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rm plc(ARM)
icon
搜索文档
Arm plc(ARM)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30 21:00
业绩总结 - 总收入为1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1] - Q1 FYE26的总收入为10.5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5] - Q1 FYE26的净收入为3.74亿美元,净收入每股为0.35美元[63] - 非GAAP毛利为10.31亿美元,非GAAP毛利率为98%[45] - 非GAAP运营收入为4.12亿美元,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39%[45] - Q1 FYE26的非GAAP自由现金流为1.5亿美元[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9.56亿美元[64] 用户数据 - 版税收入为5.85亿美元,同比增长25%[25] - 许可收入为4.68亿美元,同比下降1%[45] - Q1 FYE26的年化合同价值同比增长28%[50] - Arm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出货量累计超过3250亿颗,形成了半导体行业最大的生态系统[12] 市场展望 - Arm预计在2025年与顶级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市场份额将接近50%[13] - Arm的客户在FYE25年出货的芯片数量是FYE16年的两倍,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增长[17] - Arm在多个长期增长市场(如汽车、云计算和物联网)中增加了收入,显示出产品的多样化[32]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Arm的高端云计算芯片在2016年为8个核心,2025年已增至192个核心,显示出技术的快速进步[17] - Armv9架构的采用率正在智能手机和云计算领域上升,带动了每颗芯片的版税增长[29] - Arm的计算子系统(CSS)在多个终端市场中被广泛采用,帮助合作伙伴解决设计和制造复杂性带来的挑战[42] 未来展望 - Q2 FYE26的预计收入在10.1亿至11.1亿美元之间[47] - Q1 FYE26的剩余履约义务(RPO)环比持平[52]
Arm shares dip 8% on revenue miss
CNBC· 2025-07-30 20:56
The replica of the ARM is an electronic chip board during a collaborative ceremony launching a partnership between Malaysia and ARM Holdings in Kuala Lumpur, Malaysia, on March 5, 2025. Arm Holdings shares dipped as much as 9% in after-hours trading on the company's first-quarter earnings results Wednesday. Here's how the company did, compared with estimates from analysts polled by LSEG: CEO Rene Haas said in an interview with Reuters that the company was "consciously deciding to invest more heavily," sugge ...
Arm控股第一财季总体营收10.5亿美元,符合分析师预期。第一财季调整后毛利润率97.9%,符合分析师预期。预计二季度营收10.1亿-11.1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0.6亿美元。ARM控股盘后跌6.01%。
快讯· 2025-07-30 20:15
Arm控股第一财季总体营收10.5亿美元,符合分析师预期。 第一财季调整后毛利润率97.9%,符合分析师预期。 预计二季度营收10.1亿-11.1亿美元,分析师预期10.6亿美元。 ARM控股盘后跌6.01%。 ...
Arm plc(ARM) - 2026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5-07-30 20:0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营收同比增长12.1%至10.53亿美元,其中外部客户收入下降11.0%至7.25亿美元,关联方收入激增164.5%至3.28亿美元[12] - 净利润同比下降41.7%至1.30亿美元,每股收益从0.21美元降至0.12美元[12]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1.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23亿美元下降41.7%[26]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0.53亿美元,其中特许权使用费收入5.85亿美元,占比55.6%[49] - 2025年第二季度来自前期已履约义务的收入为5.869亿美元,主要来自特许权使用费[57] - 公司总营收同比增长12%至10.53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9.39亿美元)[207] - 外部客户收入同比下降11%至7.25亿美元(占比69%)[206][207] - 关联方收入同比激增165%至3.28亿美元(占比31%)[206][207] - 许可及其他收入同比下降1%至4.68亿美元[207] -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同比增长25%至5.85亿美元[207] - 运营收入同比下降37%至1.14亿美元(营收占比11%)[206] - 净利润同比下降42%至1.3亿美元(净利润率12%)[206] - 毛利润率保持高位达97%(2024年同期为96%)[206] - 总营收从2024年同期的9.39亿美元增长至10.53亿美元,增幅12.1%[156] - 营业利润率从2024年同期的19%下降至11%[156] - 每股基本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0.21美元降至0.12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保持相同变化[132]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1.