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盛虹(000301)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盛虹(000301)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64.66亿元,同比增长17.14%[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67.08亿元,同比增长16.17%[3] - 营业总收入为467.08亿元,同比增长16.2%[18]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879.78万元,同比下降105.78%[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7亿元,同比下降59.99%[3]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4.63亿元,同比下降333.60%[4] - 营业利润为17.58亿元,同比下降68.2%[19] - 净利润为15.74亿元,同比下降63.9%[1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77亿元,同比下降60.0%[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为453.25亿元,同比增长30.9%[18]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110.25%至14.69亿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增加[10] - 财务费用为14.69亿元,同比增长110.3%[19] - 利息费用为14.65亿元,同比增长95.5%[19]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扩大204.57%至-1.85亿元,主要因计提存货减值损失增加[10]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82.34%至2.13亿元,主要因利润减少[10] 现金流量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00亿元,同比下降10.8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9%[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4.31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5.2%[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7.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2%[21][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09.38亿元,同比增长17.9%[2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15.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4%[21]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6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8.2%[2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2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0%[21]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18.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7%[21]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84.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6%[21][22]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39.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3.1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6.53亿元[2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预付款项同比增加346.88%至33.03亿元,主要因预付原油采购款增加[9] - 预付账款增至33.0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7.39亿元人民币增长346.9%[15] - 存货同比增加69.27%至103.02亿元,主要因炼化项目开车增加原油备货[9] - 存货大幅增加至103.02亿元人民币,较年初60.86亿元人民币增长69.3%[15] - 短期借款同比增加83.08%至213.11亿元,主要因流动贷款增加[9] - 短期借款激增至213.1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16.40亿元人民币增长83.1%[16]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增加235.80%至2.61亿元,主要因持有公允价值计量应收票据增加[9] - 其他应收款同比增加787.09%至8.28亿元,主要因本期处置资产[9] - 其他应收款增至8.2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0.93亿元人民币增长790.3%[15] - 合同负债同比增加59.40%至14.10亿元,主要因预收货款增加[9] - 长期借款增至651.0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523.74亿元人民币增长24.3%[16] - 在建工程达756.3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599.72亿元人民币增长26.1%[15] - 固定资产增至375.27亿元人民币,较年初312.29亿元人民币增长20.2%[15] - 负债合计为1228.76亿元,同比增长19.7%[1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0.86亿元,同比增长9.0%[17]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第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93亿元[7] - 年初至报告期末政府补助收入8350.61万元[7] - 资产处置收益同比激增2703.48%至4.86亿元,主要因本期处置资产[10] 公司重大事项 - 完成"19盛虹G1"绿色公司债券本息兑付及摘牌[13] - 以299.35万元人民币收购盛虹石化上海新材料100%股权[14]
东方盛虹(00030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19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东方盛虹,代码000301,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7] - 公司控制石化产业、斯尔邦石化、虹科新材料等多家公司100%股权[5] - 公司形成“原油炼化 - PX/乙二醇 - PTA - 聚酯 - 化纤”一体化经营架构和“炼化+聚酯+新材料”产业矩阵[28] - 公司是全球最大光伏EVA生产企业和国内最大丙烯腈生产企业[31] - 公司形成烯烃、芳烃“双链”并延、协同发展格局,将构建“1+N”新格局[64] 报告期相关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6] 财务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2022年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4]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02.42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增长15.66%[1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6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减少44.06%[1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96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增长32.79%[12]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07亿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增长78.95%[12]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513.3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4.65%[1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21.2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33%[1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42亿元,净利润16.36亿元,总资产1513.36亿元,净资产321.25亿元[4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02.42亿元,同比增长15.66%,营业成本266.40亿元,同比增长26.98%[69] -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行业营业收入198.43亿元,占比65.61%,同比增长21.90%;化纤行业营业收入95.77亿元,占比31.67%,同比增长3.59%[70] - PTA产品营业收入56.54亿元,同比增长40.81%;丙烯腈产品营业收入39.69亿元,同比增长6.06%;EVA产品营业收入41.44亿元,同比增长35.63%[70] - 境内营业收入250.22亿元,占比82.74%,同比增长8.33%;境外营业收入52.20亿元,占比17.26%,同比增长71.09%[70] - 