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映科技(000536)

搜索文档
华映科技(000536) - 关于控股股东为公司提供短期资金拆借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2025-08-11 09:15
资金拆借 - 2025年度预计向控股股东申请不超15亿元短期资金拆借额度[3] - 截至公告日,收到控股股东短期资金拆借3亿元[3] 借款偿还 - 近日向控股股东偿还借款2.3亿元[4] - 截至公告日,向控股股东借款余额为7000万元[4]
华映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为公司提供短期资金拆借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18:19
关联交易概述 - 公司预计2025年度向控股股东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申请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的短期资金拆借额度,可循环使用 [1] - 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将在相关资金拆借事项实际发生时履行决策审批,并根据实际拆借金额及天数依据协议收取资金占用费用 [1] 交易进展情况 - 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与公司签订借款协议,提供借款人民币30,000万元,借款期限不超过1个月,资金占用费率为5.23%/年 [2] - 截至公告日,公司已收到相关借款人民币30,000万元 [2] - 截至公告日,公司向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借款余额为人民币30,000万元 [3] 协议书主要内容 - 借款金额为人民币30,000万元 [4] - 借款期限不超过1个月,自实际提款日起算 [5] - 资金占用费率为5.23%/年,按实际提款额和用款天数计算 [6][7] - 若公司在实际提款日起7个工作日内归还全部款项,则免除资金占用费 [8] - 逾期还款或挪用借款将分别加收50%或100%的资金占用费 [10]
华映科技(000536) - 关于控股股东为公司提供短期资金拆借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2025-08-07 08:30
资金拆借 - 公司预计2025年度向控股股东申请不超15亿元短期资金拆借额度[3] 借款情况 - 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向公司提供3亿元借款,期限不超1个月,已收到[4] - 截至公告日,公司向其借款余额为3亿元[4] 费率规定 - 资金占用费率为5.23%/年[5] - 提前还款免占用费,逾期加收50%,挪用加收100%[6]
主力资金流入前20:天娱数科流入6.17亿元、硕贝德流入6.05亿元





金融界· 2025-08-07 07:20
主力资金流向 - 天娱数科获得最大单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17亿元 [1] - 硕贝德主力资金流入6.05亿元位列第二 [1] - 宁波韵升主力资金流入5.37亿元排名第三 [1] 资金流入规模分布 - 前20只股票单日主力资金流入均超2.69亿元 [1] - 6只股票主力资金流入超4亿元 [1] - 3只股票主力资金流入超6亿元 [1] 行业分布特征 - 电子行业公司占主导,包括硕贝德、盈方微、士兰微、东芯股份、东信和平、七一二、大族激光、立讯精密、斯达半导、寒武纪U等10家企业 [1] - 制造业公司表现突出,如宁波韵升、正海磁材、华映科技、上海电气、际华集团 [1] - 金融服务领域财达证券获得3.93亿元资金流入 [1] - 物流行业韵达股份获得3.53亿元资金流入 [1] - 资源类企业赤峰黄金获得2.69亿元资金流入 [1]

