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顿(002747)

搜索文档
埃斯顿(002747) - 2016年3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23:28
业务表现与市场布局 - 2015年公司传统金属成形机床业务受经济下行影响较大,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但未能完全弥补传统业务下滑 [2][3] - 2016年预计运动控制及交流伺服产品、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将继续快速增长,传统金属成形机床业务占比将从三分之二降至50%左右 [3] - 2016年1-2月订单量有所回升 [3] 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 - 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主要应用于焊接、搬运码垛、折弯、机床上下料等领域,智能制造系统主要应用于冲压领域 [4] - 主要客户包括格力、上海夏普、山东五征、浙江绿源等 [5] - 2015年机器人业务模块已基本实现盈利,毛利率较低,未来随着规模化效应,毛利率有望提升 [6] 机器人本体与核心技术 - 公司机器人核心部件以自主研发为主,未来随着销量增长,采购成本将降低,机器人本体业务有望实现盈利 [7] - 公司正在尝试以国产减速机替代进口减速机,未来采购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7] - 国产机器人与国际四大机器人厂家的售价差距约30%,未来随着性能提升,价差将进一步缩小 [7] 汽车行业与并购基金 - 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主要面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未来随着汽车零部件加工自动化程度提高,业务发展空间较大 [8] - 公司与上汽股权投资成立的产业并购基金为公司提供了汽车产业发展的机会信息和资源 [9] 海外收购与技术协同 - 公司收购了一家意大利公司,主要从事机器人3D视觉技术研发,核心技术为随机抓取,提升生产效率 [10] - 未来海外收购将围绕核心零部件、机器人及其核心技术展开,主要考虑品牌、技术及战略协同效应 [10]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5-10年将坚持发展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和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两大核心业务 [15]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效应,在国际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成为受尊重的企业 [15] 募投项目 - 基于云平台的机器人O2O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将整合外部资源,拓展销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 [16] - 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将推动公司从工业机器人本体向智能制造产线发展 [17] - 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及机器人产业创业创新孵化器项目将吸引相关企业入驻,拓展智能制造生态链 [18] - 融合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智能机器人系统平台项目将提升公司管理效率,推动工业机器人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结合 [19]
埃斯顿(002747) - 2016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1:18
工业机器人业务 - 公司工业机器人本体的主打产品为6KG、16KG的焊接机器人及180KG的码垛机器人 [1] - 正在研发3C机器人产品和轻量级机器人产品,预计未来推出 [1] - 工业机器人业务重点发展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家电、食品和包装行业 [1] - 家电行业主要客户包括格力、夏普,与格力合作项目为冲压智能生产线 [1] - 2011年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2013年形成机器人本体销售,2015年延伸至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 [1] - 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中,控制器、交流伺服系统、手腕关节减速装置等已实现自主研发生产 [2] - 2016年工业机器人业务基数增大,但仍争取较大幅度增长 [4] 发展战略与创新 - 提出"双核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双核为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业务和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 [2] - 通过技术输出与合作伙伴建立区域性控股公司,扩大市场份额 [2] - 计划借助定增投向的机器人业务O2O平台,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2] - 机器人O2O云平台、线下4S店项目为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 [5] 数控系统业务 - 数控系统主要应用于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客户覆盖全国大部分行业主流厂家 [2] - 2015年受金属成形机床行业整体下滑影响,数控系统业务出现下滑 [2] - 2016年计划在保持业务稳定的情况下争取有所增长 [4] 交流伺服系统业务 - 交流伺服系统产品以通用型为主,应用于机床、纺织机械、包装机械等领域 [2] - 2015年在整体业绩下滑情况下,交流伺服产品业务有所增长 [2] - 2015年毛利率稳中有升,未来销售额和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2] - 正在研发新一代电机,以提升功率密度,缩小与进口产品差距 [3] - 2016年预计增长20%-30% [4] 政府补贴 - 政府补贴分为经常性和非经常性两类 [6] - 软件退税、电机节能补贴等经常性项目将持续获得 [6] - 国家863项目、发改委、工信部等研发类补贴为非经常性,但未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有望继续获得 [6]
