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佳伟创(300724)

搜索文档
捷佳伟创(300724)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2:4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83.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4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26%[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41%[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5.26元/股,同比增长49.43%[18] - 稀释每股收益为5.26元/股,同比增长49.43%[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34%,同比上升2.13个百分点[18]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37,167.23万元,同比增长26.41%[2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3,009.89万元,同比增长49.26%[2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41%至83.72亿元[45] - 合并营业总收入从6,622,460,233.64元增至8,371,672,279.31元,增幅26.4%[17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4%,从66.22亿元增至83.72亿元[174]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0.3%,从14.06亿元增至21.14亿元[174] - 净利润同比增长49.2%,从12.27亿元增至18.31亿元[175] - 基本每股收益从3.52元上升至5.26元,增幅49.4%[175]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3%,从42.14亿元增至64.20亿元[177]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27.3%,从6.44亿元增至14.65亿元[178]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7.87%至58.90亿元[45]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4.47%至2.78亿元[4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5%,从2.91亿元降至2.78亿元[174]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从-7135万元改善至-5903万元[174]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35.7%,从-1.45亿元增至-1.97亿元[174]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6.77%[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96.77%至-7.76亿元[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024年上半年的1.96亿元净流入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7.76亿元净流出[18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5.4%,从39.82亿元降至29.71亿元[180] - 收到的税费返还大幅减少54.1%,从2.06亿元降至9480万元[18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55亿元,较去年同期1.47亿元大幅恶化[182]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长73.9%,从76.85亿元增至133.63亿元[181] - 投资支付的现金增长49.6%,从88.27亿元增至132.01亿元[18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28.8%,从4.74亿元增至6.10亿元[18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17.9%,从33.28亿元降至27.32亿元[181]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从-8.28亿元转为正1.71亿元[183]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下降9.8%,从23.45亿元降至21.16亿元[18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293.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5.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0%[18]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23个百分点至10.87%[50]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下降9.97个百分点至31.68%[50]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6.05个百分点至32.92%[50]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21个百分点至15.86%[50]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1.95亿元,较期初40.69亿元减少21.4%[1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9.19亿元,较期初62.11亿元减少4.7%[16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6.6亿元,较期初35.81亿元增长30.1%[165] - 存货期末余额为93.07亿元,较期初140.07亿元减少33.6%[165] - 合并资产总额从29,377,839,322.51元增长至33,630,089,485.68元,增幅14.5%[166][167] - 合同负债从9,672,647,224.10元增至13,106,772,305.71元,增幅35.5%[166] - 应付账款从6,098,295,015.55元增至7,774,785,964.59元,增幅27.5%[166] - 母公司存货从11,573,769,622.92元降至7,785,364,869.99元,降幅32.7%[170]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3,121,597,009.83元降至2,539,840,856.59元,降幅18.6%[169]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423,975,261.47元增至3,492,263,979.78元,增幅44.1%[170] - 合并未分配利润从8,341,975,173.27元降至6,928,124,498.51元,降幅17.0%[167] - 母公司合同负债从10,251,926,122.21元降至7,683,100,280.10元,降幅25.1%[171] - 合并应交税费从190,483,580.94元增至444,785,850.73元,增幅133.5%[16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债务重组损益为61,182,628.32元[22]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82,083,123.90元[22]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27,168,455.73元[22] - 