公司研发投入9.82亿元,同比增长45.52%,主要系本期研发项目及研发人员增加所致[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07亿元,同比增长78.95%,主要系本期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增加所致[6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8.26亿元,同比减少6.06%;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8.12亿元,同比减少20.52%[69] - 公司投资收益-461.6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25%,主要系处置金融资产损失[73] -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7881.7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24%,主要系计提存货减值损失[73] - 公司其他收益6144.54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31%,主要系收到与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73]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25.7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92%,较上年末增加4.77%,主要系银行存款增加所致[74]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2.1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0.80%,较上年末增加0.40%,主要系外销增加,应收外销客户款增加所致[74] - 短期借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12.0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4.01%,较上年末增加5.19%,主要系流动贷款增加所致[74] - 长期借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626.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1.38%,较上年末增加1.70%[74] - 报告期投资额为135.65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41.86亿元,变动幅度为 -43.91%[79] - 金融资产小计期初数为8.07亿元,期末数为13.98亿元;金融负债期初数为356.78万元,期末数为920.91万元[76] -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权利受限合计账面价值为235.61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在建工程等[77][78] - 公司证券投资苏农银行,最初投资成本500万元,期末账面价值9041.58万元,报告期损益407.76万元[82] - 公司商品衍生品投资起始于2022年1月12日,期初投资641.88万元,期末投资2594.63万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0.08%,报告期实际损益-338.43万元[83] - 公司外汇衍生品投资起始于2021年1月15日,终止于2022年11月14日,期初投资1013.19万元,期末投资513.21万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0.02%,报告期实际损益247.18万元[83] - 公司利率互换投资起始于2020年2月20日,终止于2022年2月21日,期初投资28万元,报告期实际损益0.01万元[83] - 公司衍生品投资合计期初投资1683.07万元,期末投资3107.84万元,占期末净资产比例0.10%,报告期实际损益-91.24万元[83]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376.15亿元,本期已使用40.63亿元,累计使用376.28亿元,尚未使用1044.81万元[86] - 2018年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国望高科100%股权,募集资金127.33亿元,已累计使用127.33亿元[85]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5.82亿元,已累计使用35.86亿元[85] - 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49.73亿元,本期使用714.60万元,累计使用49.82亿元,尚未使用134.37万元[85] - 2021年重大资产重组收购斯尔邦石化100%股权,募集资金122.71亿元,已累计使用122.71亿元[85] - 2022年重大资产重组配套募集资金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40.56亿元,已累计使用40.56亿元,尚未使用910.44万元[85] - 2020年6月非公开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5.82亿元,用于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截至2022年6月30日,实际投资与承诺投资差额418.34万元[87] - 2021年3月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49.73亿元,用于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及偿还银行贷款,截至2022年6月30日,实际投资与承诺投资差额937.17万元[87][88] - 2021 - 2022年6月重大资产重组收购斯尔邦100%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实际募集资金净额40.56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及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有息负债[89] - 2022年1 - 6月,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自有资金40.54亿元,支付发行费用进项税额198.32万元,累计投入承诺项目40.56亿元[90]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376.48亿元,调整后投资总额376.15亿元,本报告期投入4.06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76.28亿元[91] - 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司以自有资金先期投入项目10.91亿元,已用募集资金置换完毕;2022年重大资产重组配套募集资金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以自有资金先期投入40.54亿元,已用募集资金置换完毕[92] - 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结存134.37万元,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结存910.44万元,系支付相关中介机构费用结余[92] - 斯尔邦石化营业收入111.92亿元,营业利润16.09亿元,净利润13.70亿元[95] - 国望高科营业收入92.81亿元,营业利润3.20亿元,净利润3.01亿元[95] - 虹港石化营业收入84.73亿元,营业利润3.93亿元,净利润2.95亿元[95] - 全面摊薄后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76元/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4.64元/股;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5.40元/股[145] - 本报告期末流动比率0.7331,较上年末增长16.59%;资产负债率78.77%,较上年末增长1.05% [168]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59582.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79% [168] - 本报告期末货币资金22578276402.07元,较上年末的13398450538.95元大幅增加[170] - 本报告期末应收账款1214914017.17元,较上年末的531097626.60元增长明显[170] - 本报告期末存货7422796102.56元,较上年末的6085991650.69元有所增加[170] - 本报告期末固定资产37090677505.64元,较上年末的31186602365.19元有所增长[171] - 本报告期末在建工程66984460598.07元,较上年末的59972450211.13元增加[171] - 本报告期末短期借款21208888755.25元,较上年末的11640180358.86元大幅增加[171]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1192.11亿元,较2021年末的1025.95亿元增长16.20%[172] - 2022年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21.25亿元,较2021年末的276.15亿元增长16.33%[172]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96.47亿元,较2021年末的14.83亿元增长550.47%[173]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483.07亿元,较2021年末的492.35亿元下降1.88%[173]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579.54亿元,较2021年末的507.17亿元增长14.27%[173]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27.89亿元,较2021年末的109.41亿元增长16.90%[174]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95.70亿元,较2021年末的71.86亿元增长33.18%[174]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负债合计223.59亿元,较2021年末的181.27亿元增长23.35%[174] - 