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碧水源(300070)
icon
搜索文档
碧水源: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004.16万元,同比下降34.29%
快讯· 2025-04-24 13:4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5.91亿元,同比下降12.65% [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004.16万元,同比下降34.29% [1]
碧水源上市15周年:市值缩水超26%,2024年利润暴跌92%
金融界· 2025-04-21 03:18
公司概况 - 碧水源是国内膜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专注于水处理及环保事业,自主研发的膜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水资源化、海水淡化等战略领域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膜技术研发、污水处理、海水淡化,主要产品有MBR膜、反渗透膜,覆盖市政供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等场景 [1] - 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尤其在东南亚、非洲地区加大投资布局,海水淡化项目和工业污水处理方案获得国际客户认可 [1]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与国产化进程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5.49亿元,同比下降4.51%,归母净利润5858万元,同比骤降92.34% [2] - 营收与利润波动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参股公司经营困境影响,云南水务等参股公司亏损拖累整体盈利能力 [2] - 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95.48亿元增至124亿元,资金回笼压力显著增加 [2] 市值变化 - 公司上市初期市值223.15亿元,当前市值降至160.91亿元,缩水幅度超过26% [4] - 市值下滑与盈利下滑、负债上升、应收账款激增等因素密切相关 [4] 行业竞争 - 公司在环保行业具备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但面临全球竞争加剧的压力 [4] - 负债承压和资金回笼缓慢是当前主要挑战,未来需提升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4]
碧水源净利润骤降92.34% 124亿元应收款压顶
中国经营报· 2025-04-18 06:5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5.49亿元,同比下降4.51% [2][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858.5万元,同比下滑92.34% [2][4] - 2020年净利润11.43亿元,2024年降至0.59亿元,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4] 业绩下滑原因 - 重要参股公司经营不佳拖累利润,例如云南水务(持股24.02%)2024年亏损21.66亿元 [4] - 环保行业整体受宏观经济放缓影响,政府和企业环保投资减少或进度放缓 [5] -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导致环保项目预算调整,影响企业业务拓展和项目推进 [5] 应收账款问题 - 2024年末应收账款124亿元,同比增加12.27% [2][7]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从95.48亿元攀升至124亿元 [7] - 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2022年0.9、2023年0.87、2024年0.73 [7] 负债与现金流 - 2024年资产负债率62.18%,较2023年增长1.65个百分点 [9] - 2024年末总负债495.84亿元,其中流动负债293.67亿元 [9] - 货币资金42.5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8亿元,同比下降171.78% [9] 短期偿债能力 - 2021-2024年流动比率分别为1.13、1.00、0.86、0.88,低于行业基准1.5-2.0 [10][11] - 流动比率低于1表明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11] 行业环境 - 环保行业受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影响,应收账款积压现象普遍 [3][5]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但财政支付能力受限,导致企业收款周期延长 [3][5]
碧水源(300070):领跑膜材料国产替代化进程 新订单支撑主营业务保持稳健
新浪财经· 2025-04-11 12:35
文章核心观点 - 受参股公司拖累公司2024年全年业绩下滑 新订单持续增长主营业务表现稳定 研发费用率逐年提升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 [2][3][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49亿元 同比下降5% 归母净利润为0.59亿元 同比下降92% 扣非净利润为0.33亿元 同比下降92% [1] - 业绩下滑主要系重要参股公司云南水务经营不佳出现较大亏损 其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98亿元 同比下降11% 净利润-17.39亿元 同比下降-153% 公司持有其股权比例24.02% [2] - 分业务看 水处理及水生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2.30亿元 同比下降13% 毛利率提升0.23个百分点至30.45% 市政与给排水、光科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2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2% 毛利率提升8.97个百分点至21.73% [2] 订单情况 - 换膜市场公司陆续中标项目提升膜产品市场占有率 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海水淡化等方面均有中标项目 [3] - EPC订单新增178个 合同金额117.14亿元 期末在手订单334个 合同金额96.48亿元 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订单新增11个 其中BOT9个 BOO2个 投资金额38.10亿元 [3] - 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在马来西亚持续深耕 开拓毛利塔尼亚与纳米比亚等新市场 工业反渗透膜片出口至迪拜 家用反渗透膜元件出口到墨西哥、俄罗斯、意大利等多地 [3] 研发情况 - 2024年研发费用3.43亿元 研发费用率3.51% 较2023年提升0.01个百分点 [4] - 巩固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等业务核心优势 加快布局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盐湖资源化等新材料领域 [4] - 截至2024年末 膜技术涉及水处理总规模超2200万吨/天 每年可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70亿吨 [4] - 2024年开发出超纯水反渗透膜SC系列 加快高端膜材料国产化替代进程 针对盐湖提锂领域研发的产品已在紫金西藏拉果错盐湖实现全球首次应用 [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0.17/95.31/100.98亿元 同比增长5.47%/5.70%/5.95%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2.62/2.95亿元 同比增长294.78%/13.24%/12.47% [5] - 对应PE分别为69.73/61.58/54.75倍 EPS分别为0.06/0.07/0.08元 首次覆盖暂不评级 [5]
