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星新材(002585)
icon
搜索文档
双星新材(002585)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3.26亿元,同比下降17.08%[7]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8.09亿元,同比增长13.41%[7]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0.52万元,同比下降85.33%[7]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8亿元,同比下降21.10%[7] - 净利润为7.6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9.73亿元下降21.1%[29] - 营业收入为48.0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42.41亿元增长13.4%[26] - 基本每股收益0.664元,稀释每股收益0.666元[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6.7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28.28亿元增长29.9%[26]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181.9%,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12] - 财务费用为-2516.89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26] - 研发费用为1.87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1.86亿元基本持平[2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43.77亿元,同比增长58.7%[31]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1.70亿元,同比增长22.7%[3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4亿元,同比下降51.13%[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54.55亿元,同比增长20.4%[31] - 收到的税费返还0.98亿元,同比下降33.1%[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64亿元,同比下降51.1%[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56亿元,同比改善21.4%[33]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9.63亿元,同比下降35.4%[33]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3.53亿元,同比增长54.2%[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29亿元,较期初下降57.8%[33]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期末较年初下降49.13%,主要因应付票据支付及材料采购成本增加[12] - 存货期末较年初增加41.42%,主要因材料储备及成品库存增加[12] - 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49.1%,从15.99亿元降至8.14亿元[19] - 应收账款较年初减少6.8%,从10.70亿元降至9.97亿元[19] - 存货较年初增长41.4%,从15.62亿元增至22.09亿元[19] - 预付款项较年初增长75.6%,从5.51亿元增至9.67亿元[19] - 在建工程较年初增长29.5%,从12.58亿元增至16.29亿元[19] - 应付票据为17.1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34亿元增长38.8%[22] - 合同负债为1.1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0.76亿元增长47.9%[22] - 公司总资产为125.2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1.25亿元增长3.3%[22][2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97.1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93.99亿元增长3.4%[25]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85.18%,主要因政府补贴资金减少[12]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277.11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无此项收益[2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59,091户[15] - 控股股东吴培服持股比例26.07%,持股数量301,388,029股[1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90%,持股数量33,485,128股[15] - 宿迁市迪智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26%,持股数量60,840,000股[15]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05%,同比下降3.27个百分点[7]
双星新材(002585)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7.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00%[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1%[4]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5.0%至17.30亿元,其中营业收入为17.30亿元[3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0%至3.59亿元[4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11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312元[4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5%,较上年同期上升0.48个百分点[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38.0%至13.24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9.7%至12.05亿元[3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0.27%,主要因持续创新开发投入加大[1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0.2%至6222.69万元[3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11.58%,主要因票据贴现利息支出增加[17]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12.6%至5470.21万元[38] 其他收益和现金流相关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682.28%,主要因获得政府奖补资金增加[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9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8亿元,同比增长33.0%[4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8.48亿元,同比增长43.1%[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3亿元,同比改善30.5%[48]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86亿元,同比减少40.3%[45]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4.00亿元,同比增长100%[45]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6835.87万元,同比减少14.9%[45]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3890.29万元,同比减少52.8%[45]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496.41万元,同比增长24.1%[4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8.23万元,同比改善98.2%[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17亿元,较期初减少10.9%[4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3.97亿元,较年初15.99亿元减少12.6%[2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1.93亿元,较年初10.70亿元增长11.5%[27] - 存货期末余额18.37亿元,较年初15.62亿元增长17.6%[27] - 其他流动资产较年初减少32.95%,主要因增值税留抵税额减少[10]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14.70亿元,较年初12.58亿元增长16.8%[30] - 其他非流动资产较年初减少48.11%,主要因二亿平米部分项目完工结算[11]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10.35亿元,较年初12.34亿元减少16.1%[30]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1.04亿元,较年初0.76亿元增长35.6%[30] - 合同负债较年初增长35.58%,主要因销售订单增加预收货款上升[12]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120.90亿元,较年初121.25亿元减少0.3%[30]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23.13亿元,较年初27.08亿元减少14.6%[30] - 负债合计同比下降14.5%至23.32亿元[33] - 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805.14万元[33]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13.1%至31.06亿元[33]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7,797名[24] - 控股股东吴培服持股301,388,029股,占比26.07%[24]
双星新材(00258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27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为59.31亿元,同比增长17.19%[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5亿元,同比增长92.28%[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35亿元,同比增长97.78%[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1亿元,同比下降12.06%[28] - 基本每股收益为1.21元/股,同比增长94.22%[28] - 总资产为121.25亿元,同比增长18.67%[2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6.91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2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3] - 政府补助为8687.44万元,同比增长41.12%[34] - 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7732.46万元[34] - 公司全年营业收入59.31亿元,同比增长17.19%[7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增长92.28%[75] - 薄膜制造业毛利率32.79%,同比增长10.43个百分点[91] - 光学材料毛利率35.07%,同比增长11.63个百分点[91] - 新能源材料毛利率34.93%,同比增长10.69个百分点[91] - 光伏材料膜销售量11.06万吨,同比增长48.99%[92] - 光学材料膜库存量4843.93吨,同比增长224.90%[92]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4.44%至29,129,400.64元,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104]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56.07%至173,068,516.27元,主要因股权激励费用增加[10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7.58%至14,136,213.09元,主要因汇兑损失减少[104]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69.70%至266,889,660.90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加大[104]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159人增加至2021年353人,同比增长122.01%[109] - 