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检科技(301115)

搜索文档
建科股份(301115) - 建科股份调研活动信息
2023-02-23 10:25
公司基本情况与发展战略 - 公司总体经营稳定,2022年营收和利润有所增长,但受疫情影响;随着疫情防控放开和经济复苏,对未来业绩充满信心 [2] - 立足现有业务格局,加大全国化布局力度,省外业务是业务增量主要来源之一 [2] 业务相关问题 检测业务 - 基建建设进度加快对检测业务影响不明显,房建市场逐步复苏但无法量化影响,公司将关注上下游政策并调整经营策略 [3] 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建设期拟定3年,预计2025年逐步实施完毕并投入使用,进展关注定期报告及相关公告 [3] - 募投项目投资回报详见《招股说明书》,公司将通过区域中心布局开拓新市场和新客户 [3] 全国扩张布局 - 拟用3年左右通过外延并购或设立子、分公司等方式完成全国化初步布局,打造川渝、浙江、两湖、云南、广东五个区域中心 [3] 外延并购 - 以检验检测为核心,围绕产业中能源、城市更新与加固改造等方向拓展,关注食品、电子、新能源等领域,2023年保持积极布局态势 [4] 客户结构 - 房地产客户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约百分之二十多,央国企与民营房地产企业在检测机构选择偏好上无显著差异,公司与头部房地产公司保持良好合作并将优化服务 [4] 合作规划 - 拟与中美绿色基金成立并购基金,筹备中,围绕碳中和投资绿色低碳检测监测咨询等检验检测相关领域,具体合作待确定 [4] 其他业务规划 - 坚持以检验检测为核心主业,特种工程专业服务和新型工程材料助力发展,认为这两类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5]
建科股份(301115) - 建科股份调研活动信息
2023-02-22 01:10
行业现状与前景 - 检验检测行业企业呈现“小、散、弱”特点,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服务能力较弱,最初多为地方性国企或事业单位,基本不开展跨地区业务 [2] - 2014 年相关实施意见发布后,检测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营收快速增长,民营检测机构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行业集中趋势明显 [3] - 2021 年全行业总体规模突破 4000 亿,近十年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发展迅猛,成为民营经济重要分支,未来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创新高 [3] - 随着政策法规出台,行业规范性和准入门槛提升,大型检测机构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将引领发展 [3] 公司发展战略 外延并购战略 - 以检验检测为核心,围绕一个产业中心(检验检测与质量科技服务)、五个发展方向(智慧检测与健康建筑、质量咨询与检测诊断处理、工程安全与防灾减灾、低碳环保与绿色节能、城市更新与加固改造)进行深度布局 [3] - 用 3 年左右时间通过外延并购或设立子、分公司等方式完成全国化初步布局,打造成渝、浙江、两湖、云南、广东五个区域中心,覆盖华东、华中、西南、华南大区 [3] 业务拓展方向 - 业务布局围绕一个产业中心、五个发展方向,符合方向的检测领域都可能拓展,食品、电子、新能源在关注范围内 [4] - 2022 年 12 月收购山东益源检验检测有限公司,从事食品检测服务,契合拓宽地域和行业范围战略规划,未来将提高山东市场占有率 [4] 公司优势 - 技术能力先进,检测参数众多,综合检测服务能力较强 [3] - 采用“团队服务”模式,可进行“多领域、多区域”“快速精准”服务 [3] - 有 60 多年发展历史,积累大量工程案例,得到客户认可,有一定口碑 [3] - 以客户为中心,“找几家不如找建科股份一家”的团队服务模式获客户高度认可 [4] 新技术运用 - 5G 时代,检测仪器设备将智能化,检测机构与各方全面互联,检测流程和数据更透明,结果更可信,行业公信度将大幅提高 [4] - 针对智慧检测业务重点培育,提供智慧物联监测系统、“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数字化解决方案,如建筑物和桥梁健康监测、“智慧工地”管理等 [5] - 新技术使检测手段与设备趋于智能化、简便化、精确化,降低对人的依赖,提高检测、监测效率,提升人均产出 [5] 市场环境影响 - 地产和基建复苏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带动上下游及相关行业发展,但对公司工程检测业务影响目前无法量化,公司将关注政策并调整经营策略 [5] 实验室建设 - 区域扩张与实验室建设紧密相关,通过建设区域实验室可提升区域市场深度服务能效,落实业务理念,塑造品牌效应,提高业务承接与服务能力,巩固竞争优势 [6] - 公司在常州、苏州等地设有多个实验室,川渝、福建、浙江等省外实验室在规划、筹建中,布局通过新设或并购方式,进展符合规划预期 [6]
建科股份(301115) - 建科股份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13 07:56
业务范围与影响 - 公司业务应用于房建、交通等多领域,检验检测业务伴随建设全过程,地产保交楼对业务影响无法量化,公司将关注政策调整策略 [2] 行业市场情况 - 截至2021年底,我国有检验检测服务机构51,949家,2021年营收4,090.22亿元,建筑工程检验检测市场规模713.31亿元,占总体营收17.44%,同比增长23.75%,2015年以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2%,累计增幅105.70% [3] - 行业竞争充分但企业普遍份额低,呈“小、散、弱”特点,东强西弱,服务定价市场化 [3] 新型工程材料业务 - 子公司江苏尼高科技和绿能科技越南负责,2003年江苏尼高成立,2008年成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进入高铁材料领域,后续产品获多项认证,2016年业务拓展至境外 [3][4] - 检验检测、特种工程专业和新型工程材料三类业务从不同角度服务客户,满足质量需求 [4] 人员招聘与发展 - 近两年来每年招聘约400人,未来招聘综合考虑业务和人才储备,将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募投项目有望培养专业人才 [4] 省外业务拓展 - 主要壁垒有服务及时性、客户认可、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公司通过设分子公司、实验室、专业团队应对,已在多地设点 [4][5] - 成立大客户服务专员对接大客户,提升品牌认可度,共享客户资源拓展异地业务 [5] 外延并购规划 - 对标行业标杆,围绕强化检验检测核心业务布局,收购广泽检测和苏州高新检测,未来完善审核机制,把控风险,实现整合互补 [5][6] 营收利润预期 - 2019 - 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7,123.13万元、90,568.46万元和109,579.98万元,2020年及2021年增长率分别为17.43%和20.99%,未来将调整策略维持增长 [6] 资本开支计划 - 除正常开支,用于募投项目、固定资产投入和产业布局 [6] 募投项目情况 - 检验检测总部项目建设期3年,预计2025年上半年建成,建成后逐步贡献利润 [6] 外延并购方向 - 围绕检验检测与质量科技服务产业中心,向智慧检测与健康建筑等五个方向并购 [7]
建科股份(301115) - 建科股份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03:03
