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合科创(002243)
icon
搜索文档
力合科创: 2024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1:12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含税),不送红股,也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分配方案以公司现有总股本1,210,604,219股为基数,现金分红总额固定不变 [1] - 不同股东类型适用不同税率:香港市场投资者、QFII、RQFII每10股派0.63元,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根据持股期限差异化征税 [1] 分红派息实施细节 - 分红派息对象为2025年5月27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2] - 权益分派方法通过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直接划入股东资金账户 [2] - 持股期限1个月以内需补缴税款0.14元/10股,1个月至1年补缴0.07元/10股,超过1年免税 [2] 公司信息 - 公司总股本为1,210,604,219股 [1] - 咨询联系人为董事会办公室于喆、任红娟、张驰,电话0755-28483234 [2] - 公司地址为深圳市龙岗区龙岗大道(坪地段)1001号通产丽星科技园一栋A座 [2]
力合科创(002243) - 2024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2025-05-20 11:00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以1,210,604,219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0.7元(含税)[2] - 深股通香港投资者等每10股派0.63元[3]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7日[4] - 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5月28日[4] - 权益分派业务申请期为2025年5月16日至5月27日[6] 税款补缴 - 持股1个月(含)以内每10股补缴税款0.14元[3] - 持股1个月以上至1年(含)每10股补缴税款0.07元[3] - 持股超过1年不需补缴税款[3] 红利发放 - A股股东现金红利2025年5月28日划入资金账户[5] 咨询信息 - 咨询电话为0755 - 28483234[7]
大胆国资在哪里?
暗涌Waves· 2025-05-06 03:01
国资主导的一级市场新格局 - 2019-2023年国资机构直投占比达33%,AI等前沿领域由北京上海产业基金主导[1] - 人民币基金中政府类LP出资占比从2014年20%提升至2023年41%,国资成为核心出资方[2] - 国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包括母基金/引导基金/直投基金,涉及财政/国资委/发改委等多部门,以及深创投等市场化运作机构[2] 国资投资的核心逻辑 - 投资决策需平衡财务回报、产业招商与风险控制,通过"书记办公会"进行综合效益评估[4] - 与外资主导时期追求爆发增长不同,国资时代强调政府、产业、资本三轮驱动[4] - 2024年政策明确国资应发挥"耐心资本"作用,禁止选择性补贴,推动基金高质量发展[5] 代表性国资投资主体分析 政策导向型 - **亦庄国投**:累计出资超1000亿元,构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中芯国际/豪威科技/燕东微电子),带动区域产值超2000亿元[16][17][18] - **雄安集团**:设立220亿元基金矩阵,重点布局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五大产业,央企疏解基金服务国家战略[20][21] 科技创新型 - **中关村科学城**:管理三大基金体系,投资寒武纪/摩尔线程等106家科技企业,2025年新设100亿元成长基金[29][30][31] - **深圳天使母基金**:100亿元规模培育161家估值超1亿美元企业,首创科技主管部门管理的20亿元种子基金[33][34] 产业升级型 - **合肥建投**:175亿元投资京东方带动千亿显示产业集群,70亿元注资蔚来形成新能源汽车完整生态[43][44][45] - **宜宾发展控股**:通过300亿元基金矩阵引入宁德时代,实现动力电池产业从0到1013亿元产值的跨越[47][48] 国资运作机制创新 - **北京国管**:千亿元"八大产业基金"按细分领域分配至不同GP,已完成167个项目决策[54][55] - **江苏高投**:混改后管理团队持股65%,管理规模超1200亿元,通过毅达资本实现市场化运作[70] - **元禾控股**:母基金无返投要求,带动苏州形成2896亿元基金集群,孵化元禾璞华等专业子基金[74][75] 市场化改革趋势 - 福田引导基金国内首推子基金存续期延长政策,对项目仅保留合规否决权[67][68] - 厦门建发新兴投资聚焦医疗/TMT领域,作为LP参投70只基金,37个项目实现IPO[71][72] - 深圳通过"双GP"模式提升国资直投专业性,北京市直投基金采用该模式分散风险[6] 注:数据引用自原文各章节标注,已剔除风险提示等非核心内容,保留具体金额、比例及案例细节以体现分析深度
安序源港股IPO:董事局主席兼CEO田晖控股30%,云锋、力合科创均为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5-06 01:57
公司概况 - 安序源科技Axbio International Limited于2024年4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浦银国际 [3]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集成电路生物科技领导者,致力于开发新一代电化学检测平台,融合集成电路、生物科技及人工智能技术 [3] - 核心产品AxiLona EL-100已获得江苏省药监局注册批准 [3] 产品管线 - 截至2025年4月21日,产品管线包括一款微数组芯片分析仪、两款EL-NGS基因测序仪及多种配套检测试剂盒 [3]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为0美元,2024年营业收入为47.9万美元 [4] - 2023年净亏损2285.6万美元,2024年净亏损2346.6万美元 [4] - 2023年研发开支1529.1万美元,2024年研发开支1141.2万美元 [4] 融资历史 - 2021年10月获20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2.39亿美元 [5] - 2023年3月获7000万美元融资,投后估值3.48亿美元 [5] 股权结构 - 创始人田晖持股30.44%,为单一最大股东 [7] - 联合创始人Igor Ivanov持股15.22% [7] - 中金公司旗下阿斯利康-中金持股5.91%,云锋基金通过YF Digital Health持股5.91% [8] - 五源资本合计持股4.68%,力合科创持股2.52% [8] 管理层 - 田晖担任董事局主席、CEO,负责战略规划、全球业务运营及研发 [10] - Igor Ivanov担任COO,负责企业管理、研发及业务发展 [10] - 两位创始人均为美国籍 [10]
力合科创(002243) - 002243力合科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0:14