研发人员占比从2020年9.99%提升至2021年17.04%,增加7.05个百分点[109]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0年1.57亿元增至2021年2.67亿元,同比增长69.70%[11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0年3.11%提升至2021年4.50%,增加1.39个百分点[1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1亿元,同比减少12.06%[11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79亿元,同比改善11.51%[11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3.29亿元,同比激增513.66%[1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4亿元,同比减少54.91%[113] - 货币资金增加至15.9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19%,较年初增长0.64%[117] - 存货增长至15.62亿元,占比12.88%,因原料储备增加导致比重上升1.34%[117] - 在建工程增至12.58亿元,占比10.38%,因二亿平米项目投建导致比重增长1.95%[1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4.65亿元降至零,占比减少4.55%[117] - 应收票据增至5.79亿元,占比4.78%,因未终止确认票据增加导致比重上升1.89%[117] - 其他应付款增至5.71亿元,占比4.71%,因工程设备款增加导致比重上升1.79%[120] - 其他流动负债增至4.92亿元,占比4.06%,因未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增加导致比重上升2.00%[1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7732万元,期末余额5.24亿元[12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光学膜基膜领域具备开发及量产能力 复合膜使客户安装成本下降30-40% 相关专利达12项[45] - 背光模组用聚酯薄膜基膜需求量超10亿平米 偏光片保护离型膜市场规模约10亿元 合计市场容量约100亿元[44] - MLCC离型膜市场规模约150亿元 年增15-20% 其他离型膜市场约70亿元 合计约220亿元[47] - 窗膜市场规模约20亿元 车膜市场容量约50亿元 年增20% 合计约70亿元[47] - 光学膜总市场规模约300-400亿元 公司光学材料营收21.47亿元 同比增长34%[47] - 光伏背板膜市场需求增长 公司新能源材料销售收入12.48亿元 同比增长77% 市占率达30%[49] - 可变信息材料收入3.85亿元 同比增长62% 市场占有率超50%[50] - PETG热收缩膜市场需求约50亿元 年需求增幅超30% 公司目标市占率超30%[53] - 聚酯功能膜市场规模约240亿元 公司该业务收入18.20亿元[54] - 公司五大板块产品总市场容量近千亿元 各板块市占率均居行业前列[54] - 新材料业务毛利贡献占比超过75%[65] - 聚酯薄膜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66] - 光学材料板块复合膜片月产量超百万片[67] - 公司拥有6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500多个规格产品[66] - 五大新材料业务板块包括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节能窗膜材料/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56][59] - 终端用户数量超过5000家[66] - 光学基材生产线实现量产打破国外垄断[68] - 公司拥有全套工艺技术包括原料开发/挤出拉伸/精密涂布/磁控溅射等[69] - 产品应用覆盖液晶显示/太阳能电池/汽车贴膜/智能建筑等多元领域[56][59] - 通过规模化制造降低生产成本保持行业领先制造能力[67] - 光学材料板块销售收入21.46亿元,占比36.19%,同比增长33.68%[80] - 新能源材料板块销售收入12.48亿元,占比21.04%,同比增长76.5%[80] - 可变信息材料板块毛利率高达45.41%[80] - 光学材料收入21.47亿元,同比增长33.68%,占营业收入比重36.19%[88] - 新能源材料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76.50%,占营业收入比重21.04%[88] - 可变信息材料膜成本总额为210,291,636.51元,其中原材料占比最高达82.48%[99] - 热缩材料膜成本总额为213,807,570.67元,其中原材料占比81.59%[99] - 聚酯功能膜成本总额为1,339,610,706.06元,其中原材料占比81.02%[99] - 磁控车窗隔热防爆膜研发取得突破,隔紫外率达99%以上,节能率达27.8%[109] - 低密度PETG收缩膜研发完成,横向热收缩率≥70%[109] 各地区表现 - 国内收入51.10亿元,同比增长24.40%,占营业收入比重86.16%[88] - 国外收入8.21亿元,同比下降13.90%,占营业收入比重13.84%[88] - 外贸出口年销售8.2亿元,电商平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0%[80] 成本和费用 - 可变信息材料膜成本总额为210,291,636.51元,其中原材料占比最高达82.48%[99] - 热缩材料膜成本总额为213,807,570.67元,其中原材料占比81.59%[99] - 聚酯功能膜成本总额为1,339,610,706.06元,其中原材料占比81.02%[9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为2,472,280,451.06元,占年度采购总额74.99%[103] - 供应商一采购额占比最高达47.40%,金额为1,562,565,359.03元[103]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44.44%至29,129,400.64元,主要因业务规模扩大[104]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56.07%至173,068,516.27元,主要因股权激励费用增加[10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7.58%至14,136,213.09元,主要因汇兑损失减少[104]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69.70%至266,889,660.90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加大[10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推进二期高功能膜项目和年产10亿平米精密涂布项目建设[149] - 公司持续开拓国内外市场并聚焦五大板块快速发展[148] - 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149][158] - 公司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成本管控提升产线效能[152] - 公司加速建设双星长三角百万吨新材料产业基地[148]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涉及MEG和PTA[157] - 公司推进节能降耗和5G+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153] - 公司通过扩大外贸市场寻求新增长优势[152] - 公司存在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降的风险[157] - 公司可能因市场环境变化影响项目预期收益[157] - 公司严格执行标杆采购以优化库存,增加采购次数减少单次采购数量,目标提高存货周转率并提升盈利能力[159] - 石油市场不稳定及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风险,可能降低公司毛利率并影响盈利能力[159] - 公司产能利用率达93%,产品良率超过95%[74] - 各类能耗单位同比下降5%[74] - 已建成分布式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56MW,2022年新增发电量6000万度,减少碳排放4.6万吨[7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156,278,085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5]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5]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均为宿迁市彩塑工业园区井头街1号[22]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2585,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2]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审计机构为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 - 公司法定代表人吴培服[22] - 公司董事会秘书吴迪,联系方式0527-84252088[23]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董事会秘书办公室[24] - 公司电子信箱002585@shuangxingcaisu.com[22] - 公司网址http://www.shuangxingcaisu.com[22]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为1,412,226,863.81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3.81%[100] - 全年科技研发投入超过2.6亿元,同比增加70%[74] - 2017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使用18.67亿元,累计使用181.96亿元[127] - 2014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变更用途1.8亿元,占总额13.16%[127] - 年产3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累计投入66,192万元,投资进度100.04%,实现效益15,998.67万元[133] - 年产10000万平方米光学膜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118,793.94万元,累计投入120,298.03万元,投资进度101.27%[133] - 年产20000万平方米光学膜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8,668.88万元,累计投入181,960.28万元,投资进度92.48%[133] - 年产5万吨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基材项目累计投入64,870.55万元,投资进度98.57%,实现效益22,612.06万元[133] - 年产12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及18万吨功能性膜级切片项目累计投入144,936.6万元,投资进度104.51%,实现效益34,769.75万元[133] - 超募资金总额204,497.97万元,累计支付209,807.15万元,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及聚酯薄膜项目[136] - 2017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二亿平米的光学膜项目"未达预期效益,因仅部分产线投产[136] - 公司2011年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315,102,774.23元[136] - 2014年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140,652,078.81元[136] - 2017年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234,265,776.92元[136] - 使用2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从2012年2月24日至2012年8月23日[140] - 使用2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从2012年8月28日至2013年2月27日[140] - 使用3720万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从2014年3月26日至2014年12月26日[140] - 使用不超过4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从2019年6月5日至2020年6月4日[140] - 首次发行募集资金项目结余资金173,046.34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40] - 