埃斯顿(002747) - 2016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09:40
业务发展 - 2016年1-9月,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120%,其中7-9月同比增长400% [2][3] - 2015年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占总收入的20%,2016年预期达到40%,2017年争取达到50% [3] - 公司工业机器人本体月均产量为100台,位居国内前列 [2] - 公司计划通过扩充产能,预计年底前新生产基地启用,面积是现有场地的近四倍 [4] 行业应用 - 工业机器人业务中约50%来源于焊接工作单元,主要应用于电动车、五金、汽车零部件、造船等行业 [3] - 工业机器人业务上涨较快的应用领域包括家电、汽车、新能源、钣金等行业 [3] - 智能制造系统业务的下游厂家主要集中在家电、锂电行业,终端客户包括格力、海尔、上海夏普等 [3] 技术优势 - 公司工业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自主化率达到80%以上,成本优势明显 [3] - 自主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成本约为外购国外品牌的50%,自主交流伺服系统的成本低于外购国外品牌的50% [3] - 公司自主研发了双曲面齿轮减速装置,成本优于RV及谐波减速机 [4] - 公司已自主研发机器人二维视觉技术,并收购了意大利Euclid公司,计划在2018年对其股权达到51% [5] 产能与研发 - 公司正在加紧建设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的产能扩充项目,预计年底前新基地启用 [4] - 公司产品研发秉承“研发一代、储备一代、推出一代”的思路,近期推出了MINI机器人、高速弧焊机器人、折弯专用机器人等新产品 [5] - 公司计划未来3-5年逐步释放智能制造系统业务的产能 [4] 市场与竞争 - 公司交流伺服系统业务增长迅速,2016年1-9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 [6] - 公司交流伺服系统在锻压机床、纺织机械等行业的占有率最高 [6] - 公司海外业务主要为交流伺服系统,主要市场包括意大利、伊朗、土耳其、韩国等 [6] 并购与合作 - 公司通过收购普莱克斯和锋远自动化,快速进入压铸机机器人自动化和汽车门盖包边技术等细分领域 [7] - 公司与荷兰DELEM合作多年,DELEM的数控装置是公司数控系统的一部分 [7] - 公司未来将通过自主收购和产业并购基金实现外延式发展 [7] 财务与费用 - 2015年公司收入下滑,主要由于锻压业务受行业下滑影响较大,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基数小不足以弥补 [7] - 2015年期间费用增长较快,主要由于公司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的销售和研发投入增加 [7]
埃斯顿(002747) - 2017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02:48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在2016年增长167%,交流伺服系统业务增长40% [4] - 2017年一季度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同比增长180%以上,交流伺服系统业务增长40%-50% [4] - 公司年产工业机器人1,000多套,主要应用于焊接领域,尤其是汽车、农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厂商 [5] - 公司智能制造系统业务主要集中在汽车和家电行业,未来计划将这两个行业做大、做透 [5] - 公司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算法自主研发,硬件自主化成本率达到80%以上 [6] 收购与整合 - 公司收购BARRETT的逻辑是为长远发展布局,BARRETT的微型伺服驱动器和协作机器人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3] - BARRETT的康复机器人已通过美国FDA认证,未来将与埃斯顿合作进入康复机器人市场 [3] - TRIO与埃斯顿的技术和销售渠道正在整合,驱控一体化是未来方向 [3] - 公司管理层具有整合国际资源的能力,包括行业经验、语言交流和沟通能力 [4] - 公司与意大利Euclid合作,将机器人3D视觉技术用于埃斯顿 [4] 市场与竞争 - 国产工业机器人与国际四大机器人厂家的差距主要在于品牌认可度和性能可靠性 [5]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将逐步替代进口,埃斯顿将在其中处于领先地位 [5] - 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的毛利率有所下滑,原因是进入新兴行业时采用了价格策略 [6] - 随着品牌认可度提升,公司预计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的净利润率将逐步提高 [6] 研发与人才 - 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10%左右,重视研发投入 [7] - 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吸引和激励高层次人才,2015年和2017年分别推出第一期和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 [7] - 公司管理团队成员主要为70后和80后,未来将继续引进中高层管理人才 [7] 财务与运营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主要由于销售收入上升导致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增加 [7] - 公司推出10派2、10转20的高送转利润分配预案,以增大股本 [8] - 公司近期终止了一项股权收购事项,原因是未能获得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8]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设定了CR认证的行业准入门槛,不鼓励不具备核心部件和技术的企业进入机器人领域 [2] - 美国税收改革有利于制造业回归,公司将通过设在美国的子公司销售产品,并利用国外人才和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 [4]