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2.23亿美元下降41.7%[1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34.0%至6.50亿美元,运营收入下降37.4%至1.14亿美元[12] - 2025年第二季度基于股份的补偿成本为2.41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82亿美元增长32.4%[26] - 2025年第二季度折旧和摊销费用为600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300万美元增长39.5%[26] - 所得税费用减少23.8%至1600万美元,实际税率降至11.0%[12] - 所得税费用:2025年6月季度1600万美元,2024年同期2100万美元[12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至6.5亿美元(营收占比62%)[206]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24%至1600万美元[206] - 员工股权激励成本达2.41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82亿美元增长32.4%[156] - 股份补偿成本总额:2025年6月季度2.41亿美元(税前),1.95亿美元(税后);2024年同期1.82亿美元(税前),1.7亿美元(税后)[125] 现金流和投资活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29亿美元至19.56亿美元,短期投资增长28.4%至9.50亿美元[18]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3.32亿美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现金流出2.9亿美元[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56亿美元,较期初的20.85亿美元减少6.2%[26] - 2025年第二季度非现金投资活动显著增加,无形资产增加1.29亿美元,而2024年同期仅为2700万美元[29] - 现金流量套期保值当季税后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1600万美元(2025年)和100万美元(2024年)[91] - 货币市场基金公允价值为17.56亿美元(2025年6月30日)和19.14亿美元(2025年3月31日)[95] - 三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2.34亿美元(2025年6月30日)[95] - 可转换贷款公允价值期初为3400万美元,期末为3400万美元,期间公允价值收益为0[103] 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 - 应收账款增长18.8%至13.15亿美元,其中关联方应收款占比30.5%[18] - 2025年第二季度应收账款净增加2.08亿美元,而2024年同期仅增加2300万美元[26] - 2025年第二季度合同资产净减少1.23亿美元,而2024年同期净增加2.42亿美元[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为13.15亿美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11.07亿美元增长18.8%[53] - 合同资产因账单时间差异增加3.013亿美元,同时有4.234亿美元转入应收账款[54] - 对Arm China的净应收账款从3月底的2.846亿美元增至3.559亿美元[139] 合同负债和履约义务 - 合同负债增长23.4%至10.01亿美元,其中非流动部分占比74.1%[18][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剩余履约义务总额为22.324亿美元,其中27%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确认收入[61][62] 关联方和特定客户表现 - 与Arm China的授权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1.226亿美元增至2.01亿美元,增幅63.9%[138] - 与软银集团关联公司的许可和服务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0美元增至1.261亿美元[144] - 公司通过Arm中国进入中国市场,其贡献的总收入占相当大一部分[170] - 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Arm中国的总收入相比2024年同期有所增长[171] - 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Arm中国的许可收入因多个高价值许可协议的时间及规模正常波动而增长[171] - 2025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来自Arm中国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因芯片出货量增加及每芯片更高费率的产品组合改善而增长[171] 地区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地区收入达2.09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28亿美元增长63.3%[52] 股权投资和金融工具 - 权益投资总额从2025年3月31日的5.65亿美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7亿美元[64] - 公司预计从Ampere投资中获得约1.4亿美元总收益及可convertible票据全额还款[71] - 对Raspberry Pi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017亿美元(2025年6月30日)和9790万美元(2025年3月31日),当季公允价值收益分别为380万美元和2700万美元[74] - 