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科技(688737)

搜索文档
中自科技: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之保荐总结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5-19 09:16
保荐机构及发行人基本情况 - 保荐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主要办公地址在上海市徐汇区,法定代表人为王明希,保荐代表人为何搏、罗泽[2][3] - 发行人为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737,注册资本11956.4509万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均为陈启章[3] - 公司于2021年10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3] 保荐工作概述 - 保荐机构对中自科技的持续督导期为2021年10月22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指定何搏、罗泽两名保荐代表人负责持续督导工作[1][4] - 保荐机构协助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升规范运作水平,并督促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4] - 保荐机构持续关注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募投项目延期、终止、变更实施方式等事项发表独立意见[4] 重大事项及处理情况 - 2023年4月12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对公司出具监管关注函及警示函,涉及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5] - 2023年5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出具规范运作建议书及监管警示决定,要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准确性[5] - 公司针对监管措施进行了整改,包括完善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加强信息披露等[5] 公司配合保荐工作情况 - 在发行保荐阶段,公司能够及时提供所需文件材料,并保证信息真实、准确、完整[6] - 在持续督导阶段,公司能够规范运作,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并与保荐机构保持沟通[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对募集资金采取专户存储制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尚未全部使用完毕,保荐机构将继续履行持续督导义务[8]
中自科技(688737) -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之保荐总结报告书
2025-05-19 08:15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之保荐总结报告书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保 荐机构")作为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自科技"、"公司")首次公 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对中自科技履行上市后的持续督导义务, 持续督导期为 2021 年 10 月 22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对中自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持续督导期限届满。根据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导》等有关法律、法规 的规定,保荐机构出具本保荐总结报告书。 一、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承诺 保荐总结报告书和证明文件及其相关资料的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重大遗漏,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 任。 本保荐机构及本人自愿接受中国证监会对保荐总结报告书相关事项进行的 任何质询与调查。 本保荐机构及本人自愿接受中国证监会按照《证券发行上市保 ...
“尾气治理”公司要做机器人轻量化材料?实探川股“牛股”中自科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1 06:21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621.16万元,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70.16万元,同比下滑46.91% [1][3] - 2024年营业收入15.65亿元,同比增长1.35% [3] - 股价从4月9日至5月9日涨幅达60.17%,最低点13.89元/股,市值从不到20亿元升至28.52亿元 [3] - 光大证券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2.38亿元、3.02亿元,2027年预测值超过历史峰值2.18亿元 [3] 业务布局与核心技术 - 传统业务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占营收92.88%,涉及天然气车、柴油机/车、汽油车等 [4] - 拓展至氢燃料电池、半固态电池、钠电池等新能源领域,核心材料为铂金(200多元/克) [5][6] - 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已获多款发动机开发定点并批量销售,成本比国外企业低20% [7] - 碳纤维PEEK预浸料项目处于建设阶段,规划年产预浸料50万平方米、航空复合材料30吨,可应用于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8][9] 市场地位与国产替代 - 天然气车催化剂市占率从2019年11.10%提升至2020年20.69%,天然气重卡领域市占率从30.55%提升至48.55% [7] - 外资巨头(如巴斯夫、庄信万丰)垄断环境催化剂市场,公司通过国产替代实现突围 [6][7] - 碳纤维PEEK预浸料技术同样由国外巨头掌握,公司正研发新一代复材 [9] 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四川大学深度捆绑,形成产学研体系,董事陈耀强为四川大学化工博导 [11] - 研发投入占比营收约10%,持续投入基础材料研究 [11]
