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SOBKY)

搜索文档
“AI信仰”引爆看涨狂潮! 软银股价涨势如虹 狂飙13%至历史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02:47
在市场对人工智能的乐观情绪推动下,软银股价创出新高 来自SMBC日兴证券的分析师Satoru Kikuchi在致投资者的报告中表示,汇率层面的收益也为软银的利润做出了贡 献。他表示,尽管押注AI带来的乐观情绪可能将继续支撑软银股价创历史新高,但随着该公司宣布出售资产以为其 更大规模AI押注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回购计划的结束"可能会限制未来的上行空间"。 监管文件显示,软银在3月底将英伟达持仓增至约30亿美元(较上季度10亿美元增长逾两倍),同时购入价值3.3亿美 元的台积电股票和1.7亿美元的甲骨文公司。毫无疑问,曾经因早期押注阿里巴巴而一战成名的孙正义成功押中这些 AI算力领军者最新一轮涨势,为软银带来巨额投资收益,再加上软银作为ARM最大股东所带来的长期投资收益, 使得投资者们对于软银在AI方面的投资收益愈发有信心,进而不断蜂拥至软银股票。 英伟达,毫无疑问的"AI芯片霸主",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目前股价仍处于涨势如虹的屡创新高"牛 市轨迹"。台积电,则手握全球AI算力产能,需求火爆的AI GPU与AI ASIC都离不开台积电,乘着AI浪潮市值突破 一万亿美元大关。 智通财经APP获悉,在成功 ...
日股异动丨业绩超预期,软银大涨近13%
格隆汇· 2025-08-08 01:47
业绩亮眼,软银集团(9984.T)大涨,盘中一度涨近13%,报14190日元。公司最新公布的业绩显示,2025 年第一财季(4-6月)净利润4218亿日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582.3亿日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1743亿日元。 这是软银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 ...
软银股价飙升至纪录高位 对人工智能的押注推动财季转为盈利
金融界· 2025-08-08 01:28
软银集团股价飙升至纪录高点,此前该公司公布的季度财报转为盈利,得益于对英伟达和初创企业的投 资利得,这对孙正义的人工智能押注带来支撑。软银标志性的愿景基金复苏,再加上出售所持T-Mobile 美国股份等资产,这帮助孙正义加倍押注以通过人工智能硬件领域蓬勃发展获得投资回报。软银集团于 6月出售了价值48亿美元的这家美国电信公司的股份,周四又披露出售价值30亿美元的该公司股份。软 银股价飙升逾10%,创下四个月以来的最大涨幅,收盘有望创下纪录新高。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 ...
SoftBank Vision Fund posts $4.8 billion gain to drive second straight quarter of group profit
CNBC· 2025-08-07 06:54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一季度利润达4218亿日元(28.7亿美元),远超预期的1276亿日元[2] - 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去年同期亏损1742.8亿日元[2] - Vision Fund部门利润达4514亿日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 投资动态 - Vision Fund投资组合价值单季度增长48亿美元[3] - 主导OpenAI新一轮400亿美元融资[3] - 拟议65亿美元收购AI芯片公司Ampere Computing[3] 战略布局 - 参与美国5000亿美元的Stargate项目,建设数据中心和AI基础设施[4] - 近期投资重点集中在人工智能领域[3][4] 历史业绩 - 截至3月的财年实现四年来首次年度盈利,得益于对阿里巴巴、T-Mobile和德国电信的早期投资[4]
软银财报发布在即:领投OpenAI和豪掷“星际之门”将成关注焦点
金融界· 2025-08-07 05:32
8月7日软银集团(SFTBY.US)将于本周四发布最新财报,其人工智能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布局将成为市场 关注的核心。这家日本科技巨头正掀起自2017年、2019年两度推出愿景基金以来最激进的资本扩张浪 潮,分析师与投资者尤为关注其融资策略、回报预期及潜在资产处置计划。 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汇总的三位分析师平均预测,软银4-6月季度净利润将达1276亿日元(约合8.65亿美 元),这将是其连续第二个季度盈利,并有望实现四年来首次年度盈利,主要得益于电信业务稳健表现 及后期初创企业估值提升。 为支撑投资需求,软银7月已通过减持T-Mobile(TMUS.US)部分股权套现48亿美元。麦格理分析师保罗· 戈尔丁指出,若外部融资支持不足,软银或启动资产支持融资模式,以旗下其他资产股权作为抵押。 不过,该公司投资组合的复杂性与非上市资产特性,仍导致业绩波动性较高。截至3月底,愿景基金累 计投资亏损已达4.75亿美元,近期退出与利润分配表现欠佳。尽管如此,18位受访分析师中有13位给予 软银股票"买入"或"强力买入"评级,反映市场对其战略转型的期待。 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估值持续攀升,尽管存在局部泡沫争议,OpenAI近期仍在洽 ...
