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为股份(300751)

搜索文档
迈为股份(300751)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4 16:0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4148.25亿元,同比增长34.01%[13]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86.19亿元,同比增长34.09%[13]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55亿元,同比增长30.17%[13]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4.99元,同比增长27.62%[13] - 公司2022年资产总额为1452.68亿元,同比增长48.60%[13]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45.20亿元,同比增长9.88%[13] - 公司2022年末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15%[13]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34亿、9.26亿、12.55亿、11.32亿[1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0亿、2.16亿、2.91亿、1.75亿[14]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14,824.85万元,同比增长34.01%[47] - 公司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191.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09%[47]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548.06万元,同比增长30.17%[48] - 公司2022年太阳能光伏行业营业收入达4,089,833,468.9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8.59%,同比增长32.36%[49] - 公司2022年太阳能电池成套生产设备销售额为3,330,524,059.3元,占比80.29%,同比增长25.22%[49] - 公司2022年境内销售额为3,765,002,050.8元,占比90.76%,同比增长34.23%[49] - 公司2022年直销销售额为4,148,248,486.9元,占比38.31%,同比增长34.01%[53] - 公司2022年销售量为10,613台,同比增长40.37%[53]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下游应用领域为光伏行业[19] - 公司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主要应用于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电池片生产环节[30] - 公司在保持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领域,相继研制显示面板核心设备、半导体封装核心设备等[30] - 公司主要业务是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30] - 公司致力于高端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以自主研发为主导、以客户需求为导向[32] - 公司在光伏行业内确立了显著的综合竞争优势[34] - 公司前瞻布局HJT太阳能电池整线设备,致力于提供高效太阳能电池解决方案[34] - 公司成功研制出半导体封装设备和显示面板设备,取得了快速发展[35] - 公司研发的PECVD真空镀膜设备为光伏、半导体、显示行业关键生产设备,具有广阔市场前景[85] - 公司研发的PVD双面真空镀膜设备采用先进的磁控溅射阴极,具有稳定的进口传输系统等优势[86] - 公司研发的HJT异质结整线自动化升级项目解决了产能影响,提升了产品性能和竞争力[88][89] - 公司研发的新技术可使Micro LED晶圆进行非接触、无损、超快速的发光性能检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降低生产成本[73] - 公司研发的钙钛矿/HJT叠层电池研发达到32.5%的最高效率,有望取代PERC电池成为主流技术[94] - 公司研发的异质结电池微晶N层量产技术导入,确保异质结电池效率达到25%以上[94] 公司风险 - 公司2023年度的经营目标实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投资者注意风险因素[2] - 公司提到了光伏行业景气度下滑风险、验收周期长导致的经营业绩波动风险、设备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2] - 公司可能面临光伏行业景气度下滑、验收周期长导致的经营业绩波动、设备市场竞争加剧、财务风险等风险[144] - 公司的HJT电池技术路线需要持续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存在技术路径不确定性风险[145]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未来发展展望中提到光伏发电已基本脱离对补贴的依赖,市场上PERC电池占据主流位置,HJT电池等高效率光伏电池受到重视[139] - 公司在HJT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优势,已成为HJT太阳能电池整线设备的领先供应商,有望占据市场领先地位[140] - 公司通过研发创新,布局多方面技术,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业务布局,积极拓展光伏产业链设备技术,显示面板核心设备等市场[140] - 公司将继续保持公司直接开拓客户和销售顾问开拓客户相结合的订单获取方式,加大光伏设备领域的深度挖掘[142] 公司治理与人员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166] - 公司在2022年召开了多次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分别为67.76%、67.33%和67.46%[170] - 公司报告期末在
迈为股份:关于举行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17 09:12
证券代码:300751 证券简称:迈为股份 公告编号:2023-026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此公告。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 年 4 月 17 日 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于 2023 年 4 月 25 日在 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披露 2022 年年度报告 及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情况, 公司定于 2023 年 4 月 25 日(星期二)13:30-15:00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 平台"云访谈"栏目举行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以下简称"本次说明会"),现 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本次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登录深圳证券交易所"互 动易"平台(http://irm.cninfo.com.cn),进入"云访谈"栏目参与本次说明 会。 出席本次说明会的人员有:董事长周剑先生、总经理王正根先生、财务总监 兼董事会秘书 ...