政府补助收益(非持续性)为1,791,613.36元[22]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失为-1,118,234.44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6,233,853.44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26,755,474.60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90,493.22元[22]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918,538,832.0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9,843,368.85元[53]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9,300,001.00元,本期新增投资10,000,000.00元[53]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219,914,551.79元,本期新增252,325,337.18元[53]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336%,从1866万元增至8137万元[174] 业务线表现 - 工艺设备收入同比增长28.68%至69.77亿元[47] - 公司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利税连续八年位列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前十名[38] - 公司子公司创微微电子12英寸无篮槽式湿法设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5%[37] - 公司全面布局TOPCon、HJT、XBC、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等光伏电池技术路线[97] - 公司自建钙钛矿中试线获SNEC PV+ 2025兆瓦级翡翠奖[97] - 公司客户主要为下游大型光伏电池片厂商[9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设备研发制造销售[198] 地区表现 - 境外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占比24.54%[92] - 公司境外资产中日本S.C.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资产规模为1,425,923.16元,收益216,694.20元,占净资产比重0.01%[51] - 日本创微开发株式会社资产规模3,489,918.67元,收益82,447.39元,占净资产比重0.03%[51] - 马来西亚SC NEW ENERGY MALAYSIA SDN.BHD.资产规模38,328,448.32元,亏损2,323,611.30元,占净资产比重0.30%[51] - 香港子公司资产规模94,662,531.41元,收益1,414,682.68元,占净资产比重0.01%[51] - 新加坡子公司资产规模1,721,582.49元,亏损1,452,763.63元,占净资产比重0.01%[51] 行业和市场趋势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由531-583GW上调至570-630GW[3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212.21GW,同比增长107%[31] - 中国累计光伏装机突破1000GW,占全球光伏装机总规模近一半[31] - 光伏发电装机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30%[31] - 2025年上半年电池片、组件产量增速保持在15%以下,多晶硅、硅片产量出现负增长[31] - 光伏组件出口额实现同比增长的国家或地区达115个,其中对51个国家出口额增长率超过100%[31]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202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由215-255GW上调至270-300GW[32] -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27年太阳能光伏将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约一半[31]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2018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1.328亿元,净额为10.476亿元[61]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4.999999亿元,净额为24.812亿元[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18年IPO募集资金余额为1.244307亿元[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1年定增募集资金余额为7.877962亿元(含闲置募集资金转出暂时补充流动资金6亿元)[62] - 2018年IPO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8.476345亿元,使用比例80.91%[60] - 2021年定增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6.263395亿元,使用比例65.55%[60]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合计36.327999亿元,净额合计35.28804亿元[60] - 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24.73974亿元,总体使用比例70.11%[60] - 公司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11.206657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31.76%[60] - 公司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9.122269亿元,其中闲置两年以上资金金额9.122269亿元[60] - 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设备(新型半导体掺杂沉积工艺光伏设备)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9,247.2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883.9万元,投资进度96.07%[65] - 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设备(新型半导体掺杂沉积工艺光伏设备)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21,053.0万元,达到预计效益的81.67%[65] - 智能全自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设备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9,726.9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079.74万元,投资进度83.07%[65] - 智能全自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设备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25,598.2万元,达到预计效益的94.97%[65]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智能制造车间系统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33,057.0万元,项目已终止[65] - 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15,015.52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6,763.41万元,投资进度45.04%[65] - 国内营销与服务运营管理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4,332.0万元,项目已终止[6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7,895.36万元,实际投入28,311.94万元,投资进度101.49%[66] - 湿法工艺光伏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5,537.91万元,实际投入5,396.91万元,投资进度97.45%[66] - 