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材科技(002080)
icon
搜索文档
中材科技(00208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19 16:00
财务表现 - 中材科技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2.55亿,同比下降8.7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9亿,同比下降43.0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9亿,同比增长21.49%[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94元,同比下降43.01%[5] - 总资产为467.51亿,较上年末下降0.29%[5]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80.60亿元,较年初余额增长2.23%[11]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负债总计约为2463.4亿元,较上期略有增长[12] - 股本为167.8亿元,资本公积为509.6亿元,未分配利润约为982.3亿元[12]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6,459股,其中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最高,达到60.24%[8] - 前十名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5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持股比例为1.12%[8] - 前十名股东中,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持股比例为0.66%,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54%[8] - 前十名股东中,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六组合持股比例为0.50%,南京彤天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47%[8] - 前十名股东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44%,交通银行-华夏蓝筹核心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42%[8] - 前十名股东中,兴证全球基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险-兴证全球基金国寿股份均衡股票型组合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股比例为0.28%[8] -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010,874,604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09,216,475股[8]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8,726,963股,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1,072,484股[8]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9,067,543股,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六组合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8,468,782股[8] - 南京彤天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7,830,408股[8] 现金流量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03月31日的流动资产合计为186.91亿元,较年初余额下降3.64%[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小计为3,270,769,448.25元,较上期增长356,837,094.42元[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小计为4,399,892,263.64元,较上期增长46,847,999.27元[14]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3,362.81万,较去年同期的14,025,806.70万有所增长[15] - 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为1,272,126,795.52万,较去年同期的436,044,718.83万有显著增长[15] -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217,694.00万,较去年同期的2,350,479,127.29万有所增长[15]
中材科技(002080)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17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2080,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8]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彤天路99号,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远大南街六号院3号楼[9][10]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21.09亿,净利润为35.11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60亿[12] - 公司2022年末总资产为468.89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2.74亿[12]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74.08亿元,同比增长约59.1%[14]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3亿元,同比增长约100.3%[14]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49亿元[14]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2亿元,同比增长约69.2%[14] 