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迪安诊断(300244)
icon
搜索文档
迪安诊断(300244) - 2018年6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50
合作与战略 - 公司与罗氏合作已有20年历史,成为罗氏在亚洲最大的体外诊断产品采购商 [3] - 2018年4月,公司与罗氏、FM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国际先进测序技术在中国区域的临床应用 [3][4] - 罗氏2015年以10.3亿美元收购FMI 56%股份,2018年计划再斥24亿美元收购剩余股份,整体估值达53亿美元 [5] - 公司与罗氏、FMI的合作已进入实质性对接落实阶段,相关产品将在未来两年陆续上市 [6][7] 业务模式 - 公司业务模式从产品代理到诊断服务外包再到合作共建,合作共建模式周期为5-10年 [7][8] - 合作共建模式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项目优化、供应链管理、质量评估等,提升医院实验室运营效率 [8] - 公司省级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投资规模为2000-3000万元,平均盈利周期为3年,达到2000-3000万元收入水平可实现盈利 [9] 行业竞争 - 国内ICL行业市场渗透率约为5%,远低于国外30%以上的渗透率,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10] - 公司与金域医学在ICL领域竞争,金域主营外包服务,公司则采用“服务+产品”双轮驱动战略 [11] - 公司通过合作共建模式增强客户粘性,应对医院样本量增大后可能回收外包服务的局面 [11] 市场与政策 - 检验收费降价是未来趋势,降价将促进医院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提高第三方市场份额 [12] - 公司凭借终端客户资源对供应商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能够将部分成本转移给上游供应商 [12] - 公司通过合作共建模式顺应医联体、医共体、区域检验中心等政策,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9] 规模效应 - 公司已完成全国省级区域实验室布局,形成采购端和成本端的规模效应 [14] - 公司规模扩大后,将向上游延伸,建立技术平台吸引高端技术人才,研发特检项目,增加利润率 [14]
迪安诊断(300244) - 2018年11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09:08
行业现状与公司战略 - 国内 ICL 行业处于高速扩容阶段,但渗透率仅 5%,远低于国外 30% - 50%,未来发展空间大 [3] - 公司定位“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提供商”,深化“服务 + 产品”一体化战略,推进合作共建业务,加强与医院合作 [3][4] - 行业马太效应凸显,迪安和金域完成全国实验室网络布局,占市场规模近半,未来竞争是规模和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4]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采购成本优势:合作客户超 16000 家,采购规模大,议价能力强,降低采购成本 [5] - 项目开展全面性优势:可开展检测项目超 2200 余项,精准医疗布局加强,技术实力提升 [5] - 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提供试剂耗材集采打包和样本检验外包服务,满足客户不同阶段需求 [6] 特检领域业务发展 - 精准诊断领域加大投入,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与国际领军企业深度合作 [6] - 基因测序领域与 FMI、罗氏合作,获 FMI 全面基因组测序技术 10 年独家授权,项目实验室预计年底全面运营,今年覆盖一线城市约[具体数量缺失] [6][7] - 推动临床遗传咨询师培养计划,与浙江省卫计委联合举办培训班,协助建立遗传咨询门诊 [7] - 质谱诊断平台开展临床应用,检测项目达一百余项,相关子公司业务发展良好,新产品将面市并申请注册 [8] 并购与财务情况 - 并购渠道商遵循原则:选择外包服务业务优势小地区的龙头渠道商 [9] - 渠道整合战略意义:推动检验服务业务协同发展,完善客户结构,提升市场份额,构筑竞争壁垒 [9][10] - 公司除 IPO 外,2015 年定增认购对象为大股东和员工持股计划,合理利用杠杆融资,目前负债健康可控,将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杠杆 [10][11] - 截至 2018 年三季度末,未发现商誉减值迹象 [11] 渠道收购与协同 - 控股收购渠道商:助力渠道商升级,绑定管理团队利益,加强渠道与服务业务协同 [12] - 多地完成实验室和渠道商股权融合,促进服务与产品融合,发挥协同效应 [12] 实验室盈利周期 - 省级实验室投资 2 - 3 千万元,平均盈利周期 3 年左右,受当地政策、经济、人口等因素影响 [13] - 行业竞争加剧下,盈利周期差异不大,部分实验室 2 年可盈利,得益于“服务 + 产品”模式和渠道资源整合 [13] - 加强新设实验室考核与激励,助力缩短盈亏平衡周期 [13] 产品和服务定价 - 诊断服务:医保范围内以当地物价部门收费价格为基础;非医保范围,物价部门有定价则以此为基础,无定价则成本加成利润,备案公示后按比例结算 [14] - 诊断产品:以不高于厂商指导价为原则,结合市场竞争、采购量和合作方式自主定价 [15]
迪安诊断(300244)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6 16: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8.76亿元,同比增长37.48%;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156.30亿元,同比增长67.37%[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8亿元,同比增长8.3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4.28亿元,同比增长96.94%[5] - 2022年1 - 9月实现营业收入156.3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7%;归母净利润24.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7%;扣非归母净利润24.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13] - 营业总收入156.30亿元,较上期93.38亿元增长约67.37%[34] - 公司净利润为28.68亿元,上年同期为14.94亿元[3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8亿元,上年同期为12.33亿元[36] - 基本每股收益为3.9093元,上年同期为1.9868元[36] 现金流量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55.75万元,同比下降88.90%[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6.5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6.02%,因固定资产购置以及凯莱谱购买结构化存款金额增加[1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3.34%,因报告期内项目贷款增加[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0.86亿元,上年同期为87.66亿元[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55.75万元,上年同期为4.74亿元[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22亿元,上年同期为3.57亿元[4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58亿元,上年同期为 -3.05亿元[4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6.58亿元,上年同期为44.86亿元[4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0亿元,上年同期为2.65亿元[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7614.94万元,上年同期为4.32亿元[44]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10.7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5.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83.2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2.57%[5] - 应收账款期末数107.54亿元,较期初数增长71.02%,主要因经营规模扩大、营业收入增长[10]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2,132,089,074.72元,交易性金融资产608,075,321.86元等[24] - 资产总计达210.75亿元,较上期155.94亿元增长约35.14%[27,33] - 负债合计为107.38亿元,较上期81.18亿元增长约32.27%[30,33] - 所有者权益合计103.37亿元,较上期74.76亿元增长约38.27%[33] - 存货为17.02亿元,较上期13.32亿元增长约27.88%[27] - 短期借款15.40亿元,较上期25.10亿元减少约38.67%[27] - 长期借款26.59亿元,较上期8.88亿元增长约199.44%[30] 研发费用情况 - 研发费用年初至报告期末4.83亿元,同比增长71.58%,因继续实施“技领未来”战略研发持续投入[12] - 2022年1 - 9月研发费用投入4.83亿元,同比增长72%[15] - 研发费用4.83亿元,较上期2.82亿元增长约71.60%[34] 业务收入情况 - 诊断服务业务实现收入98.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7%,剔除新冠业务收入为34.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13] - 自产产品业务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213%;渠道产品业务收入58.65亿元,同比增长20%[15]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3,908名[18] - 陈海斌持股比例26.29%,持股数量164,048,933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16%,持股数量63,418,141股等[18] - 股东“徐敏”通过相关账户持有公司股份7,096,220股[21] - 截至报告期末,陈海斌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公司股数占总股本的9.64%,占其所持股份的34.44%[23] 公司事件情况 - 2022年1月公司与国际金融公司完成相关协议签署[22] - 2022年1月第一期火车头员工持股计划购入公司股票714,200股[22] - 2022年6月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批次归属人数455名,归属股份345.48万股,授予价格24.585元/股[22] 其他财务指标情况 - 营业总成本120.54亿元,较上期76.20亿元增长约58.19%[34] - 信用减值损失为2.47亿元,较上期0.84亿元增长约194.17%[34]
