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龙(301413)

搜索文档
安培龙董事长兼总经理邬若军:用汽车传感器创新突围 力争全球领先
中国证券报· 2025-08-21 01:15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1999年由邬若军创立 从热敏电阻业务起步 逐步拓展至汽车和机器人领域[1] - 创始人1991年投身热敏电阻研发 1993年首次创业即实现数百万元盈利 展现技术和市场敏锐度[4] - 2012年启动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研发 六年累计投入超1000万元/年 2018年进入上汽通用五菱供应链[7] - 2011年开始研发氧传感器 十余年累计投入超1.5亿元 2024年11月实现东风汽车前装后氧传感器小批量供货[8] 技术创新突破 - 早期量产MF58D型径向玻璃封装热敏电阻 技术指标接近国际龙头企业水平 打入绿山咖啡、雀巢咖啡供应链[5] - 创新将PTC热敏电阻埋入空调变压器初级线圈 大幅降低变压器故障率 在空调、热水器行业广泛应用[5] - 掌握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温度-压力一体式传感器核心技术专利[7] - 氧传感器在材料制备、流延及预层压、丝印、涂覆等环节形成自主核心技术 关键指标接近国际龙头[8] 市场拓展成果 - 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大批量供应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赛力斯、理想、小鹏等车企 2024年进入北美知名新能源汽车供应链[7] - 2024年产销量实现新突破 稳居国内市场份额前列 2025年4月入选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7] - 已进入斯特兰蒂斯、大众、本田、丰田、日产等国际车企供应链 计划拓展全球销量前十车企客户[9] - 力矩传感器应用于机器人行业 实现国内人形机器人及协作机器人客户小批量销售[10] 财务与研发投入 - 营收从2019年3.5亿元增长至2024年9.4亿元 实现跨越式发展[9] - 2019-2024年平均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6.41% 2024年研发投入0.63亿元 同比增长32.10%[9] 行业地位与规划 - 依托敏感陶瓷技术和MEMS技术两大成熟平台 布局集成电路设计 形成材料、IC芯片、传感器模组的垂直产业链布局[10] - 目标用十年时间成为全球领先的传感器企业 持续投入研发 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和客户体系[1][11] - 全球氧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420亿元 公司虽当前业务收入仅千万元级别但市场空间广阔[8]
安培龙董事长兼总经理邬若军: 用汽车传感器创新突围 力争全球领先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2:10
公司发展历程 - 1999年邬若军创立安培龙 从热敏电阻业务起步 逐步拓展至汽车和机器人领域 [1][2] - 创业初期成为国内较早研发生产PTC热敏电阻元件的厂商 产品应用于家电、通讯、照明领域 客户包括三星和GE等知名企业 [3] - 2012年启动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研发 六年累计投入超1000万元/年研发费用 2018年进入上汽通用五菱供应链 [4] - 2011年开始研发氧传感器 十余年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 2024年11月为东风汽车实现前装后氧传感器小批量供货 [6] 技术创新突破 - 量产MF58D型径向玻璃封装型热敏电阻 技术指标接近国际龙头企业水平 成功打入绿山咖啡、雀巢咖啡供应链 [3] - 将PTC热敏电阻埋入空调变压器初级线圈 替代传统温度开关和温度保险丝 大幅降低变压器故障率 [3] - 获得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温度-压力一体式传感器等核心技术专利 [4] - 在氧传感器材料制备、流延及预层压、丝印、涂覆等环节形成自主核心技术 关键指标与国际龙头产品接近 [6] - 依托敏感陶瓷技术和MEMS技术两大成熟平台 布局集成电路设计与研发技术 形成材料、IC芯片、传感器模组的垂直产业链布局 [7] 市场拓展成果 - 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大批量供应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赛力斯、理想、小鹏等车企 2024年进入北美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供应链 [4] - 2024年产销量实现新突破 稳居国内市场份额前列 2025年4月入选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4] - 进入斯特兰蒂斯、大众、本田、丰田、日产等国际车企供应链 计划拓展全球销量前十的车企客户 [7] - 力矩传感器已应用于机器人行业 实现国内人形机器人及协作机器人客户小批量销售 [7] 财务与研发投入 - 营收从2019年3.5亿元增长至2024年9.4亿元 [6] - 2019年至2024年平均每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6.41% 2024年研发投入0.63亿元 同比增长32.10% [6] 行业前景与战略目标 - 全球氧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420亿元 [6] - 公司目标成为世界领先的汽车传感器企业 进而成为世界领先的传感器公司 计划通过十年以上持续研发投入实现 [1][8] - 未来将增加汽车传感器产品品类 拓展机器人市场和自动驾驶市场 [7]
安培龙:股东拟询价转让公司1%股份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2:51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宁波长盈粤富投资有限公司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公司股份985,000股 [1] - 本次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00% [1] 股权结构变动 - 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流通股比例将发生相应变化 [1]
安培龙(301413.SZ):股东拟询价转让1.00%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8-20 12:30
股东减持计划 - 宁波长盈粤富投资有限公司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安培龙股份 总数量为985,000股 [1] - 本次拟转让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00% [1] - 转让主体为安培龙股东 转让方式为询价转让 [1]
安培龙:股东拟转让98.5万股 占总股本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2:07
