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睿雷达(688522)

搜索文档
纳睿雷达:预计上半年净利润5655万元 同比增长860%
快讯· 2025-07-14 09:24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55万元左右,同比增长860% [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业务表现 - 公司凭借产品技术、品牌等优势获得不同领域客户认可 [1] - 新签水利测雨雷达合同金额大幅增长 [1] - 存量订单加速确认落地 [1]
低空经济行业深度报告:战略升维驱动产业变革,低空经济万亿蓝海生态图谱
国元证券· 2025-07-14 07: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开启,2026 年规模破万亿,飞行器制造与运营服务占比 55%,供应链、消费、交通等占 40%,基础设施潜力待释放,中美引领全球,中国无人机产业全球领先,eVTOL 商业化加速 [1] - 政策+资本双轮驱动,立体化生态加速成型,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战略,发改委设低空经济司,空域管理改革深化,30 省纳入政府重点,2024 年投融资规模显著扩大 [2] - 技术突破与场景创新共促商业化落地,核心技术迭代加速,场景不断拓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 - 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三足鼎立、安徽地区健康发展,各地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低空经济崛起,铸就发展新篇 - 低空经济是低空飞行活动与产业融合的综合经济形态,相关产品包括无人机、eVTOL、直升飞机等 [13] - 发展低空经济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成为经济转型新引擎、提升应急救援和安防监管效率 [16] 立体化生态体系:顶层设计、地方实践与资本赋能 政策赋能与消费牵引,低空经济万亿市场创新局 - 国家战略深化,2024 年将低空经济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 年战略升级,相关政策推动其从政策红利期向商业化成熟期跨越 [17] - 管理机构完善,国家发改委低空经济发展司、中央空管委、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协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 [21] - 立法保障,我国通过多层次立法与政策创新,构建起低空经济发展的法治框架 [22] 地方突破与多省推动,场景落地助力低空经济全链跃升 - 全国 30 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政府工作重点,上海、深圳、合肥等地形成示范应用,推动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产业化 [27] -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地方政府展示新进展与新规划,围绕中央战略部署,结合区域特色提出发展计划 [30] 专项债扩容与地方基金协同,多维资金赋能低空经济全链攻坚 - 国家层面,地方政府专项债允许用作项目资本金,比例上限提高至 30% [33] - 产业基金方面,多地成立低空经济专项基金,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4] 中国低空经济市场洞察 万亿市场规模,未来发展空间大 - 2023 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 5059.5 亿元,增速 33.8%,预计 2026 年突破万亿元,达 10644.6 亿元 [37] - 2024 年预计可达 6702.5 亿元,低空航空器制造和低空运营服务占比近 55%,其他领域贡献近 40%,低空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环节潜力大,2025 年预计达 8591.7 亿元 [40] 低空经济投融资:资本涌动与趋势洞察 - 资本密集涌入,多企获大额融资,2024 年沃兰特航空、沃飞长空等多家企业获得融资 [41] - 无人机赛道是成熟市场下的资本优化,2019 - 2024 年有 113 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 94.37 亿元,2024 年事件活跃但金额小,天使轮和 A 轮占比大 [48] - eVTOL 赛道是千亿级市场启动期资本抢跑,2024 年投融资金额达 89.7 亿元,同比 +310%,数量达 27 起,同比 +170%,早期项目主导资本流向,16 起项目投资额超 1 亿元 [50] 低空空域改革,二十年推进激活新动能 -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历经二十年“三步进阶”,以“国家统筹、地方赋能”为双核驱动,逐步构建灵活高效的空域管理体系 [52]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特征 - 我国低空经济企业增长快,通用航空市场持续扩大,无人机产业领先,eVTOL 产业规模大幅提升,相关企业超 8000 家,无人机实名登记数达 198.7 万架,eVTOL 产业规模 2023 年达 9.8 亿元,预计 2024 年达 32 亿元 [54]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评估 - 中国低空经济在政策引导和创新驱动下快速发展,具有丰富应用场景和发展潜力,但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存在短板,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程度有限 [59] - 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四川低空经济发展指数位于第一梯队 [59] 中国低空经济竞争格局 - 通用航空领域由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主导,无人机领域大疆创新排名第一,中航无人机、航天彩虹为军用无人机行业龙头 [62] - 长三角构建城际“空中走廊”,推动交通一体化;珠三角立法突破与商业化探索;成渝经济圈聚焦山地特色与产业协同 [64] 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格局:加速布局,发展显著 - 低空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北美、亚太和欧洲三大区域,中美两国处于领先地位,美国通用航空产业发达,中国在通用航空和无人机领域具备优势,欧洲国家产业链布局领先,亚太地区日本和韩国积极布局 [67]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及投资建议 低空经济发展趋势 - 政策规划体系加速完善,营造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71] - 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支撑 2026 年万亿级市场规模目标 [71] - 基础设施网络全面铺开,实现低空飞行“一站式”服务保障 [71] - 数据要素赋能智能发展,保障飞行安全与效率,支撑场景智能化升级 [71] - 产业融合拓展多元场景,构建全链条生态体系,培育跨领域增长点 [72] - 人才与创新生态持续夯实,打造梯度化产业创新矩阵 [72] - 安全监管体系筑牢底线,防范低空运行风险 [72] - 国际合作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全球竞争力 [72] 投资建议 - 核心技术领域,建议关注航空电池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以及低空安防与空管系统企业如莱斯信息、纳睿雷达等 [5][73] - 整机制造与运营服务方面,建议关注 eVTOL 与无人机企业如亿航智能、绿能慧充,以及低空运营与维护企业如中信海直、海特高新 [5][73] - 基础设施方面,建议关注中国卫通、四川九洲、深城交、苏交科及华设集团 [5][73]
纳睿雷达: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材料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6 16:45
