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花顺(300033)
icon
搜索文档
同花顺(300033) - 关于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
2025-01-10 16:00
股份变动 - 凯士顺本次新增解除限售2,016,000股,占总股本0.375%[2] - 解除限售后凯士顺无限售股份12,048,457股,占总股本2.24%[2] - 本次变动后有限售股份262,094,419股,无限售股份275,505,581股[11] 时间与数量 - 本次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1月14日[2] - 2025年凯士顺可转让股份不超12,048,457股[7] 股本情况 - 公司上市时总股本6,720万股,转增后为537,600,000股[3] - 截止公告日,有限售条件股份264,110,419股[3] - 凯士顺共持有48,193,829股,未解除限售38,161,372股[4]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涨0.85%,主力资金净流入10股
证券时报网· 2024-12-30 09:24
资金流向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今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23亿元 [1] - 10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7股净流入超千万元 [1] - 长电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7.27亿元,居首 [1] - 京东方A、水晶光电、东山精密分别净流入1.74亿元、1.59亿元、2871.82万元 [1] - 长电科技、水晶光电、京东方A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11.43%、7.37%、4.91% [1] 板块表现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上涨0.85%,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 [2] - 板块内13股上涨,长电科技、水晶光电、环旭电子涨幅居前,分别上涨6.23%、3.77%、2.98% [2] - 中石科技、领益智造、闻泰科技跌幅居前,分别下跌3.70%、2.58%、1.40% [2] 相关概念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资金流入榜 [3] - 主力资金、超级复盘 [3] - 资金流向、概念资金流向、热门概念、资金流出、板块资金流入、板块资金流出、流入、流出、资金 [3]
同花顺中特估100概念下跌0.73%,主力资金净流出61股
证券时报网· 2024-12-26 08:29
市场表现 - 同花顺中特估100概念板块下跌0.73%,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西藏天路跌停,东方雨虹、海螺水泥、大秦铁路等跌幅居前 [1] - 板块内19只股票上涨,涨幅居前的有中航沈飞、中信重工、中国稀土,分别上涨2.97%、2.58%、1.20% [1] 资金流向 - 同花顺中特估100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1.99亿元 [1] - 61只股票获主力资金净流出,6只股票主力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1] - 中科曙光、中国联通、西藏天路、中国平安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分别净流出2.39亿元、2.39亿元、2.06亿元、2.01亿元 [1] - 招商银行、中航沈飞、紫金矿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分别净流入2.46亿元、1.06亿元、1.04亿元 [1]
同花顺: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的公告
2024-11-29 14:52
股东持股 - 股东叶琼玖持股61,730,614股,占总股本11.48%[1] - 叶琼玖限售股46,297,960股,无限售股15,432,654股[2] 减持计划 - 叶琼玖拟2024.12.23 - 2025.3.22减持不超200万股,占总股本0.37%[1] - 集中竞价减持不超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2%[4] - 减持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目的是资金需要[3] - 减持价格依市场定,计划有不确定性[5][6]
同花顺: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的公告
2024-11-29 13:44
股东持股 - 股东叶琼玖持股61,730,614股,占总股本11.48%[1] - 叶琼玖限售股46,297,960股,无限售股15,432,654股[2] 减持计划 - 2024年12月23日 - 2025年3月22日叶琼玖拟减持不超2,000,000股,占总股本0.37%[1] - 减持来源为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目的是资金需要[3] - 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减持分别不超总股本1%、2%[4] - 减持价格依市场定,计划有不确定性[5][6]
操纵
猫笔刀· 2024-11-17 14:18