软银(SFTBY.US)财报发布在即:领投OpenAI和豪掷“星际之门”将成关注焦点
智通财经· 2025-08-07 03:37
财报与盈利预期 - 软银集团将于8月10日发布最新财报 市场关注焦点为其人工智能领域大规模投资布局 [1] - 分析师预测4-6月季度净利润达1276亿日元(约合8 65亿美元) 连续第二个季度盈利 有望实现四年来首次年度盈利 [1] - 盈利主要驱动因素为电信业务稳健表现及后期初创企业估值提升 [1] 人工智能投资布局 - 公司正领投OpenAI新一轮400亿美元融资 其中225亿美元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 剩余部分已获全额认购 [1] - 创始人孙正义6月宣布牵头推进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 计划在美国建设大规模数据中心 [1] - 战略转型为"科技产业整合者" 但具体回报路径尚未披露 [1] 融资与资产处置 - 7月通过减持T-Mobile部分股权套现48亿美元 [2] - 若外部融资不足 可能启动资产支持融资模式 以旗下其他资产股权作为抵押 [2] - 融资工具选择可能包括银行贷款、债券发行或资产抵押融资 [1] 投资组合表现 - 截至3月底 愿景基金累计投资亏损达4 75亿美元 近期退出与利润分配表现欠佳 [2] - 18位分析师中有13位给予"买入"或"强力买入"评级 反映市场对其战略转型期待 [2] 行业估值动态 - 人工智能领域估值持续攀升 OpenAI员工持股出售计划洽谈中 估值有望从3000亿美元跃升至5000亿美元 [2]
OpenAI完成83亿美元融资,估值达3000亿美元,软银缺席引发合作变数
搜狐财经· 2025-08-03 03:12
融资与估值 - OpenAI完成83亿美元融资 公司估值达3000亿美元 投资者包括黑石集团 TPG T Rowe Price等知名机构 [1] - 软银集团在本轮融资中缺席 此前曾领投400亿美元融资 但资金到位情况未详细说明 [4] - Anthropic正展开新一轮融资 有望筹得50亿美元 估值或提升至1700亿美元 较3月615亿美元增长近3倍 [5] - xAI完成100亿美元融资 估值达800亿美元 包括50亿美元债务融资和50亿美元股权融资 [5] 财务表现 - OpenAI年化经常性收入从6月100亿美元跃升至130亿美元 预计年底前突破200亿美元 [3] - ChatGPT付费企业用户数量从数月前300万增至500万 周活跃用户超过7亿 [3] 产品与技术 - GPT-5即将发布 将集成多模态能力 工具调用和高级推理 旨在统一OpenAI各类AI产品 [6] - xAI发布Grok4 在"人类的最后考试"取得25.4%准确率 超过谷歌Gemini2.5Pro的21.6%和OpenAIo3的21% [5] 项目进展 - OpenAI在挪威推出"星际之门挪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目标2026年底安装10万台英伟达处理器 未见软银参与 [4] - OpenAI与软银合作的AI基建项目"星际之门"进展缓慢 双方投资与合作关系面临变数 [4] 行业竞争 - 生成式AI领域竞争加剧 硅谷AI创企在技术和融资方面竞赛提速 [5] - OpenAI以3000亿美元估值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 [5]
Ericsson expands 4G and 5G network equipment partnership with SoftBank Corp.