公司公告核心内容 -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天津希格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对方包括周奇峰、李颖、天津好希望微电子技术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12名主体 [1] - 公司同步申请募集配套资金以支持本次交易 [1] 监管审核进展 - 上海证券交易所已正式受理公司提交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文件 [1] - 上交所确认申请文件齐备且符合法定形式要求 [1] - 本次交易尚需通过上交所审核及中国证监会注册程序方可实施 [2] 后续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将根据交易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最终审核结果及时间仍存在不确定性 [2]
纳睿雷达(688522) -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申请材料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的公告
2025-06-26 11:4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天津希格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1] 进展情况 - 2025年6月26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受理本次交易申请的通知[1]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6月27日[3] 不确定性 - 本次交易尚需经上交所审核并获中国证监会注册同意方可实施[2] - 交易最终能否通过审核及获得注册决定和时间存在不确定性[2] 信息披露 - 公司将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2]
纳睿雷达(688522) -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报告书(草案)(申报稿)
2025-06-26 11:48
交易基本信息 - 公司拟向12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天津希格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37000万元,同时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8500万元[18][23][32] -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关联交易、重组上市[10][166][167][168] - 独立财务顾问是中信证券,法律顾问是广东精诚粤衡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是天健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是联合中和土地房地产资产评估有限公司[9] 交易价格与股权情况 - 天津希格玛100%股权评估值37060万元,评估增值率421.40%,交易作价37000万元[24][28][89] - 周奇峰等管理团队股东合计持股86.0916%,取得对价28186万元,对应估值32739.55万元[28][141] - 中芯海河持股2.1569%,交易对价1202万元,对应估值55728.13万元[28][142] 发行股份情况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发行价格42.93元/股[30][147] - 业绩承诺方取得股份自发行结束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36个月后分三次解锁,比例分别为33%、66%、100%[30][150][197] - 募集配套资金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交易前总股本的30%,锁定期6个月[34][160][161] 交易前后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交易后总资产从249566.17万元增至289948.46万元,增幅16.18%;营业收入从34527.56万元增至46797.50万元,增幅35.54%[40][175][176] - 2024年交易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从7661.29万元增至8150.14万元,增幅6.38%;资产负债率从10.48%增至17.08%,增幅6.61%[40][176] - 2023年交易后资产负债率从6.89%增至19.57%,增幅12.68%;负债合计从16209.10万元增至57292.38万元,增幅253.46%[40][175] 业绩承诺 - 业绩承诺方对标的公司2025 - 2027年度净利润作出承诺,分别不低于2200万元、2500万元、3100万元,三年累计不低于7800万元[55][59] - 业绩承诺期累计实现净利润占累计承诺净利润数90% - 110%,双方无须补偿或奖励;不足90%触发业绩补偿[59] 风险提示 - 交易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注册等审批程序,存在不确定性[42][84] - 交易存在因股价异常波动、商务谈判分歧等被暂停、中止或取消的风险[85] - 业绩承诺存在无法实现风险,交易完成后公司与标的公司可能难以实现高效整合目标[87][88] 战略意义 - 公司IPO上市初明确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本次交易落实该战略[115][127][128] - 收购可构建芯片设计与雷达系统协同体系,提升研发效率并优化成本[121] - 标的公司芯片技术助公司实现雷达系统集成化和小型化,进入新市场领域[126]
纳睿雷达(688522) - 广东精诚粤衡律师事务所关于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法律意见书
2025-06-26 11:47
交易方案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天津希格玛100%股权,交易作价37000万元,支付股份和现金对价各18500万元[13][18]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100%,股份发行数量不超交易前总股本的30%[1][30] 业绩承诺 - 业绩承诺期为2025 - 2027年度,三年累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7800万元[20][21] - 业绩承诺期累计实现净利润占累计承诺净利润数90% - 110%,无须补偿或奖励;不足90%触发补偿,超110%上市公司向标的公司人员奖励[22][24]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总数为216,533,520股,加中通持股90,002,080股,占比41.56%,为控股股东[42] - 包晓军和刘素玲夫妇通过加中通共同控制公司41.56%股份,为实际控制人[43] 历史沿革 - 2014年公司前身纳睿达设立,加中通认缴出资2,333.00万元,刘世良认缴出资1,000.00万元,出资比例分别为69.997%和30.003%[43][44] - 2020年12月,公司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成总股本11,600万股,注册资本11,600.00万元[48][49] 标的公司情况 - 2024年末标的公司资产总额37000万元,占上市公司比重14.83%;资产净额37000万元,占比16.56%;营业收入12269.95万元,占比35.54%[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标的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境内注册商标12项、境内授权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6项和1个已备案域名[147][148] 交易进展 - 本次交易已取得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等对交易的原则性意见,经上市公司相关会议和交易对方内部决策机构审议通过[88][89] - 本次交易尚待取得上交所审核通过以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90] 财务数据 - 2024年度关键管理人员报酬为243.48万元,2023年度为230.01万元[165]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股利小计1630.97万元,2023年12月31日小计339.60万元[167]
纳睿雷达(68852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5-06-26 11:47
