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志科技(688355)

搜索文档
明志科技(688355)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7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318104585.70元同比增长30.3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644416.36元同比下降9.89%[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40794540.49元同比增长15.03%[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4522131.93元同比下降27.93%[21] - 基本每股收益0.46元同比下降19.30%[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96%同比下降4.64个百分点[22] - 营业成本2.04亿元,同比增长40.56%[100][101] - 研发费用1494.1万元,同比增长19.55%[100][10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810.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39%[8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764.4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89%[8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15.03%[81]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30.39%[98][10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64.44万元,同比下降9.89%[9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79.45万元,同比上升15.03%[9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装备销售8157.84万元同比增长67.2%[22] - 铸件销售22290.33万元同比增长19.79%[22] - 装备业务实现销售8,157.84万元,同比增长67.2%[80] - 铸件业务实现销售22,290.33万元,同比增长19.79%[80] - 公司制芯装备业务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C34)[30] - 公司铝合金铸件业务属于金属制品业(C33)[30] - 公司铸件产品在商用车领域包括发动机缸体、缸盖、空调压缩机机体等,受益于2016年新GB1589标准、治超治限和国Ⅲ限行政策推动的更新需求[41] - 公司铸件业务定位高端产品,面向国际市场,与世界主要暖通集团威能、喜德瑞、博世等长期合作[48] - 承接超大型射芯机(1700L)订单用于船用柴油机零件生产[81] - 热交换器类铸件完成"精密组芯闸板工艺"转型测试验证[85]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70%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总额为14,940,963.38元,同比增长19.55%[6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0%,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62] - 公司累计拥有专利171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59] - 公司参与编撰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协会标准、地方标准共6项[59]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1项,专利获得6项[60] - 公司掌握"精密组芯铸造工艺"等创新工艺,具有核心技术优势[59] - 研发项目总预算为1.1498亿元人民币[67] - 研发人员数量为89人,占总员工比例11.38%[70]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1178.11万元,人均薪酬13.86万元[70] - 公司拥有研发技术人员89名(截至2021年6月30日)[73] - 公司累计拥有专利171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截至2021年6月30日)[73] - 参与编撰国际/行业/协会/地方标准共6项[73] - 研发费用为1494.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0%[96] - 已布局5项自主研发专利并申报主导编制一项行业标准[84]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2.04亿元,同比增长40.56%[100][101] - 研发费用1494.1万元,同比增长19.55%[100][101] - 政府补贴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526.04万元[81] - 铝锭价格波动对铸件产品成本和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94] - 国际运费波动影响出口铸件产品成本和毛利率[9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详见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4] - 报告涉及公司发展战略、未来经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6] - 公司预计2025年中国铁路总里程达17.5万公里,高铁里程达3.8万公里;2030年铁路总里程20万公里,高铁里程突破4.5万公里[42] - 公司积极应对铸造行业环保要求不断提升的监管态势,基于无机及双工艺制芯技术成果,形成设备、模具及自动化配套一体化绿色铸造解决方案,可满足汽车行业等转型升级需求,实现铸造工艺柔性切换,降低设备投资[57] - 公司根据国家碳中和战略,进一步在绿色铸造无机制芯技术深入研发,已布局5项自主研发专利,并申报主导编制一项行业标准[5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为无[6] - 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不适用[6] - 报告备查文件包括经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公司盖章的半年报全文及摘要[8] - 公司2020年度不分配利润[111] - 公司2021年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111] - 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及公司类型并修订公司章程[111] - 公司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111] - 公司财务总监变动陈晓敏离任董玉萍聘任[113][114] - 公司2021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14]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74]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担保事项[174]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不存在不良诚信状况[175]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75] - 重大关联交易部分均标注"不适用"[176][177]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1272114509.49元同比增长62.35%[21] - 货币资金2.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75%[102] - 交易性金融资产4.23亿元,系闲置募集资金理财[105] - 境外资产7154.4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5.62%[103] - 在建工程574.39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9.73%[102]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2560万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为2.58%[179]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2560万元人民币[179]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为2560万元人民币[18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收入为664.93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理财产品收益为181.99万元[2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其他营业外收支为6.52万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所得税影响额为-119.66万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684.98万元[2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为48.8万元[26] - 政府补贴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526.04万元[8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中国砂型铸造企业数量约1.8万家占铸造企业总数80%以上[32] - 2018年中国制芯装备市场规模约50亿元预计2035年达100亿元[32] - 国内冷凝式壁挂炉市场进口产品占比超过50%,因国内厂商尚未完全掌握铝合金热交换器开发技术[40] - 铝合金热交换器与不锈钢热交换器在欧洲市场占比各约50%[91] - 公司制芯装备面临德国兰佩、西班牙洛拉门迪等国际品牌竞争[88] - 铸造用砂主要依赖进口,部分装备部件需进口[93]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订单情况、产品规格和质量要求组织生产[51] -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铝锭、原砂、电器件和液压件等,采购通过ERP系统生成需求并执行询价比价流程[50] 