迪安诊断(300244)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6 16:0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4]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相关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法律责任][5] - [公司负责人及会计相关负责人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5] - [所有董事均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5]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40] - [资料提及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167] 风险提示与应对 - [公司已在报告中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详细描述][5] - [公司面临质量控制风险,需完善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体系,倡导“全生命周期质量观”理念,提出“卓越品质”质量战略][112] - [公司面临管理风险,需完善组织架构与管控模式,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加大信息系统升级换代][113] - [公司面临政策风险,未来局部地区业务可能短期承压,需打造“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平台型企业,坚持“服务 + 产品”一体化发展模式][114] - [公司面临人力资源风险,需深化完善中长期激励体系以及“多打粮食的”获取分享观奖金机制][115]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管理风险,需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建立跟踪机制,健全信用制度,加强催收力度][118]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3]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07.53亿元,上年同期为57.91亿元,同比增长85.68%][27]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80亿元,上年同期为7.27亿元,同比增长158.54%][27]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71亿元,上年同期为1.19亿元,同比下降579.17%][27]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08.65亿元,上年度末为155.94亿元,同比增长33.80%][27]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7.46亿元,上年度末为58.42亿元,同比增长32.59%][2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270.74万元][3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615.49万元][32]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133.12万元][32]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 -1892.12万元][3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1.65万元][3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53亿元,同比增长85.68%;归母净利润18.80亿元,同比增长158.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79亿元,同比增长196.22%][50]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07.53亿元,同比增长85.68%,主要因检验业务量增长][76]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2.91亿元,同比增长74.51%,因持续实施“技领未来”战略][76] - [服务业营业收入66.98亿元,同比增长164.68%,营业成本34.05亿元,同比增长161.83%,毛利率49.16%][79] - [商业营业收入50.40亿元,同比增长40.65%,营业成本36.74亿元,同比增长36.77%,毛利率27.09%][79]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61.41亿元,同比增长93.39%,营业成本39.80亿元,同比增长77.84%,毛利率35.18%][79]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06.7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1.15%,较上年末比重增加10.83%,主要因经营规模扩大、营业收入增长所致][80] - [长期借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5.0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00%,较上年末比重增加6.31%,主要因优化债务结构、提高短期偿债能力和部分短债转长债所致][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报告期末金额为5.7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75%,较上年末比重增加0.01%,主要因报告期内增加的结构性存款较多所致][83] - [应付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30.2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50%,较上年末比重增加2.60%,主要因经营规模扩大导致商品采购量增长和付款信用期延长所致][83] - [报告期投资额为1.91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81亿元,变动幅度为5.52%][88]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62亿元,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0.39亿元,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4.66亿元][92]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4.68亿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44.10%][92]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2.9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01%,较上年末比重减少3.03%][80] - [存货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6.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05%,较上年末比重减少0.49%][80] - [短期借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2.9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02%,较上年末比重减少5.07%][80]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承诺投资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06,197.6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为64,002.76万元,本报告期投入金额为3,925.64万元][93][96] - [诊断业务平台服务能力提升及研发项目承诺投资51,156.62万元,调整后37,814.25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075.34万元,期末投资进度75.32%][93] - [冷链物流中心仓储设备技术改造项目承诺投资19,932.22万元,调整后545.53万元,本报告期投入0,期末投资进度100.00%][93] - [医疗诊断数据存储分析应用平台技术开发及设备改造项目承诺投资20,856.8万元,调整后不变,本报告期投入1,934.46万元,期末投资进度79.38%][93] - [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14,251.96万元,调整后144.52万元,本报告期投入0,期末投资进度100.00%][93] - [北京迪安医学检验实验室诊断业务平台能力提升项目承诺投资0,调整后4,641.66万元,本报告期投入915.84万元,期末投资进度19.73%][93] - [2019年3月11日公司同意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0,243.46万元][96] - [公司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如2020年使用70,000万元、2021年使用60,000万元等][96] - [报告期内公司募集资金账户收到非募集资金515.74万元,系个人股东转账失误,已及时转出][96]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是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全国布局40家连锁化实验室,服务网络覆盖全国超90%人口区域,为超20000家医疗机构提供2900余项医学检测项目,获50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检验结果被超70个国家和地区认可][40] - [公司经销网络覆盖全国16个省市,有三大自产产品线,代理约1000种产品,终端客户超4000家][41] - [诊断服务业务总收入69.52亿元,同比增长154.10%;新冠核酸检测收入47.48亿元,剔除后收入22.04亿元,同比增长17.55%][54] - [报告期新增国家级专家4名、省级专家60余人,完成学术会议50余场][55] - [公司共开发特检新项目131个;扣除新冠核酸检测业务,特检业务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28.01%][56] - [合作共建实验室增至600余家,累计协助5家医院通过ISO15189现场评审或监督评审;200多家共建实验室质量标准提升19.7%-64.7%][56] - [新增8家精准中心,其中省内1家,省外7家,现累计38家精准中心][56] - [报告期公司共有3家实验室新获ISO15189,共获得50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58] - [通过数智化手段报告期共降本超亿元][58] - [冷链物流在华东区新增设6条物流运营干线,完成全国第二阶段网络布局,客户端最后一公里提速30%][61] - [新增“小猎豹”程序满足多维度客户需求和提升管理,实现全程电子化/无纸化的数据互通及全程在线等的突破][61] - [报告期公司研发费用2.89亿元,同比增长73.29%,研发检验项目1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2篇,其中SCI13篇][62] - [报告期诊断产品业务总收入47.4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32%,其中自产产品业务收入8.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4.29%,渠道产品业务收入38.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46%][63] - [报告期控股子公司凯莱谱自主品牌国产高性能临床串联质谱仪CalQuant - S获批,多个临床质谱试剂产品获证上市;参股子公司迪谱诊断围绕前沿技术形成解决方案并成功申报项目;控股子公司迪安生物取得多项注册证和认证,启动多国产品线注册工作][64] - [公司加大数字化创新赋能,推进大供应链平台体系建设,各渠道公司设自产产品部,拓展精准中心业务][64] - [公司在体外诊断行业深耕20余年,业务模式从单一检验外包进阶到整体化解决方案合作模式,是一站式服务供应商][70] - [公司完成3大生产线布局,获三类注册证5项、二类注册证14项、一类备案产品94个][71] - [公司拥有38家ICL和2家CRO实验室,营销网络覆盖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1] - [公司累计获得50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获批多个国家级试点单位和示范中心][75] - [公司可开展2900多项检测项目,为超20000家医疗机构服务,95%以上标本有物流时效保障,80%报告单24小时内送达][75] - [公司在检验过程中累计10PB医疗大数据][75] - [报告期公司完成新冠核酸检测超15000万管,成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官方健康检测服务独家供应商][69] 政策影响 - [2022年国家政策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公司契合政策方向,有望提升市场渗透率][44] - [2022年是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关键年,与医院合作共建可助力提升诊断技术水平][47] - [政策鼓励产业技术升级,国产IVD产品有望加速扩张国内外市场][48] 公司管理与发展 - [公司构建并完善培训体系,升级新员工培养版本,深化“一三五七”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奖金机制][65] - [公司针对应收账款成立专项治理项目组,梳理和管理回款,优化流程和制度][65] - [公司基于大数据中台打造运营体系,实现基础数据标准化,优化业务管理流程][68] 社会责任 - [公司“善基金”累计援助540余人,DNA寻亲数据库累计帮助360 + 对寻亲者找到亲人,为安吉余村90%的老人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69] 子公司情况 - [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1741.66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合并总资产10031843933.86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4377838345.75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970427144.36元,营业利润2096306967.98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97836056.66元][108][109] - [报告期内,吉林迪安法润鉴定技术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注销,广西迪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13家公司新设,内蒙古仁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股权受让,内蒙古迪安法润鉴定技术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均无重大影响][108] 诉讼与关联交易 - [所有未达到重大诉讼披露标准的其他诉讼汇总涉案金额为2850.02万元,大多案件已判决正在执行中,少部分案件还未判决,绝大部分胜诉][144]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共同对外投资等相关的关联交易,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及与关联财务公司的金融业务往来][145][146][147][148][149][150] - [公司报告期无其他重大关联交易][155] 担保情况 - [报告期末已审批对外担保额度合计860,实际对外担保余额合计430][154] - [公司对杭州全程健康医疗门诊部有限公司担保额度860,实际担保金额430,为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期三年,未履行完毕,是关联方担保][159] - [公司对杭州迪安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有多笔担保,如2020年4月11日担保额度12,000,实际担保金额7,000等][162] - [公司对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有多笔担保,如2020年4月11日担保额度10,000,实际担保金额5,800等][162] - [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在2020 - 2021年有多笔连带责任担保业务,担保金额从5000到15000不等,涉及时间从2020年4月到2022年1月,担保期限有一年、两年、三年和6个月等][165]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473,434.2][171]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201,853.71][171]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473,434.2][171]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136,319.05][171] - [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2021年4月10日担保金额15,000,2022年1月28日实际发生7,600][168] - [青岛智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4月16日担保金额8,000,2022年6月23日实际发生5,000][171] - [杭州迪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20年4月11日担保金额1,000,2021年2月1日实际发生500][171] - [杭州恒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21年4月10日担保金额1,000,2021年4月15日实际发生1,000][171] - [北京联合执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2月1日担保金额1,500,2022年3月15日实际发生500][171] - [云南盛时迪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2月1日担保金额2,000,2022年4月6日实际发生700][171]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2300,实际发生额7
迪安诊断(300244)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6 16: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6.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08%[4][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62%[4][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60%[4][11] - 营业总收入46.49亿元,较上期28.68亿元增长62.08%[27] - 营业总成本34.83亿元,较上期23.68亿元增长47.01%[27] - 营业利润10.82亿元,较上期4.86亿元增长122.60%[30] - 利润总额10.82亿元,较上期4.88亿元增长121.48%[30] - 净利润9.17亿元,较上期4.12亿元增长122.32%[3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54亿元,较上期3.39亿元增长122.00%[30] - 少数股东损益1.63亿元,较上期0.74亿元增长120.92%[30]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9.17亿元,上期为4.12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7.54亿元,上期为3.39亿元,归属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1.63亿元,上期为0.74亿元[33] 业务收入情况 - 诊断服务业务收入28.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3.04%,剔除新冠业务收入为9.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55%[11] - 自产产品业务收入3.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2.63%[11] - 渠道产品业务收入18.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13%[11] 研发投入情况 - 研发费用投入1.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63%[8][11] 资产负债情况 - 货币资金较上年度末减少31.59%,主要因购置检测物资支出增加和核酸检测业务回款期长[8] - 应收账款较上年度末增长32.79%,主要因业务增长和核酸检测业务回款期长[8] - 预付款项较上年度末增长71.60%,主要因预付抗疫物资采购款较多[8] - 2022年第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为1,497,212,000.69元,年初为2,188,706,948.63元[19] - 2022年第一季度末应收账款为8,350,098,281.03元,年初为6,288,241,348.49元[19] - 2022年第一季度末流动资产合计12,715,056,390.61元,年初为10,851,716,418.04元[19] - 2022年第一季度末长期股权投资为1,014,427,086.46元,年初为1,010,629,845.16元[19] - 资产总计达175.45亿元,较上期155.94亿元增长12.51%[22][25] - 负债合计为91.19亿元,较上期81.18亿元增长12.33%[25] - 所有者权益合计84.26亿元,较上期74.76亿元增长12.70%[25]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9,710名,陈海斌持股比例26.38%,为第一大股东[12] - 2022年第一期火车头员工持股计划购入公司股票714,200股,占总股本0.12%,购买总金额20,997,772.27元[19] - 陈海斌、杭州迪安控股有限公司为一致行动人[15] - 限售股份变动中,陈海斌期初限售股数136,480,078股,本期解除限售13,735,878股,期末限售122,744,200股[16] - 前10名股东中,股东“钟佳富”“徐敏”分别通过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0,507,820股、6,070,520股[15] 贷款事项 - 2021年公司审议通过向国际金融公司申请不超过1.5亿美元或等值人民币、不超过7年的贷款及相关担保事项[17] 每股收益情况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1.2148,上期为0.5457;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1.2090,上期为0.5419[33] 现金流量情况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8.22亿元,上期为23.97亿元[34] - 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43.15万元,上期为35.45万元;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1890万元,上期为4055万元[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8.41亿元,上期为24.3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8.14亿元,上期为28.49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9.73亿元,上期为 -4.11亿元[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45亿元,上期为0.9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41亿元,上期为0.93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1.96亿元,上期为152万元[37][4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7.20亿元,上期为16.85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2.46亿元,上期为13.92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73亿元,上期为2.93亿元[40]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 -27.09万元,上期为127.77万元[4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6.96亿元,上期为 -1.15亿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21.45亿元,上期为16.77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14.49亿元,上期为15.62亿元[40] 审计情况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41]
迪安诊断(30024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5 16:00
