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宁维(301166)

搜索文档
优宁维(30116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未披露具体数字但提及增长[1][3][16] - 营业收入为5.026亿元,同比下降1.1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86.28万元,同比下降20.0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3517.2万元,同比下降25.27%[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股,同比下降40.51%[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7%,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2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0262.43万元,同比下降1.14%[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为4086.28万元,同比下降20.09%[47] - 营业收入为5.026亿元,同比下降1.14%[6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至5.06亿元[181] - 净利润同比下降20.1%至4086万元[178]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40.5%至0.47元[1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89亿元,同比下降0.33%[62] - 销售费用为4633.51万元,同比上升24.04%[62] - 研发投入为1088.41万元,同比大幅上升85.44%[62]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85.5%至1088万元[17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4.1%至4634万元[178] - 财务费用净收益增长547.3%至-921万元[178] - 利息收入增长663.5%至1131万元[178]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91.1%至51万元[178]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94万元[178] - 信用减值损失增长266.3%至-813万元[178]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2.60%[99]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1亿元,同比下降276.69%[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11亿元,同比下降276.69%[6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2.6%至4.757亿元[18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4,011万元扩大至负1.511亿元[183]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23.5%至6,196万元[18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41.2%至8.425亿元[185]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89亿元,主要由于上市募集资金用于银行理财[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1.422亿元(2021年同期为958万元)[183]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金额同比增长184%至2,722万元[183]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达9.247亿元(2021年同期为1,900万元)[185] 融资活动现金流 - 分配股利等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02.5%至4,089万元[18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5.3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3.26%,较上年末下降57.71%[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11.0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8.07%,主要系购买结构性存款所致[69] - 应收账款3.6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5.77%,较上年末增长4.34个百分点[69] - 存货1.2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55%,较上年末增长2.21个百分点[69] - 在建工程2128.44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0.82个百分点[69] - 货币资金从年初18.73亿元减少至5.37亿元[168][1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1.09亿元[169] - 应收账款从年初2.64亿元增加至3.64亿元[169] - 存货从年初7735.39万元增加至1.28亿元[169] - 流动资产合计从年初22.55亿元略减至22.14亿元[169] - 货币资金为4.887亿元,较期初下降73.5%[17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324亿元[173] - 应收账款为4.158亿元,较期初增长38.5%[173] - 存货为9999.63万元,较期初增长54.5%[174] - 固定资产为2970.77万元,较期初增长8.1%[170] - 在建工程为2128.44万元,较期初增长865.3%[170] - 应付账款为8031.92万元,较期初增长6.9%[170] - 合同负债为7954.46万元,较期初增长14.9%[170] 所有者权益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927亿元,同比增长0.22%[2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2,088,251.32万元[188] - 资本公积期初余额为1,715,214.64万元[188] - 其他综合收益期初余额为-1,360,501.44万元[188] - 未分配利润期初余额为262,560,025.58万元[188]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增加42,258,064.11万元[188]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5,567,920.00万元[189] - 对所有者的分配减少43,333,340.00万元[18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2,092,747,731.43万元[190]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720,782,044.64万元[19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60,089,479.08万元[1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404,790,481.75元[19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435,518,838.67元[192]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0,756,902元[191] - 其他综合收益为-255,824.31元[191] - 未分配利润期初余额为182,258,925.39元[19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13,243,106.62元[192] - 