Prnewswire· 2025-07-31 06:25
合作内容 - 爱立信与软银达成新的商业协议,涵盖4G和5G网络产品及解决方案,爱立信被选为软银网络的无线电设备供应商之一 [1] - 爱立信将为软银在北海道、东北、关东、北陆、东海及部分关西地区增强网络 [1] - 合作涉及低、中、高频段频谱,爱立信将协助软银扩展5G独立组网覆盖并支持AI驱动的自动化和运营效率提升 [2] 技术细节 - 爱立信将提供最新无线接入网(RAN)产品,包括Massive MIMO AIR 3255,能耗比前代降低35% [4] - 还将提供高能效、大容量、超宽频的AIR 6476设备 [4] - 爱立信将供应最新一代RAN Compute(基带),优化实时AI执行,提升用户体验、覆盖、移动性和频谱效率,同时降低能耗 [5] - RAN Compute采用爱立信硅芯片及多核架构(EMCA),增强数据存储和并行处理能力,实现基带实时AI执行 [6] 战略目标 - 软银计划通过5G独立组网部署和AI应用提升网络质量,为企业及消费者用户提供卓越体验 [3] - 爱立信将支持软银实现数字化领导力目标,助力日本达成更广泛的数字经济目标 [3] - 软银正整合AI与无线接入网(AI-RAN),旨在成为下一代社会基础设施提供商 [8] 公司背景 - 爱立信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高性能网络连接,拥有近150年通信技术研发经验 [8] - 软银在日本及全球运营电信和IT业务,推进“超越运营商”战略,布局5G/6G、物联网、数字孪生及非地面网络(NTN)解决方案 [8]
7月28日电,软银投资的印度眼镜巨头Lenskart计划提交10亿美元IPO申请。
快讯· 2025-07-28 12:48
IPO计划 - 软银投资的印度眼镜巨头Lenskart计划提交10亿美元IPO申请 [1]
千亿AI“星际之门”遇阻:OpenAI软银生隙,孙正义算力雄心再受挫
环球网· 2025-07-22 05:34
项目进展受阻 - 由OpenAI与软银集团牵头的AI数据中心项目"星际之门"初始投资达1000亿美元,原计划4年内扩展至5000亿美元,但推进受阻,近期目标调整为今年年底前在俄亥俄州建立一座小型数据中心,且至今未签署任何正式协议 [1] - 软银与OpenAI在项目关键条款上存在分歧,选址问题成为主要障碍,导致负责落地的新公司迟迟未能推进,尽管双方1月曾承诺"立即"启动千亿美元投资,但实际进展远低于预期 [3] 合作分歧与战略调整 - OpenAI CEO奥尔特曼为加速ChatGPT下一代产品算力储备,已绕开软银,与甲骨文、CoreWeave等运营商签署数据中心大单,未来三年将向甲骨文支付超300亿美元,租用4.5吉瓦容量数据中心 [3] - 软银董事长孙正义过去十年斥资超1000亿美元布局AI领域,今年早些时候以300亿美元注资OpenAI,创初创企业单笔融资纪录,并同步推进"星际之门"以锁定算力基础设施话语权,为筹措资金不惜举债并抛售资产 [3] 行业影响与竞争格局 - "星际之门"遇冷暴露了AI巨头与资本方在战略节奏上的深刻矛盾,奥尔特曼需快速扩张算力以维持技术领先,而软银则希望通过控制基础设施获取长期收益 [4] - 随着甲骨文等第三方运营商崛起,OpenAI正构建多元化算力供应链,软银的独家合作伙伴地位或被削弱,这场变局将重塑全球AI基础设施竞争格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