公司概况与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独立医学实验室(ICL)、医学诊断、体外诊断(IVD)等[28] - 公司使用的货币单位为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28] - 公司通过ISO15189认可,标志着检验机构的内部管理和技术能力得到国际认可[28] - 公司通过CAP认证,代表检验室品质达到世界顶尖水准[28] - 公司涉及的技术包括质谱、NGS(高通量测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28] - 公司子公司包括杭州迪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凯莱谱精准医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33] - 公司合作伙伴包括罗氏诊断(Roche Diagnostics),是全球领先的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公司[33] - 公司提供的服务包括健康体检、司法鉴定、精准医疗等[29] - 公司涉及的疾病诊断包括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2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30.83亿元,同比增长22.85%[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3亿元,同比增长44.83%[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93亿元,同比增长47.77%[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18亿元,同比下降14.82%[43] - 基本每股收益为1.8742元,同比增长44.83%[43] - 稀释每股收益为1.8631元,同比增长44.21%[4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06%,同比增长3.48%[43] - 资产总额为155.94亿元,同比增长25.77%[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8.42亿元,同比增长24.35%[4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84.84万元[46] 业务增长与创新 - 公司2021年特检业务高速增长,自产产品业务突破性增长,迪安生物形成分子诊断、病理诊断、POCT三大产品转化平台[8] - 公司旗下观合医药加大国际化团队和海外战略网络布局,临床研究承接能力大幅提升[9] - 公司2022年将重点推进自产产品线和学科产品线,围绕客户为中心的精准中心、合作共建模式升级[12] - 公司2022年将开启国际化业务拓展,迪安生物已在海外取得17个产品的CE认证,产品外销至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13] - 公司2022年将开展新一轮组织变革,导向客户价值、导向业务增长、导向一线作战[14] - 公司2022年将启动数智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业务敏捷创新,实现业务数字化[16] 社会责任与公益活动 - 公司截至2021年已连续12年参与全国宫颈癌筛查公益活动,荣获中国癌症基金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与社会公益奖[17] - 公司在全国28个省的300余家医院承办高血压义诊活动,免费提供高血压防治科普宣传手册近4万本[97] - 公司通过运营安吉余村"健康驿站"项目,为余村90%的老人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产生超过5000份健康数据[97] - 公司在河南水灾事件中,捐赠500万元现金及价值838万元的物资[97] 质量管理与认证 - 公司2021年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实施全员、全程、全要素覆盖的全面质量管理[11] - 公司累计已获得43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检验结果被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65] - 公司共有2家实验室新获ISO15189证书,9家实验室通过复评审,累计获得43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8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费用4.25亿元,同比增长33.11%,新开发检测项目170项,增长47%[86] - 公司自主研产的高端临床质谱仪即将上市,多个二类试剂盒产品获证[89] - 公司DP-TOF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获批,成为国内首台通用型临床级核酸质谱仪[89] - 公司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进入22省新冠带量采购目录,国际业务扩展至亚洲、欧洲和大洋洲[89] 市场布局与服务网络 - 公司在全国布局了40家连锁化实验室,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为超过20000家医疗机构提供2800余项医学检测项目[65] - 公司经销网络在全国覆盖了16个省市,拥有分子诊断、细胞病理、质谱诊断三大自产产品线,代理产品覆盖约1000种,终端客户超4000家[66] 政策环境与行业动态 - 2021年,国家医保局制定了《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58] - 2021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明确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4个重点建设行动[59] - 2021年,国家卫健委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国至少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59] - 2021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发布《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的公告指出,继续对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全额退还增值税[64] - 2021年10月,国家财政部及工信部联合发布《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64] - 2021年,安徽省检验试剂带量采购施行,使医疗器械的集中带量采购超预期延伸至国产化率低的IVD化学发光领域[65] 新冠疫情相关业务 - 新冠疫情期间,公司切入新冠核酸检测C端业务,开辟了C端流量入口,服务模式及线上检验项目创新所带来的新业务契机,均有助于增厚行业的业务成长空间[61] - 公司完成新冠核酸检测约4900万管,检测人份数超过12800万[95] 利润分配与股东权益 - 公司2021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620,458,29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5元(含税)[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真实、准确、完整,所有董事均已出席审议会议[5] -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要求[194]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要求[194]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2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195] - 公司充分尊重和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合法权益,实现股东、员工、社会等各方利益的协调平衡[196] - 公司治理的实际状况与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97] - 公司控股股东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没有超越股东大会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和经营活动[200]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和自主经营能力,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上独立于控股股东[200]
迪安诊断(300244)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2 16: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5.47亿元,同比增长18.27%;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93.38亿元,同比增长24.97%[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27.0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2.33亿元,同比增长37.07%[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42.1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1.66亿元,同比增长38.15%[4]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4亿元,同比增长10.06%[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53.4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9.6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7.01%[4] - 营业总收入从74.72亿美元增长至93.38亿美元[34] - 营业总成本从61.73亿美元增长至76.20亿美元[34] - 营业利润从12.76亿美元增长至17.78亿美元[34] - 利润总额从12.86亿美元增长至17.78亿美元[34] - 净利润从11.07亿美元增长至14.94亿美元[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46.98亿美元增长至59.67亿美元[30] - 持续经营净利润为14.94亿元,上年同期为11.07亿元[3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33亿元,上年同期为8.99亿元[37] - 少数股东损益为2.62亿元,上年同期为2.08亿元[37] - 基本每股收益为1.9868元,上年同期为1.4495元;稀释每股收益为1.9530元,上年同期为1.4495元[3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85.42亿元,上年同期为66.84亿元[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4亿元,上年同期为4.30亿元[4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05亿元,上年同期为 -3.03亿元[4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5亿元,上年同期为3.82亿元[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32亿元,上年同期为5.07亿元[4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09亿元,上年同期为17.22亿元[43] 资产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4.08亿元,较期初增长31.43%,因国内股市上涨使公允价值上涨[9] - 应收账款期末数60.84亿元,较期初增长34.31%,因报告期内经营规模增长[9] - 流动资产合计从82.18亿美元增长至106.58亿美元[27]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41.81亿美元增长至46.84亿美元[27] - 2021年1月1日预付款项较2020年12月31日调减56,893,089.92元[44] - 2021年1月1日使用权资产较2020年12月31日调增441,777,411.67元[47] - 2021年1月1日流动资产合计较2020年12月31日调减56,893,089.92元[47] - 2021年1月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较2020年12月31日调增441,777,411.67元[47] - 2021年1月1日资产总计较2020年12月31日调增384,884,321.75元[47] 负债项目关键指标变化 - 流动负债合计从56.05亿美元增长至64.62亿美元[30] - 非流动负债合计从7.65亿美元增长至12.27亿美元[30] - 2021年1月1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2020年12月31日调增128,855,099.35元[51] - 2021年1月1日租赁负债较2020年12月31日调增256,029,222.40元[51] - 2021年1月1日流动负债合计较2020年12月31日调增128,855,099.35元[51] - 2021年1月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较2020年12月31日调增256,029,222.40元[51] - 2021年1月1日负债合计较2020年12月31日调增384,884,321.75元[51] 收益与费用关键指标变化 - 研发费用本期发生额2.82亿元,较同期增长41.43%,因继续实施“技领未来”战略,研发投入增加[1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发生额6961.54万元,较同期增长2163.56%,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涨[1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65亿元,较同期下降30.59%,因报告期内从各银行的融资净额小幅下降[12] - 2021年1 - 9月研发费用投入2.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1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诊断服务业务收入45.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剔除新冠业务收入29.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较2019年同期增长36%[13] - 诊断产品业务收入52.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13] - 渠道代理业务收入49.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较2019年同期增长21%;自产产品业务收入3.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13] 股东相关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9,964名[14] - 陈海斌持股比例29.33%,持股数量181,973,438股,其中质押49,414,000股[1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1.00%,持股数量68,233,063股[14] - 截至报告期末,陈海斌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公司股数占总股本的8.21%,占其所持股份的26.43%[23] 融资券相关信息 - 2020年公司获8亿元额度超短期融资券注册,2020年7月发行1亿额度,2021年3月兑付,2021年4月新发行1亿额度[23]
