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tlassian (TEAM)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家AI浏览器公司,卖了43亿
36氪· 2025-09-05 08:58
收购事件概述 - 软件公司Atlassian以6.1亿美元全现金收购AI浏览器开发商The Browser Company [1] - 收购时间点为2024年9月4日 与谷歌Chrome反垄断案获准保留同一周 [2] - 收购后Dia浏览器将保持独立运营 团队架构不变 [5][11] 被收购方业务发展 - The Browser Company成立于2019年 最初通过Arc浏览器尝试重塑上网体验 [3] - 2023年Arc浏览器集成OpenAI和Anthropic的AI能力 [3] - 2024年公司转向开发AI原生浏览器Dia 主打对话式工作代理功能 [4] - 2024年6月发布Dia Beta版 8月推出Dia Pro订阅服务 价格20美元/月 [4][5] 收购方战略意图 - Atlassian旗下拥有Jira、Confluence、Bitbucket、Trello等生产力工具 [5] - 计划将Dia打造为"AI时代知识型工作浏览器" 深度集成SaaS应用 [5] - 通过浏览器实现跨应用数据调取和任务自动衔接 [6][7] - 利用现有企业客户基础为Dia提供分销渠道 [6][10] 行业竞争格局 - Chrome占据浏览器市场主导地位 谷歌正为其加速注入AI功能 [13][18] - 微软Edge集成Copilot并延伸至Windows与M365生态 [13] - Perplexity推出Comet浏览器 Opera推出Neon AI代理 Brave强调隐私保护 [15] - OpenAI传闻将推出自有浏览器 [13] 公司财务状况 - The Browser Company最近一次融资为2023年 估值5.5亿美元 融资额5000万美元 [8] - 累计融资金额达1.28亿美元 投资者包括LinkedIn、Medium、Figma、Notion、GitHub高管 [8] - 2024年公司曾公开表示运营困难 推出"我们可能撑不下去了"网站 [8][12] 监管环境影响 - 美国法院裁定谷歌无需出售Chrome浏览器 [13] - 法院要求谷歌与竞争对手分享搜索信息 禁止签订排他性分销协议 [13] - 监管约束趋严为新兴浏览器厂商提供发展机会 [13] 市场发展趋势 - 浏览器功能从"查看网页"向"处理任务"演进 [4][22] - AI功能成为用户选择浏览器的重要考量因素 [22] - Perplexity估值达百亿美元级别 反映市场对AI浏览器前景看好 [22] - 预计到2025年中所有主流浏览器都将集成AI功能 [22]
粗糙赶工6周,卖出43.6亿,抛弃数百万用户被骂“作死”的AI浏览器85天反转
36氪· 2025-09-05 08:41
收购交易概览 - Atlassian以6.1亿美元全现金收购The Browser Company 交易预计在2026财年第二季度完成[1] - 被收购公司将继续独立运作并开发AI浏览器Dia[1] 产品与技术特点 - Dia是AI原生浏览器 介于浏览器和聊天机器人之间 可直接处理跨应用任务[2] - 产品核心卖点是在网页和用户间增加AI抽象层 将网页转化为"工具调用"界面[2] - 基于Chromium开发 具备记忆功能 可通过学习用户行为建立上下文[13] - 提供智能路由功能 地址栏内置ML模型处理不同请求[15]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收购旨在重新定义工作场景浏览器 打造AI驱动的ChromeOS替代品[3] - 目标是为知识工作者构建操作系统级浏览器 整合SaaS应用生态[3][4] - 产品专门优化SaaS场景 内置AI技能与工作记忆系统[4] 公司发展历程 - The Browser Company成立于2019年 2022年推出Arc浏览器积累数百万用户[5] - 2023年末启动AI浏览器原型项目 2024年1月发布Arc Search[5][7] - 2024年6月决定开发Dia 9月宣布作为独立产品推出[11] 产品转型决策 - 放弃数百万用户的Arc浏览器 转向开发Dia引发用户强烈负面反应[11] - 转型原因包括Arc架构实验性强 性能瓶颈 功能冗余[12] - 未选择在Arc上叠加AI功能是因学习成本过高和技术负担过重[12] 商业模式规划 - Dia将采用收费模式 基础版本免费 高级功能捆绑收费[15] - 参考Cursor模式(史上增长最快软件公司)验证用户付费意愿[15] - 计划推出面向软件工程 销售与市场等垂直领域的扩展包[15] 市场反应与评价 - 风投作者评价收购为"不可思议的好结果" 但遗憾未能保持独立发展[16] - 开发者质疑收购合理性 指出无市场份额 无变现模式 竞争激烈[17] - 舆论认为交易承载AI愿景但执行存在不确定性[22]
