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奕瑞科技(688301)
icon
搜索文档
奕瑞科技收盘下跌1.07%,滚动市盈率35.84倍,总市值179.4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16 12:27
文章核心观点 - 介绍4月16日奕瑞科技股价、市盈率、市值等情况,对比行业数据,提及机构持仓,阐述公司业务,展示2024年三季报业绩 [1] 公司情况 - 4月16日收盘股价125.4元,下跌1.07%,滚动市盈率35.84倍,总市值179.40亿元 [1] - 截至2024年三季报,269家机构持仓,均为基金,合计持股3290.46万股,持股市值31.45亿元 [1] - 主营业务为数字化X线探测器等新核心部件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量产平板和线阵探测器,掌握四大传感器技术 [1] - 2024年三季报,营业收入13.56亿元,同比-2.91%;净利润3.90亿元,同比-9.88%,销售毛利率54.28% [1] 行业对比 - 公司所处医疗器械行业市盈率平均45.94倍,中值29.64倍,奕瑞科技排名第79位 [1] - 行业平均总市值101.41亿,中值45.52亿 [2]
奕瑞科技(688301) - 奕瑞科技关于子公司诉讼进展的公告
2025-04-14 10:45
法律诉讼进展 - 2024年4月,奕瑞韩国及其代表理事收到《公诉状》[5] - 2024年12月18日,一审被判无罪[7] - 2024年12月30日,检察厅对一审判决上诉[7] - 近日,二审驳回上诉,奕瑞韩国及其代表理事无罪[8] 后续影响 - 检察官有权继续上诉,最终结果不确定[4] - 诉讼对利润影响以法院最终判决为准[4]
奕瑞科技(688301) - 奕瑞科技关于“奕瑞转债”预计满足转股价格修正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10 10:04
融资情况 - 公司发行14350100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143501.00万元,净额142131.35万元[3] - 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2年11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4] 转股信息 - 可转债转股期自2023年4月28日至2028年10月23日,初始转股价499.89元/股,当前162.64元/股[5] 价格修正 - 连续三十个交易日至少十五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85%,董事会有权提修正方案[6] - 自2025年3月27日至4月10日,已有十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85%[8] - 未来二十个交易日内五个交易日满足条件,可能触发修正条款[9] 后续安排 - 触发条件后确定是否修正转股价格,及时披露信息[10] - 提醒投资者关注后续公告,注意风险[11]
每周股票复盘:奕瑞科技(688301)大宗交易频繁,可转债转股进展缓慢
搜狐财经· 2025-04-04 02:57
文章核心观点 本周奕瑞科技股价上涨,大宗交易频繁,董事减持股份,可转债转股有一定进展但占比低 [1][2][3][4] 交易信息 - 截至2025年3月28日收盘,奕瑞科技报收于114.01元,较上周上涨7.68% [1] - 3月28日盘中最高价报117.5元,3月25日盘中最低价报104.52元 [1] - 公司当前最新总市值160.34亿元,在医疗器械板块市值排名12/124,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974/5140 [1] - 本周大宗交易频繁,4月2日2笔折价11.51%的大宗交易合计成交712.28万元,4月1日10笔折价11%的大宗交易合计成交3059.38万元,3月31日一笔896.73万元的大宗交易 [2] 股本股东变化 - 董事Richard Aufrichtig于4月2日减持公司股份1.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103%,变动期间公司股价下跌1.72%,4月2日收盘报118.66元 [2] 公司公告 - 截止2025年3月31日,“奕瑞转债”累计有1327.4万元已转换为公司股票,转股数量为57,680股,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0.0567% [3] - 尚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为14.21736亿元,占发行总量的99.0750% [3] - 自2025年1月1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无新增转股情况 [3] - 公司于2022年10月24日发行1435.01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为10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14.3501亿元 [3] - 可转债期限为六年,自2022年10月24日至2028年10月23日,自2023年4月28日起可转换为公司股份,初始转股价格为499.89元/股,最终自2024年12月3日起转股价格调整为162.64元/股 [3] - 截止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43062818亿股,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 [3]
奕瑞科技(688301) - 奕瑞科技关于股东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4-03 10:49