按NAV计量的非上市证券账面价值为1710万美元(2025年6月30日)和1570万美元(2025年3月31日),当季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10万美元和损失170万美元[75] - 对Kigen优先股投资账面价值为1640万美元(2025年6月30日)和1500万美元(2025年3月31日),当季追加投资140万美元[76] - 非上市股权证券当季净收益100万美元(2025年)和净损失300万美元(2024年)[77] - 贷款及其他应收款净额为2400万美元(2025年6月30日)和1800万美元(2025年3月31日)[80] - 外汇远期合约名义价值为4.21亿美元(2025年6月30日)和4.28亿美元(2025年3月31日),公允价值为2520万美元和470万美元[87][89] - 公司对Ampere的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为2亿美元,采用PWER估值法,退出事件概率为100%,预计退出时间为0.8年[101] - 对Ampere的可转换票据投资达3420万美元,较3月底的3380万美元略有增加[151] - 可转换本票未偿还余额为3420万美元(2025年6月30日)和3380万美元(2025年3月31日)[7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增长5.2%至93.95亿美元,股东权益增长2.5%至70.07亿美元[20] - 综合收益总额1.69亿美元,包含外汇折算调整收益2300万美元及现金流套期保值收益1600万美元[15] - 加权平均流通股数基本股增长1.3%至10.58亿股,稀释股增长0.5%至10.65亿股[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权益总额为70.07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56.63亿美元增长23.7%[23] - 2025年第二季度其他综合收益为3900万美元,而2024年同期为零[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其他流动负债总额为5.12亿美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4.26亿美元增长20.2%[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电子设计自动化非流动负债达1.35亿美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0.4亿美元激增237.5%[43] - 为Arduino提供590万美元信贷担保,较3月底的540万美元增加9.3%[136] 股份补偿和员工福利 - 2022年RSU计划未确认补偿成本为2.247亿美元,预计在0.5年加权平均期内确认[112] - 综合激励计划于2025年4月1日新增8,452,110普通股,占2025年3月31日流通股0.8%[117] - 综合激励计划未确认补偿成本为20.657亿美元,预计在1.6年加权平均期内确认[121] - 员工购股计划(ESPP)未确认补偿成本为450万美元[124] - 员工福利信托(EBT)持有ADS市场价值:2025年6月30日为840万美元,2025年3月31日为20万美元[110] 业务模式和许可协议 - Arm Flexible Access协议包含年度低成本组合许可费和流片时许可费[188] - Arm Total Access协议客户支付周期性组合许可费且流片无附加费用[189] - 特许权使用费通常按芯片平均售价百分比或固定金额计算[191] - 特许权费率随芯片出货量增加而逐步降低[191]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以开发新一代处理器和计算子系统[197] - 工程团队成本主要来自技术人员薪资和工具费用[197] - 政府补助用于补偿特定研发活动并相应减少研发费用[199] - 许可协议合同金额通常从数十万美元到数亿美元不等[186] - Arm计算平台支持全球超过2000万开发者的社区[158] 监管环境和地缘政治 -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自2024年9月30日起发布一系列新规显著扩大了对半导体行业的出口管制[172] - 2025年1月发布的临时最终规则对寻求在境外制造先进节点芯片的中国实体施加限制[174] - 2025年1月推出的AI扩散框架临时最终规则原定于2025年5月15日生效,但于2025年5月13日宣布拟撤销[175] - 2024年9月和12月发布的规则对向中国出口先进计算技术和半导体制造能力施加了额外限制[177] - 2025年6月美中达成协议,中国恢复对美国出口某些稀土,美国取消对向中国出口某些EDA软件和NVIDIA H20 GPU的限制[178] 税务安排 - 英国"专利盒"制度允许专利相关利润适用10%有效公司税率[204] 资产处置 - 与Cadence Design Systems达成最终协议以约1.5亿美元总对价出售Artisan基础IP业务[184] 估值方法 - Acetone Limited估值采用LTM收入倍数1.1x-1.3x[101]
自研芯片战略引市场热捧 大摩看高Arm(ARM.US)至194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7-29 07:56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摩根士丹利将Arm目标价从150美元上调至194美元 维持"增持"评级 [1] - 目标价上调反映市场对公司战略转型的乐观预期 [1] 战略转型与市场关注 - Arm可能转向自研芯片的战略转型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 被视为具有变革性意义 [1] - 市场对转型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推动Arm股价突破此前目标价 [1] - 行业对Arm芯片项目猜测普遍存在 中国台湾省相关讨论活跃但未获流片具体证据 [1] - 预计新芯片设计流片最早要等到2026年上半年 [1] 财务预测调整 - 上调2025年授权收入增长预期 从8%提高至11% 主要得益于中国市场的限制放宽 [2] - 下调2026年特许权使用费增长预期 从22%降至20% 反映消费电子需求疲软 [2] - 上调运营支出预期 预计未来两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2% 因计划扩大工程师团队从6900人增至1万人以上 [2] - 2027年调整后每股收益(EPS)预期降至2.94美元 营收预期调整为64.3亿美元 [2]
ARM to Post Q1 Earnings: Should the Stock be in Your Portfolio?
