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300676)

搜索文档
从基因检测到成功手术 华大基因早筛技术助股东击退早期肠癌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04:17
公司动态 - 华大基因股东韩先生通过公司年度股东回馈活动获得的华常康肠道健康检测产品,在无症状阶段成功检出早期结直肠癌,并及时干预避免了病情恶化[1] - 韩先生于2025年2月参与活动,5月完成检测后发现3个基因甲基化阳性,经肠镜确诊为乙状结肠粘膜内癌,7月成功手术切除[1] - 华常康作为非侵入性早筛工具,在本次事件中体现了其在结直肠癌早期发现中的重要价值[1] - 华大基因2025年度股东回馈活动面向持股时间满一年以上的股东,可免费领取华常康肠道健康检测礼盒[1] - 韩先生检测结果显示3个基因甲基化水平阳性,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内一枚直径约2公分的肿瘤[1] - 由于发现及时,癌症未侵入基地、未扩散,韩先生术后恢复良好[1] 行业背景 - 结直肠癌位列我国第二大高发癌种,死亡率排名第四,城市地区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2] - 《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年)》指出应将有家族史、既往息肉或慢性肠病、长期久坐、肥胖、吸烟饮酒、高脂低纤饮食习惯等人群列为高风险人群[2] - 肠镜作为确诊"金标准"存在肠道准备复杂、侵入操作等缺点,导致筛查率偏低[2] - 《指南》推荐使用粪便DNA甲基化等非侵入性检测方式作为初筛补充,因其灵敏度高、操作简便[2] - 华大基因华常康粪便DNA甲基化检测产品通过分析肠道脱落细胞中特定基因甲基化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早期癌变信号[2] - 该方法已在多项研究中展现出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
医疗器械概念股走高,相关ETF涨约3%
搜狐财经· 2025-08-07 02:41
医疗器械板块市场表现 - 联影医疗、新产业、华大基因、九安医疗股价涨幅均超过3% [1] - 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的ETF上涨约3% [1] - 医疗器械ETF基金(159797)现价0.830元,上涨0.026元,涨幅3.23% [2] - 医疗器械指数ETF(159898)现价0.588元,上涨0.018元,涨幅3.16% [2] - 医疗器械ETF(562600)现价0.939元,上涨0.028元,涨幅3.07% [2] - 医疗器械ETF(159883)现价0.540元,上涨0.015元,涨幅2.86% [2] 行业投资机会 - 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主要来自国际化发展 [2] - 多家企业2025年国际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 [2]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2] - 国际业务长期空间大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2] - 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涨幅表现较好,可能对A股产生映射效应 [2] - A股和港股医疗器械板块投资机会预计持续凸显 [2]
华大基因(300676)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768.5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12: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华大基因2025年8月5日收盘价53.34元,下跌0.78% [1] - 换手率1.89%,成交量7.85万手,成交金额4.18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2768.54万元,占成交额6.63% [1] - 超大单净流出2131.34万元(占比5.1%),大单净流出637.20万元(占比1.53%) [1] - 中单净流出2540.12万元(占比6.08%),小单净流入228.42万元(占比0.55%)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72亿元,同比减少18.18% [1] - 归属净利润5269.51万元,同比减少524.87%,扣非净利润6329.71万元,同比减少2879.13% [1] - 流动比率2.854,速动比率2.617,资产负债率26.68% [1] 公司基本信息 -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41582.1575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2611.9339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赵立见,主营业务为专业技术服务业 [1] 对外投资与知识产权 - 公司对外投资7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42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665条,专利信息374条,行政许可13个 [2]