高效新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湿法设备及配套智能制造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0,000.00万元,实际投入9,676.78万元,极速96.77%[66] - 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大尺寸多腔室扩散炉及PECVD设备生产线承诺投资总额28,672.95万元,实际投入17,613.28万元,投资进度61.46%[66] - 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大尺寸多腔室扩散炉及PECVD设备生产线实现效益16,472.50万元[66] - 超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99,877.18万元,实际投入84,434.40万元,投资进度84.54%[66] - 超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实现效益109,166.50万元[极速66] - 高效新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湿法设备及配套智能制造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实现效益131,031.80万元[66] - 湿法工艺光伏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实现极速效益90,119.00万元[66] - 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2021年04月27日生产建设投资额33.4百万[67] - 泛半导体装备产业化项目2021年04月27日生产建设极速投资额38.3百万[67] - 超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湿法设备项目2021年04月27日生产建设投资额4百万[67] - 透明导电膜设备(PAR)产业化项目2021年04月27日生产建设投资额1.00百万[67] - 先进半导体装备(半导体清洗设备及炉)研发项目2021年04月27日投资额64.6百万[67] - 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2025年预计产能利用率66.7%[67] - 泛半导体装备产业化项目2025年预计产能利用率28.3%[67] - 超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湿法设备项目2025年预计产能利用率7%[67] - 透明导电膜设备(PAR)产业化项目2025年预计产能利用率6%[67] - 先进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2021年04月27日研发投入占比08.6%[67] - 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68] - 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终止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8]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累计投入金额为352.48万元[68] - 超募资金投向金额为352.48万元[68]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极速片智能制造车间系统产业化项目终止[68] - 国内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终止[68] - 高效新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湿法设备及配套智能制造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使用变更资金10,000.00万元[68] - 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通过租赁厂地方式建设并将达到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68]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本年度投入金额为493.5万元[68]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金额为50.15万元[68]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智能制造车间系统产业化项目部分募集资金10,000.00万元变更为新项目高效新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湿法设备及配套智能制造设备生产线建设[69]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智能制造车间系统产业化项目及国内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终止并将剩余募集资金28,672.95万元调整用于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大尺寸多腔室扩散炉及PECVD设备生产线建设[69] - 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二合一透明导电膜设备产业化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69] - 先进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名称变更为第三代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并调整建设内容[69] - 先进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调整至2025年12月31极速日[69] - 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大尺寸多腔室扩散炉及PECVD设备生产线建设变更实施地点为租赁厂房[69]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变更用途将1亿元人民币用于高效新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湿法设备及配套智能制造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70] - 终止原项目并将募集资金余额286.7295百万元调整用于超高效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项目[70]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将项目名称变更为第三代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并调整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至2025年12月31日[70]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112.5491百万元并于2018年10月10日完成置换[70]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4260.15万元并于2021年9月27日完成置换[70] - 2019年使用不超过4.5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0]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实际使用3.3亿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70] - 2020年4月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额度为人民币5亿元[71] - 2020年12月31日实际补流金额为人民币1.2亿元[71] - 2021年4月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额度提高至人民币8亿元[71] - 2021年12月31日实际补流金额为人民币6.3亿元极速[71] - 极速2022年4月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额度增至人民币9亿元[71] - 2022年12月31日循环使用补流
捷佳伟创(300724) - 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信用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
