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密控股(300470)

搜索文档
中密控股(300470) - 2019年6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16
业务集中原因 - 公司密封产品应用于多工业领域,但在石油化工行业应用量集中,因该行业对密封产品技术和质量要求高,符合公司中高端市场定位,且产品能获高定价和毛利率,所以客户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领域 [3] 市场格局变化 - 2014 - 2016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原油价格下跌,石油化工及煤化工行业效益和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主机制造行业订单与效益下滑,机械密封行业景气度低迷,竞争加剧,小型密封厂家被淘汰,行业重新洗牌 [3] - 2017年初,机械密封下游市场回暖,下游客户淘汰落后产能,未来大型客户将占主导,推动密封行业市场集中度偏向大型龙头企业,国内密封市场竞争格局将接近全球,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将显著提升,公司目前市场占有率不到10%,有较大提升空间 [4] 优泰科收入增长点 - 优泰科自2018年重点推广盾构设备用大型密封件,是国内唯一配套供应商,盾构产品增长迅速,业务收入增长快,公司扩建了盾构产品生产线,盾构市场未来增长空间大 [4] - 优泰科的橡塑密封业务和传统矿山领域业务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5] 核电行业开拓情况 - 公司今年在防城港、漳州等项目取得部分订单,获较高配套份额,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静压型主泵轴封二月通过成果鉴定,将推进核主泵密封国产化,后续推进动压型核电主泵密封验收工作,国产核主泵密封将逐步进入市场 [5] - 公司产品初入核电行业,国外企业低价阻碍,前期配套订单价格极低,目前核电行业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高,后续更换业务时产品价格会回归正常 [5] 国产化替代工作 - 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展密封国产替代技术的单位之一,在石油化工领域产品基本能完全替代进口密封 [6] - 天然气长输管线及核电领域密封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如天然气管线压缩机15MPa干气密封、核主泵静压轴封等项目通过鉴定,填补国内空白,主要技术指标达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后续将推进国产化事宜 [6] 军工领域开拓情况 - 军工行业市场空间约10亿,公司已有产品配套高端军品项目,后续将拓展其他军工领域 [7] - 因军工产品涉密,资质取证复杂耗时,公司拟与有保密资质的军工企业合作开拓军工行业 [7]
中密控股(300470) - 2019年6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12
优泰科产品情况 - 优泰科从事橡塑、聚氨酯密封件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 [3] - 产品用于大型机械液压或气动机构,保证压力传导稳定性,在密封材料和加工技术方面领先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行业,是盾构密封市场国产化替代领头羊 [3] 公司密封安全可靠性研究 - 机械密封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解决转动设备泄漏问题,密封安全可靠性重要 [4] - 公司通过设计评审、先进设备、质保体系和气密性检测确保产品可靠性 [4] - 开发密封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建立全寿命管理体系,提供预知性分析 [4] 公司在特定领域进展 - 管线输送和核电领域曾被进口密封垄断,公司重点拓展 [5] - “乙烯三机干气密封”等研发产品通过鉴定,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打破垄断 [5] - 管线输送项目以国产替代进口提高占有率,已交付产品数千万元 [5] - 公司与华阳密封在核电新项目核二、三级密封有垄断性配套优势 [6] -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轴封型主泵流体静压轴封”项目通过鉴定,利于核主泵密封推广 [6] 公司原材料采购情况 - 产品原材料大部分采购国内品牌,成套产品部分选用美国品牌 [6] - 仪器仪表可替代,全氟醚橡胶产品难完全替代,但可设计其他密封结构避免使用 [6] - 贸易战对公司影响小,促进高端密封国产化进程 [7]