2014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项目结余资金18,441,909.46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40] - 使用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南京银行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2021年12月27日到期[140] - 使用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建设银行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2021年6月30日到期[140] - 变更募集资金18,000万元用于收购江西科为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143] - 江西科为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效益86.8万元[143] - 报告期内公司共接待33次机构调研活动[160] - 2021年1月13日接待国信证券、信达证券等8家机构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3] - 2021年1月14日接待安信证券等2家机构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3] - 2021年3月31日通过电话沟通接待中信建投证券等20家机构,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3] - 2021年4月7日接待西部证券等3家机构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3] - 2021年4月22日通过电话沟通接待中信建投证券等多家机构,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3] - 2021年4月23日接待中信证券、重阳投资等16家机构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5] - 公司2021年4月28日与高瓴资本等机构进行电话沟通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9] - 公司2021年5月27日与天弘基金等多家机构进行电话沟通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70] - 公司2021年6月7日与信达证券等机构进行电话沟通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71] - 公司2021年6月10日与国联证券等机构进行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74] - 公司2021年7月6日与中信证券等机构进行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74] - 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全文[170] - 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全文[173] - 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全文[17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1-008[16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1-011[174] - 公司2021年8月10日至9月10日期间在宿迁通过电话沟通和实地调研方式与多家投资机构进行了多次投资者关系活动[177][183][186][188] - 参与活动的机构包括中信建投证券、颐和久富投资、淳厚基金、拾贝投资、安信基金、中欧基金、信达证券、南方基金等众多知名投资管理公司[177][183] - 活动内容主要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情况等主题展开[177][183][186][188] - 2021年8月10日进行电话沟通活动编号2021-013[177] - 2021年8月11日进行电话沟通活动编号2021-014[183] - 2021年8月12日进行实地调研活动编号2021-015[183] - 2021年8月26日进行实地调研活动编号未明确但属于投资者关系记录[183] - 2021年8月31日进行实地调研活动编号2021-017[186] - 2021年9月8日进行实地调研活动编号2021-018[186] - 2021年9月10日进行实地调研活动编号未明确但属于投资者关系记录[188] - 公司于2021年9月14日与信达证券、中邮基金、中银基金等多家机构进行电话沟通,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89] - 公司于2021年11月12日接待兴业基金、石锋资产、金松资本等机构实地调研,交流生产经营情况[192] - 公司于2021年12月2日与淳厚基金、海宁拾贝投资、财通证券等机构进行电话沟通,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92] - 公司于2021年12月2日与高盛(亚洲)、弘盛资本、D1 Capital Partners等国际投资机构进行电话沟通[198]
双星新材(002585)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11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关键点按照主题进行了分组,每个主题只包含单一维度,并严格使用原文关键点。 营业收入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5.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9%[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6%[4] - 营业总收入为42.41亿元,同比增长22.3%[21] 净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18%[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10%[4] - 年初至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54%[4] - 净利润为9.73亿元,同比增长116.1%[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73亿元,同比增长116.1%[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42元,同比增长115.9%[27]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为28.28亿元,同比增长4.2%[24] -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72.37%[7] - 研发费用为1.86亿元,同比增长72.4%[24]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9%[30]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7.4%[3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1%[3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5.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30]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3%[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7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54.7%[30]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4.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1%[30]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2.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8.7%[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36.3%[3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49亿元人民币[33] 资产与负债变动 - 总资产113.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96%[4] - 资产总计较年初增长11.0%至113.37亿元[16]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长5.47%至13.53亿元[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57.0%至2.00亿元[13] - 应收账款较年初增长12.5%至10.66亿元[13] - 流动资产合计较年初增长10.2%至54.28亿元[13] - 在建工程期末数较期初增加88.83%,主要因二亿平米光学膜项目投入增加[7] - 在建工程较年初大幅增长88.9%至16.27亿元[16] - 负债合计为23.82亿元,较期初增长24.9%[19] - 应付票据较年初增长33.2%至13.47亿元[16] - 合同负债期末数较期初增加69.24%,因销售订单及预收货款增加[7] - 合同负债较年初增长69.3%至1.74亿元[16] 所有者权益与利润留存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9.55亿元,较期初增长7.8%[19] - 未分配利润为24.73亿元,较期初增长43.1%[19]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4,366名[10] - 控股股东吴培服持股比例为26.07%,持股数量为301,388,029股[10]
双星新材(002585)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0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6.41亿元,同比增长23.10%[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60.28%[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173.43%[25] - 基本每股收益0.522元,同比增长159.70%[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08%,同比上升4.09个百分点[2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4,110.5万元,同比增长23.1%[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387.48万元,同比增长160.28%[3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10%至26.41亿元[65] - 2021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26.41亿元,同比增长23.1%[182]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65.9%至7.08亿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2.66亿元(2020年半年度)[18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60.3%至6.04亿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2.32亿元(2020年半年度)[185] - 基本每股收益增长159.7%至0.522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0.201元(2020年半年度)[18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9%至26.05亿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21.20亿元(2020年半年度)[190] - 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65.6%至7.05亿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2.66亿元(2020年半年度)[19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为19.61亿元,同比增长2.6%[182] - 营业成本为17.5亿元,同比增长1.1%[182]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6.31%至1.10亿元[6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7.9%至1.07亿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0.64亿元(2020年半年度)[19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3.5%至0.15亿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0.58亿元(2020年半年度)[190]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22.44%至1.04亿元[65]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22.4%至1.04亿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0.32亿元(2020年半年度)[185]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476万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86万元(2020年半年度)[185][193] 