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合科技(300491)
icon
搜索文档
通合科技:股东杨雄文、李明谦、任献伟拟分别减持不超过约175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3:37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杨雄文持有314万股(占总股本1.79%)计划减持不超过175万股(不超过总股本1%)[1] - 股东李明谦持有695万股(占总股本3.96%)计划减持不超过175万股(不超过总股本1%)[1] - 股东任献伟持有745万股(占总股本4.25%)计划减持不超过175万股(不超过总股本1%)[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减持期间为2025年9月22日至12月19日[1] 公司业务结构 - 新能源汽车行业收入占比70.45% 为公司核心业务板块[1] - 电力操作电源收入占比17.46% 为第二大业务板块[1] - 航空航天等行业收入占比8.6% 其他业务合计占比3.49%[1] 公司市值 - 当前市值为60亿元[2]
通合科技: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2:54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杨雄文持股1.79%计划减持不超过175.27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 [1] - 股东李明谦持股3.96%计划减持不超过175.27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 [1] - 股东任献伟持股4.25%计划减持不超过175.27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 [1] 减持方式 - 三位股东均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实施减持 [1] - 三位股东均未在公司任职 [1]
通合科技(300491.SZ):杨雄文、李明谦、任献伟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16 12:51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杨雄文持有公司股份313.81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1.79% [1] - 股东李明谦持有公司股份694.74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3.96% [1] - 股东任献伟持有公司股份745.00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4.25% [1] 减持安排 - 三位股东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 [1] - 减持时间窗口为2025年9月22日至2025年12月19日 [1] - 合计减持数量不超过175.27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 [1] 股东背景 - 三位减持股东均未在公司担任职务 [1] - 本次减持计划需在公告后三个交易日启动 [1]
通合科技: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9-16 12:37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杨雄文、李明谦、任献伟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752,691股 [1] - 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减持实施细节 - 减持计划自公告之日起三个交易日后开始 实施期间为三个月 [1] - 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1] - 减持股票来源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及离婚财产分割取得股份 [1] 减持价格机制 - 减持价格将按照市场价格执行 [1] - 价格可能因除权除息事项进行调整 [1]
通合科技(300491) - 关于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2025-09-16 12:26
股东持股 - 杨雄文持股3138100股,占比1.79%[3] - 李明谦持股6947400股,占比3.96%[3] - 任献伟持股7450007股,占比4.25%[3] 减持计划 - 三位股东2025年9 - 12月减持,不超1752691股,占比不超1%[3][5] - 杨、李锁定期满后减持价格、数量有要求[7][8] - 杨、李任董监高时每年转让不超25%[8] - 杨、李减持提前三日公告[8] - 任献伟履行李的承诺[8] 减持影响 - 减持时间和价格不确定[9] - 不导致控制权变更,不影响经营[9]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首予通合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43.7元