公司战略发展 - 公司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减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聚焦特种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三大赛道[17] - 公司持续打造主导产业和创新孵化产业两大业务平台,主导产业方面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3] 产品与市场 - 公司玻璃纤维产品应用广泛,是复合材料的最佳增强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7] - 公司风电叶片作为产业链率先完成国产化替代的环节,受到冲击最大,未来风电行业具备长期成长空间[17] 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新能源领域,开展产品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升级、新产品开发等活动[39] - 公司致力于开发高性能风电叶片翼型,以提高叶片风能捕获能力和降低风电机组成本[41] 公司治理 - 公司独立董事岳清瑞因个人工作原因辞去职务[92] - 公司监事苏逵因工作调整辞去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职务[92] 社会责任 - 公司连续多年累积向中国建材集团“善建公益”基金捐赠1,000余万元,2022年捐赠总金额为548.97万元[158] - 公司持续开展为留守儿童支教活动,传递企业爱心,助力教育扶贫,为山村儿童送去企业爱心[158]
中材科技(002080) - 2015年12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1:17
风电叶片业务 - 公司在全国布局风电叶片产业,建立多个基地,目前具备约3900套生产能力 [2] - 今年经营业绩较好,销售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因国家风电产业政策变化致下游客户需求增长 [2][3] - 公司风电叶片业务市场占有率约为20%,下游客户主要是金风,销售占比50%以上,还向远景等主机厂商供货 [3] 风电发展形势 - 国家产业政策长期利好风电发展,十三五新能源规划可能上调风电装机目标至250GW - 280GW,较之前提高25% - 40% [3] - 公司与客户正在洽谈订单,情况未完全落定,但不对未来悲观 [3] 重大资产重组 - 重组相关方案已拿到国资委批文,12月8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获通过后报证监会审批,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3] 泰山玻纤盈利 - 2016年盈利预测下滑,因新旧生产线交替致产能减少 [4] - 2017 - 2018年产品结构充分调整,产能充分释放,盈利可保证 [4] - 未来三年,风电纱销售占比将达20%,热塑材料销售占比达40% - 50% [4] 气瓶业务 - 因国际油价长期低位,油气价差缩小甚至倒挂,气瓶经济性下降,行业受较大冲击 [4] - 气瓶产业未来采取收缩战略,将产能逐步转移到低成本区域 [4] 膜材料产业 - 公司膜材料产业有AGM隔板、过滤材料、锂膜三大业务 [4] - AGM隔板应用于铅酸蓄电池,业务稳定;过滤材料应用于工业除尘,产品拓展至电力、炭黑等行业 [4][5] - 锂电池隔膜采用湿法双向拉伸工艺,目标中高端市场,应用于多类锂离子电池 [5] - 动力汽车和储能用锂电池将高速发展,锂膜迎来发展良机,未来中高端市场国产替代是趋势,公司将加大开发力度和提高产品性能 [5]
中材科技(002080) - 2015年12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1:10
膜材料公司整体情况 - 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专业从事高温过滤材料、铅酸蓄电池隔板、锂电池隔膜等膜材料研发、制造与销售,为内设机构模拟子公司运营,财务数据含在母公司中 [2][3] - 2014年,膜材料公司资产规模10亿元左右,净资产4亿元,收入5亿元,净利润2300余万元,过滤材料和铅酸蓄电池隔板各占一半 [3] 锂电池隔膜产能与盈利 - 2011年投建720万平米中试线,2013年投建2000万平米量产线,目前总产能达2720万平米 [3] - 目前生产线运转良好,11月份基本满产,总体尚处亏损但单月已实现盈亏平衡 [3] 锂膜产品相关结构 - 成本结构:原材料30%、折旧 + 人工30%、燃动40% [3] - 下游客户结构:已通过部分排名靠前锂电池生产厂商合格供应商认证并稳定供货,产能不足阻碍开拓市场 [3] 锂膜技术与市场 - 技术优势:采用湿法双向同步拉伸工艺,电池性能稳定性最优,未来发展趋势是湿法 + 涂覆 [3][4] - 市场空间: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到十三五末国内需求量悲观预测32亿平米,乐观预测80亿平米 [4] - 下游应用结构:目前动力电池占24%左右,消费电子60%,其余是储能市场,未来动力电池占比或达60%以上 [4] - 公司产品结构:终端应用于消费电子及动力电池比例约1:1 [4]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日本旭化成、东燃化学及美国Celgard占据50%以上市场份额,旭化成收购Celgard成绝对龙头 [4] - 国内厂商主要采用干法工艺,中科科技、星源材质等厂商市场占有率较高 [4][5] 产能与产业规划 - 产能过剩问题:锂离子电池隔膜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中高端市场依赖进口,公司目标中高端市场,未来市场空间大,价格毛利会趋于稳定 [5] - 产业规划:重点培育锂膜产业,推广风电叶片产业经验,发挥央企优势,探索战略合作,合理布局生产基地,建立激励机制,打造主导产业 [5][6]