各业务线表现 - 新材料五大板块业务效益占比超过70%[37] - 光学膜片及MLCC离型基材供应量稳步上升[37] - 新能源材料膜收入同比增长112.75%至5.63亿元[68] - 光学材料膜收入同比增长24.72%至8.72亿元[68] - 制造业毛利率同比提升14.72个百分点至33.68%[68] - 光学材料膜毛利率同比提升18.10个百分点至38.85%[68] - 新能源材料膜毛利率同比提升13.82个百分点至34.33%[68] - 产品整体毛利率水平保持稳步提升[35] - 公司新材料业务毛利贡献占比已超过70%[53] - 公司聚酯薄膜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54] - 公司形成6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500多个规格的产品[54] - 公司拥有5000多家终端用户[56] - 公司是国内率先实现复合膜片月产量超百万片的企业[57] 各地区表现 - 在国际品牌供应中份额较去年大幅增长[41] - 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14%至22.26亿元[68] 产能与项目进展 - 二亿平米光学膜暨五十万吨高功能膜项目陆续投产[37] - 在建工程大幅增加至12.524亿元,占比11.74%,增长3.31%,主要由于二亿平米项目投建[72] - 在建工程从2020年末的8.62亿元增至12.52亿元,增长45.3%[166] - 在建工程为12.51亿元,较期初8.62亿元增长45.2%[17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加至14.02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14%,较上年末增长0.59%[72] - 存货增长至13.875亿元,占比13.00%,增加1.46%[7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4.652亿元降为零,占比减少4.55%,因理财产品到期未续购[72][77] - 应收票据增长至4.781亿元,占比4.48%,增加1.59%,因转回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票据增加[72] - 应收款项融资增至3.200亿元,占比3.00%,增长1.60%,因销售回款应收票据增加[72] - 固定资产减少至31.740亿元,占比29.75%,下降3.57%[72] - 合同负债增至1.452亿元,占比1.36%,增长0.35%,因销售订单预收款增加[72]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12.83亿元增长至2021年6月30日的14.02亿元,增长9.3%[163]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9.48亿元增至9.88亿元,增长4.3%[163] - 存货从2020年末的11.79亿元增至13.88亿元,增长17.7%[163] - 应付票据从2020年末的10.11亿元增至10.66亿元,增长5.4%[166] - 合同负债从2020年末的1.03亿元增至1.45亿元,增长40.9%[169] - 应交税费从2020年末的8515万元增至1.08亿元,增长26.4%[169] - 其他流动负债从2020年末的2.10亿元增至3.09亿元,增长47.2%[16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5.86亿元,较期初82.31亿元增长4.3%[172] - 货币资金为13.96亿元,较期初12.76亿元增长9.4%[173] - 应收账款为9.85亿元,较期初9.6亿元增长2.6%[173] - 存货为13.16亿元,较期初11.09亿元增长18.6%[173] - 应付票据为10.66亿元,较期初10.11亿元增长5.4%[176] - 未分配利润为21.04亿元,较期初17.29亿元增长21.7%[17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7亿元,同比增长1.03%[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3%至5.87亿元[65]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9.4%至27.48亿元(2021年半年度)对比25.13亿元(2020年半年度)[19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2302.81万元[28] - 委托理财收益926.52万元[28] - 所得税影响额为4,847,747.94元[31] 股权激励与考核目标 - 股权激励计划授予股票数量1,264.1962万份,激励对象251人[42] - 2021-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考核目标分别为不低于60%、110%、160%[42]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股东大会批准实施[95] 行业与市场数据 - 全球BOPET薄膜市场需求量超过500万吨[48] - 光学膜市场规模从2014年271.8亿元增长至2020年416.7亿元,年增长率达6.0%[50] - 2020年光伏用膜市场接近40亿元[51] - 国内PVC收缩膜用量约20-25万吨,PETG收缩膜用量4-6万吨[53] - 全球超过40% LCD面板产能将来源大陆地区[50] 股东和股本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11.56亿股,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23.91%(2.76亿股),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76.09%(8.80亿股)[138] - 公司回购股份1264.20万股,占总股本1.09%,回购总金额1.19亿元[138] - 控股股东吴培服持股比例26.07%(3.01亿股),其中质押股份5760.00万股[142] - 股东吴迪持股比例5.82%(6725.56万股),与吴培服为一致行动人[142][145] - 迪智成投资与启恒投资分别持股5.26%(各6084.00万股),受吴培服控制[142][145]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比例1.92%(2215.09万股)[142]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1264.20万股,位列前十大股东[146] - 吴培服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7534.7万股,为第一大股东[14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2215.09万股,为第四大股东[149] 委托理财 - 公司委托理财总额为5.3亿元人民币,其中募集资金4.0亿元,自有资金1.3亿元[128] - 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逾期金额及减值金额均为零[128] - 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5.300亿元,出售金额9.952亿元[77]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90%[90]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3.22%[90]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送股及公积金转增股本[91]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金额108.14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00%[111] - 关联交易获批额度300万元未超额[111] 环保与法律事项 - 公司及子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重点排污单位[98] - 报告期未发生环境行政处罚[98][99] - 报告期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110] 审计与财务报告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06]
双星新材(002585)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1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20%[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57%[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9元/股,同比增长214.47%[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7%,同比增加2.13个百分点[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11%[18] - 净利润同比增长215.2%[18]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1%[55] - 净利润为2.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2%[61]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12.68亿元,同比增长30.3%[65] - 母公司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增长205.3%[69] - 合并综合收益总额为2.76亿元,同比增长215.1%[6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39元,同比增长214.5%[6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为8.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58]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0.44%[1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15%[18] - 研发费用为414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1%[58] - 母公司营业成本为8.53亿元,同比增长9.3%[65] - 研发费用为0.40亿元,同比增长32.2%[65]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05.38%[18] - 支付各项税费7964.1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89.8%(上期1008.27万元)[7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6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36.18%[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42.11%[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13.76亿元,同比增长36.2%[7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为12.92亿元,同比增长31.4%[7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69亿元,同比下降16.5%(上期1.235亿元)[7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2.72亿元,同比增长33.0%(上期9.57亿元)[79]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0.82亿元,同比增长231.2%[7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同比)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71.45%[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6.10亿元,同比减少39.2%[7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79亿元,同比扩大38.0%(上期-2.956亿元)[82]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4.797亿元,同比激增137.1%(上期2.022亿元)[82]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相关现金2.00亿元,同比减少71.4%(上期7.00亿元)[82] 现金及等价物变化(同比)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4.012亿元,同比扩大132.4%(上期-1.726亿元)[8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5257亿元,较期初减少3.9666亿元(降幅37.8%)[78] - 汇率变动对现金等价物影响-24.58万元,同比改善41.0%(上期-41.57万元)[78][82] 资产和负债变化(期末较期初) - 货币资金减少至10.31亿元,较期初12.83亿元下降19.6%[3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3.95亿元,较期初4.65亿元下降15.0%[38] - 应收账款增加至10.82亿元,较期初9.48亿元增长14.2%[38] - 存货增加至13.03亿元,较期初11.79亿元增长10.5%[38] - 在建工程增加至10.46亿元,较期初8.62亿元增长21.4%[41] - 合同负债增加至1.71亿元,较期初1.03亿元增长66.1%[41] - 应交税费增加至1.38亿元,较期初0.85亿元增长62.1%[44] - 未分配利润增加至20.05亿元,较期初17.29亿元增长16.0%[47]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10.20亿元,较期初12.76亿元下降20.1%[48]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加至10.79亿元,较期初9.60亿元增长12.4%[48] - 固定资产为32.