格隆汇APP· 2025-09-16 09:25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充电模块行业经历长期洗牌后 2024年公司国内市占率位列前四 处于第一梯队 [1] - 数据中心HVDC电源模块业务成为公司新成长曲线 [1] 业务拓展与下游应用 - 智能电网领域产品包括电力电源 通信电源 消防电源 配网电源及交流不间断电源 [1] - 航空航天领域拓展特种电源业务 实现电源国产化 [1] 产能扩张与资本运作 - 2025年8月发行可转债预案 拟募集不超过5.2亿元投资数据中心用供配电系统及模块研发生产 [1] - 2025年上半年在建工程金额明显提速 [1] 财务表现与估值 - 2026年及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实现快速增长 [1] - 特种电源需求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1] - 基于2026年43倍市盈率估值 对应目标股价43.7元 [1]
通合科技(300491):博物通达,迎AI时代机遇
天风证券· 2025-09-16 03:2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43.7元(当前股价34.8元)[5][62] 核心观点 - 充电模块行业经历洗牌后集中度大幅提升 通合科技2024年市占率14.8%位居国内前四 处于第一梯队[1][12][34] - 数据中心HVDC电源模块与充电模块技术同源 有望成为新增长曲线 受益于全球科技巨头推动的800V高压直流架构趋势[3][17][48] - 公司产品向高功率迭代 推出40kW太行系列(峰值效率≥97.2%)及昆仑系列(功率密度78W/in³) 高性能与性价比兼备[26][27] - 海外业务毛利率达51.5% 显著高于国内25.9% 公司正加大对欧洲、美洲、东南亚市场开拓[38][40] - 2025Q2净利率提升至5.8%(环比+8.9pct) 主业迎来阶段性反转[41][43] 业务板块分析 充电模块业务 - 行业供应商从2015年30多家减少至2023年10家 淘汰率超75%[2][31] - 充电模块价格从2015年0.8元/瓦降至2019年0.13元/瓦 2024年40kW产品单价0.09元/瓦[2][31] - 公司产品完成九代迭代 推出符合国网"六统一"标准的20kW模块及CE/UL认证的40kW模块[26] - 2025H1新能源功率变换产品营收3.8亿元(YOY+19%) 占比66% 毛利率19.5%[18][13] 智能电网业务 - 产品包括电力操作电源、配电自动化终端电源等 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32][35] - 2025H1智能电网电源营收1.2亿元(YOY+36%) 占比20% 毛利率41.2%[18] - HVDC产品覆盖240V/336V/800V电压等级 整机系统最大功率达1MW[35][49] 航空航天特种电源 - 通过子公司霍威电源实现国产化 产品包括DC-DC电源模块、组件电源等[36] - 2025H1定制类电源营收0.7亿元(YOY+60.3%) 占比12% 毛利率45.6%[18] - 推进低功率DC-DC模块、大功率DC-DC模块等国产化特种电源研制[36] 成长驱动因素 技术协同优势 - 充电模块AC-DC/DC-DC变换结构与数据中心HVDC架构类似 具备技术共通性[3][17][46] - 英伟达推动800V HVDC架构 Meta和谷歌探索高压直流方案 行业向高压直流趋势发展[3][48] 产能扩张计划 - 2025年8月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5.2亿元 其中4.1亿元投向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研发生产[3][53] - 在建工程金额2025H1明显提速 Q2达0.29亿元[3][54][55] 财务增长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3.3/16.9/21.9亿元(YOY+10%/27%/30%)[4][59] - 预计归母净利润0.8/1.8/2.6亿元(YOY+233%/123%/48%)[4][59] - 电力行业业务增速最快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长30%/40%/50%[60][61] 同业对比与估值 - 同业公司2026年PE估值:优优绿能28X、盛弘股份18X、中恒电气60X[4][63] - 基于HVDC新增长曲线及净利润高增长 给予2026年43倍PE[4][62] - 当前市盈率76.51X(2025E) 预计2026年降至34.32X[4]
最高补贴达50%,广州大举加码车联网V2X建设
选股宝· 2025-09-15 23:33
广州市车网互动试点规划 - 广州市发布2025-2027年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方案 目标2025年底实现V2G充电桩和V2G车辆"双过千"(即均超过1000个/辆)[1] - 2025年V2G放电量目标不低于150万千瓦时 2026年不低于200万千瓦时 2027年不低于250万千瓦时[1] - 为V2G充换电设施提供不超过设备成本50%的建设补贴[2] V2G技术市场前景 - V2G技术实现电动车与电网双向能量传输 电动车可充当储能设备 在电网低负荷时充电、高负荷时放电赚取差价[2] - 2025/2030/2050年中国新能源车保有量预计达4000万/1亿/3.5亿辆 车载储能容量预计达26亿/65亿/228亿度[2] - 2025/2030/2050年车网互动充电桩新增量预计分别为1140万/8000万/25000万台[2] - 全球V2G市场价值将从2023年37.8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450.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8%)[2] 产业链发展机遇 - 车网互动推进将催生充电桩和电动汽车升级换代需求 包括新产品生产和原有产品改造[2] - 充电运营商和第三方服务平台更能满足V2G示范项目负荷聚合需求[2] - 与电网深度绑定的负荷聚合商有望凭借购电优惠快速抢占市场[2] 相关公司布局 - 特锐德作为充电桩及运营板块龙头 车网互动技术布局领先 V2G设备占比全国第一[3] - 通合科技充电模块国内领先 V2G功率等级覆盖广泛[4]