第一家被收购的AI浏览器公司,43亿成交,产品还在内测
量子位· 2025-09-05 06:33
收购交易概览 - 企业协作软件公司Atlassian以6.1亿美元(约43亿人民币)现金收购AI浏览器公司The Browser Company [1] - 收购重点为发布仅三个月且处于内测阶段的AI浏览器Dia [3] - The Browser Company旗下拥有Arc和Dia两款浏览器产品 [1] 被收购方背景 - The Browser Company成立于2019年,已运营5年多 [5][19] - 公司累计筹集融资1.28亿美元,去年以5.5亿美元估值获得5000万美元融资 [17][19] - 投资者包括PaceCapital、LinkedIn CEO Jeff Weiner、Medium创始人Ev Williams、Figma CEO Dylan Field、Notion CEO Akshay Kothari及GitHub CEO Jason Warner等知名机构与人士 [19] - 公司已积累数百万用户 [19] 收购战略意图 - Atlassian计划将Dia打造为"AI时代的白领专业浏览器" [3] - 收购旨在获得Atlassian的分发渠道、销售团队和规模化能力 [22][23] - The Browser CompanyCEO认为AI浏览器领域胜者将在未来12-24个月内诞生 [22] - 通过收购获得急需的稳定性以应对火热市场竞争 [24] 产品特性 - Dia针对白领日常使用的SaaS应用进行优化,标签页提供丰富上下文信息 [27] - 打通AI技能与个人工作记忆,连接应用程序、标签和任务节点 [29] - 旨在解决现有浏览器"为浏览而非工作效率设计"的痛点,打造用于操作的浏览器 [25][26] 市场反应与背景 - 收购引发外界对Atlassian眼光的质疑,因Dia仍处于内测阶段且公司产品推出有限 [4][5] - 《纽约时报》曾于7月专文盛赞Dia为新型AI浏览器 [14] - 两家公司收购谈判已持续一年,最初重点为另一款浏览器Arc [7][8] - Arc浏览器因学习曲线陡峭已于去年停止开发 [9]
Dia浏览器厂商6.1亿美元被收购,目标为知识工作者打造AI办公利器
搜狐财经· 2025-09-05 02:56
收购交易概览 - Atlassian宣布以6.1亿美元现金收购浏览器开发商The Browser Company 交易预计于2026财年第二季度完成[1] - 收购金额按现汇率约合43.56亿元人民币[1] 战略目标与产品定位 - The Browser Company旗下拥有Arc浏览器和AI优先浏览器Dia 目标是将Dia打造为知识工作者的浏览器[1] - Atlassian旨在重新定义AI时代的浏览器体验 开发针对SaaS应用场景优化的AI驱动浏览器[1] - 公司CEO强调浏览器当前是为浏览而非工作设计 收购是提升知识工作者体验的重要步骤[1] 公司运营与融资背景 - The Browser Company将在Atlassian旗下保持独立运营 继续开发Dia浏览器[3] - 收购将加速人才招聘和功能开发进度 支持多平台扩展计划[3] - 公司去年以5.5亿美元估值完成5000万美元融资 累计融资总额达1.28亿美元[3] - 投资者包括Pace Capital LinkedIn前CEO Jeff Weiner及Medium联合创始人Ev Williams等知名投资方[3]
速递| Atlassian豪掷6.1亿美元收购The Browser Company,Arc浏览器归巨头麾下
Z Potentials· 2025-09-05 02:27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Atlassian以6.1亿美元现金收购The Browser Company [2] - 交易预计于2026财年第二季度完成 [4] - 被收购公司将在Atlassian旗下保持独立运营 [3] 战略动机与产品定位 - 收购旨在开发AI驱动的知识工作浏览器 优化SaaS应用标签页管理 [2][3] - 目标为打造专为AI时代设计的工作浏览器 替代现有浏览导向产品 [2] - 浏览器公司将继续开发Dia浏览器项目 已停止旧款Arc浏览器开发 [3] 被收购方背景与估值 - 浏览器公司最近融资估值达5.5亿美元 去年获5000万美元投资 [5] - 累计融资总额1.28亿美元 投资者包括Pace Capital及多家科技公司高管 [5] - 收购将加速其人才招聘 功能发布和多平台开发 [4] 行业背景关联 - 交易宣布前一日 美国法院裁定谷歌无需被迫出售Chrome浏览器 [6]