资本公积期初余额为141,363,509.03元[191]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141,363,509.03元[192] - 盈余公积期初余额为16,897,633.56元[191] - 股本期初余额为65,000,000.00元[191] - 股本保持稳定为866,668.00元[194][195] - 资本公积从1,714,641,971.06元增至1,720,209,891.06元,增加5,567,920.00元(增幅0.32%)[194][195] - 未分配利润从186,249,250.96元降至168,412,503.66元,减少17,836,747.30元(降幅9.57%)[194][19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012,732,654.56元降至2,000,463,827.26元,减少12,268,827.30元(降幅0.61%)[194][195] - 综合收益总额为25,496,586.70元[194]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5,567,920.00元[194]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43,333,334.00元[194] - 上年同期(2021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54,594,061.16元,同比增长467.18%[197] - 资本公积较上年同期140,791,355.45元大幅增长1,122.18%[194][197] - 未分配利润较上年同期131,905,072.15元增长27.68%[194][197] - 综合收益总额为34,443,577.14元[198] - 对所有者的分配金额为20,150,000.00元[198]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368,887,638.30元[199] 自主生产产品收入表现 - 公司自主生产产品收入2022年上半年为646.18万元[40] - 公司自主生产产品收入2021年为1,030.32万元[40] - 公司自主生产产品收入2020年为565.64万元[40] - 公司自主生产产品收入2019年为167.10万元[40] 研发成果 - 杭州抗体研发中心成功研发重组抗原产品24个(SKU数72种)[40] - 杭州抗体研发中心成功研发病理IHC抗体5个(SKU数10种)[40] - 南京蛋白研发中心成功研发重组蛋白产品244种[40] - 公司杭州抗体研发中心成功研发重组抗原产品24个(SKU数72种)[52] - 公司南京蛋白研发中心已成功研发重组蛋白产品244种[52] 产品与SKU - 公司生命科学产品SKU数达到718万种[44] - 公司SKU数量超过718万种,其中自主品牌SKU超过36万种[48] - 公司提供生命科学产品SKU超过718万种[56] 销售网络与客户 - 公司在全国设有10个销售子公司和26个办事处[38] - 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4,000家,覆盖科研人员超过10万名[58] - 直销收入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83%[65] - 分销收入8044.2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6%[65] 员工构成 - 公司共有员工548人,其中销售306人,研发人员80人[53] - 公司员工总数548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76.82%[60] 新业务与投资 - 公司2022年7月推出新冠变异株Omicron抗原和猴痘病毒蛋白抗原系列产品[40] - 公司推出新冠变异株Omicron抗原和猴痘病毒蛋白抗原系列产品[52] - 公司南京研发生产基地总投资2.8亿元正式开工建设[52] - 公司紧急启用南京分仓并启动北京和广州分仓建设[51] - 公司参与投资上海泰礼璟裕创业投资基金和上海引领接力行健股权投资基金[54] - 公司推出新冠病毒蛋白抗原等诊断试剂原材料产品(处于市场推广阶段)[99] - 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2500万元人民币参与关联方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13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完成第一期出资750万元人民币[135] - 股权投资基金规模由36600万元增至37000万元[135]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18.65亿元人民币,报告期投入4.48亿元[78] - 理财产品投资总额18.23亿元人民币,期末余额11.09亿元[77] - 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20,000万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0] - 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80,000万元的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0]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59,551.73万元[80] - 超募资金总额为131,212.40万元[80] - 使用超募资金28,048.52万元用于自主品牌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80] - 使用超募资金39,363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29.99%[80] - 线上营销网络与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42%[83] - 线下营销及服务网络升级项目投资进度3.72%[83] - 蛋白及抗体试剂研发技改项目投资进度12.68%[83] - 爱必信(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进度6.03%[83]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59,551.73万元[84] - 超募资金为131,212.40万元[84] - 使用超募资金28,048.52万元用于自主品牌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84] - 使用39,363万元超募资金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9.99%[84] - 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3,642.52万元[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1,179,937,253.26元[85] - 其中现金管理余额1,047,500,000.00元[85] - 募集资金专户活期余额132,437,253.26元[85] - 使用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110,600万元未到期余额104,100万元[90] - 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6,650万元未到期余额6,650万元[90] 公司基本信息与上市 - 公司总股本由6500万股增加至8666.6668万股[22] - 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6500万元增至8666.6668万元[22] - 公司于2021年12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2]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1166[17]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古丹路15弄16号楼[10][18]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法定代表人冷兆武[17] - 公司董事会秘书祁艳芳联系电话021-38939097[18]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夏庆立联系电话021-38939070[18]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6,666,668元[200] - 