2022年6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55.95亿元,较2021年末的325.91亿元增长9.21%[174] 会计政策与合并报表 -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政策并对前期财务数据追溯调整[13] - 2021年12月斯尔邦石化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13] - 2022年1月1日起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调整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固定资产、非流动资产合计、资产总计等项目调整数均为40763117.46元[139][140] 行业市场情况 - 2022年6月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超3.5亿吨,预计消费将重回增长通道[17] - 2022年6月我国乙烯产量1439万吨,同比增长1.4%;丙烯产量2240万吨,同比增长5.8%[17] - 截止2022年6月国内1500万吨以上特大炼厂达11家,2021年末中国炼油能力达9.1亿吨/年,预计2022年成世界第一大炼油和乙烯生产国[18] - 国家提出到2025年国内一次原油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的战略目标[18] - 据IEA预测,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电力供应的32.3%(2021年为28%),2022 - 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8%[20] - 据IRENA预测,若要实现《巴黎协定》目标,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需达10.3TW,2020 - 2030年均增速达13%,2050年增长至26.6TW并占90%电力份额[20] - 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70GW,中国新增54.88GW同比增长13.9%,欧盟新增25.9GW同比增长近34%,美国新增近26.8GW同比增长约39.6%,印度新增11.89GW同比增长约218%[21] - 预计2022 - 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达240 - 330GW[21] - 光伏胶膜在光伏组件总成本中占比约5%,透明EVA胶膜是当前市场主流封装材料占比约52%[21] - 2021年国内涤纶产能约4700多万吨,同比增速约6.6%;涤纶长丝产量达3700多万吨,增速约10%;涤纶长丝行业CR6约占总产能66%[25] 公司业务与产能 - 公司拥有24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MTO)、70万吨/年丙烷脱氢(PDH)和1600万吨/年“油头”炼化一体化装置,实现三种烯烃制取工艺路线全覆盖[28]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为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5]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约677亿元,占地
东方盛虹(000301)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9 16:00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137.73亿元,同比增长23.5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8亿元,同比下降53.72%[3] - 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下降52.00%[3]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6%至137.73亿元[22] - 净利润同比下降58.0%至6.86亿元[23]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2.0%至0.12元[23] 成本和费用表现 - 营业成本120.84亿元,同比增长40.96%[7] - 财务费用4.42亿元,同比增长68.28%[7] - 研发费用1.20亿元,同比增长60.18%[7]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上升42.0%至128.90亿元[2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0.2%至1.20亿元[22]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72.0%至1.25亿元[2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4亿元,同比下降78.78%[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8.8%至4.94亿元[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扩大32.2%至110.44亿元[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4.2%至219.04亿元[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53.1%至108.16亿元[26] 关键资产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为156.61亿元,较上年末的133.98亿元增长16.9%[19] - 应收账款为13.49亿元,较上年末的5.31亿元增长154.0%[19] - 存货为69.74亿元,较上年末的60.86亿元增长14.6%[19] - 流动资产合计为306.43亿元,较上年末的250.17亿元增长22.5%[20] - 固定资产为327.46亿元,较上年末的311.87亿元增长5.0%[20] - 在建工程为642.11亿元,较上年末的599.72亿元增长7.1%[20] - 应收账款13.49亿元,较年初增长154.04%[6] 关键负债与权益项目变化 - 短期借款169.48亿元,较年初增长45.60%[6] - 短期借款为169.48亿元,较上年末的116.40亿元增长45.6%[20] - 长期借款为615.69亿元,较上年末的523.74亿元增长17.6%[21] - 未分配利润为73.04亿元,较上年末的66.15亿元增长10.4%[21] - 负债合计为1147.50亿元,较上年末的1025.95亿元增长11.8%[21] - 总资产1427.1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12%[4]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8,328户[8] - 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6.55%,持股数量为2,768,225,540股[8] - 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7.70%,持股数量为1,052,404,479股[8] - 盛虹(苏州)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63%,持股数量为334,821,428股[8] - 江苏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31%,持股数量为315,735,353股[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25%,持股数量为192,988,590股[8] 公司重大交易与活动 - 公司股份总数由4,834,960,195股增加至5,946,495,968股,主要因发行股份收购资产增加1,111,528,326股及可转债转股增加7,447股[13] - 公司全资子公司收购盛虹炼化13.2861%股权后,公司合计持有盛虹炼化的权益比例增加至99.9952%[11]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 会计政策变更导致固定资产增加40,763,117.46元,总资产增加40,763,117.46元[16] - 未分配利润因会计政策变更增加40,763,117.46元[16] 报告说明 - 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7]
东方盛虹(0003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1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517.22亿元,同比增长53.48%[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4亿元,同比增长492.66%[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增长695.85%[1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517.22亿元,同比增长53.48%[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4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2.66%[50] - 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436亿元[1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21%至1.554亿元[6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5.69%至6.423亿元,主要因人员及停工检修费用增加[6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2.45%至10.918亿元,主要因利息支出增加[6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2.48%至4.272亿元,主要因研发项目及人员增加[62] 各业务线表现 -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行业收入303.69亿元,占比58.71%,同比增长68.85%[51] - 