6 亿美元,AI浏览器 Dia 及团队被 Jira 母公司 Atlassian 收购
Founder Park· 2025-09-04 22:03
收购交易概览 - Atlassian以6.1亿美元现金收购The Browser Company[2] - The Browser Company是AI浏览器Dia及Arc浏览器的母公司 去年估值达5.5亿美元[2] - 投资者包括Atlassian风投、Salesforce风投、Figma联合创始人Dylan Field及领英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2] 战略动机 - 通过Atlassian的分发能力加速Dia平台扩张 Atlassian服务超80%财富500强企业及数百万团队[13] - 弥补自身分发短板 Atlassian在企业软件领域拥有二十年积累的渠道资源[13][14] - 双方共同认可"浏览器作为操作系统"的核心愿景[15][24] 产品规划 - Dia将继续作为核心产品并加速多平台扩展(Mac/Windows/iOS/Android/企业端)[7][19] - Arc和Arc Search保持运营 长期计划将很快公布[8][19] - 下月将发布自Beta版以来最重大的Dia更新[29] 运营架构 - The Browser Company保持独立运营 创始人Josh Miller继续担任CEO[19] - 整个团队架构保持不变 无人员调整[19] - 将扩招机器学习、AI工程、设计、市场推广等岗位[29] 技术方向 - 重点推进浏览器与工作流工具的深度集成 标签页即应用的理念将持续深化[22][28] - 强化企业级安全与隐私保护 明确拒绝广告商业模式[22] - 通过AI优化日常工作流程 目标覆盖从开发者到分析师等多元职业群体[22] 愿景定位 - 将浏览器重新构想为操作系统 适应2030年的工作方式[23] - 致力于提升线上生活质量 解决互联网带来的噪音与碎片化问题[26] - 通过Atlassian资源实现愿景规模化 目标触达数百万用户[24][26]
Atlassian 以 6.1 亿美元收购 Dia 母公司The Browser Company
投资实习所· 2025-09-04 15:53
公司发展历程 - 2019年The Browser Company在纽约成立 由前Facebook产品经理等人创立[1] - 2021年发布首款产品Arc浏览器 凭借侧边栏与卡片式设计收获早期用户[1] - 2023年Arc浏览器向公众开放下载 成为设计感最强的浏览器代表作[1] - 2024年推出新产品Dia 定位为知识工作入口工具 聚焦协作与信息组织[1] - 2025年9月以6.1亿美元全现金被Atlassian收购 Dia成为战略重点[1] 产品演进逻辑 - 从Arc浏览器切入市场 探索信息组织方式 最终落地为协作入口Dia[2] - Arc打破传统浏览器标签页模式 采用侧边栏+卡片式设计吸引早期用户[3] - Dia超越浏览器概念 成为工作画布 整合网页/文档/应用内容并以卡片形式呈现[3] - Dia支持跨任务管理 将分散信息串联成工作流 避免应用切换与任务割裂[3] - 产品核心从个人效率转向多人共享与实时同步 天然适配远程与跨团队协作[3] 收购战略价值 - Atlassian旗下拥有Jira/Confluence/Trello等工具 但存在信息入口割裂问题[4] - Dia可作为信息与工作的前置层 成为Jira+Confluence的前台界面[4] - 能打通Atlassian工具链任务与外部信息 代表更轻量直观的工作方式[4] - 收购不仅是购买产品 更是获得团队及其产品哲学[5] - 6.1亿美元全现金收购在资本市场低迷背景下凸显战略价值[6] 行业竞争态势 - 协作工具竞争焦点从单点功能转向成为用户日常起点[6] - 浏览器不再只是上网工具 可能成为新一代操作系统[9] - 协作工具战场前移 占据信息入口意味着掌握未来竞争优势[9] - Notion/Slack/微软Copilot等竞品均在争夺知识工作入口[10] 产品潜力与挑战 - Dia价值在于能否成为下一代协作入口[7] - 用户教育成本高 需改变放弃标签页的传统工作方式[10] - 需快速与Jira/Confluence等Atlassian生态打通才能发挥价值[10] - 面临Notion/Slack/微软Copilot等成熟产品的市场竞争[10]
Atlassian to buy Arc developer The Browser Company for $610M