迈为股份(300751) - 2020年4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0:00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300751,证券简称迈为股份,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 - 2020 年 4 月 3 日 12:00 - 13:00 进行电话会议,参与机构人员 274 人,接待人员有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刘琼等 [2] 业绩情况 - 主营光伏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为该领域全球龙头,新增市场份额居首 [2] - 收入从 2018 年的 7.88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14.38 亿元,增长 82.48% [2][3] - 归母净利润从 2018 年的 1.71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2.48 亿元,增长 44.82% [3] - 基本每股收益从 2018 年的 4.26 元/股增长至 2019 年的 4.76 元/股,增长 11.74% [3] 应收款情况 - 应收款比例逐年上升,因光伏行业景气度高,订单和营收大幅增长,客户以上市公司及国企为主,回款有保障 [3] 生产与订单情况 - 基本全面复工,在手订单执行正常;2019 年末存货 20.66 亿元,发出商品 17.02 亿元,占比 82.36%,2019 年发出商品 2020 年基本可确认收入,但有验收不及预期风险 [3] - 2020 年一季度新增订单同比下滑,受疫情和投资周期影响,2019 年一季度及四季度客户下单多,2020 年一季度电池片厂商扩产计划因疫情招投标推迟 [3] 毛利率情况 - 毛利率从 2018 年的 39.55%下滑至 2019 年的 33.82%,主要因订单结构致各季度毛利率波动,预计全年基本企稳 [3] 产品情况 光伏激光设备 - 收入占比较少,配合丝网印刷整线,毛利率不高 [3][4] HJT 高效电池设备 - 致力于提供整线解决方案,丝网印刷和 PECVD 自主研发生产,占整线价值 70%左右,因疫情项目进度推迟,还在调试未量产 [4] OLED 面板激光设备 - Cell 段激光切割设备客户端量产,相比韩国厂家在产量、良率和稳定性等指标有优势;模组段激光设备已做出样机将打样;激光修复设备研发中,今年推样机 [4] 市场竞争情况 - 市场有其他厂商涉足丝网印刷设备,公司认为竞争可促其更优秀,设备有技术和专利门槛,公司曾用 6 年超国外主要对手,新进入者成熟需时间,目前设备价格未受影响 [4]
迈为股份(300751) - 迈为股份:2020年9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07:16
公司业务布局 - 主营光伏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依托印刷、激光和真空技术研发,布局光伏设备、OLED面板设备等市场 [2][3] - 光伏设备分为丝网印刷设备、光伏激光设备、HJT异质结高效电池生产设备,丝网印刷设备是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首,光伏激光设备预计有20%以上市场份额,HJT设备具备整线供货能力并获订单 [3] - OLED面板设备包括OLED激光切割设备、OLED模组切割设备、OLED激光修复设备,OLED激光切割设备技术指标优秀,OLED模组切割设备待量产验证,OLED激光修复设备处于样机研发阶段 [3] 行业产能情况 - 2020年初预计光伏新增产线同比减少,目前预测全年可能超去年 [3] - 今年国内HJT产线预计有3 - 4GW产能落地,明年预计达10GW以上 [4] 公司产品相关 - 收到客户预付款后计划排产,交货期因订单规模而异,一般3个月后开始交货,订单规模大则分期分批交货 [4] - HJT设备电池片产能最高达8000片/小时,转化效率达24%以上 [4] - OLED激光切割设备除维信诺外与其他客户积极交流,有客户考察,是国内第一台,与下游沟通有优势 [4] - 新增产线客户倾向选择适用大尺寸硅片设备,对210mm尺寸设备需求大,210mm尺寸设备可向下兼容 [4] 招标情况 - PERC产线技术成熟,一般分段招标;HJT产线处于技术早期,多数客户考虑整线采购 [4][5] 人员情况 - 截至2019年末技术人员有644人,其中研发人员266人,公司会持续引进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 [5]
迈为股份(300751) - 迈为股份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08:56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最早在深圳发展,2010年来到吴江,经过4年积淀发展,成为丝网印刷设备龙头企业 [3] 技术及行业布局 - 依托印刷、激光、自动化技术向光伏装备、OLED装备等高端装备发展 [3] 2018年毛利率情况 - 产品售价与过去差距不大,毛利下滑因整线单机数量增加、成本增加及给予客户让利 [3] 设备市场前景 - perc激光设备市场预计今年达高峰,HJT电池工艺普及后需求将大幅减少 [3] - 因大尺寸电池片推广,叠瓦设备市场今年预计无爆发式增长 [4] 设备布局原因 - perc激光设备是丝网印刷前道工序,与主营产品关系密切,影响丝网印刷产能及电池片性能,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3] OLED发展情况 - 中标维信诺固安面板生产线激光设备项目,预计今年2季度完成交付 [4] - 全球OLED产业韩国相对主导,装备主要集中在日韩,国内以京东方及维信诺为代表,OLED是未来电子显示主流产品,应用场景巨大 [4] 激励计划 - 公司将在合适时间考虑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实施情况会第一时间公开披露 [4]
迈为股份(300751) - 迈为股份:2020年11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8:56