ZACKS· 2025-07-28 17:26
财报预期 - Arm Holdings将于2025年6月30日公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市场预期每股收益34美分 同比下滑15% 营收预期10 4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2] - 当前季度(6/2025)营收共识预期10 4亿美元(6家机构预测) 下季度(9/2025)预期10 5亿美元 2026财年全年预期46 9亿美元 2027财年预期57 1亿美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7 14%和21 64% [3] - 每股收益方面 当前季度共识预期0 34美元(8家机构预测) 2026财年全年1 72美元 2027财年2 32美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5 52%和34 78% [4] 历史表现与预测模型 - 过去四个季度每股收益均超市场预期 平均超出幅度达14 4% 但最近30天未出现对下季度收益预期的修正 [5] - 当前Zacks模型显示公司ESP(盈利惊喜概率)为0 00% 评级为Zacks Rank 3(持有) 未显示明确盈利超预期信号 [6] 收入驱动因素 - 特许权使用费(Royalty)收入预计为5 99亿美元 同比下滑28 3% 许可证及其他收入预计4 4亿美元 同比下滑6 8% [9] - 尽管细分业务下滑 特许权收入仍被视为推动总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 [7][8] 估值与股价表现 - 过去三个月股价暴涨46% 当前远期市盈率达85 2倍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34 18倍 [10] - 考虑到短期涨幅过大 可能出现价格回调 建议投资者等待更佳入场时机 [16][17]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能效优化的芯片架构在移动计算领域保持领先 为苹果(AAPL)、高通(QCOM)、三星等巨头提供核心设计方案 [11][12] - 在AI和物联网(IoT)领域快速确立基础性地位 苹果M系列芯片、高通骁龙平台、三星Exynos芯片均依赖其架构 [13][14] - 低功耗高性能特性使其成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边缘计算设备的首选架构 [11][14]
Arm 公司-ARM 潜在的芯片转型有望稳固市场地位-Arm Holdings plc-ARM's Potential Chip Shift Promises Robust Market Stand
2025-07-28 02:18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公司**:Arm Holdings plc (ARM.O) [1][7] - **行业**:半导体(IP设计主导,60%+全球半导体IP销售份额)[29] - **核心业务**:CPU IP授权(智能手机主导)、边缘/云AI、汽车及PC市场拓展 [2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战略转型:潜在芯片制造计划** - **转型预期**:市场猜测Arm可能从IP授权转向自主芯片制造,若实现将带来业务根本性变革 [1][3] - **时间表**:最早可能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新芯片设计流片(tape-out)[3] - **市场反应**:股价已突破原目标价($150→$194),投资者对转型潜力持乐观态度 [1][7] **2 财务预测与估值调整** - **目标价上调**:从$150升至$194,基于PEG比率从1.5调整至2.0,反映长期增长潜力(FY24-27e EPS CAGR 33%)[4][23] - **FY27e调整**: - **营收**:$6.43B(原$6.52B) - **EPS**:$2.94(原$3.02)[7][14] - **利润率**:FY27e EBITDA利润率预计达56%,EBIT利润率37.8% [35] **3 业务分项表现与风险** - **授权业务(Licensing)**: - **增长上调**:中国EDA工具限制解除后,FY26e增速从+8%调至+11% [10][13] - **新客户**:马来西亚政府签订10年$250M协议,或引发主权国家效仿 [10] - **专利费(Royalties)**: - **增速下调**:FY26e从+22%降至+20%,因中国消费需求疲软及苹果销量持平 [11][13] - **AI影响**:NVIDIA NVLink Fusion可能延缓GB200(Arm Grace CPU)需求 [11] - **运营开支(Opex)**: - **CAGR 12%**:计划扩大工程师团队(现6.9k→未来10k+),聚焦NPU(如Ethos-U85)研发 [12][13] **4 其他关键动态** - **Ampere收购延迟**:软银收购Ampere面临美国政府延长审查,或推迟至2026年 [15] - **区域风险**:中国贡献20-30%营收,地缘政治与消费疲软构成下行风险 [40][41] --- **重要但易忽略的细节** - **技术研发**:Ethos NPU未来或拓展至CCTV、机器人及自动驾驶领域 [12] - **竞争格局**:开源生态(如RISC-V)可能威胁Arm市场份额 [41] - **诉讼风险**:未决诉讼或影响业务稳定性 [32] --- **数据摘要** | 指标 | FY25e | FY26e | FY27e | 变化方向 | |--------------------|---------|---------|---------|----------| | 营收($B) | 4.66 | 6.43 | 8.02 | ↓ | | EPS($) | 1.71 | 2.94 | 4.14 | ↓ | | EBIT利润率(%) | 20.7 | 37.8 | 46.2 | ↑ | | 工程师人数(k) | 6.9 | - | 10+ | ↑ | **注**:单位B=十亿,M=百万;数据基于Morgan Stanley模型 [5][35]
苹果、亚马逊、微软、Meta等将于本周发布业绩报告
快讯· 2025-07-27 17:11
业绩发布日程 - 周一美股盘后铿腾电子发布业绩报告 [1] - 周二欧股盘前斯泰兰蒂斯Stellantis和阿斯利康发布业绩报告 [1] - 周二美股盘前波音、联合健康、宝洁发布业绩报告 [1] - 周二美股盘后Visa、Booking、星巴克发布业绩报告 [1] - 周三美股盘后微软、Meta Platforms、高通、Arm控股、拉姆研究、Robinhood、福特汽车发布业绩报告 [1] - 周四美股盘前万事达卡发布业绩报告 [1] - 周四美股盘后苹果、亚马逊、MicroStrategy、Coinbase、科磊发布业绩报告 [1] - 周五美股盘前埃克森美孚、雪佛龙、再生元制药发布业绩报告 [1]
3 Brilliant AI Stocks to Buy Before July Ends
The Motley Fool· 2025-07-26 09:00
人工智能行业现状 - 人工智能热潮持续推动相关股票上涨 投资者认为尽管估值过高 但潜在上涨空间仍具吸引力 [1] - 行业进入全面商业化阶段 数据中心电力消耗激增 2023年占美国总发电量4.4% 预计2028年将达12% [4] Arm Holdings - 公司专注于低功耗芯片设计授权 苹果最新AI手机A18处理器采用其架构 [5] - 数据中心领域处理器比传统芯片节能60% 目前市占率个位数 目标年底占据50%市场份额 [6] - 股价与一年前持平 为投资者提供窗口机会 [7] Navitas Semiconductor - 通过碳化硅技术提升传统硅元件性能 适用于电动车、太阳能系统和数据中心等高功率场景 [9] - 氮化镓集成电路技术可减少多芯片组件能耗 适配智能手机充电器等小型电子设备 [10] - 2025年预计收入增长51% 2026年再增39% 但当前仍处于亏损状态 [13] SoundHound AI - 推动语音AI技术升级 实现上下文理解和预测性交互 应用于快餐点餐、车载助手等场景 [15] - 2025年收入预计增长27% 行业研究显示语音AI客服市场2033年前年复合增长率达35% [17][18] - 近期股价波动较大 因业务模式转型和并购整合引发市场分歧 [16]
5 Monster Stocks to Hold for the Next 25 Years
The Motley Fool· 2025-07-22 07:32
核心观点 - 买入并持有策略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行业领先公司[1][2] - 五家公司在其各自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且未来市场机会巨大[2] 亚马逊(Amazon) - 占据美国电商市场约40%份额 同时主导全球云服务市场约30%份额[4] - 美国电商仅占零售总额16.2% 云服务市场预计至2030年将保持22%年化增长率[5] - 公司同时抓住多个高增长行业 具备持续增长能力[5] 家得宝(Home Depot) - 美国家装市场领导者 市场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6] - 北美市场预计到2034年将增长至7000亿美元[9] - 通过187亿美元收购SRS Distribution扩大业务范围至专业贸易领域[9] 礼来(Eli Lilly) - 在减肥药市场占据约35%份额 仅次于诺和诺德[10] - 摩根斯坦利预计减肥药市场未来十年将增长十倍[10] - 新一代减肥药在临床试验中表现突出 产品管线丰富[11] 新纪元能源(NextEra Energy) - 全球领先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企业[12] - 未来四年将投资1200亿美元用于美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14] - 提供3%股息收益率且连续30年增加股息[14] Arm Holdings - 芯片核心设计供应商 设计已被用于超过3000亿颗芯片[15] - 市场份额从2022年43%提升至去年底47%[16] - 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基础设施领域保持显著增长势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