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数控(300161)

搜索文档
滚动更新丨沪指开盘涨0.04%,工业母机概念股走高
第一财经· 2025-09-02 01:50
贵金属板块表现 -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500美元关口 创历史新高至3504.5美元/盎司 日内涨幅0.8% [1] - 贵金属板块延续涨势 A股贵金属板块涨幅达1.43% [3][4] - 港股贵金属板块普涨 中国白银集团和中国黄金国际涨幅均超3% [5] 工业母机概念股表现 - 工业母机概念股开盘集体走高 华东数控竞价涨停 [1] - 华中数控上涨7.87% 海天精工 科德数控 宁波精达 恒进感应等纷纷高开 [1] - 恒进感应涨幅达21.55% 华东数控涨停涨幅10.02% 华中数控涨7.87% [2] 白酒板块表现 - 白酒股盘初异动拉升 金徽酒涨超5% [1] - 泸州老窖和老白干酒涨超2% 贵州茅台 古井贡酒和五粮液涨超1% [1] - 白酒板块整体上涨1.12% [4] 市场指数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 沪指涨0.04%报3877.09点 [3] - 深成指跌0.09%报12817.09点 创业板指跌0.18%报2951.03点 [3]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跌0.15% [8] 板块涨跌情况 - 港口航运板块涨幅居前 上涨0.79% [3][4] - BC电池板块领涨 涨幅1.76% 电池板块涨1.64% 光伏设备涨1.63% [4] - AI PC 消费电子 旅游及酒店 影视院线等板块走低 [3] - 华为欧拉板块跌幅最大达2.41% 财税数字化和移动支付板块均跌2.33% [4] 资金面情况 - 央行开展2557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利率1.40%与前期持平 [6]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17个基点至7.1089 [7]
华中数控:关于获得项目经费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9-01 13:36
公司财务资助 - 公司收到湖北省科技项目经费821.55万元现金资助[2] - 资助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绝对值的14.84%[2] - 全部资金已经到账[2] 资金性质 - 项目经费属于政府科技项目专项拨款[2] - 资金形式为现金注入[2] - 经费来源为湖北省科技项目计划[2]
华中数控(300161) - 关于获得项目经费的公告
2025-09-01 11:42
业绩总结 - 公司收到湖北省科技项目经费821.55万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绝对值的14.84%[3] 财务处理 - 项目经费81.30万元认定为与资产相关[4] - 项目经费740.25万元认定为与收益相关[4] - 项目经费作为递延收益入账,将结合项目进展分期计入其他收益[4]
“国家队”最新持仓动向曝光
财联社· 2025-08-30 11:09
国家队二季度持仓概况 - 共有283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出现国家队(中国证金和中央汇金)身影 [1] - 国家队二季度增持14只个股 主要涉及农林牧渔、基础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 [1] 增持个股明细 - 大北农获增持2107.87万股 持股比例0.49% 持仓市值0.89亿元 [1] - 闰土股份获增持2244.12万股 持股比例3.76% 持仓市值3.11亿元 [1] - 振华重工获增持3206.46万股 持股比例0.85% 持仓市值2.08亿元 [1] - 天士力获增持1572.74万股 持股比例1.56% 持仓市值3.85亿元 [1] - 联化科技获增持1203.50万股 持股比例1.85% 持仓市值1.92亿元 [1] - 中联重科获增持22875.97万股 持股比例2.69% 持仓市值17.13亿元 [1] - 陕天然气获增持1575.48万股 持股比例1.80% 持仓市值1.66亿元 [1] - 通宝能源获增持883.66万股 持股比例1.14% 持仓市值0.77亿元 [1] - 经纬辉开获增持1013.02万股 持股比例2.31% 持仓市值1.24亿元 [1] - 国检集团获增持840.00万股 持股比例1.22% 持仓市值0.68亿元 [1] - 华中数控获增持127.18万股 持股比例0.64% 持仓市值0.37亿元 [1] - 大商股份获增持939.19万股 持股比例2.97% 持仓市值1.97亿元 [1] - 家家悦获增持523.64万股 持股比例0.95% 持仓市值0.68亿元 [1] - 中信特钢获增持1036.74万股 持股比例0.21% 持仓市值1.39亿元 [1] 新进持仓个股分析 - 大北农为国家队新进持仓 通过银华基金-农业银行-银华中证金融资管计划持有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35.59亿元同比增长3.55% 净利润2.3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华中数控为国家队新进持仓 通过易方达基金-中央汇金资管计划持有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5.54亿元同比减少11.91% 净亏损8144.91万元但亏损同比收窄 [2] 行业技术突破 - 华中数控发布全球首款搭载AI芯片和大模型的华中10型AI数控系统 已配套18家机床厂开发20台智能数控机床 [3] - AI系统在创世纪钻攻机应用中使汽车电机壳体和手机中框加工效率提升约10% 在佳时特五轴加工中心显著提升涡旋盘轮廓精度 [3] - 系统智能故障诊断模块达到三年工龄维修工程师技术水平 在人机交互和加工效率方面实现显著提升 [3]