公司业务介绍 - 主营光伏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依托印刷、激光和真空技术研发,瞄准光伏设备、OLED面板设备等市场,形成多层次立体化业务布局 [2] - 主导产品丝网印刷设备有显著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居首 [3] - 致力于提供HJT整线解决方案,自主研发PECVD、PVD、丝网印刷设备,参股公司引进日本YAC技术生产清洗制绒设备,实现整线销售 [3] 提问环节 零部件供应 - 从国外进口的零部件会在国内培养2 - 3个国产供应商,国内技术成熟后逐步替代进口 [3] 设备产能 - HJT设备中PVD和PECVD设备目前产能达8000片/小时,未来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3] - 5000片/小时的设备对应年产电池片250MW,8000片/小时的设备对应年产电池片400MW [3][4] 项目进展 - 安徽宣城HJT电池项目合同在履行中,已收到客户预付款 [4] 招标项目 - 今年国内预计有3GW以上HJT设备产能落地,明年预计达10GW以上 [4] 销售毛利率 - 因订单结构不同,单季度毛利率有轻微浮动,整体毛利率相对稳定 [4] 合同负债 - 受疫情影响,上半年行业整体不佳,5 - 6月后恢复正常,客户扩产计划集中在三季度及四季度,部分预收款三季度末暂未收到 [4] 股票发行 - 深交所上市审核中心认为公司符合发行、上市和信息披露要求,正处提交注册阶段,需中国证监会注册程序,有消息会及时公告 [4][5]
迈为股份(300751) - 2021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6:18
财务表现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39亿元,同比增长32.07% [6] - 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增长33.17% [6] - 毛利率38.58%,同比增长4.56% [6] - 净利率19.88%,与去年基本持平 [6] - 总资产从期初46.52亿元增加到期末62.72亿元 [6] - 期末固定资产3.56亿元,比期初增长1.7亿元 [6] - 期末发出商品20.67亿元,比期初增长5.69亿元 [6] - 期末合同负债21.32亿元,比期初增长5.34亿元 [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从17.35亿元增加到25.57亿元 [6] 技术进展 - SMBB二代线预计2021年8月送客户端验证,9月出数据 [6] - 低温银浆国产化可降低银浆成本2000元/公斤 [6] - SMBB技术可降低银浆成本8mg/W [6] - 预计2021年底SMBB和低温银浆国产化合计降本超过0.12元/W [6] - 日本公司含银量44%的银包铜浆料测试可靠性无问题,预计2022年实现国产化 [6] - 银包铜浆料组件已通过3倍可靠性实验验证 [7] - 2021年下半年降本路径包括SMBB、银浆国产化和退火吸杂技术 [8] - 2022年降本路径包括25%电池量产效率、银包铜浆料国产化和大硅片薄片化 [8] 市场预测 - 预计2021年全市场HJT订单10-15GW,2022年20-30GW [7] - 全球银产量约3万吨,光伏行业已用2500-3000吨 [7] - 光伏年度装机150GW,未来市场增量大 [7] 设备与产能 - HJT设备从出片开始两周内可实现24%左右的效率 [8] - HJT设备可适应一字排布或U型排布 [8] - 166尺寸设备可改造为182或210半片,但清洗设备改造成本较高 [8] - 退火吸杂设备未来将成为HJT标配工艺,提升效率0.15%以上 [9] - 链式退火吸杂设备更适合薄片、半片生产,成本更节约 [9] 组织与战略 - 公司集中力量在认同的方向上,由实控人主导带队 [8] - 团队激励和组织能力是公司优势 [8] - 公司对HJT方向充满信心,定增项目旨在提升产能 [7]
迈为股份(300751) - 2022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1 00:41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业绩说明会、电话会议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众多,机构投资者共 779 人 [2][6] - 活动时间为 2022 年 8 月 26 日 12:30 - 13:30,地点为公司会议室(电话会议) [6]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周剑先生、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刘琼先生等 [6] 行业与公司发展情况 - 2022 年过去一半多,行业发展迅速,N 型渗透率快速上升,HJT 进展符合预期,年初预测全行业 HJT 项目 20 - 30GW 落地可达成,年底或明年年初 HJT 成本与 PERC 持平大概率可实现 [6] - 上半年疫情冲击供应链,公司在供应商支持和客户理解下业务稳健发展,上半年营业收入 17.60 亿元,同比增幅 42.08%;净利润 3.84 亿元,同比增幅 56.12%;归母净利润 3.96 亿元,同比增幅 57.20%;毛利率 40.07%,比同期增幅 1.49%;净利率 21.84%,比同期增幅 1.96%;资产总额从年初 97.76 亿增加到 109.55 亿 [7] - 公司上半年订单高速增长,异质结与先进封装方向有技术和产品突破,全年展望乐观 [6] 技术与业务问答 铜电镀技术 - 铜电镀有 4 个技术难点,公司攻克一半多,争取明年上半年有中试线在客户端运行,对铜电镀和银包铜持中立态度 [7] - 铜电镀图形化不适合用激光方式,主流做法是涂布、烘干、曝光做图形化,湿法工艺做显影、铜电镀、刻蚀 [7] 珠海半导体项目 - 珠海项目主要侧重先进封装设备领域 [7] HJT 技术成熟度 - HJT 供应链规模比 PERC 和 TOPCON 少 1 - 2 个数量级,后续客户投产可改善;量产效率需导入双面微晶等技术提高;需产业链上下游推动 HJT 与 PERC 成本持平 [8] HJT 设备情况 - HJT 设备成熟度弱于 PERC 和 TOPCON,仍有上升空间 [8] HJT 零部件战略 - 公司战略是推动零部件国产化,寻找国内优质供应商 [8] 订单交付与验收 - 去年 HJT 订单除个别推迟外基本交付,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公司努力推动验收 [8] HJT 整线设备产能 - 公司 2021 年定增增加 HJT 设备产能,预计年底前一期项目投产,可应付市场扩产但较紧张 [9] HJT 与 TOPCON 组件成本 - 预计今年底至明年初在设备、技术、供应链等方面可达成成本打平,具体看下游客户 [9] 钙钛矿和钙钛矿叠层技术 - 公司 2020 年开始研发,有一定进展,但认为处于科学研究范畴,等待过渡到技术阶段 [9] 异质结与钙钛矿叠层优势 - 极限转换效率可达 40%多,量产效率可达 36%左右;能发挥异质结优点,克服缺点;技术路径接近,设备通用 [9] 半棒半片优势 - 薄度更薄,可达 100 微米甚至 80 微米;良率更高;可降低 N 型复投料比例 [10] 异质结设备降本 - 单 GW 价格基本无变化,新增退火吸杂、双面微晶等设备,降本路线为加大部件国产化和规模化 [10] 研发投入与方向 - 光伏投入最大,有自建实验室;设备研发投入大,已推出 3.0 设备;对新技术新路径、先进封装和平板显示设备也有投入 [10] 2023 年 HJT 规模预测 - 预计在 2022 年 20 - 30GW 扩产规模基础上翻倍增长 [10]