化纤行业收入196.27亿元,占比37.95%,同比增长34.77%[51] - 丙烯腈产品收入68.74亿元,占比13.29%,同比增长87.82%[52] - EVA产品收入63.96亿元,占比12.37%,同比增长78.87%[52] - PTA产品收入71.17亿元,占比13.76%,同比增长58.99%[52] -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营业收入303.69亿元,同比增长68.85%[53] - 化纤营业收入196.27亿元,同比增长34.77%[53] - 丙烯腈营业收入68.74亿元,同比增长87.82%[53] - EVA营业收入63.96亿元,同比增长78.87%[53] -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毛利率18.15%,同比增长10.82个百分点[53] - 化纤毛利率14.30%,同比增长7.71个百分点[53] - 丙烯腈毛利率31.47%,同比增长20.03个百分点[53] - EVA毛利率44.13%,同比增长19.89个百分点[53] 各地区表现 - 境内销售收入469.13亿元,占比90.70%,同比增长48.99%[52] - 境外销售收入48.09亿元,占比9.30%,同比增长117.55%[52] 产能和产品线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规模为1600万吨炼化产能[5] - 公司产品涵盖PX(对二甲苯)、MEG(乙二醇)、PTA(精对苯二甲酸)等石化基础原料[5] - 聚酯产品包括POY(预取向丝)、DTY(拉伸变形丝)、FDY(全拉伸丝)等涤纶长丝品种[5] - 斯尔邦石化生产MMA(甲基丙烯酸甲酯)、AN(丙烯腈)、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化工产品[5] - 公司产品线包含EO(环氧乙烷)、EOA(乙醇胺)、EOD(乙氧基化合物)等衍生物[5] - 采用MTO(甲醇制烯烃)工艺生产低碳烯烃[5] - 公司拥有390万吨/年PTA产能,是华东地区主要供应商之一[29]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原油加工能力达160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规模280万吨/年(以对二甲苯计)[29] - 乙烯裂解装置规模110万吨/年,系国内单体最大常减压装置[29] - 斯尔邦MTO装置设计生产能力240万吨/年(以甲醇计)[30] - 公司丙烯腈产能78万吨/年,EVA产能30万吨/年,MMA产能17万吨/年,EO产能20万吨/年[30] - 在建丙烷脱氢装置规模70万吨/年,丙烯腈装置2套26万吨/年(1套已投产)[30] - 聚酯化纤板块拥有260万吨/年差别化纤维产能,含超30万吨/年再生纤维[31] - 在建或拟建245万吨/年差别化纤维产能,含25万吨/年再生纤维[31] - EO扩能改造项目技改后可新增10万吨/年产能[30] - 规划建设3套20万吨/年光伏级EVA装置及1套10万吨/年热溶级EVA装置[30] - 公司涤纶长丝年产能260万吨,差别化率超过90%[41] - 公司EVA年产能30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20.38%[41] - 光伏级EVA年产能超20万吨,约占全球光伏级EVA产量28%[41] - 丙烯腈年产能78万吨,为国内最大生产基地[41] - 再生纤维年产能超30万吨,位居国内行业前列[41] - 港虹纤维获批年产20万吨差别化功能性纤维项目[43] 采购和供应链 - PX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20.37%,下半年平均价格5,944.80元/吨[42] - MEG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15.87%,下半年平均价格4,812.07元/吨[42] - PTA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15.12%,下半年平均价格4,440.43元/吨[42] - 甲醇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10.61%,下半年平均价格2,473.92元/吨[42]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88.8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7.37%[61] - 公司主要采购原油、甲醇等原材料,生产乙烯、丙烯、芳烃产业链化工化纤产品[105] 现金流和投资活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34亿元,同比增长33.94%[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3.94%至53.337亿元[6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33.28%至-410.083亿元,主要因项目投入增加[65] - 报告期投资额722.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05.45亿元增长585.05%[72] 资产和项目投入 - 总资产1320.03亿元,同比增长58.40%[18]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2.12%至10.15%,主要因银行存款减少[68]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增长27.42%至45.43%,主要因项目投入增加[68] - 盛泽燃机热电联产项目累计投入4.564亿元[75]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累计投入485.707亿元[75] - 芮邦科技涤纶长丝项目累计投入22.843亿元[75] - 斯尔邦丙烷一阶段项目累计投入58.484亿元[75] - 虹港石化PTA扩建项目累计投入37.582亿元[76] - 国望宿迁纤维项目投入11.275亿元[76] 融资和募集资金 - 2019年非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10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9.94亿元[82]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36.1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5.82亿元[84] - 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50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49.73亿元[85] - 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95.56亿元,其中2021年度使用49.75亿元[81] - 2019年债券募集资金累计使用99.5亿元,尚未使用1.39万元[83] - 2020年股票募集资金累计使用35.86亿元,已全部使用完毕[84] - 2021年可转债募集资金累计使用49.75亿元,尚未使用847.64万元[85] - 募集资金存放银行累计产生利息:2019年债券105.21万元[83]、2020年股票418.33万元[84]、2021年可转债1,070.21万元[85] - 所有募集资金均用于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83][84][85]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元,变更比例0.00%[81]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炼油装置投资99,400万元,实际投资99,503.82万元,完成进度100.10%[87]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总投资358,223.84万元,实际投资358,642.18万元,完成进度100.12%[87]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另一部分投资350,000万元,实际投资350,350.49万元,完成进度100.10%[87] - 偿还银行贷款147,250万元,实际使用147,122.08万元,完成进度99.91%[87] - 募集资金先期投入109,077.91万元,已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完毕[87]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斯尔邦石化总资产248.13亿元,净资产107.13亿元,营业收入178.93亿元,净利润37.76亿元[90] - 子公司国望高科总资产210.03亿元,净资产90.22亿元,营业收入198.67亿元,净利润18.73亿元[9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将全力打造百万吨级EVA光伏新能源材料、百万吨级丙烯腈新材料、百万吨级绿色可降解材料三大项目[96] - 公司针对苏州、连云港和泗阳在建项目以"快开工、快建设,早投产、早达效"为原则[99] - 公司计划加大国内外高精尖人才吸纳,组建顶尖科研队伍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98] - 公司2022年资金需求将通过自有资金投入、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多种渠道统筹[101]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12] - 公司于2018年8月完成发行股份购买国望高科100%股权交易暨重大资产重组[2] - 公司2021年完成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斯尔邦100%股权,主营业务扩展至炼油、石化、民用涤纶长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12] - 公司持有连云港盛虹炼化产业基金99.996%份额,该基金占有盛虹炼化10.98%股权[93] - 公司持有苏州市赢虹产业投资基金99.967%份额,该基金占有盛虹炼化13.20%股权[93] 研发投入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0.80%至2,257人,但研发人员占比下降0.43%至9.23%[63]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41.67%至14.292亿元,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下降0.23%至2.76%[64]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关联方盛虹(苏州)集团有限公司拆借资金期初余额14亿元,新增55亿元,期末余额12亿元[198] - 