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22日[200] - 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500,000元[20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23.99万元[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737.25万元[27]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贸易摩擦风险,主要产品采购以美元、欧元、英镑结算,外汇结算量持续增大[98] - 新冠疫情导致上海地区业务开展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上半年[98] - 应收账款显著增加,主要客户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回款受审批流程及疫情影响[100] - 面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主要国际对手包括默克、赛默飞、丹纳赫和艾万拓等[97] - 上游供应商产品交付周期因国际运输和国内管控措施延长[99] - 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影响公司在抗体试剂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101] -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客户回款速度受结算审批和资金拨付进度影响较大[100]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2022年1月7日接待中泰证券、国海富兰克林、上银基金等机构实地调研[103] - 公司于2022年1月18日通过电话沟通方式接待安信基金、博时基金、太平资产等超过50家机构[103] - 公司于2022年2月10日接待中银基金、国投瑞银、嘉实基金等5家基金管理公司实地调研[103] - 公司于2022年2月15日接待中欧基金、长江证券、南土资产等6家机构实地调研[103] - 公司于2022年2月16日接待国泰君安证券和阳光资产实地调研[103] - 所有调研活动均涉及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情况讨论[103] - 调研活动记录表均披露于深交所互动易平台[103] - 实地调研主要在公司上海浦东新区古丹路15弄16号楼地址进行[103] - 2022年1月18日电话沟通参与机构数量最多,涵盖公募、保险、券商等各类机构[10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共披露5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103] - 公司于2022年2月24日与多家机构进行电话沟通,包括同泰基金、招商信诺资产、灏霁投资等超过30家机构[104] - 公司于2022年3月2日接受首创证券实地调研[104] - 公司于2022年3月7日接受华西证券实地调研[104] - 公司于2022年3月8日接受泰康资产和西部证券联合实地调研[104] - 公司于2022年3月15日与安信证券、国投聚力投资、中银资管等机构进行电话沟通[104] - 所有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均披露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104] - 沟通内容聚焦于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情况[104] - 活动形式包括电话沟通和实地调研两种[104] - 参与机构类型涵盖公募基金、证券公司、保险资管和私募基金等[104] - 沟通地点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古丹路15弄16号楼[104] - 公司于2022年4月28日通过电话会议与包括天弘基金、东吴基金、毕盛投资、朱雀投资等超过40家机构投资者进行了线上调研沟通[105] - 公司于2022年4月29日与上海冰河资产、中泰证券、安信基金等机构通过电话会议开展线上调研沟通[105] - 公司于2022年5月6日与华宝基金、方正富邦等机构通过电话会议进行线上调研沟通[105] - 公司于2022年5月7日与华泰保险资管、太平基金、大家资产等机构通过电话会议开展线上调研沟通[105] - 所有调研活动均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情况展开[105] - 详细投资者关系记录表披露于深交所互动易平台[105] - 参与机构类型涵盖公募基金、保险资管、证券公司和私募投资机构等多类市场主体[105] - 2022年4-5月期间公司累计开展4次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105] - 单次调研活动参与机构数量最高超过40家(4月28日)[105] - 摩根华鑫基金、中银基金、安信基金等机构多次参与公司调研活动[105] - 公司于2022年5月9日、11日、12日、13日通过线上电话会议与多家投资机构就发展战略和经营情况进行沟通[106] - 参与机构包括光大证券、东海基金、光大保德
优宁维(301166)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2.43%[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2.95万元,同比增长1.81%[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4%至2.42亿元[20] - 净利润同比增长1.8%至2173万元[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4%,同比下降4.10个百分点[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同比下降24.2%[2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5元,同比下降24.2%[22]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2%至1.87亿元[20] - 研发费用441.44万元,同比增长59.40%,主要因加大研发平台建设投入[7]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59.4%至441万元[20]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4%至2016万元[20] - 财务费用-684.99万元,同比变化1311.14%,主要因募集资金到账利息收入增加[7]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实现利息净收入693万元[20]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368万元,同比增长22.6%[22]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227万元,同比下降38.1%[2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亿元,同比下降68.3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229亿元,同比扩大68.4%[2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371亿元,同比增长2%[2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042亿元,同比增长24.4%[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679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7.65亿元[23] - 投资支付现金7.65亿元,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8] - 收到税费返还26.89万元,同比增长166.2%[22]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减少8.91亿元至9.82亿元,降幅47.56%,主要因购买理财产品[7]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82亿元,较年初18.73亿元下降47.6%[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7.15亿元,主要因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15亿元[16] - 