迈为股份(300751)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16:00
营业收入相关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2.55亿元,同比增长32.6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0.16亿元,同比增长38.01%[3]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30.16亿元,上期为21.85亿元,同比增长约38.01%[15] 净利润相关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42.5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87亿元,同比增长50.62%[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49.6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6.35亿元,同比增长50.51%[3] - 净利润本期为6.65亿元,上期为4.46亿元,同比增长约49.19%[1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本期为6.87亿元,上期为4.56亿元,同比增长约50.63%[16]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483.16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5208.57万元[4] 现金流量相关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6亿元,同比增长52.4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6.26亿元,上期为4.11亿元,同比增长约52.44%[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8.64亿元,上期为 - 2.30亿元,同比增长约475.96%[17] - 筹资活动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本期为1046.20万元,上期为6.24亿元,同比下降约83.26%[1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6.68亿元,上期为14.95亿元,同比增长约78.56%[17]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本期为4.45亿元,上期为9962.39万元,同比增长约346.99%[1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亿元[1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046197484亿元,上一数据为6.2392165764亿元[18]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65亿元[18]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6238319661亿元,上一数据为0.8366672822亿元[18] -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8186620866亿元,上一数据为0.053930566亿元[1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4424940527亿元,上一数据为2.5405978482亿元[1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0.3378743043亿元,上一数据为3.6986187282亿元[18]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0.7262791917亿元,上一数据为0.0335739584亿元[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5.2892875215亿元,上一数据为5.5438060907亿元[1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1.976387106亿元,上一数据为12.8960333743亿元[18] 资产与权益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26.0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8.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2.6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6.77%[3]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43.1560724285亿元,较年初26.9084680144亿元增长[12]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2.3亿元,较年初16.9155亿元减少[12]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12.1866953112亿元,较年初8.7570507148亿元增长[12] - 2022年9月30日存货41.1411801578亿元,较年初28.0827726047亿元增长[12] - 2022年9月30日应付票据10.9691837287亿元,较年初5.3642679878亿元增长[13] - 2022年9月30日合同负债34.6958972761亿元,较年初24.0518668483亿元增长[13] - 2022年9月30日股本1.7301149亿元,较年初1.08098335亿元增长[13]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126.0527851322亿元,较年初97.7588206203亿元增长[12][13] 股东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7649户[7] - 