中密控股(300470) - 2019年6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08
财务状况 - 公司现金流下降,因下游石油石化行业投资建设高潮使收入增长,采购原材料现金支出增多且收入滞后,主机厂增量业务使存货及应收账款增加,货款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比高需兑付后才转化为现金 [3] -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高,但总体回款情况理想,增长属制造业收入快速增长下的正常、良性增长,公司严控客户信用评级、建立考核制度、清理分析账龄较长账款以降低坏账风险 [3] 市场估值 - 公司基本面稳健快速增长,估值波动是因投资者了解不深入,市场无直接对标企业,缺乏清晰估值标准,部分投资者因股市回暖更关注高风险高回报股票,公司追求长期可持续经营业绩,不主动迎合市场 [4] 行业开拓 - 军工行业:产品重要且涉密,需专业保密资质,拟先与资源丰富企业合作获订单,成熟后考虑并购深入市场,已有产品应用于高端军品项目,后续将拓展其他军工领域 [4][5] - 水处理行业:市场约有近10亿元空间,国内环保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国家重视环境治理,公司将以配套设备厂及污水处理厂方式进入市场 [5] 产品定价 - 存量市场:对存量订单定价有毛利率要求,对重要项目或特殊工况产品会考虑风险及售后服务费用 [5] - 增量市场:各厂家以投标参与主机厂报价,公司根据最终客户重要程度制定报价,对重要战略客户订单需求迫切,通过协商或竞标决定 [6] 业务拓展与技术研究目的 - 业务拓展:公司约60%营业收入来自石油石化行业,为降低单一行业依赖度,数年前开始拓展核电、海外、管道输送领域,现正调研开拓军工和水处理行业,为未来收入增长做储备 [6] - 技术研究:开发密封运行状态监测系统,建立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研究屏蔽泵等新兴技术,围绕机械密封主营业务,防范产业技术风险,创造新收入增长点 [7]
中密控股(300470) - 2019年4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04
新领域拓展计划 - 拟拓展军工、水处理、汽车密封市场 [3][4] - 军工市场先合作后并购,已有产品用于高端军品项目 [3] - 水处理行业市场潜力大,计划长期关注适时拓展 [3][4] - 汽车密封市场需求大,考虑寻找优秀标的合作 [4] 2019年发展情况 - 产能:二期扩产“人才荒”解决,华阳扩产5月投产,将保持满产 [4] - 子公司:优泰科业务增长,盾构密封成效明显;华阳密封整合成功,全年并表助推业务 [5] 特定行业发展情况 - 天然气管线:技术与市场取得突破,国产替代进展顺利,前景良好 [6] - 核电:研发取得重要突破,2019年重启带来机遇,加强市场推广 [6][7] 扩产计划 - 视往期效果与市场需求,择机在华阳密封及桑尼空闲厂房启动三期扩产 [7] - 扩产需扩充各环节岗位人员,2018年已进行部分人员储备 [8] 存货与预付款情况 - 存货增加原因:并购华阳密封并表,下游行业景气订单增长 [8][9] - 预付款:依客户信用度而定,新客户大金额合同、部分大型项目会要求支付,部分客户执行“3331”付款方式 [9]
中密控股(300470) - 2019年6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02