关联方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拆借资金新增5亿元,期末余额5亿元[198] - 应付关联方债务产生利息支出合计4,877.76万元(盛虹苏州4,072.20万元+盛虹科技805.56万元)[198] - 关联债务利率分别为4.35%和5.00%[198] - 公司存在非经营性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97] - 公司预计2021年度子公司之间相互提供担保[132] - 公司为子公司向银行申请项目贷款提供担保[134] 股东回报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2] - 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8.92亿元,占净利润比例为19.63%[151] - 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33.102亿元[150]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150]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清晰[148] - 公司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2-2024年)已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47] 环境保护和排放 - 斯尔邦废气排放颗粒物27.18吨,二氧化硫23.42吨,氮氧化物240.61吨,挥发性有机物42.08吨[162] - 斯尔邦废水排放化学需氧量315.143吨,氨氮2.126吨,总氮36.296吨,总磷3.434吨[162] - 虹港石化废气排放粉尘1.46吨,对二甲苯1.18吨,溴化氢5.62吨,挥发性有机物80.80吨[162] - 虹港石化废水排放化学需氧量1,050.5吨,氨氮0.2吨,总氮2.5吨,总磷0.05吨[162] -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57.3吨,氨氮排放量8.8吨,总氮排放量58.2吨,总磷排放量5.5吨[164] - 盛泽热电厂烟尘排放量9.51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8.67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45.6吨[164] - 国望高科氮氧化物排放量33.8808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0.339636吨[164] - 港虹纤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0.29424吨[164] - 斯尔邦EVA装置年回收物料680吨,减少VOCs排放3.4吨,LDAR泄漏率0.26%[169] - 虹港石化沼气项目年副产低压蒸汽6.85万吨,节约标煤0.6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169] - 虹港石化凝液项目年回收水量18万吨,PTA改造项目节约除盐水30吨/小时[169] - 国望高科LDAR泄漏率0.12%,修复减排量1064.2kg,氮氧化物排放<50mg/Nm³[169] - 港虹纤维LDAR泄漏率0.02%,修复减排量90.5kg,氮氧化物排放<50mg/Nm³[16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68][169] - 公司需应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日趋严格的行业监管政策[103] - 公司面临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风险,涉及危险化学品和污染物排放[106] 业绩承诺和并购 - 斯尔邦2021年度承诺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7.84亿元[174] - 斯尔邦2022年度承诺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5.09亿元[174] - 斯尔邦2023年度承诺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8.43亿元[174] - 若重组延迟,2024年承诺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7.79亿元[174] - 业绩承诺期限至2024年4月30日[174] - 国望高科2018至2021年度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05,769万元[176] - 国望高科2018年度扣非净利润承诺不低于124,412万元[176] - 国望高科2018与2019年度累计扣非净利润承诺不低于261,111万元[176] - 斯尔邦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373,986.99万元,超出承诺178,380.04万元[181] - 斯尔邦业绩承诺2022年度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50,865.33万元[182] - 斯尔邦业绩承诺2023年度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84,252.90万元[182] - 国望高科2018-2021累计承诺扣非净利润405,769万元[182] - 国望高科2021年实际业绩443,566.98万元,超出预测405,769.00万元[181] - 苏震生物2021年实际净利润3,545.56万元,超出预测2,539.00万元[181] - 苏震生物2019-2021累计承诺净利润2,539万元[182] - 国望高科2018、2019与2021年度完成承诺累计净利润 无需业绩承诺补偿[183] - 苏震生物2019—2021年度完成承诺累计净利润 业绩承诺履行完毕[183] - 斯尔邦2021年度完成承诺净利润 无需业绩承诺补偿[183] - 斯尔邦累积实际实现净利润373,986.99万元,完成业绩承诺209.66%[196] - 斯尔邦累积业绩承诺金额为178,380.04万元[195] - 收购斯尔邦100%股权交易中转让资产账面价值638,611.13万元 评估价值1,502,000万元[191] - 斯尔邦100%股权转让价格1,436,000万元 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结算[191] - 本次交易实现归母净利润377,698.37万元[191] - 公司支付104,510.53万元收购苏州市赢虹产业投资基金33.323%财产份额[196] - 公司2021年8月30日完成支付现金466.7万元取得少数股东持有的14.5454%股权[196] - 标的资产评估基础为100,270.32万元[196]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前启动斯尔邦注入上市公司程序[178] - 电子交易中心股权收购承诺尚未达到履行条件[178] - 斯尔邦超额净利润可与后续年度累计计算[182] - 公司合并报表商誉与收购标的国望高科、苏震生物、斯尔邦的业绩无关[184]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已制定远期结售汇及外汇期权交易内部控制制度[104] - 公司产品价格受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显著[105] - 公司面临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风险,涉及危险化学品和污染物排放[106] 投资者关系 - 2021年4月15日通过电话沟通接待7家机构投资者讨论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107] - 2021年4月15日通过电话沟通接待38家机构投资者讨论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108] - 2021年4月27日通过线上平台接待其他类型投资者讨论公司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108] - 2021
东方盛虹(000301)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第三季度为93.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6%[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250.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2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三季度为2.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94%[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6.6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3.