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3.3%[51] - 在建工程为10.4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1.4%[51] - 合同负债为1.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73.4%[51] - 应付票据为8.1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9.9%[51] - 未分配利润为19.9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6.0%[54] - 资产总计为103.2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3%[5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225.93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委托理财收益220.87万元[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区间为5.45亿至5.8亿元,同比增长135%至150%[26] 公司治理和股东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培服持股比例为26.07%,持股数量为301,388,029股[12] - 公司回购股份1264.1962万股,总金额1.1886亿元[19]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9998.55万元,全部用于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金[78][82]
双星新材(002585)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3-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0.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5.3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95%[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23元/股,同比增长315.33%[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02%,同比增加6.75个百分点[23] - 2020年营业收入506,131.38万元,同比增长13.17%[59]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054.15万元,同比增长315.33%[59] - 十三五期间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16.6%,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39.4%[59] - 2020年营业收入50.61亿元,同比增长13.17%[77] - 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20,541,527.14元[178] - 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73,486,372.58元[178] - 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1,348,433.81元[178] 季度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774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增长至11.68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13.23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达到15.93亿元人民币[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8765.3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1.4435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2.1844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2.7009亿元人民币[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8214.8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1.2865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1.9057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2.2297亿元人民币[2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下降82.27%至2016.68万元,主要因新收入准则下运输及报关费重分类至成本[95]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2.98%至1.11亿元,主要因折旧费用增加[95]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8.31%至1.57亿元,研发人员数量增加16.91%至159人[97] - 公司营业成本中原材料占比最高,新材料膜原材料成本为3,108,771,858.95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9.30%[85] - 聚酯功能膜原材料成本为1,495,818,067.17元,占该产品营业成本比重81.11%[87] 各业务线表现 - 光学材料销售收入16.06亿元,占比31.73%,毛利率23.44%[63] - 新能源材料销售收入7.07亿元,占比13.97%,毛利率24.24%[63] - 可变信息材料毛利率超过40%[63] - 新材料五大板块效益占比超过60%[63] - 电商平台同比增长65%[63] - 光学材料膜营业收入16.06亿元,毛利率23.44%,同比增长57.31%[80] - 新能源材料膜营业收入7.07亿元,毛利率24.24%,同比增长32.01%[80] - 可变信息材料膜营业收入2.37亿元,毛利率40.79%,同比增长2.64%[80] - 热缩材料膜营业收入2.05亿元,毛利率21.25%,同比减少1.22%[80] - 光伏背板膜全年销售7.43万吨,毛利率超过24%,市场占有率超过20%[69] - 可变信息材料占全球市场份额达50%,未来将超过60%[69] - 热收缩材料膜销量超过1万吨,毛利率超过20%,预计2021年销量达3万吨,市场占有率20%[69] 生产和销售数据 - 产能利用率达91.8%,产品良率超95%,行业平均开工率78%[60] - 新材料行业2020年销售量达120,042.66吨,生产量达120,974.27吨,库存量为1,490.91吨[81] - 聚酯功能膜2020年销售量达273,656.37吨,生产量达231,037.58吨,库存量为7,240.56吨[84] - 光伏材料膜2020年销售量达74,254.39吨,生产量达72,340.69吨,库存量为23.82吨[84] - 可变信息材料膜2020年销售量达14,287.64吨,生产量达13,799.88吨,库存量为36.95吨[84] - 热缩材料膜2020年销售量达13,618.7吨,生产量达12,150.58吨,库存量为1,252.76吨[84] - 2020年公司人均产值达到580万元[7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8%[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1.2066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为4.6046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为5.1402亿元人民币,第四季度为8906.7万元人民币[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08%至11.8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80.22%至-6.54亿元[10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282,600,316.54元,较年初增加71.17%[45]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295,680,337.4元,较年初增加1231.66%[45]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143,484,720.39元,较年初减少53.39%[45]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3,404,596,754.09元,较年初增加7.93%[45] - 无形资产期末余额334,331,419.59元,较年初增加119.93%[45]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861,576,530.79元,较年初增加31.22%[45]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181,600,642.67元,较年初增加212.69%[45] - 应交税费期末余额85,152,620.05元,较年初增加1096.09%[45]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1,728,570,998.39元,较年初增加55.06%[48]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22个百分点至12.55%,主要因销售回笼增加[101]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31.2%至8.62亿元,主要因二亿平米项目持续投入[104]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29个百分点至9.27%[101] - 存货同比下降3.03%至11.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98个百分点[104] - 无形资产同比增长119.9%至3.34亿元,主要因新增6.35万平方米宗地[104]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43.1%至1.69亿元,主要因原料采购增加[104] 非经常性损益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9620.2万元人民币,其中政府补助为6156.9万元人民币[29][33]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2421.9万元人民币[29]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049.7万元人民币[29]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70.7万元人民币[29]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39.9万元人民币[29] - 所得税影响额为-1697.7万元人民币[2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261,200,983.8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4.92%[9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112,481,576.56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67.04%[92] - 供应商一采购额最高,达995,958,561.33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1.61%[92]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11年首发募集资金总额为270,660.97万元,累计使用275,999.15万元[109][112] - 公司2014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为136,793.94万元,累计使用138,298.03万元[112] - 公司2017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为196,757.29万元,本期使用34,197.53万元,累计使用163,291.4万元[112] - 年产3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累计投入66,192万元,投资进度100.04%,实现效益17,627.66万元[113] - 年产10000万平方米光学膜项目累计投入120,298.03万元,投资进度101.27%,实现效益13,528.34万元[113] - 