华中数控2025年中报简析: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54亿元,同比下降11.91% [1] - 归母净利润-8144.91万元,同比改善23.54%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52亿元,同比下降8.85%,归母净利润-2324.87万元,同比改善38.54% [1] - 毛利率35.48%,同比提升2.11个百分点,净利率-15.81%,同比改善22.46个百分点 [1] - 三费占营收比31.04%,同比下降6.98个百分点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2.27亿元,同比下降62.97% [1] - 应收账款5.82亿元,同比下降31.25% [1] - 有息负债12.98亿元,同比下降21.87% [1] - 每股净资产7.62元,同比下降2.05%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8元,同比下降16.06% [1] 历史业绩表现 - 近10年ROIC中位数1.71%,2015年最低为-3.7% [1] - 上市14年来出现2次年度亏损 [1]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为1400万元,每股收益0.07元 [2] 基金持仓动向 - 招商安本增利债券A(014775)持有79.29万股,为最大持仓基金,规模11.48亿元 [3] - 汇泉臻心致远混合A(013051)减持至20万股 [3] - 四只基金新进十大持仓:招商享利增强债券A(7.49万股)、招商瑞德一年持有期混合A(6.79万股)、招商瑞盈9个月持有期混合A(4.13万股)、光大安阳一年持有期混合A(3.50万股) [3] 运营特点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 [2]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为24.29% [2]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19.48% [2]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7.34% [2]
华中数控(300161):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阶段承压,AI赋能打造新一代智能数控系统
东吴证券· 2025-08-29 08:34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华中数控2025年上半年营收短期承压,同比下滑11.91%至5.54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归母净利润为-0.81亿元(去年同期为-1.07亿元)[2] - 公司毛利率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同比提升0.73个百分点至35.48%,费用管控显成效,期间费用率总体下降[3] - 研发投入维持高位,占营收比例达32%,并发布世界首台嵌入AI芯片和AI大模型的"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显著提升加工效率约10%[4] - 盈利预测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0.70/1.31/1.97亿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82/44/29倍,但公司作为高端数控系统稀缺资产,仍具投资价值[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54亿元(同比-11.91%),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收窄),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收窄)[2] - 分产品营收:数控系统与机床3.63亿元(同比-5.24%),机器人与智能产线1.57亿元(同比-23.31%),其他业务0.34亿元(同比-17.33%)[2] - 单Q2营收3.52亿元(同比-8.85%),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收窄)[2] - 毛利率35.48%(同比+0.73pct),净利率-15.81%(同比+1.34pct)[3] - 费用率:销售费用率14.79%(同比-1.11pct),管理费用率12.77%(同比-1.63pct),财务费用率3.47%(同比+0.41pct),研发费用率24.97%(同比-1.03pct)[3] 业务进展 - 研发投入1.75亿元,占营收32%,取得授权专利59项(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25项[4] - 发布"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深度融合AI技术,提升加工效率约10%,已联合18家机床企业研制20台智能数控机床[4] - 数控系统与机床业务毛利率41.55%(同比+0.76pct),机器人与智能产线业务毛利率18.49%(同比-3.52pct)[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E营收18.24亿元(同比+2.32%),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226.00%),EPS 0.35元[1] - 2026E营收21.13亿元(同比+15.89%),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87.48%),EPS 0.66元[1] - 2027E营收24.51亿元(同比+15.98%),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50.95%),EPS 0.99元[1] - 当前股价28.86元,对应2025-2027年动态PE 82/44/29倍,PB 3.42/3.15/2.83倍[1][7]