TechCrunch· 2025-09-04 12:45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生产力软件公司Atlassian以6.1亿美元现金收购浏览器公司The Browser Company[1] - 交易预计在2026财年第二季度完成[3] - 被收购公司将继续独立运营并专注于Dia浏览器的开发[2] 战略意图与产品规划 - 收购旨在为AI时代的知识工作重新设计浏览器 重点优化多SaaS应用标签页的AI驱动体验[1][2] - 整合后将加速功能开发速度并扩展多平台支持能力[3] 被收购公司背景 - The Browser Company去年以5.5亿美元估值完成5000万美元融资 累计融资总额达1.28亿美元[4] - 投资方包括Pace Capital及多位科技公司高管(LinkedIn Jeff Weiner Medium Ev Williams Figma Dylan Field Notion Akshay Kothari GitHub Jason Warner)[4] 行业关联事件 - 收购公告发布次日 美国地方法院裁决谷歌无需被迫出售Chrome浏览器[6]
Atlassian agrees to acquire The Browser Company for $610 million
CNBC· 2025-09-04 12:05
收购交易 - Atlassian以6.1亿美元现金收购具备人工智能功能的网页浏览器初创公司The Browser Company [1] - 交易预计在Atlassian财年第二季度完成 该季度截止于12月 [2] 产品特性 - 被收购公司2022年推出可定制浏览器Arc 内置白板和标签组共享功能 [3] - 2023年6月推出测试版Dia浏览器 支持用户通过AI助手同时对话多个浏览器标签页 [3] - Arc浏览器具备标签自动归档和组织管理功能 [4] 市场竞争 - The Browser Company自2019年成立以来与谷歌Chrome和苹果Safari等主流浏览器展开竞争 [2] - 公司CEO指出主流浏览器对重度计算机用户存在功能缺陷 认为现有产品"非为工作场景构建" [3][4] 用户数据 - 仅有小部分Arc用户实际采用产品的特殊功能 [4] - 用户指标显示产品更接近专业工具而非大众消费产品 与公司最初定位存在差异 [5] 战略调整 - 公司已停止为Arc开发新功能 并曾考虑将浏览器转为开源许可模式 [5]
Atlassian (TEAM) - 2025 Q4 - Annual Report
2025-08-15 20: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5财年和2024财年的研发费用分别占收入的51%和50%[104] - 研发投入显著高于营销和销售支出,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和自动化分销[50] - 公司超过50%的收入来自渠道合作伙伴的销售努力[114] - 公司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在2025财年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10%以上[11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组合包括Jira、Confluence、Loom等核心应用,以及AI驱动的Rovo平台[39][40] - 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Jira、Confluence和Jira Service Management[121] - 公司在2024财年收购了异步视频通讯平台Loom Inc,以扩展产品线[131] - Atlassian Marketplace提供数千款第三方应用,扩展平台功能[3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5] - 公司员工分布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日本、荷兰、新西兰、菲律宾、波兰、新加坡、韩国、土耳其、美国和英国[105] - 欧盟和英国实施数字服务税,税率通常为特定范围内销售额的2%,法国、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英国和土耳其已开征[1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战略转向模块化解决方案,推出Collections以整合应用和AI代理[37][46] - 