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森制药(002907)
icon
搜索文档
华森制药(002907) - 重庆辖区上市公司2021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48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907,证券简称华森制药 [2] - 2021 年 11 月 25 日 15:10 - 17:00 参加重庆辖区上市公司 2021 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与投资者交流 [2] - 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游雪丹,财务总监彭晓燕,证券事务代表葛磊 [2] 生产与研发布局 - 生产基地在重庆荣昌区 [2] - 研发总部在重庆市渝北区,分仿制药和创新药版块 [2] 特医食品情况 - 特医食品正在开发,生产线正在建设,相关食品配方 10 月底以“营养食品”身份上市销售,待批件获批后完成身份切换 [3] 新冠用药布局 - 公司暂无新冠用药布局,资源集中在消化、精神神经、耳鼻喉、心脑血管及肿瘤领域 [3][5] 销售渠道与业绩 - 过去以公立医院终端为主要销售市场,近年来大力发展零售连锁和电商平台,未来会加大零售市场与电商平台投入,形成以公立医院为主多渠道发展格局 [3] - 2 款产品中标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标后公立医院市场价格及毛利率下降,销售收入受影响,公司通过加大私立医院等渠道销售提振业绩 [4] 研发费用与投入 - 近三年研发费用为 1521.62 万元、2555.77 万元、3647.76 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54.83% [3] - 近三年研发投入为 2621.62 万元、3497.41 万元、5212.04 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 41% [3] 医保与创新药项目 - 进入医保目录产品信息参见定期报告 [3] - 拥有 4 个自主研发与肿瘤相关的临床前阶段创新药项目,潜在适应症覆盖肿瘤免疫等实体治疗领域,部分项目提交化合物专利申请,有项目显示较好体内研究数据,预计最快明年拿到首个创新药临床批件 [3][4][5] 新产品与利润增长点 - 今年获得新产品复方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平消片、茶愈胶囊 [4][5] - 计划每年至少推出两个新药品上市,已布局大健康产业,切入特医食品赛道 [4][5] 产品线与竞争优势 - 五大独家中成药(甘桔冰梅片等)为国家医保产品且被临床指南推荐,后续强化市场准入 [5] - 仿制药威地美、长松等为传统优势产品 [5] - 本年度引进产品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茶愈胶囊、平消片,完成 MAH 持有人转移,推进市场开发和销售上量 [5] - 创新药有 4 个与肿瘤相关临床前项目,预计 2022 年或 2023 年有望拿到首个临床批件 [5] - 大健康领域引进的特医食品已通过营养食品形式上市 [5] 可转债付息情况 - 可转债年利率每年变化,具体支付利息根据当年适用利率和未转股数量确定,详见发行可转债公告 [6]
华森制药(002907) - 2021年12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38
中医药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支持 - 中医药临床需求大,国家 2016 年底出台《中医药法》确立其法律地位,提出中西医并重 [2] - 2020 - 2021 年国家出台覆盖研发端到市场端的中医药政策性文件 [2] - 研发端,2020 年底国家药监局出台《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中药研发,2021 年 33 个 1 类新药获批上市,其中中成药创新药 6 个,为 2016 年以来最多 [3] - 市场端,2021 年 2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政策推动中西医协调发展,国内医药市场 80%以上药品使用源自西药,中成药使用量潜在提升空间大,医保目录中中成药占比逐步提升 [3] - 2021 年 6 月 30 日国家卫健委出台意见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中医药在医院端应用将大幅提升 [3] 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情况 - 湖北牵头 19 省开展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折价率超出市场预期但合乎情理 [4] - 中成药集采与化药集采不同,竞争格局上中成药多独家品种,成本端中药上游是农业,集采中选规则设置额外议价机会 [4] - 19 省中成药集采整体降幅小于前 6 次药品集中采购,独家品种降幅更小,对未来中成药国家集采有引导意义 [4] 中成药消费属性与公司销售策略 - 中成药消费属性逻辑成立,围绕中医药优势病种的口服制剂可通过 OTC、网上销售提高用药可及性等 [5] - 公司坚持五大卖场协同发展销售策略,利用公立医院市场积淀推动五大独家中成药在 OTC 市场和电商平台销售 [5]