埃斯顿(002747) - 2017年3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6:32
收购与投资 - TRIO收购进展顺利,正在进行付款和股权交割,双方已开始整合研发和市场资源 [1] - 公司参与成立沈阳智能机器人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拟投资1,000万元,该研究院由14个国内机器人知名高校、研究院和企业组建,将围绕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的研发任务开展工作 [1][2] 财务表现 - 2016年度毛利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为抢占目标行业市场,对有战略意义的客户及批量性订单给予了一定的价格政策 [3] - 2016年度应收账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近70%,主要原因是收入增长较大,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的增长,以及收购和新投资的公司并表影响 [4]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工业机器人本体中的交流伺服系统均为埃斯顿品牌 [5] 行业与市场 - 沈阳智能机器人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将构建机器人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打造新型创新平台和产业链,共同推进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 [2]
埃斯顿(002747) - 2017年3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6:1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投资者接待日,参与机构分析师及其客户共9人 [1] - 活动时间为2017年3月24日上午9:30 - 12: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袁琴女士和证券事务代表时雁女士 [1] 业务增长情况 - 2016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同比增长167%,增量来自汽车、压铸自动化、家电、3C、新能源等领域 [1] - 受行业因素影响,金属成形机床业务2015年下滑,2016年见底回升,公司多年来在该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 [2] 业务战略与定位 - 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基于工业机器人本体,为客户提供智能制造生产线,借助该业务推动机器人本体销售 [1] - 通过产品和技术研发、产业生态发展、国际化发展战略保持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高速增长 [2] - 智能制造系统业务针对重点大客户,在多行业发力,扩大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坚持产业生态发展战略 [2] - 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定位是保持国产第一品牌,接近和达到国际一线品牌水准 [2] 产品定价与影响因素 - 工业机器人本体定价受负载重量、关节数量、应用领域、客户潜质、市场定位等因素影响 [2] 人员与知识产权管理 - 通过公司文化、人才培养、人才激励吸引和留育人才,2015 - 2016年完成首期股权激励计划,目前实施第二期涵盖约270名核心员工 [3] -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有授权专利160件、国际机器人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113件,其中发明专利57件,已申请未授权专利65件 [3] 财务情况分析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下降,因销售收入上升,报告期应收票据余额增加5523万元,增幅83% [3] - 公司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增长率低于销售收入增长,通过资源整合和科学预算管理管控费用 [3]
埃斯顿(002747) - 2017年2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6:18
业务定位与发展 - 公司定位为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和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两大核心业务 [2] - 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业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业务增长迅速 [2]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近几年保持高速增长 [2] - 未来两大核心业务在全球市场有较大发展空间 [2]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会 - 金属成形机床数控化率较低,但未来有望快速提升 [3] - 机床行业复苏将为锻压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带来增长 [3] - 公司交流伺服系统在包装、纺织、印刷、消费电子、新能源设备等领域增长显著 [3] - 2016年交流伺服系统业务近一半增长来自上述行业 [3] 收购与合作 - 公司与Delem合作无截止期限,整合其数控装置产品应用于高端金属成形机床 [3] - 收购TRIO旨在提供高端运动控制完整解决方案,提升行业定位 [4] - TRIO业务将延展为1套运动控制器+N套交流伺服系统,提升产品价值 [4] - 收购TRIO的资金来源为变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项目 [5] 技术与产品 - 公司交流伺服系统具备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条件,但需寻找合作伙伴 [6]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未来几年预期持续增长 [7] - 公司RV减速机95%以上为日本帝人减速机,5%为捷克Spinea [8] - 公司自主研发双曲面齿轮减速装置应用于工业机器人 [8] 系统集成与合作伙伴 - 公司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本体,常规系统集成业务交由系统集成商完成 [9] - 下游系统集成商盈利能力良好,公司帮助其争取更好盈利空间 [9] - 2016年收购的Euclid Labs SRL、普莱克斯、锋远经营状况符合预期 [9] 股权激励与未来发展 - 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以未来三年营业收入增长为解锁条件,主要基于内生性增长预测 [9] - 股权激励计划考虑部分股票期权激励方式,重点激励年轻研发核心员工 [9]
埃斯顿(002747) - 2020年5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2:24
业务发展 - 2019年公司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同比下降10%左右,主要因汽车行业系统集成业务回款难,公司放弃了部分回款条件不好的订单 [3] -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仍然是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未来在经济转好的情况下,公司仍会将其作为支撑自主工业机器人本体发展的重要业务 [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通过参股意大利Euclid与其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机器人三维视觉技术,应用于智能控制单元、机器人工作站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单独出售机器人视觉产品较少 [3] 组织架构 - 公司现有经营层面的组织架构包含审计部、总经办、ABG自动化产业群、RBG机器人产业群、研究院、知识产权部、质量体系管理部、行政与物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证券与法务部、信息技术管理部、供应链管理部、市场部等 [3] - 通过合理划分各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并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使各部门之间形成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衡的机制,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健康运行 [3] 投资者关系 - 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交流与沟通,严格依照信息披露相关管理制度及规定执行,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4] - 已按深交所要求,安排调研人员签署了《承诺书》 [4]
埃斯顿(002747) - 2017年7月1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1:58
数控系统业务 - 数控系统业务在2015年有所下降,2016年触底回升,预计2017-2018年行业增幅为10%-20% [1] - 公司在锻压金属成形机床领域的数控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80%,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1] - 公司开发了全球首款六关节折弯机器人,并与德国通快为战略合作伙伴,预计未来带来较大业务增长 [1]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2015年增长98%,2016年增长167% [2] - 2016年至今,业务增长主要来自老客户大批量采购及新能源、3C电子、家电、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的订单增长 [2] - 2016年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毛利率近30%,未来随着规模化效应和固定成本摊薄,毛利率有望上升 [3] 机器人产能与销售 - 公司目前机器人产能为2000多台套,2016年销售量超过1000台套,预计2017年销售量翻番 [4] - 公司正在建设扩产3000台套机器人的非公开募投项目,远期规划为15000台套,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释放产能 [4] 销售收入预期 - 公司预计2017年销售额为10亿元,并努力实现该目标 [5]
埃斯顿(002747) - 2017年8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1:56
工业机器人业务 - 工业机器人本体销售亮点:产品品质提升,客户认可度提高,订单从试用转为批量 [1] - 新能源行业机器人应用开发,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1] - 弧焊、码垛和折弯机器人产品处于行业一流水平,订单量明显增加 [1] - 六轴折弯机器人设计世界首创,技术国际领先,销量快速增长 [1] 毛利率波动 - 毛利率波动原因:产品结构变化及客户订单从试用转为批量,增加了售价折扣 [1] - 智能装备核心控制功能部件毛利率波动:合并TRIO导致 [1] 未来业绩预期 - 2017-2018年运动控制及交流伺服产品预计保持当前增速 [2] - 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业务预计持续翻番增长 [2] 研发投入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和人才优势 [3] - 未来研发投入绝对额持续增长,但占销售收入比例可能略有下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