公司股价波动看法 - 公司基本面稳健快速增长,估值波动因投资者了解不深入,市场无直接对标企业,缺乏清晰估值标准,且今年股市回暖,部分投资者偏好高风险高回报股票 [3] - 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发展但不迎合市场,追求长期可持续经营业绩,以业绩回馈投资者,相信会获认可支持 [3] 大炼化行业影响 - 大炼化发展高峰对公司业绩短期影响有限,带来增量市场项目和订单增加,但增量订单毛利率低,单个项目收入对整体收入提升影响小 [3] - 大炼化发展将改变下游市场格局,提高市场集中度,公司目标是争取增量订单提升后续存量市场占有率,存量市场是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 [4] - 石油化工行业此轮投资建设高潮还将持续两三年,公司产品将在新上项目中占较大配套份额,利于提升存量市场占有率 [4] 核电行业开拓 - 公司今年在防城港、漳州等项目取得部分订单,获较高配套份额,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静压型主泵轴封二月通过成果鉴定,将推进核主泵密封国产化及动压型核电主泵密封验收工作,国产核主泵密封将逐步进入市场 [4] - 公司产品初入核电行业,国外企业低价阻碍,前期配套订单价格极低,目前核电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高,后续更换业务开展时产品价格将回归正常 [5] 天然气长输管线市场 - 未来五到六年新增主干网近10万公里,将带来新增密封配套市场容量30至40亿元 [5] - 从确定加压站建设到压缩机交付投产,项目周期约一年以上,包括与压缩机厂家技术交流、下单采购、密封竞标采购等环节,公司一般压缩机密封制造周期约八个月 [5][6] 不同行业密封产品差异 - 管道输送领域压缩机密封与石油化工行业密封有区别,前者外部工作环境更恶劣,但因有备用机对密封要求略低,基本设计原理大致相同,同一条管线上使用的压缩机密封是相对标准的产品 [6][7] 新进军行业市场空间 - 军工行业市场空间约10亿,水处理行业市场空间近10亿,公司将以配套设备厂及污水处理厂方式进入市场,培育新市场少则五年多则八年形成规模,不排除并购拓展 [7] 公司后续发展风险 - 市场方面,下游市场景气起伏属正常,公司能把握行业趋势制定策略保证经营发展 [8] - 技术层面,关注替代密封新技术发展,研究本行业高新技术,防范产业技术风险,防止关键技术落后 [8] - 质量层面,提高密封产品质量水平,保证客户使用安全,研发更高水准产品,提高应用安全水平,持续加大技术和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 [8][9]
中密控股(300470) - 2019年6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0:02
下游市场情况 - 下游市场景气度无大变化,部分民营大炼化、中石油、中石化的百万吨乙烯装置等项目有序推进,数量与去年大致相当 [3] - 国际油价和化工产品价格短期波动对下游整体景气度影响甚微,存量市场更换密封件需求和增量市场项目建设进度不受影响 [3] - 国家释放产能需求利于拉动上下游固定资产投资,今明两年下游景气、订单充足,产品在新上项目有望占较大配套份额 [3] 订单情况 - 在手订单中增量订单占比约 54%,多于存量订单,因增量订单交货周期长,在在手订单中存在时间长 [3][4] - 去年收入中存量订单收入占比约 56%,因存量订单毛利率高,公司利润更多由存量订单带来 [4] - 二季度在手订单饱和,随着扩产计划实施产能释放,产品生产及交付周期明显缩短,华阳密封扩建投产后交货期将继续缩短 [6][7] 市场份额情况 - 增量市场方面,产品在国内大型新上项目中约能取得 40%的份额 [4] - 存量市场方面,总密封件市场超千亿元,公司定位中高端市场,下游领域市场空间约 60 - 70 亿,目前市占率不到 10%,未来有望提升 [4] 产品替代情况 - 在石油化工领域,产品几乎可完全取代进口 [5] - 在核电领域,仅有核主泵密封未实现替代进口,百万千瓦级核电站静压型主泵轴封今年二月通过成果鉴定,公司将推进国产化 [5] 海外市场开拓情况 - 海外业务拓展顺利,海外客户看重公司品牌价值、产品质量及服务速度等综合实力 [6] - 开拓方式包括参加国际展会及学术交流提升知名度、跟随“一带一路”布局发展中国家与相关方合作获取订单、利用资本市场整合海外标的 [6] - 目前海外直销业务收入占比小但增长快,未来规模有望扩大 [6]
中密控股(300470) - 2018年5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52