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5.35%[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28%,达到250.768亿元,主要因产能、销量增加及产品单价上涨[6] - 营业总收入从156.45亿元增至250.77亿元,增幅60.3%[16] - 净利润从2.34亿元增至14.22亿元,增幅507.6%[16] - 持续经营净利润为14.22亿元人民币,对比上期2.34亿元人民币增长约507%[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31亿元人民币,对比上期2.36亿元人民币增长约507%[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对比上期0.05元增长500%[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1.77%,达到222.778亿元,主要因产能、销量增加及原材料价格上涨[6] - 营业成本从146.79亿元增至222.78亿元,增幅51.8%[1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0.73%,达到2.191亿元,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6] - 研发费用从1.21亿元增至2.19亿元,增幅80.7%[16] - 利息费用从3.64亿元增至4.63亿元,增幅27.2%[1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244.6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17%[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75.48%,达到107.477亿元,主要因专项借款增加[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76.13亿元人民币,对比上期165.25亿元人民币增长67%[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44.62万元人民币,对比上期14.92亿元人民币下降102%[1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1.38亿元人民币,对比上期-99.07亿元人民币扩大194%[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6.08亿元人民币,对比上期107.48亿元人民币增长175%[19][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2.24亿元人民币,对比期初128.21亿元人民币增长3%[20]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78.83亿元人民币,对比上期103.18亿元人民币增长170%[19] - 收到税费返还为3.47亿元人民币,对比上期7189.22万元人民币增长383%[1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1,023.8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度末增长62.68%[3] - 在建工程为403.5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度末增长193.09%[5] - 预付款项为14.1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度末增长355.55%[5] - 应付账款为90.5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度末增长159.54%[5]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144.78%,达到421.08亿元,主要因专项贷款增加[6] - 应付债券同比增长388.51%,达到48.689亿元,主要因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6]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29.56%,达到7.875亿元,主要因产能、销量增加[6] - 其他流动负债同比增长769.47%,达到3.599亿元,主要因子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6] - 资产总计从629.34亿元增长至1023.82亿元,增幅62.6%[14][15] - 在建工程从137.68亿元大幅增至403.52亿元,增幅193.1%[14] - 长期借款从172.03亿元增至421.08亿元,增幅144.8%[15] - 应付债券从9.97亿元增至48.69亿元,增幅388.5%[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175.45亿元增至195.75亿元,增幅11.6%[15] 其他财务数据变化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89.83%,亏损0.837亿元,主要因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亏损[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7,187,232,880.63元,较2020年末15,147,371,527.79元增长13.5%[13]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521,234,767.38元降至2021年9月末413,504,127.49元,下降20.7%[13]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213,094,461.28元增至2021年9月末634,629,220.44元,增长197.8%[13] - 预付款项从2020年末309,573,459.25元增至2021年9月末1,410,271,995.48元,增长355.6%[13] - 存货从2020年末2,728,650,962.22元增至2021年9月末4,150,124,973.93元,增长52.1%[13] - 应收款项融资从2020年末186,142,644.82元降至2021年9月末159,593,854.46元,下降14.3%[13] - 其他应收款从2020年末37,757,853.72元增至2021年9月末45,947,126.14元,增长21.7%[13] 公司股权和融资活动 - 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7.26%,为第一大股东[6] - 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500,000.00万元(50亿元),期限6年,债券简称"盛虹转债",代码"127030"[9] - 盛虹转债转股价格设定为14.10元/股,转股期限为2021年9月27日至2027年3月21日[9]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10] 财务结构 - 公司总资产为629.34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资产为203.14亿元人民币(占比32.3%),非流动资产为426.19亿元人民币(占比67.7%)[22] - 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为137.73亿元人民币(占比32.3%),在建工程为137.68亿元人民币(占比32.3%)[22] - 公司总负债为403.86亿元人民币,其中流动负债为183.41亿元人民币(占比45.4%),非流动负债为220.45亿元人民币(占比54.6%)[23] - 短期借款为69.14亿元人民币,占流动负债的37.7%[23] - 长期借款为172.03亿元人民币,占非流动负债的78.0%[2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25.48亿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75.45亿元人民币(占比77.8%)[23] - 股本为78.23亿元人民币,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44.6%[23] - 资本公积为72.69亿元人民币,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41.4%[23] - 未分配利润为19.06亿元人民币,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10.9%[23] - 少数股东权益为50.02亿元人民币,占所有者权益合计的22.2%[23]
东方盛虹(000301)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6.91亿元[1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7亿元[10]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26亿元[10] - 营业收入156.91亿元,同比增长65.43%[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亿元,同比增长1,720.30%[1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增长2,260.83%[11] - 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同比增长1,100.00%[1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43%至156.91亿元,主要因产能销量增加及产品单价上涨[46] - 公司2021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56.91亿元,同比增长65.4%[141] - 公司营业利润为13.51亿元人民币,相比上年同期的87.02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42] - 公司净利润达到11.4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6103.13万元人民币显著提升[14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47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6303.67万元人民币[14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上年同期为0.02元[14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1.6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260.83%[13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1.36%至135.70亿元,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销量增加[4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77.75%至2852万元,因运输费用转入成本核算[46] - 营业总成本为142.24亿元,同比增长48.4%[141] - 研发费用为1.22亿元,同比增长71.5%[141] - 财务费用为2.82亿元,其中利息费用为2.78亿元[141] - 母公司营业成本为27.50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7.69亿元人民币[144] - 