收购江西科为薄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投入18,000万元,实现效益-325.92万元[113] - 年产20000万平方米光学膜项目累计投入163,291.4万元,投资进度81.65%,实现效益18,090.37万元[113] - 年产5万吨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基材项目累计投入64,870.55万元,投资进度98.57%,实现效益14,705.23万元[113] - 年产12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及18万吨功能性膜级切片项目累计投入144,936.6万元,投资进度104.51%,实现效益11,777.2万元[113] - 超募资金累计使用209,807.15万元,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及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112][118]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项目结余资金173,046.34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23] - 公司2014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项目结余资金18,441,909.46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23] - 2011年以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315,102,774.23元[123] - 2014年以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40,652,078.81元[123] - 2017年以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234,265,776.92元[123] - 2019年使用不超过4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23] - 2012年两次各使用2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23] - 2014年使用3,720万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23] - 2020年已全部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123] - 公司募集资金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123] - 项目结余募集资金1844.19万元人民币转入一般户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26] - 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单笔金额均为2亿元人民币[126] - 收购江西科为薄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及增资共使用募集资金1.8亿元[129] - 江西科为薄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投资进度达100%累计投入1.8亿元[131] - 江西科为薄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本报告期实现效益为-325.92万元未达预期[131] - 江西科为未达预期效益主要受疫情影响[132] - 募集资金使用及披露中不存在问题或其他情况[126] 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以1,143,636,12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6] - 2020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228,727,224.6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1.74%[178][179] - 2019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34,688,342.55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9.99%[178] - 2018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231,255,617.0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71.96%[178] - 公司总股本为1,156,278,085股,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12,641,962股[179] - 2020年度利润分配以1,143,636,12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179] - 可分配利润为1,728,570,998.39元[179] 关联交易 - 公司与宿迁市双星国际酒店有限公司发生关联交易金额为272.82万元[195] - 关联交易占同类交易比例达到100%[195] - 关联交易获批额度为300万元[195] - 关联交易实际金额未超过获批额度[195] - 关联交易内容为会议费及餐费[195] - 关联交易定价原则为市场价[195] - 关联交易结算方式为转账[195] - 关联交易价格与市场参考价格无重大差异[1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为国内唯一实现复合膜片月产量超百万片的企业[49] - 预计未来光学膜产量将占国内市场的20%以上[66] - 公司研发投入1.5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11%[70] - 公司加快二亿平米光学膜高功能聚酯膜项目建设完成[146] - 国内聚酯薄膜需求稳定增长行业利润率合理提升[138] - 光学基膜产品国内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进口依存度高[138] - 高阻隔性聚酯薄膜可应用于节能医疗和光电领域市场前景广阔[141] - 热收缩聚酯薄膜未来将逐步替代PVC热收缩膜[141] - 智能窗膜可实现自动调控太阳能减少能源消耗[141] - 公司深入推进高端产品差异化发展延伸产业链[142] - 公司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技术攻关[143] - 公司推动总量五大外贸三驾马车齐头并进[143] - 公司落实人才第一资源战略加速优秀人才汇聚[146] - 聚酯薄膜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利润率下降[147] - 公司主要原材料MEG和PTA价格受石油市场影响存在波动风险[148]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毛利率和盈利能力[148] - 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产品单价大幅下降或产能利用率不足[148] - 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投入实现产品高端化和市场国际化[149] - 公司优化品种结构和布局以挖掘各产线产能利用[149] - 公司通过增加采购次数减少库存量提高存货周转率[149] - 市场竞争加剧存在产品价格下降风险可能降低毛利率[149] - 公司推进降本增效以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效益[149] - 公司重点发展光学材料、节能窗膜等五大板块创新产品[149]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2020年8月19日接待中信建投证券、新华养老保险等机构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2] - 公司于2020年8月25日接待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富国基金等机构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2] - 公司于2020年8月26日接待中金公司、海雅金控等机构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2][165] - 公司于2020年9月21日与国华人寿、华夏久盈、广发基金等机构进行电话沟通,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5] - 公司于2020年10月28日与中信建投证券、博时基金、广发基金等机构进行电话沟通,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5] - 公司于2020年11月20日接待中信建投、皓熙资产、国金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8] - 公司于2020年11月30日接待深圳创富兆业金融管理公司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8] - 公司于2020年12月11日接待个人投资者朱怡水、孙化杰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68] - 公司于2020年12月17日接待中信证券、开源证券、华安基金等机构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71] - 公司于2020年12月30日接待深圳冠泓基金及个人投资者实地调研,讨论生产经营情况[171] 其他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未发生大额销货退回[199]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200] - 公司报告期内未出售重大资产[134] - 公司报告期内未出售重大股权[135] - 公司报告期内无应当披露的重要控股参股公司信息[137]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120万元[187]
双星新材(002585) - 2020 Q3 - 季度财报
2020-10-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3.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4%[8]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34.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5%[8]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308.90%[8]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0亿元人民币,同比激增237.99%[8] - 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37.99%[2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2%至13.08亿元[70] - 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32%至2.56亿元[67] - 净利润同比激增309%至2.18亿元[67] - 营业总收入为34.685亿元,同比增长7.25%[78] - 营业利润为5.225亿元,同比增长265.6%[81] - 净利润为4.504亿元,同比增长238.0%[81]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34.277亿元,同比增长8.0%[88] - 母公司净利润为4.472亿元,同比增长235.6%[88] - 综合收益总额为4.47亿元,同比增长235.6%[9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为30.124亿元,同比下降2.45%[78] - 研发费用投入395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3.0%[70]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6.8%至4379万元[70]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9.3%至2774万元[70] - 研发费用为1.079亿元,同比增长10.25%[78] - 销售费用为1.027亿元,同比增长35.1%[78] - 财务费用为-217万元,同比改善233.0%[78] - 所得税费用增长384%至3780万元[6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69%[8]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9.