产品与市场竞争 - 公司致力于机械密封国产化替代,打破国外高端产品垄断,正常竞争时产品价格略低于进口产品 [3] 下游用户业务占比 - 公司主要客户集中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石油化工占比约60%,煤化工占比约15%,其余分散在电力、核电等行业 [3] 收购意义 - 收购优泰科能使公司切入新密封领域,提高规模效应,丰富产品系列,提升市场空间,公司希望未来三到五年优泰科在橡塑密封领域实现2亿 - 3亿元收入,成为国内龙头企业 [4]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紧随“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国,通过与国内工程公司和主机设备厂合作占领市场,跟踪配套市场开发后续更换业务,参加国际展览和学术交流提升品牌影响力,力争海外销售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还希望并购国际知名企业加快拓展步伐 [4][5] 军工领域计划 - 公司产品应用广泛,目前集中于石油化工等行业,正积极拓展军工等领域,此前未主动寻求军工客户,现业务增长快,计划在已有产品配套高端军品项目基础上,逐步拓展其他军工领域 [5][6]
中密控股(300470) - 2018年5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50
产能建设 - 2017年8月开始第一期产能扩张计划,预计新增产能在2017年基础上增加30%,目前设备及人员基本到位,产能逐步释放 [3] - 2017年底开始第二期产能扩张计划,预计新增产能在2017年基础上再提高40%,设备6月开始陆续到货、投产,人员全部就位需时间 [3] - 公司将视前两期计划实施效果与市场需求变化择机启动第三期产能扩张计划,产能扩张计划完全达预期效果需一到两年 [3] - 考虑在华阳密封收购完成后,在其现有场地投建部分产能,可缩小运输、服务半径,解决人员招聘问题,加速产能建设 [3][4] 华阳密封收购与整合 - 收购工作有序推进,已签订收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二),华阳密封启动新三板摘牌程序,如进展顺利,收购预计上半年完成 [4] - 华阳密封产品属机械密封高端系列,PTA搅拌釜用密封有领先优势,与公司在核电密封领域占国内市场90%以上份额,收购后在技术研发及市场方面与公司互补 [5] - 产能方面,华阳密封可承接部分订单,缓解公司产能压力,利用其产能及地理优势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公司收购完成后再进行资金投入、产能扩张等安排 [5] 公司目标 - 希望2020年在机械密封产业营收不低于7亿元,在核电密封、海外市场、管道输送领域大幅增长 [6] - 希望用三到五年时间在橡塑密封领域实现2亿 - 3亿元收入,使优泰科成为国内橡塑密封龙头企业 [6] - 愿景是跻身世界前列,成为国际知名流体密封供应商 [6] 行业依赖与市场拓展 - 公司营业收入约60%来自石油化工,因设立及成长处于石化高速发展期,有国产化替代需求,且石化领域客户对机械密封用量集中 [6] - 为避免对单一行业依赖过高,数年前开始拓展核电、海外、管道输送领域,已取得成效,今后会拓展军工、盾构等市场 [7] - 海外业务紧随“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布局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通过与国内工程公司、主机设备厂合作占领市场,取得良好口碑及业绩 [7][8] - 一方面跟踪前期配套市场,开发后续更换业务;另一方面参加国际专业展览及学术交流提升品牌影响力,力争海外销售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希望通过并购国际知名密封企业加快国际市场拓展步伐 [8]
中密控股(300470) - 2018年4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48
收购情况 - 公司与华阳密封相关方签订《华阳密封收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二)》,预计5月30日前完成摘牌,收购100%股权交易价2.3亿至2.76亿,最终以审计、评估为准 [3] - 收购前对华阳密封充分尽职调查,完成收购整合后有望使营收回正常水平,与公司在多方面形成互补,缓解产能瓶颈问题 [3][4] 产能扩张 - 2016年下半年行业需求回暖、订单增多,2017年产能吃紧,公司提出扩产计划 [4][5] - 2017年8月实施第一期产能扩张计划,预计新增产能30%,目前已陆续达产;2017年底实施第二期,预计提高产能40%,2018年8月达产;将择机启动第三期 [5] - 产能不足不仅在生产制造,产品设计等方面也需增配人员,产能扩张计划达预期效果需一到两年 [6] 优泰科情况 - 优泰科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容量约60亿至65亿,此前收入处行业第二梯队中上,近两年规模扩大、收入快速增长 [6] - 优泰科在行业有品牌影响力,无模具加工技术领先,自制密封材料性能优,与公司业务有类似特点、客户重叠、技术互通 [6][7] - 公司希望未来三到五年,优泰科在橡塑密封领域实现2亿 - 3亿元收入,成为国内龙头企业 [7] 核心竞争力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人才、技术研发、产品市场、客户品牌及平台优势,将推出激励方案捆绑核心骨干员工 [7][8] 重点拓展项目 - 公司重点拓展管线输送、核电、海外、皮托管泵以及盾构密封市场应用,已取得进展,有望成新利润增长点 [8] 产品周期 - 压缩机用干气密封产品从订单到收款约18个月,普通泵用机械密封10到12个月,终端客户更换备件约6到8个月 [8] 发展愿景 - 公司希望5年左右机械密封产业营收达10亿至13亿元,国际密封行业排名第四,成为国际知名流体密封供应商 [8][9] - 关注工业机器人等热点产业,不排除合作、并购切入;技术向数字仿真等方向延伸,开展屏蔽泵技术研究 [9]
中密控股(300470) - 2018年5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48
市场收入情况 - 公司增量收入与存量收入占比波动,增量市场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关联度高,受经济周期影响大,随着行业需求回暖、下游投资加大和公司品牌影响力提升,增量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存量收入来自定期更换及进口替代业务,收入及毛利率稳定,增量市场收入会在一两年内转化为存量市场增长,存量市场订单长期增长,目前存量市场收入略高于增量市场收入 [3] 产能扩张计划 - 2017年8月开始第一期产能扩张计划,预计新增产能在2017年基础上增加30%,目前设备及人员基本到位,产能逐步释放 [3] - 2017年底开始第二期产能扩张计划,预计新增产能在2017年基础上再提高40%,所需设备6月开始陆续到货、投产,匹配人员就位需时间 [3][4] - 公司将视前两期计划实施效果与市场需求变化择机启动第三期产能扩张计划,产能扩张完全达预期效果需一到两年时间 [4] - 考虑在华阳密封收购完成后,在其现有场地投建部分产能,可缩小运输、服务半径,解决生产人员招聘问题,加速产能建设,因东北地区对公司收入贡献占1/4,且大连制造产业基础好 [4] 行业竞争格局 - 机械密封全球市场需求小幅稳步增长,竞争格局稳定,约翰·克兰与伊格尔·博格曼占据全球市场份额50%以上 [5] -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为国际大公司,个别产品有国内同行但体量低于公司,公司在产品、技术及研发能力上领先国内同行,高端产品线完善,市场占有率领先,2017年度机械密封业务营收规模位居国内市场行业第一,领先优势持续扩大 [5] - 未来几年机械密封产业行业集中度将趋于集中,国内密封市场竞争格局将接近全球,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将显著提升,公司作为国内龙头企业,品牌影响力提升,竞争优势突出,目标是未来三到五年提升总体经济规模 [6] 下游行业格局 - 国际原油价格攀升促进下游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新上马炼化企业优于老旧装置,国内石油化工行业部分老旧产能将逐步被淘汰,预计最终淘汰老旧产能超1.5亿吨/年 [6][7] - 新增产能对机械密封供应商选择苛刻,中小供应商市场萎缩,下游用户市场格局变化,产能向大型先进企业集中,高端产品市场集中度提高 [7] - 到2020年前后,中国将新增原油处理能力3亿吨/年,配套大量装置,新增石化产能将为机械密封产业带来超10亿元市场需求,使国内机械密封行业总体市场需求提升至每年70亿元左右 [7] 公司并购思路 - 公司围绕大密封概念进行产业布局,通过内生、外延方式提高收入规模及市场占有率,打造广义全产业链密封企业集团 [8] - 内生发展重点布局海外、核电、管道输送等领域应用;外延以客户协同为方向,并购密封分支领域领先企业,形成优势资源互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