股份转让计划 - 公司计划转让98.5万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1% [1] - 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1] - 转让通过询价方式进行 受让方需具备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1] 转让定价机制 - 转让价格下限设定为发送认购邀请书之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 [1] 潜在实施风险 - 转让可能导致出让方股份被司法冻结或扣划的风险 [1] - 存在因市场环境变化导致转让中止实施的风险 [1]
安培龙:股东宁波长盈粤富投资有限公司拟转让98.5万股,占总股本的1.00%
新浪财经· 2025-08-20 12:02
股东减持安排 - 股东宁波长盈粤富投资有限公司拟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9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 [1] - 转让价格下限设定为发送认购邀请书之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70% [1] - 受让方限定为具备定价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1] 股份转让限制 - 本次转让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 [1] - 受让方在取得股份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 [1]
安培龙(301413)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深圳安培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向特定机构投资者询价转让股份相关资格的核查意见
2025-08-20 11:56
出让方信息 - 出让方为宁波长盈粤富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19日[5] - 出让方为合法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无终止情形[6] 转让情况 - 华泰联合证券受委托组织安培龙首发前股东询价转让[2][3] - 出让方拟转让首发前股份,无权利受限情形[7] 合规情况 - 出让方无减持违规和持股期限承诺问题[6] - 非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非国企,无国资管理违规[7][8] - 转让事项已履行必要程序,无限制或禁止转让情形[9] - 出让方符合询价转让条件[10]
安培龙(301413) - 股东询价转让计划书
2025-08-20 11:56
股份转让 - 出让方拟转让985,000股,占总股本1.00%[3] - 截至2025年8月20日,出让方持股5,575,636股,占比5.67%[4] - 拟转让股份占所持股份比例为17.67%[8] 转让价格 - 询价转让价格下限不低于前20交易日均价70%[8] - 按规则确定转让价,认购不足时最低报价为转让价[9][10] 其他情况 - 受让方为机构投资者,转让有实施风险[3][12][13] - 出让方为持股超5%非关键人员股东[4][5]
六维力传感器成机器人关键部件 多家上市公司掀起“军备竞赛”
证券时报· 2025-08-18 21:53
六维力传感器行业概况 - 六维力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解决运动控制难题的关键零部件,被称为"神经末梢" [1] - 目前已有十几家A股上市公司在该领域展开"军备竞赛" [1][2] - 当前单价基本在2万元以上,量产后有望降至2000元左右 [1][10] 上市公司布局动态 - 九鼎投资拟以2.13亿元收购南京神源生53.29%股权,标的公司估值从2亿元提升至3亿元 [2] - 东华测试六维力传感器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正与机器人厂家开展样品试用 [2] - 敏芯股份启动六维力传感器研发立项,积极推动产品应用 [2] - 昊志机电实现六维力传感器全国产化,2025年上半年相关销售收入1221.03万元(同比+127%) [3] - 中鼎股份合资设立公司研发六维力传感器,将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手腕和脚踝 [3]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火直接带动六维力传感器需求 [4]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出货量约2000台,2025年全球出货量或达1.8万台 [7] - 中金公司预测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渗透率或超30% [7] - MIR预计2030年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年出货量将突破百万台,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元 [8] 技术应用场景 - 六维力传感器可解决人形机器人步态不稳问题,实现非平整地面稳定行走 [6] - 特斯拉Optimus Gen 2配置4个六维力传感器,优必选Walker搭载4个 [7] - 智元机器人末端设置六维力传感器,可识别物品重量和卡住情况 [7] 成本与产业化挑战 - 进口品牌单价2-10万元,国产中高端产品1-5万元 [9] - 高成本源于高精度应变计、复杂解耦算法、航空铝/钛合金材料 [9] - MEMS技术有望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单个硅晶圆可生产上万片应变片 [9] - 冰零科技规划生产线产能200万只,目标将成本降至工业产品价格的1/10 [10]
安培龙:近日获得1项发明专利证书
证券日报· 2025-08-18 14:13
公司动态 - 安培龙于8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1项发明专利证书 [2] - 专利名称为"基于SOI的低零漂压力芯片高效制备方法及系统" [2] - 该专利涉及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SOI的低零漂压力芯片创新型核心制备技术 [2] 技术进展 - 该技术目前尚未量产 短期内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 [2] - 未来将陆续在公司相关业务中应用 [2] - 本次专利有利于公司发挥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及技术创新优势 [2] 战略意义 - 该专利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2] - 将促进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的发展 [2] - 有助于推动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的进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