市值管理新规 - 监管层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沪深300、中证500、科创50、科创100、创业板指、创业板200、北证50等指数成分股(约1000家)需履行市值管理义务,隐含不配合可能影响指数成分资格 [1] - 要求上市公司对两类情况制定应对计划:20天内跌20%或一年内最大回撤50%的短期快速下跌,以及连续12个月股价低于净资产的长期破净状态 [1] - 当前标准被指过于笼统,未区分不同板块特性(如北证50与中石油共用同一标准),且银行板块因常年破净难以执行提升股价要求 [1][2] 房地产市场动态 - 10月70城房价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如北京环比+1%、深圳+0.7%)小幅反弹,二三四线城市持续下跌,主因一线城市仍有政策空间而低线城市救市政策已用尽 [3] - 广州房价未反弹被调侃"开除出一线",具体数据为环比-0.4%、同比-12.5% [3] - "金九银十"政策效果有限,11-12月淡季将检验市场企稳情况,县城高租售比(5-6%)隐含产业停滞与人口流出风险 [5][6] 消费与行业数据 -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中,化妆品(+40%)、体育娱乐(+26%)、家电(+39%)增速显著,白酒(-0.1%)、建筑装潢(-5.8%)、石油制品(-6.6%)表现疲软 [6] - 同花顺子公司因直播违规荐股被责令整改并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涉事业务去年营收1.99亿(占合并报表<6%),公司澄清未被立案但承认部分违规事实 [6][7] 宏观经济与金融事件 - 野村上调中国2023年GDP增速预测至4.8%(原4.7%),Q4预期从4.4%调至4.9%,但认为反弹或导致财政刺激延迟,2025年增速预测为4% [7] - 和合期货被证监会接管,实控人林强涉千亿金融诈骗案(实际卷款或不足百亿),8月失联后于10月在印尼被捕 [7] - Bill Hwang案即将宣判(检方求刑21年),其2021年中概股爆仓致银行损失上百亿美元,事件引发市场对中概股风险警惕 [7]
同花顺:事件点评:云软件产品暂停销售3个月,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东吴证券· 2024-11-17 11: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布使资本市场活跃度迎来拐点,利好公司C端业务收入增长,且云软件违规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6.6/19.0亿元,分别同比+2.9%/+14.8%/14.8%,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02/88/77倍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主要内容 - 浙江同花顺云软件有限公司为同花顺子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存在违规行为,违反《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被责令改正、暂停新增客户,整改及暂停期限3个月 [3] 云软件相关情况 - 云软件公司是同花顺全资子公司,负责部分证券投资咨询业务(部分C端炒股软件产品),所属经营分部为增值电信业务,2023年度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营业收入1.99亿元,占同花顺合并报表营业收入的5.58%,本次行政监管措施不影响对现有客户的服务 [3] 对公司业务及业绩的影响 - 2024年前三季度市场波动,公司业务平稳运行、业绩稳健,2024Q3单季度A股日均成交额同比-15%至6,776亿元,资本市场活跃度一季度至三季度持续下行;9月多项政策推出提振资本市场流动性和股民信心,9月24 - 30日A股日均成交额达14,773亿元,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1.59%至23亿元,24Q3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4.81%至9.45亿元 [4] - 截至11月15日,2024Q4单季度A股日均成交额达21,275亿元(环比24Q3单季度+214%),预计公司国庆前后及四季度的股票开户导流业务收入主要体现于2024年四季度业绩;本次违规涉及2024年11月18日至2025年2月18日的云软件销售,考虑收入确认时间延后,预计对2024年业绩影响较小;因云软件在增值电信业务C端软件产品收入中占比较低,目前同花顺APP中除云软件外其他产品未暂停销售,预计对2025年业绩影响有限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3,559|3,564|3,784|4,391|5,030| |同比(%)|1.40%|0.14%|6.18%|16.03%|14.5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91|1,402|1,443|1,657|1,902| |同比(%)|-11.52%|-17.07%|2.90%|14.82%|14.81%| |EPS - 最新摊薄(元/股)| - |2.61|2.68|3.08|3.54| |P/E(现价 & 最新摊薄)| - |104.46|101.51|88.41|77.01| [2]
同花顺子公司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点评:子公司暂停新增3个月,对业绩影响有限
国泰君安· 2024-11-17 07:23
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同花顺子公司因投顾业务存在问题导致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子公司暂停新增 3 个月,因子公司收入占比较小,且存量业务仍可运营,预计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 [11] 投资要点 - 维持"增持"评级,给予 2025 年估值 60xPE,维持目标价为 280.57元 [12] - 考虑到资本市场成交量持续放大,维持公司 24-26 年 EPS 为 3.00/4.67/6.59 元 [12] - 事件:同花顺子公司浙江同花顺云软件有限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12] - 投顾业务存在问题导致收到行政监管措施 [12] - 该事件对公司收入和利润影响较小 [12] 公司事件点评 - 同花顺子公司因投顾业务存在问题导致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子公司暂停新增 3 个月,因子公司收入占比较小,且存量业务仍可运营,预计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 [11] 交易数据 - 52 周内股价区间(元) 93.28-327.61 [7] - 总市值(百万元) 146,496 [8] - 总股本/流通A股(百万股) 538/273 [9] - 流通 B 股/H 股(百万股) 0/0 [10] 相关报告 - 交投活跃收入改善,看好公司业绩爆发 2024.10.24 [15] - 需求不足业绩承压,AI 产品持续落地 2024.08.25 [15] - 加大投入致利润下滑,期待 AI 赋能主业 2024.04.24 [15] - B 端业务持续发力,未来期待 AI 赋能主业 2024.02.27 [15] - 助力投顾产品升级,AI 商业化未来可期 2024.01.05 [15] - 子公司暂停新增 3 个月,对业绩影响有限 同花顺(300033) [15] 行业信息 - 综合金融/金融 [15]
