高了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时的公开流通股规 模和最低IPO募集资金门槛,并进一步收紧了不符合持续上市标准企业的暂停交易及退市程序。而对于 中国企业,纳斯达克还额外提高了标准。如果新规通过,意味着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和在纳斯达克上市 的中概股将受到不小影响。 纳斯达克上市门槛或提高 拟议的新规首先在上市门槛方面进行大幅提升,要求IPO具有最低的无限制公众持股市值,其中纳斯达 克全球市场至少800万美元,而资本市场至少500万美元。而如果企业根据净利润标准上市的,则IPO时 无限制公众持股市值则统一提高到1500万美元。 赴美上市应提前做好准备 "美国境外企业在美股IPO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企业大多发行规模较小 ...
这家港股公司,即将主动退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12:24
私有化计划与交易结构 - 皓明控股提出私有化北京建设并撤销上市地位的建议已获法院批准 计划于8月29日下午4时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 [1] - 私有化收购价格为每股0.14港元 较停牌前每股0.04港元溢价250% [1] - 公司股权结构为北控置业香港持股36.26% 皓明控股持股22.35% 京泰实业持股6.99% 实控人均为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 公司背景与业务定位 - 北京建设成立于2009年7月 由北控集团通过收购元升国际集团实现借壳上市 [2] - 公司作为北控集团唯一港股投融资平台 主要业务聚焦现代物流设施 高端冷链仓库 数据中心新基建及产业园区多元业务 [2] - 北控集团地产业务通过北控置业集团和北京建设分别运营国内地产开发和国际资本平台 [2] 财务表现与退市原因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连续7年亏损 2023年亏损9亿元 2024年亏损5.37亿元 [3]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至8.65亿元 [3] - 长期日均成交额不足百万港元 维持上市地位的合规成本占营业收入比重逐年攀升 [3] - 公司称市场环境充满挑战导致业绩承压 失去上市平台优势且股本融资能力有限 [1]
中国恒大今日退市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5 03:51
退市事件 - 公司于8月25日9时起被香港联合交易所强制退市 因连续停牌18个月未复牌 [1] - 停牌前股价跌至0.163港元/股 市值仅21.52亿港元 [1] 财务危机 - 公司深陷超2.4万亿元债务危机 [1] - 2021年及2022年财务年度合计亏损超8000亿元 刷新中国企业最高亏损纪录 [1] 法律追责 - 创始人及多名高管因财务造假、挪用资金等被追责 [1] - 香港高等法院于2024年1月29日对公司发出清盘令 清盘程序持续推 [1] 历史背景 - 公司2009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 曾为在港上市最大内地民营房企 [1] - 2017年市值一度达3700亿港元 [1]
昔日地产大佬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被留置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36
公司核心事件 - 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被辽宁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 [1] - 公司存在资产被冻结及查封情况 对运营产生一定影响 但组织架构和经营活动仍正常运转 [1] - 因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及年报存在重大遗漏 公司被福建证监局处以600万元罚款 黄其森等8名董监高合计被罚1140万元 [1] 公司发展历程 - 黄其森于1996年创立泰禾集团 主打高端产品线包括泰禾院子 [3] - 2013年至2017年期间 公司销售额实现百亿到千亿突破仅用5年时间 [3] - 2015年黄其森凭借公司股价暴涨成为福建地产首富 2020年以200亿元财富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1001位 [3] 公司经营危机 - 2020年出现债务违约 虽采取出售资产、引入战投、缩减规模等自救措施 但未能实质性扭转经营困境 [4] - 债务重组方案始终未能正式落地 [4] - 2023年8月因触发强制退市条款被深交所摘牌 正式退出资本市场 [5]
恒大退市迎来“终裁”!
证券时报· 2025-08-20 12:49
上市地位取消 - 香港联交所决定自2025年8月25日上午9时起取消中国恒大集团上市地位 [1] - 退市原因为公司未能满足香港联交所复牌指引要求且未能在2025年7月28日前恢复股份交易 [3] - 公司股价跌至0.163港元/股 总市值从历史高峰期逾3700亿港元萎缩至停牌时21.5亿港元 [3] 退市程序与市场影响 - 股份最后上市日期为8月22日 上市地位将于8月25日上午9时正式撤销 [3] - 公司明确表示不申请复核上市委员会决定 [3] - 联交所2018年至2025年6月底累计强制除牌167家主板公司 长期停牌公司面临高概率退市 [3] 债务与经营状况 - 2023年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显示需新增2500亿元至3000亿元融资 但重组方案迟迟未落实 [4] - 恒大地产集团现存58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 被执行总金额超648亿元 [4] - 8月18日新增8则被执行人信息 执行标的合计超过50.1亿元 [4] 业务与治理问题 - 公司治理结构不达标且经营缺乏透明度 退市未根本解决信息披露问题 [4] - 物业和汽车等多元业务板块可能受到拖累 [4] - 退市不代表清盘或破产 公司仍需处置债务风险等遗留问题 [4]
恒大退市迎来“终裁”!