周剑持股比例22.33%,王正根持股比例17.24%,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85%[7] -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占报告期内股份总数的39.57%[8] - 周剑和王正根合计控制公司43.82%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8] 股份回购相关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1.625亿元且不超过3.2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650元/股,已回购503,254股,占总股本0.29%,支付总金额1.6252582222亿元[10] 对外投资相关 - 公司以9999.9984万元认购厦门海辰新增股本101.6260万股,增资后持股431.4853万股,占其总股本2.4975%[11] 基本每股收益相关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3.98元,上期为4.45元,同比下降约10.56%[16] 营业总成本相关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23.57亿元,上期为17.38亿元,同比增长约35.65%[15]
迈为股份(30075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5 16:0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报告期末为2022年6月30日[5]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芦荡路228号,邮政编码215200[10]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有《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11]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70]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已于2022年8月25日经第二届二十六次董事会批准[165]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71] - 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71] 分红与股本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2] 股权激励计划 - 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于2019年8月20日披露,第二期于2020年9月15日披露[5] - 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不超过79.66万份股票期权,占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5200万股的1.5319%,激励对象不超过145人,行权价格为112.02元[83] - 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实际授予登记股票期权数量为796,600份,占授予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5319%,激励对象为145名[84] - 2020年9月调整后,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112.02元/份调整为111.02元/份,授予激励对象由145名调整为142名,授予股票期权数量由796,600份调整为791,000份[85] - 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符合条件的142名激励对象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为23.73万份,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0.46%,行权价格为111.02元/份[85] - 2020年9月注销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合计5,600份,涉及激励对象3名[85] - 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第一批次可行权期限为2020年10月22日至2021年9月17日,可行权激励对象142名,可行权期权数量为237,300份,行权价格为111.02元/份[85] - 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第二批次可行权期限为2021年10月15日至2022年9月19日,可行权激励对象140名,可行权期权数量为424,980份,行权价格为60.84元/份[85] - 截至报告期末,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第二个行权期所有激励对象已行权完毕,已行权数量为429,664份[85] - 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46.65万份股票期权,占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5200万股的0.8971%,激励对象188人,行权价格为261.35元[86] - 2020年10月15日,公司向187名激励对象授予466,500份股票期权[87] - 2020年11月25日,激励计划实际授予登记股票期权46.65万份,占授予时公司股本总额52,000,000股的0.8971%,授予登记激励对象为187名[87] - 2021年10月15日,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261.35元/份调整为144.36元/份,授予激励对象由187名调整为183名[88] - 2021年10月15日,公司注销不满足行权条件的9,800份期权,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总数量由466,500份调整为822,060份[88] - 2021年10月15日,董事会同意182名激励对象在第一个行权期内以自主行权方式行权,预计行权股票期权数量为246,240份[88] - 截至报告期末,第一个行权期所有激励对象已行权完毕,已行权数量为249,880份[88] - 