2025-08-27 12:34
业绩总结 - 2025年半年度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97,956,771.69元[4] - 核销存货减少2025年半年度利润总额142,941.40元[5] - 计提减值准备减少2025年半年度利润总额197,956,771.69元[12] 减值损失数据 - 应收票据坏账损失为3,314,168.11元,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为 - 190,824,865.23元等[4] - 存货跌价损失为 - 34,920,000.64元,合同资产减值损失为34,155,976.94元[4] 存货处理 - 2025年半年度报废、处置存货17,692,158.87元,已计提跌价准备17,549,217.47元[5] 计提比例 - 1年以内应收账款等计提比例为5%,其他应收款为10%[9] - 1 - 2年应收账款等计提比例为10%,其他应收款为30%[9] - 2 - 3年应收账款等计提比例为20%,其他应收款为60%[9] - 3 - 4年应收账款等计提比例为50%,其他应收款为100%[9]
光伏行业“反内卷”再升级!罗博特科强势涨停,光伏龙头ETF(516290)涨超2%,高盛:“反内卷”有望为企业盈利注入新的动力
新浪财经· 2025-08-25 07:16
市场表现 - 光伏龙头ETF(516290)放量上涨2.19% 成交近5000万元 [1]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1.81% 成分股罗博特科盘中涨停 大全能源上涨11.55% 捷佳伟创上涨8.09% [3] - 成分股阳光电源上涨4.02% 成交额68.40亿元 德业股份上涨5.90% 捷佳伟创上涨8.26% 成交额26.75亿元 [4] 政策动向 - 多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强调加强产业调控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规范产品质量 支持行业自律 [5] - 国盛证券认为行业调控和价格控制优化供给侧 有利于产业链盈利修复和供给侧改革推进 [5] - 高盛指出"反内卷"行动可能通过三大渠道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光伏等行业政策上行空间定价具有吸引力 [5] 行业前景 - 光伏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 板块情绪或现右侧拐点 [5] - 光伏龙头ETF(516290)管理费率0.15% 托管费率0.05% 为市场主流费率的三分之一 [5]
光伏概念股早盘爆发,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光伏50ETF(516880)涨约2%,再创年内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3:51
市场表现 - A股早盘高开高走 光伏概念股震荡走强 罗博特科大涨20% 大全能源涨超12% 捷佳伟创涨超5% [1] - 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光伏50ETF(516880)涨约2% 再创年内新高 [2] 政策动态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明确从四方面重点规范行业秩序:加强产业调控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规范产品质量 支持行业自律 [2] - 光伏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 自7月初以来硅料、硅片价格大幅上涨 电池片、组件价格也有所回升 [2] 行业展望 - 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或持续深化 硅料环节作为核心抓手 将通过能耗管控与产能收储约束落后产能 [2] - 建议关注BC产业链、TOPCon领先企业及辅材龙头 [2] 指数构成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从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反内卷”新动作,光伏产业回暖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1:31
行业自律倡议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倡议加强行业自律 共同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抵制低于成本价格恶性竞争 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杜绝偷工减料和功率虚标行为 [2] - 倡议要求企业根据市场供需合理排产 加强产销衔接 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坚持创新驱动 转向高质量竞争 [2] - 倡议呼吁地方政府落实反垄断法 规范招商引资行为 检测机构履行质量监测职责 媒体客观报道 金融机构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 [2] 价格与市场动态 - 光伏产业链价格呈现回暖迹象 硅料和硅片价格大幅上涨 电池片和组件价格有所恢复 [3] - 华润电力和华电集团光伏组件集采开标价格高于此前央企集采价格 TOPCon双玻组件售价区间约每瓦0.61-0.71元人民币 [3] - 硅料作为供给侧改革核心抓手 能耗管控与产能收储或同步推进 海外需求复苏与国内集采托底 需求韧性较强 [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正值且同比增长的光伏设备股包括锦浪科技(净利润6.02亿元 同比增长70.96%) 横店东磁(净利润10.20亿元 同比增长58.94%)等 [4][5] - 锦浪科技业绩增长因中大功率逆变器和储能产品占比提升 欧洲市场去库存后需求回升 新兴市场光伏装机需求增长 [4] - 8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的光伏设备股有7只 包括捷佳伟创 阳光电源 联泓新科等 [5] 重点公司分析 - 捷佳伟创8月以来融资净买入7.47亿元 年内累计上涨25.2% 滚动市盈率低于10倍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7-19.6亿元 同比增长38.65%-59.85% [6] - 焦作万方拟发行股份购买三门峡铝业99.44%股权 交易作价319.49亿元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重组上市 [8] - 三门峡铝业承诺2026-2028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2.4亿元 33.3亿元 34.7亿元 拥有氧化铝权益产能1028万吨/年 位居全国第四 [9] 产能与市场地位 - 三门峡铝业主营业务为氧化铝 电解铝 烧碱 金属镓生产销售 拥有电解铝权益产能超100万吨/年 烧碱产能50万吨/年 金属镓产能290吨/年 [9] - 三门峡铝业氧化铝权益产能位居全球第六 是国内三大氧化铝现货供应商之一 在中国铝产业占据重要地位 [9]
捷佳伟创股价震荡下行 深圳光伏设备出口持续增长
金融界· 2025-08-21 16:43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1日收盘价75.9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43% [1] - 当日成交额15.47亿元 股价波动区间75.30元至78.97元 振幅达4.76% [1] 资金流向 - 8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753.90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23亿元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电池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总部位于深圳 属光伏设备行业国内领先供应商 [1] 海外业务拓展 - 2020年至2024年境外营收从5.66亿元增长至17.40亿元 [1] - 深圳"新三样"产品2025年前7个月光伏出口达621.8亿元 同比增长21.5% [1]
捷佳伟创(300724)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094.7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9 07:57