预付款项增加3954.22万元至5223.53万元,增幅311.52%,主要因库存备货增加及疫情影响货期[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01亿元,较年初2.64亿元增长14.0%[16] - 存货期末余额为9,786万元,较年初7,735万元增长26.5%[16] - 流动资产总额下降1.4%至22.23亿元[17] - 合同负债增长2.0%至7063万元[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1.1%至21.11亿元[1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82亿元,较期初减少47.6%[23] - 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244万元[20] 股权和公司治理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1,060名[10] - 实际控制人冷兆武持股比例为33.09%,持股数量为28,674,000股[10] - 实际控制人许晓萍持股比例为10.36%,持股数量为8,980,200股[10] - 公司授予119名激励对象79.0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39.39元/股[13] 投资和业务拓展 - 公司参与设立股权投资基金,认缴出资2,500.00万元[14] - 公司在南京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金额5,000万元[14]
优宁维(30116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4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1.10亿元,同比增长30.69%[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增长42.15%[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902.30万元,同比下降36.00%[18] - 资产总额为23.13亿元,同比增长291.48%[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88亿元,同比增长415.89%[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46%,同比上升1.62个百分点[1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17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0]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1.08万元[20]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48.06万元[23]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676.49万元[2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10,966.79万元同比增长30.69%[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72.82万元同比增长42.15%[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022,956.47元,同比下降36%[7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77,804,536.76元,同比增长4,354.93%[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622,222,464.91元,同比增长1,488.20%[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289,830,325.71元,同比增长31.07%[7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2,230.00元,同比下降99.88%[78] - 研发投入金额为16,768,107.84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51%[7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较上年同期增长46.91%[78]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8.7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42.39%升至80.97%增长38.58个百分点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81] - 应收账款为2.6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40.31%降至11.43%下降28.88个百分点[81] - 存货为7735.39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7.55%降至3.34%下降4.21个百分点[81] - 合同负债为6923.64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10.21%降至2.99%下降7.22个百分点[81] - 固定资产为2748.60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从4.42%降至1.19%下降3.23个百分点[81] - 短期借款从年初1000万元人民币降至0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69个百分点[81] - 应收账款余额为26,436.1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82%[96] 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为1676.81万元,同比增长91.99%[75] - 研发人员数量64人,较上年42人增长52.38%[77]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16人,较上年7人增长128.57%[77]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元,资本化率为0%[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生命科学试剂收入为9.17亿元,占总收入82.61%,同比增长29.55%[63] - 综合技术服务收入为3153.29万元,同比增长144.59%[63] - 自有品牌Absin和LabEx实现营业收入5,116.18万元同比增长124.26%[59] - 公司自主品牌Absin产品以ODM委托生产为主[48] - 公司2019年自主生产产品销售收入167.10万元,2020年增长至565.64万元,2021年达到1,030.32万元[48] - 2021年自主生产产品销售收入较2020年增长约82%[48] - 2020年自主生产产品销售收入较2019年增长约238%[48] - 子公司爱必信实现营业收入9045.45万元人民币营业利润1911.98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820.91万元人民币[88] - 爱必信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7.12%[89]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3.19%[96] - 批发业毛利率为23.19%,同比增长1.85个百分点[65] - 直销模式收入为9.47亿元,毛利率为24.09%,同比增长3.45个百分点[66]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为7.00亿元,占总收入63.10%,同比增长33.57%[63] - 境外地区收入为293.93万元,同比增长6588.53%[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R&D经费从2012年10298亿元增长至2021年2786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69%[29] - 