减持前持股情况 - 上海常则、上海常锐分别持股8,521,738股、4,165,000股,占总股本5.96%、2.91%,合计占8.87%[3] - 董事Richard Aufrichtig减持前持股58,800股,占总股本0.04%[3] 拟减持情况 - 上海常则、上海常锐拟减持合计不超1,303,000股,比例不超0.91%[3] - Richard Aufrichtig拟减持不超14,700股,比例不超0.01%[3] 实际减持情况 - 上海常则实际减持901,677股,占目前股份总数0.63%[4] - 上海常锐实际减持400,850股,占目前股份总数0.28%[4] - Richard Aufrichtig实际减持14,700股,占目前股份总数0.01%[4] 减持价格及金额 - 上海常则减持价格区间94.95 - 107.46元/股,总金额91,948,768.04元[6] - 上海常锐减持价格区间94.95 - 107.46元/股,总金额40,869,361.17元[6] - Richard Aufrichtig减持价格120.00元/股,总金额1,764,000.00元[6] 减持后持股比例 - 减持后上海常则、上海常锐、Richard Aufrichtig持股比例分别为5.33%、2.63%、0.03%[6]
奕瑞科技(688301) - 奕瑞科技关于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4-02 12:56
可转债情况 - 截止2025年3月31日,“奕瑞转债”累计转股金额1327.4万元,转股57680股,占比0.0567%[3][9] - 截止2025年3月31日,“奕瑞转债”未转股金额14.21736亿元,占发行总量99.0750%[3][9] - 2025年1 - 3月,“奕瑞转债”转股金额0元,转股0股,占比0.0000%[3][9] - 公司2022年10月24日发行1435.01万张可转债,募资14.3501亿元[4] - “奕瑞转债”2023年4月28日起可转股,转股期至2028年10月23日[5][9] - “奕瑞转债”初始转股价499.89元/股,截至2024年12月3日调为162.64元/股[5][6][7][8] 股份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限售股数量为0股[10] -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无限售流通股均为143062818股[10] -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总股本均为143062818股[10]
联影医疗&奕瑞科技
2025-03-20 16: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影像设备行业、X 射线探测器行业 - **公司**:联影医疗、奕瑞科技、超众、优睿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联影医疗 - **产品线布局和市场表现**:产品线全面,涵盖诊断、治疗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推出超 120 款产品,覆盖全球 13,700 多家医疗机构,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2018 - 2023 年收入复合增速 41%,2024 年业绩承压,预计 2025 年回暖;设备销售占比 89%,维保和软件业务仅 11%,与国际龙头相比有提升空间;约 80%销售收入来自中国大陆,境外市场增速快;毛利率和净利率业内较高,扣非净利率达 15%远超通用电气 [3][4]。 - **管理团队和股权结构**: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多位高管有国际公司背景;宣明为实际控制人,上海国资委是股东;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设定 20%收入复合增长率目标 [3][5]。 - **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医疗影像设备市场集中度高,在磁共振市场与西门子、GE、飞利浦等占超 75%份额;在中国市场,国产品牌东软也有一席之地 [7][8]。 - **产品线布局优势**:具有广度和深度优势,产品覆盖各领域,针对不同档次需求提供相应产品,高端产品树形象,中低端产品满足基层需求,竞标更具竞争力 [9]。 - **研发与销售进展**:持续推进研发,超声产品即将上市;核心王牌产品线 MRI 增长快,CT 曾表现出色,风景影像销售增速有波动 [10]。 - **国内市场表现和战略**:凭借丰富产品线在国内市场领先,不同领域有不同排名表现;战略集中在高端和基层医院,与高端机构合作树立品牌,进入中低端市场;2023 年中国大陆销售收入年增长率约 20%,预计 2025 年高速增长 [17][18]。 - **海外市场发展情况**:采取“高举高打”策略,全球布局业务,进入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员工超 300 人;与顶尖医院和研究机构合作,发表超 1,700 篇论文;海外业务占比 10%几,与国际巨头有差距但提升空间大 [19]。 奕瑞科技(优睿科技) - **发展历程和核心竞争力**:2009 年成立,是 X 射线探测器领域龙头,占全球 20%市场份额;逐步布局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等核心部件,实现第二增长曲线 [20]。 - **业务布局和产品结构**:除探测器业务,布局高压发生器和微焦点球管等部件,提供解决方案服务;探测器占收入比例超 90%,其他核心部件和解决方案占比低但有提升空间 [21][22]。 - **客户及市场分布**:客户遍布全球 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共 600 多家,前五名客户销售额比重下降 [23]。 - **管理团队和股权结构**:管理团队技术背景深厚;实际控制人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员工推动公司成长 [24][25]。 - **产业链和市场竞争格局**:探测器产业链中游,上游供应商集中,主要竞争者包括海外和国内企业,竞争格局良好 [26]。 - **下游市场影响**:下游医疗和工业市场增长推动中游核心部件需求增长,探测器预计 2030 年全球规模达 50 亿美元,高压发生器约十几亿美元,球管接近 100 亿美元 [27]。 - **产业转移过程**:X 线核心部件产业从欧美转移到日韩再到中国,受成本因素驱动,国产企业崛起加速转移 [28]。 - **政府采购政策影响**:财政部政府采购征求意见稿促进国产部件发展,跨国企业可能增加国内企业产品订购 [29]。 - **探测器技术和应用场景**:掌握探测器主流核心技术,推出超一百多种不同类型探测器,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场景 [30]。 - **应对市场策略**: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拓展海外业务提升全球份额,投入研发创新性产品 [31][32][33][34]。 - **未来业绩预期**:核心部件与解决方案增速显著,预计未来保持高速增长,2025 年探测器业务复苏,整体业绩良好 [39]。 超众 - **研发进展**:研发项目接近尾声,新产品将带来显著增量;有完整研发体系,掌握行业领先基础技术 [12]。 - **研发模式优势**:采用平台化研发模式,多部门并行运作,与科研机构和医院合作,提高效率推动创新 [13][14]。 - **研发投入和人员储备**: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约 40%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推出多款领先产品,投入前沿技术 [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医疗影像设备分类及应用场景**:分为诊断类和治疗类,诊断类又分传统 X 光、CT、MR、超声等,不同设备成本、成像特点和适用场景不同 [6]。 - **传统设备市场表现**:过去两年 XX2 和 X2 等传统设备市场增速放缓,X2 市场体量小,放疗设备收入和占比低但增长快 [11]。 - **公司风险因素**: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发展不顺利以及子公司涉及诉讼风险,但一审判决无罪,检察院上诉影响预计有限 [40]。
奕瑞科技(688301):首次覆盖报告:X线核心部件龙头,创新打破国外垄断
国泰君安· 2025-03-19 09: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奕瑞科技,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格143.10元 [2][12][16][22][3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奕瑞科技是X线影像设备核心部件国产龙头,探测器业务在下游需求复苏后有望重返快速增长轨道,其他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有望贡献新增量 [3] - 预测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1、6.83、8.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 17.6%、36.4%、29.1%,对应EPS分别为3.50、4.77、6.16元 [12][16][22]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5年目标PE 30X,对应目标价143.10元 [12][16][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2024年受下游需求波动影响探测器业务承压,新业务快速放量使整体收入持平;2025年起下游需求逐步恢复,探测器业务复苏,新业务继续放量贡献增量,公司整体业绩有望重返高速增长轨道 [16] X线核心部件国产龙头,持续创新打破国外垄断 - 奕瑞科技2011年在上海成立,是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生产基地分布多地,产品远销全球80 +国家和地区,全球探测器出货总量超30万台 [32] - 公司掌握多种探测器技术路线,可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32] - 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年复合增速分别达32%和50%;2024年探测器业务承压,新业务贡献增量使整体收入持平;2025年有望重返增长轨道,整体利润率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36] - 公司客户结构良好,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对单一客户依赖程度下降,业绩稳定性强 [39] - 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获IP登记或授权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70余项,承接多项国家及地区级研发项目 [42] - 公司高管团队经验丰富,有望带领公司把握行业机遇发展壮大 [43] - 公司两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设置业绩考核目标,彰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47] X线核心部件行业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好 - X线核心部件位于产业链中游,技术壁垒高,全球各核心部件市场供给相对集中,除数字化X线探测器外其他领域以海外厂商为主 [50] - 下游影像设备市场持续增长,医疗领域全球医疗X线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不含齿科)2020 - 2030年CAGR达4.8%,全球齿科CBCT市场规模2022 - 2032年CAGR约5.4%;工业领域全球工业用X线影像设备市场规模2023 - 2030年CAGR约4.3% [53][54] - 核心部件市场规模大且有望快速增长,全球X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球管市场规模2022 - 2030年CAGR分别达9.3%、6.3%,2023 - 2030年球管CAGR约12% [56] - 