公司股价及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74.48元,上涨0.31% [1] - 换手率为9.69%,成交量27.82万手,成交金额21.0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094.74万元,占比成交额3.37%,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538.81万元(0.73%)、大单净流入5555.93万元(2.64%) [1] - 中单净流入898.63万元(0.43%),小单净流出7993.36万元(3.79%)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40.99亿元,同比增长58.95% [1] - 归属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22.42%,扣非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15.49% [1] - 流动比率1.441,速动比率0.884,资产负债率63.91%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深圳市,专注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34771.3586万人民币,实缴资本29835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左国军 [1] 公司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1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87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11条,专利信息509条,行政许可70个 [2]
业绩连增绩优股出炉 5股市盈率不到10倍
证券时报· 2025-08-19 03:41
业绩创新高股票统计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创历史同期新高的股票接近350只,不包括2024年以来上市的股票 [1] - 10只股票上半年净利润超百亿元,包括中国移动、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紫金矿业、中国电信等 [1] - 上市以来半年报净利润连续增长的股票有45只 [1] 低估值业绩稳健增长股 - 45只业绩稳健增长的股票中,23只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5只低于10倍 [1] - 市盈率最低的5只股票为常熟银行(6.22倍)、杭州银行(6.46倍)、青岛银行(6.49倍)、齐鲁银行(6.96倍)、捷佳伟创(8.92倍) [1][2] - 常熟银行上半年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13.51%,二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4只社保基金组合,合计持仓市值超20亿元 [1] 个股数据详情 - 杭州银行A股市值1154.04亿元,今年以来涨幅10.76% [2] - 青岛银行A股市值174.66亿元,今年以来涨幅31.64% [2] - 齐鲁银行A股市值360.62亿元,今年以来涨幅9.72% [2] - 捷佳伟创A股市值258.18亿元,今年以来涨幅20.15% [2] - 中国移动A股市值976.70亿元,今年以来跌幅6.63%,市盈率16.42倍 [2] - 中国电信A股市值5798.94亿元,今年以来涨幅4.66%,市盈率19.98倍 [2] - 立讯精密A股市值2871.07亿元,今年以来跌幅2.32%,市盈率20.60倍 [2]
【中航先进制造行业周报】全球首个机器人运动会开幕,智元率先推出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20250817
中航证券· 2025-08-17 14:57
行业评级 - 先进制造行业评级:增持 [3]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至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台,目前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6]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看好平台型布局电池片、组件的龙头公司 [6] -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6] -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6] - 自动化领域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6] - 氢能源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6] - 工程机械领域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6] 重点推荐公司 - 重点推荐:华胜天成、三晖电气、晶品特装、浙江荣泰、北特科技、汉威科技、组威股份、软通动力 [4] - 核心个股组合:华胜天成、三晖电气、晶品特装、北特科技、浙江荣泰、兆威机电、腾亚精工、纽威股份、三花智控、双树股份、中坚科技、莱斯信息、软通动力、航锦科技、华伍股份、天阳科技 [6] 人形机器人专题研究 - Figure 02首次展示基于端到端神经网络的自主折叠毛巾能力,其Helix大模型实现拟人化交互 [6][7] - 智元机器人发布行业首个开源世界模型平台Genie Envisioner,通过视频生成闭环架构革新具身智能的"感知-决策-执行"范式 [6][11]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开幕,来自16国的500余台机器人参与26项竞技与场景赛,全面检验运动控制与任务执行能力 [6][15] 重点跟踪行业 光伏设备 - 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设备龙头企业具备技术创新、客户基础以及规模效应的优势,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21] - 光伏产业链价格中枢下移,成本和效率成为产业聚焦的核心,低氧单晶炉&MCZ技术、0BB无主栅技术、电镀铜等降本增效技术逐步导入 [21] 锂电设备 - 复合集流体从0到1加速渗透,推荐关注相关设备商东威科技、骄成超声 [21] - 大圆柱渗透率提升,激光焊接等环节有望受益,推荐关注联赢激光 [21] 储能 - 发电侧和用户侧储能均迎来重磅政策利好,推动储能全面发展 [21] - 发电侧首次提出市场化并网,超过保障性并网以外的规模按15%的挂钩比例配建调峰能力 [21] - 用户侧全面推行分时电价,峰谷价差达3到4倍,进一步推动用户侧储能发展 [21] 半导体设备 - 预计2030年半导体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设备需求将达到1400亿美元 [22] - 2020年中国大陆市场的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较上年增长39%,至187.2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 [22] 自动化 - 我国刀具市场规模在4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57亿元 [22] - 刀具市场竞争格局分散,CR5不足10%,且有超1/3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 [22] 氢能源 - 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随着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看好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 [21] - 建议关注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等 [21] 工程机械 - 强者恒强,建议关注龙头公司,推荐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中联重科等 [22]
捷佳伟创(300724.SZ):暂不涉及PCB领域
格隆汇· 2025-08-15 09:57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目前主要业务集中在光伏电池装备领域 [1] - 公司正积极向半导体装备领域拓展业务 [1] - 公司同时积极向锂电装备领域拓展业务 [1] 业务范围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暂不涉及PCB(印刷电路板)领域业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