迪安诊断(300244)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5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17]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全文[200] 行业术语定义 - 独立医学实验室(ICL)指在法律和管理体制上独立,能提供第三方医学诊断的医学检验中心[17] - 体外诊断(IVD)指在疾病相关过程中对人体样本进行体外检测[17] - 高通量测序或二代测序技术(NGS)能一次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读取[20] - 合同研发服务(CRO)是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机构[20]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20] - 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基因组测序技术等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20] -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的病毒[20] 风险提示 - 公司已在报告中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详细描述,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6] - 公司面临质量控制、管理、政策、人力资源、应收账款管理等风险[136][140][141][142][143] 财务数据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91亿元,同比增长29.46%[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7亿元,同比增长45.02%[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9亿元,同比增长477.31%[34] - 总资产140.4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3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4.4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87%[34] - 2021年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121.36万元,同比增长29.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2,708.89万元,同比增长45.02%;扣非净利润63,438.86万元,同比增长34.96%;经营性现金流11,925.98万元,同比增长477.31%[51] - 报告期诊断服务业务收入273,592.58万元,同比增长21.39%;剔除新冠业务后收入187,522.58万元,同比增长51.67%,较2019年同期增长38.46%[52] - 报告期诊断产品业务收入335,427.27万元,同比增长38.89%;渠道代理业务收入313,681.10万元,同比增长37.69%,较2019年同期增长19.64%;自产产品业务收入21,746.17万元,同比增长58.99%[52] - 公司营业收入为57.91亿元,同比增长29.46%;营业成本为36.80亿元,同比增长30.52%[97] - 服务业营业收入25.31亿元,毛利率48.61%,同比增0.31%;商业营业收入35.83亿元,毛利率25.03%,同比增0.42%[100] - 诊断服务营业收入27.36亿元,毛利率47.58%,同比增1.03%;渠道产品营业收入31.37亿元,毛利率23.10%,同比降0.79%[100]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31.75亿元,毛利率29.51%,同比降3.07%;华北地区营业收入7.42亿元,毛利率51.90%,同比增2.53%;西北地区营业收入8.96亿元,毛利率28.62%,同比降0.41%[100] - 公司货币资金17.57亿元,占总资产12.51%,较上年末降1.55%;应收账款53.92亿元,占总资产38.38%,较上年末增1.84%[101] - 公司存货11.89亿元,占总资产8.46%,较上年末降0.59%;长期股权投资12.42亿元,占总资产8.84%,较上年末降1.55%[101] - 公司固定资产10.98亿元,占总资产7.81%,较上年末降0.84%[101] - 报告期内投资额为1.81亿元,上年同期为711万元,变动幅度达2445.71%[10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4.8292952018亿元,较期初3.1026392652亿元增加,主要因国内股市上涨使公允价值上涨[104][105][110]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61976亿元,报告期投入8773.28万元,已累计投入3.472586亿元[111] - 短期借款为28.6492048293亿元,占比20.39%,较期初增加0.81%[104] - 长期借款为8.13743125亿元,占比5.79%,较期初增加0.42%[104] - 在建工程为1736.756067万元,占比0.12%,较期初增加0.06%,主要因子公司实验室装修及改造增加[104] - 公司合计金额为106,197.6万元[118] - 报告期内公司委托理财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发生额16,500万元,未到期余额13,500万元[124] 业务布局与服务能力 - 公司在全国布局40家连锁化实验室,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所在区域[44] - 为全国超20000家医疗机构、3亿人提供超2700项医学检测项目[44] - 已获得42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检验结果被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44] - 经销网络在全国覆盖16个省市,自有产品覆盖三条产线,代理产品约1000种[44] - 终端客户超4000多家[44] - 公司定位为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多种解决方案[45] - 公司依托肿瘤等四大学科,通过四大路径推动特检业务增长[53] - 公司以“三好模式”推进“两弹一星”卡脖子产品布局[53] - 公司可开展2700多项检验项目,拥有38家ICL实验室,95%以上标本省内12小时和跨省36小时送达,80%报告单24小时内送达[66] - 公司拥有20000多家医疗客户,一级及其他医疗机构占比68%[66] - 报告期内公司检测样本超4660万例,同比增长99.5%;测试数量超9650万项次,同比增长63.5%[66] - 报告期内公司峰值每日接收检测样本超96万例,测试数量超116万项次[66] - “迪智服务”已服务各类实验室1100余家,推出医共体区域检验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浙江省内精准中心成熟稳定运营,省外中心陆续盈利[67] - 渠道网络覆盖16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代理近千个产品,终端医院客户超4000家,国产产品销售占比升至15%,7家取得第三方物流资质,拥有30000多方仓库,6家公司转型设立精准中心[68] - CRO实验室检测业务收入与新签订单高速增长,无锡观合承接超15个临床药物研究项目,上海观合参与多个国产产品海外III期临床试验,获阿斯利康最佳战略合作伙伴奖并与NeoGenomics达成合作[69] - To C事业部完成三大产品模块布局,全国设采血点超500家,遍布60个省、市,自建直播平台总粉丝数达83.5万,与多平台合作提供60余个检测项目,线上总销售额近800万,为天猫健康行业商家新锐榜ICL行业第一[72] - 公司通过38家中心实验室网络覆盖全国超90%人口地区,与多地医疗机构合作提供医学检验服务[155]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6,661万元,同比增长33.47%[54][5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5个三类证书、6个二类证书、68个一类证书[56]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获NMPA注册证,进入11省新冠带量采购目录;新冠抗原检测产品获欧盟CE认证并出口德国[58] - 公司成功研发国内首台三期双频尸体全身血管造影系统Diangio和国内首款尸体专用血管造影剂Aiangi[58] - 公司研发投入为1.67亿元,同比增长33.16%[97] 质量管理 - 公司实施“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从多维度全面推进质量工作[73] - 实验室质量管理引入第三方质控平台,全公司推行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累计获得42张国内外认证认可证书[74] - 供应链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器械产品经营全环节质量可控,实现“零投诉”“零事故”“零差错”[75] - 样本冷链配送质量管理搭建完善物流网络,形成信息化、智能化和远程管理控制[75] - 客户服务质量管理履行服务承诺,获“中国最佳客户联络中心”“卓越客户服务”双重荣誉称号,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76] - 迪安生物、迪安鉴定、观合医药、迪安健检、凯莱谱等子公司从不同方面把控产品或服务质量[77] - 公司参加内分泌等三大类16个项目测评,全部满分通过[80] 业务成果 - 剔除新冠业务,公司特检收入占ICL服务收入增至39%[61] - 公司学术联盟新增省级以上专家带头人20余人,完成医院临床科室交流培训1274堂,主办学术会议113场[62] - 产品板块应收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减少6天[81] - 公司完成约1500万管新冠检测,检测人份数超3500万,全集团检测能力提升至80万管/天[84] - 公司累计承接4500多万人次宫颈癌细胞学筛查,1500多万人次HPV病毒DNA检测[84] - “善基金”累计援助人数460余例,资助金额累计超770万元[85] 募投项目情况 - 诊断业务平台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本报告期投入6630.03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170834亿元,投资进度42.44%[115] - 冷链物流中心仓储设备技术项目本报告期投入63.4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39.38万元,投资进度2.20%[115] - 医疗诊断数据存储分析应用项目本报告期投入2079.79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243362亿元,投资进度59.61%[115] - 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本报告期投入0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44.52万元,投资进度1.01%[115] - 2019年3月11日,公司同意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0,243.46万元[118] - 