华森制药(002907) - 2021年11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15:3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907,证券简称华森制药,编号 2021 - 004 [2]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为 2021 年 11 月 30 日,地点在公司 3 楼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有量桥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淳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有游雪丹(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葛磊(证券事务代表) [2] 收入及利润构成与增长点 - 当前主要收入及利润源自仿制药及中成药板块,产品集中在消化、精神神经、耳鼻喉等治疗领域 [2] - 五大核心产品(威地美、长松、甘桔冰梅片、都梁软胶囊、痛泻宁颗粒)及五大独家中成药(甘桔冰梅片、都梁软胶囊、痛泻宁颗粒、六味安神胶囊、八味芪龙颗粒)带来稳定现金流入 [2] - 2021 年成为复方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茶愈胶囊、平消片的 MAH 持有人 [2] - 未来发力方向:推进创新药研发项目、加大五大独家中成药市场推广力度、推进特医食品研发注册及营养食品销售 [3] 创新药研发情况 - 2019 年确定创新药研发战略,2020 年引入 Yuxun Wang 博士负责创新药板块业务,2021 年引入 Xiaohui Liu 博士为药化负责人 [3] - 已完成创新药 3 大平台建设,具备从靶点发现至早期临床开发的研发能力 [3] - 拥有 4 个创新药临床前项目,与肿瘤相关,潜在适应症覆盖多种实体瘤治疗领域 [3] - 预计明年或后年有望获得首个临床批件 [3] 中成药市场情况 - 看好五大独家中成药市场空间,均为中药优势病种领域用药,适用于常见病等 [3] - 五大独家中成药均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且被纳入多个临床应用指南 [3] - 未来强化市场推广工作,助力销售放量增长 [3] 特医食品领域情况 -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预计 2021 年达 100 亿级别,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4] - 行业政策、资金和技术壁垒较高,药企切入有先天优势 [4] - 2021 年 6 月参与尚医科技股权投资,取得 2 个特医食品配方大中华区授权,产品先行以营养食品上市销售 [4] - 加快推进 2 个特医食品研发报批、生产线建设(建成后为川渝地区首条)及营养食品销售放量 [4] 参股公司研发情况 - 2020 年与川大国重实验室杨胜勇教授团队合资成立奥睿药业,公司有优先合作权 [4] - 奥睿药业研发项目处于临床前阶段,推进顺利 [4]
华森制药(002907) - 2022年1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1 05:28
创新药研发 - 创新药战略基于 Science - Driven / Biology - Driven 理念,瞄准国际首创和同类最佳,采用“自主研发为主,license - in 为辅”策略,2020 年开始实施 [1] - 2020 年 3 月引进首席科学官,2021 年引入创新药药化负责人,搭建软硬件设施,建立三大实验室,打造三个平台,建设符合国际 AAALAC 标准的动物房 [1] - 立项 4 个自主研发的肿瘤类 1.1 类小分子创新药在研项目,潜在适应症覆盖多种实体瘤,内部自研项目加快向 IND 阶段推进,预计 2022 年或 2023 年有望拿到 1 - 2 个创新药临床批件 [2] - 拥有参股公司 2 个创新药研发项目的优先权益 [2] 中成药业务 - 围绕“五大独家品种”布局中成药板块业务,“五大独家中成药”均为国家医保品种,市场销量及增速较好,未来强化学术地位提升及市场拓展工作 [2] - 认为中成药集采与仿制药集采有较大差别,中药材采购价格及药效波动大,成本把控不如化学药恒定;集采规则有额外议价机会,相对缓和;“大普药”降价多,独家品种相对较好 [2] 大健康业务 - 大健康板块布局“特医食品”和自有品牌华森曲畅®奥利司他胶囊,并协同推广 [3] - 特医食品国外市场规模约 500 亿美元,国内约 77 亿人民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发批件约 80 个,获批产品暂以国外品牌为主,国内市场开发空间大,研发和生产有政策、资金和技术壁垒,周期约 2 - 3 年 [3] - 通过投资尚医科技引进两款特医食品配方,相关配方食品已以营养食品身份上市,销售渠道从医院周边零售商超向线上电商拓展 [3] - 特医食品生产线预计 2022 年年中建成,有望成川渝地区首条,研发及注册工作推进中,预计 3 年拿到首个生产批件,取得批件后可在公立医院销售 [3]