中国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44%,目标2025年达2.5%[31] - 全球科研抗体及试剂市场预计2023年达132.77亿美元,2018-2023年CAGR为6.5%[32] - 中国科研试剂支出约占科研机构R&D经费的20%-25%[33] - 2021年中国科研机构R&D经费支出约6400亿元,对应科研试剂市场规模1280-1600亿元[33] - 国产试剂在中国市场占比仅约10%[36] - 全球科研仪器市场预计从2019年9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77亿美元,CAGR达13.4%[35] - 中国一次性生命科学耗材2018年市场容量231.26亿元,年增长率20%[35] - 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总量比例约77%[33] - 亚太地区在科研仪器市场份额持续提升[35] - 持续扩大自主品牌"Absin"和"LabEx"的国内市场份额[92] - 通过OEM/ODM形式整合生化试剂、耗材、设备等产品[91] - 南京优宁维生物制剂生产线建设项目将扩大自产比例[91] - 组建博士团队领衔的市场技术专家团队[93] - 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将随募集资金到位大幅增加[164]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需要一定周期且产生效益需要时间[164] - 公司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可能出现下降风险[164] - 投资者即期回报可能被摊薄[164] - 公司承诺确保募集资金规范使用并提高使用效率[164] - 公司将加快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争取早日达产实现预期效益[164] - 公司承诺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提升经营和管理效率[164] - 公司强化上市后利润分配政策明确现金分红条件和比例[164] - 公司制定未来分红回报规划保持利润分配政策连续性[164]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3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则触发股价稳定措施[161][162] - 股价稳定措施实施顺序为公司回购→控股股东增持→董事及高管增持[161][162] - 公司单次回购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2%[161] - 公司单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161]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2%[162]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162] - 股价回升至连续20个交易日高于每股净资产时可中止回购/增持计划[161][162] - 未履行稳定措施需在5个交易日内公告说明原因[161][162] - 用于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累计不超过IPO募集资金总额[161] - 增持完成后六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股份[162]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36个月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将触发稳定股价措施[163] - 稳定股价措施实施顺序为公司回购→控股股东增持→董事及高管增持[163] - 董事/高管增持资金不低于最近一年税后薪酬的20%[163] - 增持完成后六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票[163] - 若未履行稳定股价措施需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163] - 公司可扣留未履行承诺董事/高管的薪酬直至义务履行[163] - 股价稳定措施触发后需在10个交易日内提交增持计划[163] - 增持计划需包含股数区间/价格上限/完成时效等要素[163] - 若股价回升至每股净资产之上可中止增持计划[163] - 中止后若再次触发条件需继续执行增持计划[163] 公司运营和客户基础 - 公司产品SKU总数超过582万种其中自有品牌SKU达35万种[39][41] - 2017-2021年业务订单总量突破61万笔[40][43] - 累计服务客户超10,000家覆盖科研人员超10万名[40][43] - 自有电商平台注册用户达10.76万名[40][43] - 覆盖92所985及211高校[40][43] - 服务454所科研院所[40][43] - 合作498所三甲医院[40][43] - 覆盖50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客户[40][43] - 整合超过50家行业知名品牌供应商[39][41] - 通过全国32个办事处及5个子公司开展销售[45] - 公司在全国设有5个销售子公司和32个办事处实现核心业务区域销售覆盖[47] - 公司生命科学试剂SKU数量达到582万种[52] - 公司通过50多家行业知名品牌供应商整合产品线[54] - 公司提供涵盖售前、售中、售后的综合技术服务[51] - 公司建立现代化冷链仓储物流系统满足试剂特殊保存要求[53] - 公司通过ERP系统、WMS系统实现订单全流程追踪[53] - 公司提供生命科学试剂产品SKU超过582万种[55] - 2017-2021年公司网单累计超过23万笔[56] - 业务订单量合计突破61万笔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0,000家[56] - 自有电子商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0.76万名[56] - 覆盖92所985、211大学及454所科研院所[56] - 公司现有32个办事处和5个国内销售子公司[91] - 计划在北京、武汉、广州、成都等城市设立分仓以加快货物分拨[92] - 加强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主要销售子公司建设[91] - 产品采购以美元、欧元、英镑结算,外汇结算量持续增大[9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为4.3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9.44%[7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为9556.4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62%[71]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6,666,66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5] - 公司前身为2015年12月整体变更设立的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1166,股票简称为优宁维[15] - 公司外文名称为Shanghai Universal Biotech Co.,Ltd.,缩写为UNIV[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冷兆武[15] - 2021年公司召开4次股东大会均为上市前召开且议案均获通过[101]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102] - 2021年公司召开董事会7次监事会4次[102] - 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占比均达到67%[102] - 公司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均为100%[107][108]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销售体系及资产[105] - 高级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均不存在控股股东兼职或领薪情形[105] - 