中自科技: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09 09:01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2] - 保荐机构与中自科技签订《保荐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2] - 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等方式对中自科技展开持续督导工作 [2] - 督导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履行各项承诺 [2] - 督促公司健全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度、内控制度及信息披露制度 [3][4] 信息披露审阅情况 - 保荐机构对公司2024年度信息披露文件进行事先或事后审阅,包括董事会决议、募集资金使用报告等 [5] - 公司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5] 财务指标变动 - 2024年营业收入1.56亿元,同比微增1.3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21.84万元,同比下滑161.95% [12] - 扣非净利润-6,853.89万元,同比下滑762.16%,主要受期间费用增加、毛利率下降及资产减值影响 [12][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7亿元,同比改善(2023年为-3.61亿元) [1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1.38个百分点至7.01%,费用化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6.13%至1.10亿元 [16][17] 核心竞争力 - 技术优势:拥有覆盖稀土储氧材料合成、贵金属分散等完整技术链,打破国际厂商壁垒 [13] - 产品组合优势:形成移动源尾气治理与氢能/VOCs治理双轮驱动格局,氢燃料电池催化剂成为新研氢能指定供应商 [14] - 客户优势:下游发动机厂合作黏性强,需与催化剂厂商长期合作研发定制配方 [14] - 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国家级研发平台 [15] 研发进展 - 2024年新申请国内专利47项(含发明专利36项),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207项 [17][18] - 研发方向延伸至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构网型PCS技术,构建储能领域技术闭环 [14] 募集资金使用 - 截至2024年末募集资金累计投入9.48亿元,其中直接投入募投项目1.6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4.18亿元 [19][20] - 募集资金账户余额1,610万元,存放与使用符合监管要求,无违规情形 [21]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陈启章直接持股32.44%,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40.83%股权,报告期内无质押或冻结 [22][23] - 董事、监事及高管持股无变动,合计持股4,620万股(占总股本3.85%) [23] 行业与市场风险 - 排放标准升级(如国七)带来研发成本压力,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可能挤压燃油车催化剂需求 [7][10] - 外资巨头(巴斯夫、庄信万丰等)占据主要市场份额,技术储备领先国内一代以上 [9] - 铂族贵金属价格波动大,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高,存货跌价风险显著 [8][10]
中自科技: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09 08:50
股东会议程及规则 - 股东会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现场会议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14:00,网络投票时间为当日9:15-15:00 [3] - 股东发言需提前登记,每次发言不超过3分钟,提问需与议题相关 [1] - 议案表决采用记名投票方式,每一股份享有一票表决权,未填或多填视为弃权 [2] - 特别决议议案需获得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股份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2] 2024年度经营及财务情况 - 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26,211,631.60元,由盈转亏,未分配利润为81,265,852.80元 [7] - 2024年度实施股份回购金额33,000,622.63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25.90% [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7] 2025年度计划及重大事项 - 预计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额度为105,550.00万元(不含税) [14] - 拟为子公司提供不超过25亿元的担保额度(可滚动使用) [15] - 计划向银行申请不超过550,000万元的综合授信额度 [16] - 拟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3亿元且不超过净资产20%的股票 [16][17][18] 公司治理及薪酬方案 - 2025年度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每人10万元/年(含税) [13] - 非独立董事及监事薪酬按岗位职责确定,不因职务额外领取薪酬 [13][14] - 续聘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其2023年业务收入40.46亿元,证券业务收入9.96亿元 [8][9] 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 利润分配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0% [22][23]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为20% [23][24] - 规划要求至少每三年重新审阅一次,调整需经股东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 [25][26]
中自科技(688737) -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2025-05-09 08:30
证券代码:688737 证券简称:中自科技 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会会议资料 二〇二五年五月 | | | 2024 年年度股东会会议须知 为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 东会会议秩序和议事效率,根据《公司法》《上市公司股东会规则》及《公司章程》 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须知: 一、董事会以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维持会议正常秩序和提高议事效率为原 则,认真履行《公司章程》规定的职责,做好召集、召开股东会的各项工作。 二、股东(包括股东代理人,下同)参加股东会依法享有发言权、表决权等权利。 股东参加股东会,应认真行使、履行其法定权利和义务,不得侵犯其他股东的权益, 不得扰乱会议的正常秩序。 三、股东发言和提问 股东要求在股东会现场会议上发言,应提前到发言登记处进行登记(发言登记处 设于会议签到处)。会议主持人根据发言登记处提供的名单和顺序安排发言。股东现 场提问请举手示意,并按会议主持人的安排进行。 股东发言、提问应与本次股东会议题相关,每次发言原则上不超过 3 分钟。公司 相关人员应认真负责、有针对性地回答股东提出的问题。公司真诚希望会后与广大投 资者 ...