母公司财务费用为1.65亿元人民币,其中利息费用1.63亿元人民币[14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石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5.03%至30.47亿元,因虹港石化新增产能投产[48][49] - PTA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35.03%至30.47亿元,毛利率为3.15%[48][49] - 公司拥有230万吨/年差别化化学纤维产能和390万吨/年PTA产能[38] - 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资源可再生PTT聚酯、纤维产业链[36]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消光系列纤维生产商和细旦差别化纤维生产商[36] - 公司聚酯化纤板块拥有36项发明专利、14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专利[39] -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全产业链[38] - 公司积极打造完整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全产业链[76] - 公司涤纶长丝主要原材料为PTA和MEG PTA主要原材料为PX[73] - PTA行业97%以上的产品应用在聚酯行业[34] - 公司采用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降低产品成本[24] - 公司通过长期协议采购PX以控制PTA生产成本[25]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2021年底投产后将降低PX外购依赖[25]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设计原油加工能力1,600万吨/年[17] - 公司在建盛虹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38] - 虹港石化240万吨/年PTA扩建项目实际投入金额6.38亿元人民币[60] - 公司在宿迁泗阳建设50万吨/年功能性纤维产能[45] - 公司拥有900吨/小时供热产能和5.4万千瓦发电产能[26] - 公司热电业务热网管线达120多公里[26]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52.79%至18.21亿元,占比升至11.60%[48] - 公司产品销往包括韩国、土耳其、越南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23] - 公司涤纶长丝产品辐射苏北鲁南地区[25] - 浙江、江苏和福建三省份涤纶产量超过全国九成[29] - 公司涤纶长丝产能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份[33] - 公司PTA产能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辽宁、上海等省市[33] - 境外资产中石化国际亏损1108.40万元,主要因工资及租赁费用[53] - 公司境外销售比例较低但面临反倾销和汇率波动风险[7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外销业务主要采用信用证为主、电汇和托收为辅的收款方式[23] - 内销业务采用款到发货模式降低应收账款风险[23]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8] - 公司拟收购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构成关联交易[91] - 公司拟收购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构成重大资产重组[102] - 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已于2021年8月23日获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02] - 控股股东盛虹科技承诺国望高科2018年度扣非净利润不低于124,412万元[101] - 控股股东盛虹科技承诺国望高科2018与2019年度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261,111万元[101] - 控股股东盛虹科技承诺国望高科2018、2019与2021年度累计扣非净利润不低于405,769万元[101] - 控股股东盛虹科技承诺延长股份锁定期至业绩承诺期间届满且补偿义务履行完毕之日[101] 现金流量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85亿元[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13亿元,同比增长79.42%[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9.42%至7.13亿元,因经营毛利增加[4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86.48%至-163.61亿元,因项目投入增加[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9.4%至7.13亿元[1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长至171.39亿元,同比增加167%[14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达341.65亿元,其中借款收到273.23亿元[1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228.46亿元,较期初增长78.2%[14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72亿元,同比下降75.9%[149]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42.85亿元,主要用于股权投资[150] - 收到的税费返还3.09亿元,较去年同期4.33倍增长[147]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155.91亿元,同比增长158.7%[147] - 吸收投资收到现金49.73亿元,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47.65亿元[148]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48.96亿元,同比增长8.6%[148] - 合并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76.11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91.88亿元人民币[146] 资产和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增加至268.7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7.17%,增长3.10个百分点[51]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至308.9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1.23%,增长9.35个百分点[51] - 长期借款激增至388.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9.25%,增长11.92个百分点[52] - 应付账款增长至96.4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75%,增长4.21个百分点[5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8.97亿元,主要系银行理财增加[51] - 公司总资产为989.0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7.2%[134] - 货币资金为268.7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77.4%[134] - 资产负债率为75.31%,较上年末上升11.14个百分点[130] - 流动比率为130.20%,较上年末提升19.44个百分点[130] - 速动比率为85.58%,较上年末下降10.30个百分点[130] - 短期借款为73.6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6.6%[135] - 长期借款为388.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大幅增长125.6%[136] - 应付账款为96.4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76.6%[135] - 在建工程为308.9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24.3%[1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94.20亿元,较年初增长10.7%[137] - 母公司货币资金为9.54亿元,较年初增长215.2%[138]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为268.73亿元,较年初增长15.9%[139] - 母公司应付债券为48.12亿元,较年初增长382.9%[140]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6.78亿元,较年初下降43.0%[140] - 合并层面少数股东权益为50.02亿元,与年初基本持平[137] - 固定资产受限39.35亿元,主要用于流动资金贷款和项目贷款[56] - 货币资金受限40.30亿元,系银行承兑汇票及信用证保证金[56] 投资和融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达241.