华森制药(002907) - 2021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3:46
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 未来 3 - 5 年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才为基石,创新驱动,立足消化、耳鼻喉、精神神经领域,拓展癌症、免疫等疾病领域,提升技术壁垒和公司价值 [1][2] - 未来十年核心发展创新药板块,持续加大投入,瞄准肿瘤、免疫类 First - In - Class 项目,十四五期间将创新药研发能力提至国内第一方阵,获 2 个以上创新药临床批件、3 个以上临床候选化合物全球知识产权 [2] 市场营销管理 - 维护存量市场,以精细化销售行为管理为抓手,以公立医院带动多渠道发展,提高存量市场占有率;拓宽增量市场,探索数字化营销,开拓互联网新媒体矩阵 [2] - 高度关注五大独家中成药市场推广和准入工作 [2] 人才战略 - 以全面创新和人才引进培育为抓手,优化薪酬与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常态化激励机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2] 产品管线布局 创新药 - 建成基于功能基因组学的不同类型靶点分子靶向药物生物活性筛选平台等三大创新药技术平台,正在建设免疫学平台和体内生物学平台 [2] 仿制药和中药 - 已建成“三三三”管线格局,争取实现“六六六”滚动目标,开启制剂国际化道路,打造复杂制剂平台 [2][3] 大健康领域 - 引入特医食品研发项目,拓展特医食品赛道,争取成重庆首家有特医特色全营养产品上市药企;推出中药养生系列产品,切入中医药消费品领域 [3] 股价与可转债 - 近两年医药板块受多种因素影响,二级市场股价下行波动大,公司坚持稳定生产经营和合规管理,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维护股价 [3] - 可转债价格波动受二级市场和市场情绪影响,转股价格下修公司管理层会结合生产经营情况综合考虑 [3] 内部控制体系 - 已建立较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未来持续优化完善,2021 年被纳入评价范围业务与事项有效执行,达内部控制目标 [3] 营收与利润情况 营收 - 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因合作产品奥利司他胶囊销售收入下滑和化学药集采品种销售滞涨,剔除该因素营收同比上升 9.87% [4] - 五大独家中成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9.72%,化学药和医药商业营收因集采增速放缓或滞涨,新获三个药品持有人证书及特医食品配方上市将支撑营收增长 [4] 利润 - 营业利润 10,331.20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24.83%;利润总额 10,341.98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24.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9178.04 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22.99% [4] - 利润下降原因包括研发投入增加 79.71%、研发费用增加 14.38%,政府补助减少 1953.98 万元,销售费用上升,第五期新建 GMP 生产基地项目折旧费用增加 1,868.62 万 [4][5] 集采与疫情影响 中成药集采 - 中成药集采趋于常态化且将扩面,公司暂未有产品进入,积极支持并做好准备,若进入集采有望带来更广阔发展前景 [5] 新冠疫情 - 公司主要产品为常见病、多发病药物,非疫情相关直接药物,疫情防控政策使部分地区经营活动受阻,如委托研发、市场推广、货物发送等 [5] 创新药研究进展 - 拥有 4 个自主研发肿瘤相关临床前阶段创新药项目,部分提交化合物专利申请,两个进度靠前项目进入 PCC 阶段,年底进入 IND - Enabling 研究阶段,预计 2023 年获 1 - 2 个创新药临床批件 [6] - 建成多个创新药技术平台,2021 年下半年提前建设免疫学平台和体内生物学平台 [6] 现金流保障 - 公司现金流良好,资产负债表结构健康,一季度经营性活动现金流流入净额大幅增加,无商业银行贷款,资产流动性好,按研发投入 1 亿元/年计算,账上资金可保障 5 年研发现金支出 [6] 特医食品赛道 - 2020 年全球特医食品规模 133 亿美元,我国占比 9% - 10%,该领域有技术壁垒和投资门槛,药企有质量与研发优势,公司切入该赛道是顺势之举 [7] - 自研两款特医食品在小试研究阶段,专注术后减重及胰腺炎临床需求,预计 6 月生产线建成进入中试放大阶段,相关产品以营养食品销售,预计 3 年内获首个特医食品生产批件 [7]