同花顺:关于子公司浙江同花顺云软件有限公司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
2024-11-15 13:46
违规情况 - 云软件公司存在营销宣传等违规问题,被责令改正、暂停新增客户3个月[1][2][3] 业绩数据 - 2023年度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营收1.99亿元,占比5.58%[4] 未来展望 - 监管措施对2024年收入和利润影响较小[4] 新策略 - 公司将整改、重视合规建设[4] 其他 - “非法荐股、被立案调查”传闻不实[4] - 《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编号[2024]245号[5]
同花顺-AI-纪要
-· 2024-11-14 07:53
一、涉及公司 同花顺[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推荐同花顺的原因 1. 在本轮牛市中,同花顺受益于市场成交量提升的强贝塔效应,且具备独特阿尔法属性,特别是ETF规模持续增长时,同花顺作为核心受益者,稀缺性凸显[3]。 2. 公司收入和利润弹性与市场成交额高度相关,牛市期间新开户量增加带动广告费用成倍增长[3]。 3. 同花顺掌握约30% - 40%的股民市场份额,其流量属性在市场活跃时对券商和基金公司极为重要[3]。 (二)过去几年收入和利润表现 1. 收入增速与投教市场成交额高度相关,作为产品化公司,研发和销售费用相对固定,收入端反弹时利润弹性大,如2024年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接近5%(主要因9月底行情及开户量增长)[4]。 (三)增值电信服务业务 1. 主要来自散户(炒股APP功能付费点如level two、神奇九转等),与成交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²接近0.8),市场赚钱效应强时股民更愿支付溢价,用户粘性较高,市场不佳时韧性强[5]。 (四)广告及推广业务 1. 主要来源于券商,与成交额变化高度相关,覆盖88家主流券商,反映大贝塔效应,未来不仅反映成交额变化,还可能扩展影响力[6]。 (五)未来收入增速预期 1. 四季度及以后,日均成交额保持在2亿以上,高频交易将带动整体收入增速乐观[7]。 2. 研发费用率虽略有上涨但整体克制,销售费用率因市场不佳上升,市场好转有望下降,未来收入和利润前景值得期待[7]。 (六)ETF规模增长对同花顺的影响 1. 有多方面积极影响,包括交易活跃度提升带来佣金收益、ETF代销业务规模扩大(2020年10月ETF规模已超过主动权益,同比增速接近翻倍)、同花顺手握3,000万高质量活跃股民进行高频交易推动变现能力提升[8]。 (七)同花顺在ETF业务方面的优势 1. 庞大用户流量和多样化变现渠道,掌握大量股民流量且与场内ETF交易用户高度重合,能转化股民流量为场内ETF交易流量[9]。 2. 合作券商数量最多,App能完成股票和场内ETF交易操作,提供便捷体验,通过多种方式变现,场内ETF交易市场规模可能达百亿级别,在ETF规模增长背景下将显著受益[9]。 (八)同花顺在AI功能上的发展情况 1. AI产品“问财”成效显著,C端提升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付费转化效率,自10月以来VIP会员增长超过10倍,专业版订阅价格为518元每年;B端与iPhone深度嵌合,大模型赋能提高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准确度较高,推动市场份额突破,是增值电信业务重要抓手,预计未来持续超预期增长[10]。 (九)同花顺未来收入增长逻辑 1. 收入与A股成交额正相关且韧性更强,牛市中券商对流量需求增加,同花顺作为龙头平台议价权提升受益明显[11]。 2. ETF规模增长背景下,凭借庞大股民流量和多样化变现渠道最大程度享受红利[11]。 3. 公募基金竞争激烈时,作为具备流量属性平台将获更多广告导流机会[11]。 4. AI功能发展带来新收入来源,通过提升使用体验和付费转化率实现增收[11]。 (十)ETF市场对同花顺的影响 1. 场内ETF交易活跃度高于股票交易,虽费率略低但交投活跃总体收益可观,牛市中股票与ETF齐头并进推动成交额上升,同花顺将持续享受议价力提升带来的收益[12]。 2. 公募基金在ETF领域竞争加剧,对第三方平台广告导流需求增加,为同花顺带来更多变现机会[12]。 (十一)同花顺APP表现 1. 截至9月底,同花顺免费版APP在财务类应用中排名第七,付费版APP蝉联总榜及财富榜第一名,面对竞争仍保持强劲表现,牛市赚钱效应强时增值电信服务预期超预期增长,随着市场环境改善和技术创新推进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实现可观收益[13]。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同花顺的广告及推广业务主要来源于券商,这一业务目前与成交额高度相关,未来有扩展影响力的潜力[6]。 2. 同花顺在AI功能发展中,“问财”产品在C端和B端分别有不同的发展成果,C端提升用户付费转化效率,B端提高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整体推动市场份额突破并预计未来持续超预期增长[10]。 3. 同花顺在ETF业务方面,除了流量优势外,合作券商数量最多且App操作便捷,还通过多种方式变现,场内ETF交易市场规模可能达百亿级别[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