电力设备行业周报:海外算力需求再超预期,国产生态加速成熟-20250915
华鑫证券· 2025-09-15 14:39
好的,我将为您总结这份行业研报的关键要点。报告主要围绕AI算力基础设施和电力设备行业展开分析。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电力设备板块维持"推荐"评级 [7][18] 报告核心观点 - AI算力基础设施正面临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共振,液冷服务器产业链迎来明确爆发拐点 [5] - 英伟达新一代Rubin架构芯片已全部流片并计划明年量产,预计未来五年全球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本开支将达3-4万亿美元 [5][15] - 高性能计算密度提升推动散热需求升级,液冷技术因Rubin芯片的先进制程成为必选项 [5][15] - 头部云厂商千亿级合作及万亿级资本投入将直接拉动液冷服务器需求 [5][15] - 国产AI产业链竞争力持续提升,行业龙头通过研发系列化芯片、建设封装平台及开放生态加速国产算力集群协同与生态整合 [6][16] 行业动态与市场表现 AI算力与液冷产业链 - 甲骨文最新财报显示云基础设施收入预计暴增77%,未确认履约义务激增至4550亿美元,其中与OpenAI的合同规模高达3000亿美元 [5][15][24] - OpenAI与甲骨文签署总额约3000亿美元(约合2.14万亿元人民币)的算力采购合同,为史上最大云计算合同之一 [24] - 寒武纪定增获批复,拟募资39.85亿元投入大模型芯片与软件平台研发,上半年营收同比激增4347%,实现扭亏为盈 [6][16] - 胜宏科技获准定增19亿元用于海外AI相关产能建设 [6][16] 电力设备与特高压建设 - 甘肃巴丹吉林沙漠基地送电四川特高压直流工程可研工作圆满完成,线路全长1459.7公里,其中甘肃境内1160.7公里 [22] - 国家能源局正加快推进疆电(南疆)送电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计划于2025年12月开工建设,2027年前后建成投运 [22] 政策支持 - 两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3]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柴发板块量利齐升且逻辑最顺,推荐关注科泰电源 [7][17] - 建议关注AIDC租赁标的宏景科技 [7][17] - 渗透率逐步提升的HVDC环节,推荐关注科华数据、禾望电气、通合科技 [7][17] - 建议关注伴随功率提升而受益的服务器电源以及液冷环节,推荐关注英维克、申菱环境、欧陆通 [7][17] 光伏产业链价格动态 - 硅料价格统一上扬到50元/公斤以上的价位,一线厂家价格初步达成一致在55元人民币 [27] - 硅片价格小幅上涨,183N由上周的每片1.25元提升至1.30元人民币,210N价格涨至每片1.65元人民币 [29] - 电池片价格:183N、210N本周均价分别上涨至每瓦0.31元、0.3元人民币,210RN电池片持平于每瓦0.285元人民币 [30] - 组件价格:TOPCon双玻组件售价区间约每瓦0.6-0.72元人民币,大宗交付价格落于每瓦0.65-0.68元人民币 [33] 新型储能发展目标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8亿千瓦以上(180GW+) [51] - 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 [53] - 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 [54]
通合科技(300491) - 300491通合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5
2025-09-15 12:50
业务布局与产品 - HVDC产品系列包括高压直流供电模块、监控底层系统及整机系统,涵盖240V/336V/800V电压等级,整机系统最大功率1MW,充电模块包括20kW/30kW/40kW/60kW功率等级,含风冷和液冷类型 [3] - 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持续开发行业核心大客户,未来将逐步规模放量 [2] - 海外市场针对性研发符合CE Class B标准的40kW充电模块,重点开拓欧洲、美洲及东南亚市场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587.48万元,同比增长27.53% [6] - 美国市场收入占整体营收比例较低,贸易政策影响有限 [5] 技术竞争力 - 采用"谐振电压控制型功率变换器"技术,实现更高功率密度、更小体积及更轻重量 [4] - 通过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生产提升通用器件使用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4] 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关系 - 通过信息披露、现金分红及多渠道交流(业绩说明会/投资者热线/互动易平台)加强市值管理 [3] - 台达公司是否为客户及份额占比未明确回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