技术与研发项目 - 公司射芯机核心技术涵盖射砂技术、砂芯固化技术、全电驱动技术、垂直制芯技术、混砂技术、同步运动及锁模技术等关键领域,相关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并已形成了专利或专利集群,处于行业领先地位[54] - 公司基于制芯装备核心技术及MiCC300集成制芯单元产品技术成果,陆续进行制芯装备产品全系列化开发及产品推广,形成As,Ds,MiCC新系列产品平台,在新能源、燃油汽车行业应用[57] - 公司设有江苏省精密组芯铸造工艺及成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冷芯盒制芯工艺提出并发展了精密组芯铸造工艺[55] - 公司运用精密组芯铸造工艺,研发高稳定性模具及夹具,以提高铸件品质、持续降低废品率为目标,将智能控制贯穿铸造全流程[55] - 公司自主设计开发的智能制芯控制系统软件1.0已取得软件著作权,对制芯全周期、工艺全流程进行精准控制及管理[54] - 公司丰富的装备技术和铸造工艺积累,长期的铸件生产实践经验,使公司具备智能铸造车间设计和交付能力,自主设计、建造的铸二车间被认定为第一批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4] - 公司持续推进射芯机核心技术的系列化、工程化、市场化应用,同时针对行业趋势、市场需求进一步调研后进行深入和潜在技术需求开发[56] - 公司砂芯固化技术方面,应用技术成果对市场现有加热器、发生器产品进行工程化升级改造,帮助铸造行业提升制芯效率,减少能耗,形成了系列化的产品模块解决方案[56] - 闸板工艺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3,000,000元,累计投入10,357,024.56元,目标降低生产成本2-3%[64] - 新型冷凝式壁挂炉热交换器铸件工艺项目预计总投资27,000,000元,累计投入15,824,250.88元[64] - 智能快捷铸造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500,000元,本期投入1,864,689.12元[64] - 精益装备生产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100,000元,本期投入1,722,773.96元,目标降低生产成本10%以上[64] - 轻量化铸件项目投资额200万元,已投入108.63万元[65] - 智能快捷铸造系统研发投资858万元,已投入126.32万元[65] - 箱体类铸件工艺开发投资2700万元,已投入1174.4万元[65] - 微固态结晶技术研发投资700万元,已投入321.36万元[65] - 智能铸件清理技术投资270万元,已投入116.92万元[66] - 高性能铝合金研发投资360万元,已投入65.91万元[66] - 铸造辅助材料研发投资1000万元,已投入504.72万元[66] 绿色制造与环保 - 公司拥有智能铸造车间,被工信部授予第一批绿色工厂称号[48] - 公司推动铸造技术绿色化发展,注重降低能耗和废物再生[43] - 公司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物流管理技术实现关键工序智能化[44] - 公司未被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并获工信部绿色工厂称号[117] - 公司生产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118] - 公司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无直接排放[118] - 公司精密组芯工艺砂回收率高产线耗能低可减少碳排放[12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吴勤芳和邱壑分别持有公司34.44%股权,合计持股68.88%[95]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集中度较高[90]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3077万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123,077,692股[188] - 有限售条件股份由92,307,692股增至97,856,378股,占比从100%降至79.51%[187]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新增25,221,314股,占总股本20.49%[187] - 战略配售合计4,615,500股,其中员工资管计划认购3,077,000股,保荐机构跟投1,538,500股[189] - 东吴创新资本通过转融通出借197,300股,期末限售股余额为1,341,200股[189] - 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从2,307,692股增至3,648,892股,占比从2.50%微升至2.96%[187] - 其他内资持股从90,000,000股增至94,207,486股,占比从97.50%降至76.54%[187] - 境内自然人持股保持84,772,716股不变,占比从91.84%降至68.88%[18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107户[192] - 最大自然人股东吴勤芳与邱壑各持股42,386,358股,占比均为34.44%[193]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宝盈新兴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823,909股[194] -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社保基金17021组合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600,027股[194] - 王连益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857,545股[194] -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社保基金四二三组合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800,000股[194]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宝盈优势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37,303股[194] - 实际控制人吴勤芳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42,386,358股,限售期至2024年5月12日[196] - 实际控制人邱壑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42,386,358股,限售期至2024年5月12日[196] - 东吴证券明志科技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077,000股,限售期至2022年5月12日[197] - 苏州致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2,621,732股,限售期至2022年5月12日[197] - 苏州致远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2,605,552股,限售期至2022年5月12日[197] 承诺与股份限售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吴勤芳、邱壑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27] - 股东苏州致新、苏州致远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28] - 股东东运创投、创迅创投承诺自增资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29]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范丽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30] - 核心技术人员俞建平、李全锋、杨林龙、朱伟岸股份限售承诺履行状态为"否"(未严格履行)[124] - 公司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履行分红相关承诺[125] - 控股股东吴勤芳、邱壑承诺所持股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27] - 所有承诺方若未履行承诺,相关收益归公司所有并需公告披露原因[127][128][129] - 公司及控股股东等承诺方就解决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作出承诺[126] - 股份限售承诺涉及对象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共14人[124][125] - 公司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如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1][132] - 核心技术人员的董事及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32][137] - 核心技术人员自限售期满起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32][136][137] - 监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31][134]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31][132][137]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公司股份[131][132][134][136][137] - 持有5%以上股份股东需遵守特定减持承诺[138] - 未履行承诺产生的收益归公司所有[131][133][134][136][137] - 公司股票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发前股份[132][134][135][137] - 违反承诺期间不得领取薪酬或股东分红[131][133][134][136][137] - 公司控股股东增持股票金额上限为累计从公司获得现金分红金额的30%[143] - 公司回购股份资金上限为上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42] - 董事及高管增持股票金额上限为上年度至方案通过日期间获取税后薪酬及现金分红总额的30%[144] - 稳定股价措施触发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41] - 控股股东需在触发增持义务后10个交易日内提交增持计划[143] - 公司董事会需在触发回购义务后10个交易日内作出回购决议[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