碧水源2024年年报解读:净利润暴跌92.34%,现金流承压明显
新浪财经· 2025-04-11 10:05
文章核心观点 - 碧水源2024年业绩下滑明显,净利润大幅下降,现金流面临压力,虽在技术研发和业务布局上有优势,但在市场竞争、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面临挑战,未来需加强市场开拓、优化业务结构、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和持续投入技术创新以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1][11]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营收与净利润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49亿元,较上年下降4.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58.5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92.34%,主要因整体市场环境及重要参股公司经营不佳 [1]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为1.40亿元,较2023年增长20.51%,但未带来营收同步增长 [2] - 管理费用为4.79亿元,较去年略有下降,降幅为2.10%,显示公司在内部管理成本控制上取得成效 [2] - 财务费用2.23亿元,同比下降22.66%,得益于公司合理的融资安排和资金管理 [2] - 研发费用为3.00亿元,较上年下降4.12%,但仍占营业收入的4.01%,显示公司对技术创新持续重视 [2]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3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1.78%,主要因收款压力大、部分收款滞后及地方政府财政支付受限等,需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和资金回笼 [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66亿元,较去年有所改善,变动幅度为23.99%,但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依然较大,需关注投资回报 [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3亿元,去年同期为 -0.34亿元,同比大增3197.28%,主要因公司生产经营需要融资放款,为公司运营和发展提供支持 [4] 业务板块与核心竞争力剖析 业务板块 -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市政与给排水工程以及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各业务板块发展不平衡,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增长迅猛,环保整体解决方案大幅下滑,公司需优化业务结构和促进各板块协同发展 [5][6] 核心竞争力与技术创新 - 公司在水处理领域拥有全产业链,自主研发的膜生物反应器(MBR)技术等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4年新增专利38项,正在申请且被受理专利75项,部分研发项目取得显著成果,但需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以提升市场份额 [7] 风险与挑战 市场竞争风险 - 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化改革使优质项目资源减少,市场竞争加剧,大型央企、地方国企跨界进军水务行业挤压市场空间,公司业务开拓面临挑战 [8] 应收账款与现金流风险 -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出现增长态势,若不能有效管控,将带来经营性风险,特别是短期现金流短缺风险 [9] 技术创新风险 - 膜技术行业竞争激烈,众多企业涉足该领域,对公司技术领先地位构成威胁,公司需加大研发力度以保持领先优势 [10] 高管薪酬情况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董事会、股东大会决策,依据年度绩效目标确定,董事长黄江龙税前报酬总额为49.19万元,其他高管薪酬根据职责和业绩有所不同,公司需在业绩下滑情况下平衡薪酬与公司发展 [11]
碧水源(300070) - 关于估值提升计划的公告
2025-04-11 08:22
业绩数据 - 2022 - 2024年EPC订单总额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7.12%,2024年新签合同额突破117亿元[6] - 2022 - 2024年应收账款年复合增长率为9.10%[6] - 公司上市以来总计分红超17.63亿元,近几年分红比例从10%提升至20%以上[12] 股价情况 - 2024年1 - 4月3日收盘价低于2022年经审计每股净资产7.39元/股,4 - 12月31日低于2023年经审计每股净资产7.58元/股[3] - 2024.1.1 - 4.3股价变动区间为4.27 - 5.10元/股,4.4 - 12.31为3.14 - 6.36元/股[4] 研发情况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润比重从2022年的6.91%提升至2024年23.98%[6] 未来策略 - 2025年4月10日董事会通过《关于制定<估值提升计划>的议案》[4] - 长期破净时每年评估估值提升计划实施效果[13] - 触发长期破净且日平均市净率低于行业均值,在业绩说明会专项说明计划执行情况[13] - 估值提升计划不代表对股价等方面承诺,目标实现有不确定性[15]
碧水源发布2024年ESG报告:以膜技术创新践行可持续发展使命
证券时报网· 2025-04-11 03:14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0日碧水源发布2024年ESG报告,展现可持续发展成果,公司以ESG理念为指引,在技术创新、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方面表现出色,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1] 公司概况 - 公司连续13年披露社会责任系列报告,是“全球水务50强”第36名企业,总资产近800亿元,是创业板上市企业及环保水务龙头,也是国内唯一集全系列膜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工艺应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1] - 公司依托自主核心膜技术,参与流域水环境治理,建成数千项膜法水处理工程及数百个国家重点治理项目,日水处理规模超2200万吨,年新增高品质再生水逾70亿吨 [1] 技术驱动低碳水务实践 - 公司构建全产业链体系,深耕五大战略领域,2024年研发投入达3.43亿元,占主营业务比例为3.99% [2] - 公司拳头产品MBR膜技术升级,膜通量提升至30LMH,吨水能耗降至0.3kWh/m以下,较传统工艺节能超20%,关键技术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公司7座水厂入选国家绿色低碳标杆水厂,建立气候风险动态识别机制,拓展可再生能源应用,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覆盖高污染行业,年处理污水超14.98亿吨 [2][3] 多元共融,践行责任担当 - 公司以“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客户至上”为方针,确保产品和服务高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维持在98%以上,责任客诉率控制在2%以内 [4] - 公司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在全国建成超万座农村污水处理站,“碧水惠民”健康水站覆盖380万农村家庭、惠及近1400万居民 [4] - 公司向东帝汶输出技术,部署100套智能净水设备,为当地5万民众解决饮水安全难题 [4] - 公司构建“管理 + 技术”双轨晋升通道,人均受训9.18小时,累计投入培训经费121.56万元,完善关怀体系,打造有温度职场 [5] - 公司女性员工占比达32%,残障人士就业安置率逐年提升,多元包容企业文化赋能组织活力 [6] 规范架构,提升可持续发展韧性 - 公司构建“三会一层”现代化治理架构,董事会下设战略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外部董事占比达75% [7] - 公司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机制,保持环境违法与重大安全事故“双零”记录,入选国资委“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 [7] - 公司启动治理结构优化计划,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完善内控机制、强化董事会ESG履职考核 [7] - 公司荣获“第三届新华信用金兰杯ESG优秀案例征集 - 低碳实践优秀案例”等相关荣誉 [7]
碧水源(300070) - 关于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涉及财务公司关联交易的专项说明
2025-04-10 12:05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财报于2025年4月10日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 财务公司关联交易汇总表于2025年4月10日获董事会批准[7] 数据相关 - 2024年在中交财务公司存款期末余额2,055,897,891.99元,收息8,998,064.95元[6] - 2024年向中交财务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800,000,000.00元,付息及手续费21,049,444.45元[6] - 与中交财务公司其他金融业务支付费用11,000元[6]
碧水源(300070) - 2024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5-04-10 12:05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计797.4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0%[16]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258.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37%[16]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为123.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27%[16] - 2024年末负债合计495.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3%[18] - 2024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301.5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15%[18] - 公司本期营业总收入为85.49亿元,上期为89.53亿元,同比下降4.51%[26] - 本期净利润为1.77亿元,上期为8.16亿元,同比下降78.34%[26] - 公司本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0162元/股,上期为0.211元/股,同比下降92.32%[26]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241.15万元,上期为6.81亿元,同比下降95.25%[26] - 公司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4.57亿元,上期为62.53亿元,同比增长3.26%[31] 审计相关 - 审计涵盖2024年12月31日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等报表[3] - 审计认为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等[3] - 关键审计事项包括特许经营权减值和工程项目收入确认[6] 会计政策与处理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或业务,将子公司或业务合并当期期初至报告期末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纳入合并财务报表[5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子公司或业务,以购买日确定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自购买日起纳入合并财务报表[59] - 金融资产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69] - 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70] - 存货分类为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按成本初始计量[84] - 公司在客户取得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交易价格考虑可变对价等因素[135] 税收政策 - 增值税税率为3%、5%、6%、9%、13%、免税[183] - 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5%[183] -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16.5%、15%[183] - 2023 - 2027年,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300万元,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190][191] - 2023年起,企业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按实际发生额100%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按成本200%税前摊销[191]
碧水源(300070) -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5-04-10 12:05
内部控制责任 - 建立健全和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是公司董事会责任[2] -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3] 内部控制情况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5] - 内部控制有固有局限性,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4] 审计事项 - 审计公司2024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