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99%[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64.99%[2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350.51%[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10.95亿元,同比增长65.0%[96]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40.42亿元,同比增长15.5%[9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8.57亿元,同比扩大189.5%[96]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7.07亿元,同比增长82.7%[96] - 收到税费返还0.91亿元,同比下降8.7%[96] - 支付职工现金0.92亿元,同比增长12.4%[96] - 期末现金余额8.71亿元,同比减少31.4%[10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97亿元,同比增长65.5%[104] - 分配股利支付现金0.35亿元,同比下降85.0%[1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78亿元,较去年同期7.46亿元减少62.7%[10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66亿元,较期初5.88亿元增长47.3%[10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总资产达98.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9.29%[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4%[8] - 货币资金期末数较期初增长47.94%[22] - 应收票据期末数较期初减少100%[22] - 在建工程期末数较期初增长54.64%[22] - 无形资产期末数较期初增长57.74%[22] - 应交税费期末数较期初增长471.89%[22] - 公司货币资金为11.0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7.49亿元增长48.1%[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6.0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5.00亿元增长20.0%[44] - 应收账款为10.3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9.50亿元增长8.8%[44] - 预付款项为5.7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7.40亿元下降21.7%[44] - 存货为14.8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2.16亿元增长21.8%[44] - 在建工程为10.1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6.57亿元增长54.5%[47] - 无形资产为2.4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52亿元增长57.7%[47] - 资产总计为98.3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89.95亿元增长9.3%[47] - 应付票据为12.5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9.86亿元增长27.1%[47] - 公司总资产从899.54亿元增至983.11亿元,增长9.3%[53] - 公司负债总额从135.20亿元增至177.19亿元,增长31.1%[50] - 货币资金从7.42亿元增至11.03亿元,增长48.6%[5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5.00亿元增至6.00亿元,增长20.0%[54] - 在建工程从6.56亿元增至10.15亿元,增长54.7%[57] - 应付票据从9.86亿元增至12.53亿元,增长27.1%[57] - 未分配利润从11.15亿元增至15.31亿元,增长37.3%[5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76.43亿元增至80.59亿元,增长5.2%[53] - 货币资金余额为7.49亿元,与期初持平[108] - 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达5.00亿元[108] - 应收账款规模为9.50亿元[108] - 存货规模为12.16亿元[108] - 流动资产合计45.15亿元[111] - 固定资产规模为31.55亿元[111] - 在建工程规模为6.57亿元[111] - 资产总计89.95亿元[111]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45.21亿元人民币[120] - 公司资产总计为89.74亿元人民币[120] - 长期股权投资为9510.1万元人民币[120]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为4.16亿元人民币[120] - 固定资产为31.08亿元人民币[120] - 在建工程为6.56亿元人民币[120] - 应付票据为9.86亿元人民币[120] - 流动负债合计为13.33亿元人民币[124] - 负债合计为13.35亿元人民币[12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6.39亿元人民币[124] 其他收益和投资收益 - 公司获得政府补助4040.57万元人民币及理财收益1933.35万元人民币[8] - 其他收益增加2665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70] - 投资收益596万元,贡献利润增长[70] 会计准则和科目调整 - 合同负债为1.80亿元人民币(新会计准则科目)[47] - 合同负债新增1.70亿元(新会计准则调整)[57] 业绩指引和理财活动 - 预计累计净利润区间为66,800万元至71,996万元,同比增长285%至315%[31] - 委托理财总额95,000万元,未到期余额60,000万元[32]
双星新材(002585) - 2020 Q2 - 季度财报
2020-08-1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21.45亿元,同比增长3.4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190.5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173.48%[23] - 基本每股收益0.201元/股,同比增长191.30%[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9%,同比增加1.96个百分点[2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5%[61] - 净利润2.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0.55%[6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5%至21.45亿元[6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70%至17.32亿元[66]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9.86%至6622.83万元[66]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81亿元,同比增长89.11%[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9.11%至5.81亿元[6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至7.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18个百分点至8.03%[73] - 存货增加至14.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0个百分点至15.98%,主要因大宗原料储备[73] - 在建工程大幅增加至8.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03个百分点至8.72%,因光学膜项目投入[7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7.5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达8.07%[73] - 应收款项融资新增2.7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91%[76] - 预付款项减少至5.0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40个百分点至5.45%[76] - 其他流动资产减少至0.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01个百分点至0.23%[76] - 应付票据增加至10.5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6.63个百分点至11.31%[76] - 货币资金为7.46亿元,较年初7.49亿元下降0.4%[19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7.5亿元,较年初5亿元增长50%[196] - 应收账款为9.32亿元,较年初9.5亿元下降1.9%[196] - 存货为14.85亿元,较年初12.16亿元增长22.1%[196] - 流动资产合计为47.15亿元,较年初45.15亿元增长4.4%[199] - 固定资产为29.8亿元,较年初31.55亿元下降5.6%[199] - 在建工程为8.1亿元,较年初6.57亿元增长23.4%[199]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45.76亿元,较年初44.8亿元增长2.1%[199] - 资产总计为92.9亿元,较年初89.95亿元增长3.3%[199] - 应付票据为10.51亿元,较年初9.86亿元增长6.6%[199] 业务线表现 - 光学膜片板块客户订单量稳定增长国内品牌客户订单持续增加海信小米京东方等国内一线品牌2020年招标一标成功[33] - 光学膜片成为三星VD光学膜片全球唯一一家战略合作供应商订单稳步增长[33] - 光学基材已为LG旗下企业进行供货[33] - 光学级医用防护罩基材销售快速增长[33] - 高红外反射隔热膜夏季节能效果可节约27.8%建筑能耗[34] - 隔紫外率高达99%以上[34] - 太阳能电池背材基膜目前供应国内前五大主要太阳能电池背板生产商[39] - 光学材料膜收入占比32.57%达6.99亿元[69] - 新能源材料膜收入占比12.33%达2.65亿元[69] - 可变信息材料膜毛利率达42.04%[69] 地区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大主要客户订单需求增加进口替代日益明显[42] - 国外客户需求稳中有升部分客户出现对公司新产品发出批量订单需求[42] - 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4.27%至5.45亿元[69] 研发与创新投入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满足日益增长订单需求的同时不断推出市场所需的新产品[45] - 新增专利申请27件(发明专利17件)[62] 投资项目进展 - 年产2亿平米光学膜项目持续推进[65] - 年产3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累计投入66,192万元,投资进度100.04%[86] - 年产10000万平方米光学膜项目累计投入120,298.03万元,投资进度101.27%[86] - 年产20000万平方米光学膜项目本报告期投入31,953.39万元,累计投入161,047.26万元,投资进度81.85%[92] - 年产5万吨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基材项目累计投入64,870.55万元,投资进度98.57%[92] - 年产12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及18万吨功能性膜级切片项目累计投入144,936.6万元,投资进度104.51%[92] 投资项目效益 - 年产3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7,274.16万元,达到预计效益[86] - 年产10000万平方米光学膜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566.19万元,未达预计效益[86] - 年产20000万平方米光学膜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4,918.91万元,未达预计效益[92] - 年产5万吨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基材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2,783.93万元,未达预计效益[92] - 年产12万吨新型功能性聚酯薄膜及18万吨功能性膜级切片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2,418.68万元,未达预计效益[9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60.42亿元,累计投入57.53亿元,超募资金20.98亿元已投入使用[84] - 超募资金累计支付总额为209,807.15万元,其中2011年度使用75,051.03万元、2012年度使用89,443.32万元、2013年度使用33,111.09万元[98] - 2011年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315,102,774.23元[98] - 2014年以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140,652,078.81元[98] - 2017年以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的自筹资金234,265,776.92元[98] - 2019年使用不超过4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0年6月30日前已全部归还[98] - 首次发行募集资金项目结余173,046.34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0] - 