交易方案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天津希格玛100%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14] - 交易价格37000万元,股份和现金支付比例均为50%[20]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发行价格42.93元/股[26] - 募集配套资金不超18500万元,发行对象不超35名[27] 业绩承诺 - 业绩承诺期为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00万、2500万、3100万元,三年累计不低于7800万元[52][53] - 业绩承诺应补偿金额按公式计算,不足90%触发补偿[57] 交易影响 - 2024年交易后资产、营收、净利润增加,负债增长89.43%[170] - 2023年交易后每股收益下降,2024年增加[71] - 交易完成后新增25253.29万元商誉[88] 审批进展 - 交易已通过公司内部决策、股东大会等程序,尚需上交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171][172][173][174] 风险提示 - 存在审批不通过、交易被暂停等风险[81][82] - 有业绩承诺无法实现、收购整合等风险[84][85] 协同效应 - 交易可实现芯片技术自主可控,提升研发效率和技术竞争力[108][119] - 公司与标的公司将在高性能雷达上发挥多方面协同效应[118] 政策支持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重组并购[200]
纳睿雷达(688522) -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报告书(草案)(申报稿)修订说明的公告
2025-06-26 11:4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天津希格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1] 进展情况 - 2025年6月26日公司收到上交所受理本次交易申请的通知[1] - 2025年6月27日公司披露草案(申报稿)等文件[1] 草案更新内容 - 草案更新本次交易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2] - 草案更新本次交易已履行和尚需履行的决策及审批程序[2] - 草案更新本次交易的审批风险[2] - 草案更新上市以来股本变动情况[2] - 草案更新标的公司所处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2] - 草案更新标的公司主要经营资质情况[2] - 草案更新上市公司发行股份前后股权结构[2]
纳睿雷达: 广东精诚粤衡律师事务所关于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6-16 12:15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16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1][2] - 股东大会由董事会召集 董事会于2025年5月30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决定召开此次会议 [2] - 会议通知于2025年5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指定媒体披露 公告编号2025-044号 [2]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及代理人共8名 代表有表决权股份182,010,269股 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60.1454% [3] - 参与网络投票股东代表股份13,141,775股 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4.3427% [3] - 合并现场及网络投票 共有111名股东及代理人参与 代表股份195,152,044股 占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64.4881% [3] - 公司董事和监事出席会议 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4] 审议议案概况 -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了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系列议案 包括募集配套资金方案 重大资产重组报告书 业绩承诺及补偿协议等 [4][5][6][7][8][9][10][11] - 所有议案均为特别决议事项 需获得有效表决权股份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5][6][7][8][9][10][11] - 实际审议议案与会议通知完全一致 股东未提出新议案 [4] 表决结果 - 所有议案均获得高票通过 同意票数均超过195,107,538股 占出席会议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97%以上 [5][6][7][8][9][10][11] - 最高同意票数为195,144,014股 占出席会议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995% [6][7] - 最低同意票数为194,616,280股 占出席会议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99.73% 其中反对535,697股 弃权11,067股 [11] - 表决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 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 [5]
纳睿雷达: 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6 12:15
股东大会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16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港乐路2号公司会议室召开股东大会 [1] - 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人数为111人,代表表决权股份数量195,152,044股,占公司享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64.4881% [1]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由董事长包晓军先生主持 [1] 议案审议结果 - 全部议案均审议通过,无被否决议案 [1] - 所有议案均获得超高比例赞成票,其中多项议案赞成比例达99.9838% [2][3][4]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取消监事会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获得99.9958%的赞成票 [7] - 关于本次交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议案获得99.9838%的赞成票 [10] 重大资产交易事项 - 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11][12][13] - 交易方案包括标的资产作价、过渡期损益安排、产权转移、业绩承诺与补偿机制等详细条款 [11][12] - 配套融资方案涉及发行对象、定价方式、锁定期安排、资金用途等具体安排 [13][14]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重组上市 [15][16] 合规性确认 - 本次交易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四条规定 [7] - 交易符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9号》第四条规定及《自律监管指引第6号》第三十条规定 [7][16] - 公司股票交易未出现异常波动情形 [17] - 公司已签署附生效条件的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之补充协议和业绩承诺及补偿协议 [17] 文件与报告 - 公司审议通过了本次交易相关的审计报告、资产评估报告和备考审阅报告 [18] - 评估机构确认评估独立性、评估假设合理性、评估方法与目的相关性及定价公允性 [9][18] - 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获得通过 [19] - 本次交易不存在有偿聘请其他第三方机构或个人的情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