2019 - 2021年,公司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性补充流动资金,金额分别为70,000万元、60,000万元、60,000万元、56,000万元,部分已提前归还,截至2021年6月,尚有4000万元用于暂时性补流[118] 子公司情况 - 杭州迪安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总资产749,200,000.00元,净资产2,441,092,248.33元,营业收入2,715,088,186.20元,营业利润654,630,209.21元,净利润511,671,429.62元[130] - 北京联合执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0,000.00元,总资产836,683,695.27元,净资产555,171,051.80元,营业收入396,357,558.77元,营业利润91,429,914.17元,净利润59,188,264.71元[130] - 青岛智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32,032,805.00元,总资产1,189,938,589.41元,净资产794,569,807.46元,营业收入659,582,941.49元,营业利润64,810,214.57元,净利润48,996,030.19元[130] - 报告期内衢州迪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和浙江迪安鉴识科技管理有限公司注销,合肥市迪赛金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浙江迪安鉴识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医策科技有限公司新设,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大影响[13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北京联合执信合并总资产836,683,695.27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555,171,051.80元,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96,357,558.77元,营业利润91,429,914.17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9,188,264.71元[13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青岛智颖合并总资产1,189,938,589.41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794,569,807.46元,报告期内营业收入659,582,941.49元,营业利润64,810,214.57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8,996,030.19元[135] - 报告期内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主要有1家,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卓奇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36] 风险应对措施 - 公司为控制诊断质量风险,完善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体系,提出“卓越品质”质量战略[137] - 公司为控制集团化管理风险,完善组织架构与管控模式,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升级信息系统[140] - 公司为应对政策风险,打造“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提供商”,坚持“服务 + 产品”一体化发展模式[141] - 公司为应对人力资源风险,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组建组织人才委员会,实施项目跟投等激励方案[142] - 公司为控制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建立跟踪机制,完善信用制度,加大催收力度[143]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37.65%,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33.34%[147] - 2021年4月26日聘任姚震为财务负责人,师玉鹏离任;5月17日聘任陶钧为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沈立军不再担任董事会秘书[148]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547人授予1510.00万股,后调整为向533人授予1288.90万股,授予价格24.85元/股,首个归属期未届满[150] 担保情况 - 报告期内审批对外担保额度合计86
迪安诊断(300244)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7 16:00
财务数据总体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8.68亿元,上年同期15.33亿元,同比增长87.1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亿元,上年同期665.17万元,同比增长4989.85%[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11亿元,上年同期 -3.20亿元,同比下降28.47%[8] - 基本每股收益0.5457元/股,上年同期0.0107元/股,同比增长5000.00%[8] - 报告期末总资产133.71亿元,上年度末123.99亿元,同比增长7.84%[8]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1.08亿元,上年度末46.98亿元,同比增长8.74%[8] - 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8.68亿元,同比增长87.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4989.85%,扣非后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长15354.74%[25][29] - 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8.68亿元,上期为15.33亿元[81] - 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23.68亿元,上期为14.73亿元[84] - 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4.86亿元,上期为0.26亿元[87] - 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12亿元,上期为0.29亿元[8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1年第一季度为3.39亿元,上期为0.07亿元[87] - 2021年第一季度末资产总计73.00亿元,上期末为75.58亿元[76] - 2021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合计43.08亿元,上期末为45.31亿元[79] - 2021年第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9.92亿元,上期末为30.27亿元[79] - 2021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7536.88万元,上期为4671.53万元[84] - 2021年第一季度利息费用4465.48万元,上期为5086.17万元[84]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4.12亿元,上期为2923.5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本期为3.39亿元,上期为665.17万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7375.4万元,上期为2258.34万元[91]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5457,上期为0.0107;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5419,上期为0.0107[91] - 母公司营业收入本期为2.20亿元,上期为1.19亿元;营业成本本期为1.94亿元,上期为1.13亿元[92] - 营业利润本期亏损5282.28万元,上期亏损5961.81万元;利润总额本期亏损5274.06万元,上期亏损5950.95万元;净利润本期亏损4011.08万元,上期亏损4255.08万元[95] 资产负债情况 - 2021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90.48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2.18亿元增长约10.10%[63] - 2021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43.24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1.81亿元增长约3.42%[66] - 2021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133.71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23.99亿元增长约7.84%[66] - 2021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57.99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56.05亿元增长约3.46%[69] - 2021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9.30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7.65亿元增长约21.58%[69] - 2021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67.30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63.70亿元增长约5.65%[69] - 2021年3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51.08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6.98亿元增长约8.73%[72] - 2021年3月31日少数股东权益为15.33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3.31亿元增长约15.10%[72] - 2021年3月31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2.76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25.61亿元下降约11.13%[73] - 2021年1月1日相比2020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流动资产合计减少11,026,828.49元,非流动资产合计增加228,612,083.86元,资产总计增加217,585,255.37元[111] - 2021年1月1日相比2020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流动负债合计不变,非流动负债合计增加217,585,255.37元,负债合计增加217,585,255.37元[115] - 公司母公司报表2021年1月1日与2020年12月31日相比,资产总计、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均无变化[118][122]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11亿元,上年同期 -3.20亿元,同比下降28.47%[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11亿元,同比减少28.47%;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1.96万元,同比增长101.99%;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3亿元,同比减少16.18%[25][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本期为23.97亿元,上期为15.26亿元;收到的税费返还本期为35.45万元,上期为718.35万元;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本期为4054.74万元,上期为3372.13万元[9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4.38亿元,上期为15.6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8.49亿元,上期为18.8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4.11亿元,上期为 -3.20亿元[10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9450.68万元,上期为1645.74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9298.72万元,上期为9269.19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51.96万元,上期为 -7623.45万元[10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6.85亿元,上期为17.5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3.92亿元,上期为14.10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93亿元,上期为3.49亿元[105]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127.77万元,上期为97.74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1.15亿元,上期为 -4585.91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15.62亿元,上期为11.69亿元[10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65亿元,上期为1.2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65亿元,上期为2.6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1.99亿元,上期为 -1.37亿元[106]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5.72亿元,上期为6.5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5.86亿元,上期为11.56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1351.70万元,上期为 -4.98亿元[109]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22.19亿元,上期为20.38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23.23亿元,上期为16.52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1.04亿元,上期为3.86亿元[109] - 母公司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本期为0.07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3.17亿元,上期为 -2.48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2.17亿元,上期为2.98亿元[109]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1614户[13] - 陈海斌持股比例29.33%,持股数量181973438股[1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2.85%,持股数量79733107股[13] -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68%,持股数量22847326股[13] 限售股情况 - 陈海斌期初限售股152541178股,本期解除限售16061100股,期末限售136480078股;徐敏期初限售股10063288股,本期全部解除限售[17][19] - 王彦肖、刘洋期末限售股分别为38250股、9675股;胡妙申期初限售股261802股,本期全部解除限售[19] - 报告期内限售股合计期初162914193股,本期解除限售26386190股,期末136528003股[19] 采购与销售情况 - 2021年1 - 3月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11.55亿元,前五大采购占比63.61%;2020年1 - 3月采购金额5.02亿元,前五大采购占比60.98%[30] - 2021年1 - 3月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小计86929475.12元,2020年同期为58152888.03元;2021年前五大销售占比3.03%,2020年为3.79%[33] 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质量控制、管理、政策、人力资源、应收账款管理等风险[34][36][39][40][41] - 为控制诊断质量风险,公司提出“卓越品质”质量战略,涵盖各业务模块[35] - 为控制集团化管理风险,公司完善组织架构与管控模式,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36] - 为应对政策风险,公司致力于打造“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提供商”,坚持“服务 + 产品”一体化发展模式[39] - 为应对人力资源风险,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组建组织人才委员会[40] - 为控制应收账款管理风险,公司强化管理,建立跟踪机制,完善信用制度[41] 公司业务动态 - 2021年1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凯莱谱拟增资1.5亿元引进3个财务投资人[42]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期限于2021年1月25日到期,原计划减持不超24818300股,占总股本不超4%[43] - 2021年3月30日公司兑付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疫情防控债)本息[43] - 2021年3月23日,子公司杭州迪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冠病毒检测产品获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五年[29] 募集资金情况 - 募集资金总额为106,197.6万元,本季度投入6,075.67万元,累计投入32,028.25万元[48] - 诊断业务平台服务能力提升及研发项目累计投入19,613.02万元,投资进度38.34%[48] - 冷链物流中心仓储设备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入424.62万元,投资进度2.13%[48] - 医疗诊断数据存储分析应用平台技术开发及设备改造项目累计投入11,846.09万元,投资进度56.80%[48] - 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累计投入144.52万元,投资进度1.01%[48] - 公司已用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合计10,243.46万元[51] - 2019 - 2020年公司多次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涉及金额190,000万元,部分已归还[51][54] - 截至报告期末,58,000万元募集资金仍在暂时性补流中,2021年10月26日前归还[54] - 截至2019年1月31日公司开立7个募集资金专项账户,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开立13个[54] -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拟尽快投入募投项目[55] 财务科目变动情况 - 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在建工程较2020年12月31日分别增长33.41%、32.68%、108.37%、44.95%,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少100%[25] - 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投资收益、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3.32%、85.76%、83.74%、41.48%、61.34%、393.71%、13365.40%[25] 新租赁准则影响 - 2021年起公司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情况[110] - 按照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规定,公司对2020年1月1日与租赁相关的“预付款项”“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等项目进行追溯调整,使用权资产调增228,612,083.86元,预付款项调减11,026,828.49元,租赁负债调增217,585,255.37元[115]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为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104][108]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122] 合规情况 -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无违规对外担保、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接待调研等活动[57][58][59]
迪安诊断(300244)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4-09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迪安诊断,代码300244,法定代表人陈海斌[31] - 公司注册地址为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金蓬街329号2幢5层,邮编310030[31] - 公司办公地址为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金蓬街329号,邮编310030[31]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为http://www.dazd.cn/,电子信箱为zqb@dazd.cn[31] - 董事会秘书为沈立军,证券事务代表为祝迪生[32]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33] - 登载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网址为http://cninfo.com.cn[33]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事务部[33] - 公司聘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会计师事务所,中信建投证券为保荐机构[36] 财务数据 - 2020年公司总营业收入106.49亿元,同比增长25.98%;剔除商誉影响,实际归母净利润12.5亿元;诊断服务收入50.82亿元,同比增长61.99%;自产产品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214.54%[4] - 截至2020年底,公司营业收入增长22倍,净利润增长19倍,员工人数增长6倍至9300人;特检业务收入从6000万元增长到10亿元,自产产品业务收入从0增长到3.76亿元[8] - 2020年营业收入106.49亿元,较2019年增长25.98%[37]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亿元,较2019年增长131.20%[37]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47亿元,较2019年增长220.21%[37] - 2020年末资产总额123.99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5.34%[37]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6.98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7.92%[37] - 