华森制药(002907) - 2022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2:40
公司基本情况 - 2022年5月7日德邦证券等参与对公司的特定对象调研,在公司二楼会议室以电话会议形式进行,公司副总经理等接待 [1] 财务与偿债能力 - 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除可转换公司债外无商业银行贷款或其他债券,偿债能力较强 [1] 客户与销售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超5成,销售客户主要为大型医药商业,因合并计算要求致集中度较高,与各地优质医药商业形成配送关系 [1][2] -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在医院、连锁药店等渠道占有率高,覆盖近9500家等级公立医院,原公立医院与非医院市场销售额占比8:2,现院外市场占比提升至3:7 [4] 政策补助与产业发展 - 生物医药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主营业务为药品相关,能否持续获政府补助特别是与收益相关补助存在不确定性 [2] 特医食品业务 - 特医食品从研发到上市需2 - 3年,公司生产线预计6月完工,自研特医食品处小试阶段,预计3年内拿首个生产批件,已以营养食品身份销售,短期内对补充营收和现金流有积极影响 [2] 产品布局与赛道侧重 - 仿制药、中成药、特医食品是短中期营收和现金流保障,创新药是转型升级未来 [2] 具体产品情况 - 公司生产的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药物主要是奥利司他胶囊(曲畅),未被纳入集采 [3] - 进入集采的产品为铝碳酸镁咀嚼片(威地美)和聚乙二醇4000散(长松),集采使存量品种毛利率受较大影响,多数公司降价超50%竞争市场规模 [4][5] - 公司有20个原料药带制剂项目,大部分品种目标冲刺首轮集采 [5] 区域市场表现 - 西南地区营收下滑因集采产品铝碳酸镁咀嚼片(威地美)多省市未中选致市场份额下滑;华东地区收入增长因集采产品多省市中选 [3] 原材料与供应商 - 因合作产品奥利司他胶囊销售额大幅下降,采购相关原材料大幅减少 [3] - 公司主要采购中药与原料药,中药随行就市,原料药与多数供应商签战略合作协议,议价能力影响不大,有合适供应商愿合作 [3] 疫情影响与应对 - 疫情对公司医疗机构渠道推广营销活动有一定影响,公司维护医疗机构渠道,开拓零售渠道,以特医食品切入大健康领域,打造新媒体营销渠道补充现金流 [3][4] 理财产品 - 公司通过现金管理购买低风险保本理财产品,收益与市场大致一致 [4] 销售模式探索 - 公司将探索与互联网有效链接,探索数字化营销,开拓互联网新媒体矩阵助力产品推广 [4] 医保目录与学术推广 - 产品进入国家及省级医保目录受产品力、国家政策、公司市场准入能力影响,良好学术推广提升产品力 [5] - 今年上半年学术推广提振销售收入和开拓销售区域效果受封控政策影响不确定,长期有积极影响 [5]
华森制药(002907) - 华森制药:2022年6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15:14
公司接待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媒体采访 [1] - 参与单位为 21 世纪经济报,人员为秦凡、周洋 [1] - 时间为 2022 年 6 月 7 日,地点在公司二楼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为游雪丹、周智如 [1] 新品研发规划 创新药 - 已建成三大创新药技术平台,正在建设免疫学平台和体内生物学平台 [1] 仿制药和中药 - 已建成“三三三”管线格局,即每年至少立项三项、申报三项、上市三项,未来争取实现“六六六”目标 [1][2] 大健康领域 - 引入特医食品研发项目,拓展特医食品赛道,争取成为重庆市首家拥有特医特色全营养产品的上市药企 [2] - 利用中药领域优势,推出系列中药养身产品,切入中医药消费品领域 [2] 市场情况 - 公司以公立医院市场为主,公立医院市场与非医院市场销售额占比约 8:2,目前院外市场占比提升至约 3:7 [2] 推广计划 - 全面推行“星火计划”,加强自有营销团队建设并实施蓝海战略,以高品质学术推广为切入点,以精细化销售行为管理为抓手,多渠道发展 [2] - 探索与互联网有效链接,探索数字化营销,开拓互联网新媒体矩阵助力产品推广 [2] 未来战略 整体战略 - 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才为基石,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 - 立足三大优势领域,向癌症、免疫等疾病领域拓展,提升技术壁垒和公司价值 [3] 创新药板块 - 未来十年核心发展方向,持续加大投入 [3] - 瞄准肿瘤、免疫类 First - In - Class 项目,十四五期间将创新药研发能力提升至我国第一方阵,获得 2 个以上创新药临床批件、3 个以上临床候选化合物全球知识产权 [3] 市场营销管理 - 维护存量市场,多渠道发展,提高产品存量市场占有率 [3] - 拓宽增量市场,探索数字化营销,开拓互联网新媒体矩阵 [3] - 关注五大独家中成药市场推广和准入工作 [3] 人才战略 - 以全面创新和人才引进培育为抓手,优化薪酬与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 [3] -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打造有竞争力的人才团队 [3]
华森制药(002907) - 2022年7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14:2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907,证券简称华森制药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为 2022 年 7 月 15 日,地点在公司二楼会议室 [1] - 参与单位包括广发证券、银华基金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为游雪丹、周智如 [1] 产品销售情况 - 2021 年新上市的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茶愈胶囊已在全国 20 余省市挂网销售,平消片暂未挂网 [1][2] -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产品覆盖近 9500 家等级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市场与非医院市场销售额占比约 8:2,目前院外市场占比提升至约 3:7 [3] - 奥利司他 2021 年底以自营品牌“曲畅”运营,正大力推广,搭配特膳食品销售并开拓线上渠道 [3] 集采影响 - 集采多数公司降价 50%,竞争激烈品种降价超 90%,对存量品种毛利率影响大,今年一季度疫情影响产品销售,后续营收情况有望改善 [2] - 2021 年西南和华北地区营收下滑因集采产品铝碳酸镁咀嚼片在多地未中选,公司调整销售政策应对 [2] 营收利润情况 - 2021 年营收下滑因合作品种销售额大幅下滑,剔除合作品种营收同比增长 9.87%,利润端压力来自研发投入增大、政府补贴减少和新增折旧金额 [3] - 未来每年 2 - 3 个新产品上市、中成药板块增长将抵充不利因素,持续投入研发带来发展机遇 [3] 管线布局 - 创新药建成三大技术平台,正建设免疫学和体内生物学平台;仿制药和中药形成“三三三”管线格局,争取实现“六六六”目标,开启制剂国际化道路 [4] - 大健康领域引入特医食品研发项目,拓展特医食品赛道,推出中药养生系列产品 [4] 各领域进展 - 创新药有 4 个自主研发临床前项目,部分提交专利申请,2 个项目进入 PCC 阶段,有望 2023 年获 1 - 2 个临床批件 [5] - 特医食品有 2 个项目,6 月建成川渝首条生产线,预计 3 年内获首个生产批件,已推出减重固体饮料 [5] 其他情况 - 近期未参与集采,拥有 20 个原料药带制剂项目,多数品种冲刺首轮集采 [5] - 董事、高管减持因个人资金和资产安排,均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6] - 转股价格下修结合生产经营综合考虑,管理层对公司发展有信心 [6] - 产能释放开展 CMO 和 CDMO 业务,为行业提供技术和产能支撑 [6]
华森制药(002907) - 2022年8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14:1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包括国信证券、合众易晟、璟诚基金、诺德基金等 [1] - 时间为 2022 年 8 月 2 日,地点在公司外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为周智如(证券及法务总监) [1] 公司发展战略 - 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才为基石,践行创新驱动战略 [1] - 立足消化、耳鼻喉、精神神经领域,拓展癌症、免疫、呼吸、代谢等疾病领域 [1] - 未来十年核心发展方向为创新药板块,持续加大投入 [1] - 十四五规划期间将创新药研发能力提升至我国第一方阵,获得 2 个以上创新药临床批件、3 个以上临床候选化合物(PCC)的全球知识产权为主、大中华区权益为辅的创新药研发管线 [2] - 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维护存量市场,开拓增量市场,探索数字化营销 [2] - 人才战略方面,以全面创新和人才引进与培育为抓手,优化薪酬与绩效考核制度,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2] 