行业发展前景 - 2024年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创投生态优化、耐心资本培育等领域密集出台政策,公司将把握政策机遇,履行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培育新质生产力,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业务 [2] 投资孵化领域 - 投资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行业,重点孵化企业包括氢致能源、纳氟科技等,涵盖海水制氢、纳米新材料等细分赛道 [3] 产学研合作 - 深度参与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的孵化体系,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深圳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成果转化协议 - 2024年完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转化多所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挖掘早期优质项目,扩容优质项目矩阵 [3] 投资孵化业务回报与退出 - 重视已投项目退出工作,推动股权转让、并购、二级市场减持等多样化退出方式 - 2024年直投及管理基金项目退出回笼资金约1.8亿元 [3] 概念验证基金作用 - 凭借在科技创新服务领域二十余年形成的独特优势,参与高校科研成果概念验证环节,与南山区引导基金、南山创投发起设立概念验证基金与中试基金 - 为早期科技项目提供资金、产业化方向建议和指引,连接关键产业重点需求,为科研成果找寻应用场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和落地效率 [4]
力合科创2025年一季报简析:营收上升亏损收窄,盈利能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4-25 22: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7亿元,同比上升5.18% [1] - 归母净利润-2070.05万元,同比上升42.64% [1] - 毛利率19.09%,同比增16.34%,净利率-7.59%,同比增40.35% [1] - 三费占营收比22.12%,同比减4.41% [1] - 每股净资产6.0元,同比增2.0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5元,同比增135.2% [1] - 每股收益-0.02元,同比增42.62% [1] 资产负债表 - 货币资金16.23亿元,同比增31.24% [1] - 应收账款8.88亿元,同比增1.88% [1] - 有息负债57.35亿元,同比增10.14% [1] 业务评价 - 去年ROIC为2.28%,资本回报率不强 [3] - 去年净利率为7.71%,产品附加值一般 [3] - 上市以来累计融资70.29亿元,累计分红6.34亿元,分红融资比0.09 [3] 财务风险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19.41% [3] - 有息资产负债率31.98% [3] - 应收账款/利润达361.83%,存货/营收达197.68% [3] 应收账款管理 - 公司表示应收账款同比有所下降且大部分在信用账期内 [3] - 将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和催收机制,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 [3]
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4 23:26
公司财务数据 - 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3][9] - 公司不存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3] -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 [4] 股东信息 - 普通股股东总数和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披露 [5] - 持股5%以上股东未参与转融通业务 [5]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未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导致变化 [5] 控股股东变动 - 2025年1月4日,公司控股股东深圳清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100%股权拟无偿划转至深圳市国资委持有,实际控制人不变 [5] - 2025年1月16日,清研控股完成工商变更,经营管理决策事项由深圳市国资委授权深投控执行 [6] - 2025年2月14日,清研控股100%股权拟无偿划转至深投控和深智城分别持有50%,实际控制人仍为深圳市国资委 [6] 子公司财务资助 - 2025年3月25日,公司董事会通过全资子公司向控股子公司力合报业大数据中心提供财务资助延期3年,年利率3.4% [7] 季度财务报表 - 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披露 [8][9] - 2025年起未执行新会计准则调整 [9]
力合科创(002243)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4 09:2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6696亿元,同比增长5.18%[5] - 营业总收入为4.6696亿元,同比增长5.1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0.05万元,同比亏损收窄42.64%[5] - 净利润亏损3546.26万元,同比收窄37.28%[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2070.05万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71元[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为5.1731亿元,同比增长1.52%[20]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9118亿元,同比增长7.7%(去年同期为1.7755亿元)[23]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6573.1万元,同比增长10.7%(去年同期为5938.4万元)[23]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01.90万元,同比大幅改善135.20%[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4512亿元,同比增长11.54%[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6330亿元,同比增长10.36%[2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7340亿元,同比下降26.81%[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01.9万元,去年同期为-1.648亿元[23] 投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309亿元,去年同期为-2.8088亿元[23]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为4150.5万元,同比下降29.6%(去年同期为5892.4万元)[23] 筹资活动现金流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58.90万元,同比下降93.66%,主要因取得银行借款减少[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8.9万元,同比下降93.7%(去年同期为2.457亿元)[2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9533亿元,同比下降25.6%(去年同期为3.971亿元)[23]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164.7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72%[5] - 资产总计为164.7091亿元,同比下降0.72%[18] - 