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冠科技(001308)
icon
搜索文档
康冠科技KTC新品发布会“三箭齐发” AI交互眼镜等新品定义智能新生活
证券日报· 2025-08-19 06:38
新品发布与产品特性 - 公司旗下KTC品牌集中推出AI交互眼镜、电竞显示器25M1及随心屏新形态等重磅产品 [2] - AI交互眼镜搭载高通骁龙AR1芯片,重量仅39g,支持近视屈光镜替换,配备索尼IMX681 1200万像素广角镜头,支持HDR拍摄和EIS防抖 [2] - 眼镜内置173mAh电池支持4小时使用,搭配3000mAh充电盒总续航达32小时,配备无线耳机双立体声与全阵列麦克风 [2] AI技术合作与功能 - 公司与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达成深度合作,实现多模态智能交互 [2][3] - AI闪记功能通过语音或触摸拍照存储信息,AI图像识别可即时解答植物及展品识别需求,AI翻译覆盖16种语言双向翻译 [3] - 后续通过OTA更新增加语音导航和声纹识别等功能,全系列移动屏产品接入豆包大模型 [3] 电竞及智能显示产品 - 电竞显示器25M1搭载FHD 400Hz疾速刷新率,有效消除画面拖影与撕裂 [3] - 随心屏新增便携屏与桌面智慧屏形态,整合AI智能体支持触屏、语音及隔空手势操作,实现与手机无缝连接及跨端双向控制 [3] 战略布局与市场定位 - 新品矩阵通过多元智能硬件与AI技术融合,为用户在生活、工作和娱乐场景提供智能交互体验 [2][3] - 产品布局展现公司在硬件设计与AI技术融合上的实力,强化智能终端生态体系 [3]
康冠科技(001308):AI眼镜热潮 康冠助推科技普惠
新浪财经· 2025-08-19 04:36
公司新品发布 - KTC AI交互眼镜于2025年8月18日发布,搭载旗舰级配置且售价1499元,价格优势明显[1] - 产品集成豆包大模型,支持百科问答、图像识别、同传翻译及AI闪记功能(如停车位记忆)[1] - 影像方面采用高通骁龙AR1芯片与索尼IMX 1200万像素传感器,支持竖向拍摄(照片3024×4032,视频1440×1920 30fps)并配备EIS防抖和HDR[1] 行业发展趋势 - AI眼镜被视为最佳AI载体,因贴近人体嘴耳眼核心感官[1] - 2024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达234万台,同比增长588%,预计2028年达2600万台,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82.6%[1] - 行业仍处发展初期(2023年起步),产品体验存在痛点,未来迭代中存在较大市场机会[1] 公司AI产品布局 - 医疗AI一体机集成动态影像病灶识别与模型训练,提升诊断效率并降低对资深医师依赖[2] - AI智能一体机深度融合豆包大模型,通过深度思维引擎助力办公场景[2] - AI闺蜜机内置康冠语音助手,基于讯飞星火模型实现AI助手、健身私教及陪娃功能[2] - AI学习机聚焦学生端,涵盖AI精准学、精准练、智能答疑及作文批改等六大辅学功能[2]
智能电视板块领涨,上涨2.73%
第一财经· 2025-08-19 03:59
智能电视板块市场表现 - 智能电视板块整体领涨,涨幅达2 73% [1] - 同洲电子股价大幅上涨10 01% [1] - 四川长虹股价接近涨停,上涨9 99% [1] - 康冠科技股价上涨2 37% [1] - 创维数字股价涨幅超过2% [1] 个股表现 - 同洲电子成为板块涨幅最高个股,单日涨幅突破10% [1] - 四川长虹表现强劲,涨幅位居板块第二 [1] - 康冠科技和创维数字涨幅相对温和,但仍跑赢板块平均水平 [1]
智能眼镜市场爆发式增长!消费电子ETF上涨0.11%,均胜电子上涨4.77%
新浪财经· 2025-08-15 02:2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12% [1] - 综合/建筑材料/房地产板块涨幅靠前 银行/医药生物板块跌幅居前 [1] - 消费电子ETF(159732.SZ)上涨0.11% 成分股均胜电子涨4.77%/三环集团涨2.81%/风华高科涨2.75%/信维通信涨2.06%/康冠科技涨1.82% [1] 智能眼镜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1] - AI智能眼镜占比达78% 细分市场年增长率超250% [1] - 增长动力来自Ray-Ban Meta强劲需求及小米/RayNeo等新厂商加入 [1] 半导体行业趋势 - AI设备市占率提升带动端侧AI算力需求上行 [2] - 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先进存储产品/GPU/边缘计算芯片需求稳步增长 [2] - 智能手机/PC/IOT板块维持弱复苏态势 [2] 产业投资机会 - 消费电子ETF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 覆盖50家A股消费电子公司 [2] - 投资标的集中于电子制造/半导体/光学光电子等主流板块 [2] - 国产化替代趋势下 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半导体企业持续受益 [2]
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19:45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于2025年3月21日和4月15日分别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为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总计不超过等值人民币800,000万元,有效期12个月 [2] - 其中惠州康冠和康冠商用各获担保额度270,000万元,康冠医疗获担保额度10,000万元 [2] - 担保范围包括银行综合授信、借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担保方式涵盖一般保证、连带责任担保、股权质押等 [2] - 公司及子公司2025年度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等值人民币1,500,000万元的综合授信额度,康冠医疗申请的授信额度为10,000万元 [3] 担保进展情况 - 公司为惠州康冠向农业银行深圳布吉支行申请12,000万元综合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4] - 公司为康冠商用向农业银行深圳布吉支行申请24,000万元综合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4] - 