公司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不超过79.66万份股票期权,约占股本总额52000000股的1.5319%[120] - 公司拟授予46.65万份股票期权,占股本总额0.8971%,激励对象188人,行权价格261.35元[121] 行业数据 - 1MW = 1000KW,1GW = 1000MW[6] - 全球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从2008年的6.27GW增长至2021年的170GW,2022 - 2025年平均新增装机将达232 - 286GW[22] - “十四五”期间国内年均光伏装机新增规模预计在70 - 90GW[23] - 2022年上半年光伏发电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24] - 2022年上半年硅片产量152.8GW,同比增长45%[24] - 2022年上半年电池片产量135.5GW,同比增长54.19%[24] - 2022年上半年组件产量123.6GW[2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业务是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18] - 公司主营产品为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应用于光伏产业链中游电池片生产环节[19]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为主、备货生产为辅的生产模式[21] - 公司报告期内采用直销模式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21] 公司业务成果与优势 - 公司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打破进口垄断,远销海外[23][24][25] - 公司实现HJT电池设备整线供应能力,并实现首次出口[25] - 公司产品实现丝网印刷设备领域进口替代,国内市占率稳居前列[27] - 公司致力于提供HJT电池整线解决方案,已取得多笔整线订单且部分通过客户验收[27] - 公司与长电科技、三安光电就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设备签订供货协议,与其他五家企业签订试用订单[28] - 公司中标京东方第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供应两套OLED柔性屏弯折激光切割设备[28] -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成套设备”被评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29] - “HJT2.0异质结电池PECVD量产设备”荣获国家能源局首台套[29] - 公司自主研发7相机坐标系构建算法及标定方法和8电机同步高速控制方案及相应软件[30] - 公司开创性采用5个摄像头对电池片高精度定位的方法[30] - 公司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成套设备在国内增量市场份额连续多年居首位[31] - 公司获得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等多项资质荣誉,时间跨度从2020年12月到2022年5月[32][33] - 公司主营产品(PERC设备工艺)印刷产能单轨达4000片/小时,双轨达8000片/小时[34] - 公司主营产品碎片率小于0.1%,印刷精度达±5微米[34] - 公司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4] - 公司销售有专业工程师驻场提供技术服务支持,设有专门技术服务部门进行售后维护[35] - 公司研发团队会根据客户独特需求对设备硬件或软件进行局部调整[35] - 公司能发挥本土化优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专业支持[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7.60亿元,上年同期12.39亿元,同比增长42.08%[1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6亿元,上年同期2.52亿元,同比增长57.20%[1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2亿元,上年同期3.04亿元,同比增长39.03%[1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9.55亿元,上年度末97.76亿元,同比增长12.06%[1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9.74亿元,上年度末58.72亿元,同比增长1.74%[1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725.40万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962.44万元[17]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7.60亿元,同比增长42.08%,主要因丝网印刷设备销量增长[38] - 营业成本10.55亿元,同比增长38.64%,因销量增长成本相应增长[38] - 销售费用1.10亿元,同比增长72.78%,因收入增加差旅费等费用增加[38] - 研发投入2.04亿元,同比增长56.17%,因研发人员及项目投入增加[38]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37.