负债合计为81.2661亿元,同比下降1.14%[1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6.23亿元,较期初减少2.32亿元[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0469亿元,较期初增长105.56%,主要因银行理财产品增加[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05亿元,较期初增长105.6%[1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88亿元,较期初减少6.8%[17] - 存货期末余额为45.88亿元,较期初微增0.7%[17]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21.86亿元,较期初增长0.2%[17]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余额为16.58亿元,较期初下降0.6%[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641亿元,较期初下降12.8%(期初为17.9406亿元)[2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655.27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340.13万元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48.70万元[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48.70万元,同比增长326.12%,主要来自投资孵化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9] 股东信息 - 深圳清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34.43%[11] - 普通股股东总数40,760户,较上期无显著变化[11] - 前十大股东中,黄杰持有37,886,272股人民币普通股,占比最高[12] - 上海祥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持有28,567,100股人民币普通股,位列第二[12] - 陈前平持有20,798,858股人民币普通股,其中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全部股份[12] - 控股股东清研控股100%股权无偿划转至深投控和深智城各持50%[14] 其他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4]
力合科创:以 ESG 理念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新财富· 2025-04-24 06:41
ESG理念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 ESG理念正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标尺,国内ESG信息披露体系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ESG纳入战略规划[1] - 力合科创是ESG变革中的先行者,在商业成就、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突出[1] 零碳征途的科技答卷 - 力合科创子公司丽星科技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并成功创建"深圳市近零碳排放试点企业"[3] - 公司构建"环保绿色银行"体系,打造塑料产业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实现从垃圾智能回收到资源化利用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5] - 截至2024年,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近20座环保绿色银行,年度回收可再生资源超80吨,实现碳减排量逾200吨,相当于造林22公顷的全年固碳效益[5] - 丽星科技自主研发负碳型CO₂基可降解材料技术,通过捕捉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合成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破解白色污染难题[6] 科技向善的先锋实践 - 力合科创投资孵化的氢致能源突破电解海水制氢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并拓展制氢原料来源[8] - 氢致能源在深圳妈湾电厂建成全球首个百标方级、单体规模达500kW的电解海水制氢示范工程[8] - 中科星睿在湖南洪涝灾害中调动遥感卫星提供精准救援信息,显著提高救援效率并评估灾后破坏程度[10] 照亮特殊群体的星空 - 力合科创通过"守望家长加油站"和特殊儿童教育资助项目帮助270人次特殊儿童家庭[12]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项目为900余位残障人士家属注入生活动力[12] - 公司在乡村振兴领域捐赠图书和体育器材,并提供8万元助学资金资助70名贫困学子[13] 总结 - 力合科创在绿色转型、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全面践行ESG理念,构建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体系[13] - 公司以科技之光点亮责任之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鲜活范本[13]
引入深智城打造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力合科创(002243.SZ)激活科创新动能
格隆汇· 2025-04-23 11:39
股权结构变动 - 深国资将持有的清研控股100%股权划转给深投控与深智城各50% [1] - 该划转事项已于4月23日完成工商变更 [1] 战略合作内容 - 与清研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涵盖科技成果转化 领军企业合作 产学研人才培养 创新中心建设 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国际创新合作六大方面 [3] - 对清研院项目产业化公司拥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投资权 [3] - 与深智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涉及智慧城市建设与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智慧城市投资协同 人才培养与交流 数据资源共享与利用 [7] 产学研融合机制 - 通过"定向孵化+产业对接"模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前瞻性和确定性 [4] - 清研院与国央企等领军企业开展创新合作时推荐公司作为产业化落地合作伙伴 [3] - 依托深智城的场景优势为孵化企业提供对接机会 加速成果转化 [7] 人工智能领域布局 - 重点投资孵化一批高成长人工智能标杆企业 [5] - 承担AI孵化器和加速器角色 服务AI企业成长 [5] - 未来有望见证更多AI独角兽企业诞生 [5] 硬科技投资成果 - 89.52%的在投项目集中在四大硬科技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 先进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 生物医疗 [7] - 累计孵化服务企业4000多家 培育上市企业30多家 [7] -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300多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0多家 [7] 战略定位与价值 - 建立产学研创新"联合体":清研院提供技术源头 深智城打开应用场景 公司扮演产业转化枢纽角色 [9] - 作为中国最早聚焦硬科技领域投资的机构之一 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强创新能力上取得实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