公司管线布局 - 创新药方面,已建成三大创新药技术平台,正在建设免疫学平台和体内生物学平台 [2] - 仿制药和中药研发方面,已建成“三三三”管线格局,争取实现“六六六”研发管线滚动目标,开启制剂国际化道路,打造复杂制剂平台 [2] - 大健康领域方面,引入特医食品研发项目,拓展特医食品赛道,推出中药养身系列产品,切入中医药消费品领域 [2][3] 研发费用规划与营收利润预期 - 随着新产品上市规划落地和独家中成药板块增长,将抵充现阶段不利因素,持续投入研发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3] 地区营收占比下降原因 - 集采产品铝碳酸镁咀嚼片(威地美)在全国中选后,西南及华北地区部分省未选择供货,导致市场份额下滑,营业收入下降 [3] 产品销售情况 -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产品在医院、连锁药店等主要销售渠道占有率较高,覆盖近 9500 家等级公立医院 [3] - 公立医院市场与非医院市场销售额占比大概从 8:2 变为 3:7 [3] 创新药领域进展 - 研发策略以自主研发为主,项目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 [3] - 拥有 4 个自主研发的与肿瘤相关的临床前阶段创新药项目,部分项目已提交化合物专利申请,两个进度靠前项目进入 PCC 阶段,年底进入 IND - Enabling 研究阶段,有望 2023 年拿到 1 - 2 个临床批件 [4] 特医食品赛道情况 - 行业壁垒包括政策、资金和技术壁垒,研发至上市周期约 2 - 3 年 [4] - 公司拥有 2 项特医食品项目,6 月建成川渝地区首条特医食品生产线,正在进行现场审计 [4] - 已推出减重全营养短肽版固体饮料(伴尔美),预计 3 年内拿到首个特医食品生产批件 [4][5] CMO 和 CDMO 业务情况 - 随着产能释放,发挥技术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开展高品质 CMO 和 CDMO 业务,为行业提供技术和产能支撑 [5]
华森制药(002907) - 2022年半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4 05:01
公司经营活动信息 - 2022年9月1日举办2022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通过“路演中”网络平台参与,地点为公司2楼会议室,接待人为游雪丹和周智如 [1] 特医食品进展 - 6月完成特医食品生产线工程及硬件设备建设,正推进产线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认证后将正式投产 [1] - 拥有4个特医食品项目,其中两个待生产线投产后进入中试放大 [1] 创新药研发进度 - 建成基于功能基因组学的不同类型靶点和靶点依赖性的筛选和验证平台等多个平台,免疫学平台和体内生物学平台建设按计划推进 [2] - 拥有4个自主研发的与肿瘤相关的临床前阶段创新药项目,潜在适应症覆盖多种实体瘤治疗领域,部分项目提交化合物专利申请,两个进度靠前项目显示较好体内研究数据,进入PCC阶段并启动CMC及预毒理研究,预计今年底进入IND - Enabling研究阶段 [2] - 预计2023 - 2024年有望拿到1 - 2个创新药临床批件 [2] 研发投入情况 - 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3.65%,研发费用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77% [2]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近4500万,占营收约12.22%,较上年同期增长62.93%,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24.12% [2] - 下半年会继续按计划投入 [2] 主要品种销售情况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63%;剔除合作品种奥利司他胶囊销售收入下降因素,同比下降1.71% [2] - 部分核心品种如甘桔冰梅片、六味安神胶囊、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逆势增长,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98%、16.46%和20.29% [2] 股价挽回举措 - 医药板块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国内疫情等影响,二级市场股价下行波动大 [3] - 公司坚持稳定生产经营和合规管理理念,围绕既定战略规划做好经营工作,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争取最佳经营业绩维护股价,回馈投资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