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4.04%,较上年末增加6.51%,因赎回大部分银行理财[44] - 存货期末金额36.5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3.36%,较上年末增加4.63%,因原材料及在产品大幅增加[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6.9155亿元,本期购买金额23.9亿元,本期出售金额35.3655亿元,期末数为5.45亿元[4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为8500万元,本期购买金额8500万元,期末数为1.7亿元[45] - 报告期投资额为25.7849557804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0694555885亿元,变动幅度为1145.98%[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累计投资收益为2129.449343万元[50] - 募集资金总额为27.862489亿元,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991205亿元,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5.239779亿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0.00%[52] -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设备产业化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23.1156亿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7649.56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3.31%[53] - 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4.746889亿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4.226249亿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94.27%[5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为23.0290778057亿元,均存放在募集资金专户[54] - 报告期内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委托理财发生额为9.5155亿元,未到期余额为0[57] - 报告期内银行理财产品(自有资金)委托理财发生额为10.97亿元,未到期余额为5.45亿元[57] - 公司结构性存款合计金额211955万元,总收益1532.28万元[60]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3728834771.77元,2022年1月1日为2690846801.44元[138] - 2022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45000000元,2022年1月1日为1691550000元[138] - 2022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571225073.35元,2022年1月1日为620051548.11元[138]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890293624.02元,2022年1月1日为875705071.48元[138] - 2022年6月30日存货为3654901711.42元,2022年1月1日为2808277260.47元[138] - 公司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计为109.55亿元,较年初的97.76亿元增长12.05%[139]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年初的7.64亿元增长至10.32亿元,增幅达35.07%[139] - 流动负债合计从年初的38.84亿元增加到49.67亿元,增长27.88%[140] - 负债合计从年初的39.31亿元增长至50.17亿元,增幅为27.62%[140] - 股本从年初的1.08亿元增加到1.73亿元,增长59.96%[140]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79.17亿元,较年初的70.75亿元增长11.90%[141] - 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从年初的7.48亿元增长至10.52亿元,增幅达40.49%[141] - 母公司资产总计从年初的78.24亿元增长到89.69亿元,增长14.64%[141] - 应付票据从年初的4423.67万元增长至3.63亿元,增幅达720.07%[141] - 存货从年初的24.20亿元增长至33.77亿元,增长39.52%[141]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60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12.39亿元,同比增长42.07%[142]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13.76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9.95亿元,同比增长38.26%[142] - 2022年上半年营业利润4.48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2.85亿元,同比增长57.02%[143]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3.84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2.46亿元,同比增长56.12%[143]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96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2.52亿元,同比增长57.20%[144] - 2022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损益 -1184.63万元,2021年上半年为 -584.05万元[144]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2.29元,2021年上半年为2.47元[144] - 2022年上半年稀释每股收益2.27元,2021年上半年为2.44元[144]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收入14.41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10.10亿元,同比增长42.64%[145]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成本8.62亿元,2021年上半年为5.72亿元,同比增长50.72%[145]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