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63.05%[57] - 向盛虹炼化增资35亿元,持股比例达77.74%[58] - 盛虹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实际投入金额196.92亿元人民币[60] - 公司证券投资苏农银行报告期损益为亏损1028.26万元人民币[61][62] - 商品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为亏损4645.98万元人民币[63] - 外汇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为亏损847.72万元人民币[63] - 利率互换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实际损益金额为盈利2.7万元人民币[63]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50亿元,债券代码"盛虹转债"[99] - 公司委托理财单日最高发生额8.2015亿元,未到期余额8.1488亿元[97] - 公司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事项于2021年6月10日公告转股价格调整[106] - 公司2021年3月22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50,000,000张,总额50亿元[113] - 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价格为14.20元/股[113]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为500,000.00万元,转股价格调整为14.10元/股[126] - 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可转换公司债券比例为57.25%,金额为2,862,622,000.00元[127]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国望高科报告期净利润为12.61亿元人民币[67] - 子公司石化产业报告期净利润为亏损1.34亿元人民币[67] - 国望高科报告期营业收入为93.61亿元人民币[67] - 石化产业报告期营业收入为79.91亿元人民币[67]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包括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等26家子公司[165][166] - 公司于2018年8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收购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100%股权[163] 担保和关联交易 - 公司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总计392.00358亿元,占净资产比例高达201.86%[95] - 公司对子公司盛虹炼化提供担保额度415亿元,实际发生担保金额324.714726亿元[93] - 公司2021年度对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额度预计不超过439亿元[95] - 公司2021年度控股子公司间相互提供担保总额度不超过161亿元[96] - 公司对子公司虹港石化提供担保额度270亿元,实际担保金额270亿元[93] - 公司对子公司国望高科提供担保额度80亿元,实际担保金额7.08612亿元[93] - 公司对子公司芮邦科技提供担保额度35亿元,实际担保金额2.202086亿元[93] - 子公司港虹纤维获得担保额度20亿元,实际担保金额5亿元[93] - 关联方盛虹(苏州)集团有限公司拆借款期末余额14亿元,利率4.35%[8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470,989,216股,比例从73.92%降至64.18%[109]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470,989,216股,比例从26.08%升至35.82%[109] - 国有法人持股减少123,883,927股,比例从2.56%降至0%[109] - 境内自然人持股减少22,321,428股,比例从0.46%降至0%[109] - 2021年1月15日解除限售股份470,989,216股[110] - 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768,225,540股限售股,占比57.26%[111][114] - 盛虹(苏州)集团有限公司持有334,821,428股限售股[11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5,771户[114] - 盛虹(苏州)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93%,持有334,821,428股[116] - 江苏吴江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68%,持有322,972,453股[116][11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44%,持有166,335,099股,较上期增加125,191,647股[116][117] - 苏州市吴江东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77%,持有134,104,200股[116][117] - 陕国投·东方盛虹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企业第一期员工持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股比例为1.73%,持有83,855,847股[116][117] - 陕国投·东方盛虹第一期员工持股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持股比例为1.27%,持有61,377,829股[116][118] - 中意资管-股票精选30号资产管理产品持股比例为0.75%,持有36,380,000股,较上期增加36,380,000股[116][118] - 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迎水征东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0.71%,持有34,565,596股[116][118]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为12个月至2021年11月6日[7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163] 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0年度分红派息方案以总股本4,834,863,86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83,486,386.60元[103] - 公司2020年度分红派息方案已实施完成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83,486,386.60元[105] - 对股东分配减少402,905,322.20元[155][161] - 母公司利润分配减少未分配利润483,486,386.60元[158]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 国望高科和港虹纤维被列为2021年重点排污单位[80] - 盛泽热电厂烟尘排放总量5.68吨,占核定总量101.7吨的5.6%[81] - 盛泽热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31.81吨,占核定总量254.3吨的12.5%[81] - 盛泽热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69.09吨,占核定总量508.6吨的13.6%[81] - 虹港石化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329.74吨,占核定总量1734.335吨的19.0%[81] - 虹港石化氨氮排放总量1.45吨,占核定总量63.155吨的2.3%[81] - 虹港石化总氮排放总量23.80吨,占核定总量62.934吨的37.8%[81] - 虹港石化总磷排放总量1.42吨,占核定总量23.718吨的6.0%[81] - 虹港石化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8.467吨,占核定总量204.3375吨的4.1%[81] 其他收益和损失 - 获得政府补助4,034.88万元[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产生损失6,838.58万元[14] - 投资收益为-9877万元(占利润总额-7.24%),主要来自期货交易损益[50] - 其他收益为4037万元(占利润总额2.96%),主要来自政府补助[50] 会计政策和准则 - 公司于2021年1月1日起执行变更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100]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遵循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67] - 公司营业周期为12个月[170]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70] - 子公司少数股东分担的当期亏损超过期初所有者权益份额时冲减少数股东权益[174]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购买日公允价值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74] - 处置子公司股权时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剩余股权[174] - 分步处置子公司符合一揽子交易时将多次交易作为单项处置处理[175]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76] - 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不丧失控制权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76]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的投资[178] - 外币报表折算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和负债项目[180]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为三类计量模式[18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益[18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除利息、减值及汇兑损益外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