中材科技(002080) - 2015年3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9:4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080,证券简称为中材科技 [1] - 2015 年 3 月 31 日 15:00 - 17:00 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薛忠民等 [2] 营销与客户 - 营销模式为贴近大客户战略,从客户研发端切入产品营销,进行紧密研发合作,目前效果良好,风电市场景气度变化会导致客户需求改变 [4] - 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的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占比约 49% [11] 业绩与业务发展 - 2015 年坚持发展叶片、过滤材料和高压复合气瓶三大主导产业,拓展新市场,培育水务、锂膜、LNG 业务 [4] - 2014 年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29.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40.99% [7] - 2014 年签订合同金额 55116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8.92%,已签订合同结转下期金额为 227797 万元 [14] - 2014 年风电产业净利润较 2013 年增长 190%,预计 2015 年风电叶片产品市场需求较旺盛 [17] 项目进展 - 年产 2000 万平米锂膜项目预计 2015 年上半年建成 [18] - 2014 年底购建的年产 500 万平米过滤材料生产线进入技改尾声,预计 4 月份完成 [6] - 中材科技(萍乡)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承担项目基本建成,叶片制造模具投入调试、试生产 [6] 应收账款管理 - 2014 年结合市场需求与战略客户沟通修订销售合同付款条件,完善管理体系,细化责任并出台激励办法 [5] - 2015 年强化管理体系制度执行,重点关注逾期应收账款回收 [5] 投融资与财务 - 重大投融资项目按规定及时披露,暂无中长期资金筹措预案 [5][11] - 2014 年财务费用 844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72%,2015 年按成本优先原则筹集资金并控制费用 [10] - 2014 年末资产负债率接近 66%,短期债务占比高,未来将筹措中长期资金优化债务结构 [12] 税收优惠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 15% 优惠税率,部分产品免征增值税,技术转让等收入符合条件免征增值税 [8][9][16] 公司优势与挑战 - 由三家国家级科研院所改制组建,有人才和技术积淀,在科技创新和行业引领方面有优势,风电叶片等主导产业规模领先 [10][15] - 个别产业经营亏损,投资项目未按期达产达效,影响业绩提升,正采取措施提高产能利用率和赢利水平 [12][17] 其他问题回复 - 暂无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计划、资产注入等计划 [8][18] - 公司产业无明显周期性,但受行业及国家政策影响 [8] - 预计 2015 年一季度相比去年扭亏为盈 [13][17] - 公司产品毛利率 20% 左右 [9]
中材科技(002080) - 2015年1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9:26
整体业绩 - 2014年整体经营业绩较去年增长,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0%-60% [2] 风电叶片产业 - 全国布局多个风电叶片产业基地,具备3000套以上生产能力 [3] - 2014年销量因下游客户需求增长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约为20% [3] - 下游客户主要是金风,销售占比50%以上,也向远景等主机厂商供货 [3] - 2014年下半年受国家风电政策影响,各地抢装热潮刺激叶片需求,预计2015年延续该情况 [3] - 有海外战略,少量产品配套主机厂商出口,阜宁基地下线77米海上风电叶片,有相关技术和产品储备 [3] - 过去几年叶片价格稳定,预计未来变化不大,毛利率约20%左右 [3] 气瓶产业 - 2014年受国际油价下跌等因素影响,经营业绩大幅下滑,2015年行业面临经营压力,公司将采取应对策略 [4] - CNG气瓶具备50万支以上产能,LNG气瓶现有1万支产能,3万支产业化项目2015年建成后将具备4万支产能 [4] - 2014年气瓶销量和价格较2013年均下降,受油价下跌及出口业务减少影响 [4] - 工业气瓶技术壁垒低、竞争激烈、售价低、毛利率不高,对公司利润贡献有限,目前具备40万支以上产能,2014年有望扭亏为盈实现微利 [4] - 2014年气瓶产品出口情况大幅下滑,受国际油价下跌和部分出口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定影响 [5] 膜材料产业 - 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有AGM隔板、过滤材料、锂膜三大业务 [5] - 整体销售情况较去年同期增长,过滤材料销售占比约40%,毛利略高于公司整体水平 [5] - 具备1000万平米以上各种过滤材料产能,锂膜现有720万平中试线,2000万平生产线项目预计2015年一季度建成投产 [5][6] 水务产业 - 山东寿光中水回用一期5万吨项目2014年下半年开始运营,但预计2015年对业绩难以形成贡献 [6] - 正在做寿光二期项目相关准备工作,拟尽快启动 [6] 汽车复合材料产业 - 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原因是产业规模与行业要求有差距,产品市场开拓困难 [6] 国企改革 - 不在国资委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内,未收到相关通知,但关注改革动向并研究激励机制 [6]
中材科技(002080) - 2015年11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34
重组进展 - 重组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国资委,预计近期获批文,12月8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方案 [2] 锂电池隔膜行业及公司运营 - 动力汽车用锂电池将爆发式增长,储能用锂电池高速发展,高端隔膜市场被日、美、韩垄断,国产替代是趋势,公司看好行业发展 [3] - 公司采用湿法同步拉伸工艺,产品性能好,有4年技术积累,10月份2000万平米锂膜量产线大幅提升 [3] - 公司将锂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大投入,扩大产能,攻克技术瓶颈,成为行业领先供应商 [3][4] 风电订单 - 公司与客户正在洽谈订单,情况未完全落定,但不悲观 [4] 混合所有制改革 - 重组同时实施股权投资计划,将管理层与核心员工利益和公司及股东利益紧密联系,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4] - 下级子公司层面积极探索混改方案,今年以南玻院水务工程团队及中材默锐为基础,引入员工持股成立南京中材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以科研院所为基础做更多尝试 [4][5] 未来发展战略 - 重组完成后形成复合材料制品和玻纤织物两大产业平台,坚持打造产业孵化平台,产业平台为孵化平台提供资本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5]