公司为康冠医疗向中国银行深圳布吉支行申请1,000万元综合授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4] - 本次担保在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担保额度范围内 [5]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被担保人惠州康冠、康冠商用、康冠医疗均为公司下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不是失信被执行人 [7] - 被担保人财务状况以最近一年经审计财务报表或最近一期财务报表数据孰高为准 [6]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公司与农业银行深圳布吉支行签订的《最高额保证合同》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三年 [8][10] - 惠州康冠和康冠商用被担保债权最高本金余额分别为12,000万元和24,000万元 [10] - 保证范围包括借款本金、利息、罚息、违约金、实现债权费用等 [10] - 康冠医疗被担保债权最高本金余额为1,000万元,保证期间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三年 [11]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公司及下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度总金额为等值人民币800,000万元 [12] - 本次担保后对外担保总余额为444,60806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786% [12] - 公司对外担保均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提供担保,无逾期对外担保或涉及诉讼的担保 [12]
康冠科技股价小幅下跌 公司担保余额占比近六成
金融界· 2025-08-14 18:1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4日收盘,康冠科技股价报23.6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0% [1] - 当日开盘价为24.05元,最高触及24.18元,最低下探23.53元 [1] - 成交额0.72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智能显示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智能电视、商用显示设备等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消费电子、深圳特区等 [1] 公司公告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为44.46亿元 [1] - 担保余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7.86% [1] - 所有担保均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提供,无逾期或涉及诉讼的情况 [1] 资金流向 - 8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05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618.55万元 [1]
康冠科技: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16:39
担保额度批准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获批准提供担保额度总计不超过等值人民币800,000万元 有效期自股东大会决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 [1] - 全资子公司惠州康冠和康冠商用各获担保额度270,000万元 控股子公司康冠医疗获担保额度10,000万元 [2] - 公司及子公司2025年度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总计不超过等值人民币1,500,000万元 其中康冠医疗申请10,000万元 [2] 最新担保进展 - 公司为惠州康冠向农业银行深圳布吉支行申请综合授信提供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 被担保债权最高限额12,000万元 [3] - 公司为康冠商用向农业银行深圳布吉支行申请综合授信提供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 被担保债权最高限额24,000万元 [3] - 公司为康冠医疗向中国银行深圳布吉支行申请综合授信提供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 被担保债权最高限额1,000万元 [3] - 担保后惠州康冠剩余可用担保额度81,500万元 康冠商用剩余54,500万元 康冠医疗剩余8,000万元 [3][4] 被担保方财务及经营状况 - 惠州康冠2024年末资产总额293,737万元 负债总额222,680万元 资产负债率77.22% 2024年营业收入583,710万元 净利润7,923万元 [7] - 康冠商用2024年末资产总额450,063万元 负债总额295,586万元 资产负债率65.68% 2024年营业收入537,304万元 净利润19,044万元 [7] - 康冠医疗2024年末资产总额5,469万元 负债总额3,490万元 资产负债率68.00% 2024年营业收入6,695万元 净亏损630万元 [7] - 惠州康冠主营显示器件制造及销售 注册地惠州市 [5] - 康冠商用主营液晶显示器及电视产品技术开发与产销 注册地深圳市 [5] - 康冠医疗主营医疗器械研发销售 注册地深圳市 [6]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惠州康冠和康冠商用担保协议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 保证期间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7] - 康冠医疗担保协议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 保证期间为每笔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 [8][9] - 所有担保范围包括本金 利息 罚息 违约金及实现债权费用 [7][8][9]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及下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担保额度总金额800,000万元 [9] - 本次担保提供后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总余额444,608万元 [9] - 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及涉及诉讼的担保情形 [9]