2014年定向增发募集资金项目结余18,441,909.46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0] - 2020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单笔金额均为2亿元(如浦发银行结构性存款、中国银行保本理财等)[100] - 2012年两次各使用2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均于6个月内归还[98] 收购与投资 - 2015年以1.8亿元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收购并增资江西科为薄膜新材料有限公司[103] - 公司收购江西科为薄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增资,使用募集资金18,000万元[105][107] - 收购项目实际累计投入金额18,000万元,投资进度达100%[107] - 收购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68.49万元,未达预期效益[107][10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测2020年1-9月累计净利润区间为40,000万元至43,980万元,同比增长200%至230%[116] - 公司预计2020年1-9月基本每股收益区间为0.346元/股至0.38元/股,同比增长200%至230%[116] - 公司面临聚酯薄膜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产品利润率下降的风险[117] - 公司主要原材料MEG、PTA受石油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毛利率[120] - 公司存在因市场环境变化导致投资项目未达预期收益的风险[121] - 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光学材料、节能窗膜等五大核心产品板块[121] - 公司实施"三足鼎立"营销战略推进市场拓展[121] 非经常性损益 - 获得政府补助1358万元[26] - 委托理财收益1337万元[26] 关联交易 - 与宿迁市双星国际酒店有限公司发生日常关联交易金额169.63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00%[136] - 获批日常关联交易额度300万元,实际使用未超过额度[136] 委托理财 - 使用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金额4亿元,未到期余额4亿元[152] - 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金额3.5亿元,未到期余额3.5亿元[152] - 委托理财总额7.5亿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152] - 金融衍生工具投资期末金额达11.66亿元,累计投资收益720万元[7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760.3117万股,占比从26.30%降至23.91%[164]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760.3117万股,占比从73.70%升至76.09%[164] - 股份总数保持11.56278085亿股不变[164] - 股东吴迪期初限售股数为67,125,646股,本期解除限售股数为67,125,646股,期末限售股数为50,441,734股[168] - 控股股东吴培服持股比例为26.07%,持有普通股数量为301,388,029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数为226,041,022股,无限售条件股数为75,347,007股[169] - 股东吴迪持股比例为5.82%,持有普通股数量为67,255,646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数为50,441,734股,无限售条件股数为16,813,912股[169] - 宿迁市迪智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26%,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数量为60,840,000股[169] - 宿迁市启恒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26%,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数量为60,840,000股[169] - 皓熙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南京高科皓熙定增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2.98%,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数量为34,503,623股[169] - 山东省农村经济开发投资公司持股比例为2.00%,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数量为23,112,122股[169]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0.71%,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数量为8,222,240股[169] - 鹏华基金-招商银行-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0.58%,持有无限售条件普通股数量为6,712,564股[169] 公司治理 - 公司前财务总监周海燕于2020年04月08日离任,邹雪梅同日被聘任为财务总监兼董事[189]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3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44]
双星新材(002585) - 2020 Q1 - 季度财报
2020-04-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7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6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30%[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21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27%[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6元/股,同比增长100.00%[8] - 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100.3%[20] -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9.77亿元人民币,与上期9.73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53] - 营业利润为1.06亿元人民币,较上期4553.3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31.9%[59] - 净利润为8765.31万元人民币,较上期4376.16万元人民币增长100.2%[5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6元,较上期0.038元增长100%[63] - 营业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131.2%[67] - 净利润为9012.87万元,同比增长100.5%[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99.52%[20] - 税金及附加较上年同期增长248.27%[20] - 公司营业总成本为8.80亿元人民币,较上期9.28亿元人民币下降5.2%[56] - 营业成本为7.85亿元人民币,较上期8.60亿元人民币下降8.7%[56] - 研发费用为3157.42万元人民币,上期未单独列示[56] - 母公司财务费用为-62.55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利息收入88.01万元人民币[63]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6.03%[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636.03%[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52.74%[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1亿元,同比增长1636.4%[71][7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9.83亿元,同比下降8.8%[7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95亿元,同比下降23.6%[7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6亿元,同比扩大52.7%[74]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050.04万元,同比下降42.4%[74]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777.35万元,同比增长11.0%[74] - 收到税费返还2487.77万元,同比下降25.3%[71]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7亿元[8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066亿元[81]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022亿元[81] -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8亿元[8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0.022亿元[8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956亿元[81]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4.73万元[81]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负41.57万元[8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负1.726亿元[8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69亿元[8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74亿元,同比增长32.4%[7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749,310,709.56元减少至573,900,187.15元[35] - 公司总资产从899.54亿元增长至914.36亿元,增幅1.6%[38][44] - 固定资产从31.55亿元增至30.65亿元,减少2.8%[38] - 在建工程从6.57亿元增至7.19亿元,增长9.5%[38] - 应付票据从9.86亿元增至10.54亿元,增长6.9%[38][48]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5亿元增至6亿元,增长20%[45]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9.66亿元增至10.77亿元,增长11.5%[45] - 母公司存货从11.51亿元增至12.51亿元,增长8.7%[45] - 流动负债从134.96亿元增至141.01亿元,增长4.5%[41] - 未分配利润从11.15亿元增至12.02亿元,增长7.9%[44]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7.42亿元减少至5.69亿元,下降23.3%[45] - 公司总负债为13.71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为77.29亿元人民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90.99亿元人民币[51] - 总资产为91.4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6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7.31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15%[8]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数较期初增长138.19%[20] 非经常性损益和特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35.56万元人民币[8] - 理财收益为712.04万元人民币[8] - 新冠疫情捐赠支出为199.99万元人民币[8] - 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6025.57%,主要因捐赠200万元救助款[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0年1-6月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16,000万元至20,000万元,同比增长100%至150%[23] 投资和理财活动 - 委托理财总额80,000万元,其中未到期余额60,000万元[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