2025财年推出Atlassian Isolated Cloud,满足严格数据隔离需求的单租户环境[36] - 公司设定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科学目标[70] - 公司自愿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数据[211] 销售模式与客户 - 销售模式采用低接触自助服务,重点扩大现有企业客户关系[48][49] - 直接销售团队专注于向现有企业客户销售更高价值版本或软件集合[52] - 大多数交易通过官网完成,大幅降低客户获取成本[50] - 免费版本和透明定价策略驱动大规模新客户采用[50] 研发与创新 - 超过50%的员工从事研发活动,专注于新产品开发和现有功能增强[44]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以支持平台创新和客户需求[47] - AI代理(Agents)自动化任务并集成到工作流,提升团队协作效率[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569项已授权专利和415项待审美国专利申请[61]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历史快速增长使得未来前景评估困难,可能无法维持当前收入增长率或实现盈利[85][86] - 全球经济和政治波动可能导致客户减少技术支出,影响公司收入增长和应收账款回收[88][89][90] - 公司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竞争对手可能通过并购或AI技术优势抢占市场份额[91][92][93] - AI产品研发投入显著增加运营成本,短期内可能实现盈利,且存在技术商业化失败风险[94][95][96] 云服务与基础设施 - 云计算平台支持企业级性能、安全性和合规性,并具备统一数据模型Teamwork Graph[26][27][28] - 向云服务转型导致基础设施成本上升,初期云业务收入低于数据中心业务,影响短期利润率[97] - 公司依赖第三方服务如亚马逊云服务维护基础设施,任何中断将显著影响产品性能[145] - 云服务合同包含最低可用性承诺,未达标需提供信用补偿或退款,大规模故障可能显著影响财务状况[144] 法律与合规 - 全球数据隐私法规如GDPR和CPRA增加合规成本,可能减少服务需求或影响业务运营[148][153] - 欧盟和美国的数据传输框架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跨境数据流动[152][153] - AI相关法规增加可能导致运营成本上升或服务使用减少[157] - 需遵守《反海外腐败法》和《英国反贿赂法》等反腐败法规,国际业务扩张增加违规风险[20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B类普通股的股东拥有约85%的投票权,联合创始人及其关联方持有绝大部分B类股票[216] - B类普通股每股拥有10票投票权,A类普通股每股1票,B类股票占比需至少10%才能保持多数投票权[216] - 双重股权结构使投票权集中于创始人及关联方,限制其他股东对公司重大决策的影响力[85] - 联合创始人通过B类股票控制公司重大决策,可能限制其他股东影响力[216] 税务与财务安排 - 公司在2024财年与澳大利亚税务局达成单边预约定价安排,支付了1.174亿美元的税款[184] - 美国《2025年一揽子法案》(OBBBA)允许符合条件的国内研发费用立即费用化,并永久延长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部分条款[185] - OECD支柱二规则在2025财年对公司生效,实施15%全球最低税,可能影响税率、现金流和税负[188] - 公司外汇对冲计划使用衍生工具(如外汇远期合约)管理澳元、印度卢比、欧元和英镑的汇率风险[193][194] 债务与融资 - 公司发行了5.250%利率的5亿美元2029年到期高级票据和5.500%利率的5亿美元2034年到期高级票据[174] - 公司修订了信贷安排,提供7.5亿美元的无担保循环信贷额度(2024年信贷安排)[1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提取任何循环贷款[174] - 信贷安排要求遵守各种财务和非财务条款,包括定期提供财务报表和遵守负面条款[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