华映科技:8月5日融资净买入368.44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4360.2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6 01:53
融资交易活动 - 8月5日融资买入5074.25万元,融资偿还4705.81万元,融资净买入368.44万元 [1] - 融资余额达2.34亿元,较前一日增长1.6% [2] - 近3个交易日连续净买入累计达4360.27万元 [1] 融资余额趋势 - 融资余额从7月30日的1.90亿元上升至8月5日的2.34亿元,五个交易日增长23.2% [2][3] - 8月4日单日融资净买入3200.37万元,推动融资余额单日增长16.18% [2][3]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从7月30日的1.53%升至8月5日的1.75% [2] 融券及整体信用交易 - 8月5日无融券交易记录 [2] - 融资融券余额与融资余额一致为2.34亿元 [2] - 信用交易活动完全由融资交易驱动 [2]
光学光电子板块8月4日涨0.54%,宝明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5083.3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4 08:29
板块整体表现 - 光学光电子板块当日上涨0.54%,领先个股包括宝明科技(涨6.56%至64.00元)、福晶科技(涨5.02%至40.39元)和*ST宇顺(涨5.01%至21.38元)[1] - 板块内下跌个股包括晨丰科技(跌3.37%至15.21元)、奥瑞德(跌2.97%至3.92元)和东田微(跌1.90%至64.59元)[2] - 上证指数上涨0.66%至3583.31点,深证成指上涨0.46%至11041.56点[1] 个股交易数据 - 欧菲光成交额达12.88亿元(成交量112.88万手),涨幅2.75%[1] - 华映科技成交量最高达176.51万手,成交额8.16亿元,涨幅4.72%[1] - 三安光电成交额7.80亿元(成交量61.78万手),跌幅0.87%[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083.3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7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3.28亿元[2] - 欧菲光主力净流入2.01亿元(占比15.59%),但游资净流出6001.63万元[3] - TCL科技主力净流入1.61亿元(占比17.06%),游资净流出8256.55万元[3] - 福晶科技主力净流入8378.29万元(占比9.75%),散户净流出9093.19万元[3]
华映科技(000536) - 关于为公司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7-30 09:30
融资情况 - 2025年7月初公司获民生银行5亿元授信额度,有效期一年[2] - 公司在额度内申请5亿元流动资金贷款及开立国内信用证[3] - 截至公告日公司已收到相关款项[3] 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科立视以资产为授信提供抵押及连带责任保证[2]
2025上半年面板价格变化趋势回顾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7-18 06:42
全球面板产业2025上半年市场表现 - 2025上半年全球面板产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从年初乐观预期转向年中价格回调,电视面板价格从强劲开局转向理性调整,而IT面板(显示器、笔记本)需求相对稳健[1] - 电视面板价格走势成为市场风向标,第一季度因政策刺激和超大尺寸化趋势推动上涨,第二季度因需求疲软和库存调整导致价格松动[2][3][5] - 显示器面板价格表现稳健,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及关税豁免窗口期刺激,但后期需求增长放缓[7][8][9] - 笔记本面板价格全年持平,厂商因国际贸易不确定性保持谨慎定价策略[11][12] 电视面板市场动态 - **第一季度上涨驱动因素**:中国大陆"以旧换新"政策激活下沉市场换机需求,65英寸及以上大尺寸产品占比提升带动面板厂商盈利信心[3] - **供给侧紧张预期**:上游偏光片潜在短缺传闻引发品牌预防性备货,短期内放大需求信号,大尺寸面板涨幅显著[3][4] - **第二季度价格回调**:北美需求不及预期、中国政策效应边际递减,品牌厂商库存水位回升后采购节奏放缓,43-65英寸主流尺寸面板6月均价下跌1美元[5][6] - TrendForce预测7月电视面板价格将继续下滑,32英寸小尺寸因部分需求支撑保持稳定[6] IT面板市场表现 显示器面板 - 第一季度淡季不淡,中国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显示器品类,填补商用市场需求缺口,面板厂商试探性上调Open Cell价格[8] - 第二季度美国关税豁免窗口期刺激短期备货需求,推动价格上涨,但效应消退后品牌采购转趋谨慎,7月价格预计持平[8][9] - 高端电竞显示器成为增长亮点,OLED面板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330万片(年增65%)[9] 笔记本面板 - 上半年价格全面持平,厂商因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维持谨慎备货策略[11] - 下半年品牌需求预期转乐观,订单动能增强,但面板厂为巩固客户关系仍维持价格持平[12] 面板企业业绩与战略调整 - **业绩分化**:TCL科技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46亿元(同比+70%),深天马扭亏为盈,彩虹股份净利润下滑55%-48%,友达/群创营收分别增长5.63%/4.48%[14][15][16][17] - **产业整合**:头部企业加速并购(如TCL收购LGD产线、京东方48.49亿元收购彩虹光电股权),提升行业集中度与定价话语权[18] - **产能优化**:友达、群创关停老旧工厂或转移产能至高附加值产品线[18] - **业务多元化**:深天马非消费类显示业务(车载、工控、医疗)占比提升,厂商积极拓展细分市场以对冲消费周期波动[19] 下半年市场展望 - 宏观经济形势(全球复苏力度、消费购买力、地缘政治)将成为影响面板需求的核心变量[22] - 面板企业通过整合、产能优化和多元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应对不确定性[21]
华映科技: 第十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11:19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华映科技第十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5年7月15日在福州市马尾区公司会议室召开,采用现场与通讯表决相结合的方式 [1] - 会议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其中独立董事刘用铨通过通讯方式参与 [1] - 会议由董事林俊主持,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董事会审议结果 - 选举林俊为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一致,获全票通过(9票同意/0反对/0弃权) [1][2] - 设立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各委员会主任委员分别为林俊、刘用铨、张海忠、温长煌 [2] - 聘任赵志勇为总经理,张发祥为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及董事会秘书,曾相荣为证券事务代表,均获全票通过(9票同意/0反对/0弃权) [3][4][6][7] 高管任职背景 - 赵志勇现任总经理,曾任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企业管理部副总监及多家关联企业董事长,与控股股东存在关联关系 [4][5] - 张发祥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历任福建三木集团财务部长及多家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持有董秘资格证书 [6][7] - 曾相荣拥有金融硕士学历,曾任江海证券投行项目经理及航天工业发展证券部主管,持有董秘资格证书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