经营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经营态势稳健,半年度经营数据可查阅招股说明书 [2] - 2022年1 - 9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0,000万元 - 98,000万元,同比上升13.65% - 23.75%,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500万元 - 13,500万元,同比上升21.36% - 31.07%,实际业绩以三季度报告为准 [3] - 201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7,123.13万元、90,568.46万元和109,579.98万元,2020年及2021年增长率分别为17.43%和20.99% [6] 净利率与举措 - 2019 - 2021年净利率为10.62%、13.91%、14.69%,扣非后净利率为10.55%、13.54%、14.04%,呈逐年增长趋势 [3] - 提升资产质量和业务收入的举措:加强内部控制提升运营效率;培养壮大人才队伍;强化募集资金管理;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完善公司治理 [3][4] 并购扩张 - 国内大型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通过新设、并购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公司已具备多领域全国化布局资质能力,近年来在常州以外区域布局取得进步 [4] - 未来期待借助资本市场,围绕检验检测认证核心主业深度布局,并购扩张强化核心业务能力,超募资金助力市场布局 [5] 行业发展 - 公司检验检测服务深耕建设与环保领域,三大检测专业领域营收规模位居行业前三 [5] - 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服务机构51,949家,较2020年增长6.19%,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90.22亿元,同比增长14.06%,2013 - 2021年营收累计上升192.47%,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4% [5] - 2021年度规上企业超7,000家,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超580家,同比增长13%,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5] 竞争格局 - 全球范围,欧美国家检验检测服务起步早,外资行业龙头如法国必维等快速扩张,是国内强有力竞争对手 [5][6] - 我国检验检测服务行业整体呈“小、散、弱”态势,市场逐渐培育出本土化知名企业,呈现集约化发展趋势 [6] 其他规划 - 公司未来将努力维持业绩增长态势,但经营计划不构成业绩实质性承诺 [6] - 公司严格管理募集资金,目前暂无融资计划,未来根据发展需要开展融资活动 [6] - 如有股权激励相关安排,将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6]
建科股份(301115)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334亿元,同比增长14.76%[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8.89亿元,同比增长12.25%[4]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76万元,同比增长44.54%[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9亿元,同比增长22.72%[4] - 营业总收入从7.92亿元增至8.89亿元,增长12.3%[19] - 净利润从1.05亿元增至1.29亿元,增长23.0%[20]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94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94元[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从4014.73万元增至5032.96万元,增长25.4%[2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04万元,同比下降291.3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291.32%至-8403.88万元[1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1.4亿元,主要因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17.24亿元,主要来自IPO募集资金[10] - 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55,880,692.69元[2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038,761.01元,同比由正转负[23]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39,575,323.29元,主要因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达1,091,830,000元[23]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24,270,239.05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1,779,874,745.28元[23]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96,225,160.34元,较期初增加501,175,458.89元[2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为31.43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8.3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6.3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0.72%[4] - 货币资金为7.023亿元,较年初增长239.31%,主要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8]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0.929亿元,较年初增长63149.39%,主要因对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 - 在建工程为1448万元,较年初增长580.80%,主要因基建和检测设备增加[8]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131.90亿元增长至314.34亿元,增幅138.3%[17][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加至10.93亿元,较年初172.8万元增长631倍[17] - 应收账款从5.62亿元增至6.71亿元,增长19.3%[17] - 合同资产从3614.53万元增至9412.35万元,增长160.4%[17] - 资本公积从1.49亿元大幅增至18.56亿元,增长1143.8%[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7.51亿元增至26.34亿元,增长250.8%[18] - 短期借款从2511.62万元降至1140.55万元,下降54.6%[18]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239.3%至7.02亿元[16] 其他收益和综合收益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47.11%至1139.7万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10]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728,399.52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330,309.86元[21] - 公司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为330,309.86元[21]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29,485,806.09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31,230,343.86元[21]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公司总股本由1.35亿股增至1.8亿股,完成4500万股A股发行[14] - 控股股东杨江金持股12.79%(2302.7万股)且全部为限售股[12] - 前两大机构股东苏州奔牛(7.65%)和苏州石庄(7.49%)合计持股2725.4万股[12] - 实际控制人杨江金与苏州奔牛、苏州石庄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12] - 股票发行价42.05元/股,上市后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触发锁定期延长[14] 审计和报告说明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