产业链向中国转移,国内具备接纳产能转移能力,下游国产企业增长和相关政策推出加速中游部件国产化进程 [57] 数字化X线探测器龙头,下游市场持续拓展 掌握全部主流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 公司率先研制出国产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是全球少数掌握非晶硅、IGZO、柔性和CMOS传感器技术并具备量产能力的X线探测器公司之一 [63] - 不同传感器技术适用于不同场景,公司在各技术上均有进展和成果 [64][66][70] 产品矩阵丰富,满足下游广泛需求 - 公司探测器产品矩阵丰富,涵盖100多种不同类型,覆盖医疗和工业领域主要应用场景 [71] - 公司持续研发探索,推出多款新产品,探测器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73] 与知名客户紧密合作,市场份额业内领先 - 公司产品远销80余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国内外知名厂商认可,2023年数字化X线探测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09% [74] - 公司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为全球客户提供全过程支持服务 [76] 持续优化供应链,确保自主可控亦为灵活价格策略提供条件 - 公司不断优化供应链,提高上游关键原材料自主生产能力,逐步实现自主可控 [77] - 供应链优化使成本下降,为销售端灵活价格策略提供条件,公司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 [78] 下游需求逐步复苏,2025年有望重返增长轨道 - 2017 - 2023年探测器销售量和销售收入年复合增速分别达62%和31%,2024年受下游需求波动影响预计下滑,2025年有望复苏 [80] - 医疗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落地有望带动需求增长;齿科领域国内终端需求恢复和韩国新客户贡献增量;工业领域锂电有望复苏,新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83][84][85] - 动态产品占比提高有望驱动探测器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 [86] 其他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贡献新增量 - 多品类布局是X线中游部件行业发展趋势,仅提供单一品类产品竞争可能面临劣势 [87] - 公司积极布局其他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已初步形成成果,产品涵盖高压发生器、组合式射线源等,并启动X线综合解决方案业务 [88][89] - 公司其他核心部件业务与探测器业务协同性强,能切入现有客户供应链快速放量,2023年销售表现亮眼,未来有望继续放量并增强探测器业务竞争力 [90] - 公司定增项目有望提升在其他核心部件和综合解决方案领域的业务能力 [93]
奕瑞科技(688301) - 2024 Q4 - 年度业绩
2025-02-27 11: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与利润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8.6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09%[4] - 2024年营业利润5.4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83%[4] - 2024年利润总额5.4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87%[4]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61%[4]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16%[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权益 - 2024年末总资产88.51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17.83%[4] - 2024年末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46.74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7.9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本 - 2024年末股本1.43亿股,较报告期初增长40.27%[4] 净利润减少原因 - 净利润减少主要因新产品收入占比上升致毛利率下降及加大研发投入[6] 股本增长原因 - 股本增长主要因报告期内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6]
奕瑞科技(688301) - 奕瑞科技关于完成公司名称等变更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2025-02-14 08:00
公司信息变更 - 公司中文名称变更为奕瑞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iRay Group[3] - 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环桥路999号[3] - 公司注册资本由10199.8932万元变为14306.2818万元[3] 其他信息 - 公司证券简称和代码不变[1][3] - 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新《营业执照》[4] - 法定代表人为Tieer Gu[5] - 成立于2011年3月7日[5] - 经营范围含许可和一般项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