中材科技(002080) - 2015年1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31
重大资产重组进展 -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相关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国资委有关部门,公司正在积极推进 [2] 泰山玻纤相关情况 行业特性与估值影响 - 玻璃纤维属周期性行业,但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如建筑、交通等,是周期性行业里的成长型,无天花板 [2][3] - 泰山玻纤产能、产品结构在行业领先,新生产线有成本优势,重组后与中材科技可实现协同互补 [3] 盈利预测 - 2016 年盈利预测下滑因新旧生产线交替致产能减少,2017 - 2018 年产品结构调整、产能释放,盈利有保证 [3] - 未来三年,风电纱销售占比达 20%,热塑材料销售占比达 40% - 50% [3][4] 成本与毛利率 - 若 72 万吨产能均为新生产线产能,新线成本、毛利情况与巨石相差不大 [4] 产能与市场竞争 - 三大玻纤是中高端市场,存在技术壁垒,新厂家进入困难,不会因新生产线投放致产能过剩、价格暴跌 [4] 风电装机情况 - 市场整体对风电装机预期在 2014 年水平之上,新增装机容量保持在 20GW 以上,不会断崖式下滑 [4][5] 锂膜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锂电池隔膜采用湿法同步拉伸工艺,性能好、技术超前,但成品率较干法低 [5] - 10 月份成品率有较大提升,未来盈利可期 [5]
中材科技(002080) - 2016年5月2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23:28
锂电池隔膜业务 - 公司年产2亿平米锂电池隔膜产能指合格产品产能,新生产线建成后有信心使产品性能达国内企业最高水平 [2] - 目前锂电池隔膜供不应求,短期内趋势不变,未来市场会分化,湿法产品中长期市场空间大,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价格下跌 [3] - 公司已完成国内主要锂电池生产企业产品认证,已对比亚迪、CATL、亿纬锂能等小批量供货,新建产能投产后可迅速对接客户,未来将锁定1 - 2家行业龙头为长期战略客户 [3] - 公司锂膜产品良率平均40%左右,单线单月良率最好达60%以上,良率差异源于技术装备及工艺水平,国内湿法膜平均售价4 - 5元,盈利水平随良率提高逐步提升 [3][4] - 从设备安装至产品生产约需半年,产品认证快则1、2个月完成 [4] - 新建2亿平米生产线核心设备国外进口,2条6000万平米与大橡塑采用BT方式合作,今年底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建成后为国内一流水平 [4] - 胜利精密(苏州捷力)、沧州明珠等上市公司投建湿法产能,公司采用双向同步拉伸工艺,产品性能指标更具优势,且在锂膜公司设立管理层持股 [4][5] 其他业务 - 2015年公司气瓶产业亏损约1.4亿元,受油气价差缩小影响,行业需求萎缩,公司筹划收缩产能、转移产能、盘活资产并开拓新产品领域减亏 [5] - 风电行业去年抢装,今年预计平稳,公司主要客户为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有少量产品配套整机出口 [5] - 两材重组预计先集团层面整合,再业务板块整合,公司作为中材集团下最大新材料全产业链平台上市公司,后续业务整合会涉及,但暂无具体方案 [5]
中材科技(002080) - 2016年3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1:28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发挥创新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和上下游挖掘内部资源,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如搭建中材水务平台、筹建电力复材产业 [2] - 培育锂电池隔膜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一期规划2亿平米产能,未来目标10亿平米 [3] - 加快海外和海上风电布局,提升市场影响力 [4] - 推进泰山玻纤本部老区搬迁,建设新区两条年产10万吨玻璃纤维生产线 [5] - 收缩高压复合气瓶产业战线,进行资产整合调整,实现减亏 [7][8] 各业务优势及竞争力 锂电池隔膜业务 - 技术工艺优势:湿法双向同步拉伸生产工艺技术处于国内较好水平,膜技术有沉淀积累,产品通过松下、ATL、比亚迪认证 [3] - 产品质量及成本优势:与大橡塑等组建联合体设计生产线,单线产能和工艺稳定性提升,新投建生产线成本比同行低20%以上 [3] 风电业务 - 风电装备技术发展使风电极具市场价值,“十一五”到“十二五”国产化率提升使装备价格下降50%以上,“十三五”技术进步将降低度电成本 [3] - 风电市场容量巨大,每年20GW - 30GW新增装机需求至少持续50年 [4] 泰山玻纤业务 - 新产能成本优势明显,2015年新区两条新生产线以40%总产能贡献70%净利润,新产能吨成本较老产能下降12% - 15% [5] 业务合作与市场情况 与金风科技合作 - 与金风科技签订36亿框架合同,产品结构调整使合同金额大幅增长,未来每兆瓦单价将持续提升 [4] 风电市场 - 2016年风电总量下降,2017年可能仍下降,2018 - 2020年回升增长,市场向优质供应商倾斜 [4] 高压复合气瓶市场 - 气瓶行业需求从2013年的120万支下降到2015年的36万支,公司产能与市场需求严重不匹配 [7] - 未来市场有恢复性增长,整体需求约50 - 60万支 [8] 财务相关情况 管理费用 - 四季度管理费用2.4亿,因四季度研发费用投入较多,包括国家科研项目和自立研发项目投入 [6] 资产负债率与财务费用 - 泰玻和科技整合后,资产负债率降到60%以内,采用直接融资降低财务费用,资产规模增长提高信用评级,预计年财务费用降低5000万元左右 [6][7] 减值计提 - 公司计提1亿元减值,包括风电叶片部分存货、气瓶产业钢管厂和SCBA生产线,基于业务现状和实质判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