公司建立独立财务核算体系及银行账户未与控股股东共用[105] - 公司各职能部门独立运营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106]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04] - 董事长兼总经理冷兆武持股28,674,000股,占报告期初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37,654,200股的76.2%[109][111] - 董事兼副总经理许晓萍持股8,980,200股,占合计持股的23.8%[110][111] - 报告期初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37,654,200股,期内无增减变动[111]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无离任和解聘情况[111] - 财务总监唐敏于2019年9月27日任职,现仍担任财务总监兼副总经理[111] - 副总经理缪娓于2021年3月22日新任[111] - 副总经理王博于2022年3月18日新任[111] - IT负责人赵虎于2022年1月13日离任[111] - 职工代表监事郭惠芳于2022年1月13日离任[110] - 职工代表监事于美玲于2022年1月13日新任[110] - 公司董事冷兆武在多家子公司担任职务包括南京优爱生物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120] - 公司董事冷兆武在南京优宁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120] - 公司董事冷兆武在上海阿瑞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120] - 公司董事冷兆武在优宁维国际贸易(香港)有限公司担任董事[120] - 公司董事冷兆武在Delta Bioscience担任总裁[120] - 公司董事冷兆武在爱必信(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监事[120] - 公司董事冷兆武在北京优宁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监事[120] - 公司董事冷兆武在杭州斯达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120] - 公司董事许晓萍在爱必信(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法定代表人[120] - 公司董事许晓萍在北京优宁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120] - 董事长兼总经理冷兆武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209.93万元[124] - 董事兼副总经理许晓萍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17.7万元[124] - 董事兼副总经理陈娃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32.65万元[124]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祁艳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82.28万元[124] - 独立董事唐松、蔡鸿亮、石磊各从公司获得固定津贴8万元[124] - 职工代表监事兼监事会主席王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24.97万元[124] - 副总经理胡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97.18万元[124] - 副总经理缪娓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91.49万元[124] - 财务总监兼副总经理唐敏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126.83万元[12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094.56万元[124] - 公司向中国民生银行上海分行申请人民币2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125] - 董事会全年召开7次会议 所有董事出席率100%[127] - 审计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年度审计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131] - 薪酬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度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131] - 战略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度公司发展战略议案[131] - 第二届董事会共召开6次会议审议15项议案[125][126] - 第三届董事会召开2次会议完成换届及募集资金账户设立[126] - 全体董事出席4次股东大会 无缺席记录[127] - 董事对公司事项未提出异议 建议采纳率100%[128][129] - 专门委员会共召开4次会议 无异议事项[131]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493人,其中母公司261人,主要子公司232人[134] - 销售人员数量为293人(注:原始数据29301应为293,根据合计493人及构成比例推断修正),占员工总数59.4%[134][135]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合计369人(硕士及以上78人+本科291人),占员工总数74.8%[135] - 现金分红总额4333.33万元,占可分配利润1.86亿元的23.3%[139] - 每10股派息5元(含税),分红股本基数为8666.67万股[138][139] - 战略配售计划中员工持股平台获配37.71万股[141][142] - 生产人员仅4人,占员工总数0.8%[134] - 技术人员64人,占员工总数13%[134] - 专科及以下学历员工124人,占员工总数25.2%[135] - 物流人员42人,占员工总数8.5%[13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14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00%[145]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影响金额大于资产总额1.5%或大于营业收入5%[146]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定量标准为影响金额在资产总额0.5%至1.5%之间或营业收入2%至5%之间[146] - 财务报告一般缺陷定量标准为影响金额小于等于资产总额0.5%或小于等于营业收入2%[146]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46]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46]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46]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46]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47] - 公司现有13名股东,包括冷兆武和许晓萍为实际控制人[165] - 员工持股平台为上海阳卓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65] - 私募投资基金股东包括上海创业接力泰礼创业投资中心等6家,均已完成基金业协会备案[165] - 公司及股东承诺不存在不当利益输送情形[165]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招股说明书披露事项将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165] - 公司承诺若因未履行承诺造成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65] - 赔偿投资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