华中数控(300161.SZ):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8144.9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2:01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5.54亿元 同比下降11.91%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8144.91万元 同业排名第229 [1] - 摊薄每股收益-0.41元 同业排名第230 [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9480.94万元 同比减少1311.70万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业排名第205 [1]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负债率62.12% 环比上升0.35个百分点 [3] - 资产负债率同业排名第216 [3]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35.48% [3] - ROE为-5.38% 同业排名第223 [3] 营运效率指标 - 总资产周转率0.12次 同比下降11.11% [4] - 总资产周转率同业排名第194 [4] - 存货周转率0.30次 同比下降25.09% [4] - 存货周转率同业排名第229 [4]
华中数控: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约-8145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8:4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54亿元 同比减少11.9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8145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4099元 [1]
深耕高端数控系统 华中数控上半年实现营收5.54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7:0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54亿元 [2] - 研发投入1.7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2% [3] - 2022至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平均比重为20.90% [3] 高端数控系统进展 - 全球首推嵌入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 [2] - 配套智能立式钻攻中心及五轴加工中心实现加工效率提升10%以上 [2] - 与18家工业母机龙头企业共同研制20台智能机床工程样机 [2] - 自主研发华中8型数控系统形成3C钻攻整体解决方案 [2] 五轴机床业务突破 - 五轴加工中心与车铣复合产品配套台套数显著增长 [2] - 与武重机床、天水星火、宁江机床合作开发多类型五轴机床 [2] - 产品批量配套于汽车零部件、激光加工等重点领域 [2] 工业机器人领域拓展 - 发布智能双臂机器人及70kg负载焊接机器人三大系列产品 [3] - 动力学研究成果获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录用 [3] - 为具身智能框架提供高质量数据收集基座技术 [3] 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 - 依托NC-Link、iNC-Cloud实现设备联网并打造柔性车间 [3] - 为汽车、高铁、船舶、能源行业建成多条智能产线 [3] - 累计获得2000余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3] 市场竞争与区域渗透 - 在华东、华南区域与国际品牌竞争并实现规模化应用 [2] - 与珠三角、长三角头部3C设备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 [2] - 产品批量配套于五轴钻攻中心、多工位抛光机床等高端机型 [2] 研发体系与技术创新 - 采用"研发一代、生产一代、运营一代"三级研发战略 [3] - 工程中心负责基础研究、中央研究院开发技术平台、地方研究院负责应用开发 [3] - 建立技术开发梯度与迭代机制保障技术向产品转化 [3]
深耕高端数控系统,华中数控上半年实现营收5.54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4: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5.54亿元 [1] - 研发投入1.75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2% [2] - 2022至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平均比重为20.90% [2] 数控系统技术突破 - 发布全球首台嵌入AI芯片与AI大模型的华中10型智能数控系统 配套设备加工效率提升10%以上 [1] - 故障诊断模块达到三年工龄工程师技术水平 [1] - 与18家工业母机龙头企业共同研制20台智能机床工程样机 [1] 高端数控机床业务 - 五轴加工中心与五轴车铣复合产品配套台套数实现显著增长 [1] - 与武重机床 天水星火 宁江机床等企业合作开发多类型五轴机床 [1] - 为汽车零部件 激光加工等领域批量配套 [1] 工业机器人领域进展 - 针对新能源汽车及锂电储能市场发布智能双臂机器人 [2] - 推出70kg负载机器人及三大系列焊接机器人产品 [2] - 动力学研究成果获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录用 [2]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 依托NC-Link和iNC-Cloud实现设备联网 打造柔性车间 [2] - 为汽车 高铁 船舶 能源行业建成多条智能产线 [2] - 在华东 华南区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与头部3C设备制造商达成战略合作 [1] 研发体系与知识产权 - 采用"研发一代 生产一代 运营一代"三级研发战略 [2] - 累计获得2000余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2] - 工程中心 中央研究院 地方研究院形成梯次化研发机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