医疗服务板块8月4日跌0.26%,昭衍新药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6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32
板块整体表现 - 医疗服务板块当日下跌0.26% 跑输上证指数(涨0.66%)和深证成指(涨0.4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显著 涨幅最高为南模生物(20.01%) 跌幅最大为昭衍新药(-3.04%)[1][2] - 板块成交活跃 药明康德成交额达58.21亿元 昭衍新药成交12.46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南模生物强势涨停 收盘价43.73元 成交量4.08万手 成交额1.66亿元[1] - 阳光诺和大涨14.84% 收报66.54元 成交量12.60万手 成交额8.15亿元[1] - 诚达药业上涨4.04% 收盘价28.10元 成交量10.58万手 成交额2.93亿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9.69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4.86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4.55亿元[2] - 南模生物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081.34万元 主力净占比达18.51%[3] - 诚达药业获主力净流入3047.11万元 主力净占比10.42%[3] - 昭衍新药虽跌幅居前 但成交活跃 主力资金流向未在榜单前列显示[2] 重点公司交易情况 - 药明康德作为板块权重股下跌1.24% 收盘价91.85元 成交63.92万手[2] - 泰格医药下跌1.24% 收报66.18元 成交18.49万手 成交额12.06亿元[2] - 凯莱英下跌1.14% 收盘价110.08元 成交10.87万手[2]
这一领域迎利好,主力资金抢筹股出炉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01:03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医保局新增100多项医疗新技术价格项目 包括脑机接口置入费和适配费 支持新技术进入临床并收费 [2] - 脑机接口技术成熟获批后可快速进入临床应用并收费 形成价格立项与技术创新并行格局 [2] - 全球脑机接口严肃医疗应用潜在规模150-850亿美元 消费医疗应用潜在规模250-600亿美元 [3] - 中国脑机接口产业累计专利超2000项 专利申请数量呈波动上升态势 [3] 技术进展与临床突破 - 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完成 成功帮助偏瘫患者实现运动功能修复 [3] - 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精准控制 神经重建和智能康复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3] - 脑机接口正处于由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重要阶段 [1][3]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汉威科技控股子公司苏州能斯达研发新型脑机接口微纳传感器 采用非侵入式类脑交互方式 年内股价上涨111.82% [3] - 北陆药业参股公司深圳医未医疗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是中国唯一全面覆盖脑部疾病全流程的脑科学医疗AI企业 [4] - 深圳医未医疗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脑血管疾病双领域均获批NMPA三类证 [4] - 三博脑科月内获22家机构调研 [3] 资金流向与个股表现 - 7月31日脑机接口概念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昆仑万维净流入3.64亿元 科大讯飞净流入2.26亿元 创新医疗净流入1.16亿元 [4] - 乐普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入0.63亿元 冠昊生物净流入0.37亿元 爱朋医疗净流入0.35亿元 [4][5] - 脑机接口概念股年内平均上涨29.66% 显著强于大盘 [3] - 创新医疗年内涨幅92.71% 爱朋医疗上涨78.52% 乐普医疗上涨38.61% [5] - 长城军工涨停创新高 北方长龙涨17.22% [1]
深圳无田却“育种”: 生物科技焕新农业图景
证券时报· 2025-07-31 21:32
深圳生物育种行业突破 - 深圳在生物育种领域取得多项突破,包括水稻、马铃薯、大豆等作物育种,形成"基础—应用—产业化"完整链条 [1][2][3][4][5][6]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商连光团队发布全球首个包含251份水稻种质的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挖掘出耐盐关键基因STG5,培育的耐盐碱水稻可在含盐量10‰的土地上生长 [2] - 唐晓艳团队培育出"洁田稻",对除草剂抗性是传统品种的10—15倍,研发的"广三系"杂交育种技术将不育系培育周期从5—10年缩短至3年 [3] 水稻育种创新 - 商连光团队的水稻超级泛基因组图谱被国外研究参照,耐盐碱水稻技术有望改造中国3000万亩沿海盐碱地 [2] - 唐晓艳团队"洁田稻"配套除草剂使用一次即可控制杂草,"洁田小麦"已在河北推广 [3] - 华大万物与云南大学合作培育"多年生稻23"实现"种一次收三年",大幅减少耕种成本 [4] 智慧育种技术 - 华大万物开发全基因组大数据智慧育种系统CropGS-Hub,成为育种者的"智能助手" [4] - 华大万物开发沙漠改造技术,通过植物纤维粘合剂与沙子混合使不毛之地具备保水保肥能力 [4]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张春芝团队培育出仅为芝麻1/6大小的马铃薯种子,改变传统块茎种植模式 [5] 基因编辑前沿 - 朱健康团队开发新型CRISPR-Cas酶突破海外专利围墙,高油酸大豆油酸含量从不足20%提升至80%以上 [6] - 朱健康团队在番茄中提升GABA含量5倍,改良水稻、小麦淀粉降低升糖指数,增加鲜食玉米甜味不增卡路里 [6] - 朱健康团队成果获我国首张农业用基因编辑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6] 产业生态建设 - 深圳2004年建立国家超级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2007年华大基因落户 [8] - 深圳采取"政府支持+市场驱动"模式,科研既瞄准国家需求又对接产业痛点 [9] - 政策吸引唐晓艳、朱健康、商连光、张春芝等顶尖人才团队 [8]
深圳无田却“育种”:生物科技焕新农业图景
证券时报· 2025-07-31 18:34
深圳生物育种行业突破 - 深圳在缺乏农业耕地背景下形成生物育种产业集群,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结合改变中国农业格局,涉及水稻、马铃薯、大豆等作物[1][8] - 政策引导与创新生态是核心支撑,深圳比国家层面早8年布局生物育种,吸引华大基因、朱健康团队等龙头机构[8][9] 水稻育种技术突破 - 商连光团队发布全球首个包含251份水稻种质的超级泛基因组图谱,被国际研究参照,并挖掘耐盐基因STG5,使水稻可在含盐量10‰土地生长(普通水稻耐受上限0.3%),潜在改造中国3000万亩盐碱地[2] - 唐晓艳团队培育抗除草剂水稻"洁田稻",ALS基因突变使抗性达传统品种10—15倍,配套除草剂可基本消除杂草,其"广三系"杂交技术将不育系培育周期从5—10年缩短至3年[3] 智慧育种与马铃薯革命 - 华大万物开发全基因组大数据智慧育种系统CropGS-Hub,实现基因与性状精准关联,培育"多年生稻23"实现种一次收三年,并探索沙漠改造技术[4] - 张春芝团队突破马铃薯四倍体育种难题,通过二倍体诱导技术培育芝麻1/6大小的种子,新品种含丰富胡萝卜素且抗氧化,当前产量为传统60%—80%[5]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 - 朱健康团队开发新型CRISPR-Cas酶突破海外专利,高油酸大豆油酸含量从20%提升至80%以上,获国内首张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并改良番茄GABA含量(提升5倍)、低升糖指数水稻等[6][7] 产学研联动模式 - 深圳形成"政府支持+市场驱动"机制,如唐晓艳团队获政府经费与技术授权收入,华大万物市场化运作,朱健康团队通过产业化合作推广成果[9]
联手华大基因嫡系VC 华检医疗要做首只创新药RWA专属基金
智通财经· 2025-07-31 08:16
战略合作与基金设立 - 华检医疗与华大共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建立"华检华大共赢创新药知识产权代币化基金"(IVD-BGI CoWin)[1] - 基金将投资于华检医疗在中国香港、美国等地的"NewCo+RWA"Web3交易所生态项目[1] - 华检医疗或其指定实体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 华大共赢担任普通合伙人负责运营管理[7]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消息公布次日股价盘中飙升15.78% 价格首次逼近5港元/股 市值直冲80亿港元[3] 合作方背景与行业痛点 - 华大共赢是华大基因旗下企业风险投资平台 拥有丰富生物医药项目资源[6] - 创新药研发80%资金消耗在临床阶段 存在研发变现周期长、投资门槛高等行业痛点[6][7] 基金战略定位与市场机遇 - 基金诞生恰逢2025年创新药资本市场回暖:上半年医疗大健康领域18家公司上市募资超180亿元[7] -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较年初低点涨幅超124% 16只重仓创新药的基金收益翻倍[7] - 通过RWA技术将高价值医疗资产(如Ⅱ期临床ADC药物、基因疗法专利)转化为可分割交易的数字凭证[7] 三位一体Web3战略 - 基金是"NewCo+RWA+稳定币"三位一体战略的关键落子 推进重塑全球医疗创新药物资产价值链[8] - 基金扮演生态"资产筛选器"角色 华大共赢负责筛选优质创新制药公司或目标资产[9] - 筛选出的资产将进入包含IVDNewCo交易平台和稳定币IVD Dollar(IVDD)的Web3交易所生态[9] 监管合规布局 - 7月20日在美国注册成立IVD GROUP INC 同步向SEC、CFTC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9] - 布局紧跟美国《天才法案》签署(7月18日)和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8月1日)的监管窗口期[9] - 香港金管局要求稳定币发行人满足全额储备、实时赎回等条件 初期仅发放极少数牌照[9] 市场规模与行业价值 - 波士顿咨询与ADDX预测2030年全球RWA市场规模达16.1万亿美元(占全球GDP10%)[10]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规模达519亿美元 