2020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5.33亿元、29.41亿元、29.99亿元、31.77亿元[38]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343.57万元[43]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49亿元,同比增长25.98%,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增长131.20%[60]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49亿元,同比增长25.98%,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增长131.20%[75] - ICL检验服务总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62.31%,34家ICL实验室实现盈利[82] - 自有产品业务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214.54%,渠道产品业务收入56.56亿元,同比增长5.6%[91] - 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06.49亿元,同比增长25.98%[110] - 服务业收入48.18亿元,同比增长62.31%;商业收入63.49亿元,同比增长11.37%[110] - 诊断服务收入50.82亿元,同比增长61.99%;渠道产品收入56.56亿元,同比增长5.61%;自产产品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214.54%[110] - 华东地区收入59.52亿元,同比增长28.22%;华北地区收入13.37亿元,同比增长28.47%;东北地区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68.42%[110] - 服务业毛利率50.83%,同比增加11.10%;商业毛利率25.86%,同比减少1.28%[113] - 诊断服务毛利率48.95%,同比增加9.98%;渠道产品毛利率25.06%,同比减少1.53%[113] - 华东地区毛利率34.14%,同比增加5.70%;华北地区毛利率45.31%,同比增加3.08%;西北地区毛利率31.53%,同比增加1.90%[113] - 诊断产品销售量为56.56亿元,同比增长2.81%;库存量为9.34亿元,同比减少21.64%[114] - 服务业营业成本23.69亿元,同比增长37.76%,其中试剂成本15.52亿元,同比增长22.45%[115] - 商业营业成本为47.07亿元,较去年增长17.21%[119]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3.2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3.02%[12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35.7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63.85%[121] - 销售费用为9.66亿元,同比增长27.03%;管理费用为7.66亿元,同比增长14.77%;财务费用为1.96亿元,同比下降6.15%;研发费用为3.19亿元,同比增长50.58%[125] - 2020年研发人员数量926人,占比9.96%,研发投入金额319,256,862.2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00%[136] - 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0,569,755,037.51元,同比增长17.56%,净额1,547,226,992.61元,同比增长220.21%[142] - 2020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014,497,730.35元,同比增长110.00%,净额 -820,737,575.24元,同比增长240.12%[142] - 2020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4,268,673,536.72元,同比增长64.51%,净额 -256,369,549.03元,同比减少62.09%[142] - 2020年末货币资金1,743,032,000.42元,占总资产14.06%,较年初比重增加1.90%[146] - 2020年末应收账款4,529,898,763.28元,占总资产36.54%,较年初比重增加5.64%[146] - 2020年末长期股权投资1,287,691,270.36元,占总资产10.39%,较年初比重增加2.22%[146] - 2020年末短期借款2,427,939,084.64元,占总资产19.58%,较年初比重增加4.42%[14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293,243,732.0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6,032,812.25元,本期购买金额为33,091,480.00元,本期出售金额为32,104,097.81元,期末数为310,263,926.52元[150] - 金融负债期初数为0.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18,618,429.44元,期末数为 - 18,618,429.44元[150] - 报告期投资额为493,718,649.01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5,900,000.00元,变动幅度为8,268.11%[151]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为293,243,732.08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6,032,812.25元,报告期内购入金额为33,091,480.00元,报告期内售出金额为32,104,097.81元,期末金额为310,263,926.52元[157] - 2018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06,197.6万元,本期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9,883.51万元,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25,952.58万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80,245.02万元[158] - 2018年非公开发行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061,976,009.60元[161] - 本报告期内投入募投项目资金总额为98,835,074.37元,已累计投入募投项目资金总额为259,525,790.17元[161] - 承诺投资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06,197.6万元,本报告期投入9,883.51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5,952.58万元[163] - 诊断业务平台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承诺投资51,156.62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29.47%[163] - 冷链物流中心仓储设备技术项目承诺投资19,932.22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1.89%[163] - 医疗诊断数据存储分析应用项目承诺投资20,856.8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49.64%[163] - 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承诺投资14,251.96万元,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为1.01%[163] 业务布局与服务 - 公司在全国布局40家连锁化实验室,为超20000家医疗机构、3亿人提供服务[5] - 中游拥有38家ICL和2家CRO实验室,营销网络覆盖中国大陆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5] - 可开展2600项检测项目,为超20000家医疗机构和3亿人提供服务,最高检测数日866114例[71] - 95%以上标本实现省内12小时和跨省36小时送达,80%报告单可在24小时内送达[71] - 检验过程累计10PB医疗大数据[71] - 公司形成32家中心实验室、6家区域实验室、500余家合作共建实验室规模,一级及其他医疗机构客户数占68%、收入占49%,二级及以上医院客户数占32%、收入占51%[83] - 合作共建的3家二级医院通过ISO15189认可现场评审[84] - 新增5家省外精准中心,累计20家精准诊断中心,7家实现盈利,开展学术论坛100余场,新开发检验项目116项,特检业务收入占比超35%[86] - 总部实验室通过CAP认证评审,2家实验室新获ISO15189证书,5家通过定期监督评审,10家通过复评审,累计21家通过ISO15189认证,4家获CAP认证[87] - 公司渠道网络覆盖16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代理近千个产品,三级医院客户占比超60%[94] - 迪安健检实现收入1.4亿元,推出“晓飞检”线上2C居家检测品牌,开发19个产品上线[98] - 迪安司法鉴定实现收入1.16亿元,新增虚拟解剖技术,测谎和诈病两个研究中心[98] - 上海观合实现收入0.8亿元,新设无锡观合医学检验所,累计为近300个I - IV期药物临床试验提供检测服务[99] - 深海冷链物流覆盖260个城市,完善系统提升数字化运营管理模式[99] 新冠相关业务 - 截至目前核酸检测量累计约5000万人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线预约服务”检测量40多万例[7] - 疫情投入8支研发团队、600名PCR技术人员、2000多名配送人员,全国日均最高检测量达60万例,累计核酸检测超2500万人份[78] - 3款新冠检测相关试剂盒获欧盟CE认证,1款获国内唯一一张5年期认证[78] - 线下设382个采样点,覆盖全国100个城市,完成超近40万人份预约量检测[78] - 2021年3月,公司子公司研制的新冠检测产品获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40] 产品研发与创新 - 近一年内凯莱谱完成数亿元两轮融资;去年12月迪谱自产产品DP - TOF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获批国内首款通用型核酸质谱;今年3月迪安生物新型冠状病毒2019 - 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正式获证[6] - 公司以研发驱动技术创新,依托临床质谱和分子诊断两大技术平台,开发及升级疾病解决方案[60] - 公司已完成3大生产线布局,取得三类注册证4项,二类注册证4项,一类备案产品50个[65] - 自有产品新增2个3类证书、4个二类证和16个一类证书[91] - 凯莱谱完成第二轮市场化融资,3个二类试剂盒上市,多个在研产品进展顺利[92] - 迪谱诊断国产DP - TOF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获注册证,启动药物基因组检测试剂盒临床注册并达成战略合作[92] - 迪安生物挺进国内市场,已取得三类注册证4项,二类注册证1项,一类备案产品38个[93] - 公司在2020年新注册了淋球菌等核酸检测试剂盒、25 - 羟基维生素D检测试剂盒等医疗器械[105] - 公司基于生物质谱和定量PCR平台完成微生物耐药数据库的构建等工作[126] - 公司完成10余项分子诊断技术和相关产品开发,申请5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国际发明专利,获得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7] - 公司基于MassARRAY核酸质谱技术平台开发20余项药物基因组学、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检测方法[130] - IrisLIMS平台可实现实验室标准化业务管理等功能,有多种定制化部署版本[131] - 大供应链项目可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实现系统间数据交互、共享[132] - 云检验1.0版本在新冠筛查业务中发挥作用,目前在持续迭代[133] - 截止2020年末,公司已取得三类注册证4项,二类注册证4项,一类备案产品50个,有1个三类诊断产品进入注册程序[140]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新五年战略定位是成为“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明确从普检到特检,再到To C业务的三条成长曲线[13] - 2021年公司聚焦五大任务:推进特检业务、保持自产产品高速增长、落实“大区制”管理机制、落实质量管理提升计划、探索布局“健康驿站”及To C晓飞检项目[14] - 公司开创“三好模式”,邀请黄柏兴担任CEO完善战略和提升组织建设[12] - 公司将推进“产品服务化,服务产品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借力“数字化”驱动赋能“健康中国2030”建设[13] - 推出五年战略规划,聚焦综合精细化服务,推动链条式高质量发展[76] - 2020年推出新的五年战略规划,定位为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196] - 加强组织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