中自科技(688737) -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关于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5-09 08:16
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 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 简称"申万宏源承销保荐"或"保荐机构")作为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中自科技"、"公司")持续督导阶段的保荐机构,负责中自科技上市后的持 续督导工作,并出具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 序 | 工作内容 | 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 | --- | --- | --- | | 号 | | | | | 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 | 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了持续督 | | 1 | 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 | 导制度,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 | | | 应的工作计划 | | | | 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 | | | | 工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 | 保 荐 机 构 已 与 中 自 科 技 签 订 《 保 荐 协 | | 2 | 签署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 | 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 | | | 导期间的权利义 ...
中自科技去年转亏 上市即巅峰募15.25亿申万宏源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5-09 06:4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5.65亿元,同比增长1.35%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21.16万元,同比下滑161.94% [1][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6853.21万元,同比下滑762.10% [1][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61亿元有所改善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7.52% [2][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0.16万元,同比下降46.91% [2][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81.41万元,同比下降45.16% [2][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亿元,上年同期为6461.75万元 [2][3] 上市与募资 - 公司于2021年10月2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70.90元/股,上市首日破发 [3] - 公开发行股票2150.87万股,募集资金总额15.25亿元,净额14.07亿元 [4] - 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少5271.68万元,原计划募资14.60亿元 [4] - 发行费用合计1.18亿元,其中承销保荐费9351.23万元 [6]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新型催化剂智能制造园区、汽车后处理装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国六b及以上排放标准催化剂研发能力建设项目、氢能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能力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4][5] 权益分派 -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转增4股,不派发现金红利 [6] - 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至120,242,886股 [6]
中自科技副董事长李云:公司储能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证券时报网· 2025-05-08 13:05
公司动态 - 中自科技储能相关核心技术均已实现自主可控 [1] - 公司以核心技术为依托持续开展储能及储能+产品的技术创新 目标为提高系统性能 降低成本 提升安全性 [1] - 公司业务涵盖家用储能 工商业储能 独立储能产品 并提供个性化储能+整体解决方案和运维服务 [1] - 公司为工厂 园区提供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为高耗能企业降本增效 [1] - 中自科技是环境催化剂领域主要国产厂商之一 同时拓展储能与储能+业务 复杂高性能复合材料业务 [1] - 公司储能与储能+系列产品已通过EN IEC UN等多项测试 获得欧盟CE证 CB认证及CNAS证书 [1] - 公司成功开辟多个新兴市场 获得多个海内外储能与储能+项目 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1] - 中自科技与天津大学 中国工程院王成山院士团队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就智能电网及虚拟电厂领域核心技术转化达成深度合作 [2] 行业发展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109 8GWh 累计装机184 2GWh 规模首超抽水蓄能 [2] - 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在国际市场收获储能订单总量突破205 69GWh [2] - 行业呈现技术多元化 市场需求扩大 应用场景拓宽 产业链布局优化 国际合作加深 政策支持完善 经济性提升等发展趋势 [2] - 储能成本持续下降 经济性提升 有望推动更多项目落地 [2]
“青城论道 低碳能源共生发展”大会在成都举行
证券日报网· 2025-05-08 11:27
大会概况 - "青城论道低碳能源共生发展"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 由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 四川数智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中心主办 中自科技 华为数字能源 天津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承办 [1] - 300余位来自政府机构 科研院所 新型能源企业的代表参会 围绕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路径 储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等议题展开对话 [1] - 大会以储能产业为切入口 在"风光储氢充"领域搭建新平台 推动低碳新能源发展 [1] 公司动态 - 中自科技副董事长李云表示 公司秉承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理念 在储能与"储能+"多能互补领域持续创新 目标为提高系统性能 降低成本 提升安全性 [1] - 中自科技提供家用储能 工商业储能 独立储能产品及个性化整体解决方案 并为工厂园区提供绿色低碳方案 帮助高耗能企业降本增效 [1] - 中自科技与天津大学 中国工程院王成山院士团队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就智能电网及虚拟电厂领域核心技术转化达成深度合作 [3]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家提出 碳达峰后将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为主 强度控制为辅的双控制度 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推行碳标识认证 [2] - 商务部研究员强调 新能源产业需具备与传统能源同台竞争的成本优势 以保持下游产业国际竞争力 [2] - 四川作为全国清洁能源大省 水电装机总量全国第一 是"西电东送"起点 未来将推动储能 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参与辅助服务市场 完善储能成本机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