首付款规模接近一级市场融资金额[10]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的PD-1/VEGF双抗授权协议首付款12.5亿美元 创国内创新药出海纪录[10]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深度优先策略"聚焦医疗创新药垂直赛道 通过三重架构重构价值链[10] - NewCo模式负责资产孵化和价值提升 RWA技术实现资产代币化和分割流通 稳定币提供交易媒介[10] - 构建医疗创新药领域的"全球自由交易市场" 可能重构万亿医药资产流动规则[10][11] 品牌战略升级 - 7月30日同步宣布三大品牌升级举措:对"IVD"slogan战略焕新、启用全新企业标志[12] - "IVD"重新解读为Innovation(创新)、Verification(验证)、Development(发展)[13] - 新LOGO以四原色块象征价值坐标 体现向"全球医疗创新价值链-去中心化科学生态构建者"转型[13]
联手华大基因嫡系VC 华检医疗(01931)要做首只创新药RWA专属基金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7:56
战略合作与基金设立 - 华检医疗与华大共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共同建立创新药知识产权代币化基金[1] - 基金将投资于华检医疗在中国香港 美国等地的"NewCo+RWA"Web3交易所生态项目[1] - 华检医疗或其指定实体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 华大共赢担任普通合伙人负责运营管理[7] 市场反应与行业背景 - 消息公布次日股价盘中飙升15.78% 价格首次逼近5港元/股 市值直冲80亿港元[3] - 2025年上半年医疗大健康领域18家公司成功上市 募资超180亿元[7] - 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较年初低点涨幅超124% 16只重仓创新药的基金收益翻倍[7] 创新药代币化解决方案 - 通过RWA技术将高价值医疗资产转化为可分割交易的数字凭证[7] - 重点针对Ⅱ期临床的ADC药物 基因疗法专利等创新药资产[7] - 解决行业痛点:80%资金消耗在临床阶段 研发及变现周期长 投资门槛高企[6][7][11] 三位一体Web3战略 - 构建"NewCo+RWA+稳定币"三位一体战略 重塑全球医疗创新药物资产价值链[9] - 基金扮演生态"资产筛选器"角色 华大共赢负责筛选优质创新制药公司或目标资产[9] - 建立包含IVDNewCo Exchange交易平台和专有稳定币IVD Dollar(IVDD)的Web3交易所生态[9] 监管合规布局 - 在美国纽约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IVD GROUP INC 同步启动向SEC CFTC提交稳定币牌照申请[9]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 发行人须满足全额储备 实时赎回等严格条件[9] - 双线布局使公司在监管合规道路上占得先机[10] 市场前景与行业数据 - 波士顿咨询与ADDX联合预测:2030年全球RWA市场规模达16.1万亿美元 占全球GDP的10%[11]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规模达519亿美元 首付款规模接近一级市场融资金额[11]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的PD-1/VEGF双抗授权协议首付款达12.5亿美元 创国内创新药出海纪录[11] 品牌战略升级 - 对核心品牌"IVD"slogan进行战略级内涵焕新 正式启用全新企业标志[13] - "IVD"全新解读:Innovation(创新) Verification(验证) Development(发展)[14] - 新LOGO以"四个✓"象征"做对的事 把事做对 对的机制 对的人"的价值坐标[14] 战略愿景 - 从医疗器械分销商转型为"全球医疗创新价值链-去中心化科学生态构建者"[14] - 终极愿景:让顶尖医疗创新药IP像数字货币一样自由流通[14] - 通过技术手段重构医疗创新药价值链 让资本 研发 商业化形成正向循环[15]
华大基因成立北京智惠华大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证券之星· 2025-07-31 00:36
公司设立与股权结构 - 北京智惠华大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乐燕群[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1] - 由华大基因全资持股 通过天眼查APP股权穿透显示[1]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第三类医疗设备租赁和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1] - 一般项目涵盖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第一类/第二类医疗设备租赁与销售[1] - 技术服务与开发 非居住房地产租赁 机械设备租赁 园区管理服务及物业管理[1] - 软件开发 计算机软硬件零售 货物与技术进出口业务[1] 业务定位 - 经营范围为医疗器械全产业链服务 涵盖研发、销售、租赁及技术支持[1] - 涉及房地产租赁和园区管理服务 显示多元化业务布局[1] - 具备进出口资质 表明国际化业务拓展潜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