证券时报· 2025-08-20 12:44
上市地位取消 - 香港联交所决定自2025年8月25日上午9时起取消中国恒大集团上市地位 依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 [2][4] - 公司股价跌至0.163港元/股 总市值从历史高峰逾3700亿港元降至停牌时21.5亿港元 市值缩水幅度超过99% [4] - 股份最后上市日期为8月22日 上市地位于8月25日正式撤销 公司明确不申请复核该决定 [4][5] 退市背景与影响 - 退市直接原因是未能满足联交所复牌指引要求 且未能在2025年7月28日前恢复股份交易 [4] - 联交所2018年至2025年6月底累计强制除牌167家主板公司 形成长期停牌公司"高概率退市"的市场预期 [5] - 退市不代表公司清盘或破产 但反映企业治理不达标及经营缺乏透明度 业务板块(物业/汽车)可能受到拖累 [5] 债务与经营状况 - 2023年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显示未来三年需新增融资2500亿至3000亿元 但重组方案迟迟未能落实 [5] - 恒大地产集团现存58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 被执行总金额超648亿元 另涉及多条限制消费令及失信被执行记录 [6] - 公司于8月18日新增8则被执行人信息 执行标的合计50.1亿元 涉及追偿权纠纷等案件 [6]
恒大,最新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8-14 22:39
8月14日,中国恒大发布有关清盘的进一步消息及继续停牌公告。 中国恒大表示,根据指示令,清盘人于2025年7月25日向法院提交了一份阐述由自认为是公司债权人的 人士收到的资料,以及有意在公司清盘中担任可能成立的审查委员会委员的人士的情况报告,同时向法 院申请进一步指示决定在公司清盘中不成立审查委员会(简称"指示申请")。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恒大退市将加速破产清算进度,有序地保全及变现集 团资产,并按照不同权益人的权益保障优先级别进行清算后的偿债,从而保障中国恒大债权人的最终利 益。不过,尽管清盘人控制了集团及下属公司,但账面资产实际变现率较低,只有恒大物业可变现价值 高,但无法覆盖权益诉求。 "恒大退市尽管在短期内造成市场扰动,比如中资房地产企业在境外融资可能受阻、中资房地产境外上 市企业的整体估值或受影响,但这种风险释放是旧模式退出的一部分,是旧模式下风险有序出清和挤泡 沫,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也倒逼未清盘的出险企业加快资产重组,赢得权益人的信任,并获得留下来 和未来转机的可能。"李宇嘉表示。 天眼查法律诉讼信息显示,8月13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新增10则被执行人和恢复执行信息, ...
中国恒大月底正式摘牌
北京晚报· 2025-08-14 08:15
退市安排 - 中国恒大集团将于8月25日从港交所正式摘牌 [1] - 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公司上市地位 因未满足复牌指引要求且股份未于2025年7月28日前恢复买卖 [1] - 股份最后上市日为8月22日 8月25日上午9时起取消上市地位 [1] 市值与交易表现 - 最后一单股票交易成交价定格在0.163港元 [2] - 退市时市值为21.5亿港元 [2] - 2017年10月市值曾达4144亿港元峰值 [2] 发展历程 - 2009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 成为在港上市最大内地民营房企 [2] - 创始人许家印因市值峰值被推上中国首富宝座 [2] - 2021年遭遇流动性危机 [2] 财务与监管问题 - 2024年3月恒大地产被曝财务造假等问题 [2] - 2024年5月恒大地产被证监会罚款41.75亿元 许家印遭顶格处罚 [2] - 2024年1月29日股份停牌 至2024年7月28日已停牌18个月 [2] 债务状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清盘人收到187份债权证明 债权总额约3500亿港元 [2] - 较2022年底披露的香港上市主体275亿美元负债规模显著增加(按1美元兑7.8港元换算 约2145亿港元) [2]
中国恒大将于25日退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3 21:50
退市安排 - 中国恒大将于2025年8月25日上午9时正式从港交所摘牌 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8月22日 [1] - 公司明确表示不申请复核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的决定 [1] - 停牌前最终股价定格在0.163港元 总市值21.5亿港元 [1] 财务造假与监管处罚 - 2019年虚增收入2139.89亿元 2020年虚增收入3501.57亿元 [2] - 证监会于2024年5月对恒大地产处以41.75亿元罚款 [2] - 公司股票自2024年1月29日起停牌 截至2024年7月28日已连续停牌18个月 [2] 历史发展与转折 - 2009年11月成为港交所最大内地民营房企上市公司 [1] - 2017年10月市值达峰值4144亿港元 推动创始人成为中国首富 [1] - 高负债扩张及多元化布局引发市场疑虑 2021年流动性危机全面爆发 [1]
恒大退市倒计时10天,许家印夫妇400亿分红追讨悬顶
搜狐财经· 2025-08-13 01:36
退市与法律后果 - 恒大集团于8月22日在港交所正式取消上市地位 并非破产清算但上市地位直接被终止[1] - 香港法院追讨许家印夫妇418亿港元违规分红 该分红发生于2020-2021年债务危机期间并被裁定为不合规[3][8] - 境内超500亿资产遭司法冻结 但主要资产已被地方政府监管 冻结属司法程序补充措施[4] 财务与债务状况 - 公司总负债规模达2.4万亿元 境内债重组方案通过率不足30% 若失败可能触发大规模诉讼[4][5] - 境外债务重组清偿率不足3% 债权人面临重大损失[8] - 境内债重组仅覆盖总债务24% 即使通过仍失去资本市场融资能力[3] 运营与资产处置 - 存在160万套未交付房源 依赖地方政府"府院联动"机制逐步盘活而非公司自有资金[4] - 香港清盘人刚获得资产调查权 境内数万套抵押房产及跨境资产追索处于初始阶段[5] - 500亿冻结资产中或含部分现金 但相对于万亿级负债规模作用有限[4] 公司治理与风险警示 - 许家印已于2023年9月被控制 丁玉梅境外追债其子许腾鹤涉及10亿金额[3][4] - 公司存在财务造假、挪用资金等刑事风险 案件尚未结案[5] - 高分红行为在现金流恶化时可能构成掏空公司手段 非良性分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