康冠科技:公司及子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13:43
担保额度与余额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担保额度总金额为等值人民币800,000.00万元 [1] - 对外担保总余额为等值人民币444,608.06万元 [1] - 担保余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7.86% [1] 担保范围与类型 - 对外担保均为对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提供担保及子公司之间互相担保 [1] - 无其他对外担保 [1] 担保风险状况 - 公司及子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 [1] - 无涉及诉讼的担保 [1] - 无因担保被判决败诉而承担损失的情形 [1]
康冠科技(001308) - 关于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8-14 11:30
担保额度与授信 - 2025年度公司及子公司担保额度总计不超过80亿元[3] - 2025年度公司及子公司拟申请综合授信额度不超过150亿元,康冠医疗申请1亿元[4] - 公司为惠州康冠、康冠商用、康冠医疗申请授信提供担保,限额分别为1.2亿、2.4亿、0.1亿元[5] 资产负债率与担保余额 - 惠州康冠资产负债率77.22%,康冠商用65.68%,康冠医疗68.00%[6] - 本次担保前公司及子公司对惠州康冠担保余额17.65亿元,后为18.85亿元[6] - 本次担保前公司及子公司对康冠商用担保余额19.15亿元,后为21.55亿元[6] - 本次担保前公司及子公司对康冠医疗担保余额0.1亿元,后为0.2亿元[6] 剩余可用担保额度与股权比例 - 本次担保后惠州康冠剩余可用担保额度8.15亿元,康冠商用5.45亿元,康冠医疗0.8亿元[6] - 公司持有惠州康冠和康冠商用股权比例100%,持有康冠医疗51%[6] 业绩数据 - 惠州康冠2024年度营业收入583710.09万元,净利润7923.12万元[10] - 康冠商用2024年度营业收入537304.22万元,净利润19043.74万元[10] - 康冠医疗2024年度营业收入6695.33万元,净利润 - 629.54万元[10] - 惠州康冠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3163.11万元,净利润3255.96万元[10] - 康冠商用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6726.89万元,净利润5993.36万元[10] - 康冠医疗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459.53万元,净利润 - 91.35万元[10] 被担保债权本金余额与总担保情况 - 惠州康冠和康冠商用被担保债权之最高本金余额分别为12000万元、24000万元[12] - 康冠医疗被担保债权之最高本金余额为1000万元[13] - 本次担保后对外担保总余额为等值人民币444608.06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7.86%[14] - 公司及子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等不良情形[14]
康冠医疗:高端医疗器械迎市场拓展新机遇
中证网· 2025-07-22 07:15
政策背景 - 国家药监局2025年7月发布公告 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1] - 医用机器人 高端医学影像设备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被列为塑造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1] 公司概况 - 康冠医疗是康冠科技(001308)控股子公司 成立于2015年[1]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AEO海关高级认证企业[1] - 产品覆盖放射诊断显示器 内窥监视器 影像中心会诊大屏 超声显示器 手术室一体化显示器 医疗平板电脑和医疗AI一体机等全线医疗影像产品[1] - 截至2025年上半年 产品已入驻全国超30个省份1000余家市级医院 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5] 核心技术优势 - 内窥监视器采用自研RGB色彩校准技术 符合DICOM国际标准 支持高精度3D成像[2] - 影像中心会诊大屏基于自研RGB色彩校准与DICOM标准校色 实现符合医学影像要求的超大尺寸显示[2] - 打造闭环式自研色彩管理系统 形成"硬件-算法-管理"三位一体的色彩保障体系[3] - 通过高精度装置对屏幕数百个区域进行微米级调校 确保亮度与色度全屏幕均匀一致[4] - 出厂校准流程测量0-255全色域RGB伽玛值 借助16位查找表优化256个关键色调值[4] - 色彩管理软件与Calman专业校准系统无缝协作 符合DICOM Part14等国际认证要求[4] 产品创新 - 医疗AI一体机集成AI解决方案 支持动态影像病灶识别与模型训练[3] - 标配算力相当于RTX3050-3060级别显卡 支持升级至RTX40系显卡算力[3] - 通过视频采集从扫查设备获取动态影像流 利用本地算力进行实时病灶识别分析[3] - 优化传统"扫描-暂停标记-切电脑出报告"流程 集成诊断与报告功能[3] 发展战略 - 以"AI+医疗"为核心引擎 聚焦手术可视化 多科室协作效率和放射诊断智能化[5] - 依托母公司超千名工程师与1300余项知识产权迭代医疗显示硬件[5] - 将AI辅助诊断算法与Calman等权威校色平台深度耦合[5] - 通过全球10余个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及MTO柔性供应链加速全球化布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