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和美康(688246)
icon
搜索文档
嘉和美康(68824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嘉和美康(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 - 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开拓路7号1幢二层1201室[13] - 公司网址为www.bjgoodwill.com[13]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李静,联系电话为010-82781910[1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度公司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6,941,913.58元,未满足利润分配条件[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7%,达到716,948,756.64元[14]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13%,达到68,024,427.15元[14] - 公司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00%,达到53,829,864.75元[14] - 公司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84%,较上年同期增加5.47个百分点[15]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4.71%,较上年同期增加5.47个百分点[15]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217,760.1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729,038.95元[16] 产品与服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信息化软件产品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形成了覆盖临床医疗、医院管理、医学科研、医患互动、医养结合、医疗支付优化等产业链环节的产品体系[30] - 公司在电子病历平台软件销售收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3.19%[26] - 公司持续推进自有产品的国产化适配工作,已完成68款产品的国产化产品适配测试工作,取得了435份相关厂商的适配认证证书[28] 技术与创新 - 公司持续完善内控制度和治理结构,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24] - 公司持续有效运行多项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包括ISO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25] - 公司在研发投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了5.47个百分点[113] 市场地位与前景 - 公司在电子病历领域长期保持市场第一竞争地位[77] - 公司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802.44万元[185] - 公司在电子病历细分市场中以18.0%的份额排名第一,领先于竞争对手[184]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存货金额不断增加,存在存货跌价的风险[192] - 公司单体报表、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分别为-2694.19万元、-12404.45万元,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风险[193] - 公司需关注技术升级带来的产品迭代风险,及时开发适应最新技术路线的医疗信息化产品[181]
嘉和美康(688246) - 2022年4月月度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3:46
业绩与订单 - 2022年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超过50% [3] - 目前在手合同约为10亿人民币,未包含分包合同 [3] - 2021年四季度因疫情防控导致毛利率下降,2022年一季度也受到影响 [3] - 2021年现金流表现不佳,主要由于医院回款速度慢和疫情防控影响 [5] 市场与需求 - 千县工程首批名单包含1,233家医院,预计每家医院投入2,000万人民币,整体市场规模可达250亿人民币 [4] - 电子病历评级要求提升,特别是五级评级对信息化要求较高 [4] - 县级医院信息化投入可能超预期,更多预算将用于医疗设备和信息化建设 [5] - 科研类需求增长明显,特别是临床研究型医院建设和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 [8] 研发与费用 - 2021年公司人员增加300人,销售和研发投入增加导致现金流状况不佳 [6] - 2022年研发费用预算增加,但研发费用率预计下降 [6] - 2021年研发人员增加16%,销售人员增加9%,实施人员增加较多 [7] - 2022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加,主要由于人员增加和研发项目增多 [7] 毛利率与交付 - 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下滑1个百分点,主要受四季度和一季度项目结转影响 [9] - 疫情影响项目交付和验收,导致毛利率下降 [9] - 公司预计随着疫情恢复,毛利率将有所好转 [9] 竞争优势 - 公司在临床信息化领域具有优势,特别是专科电子病历的开发 [9] - 基础电子病历与专科电子病历的协同效应显著,降低实施成本 [9] - 公司研发团队长期深耕临床信息化领域,对临床需求理解深刻 [9] 数据中心与评级 - 二级医院主要评级需求为四级,部分医院提前建设数据中心以应对未来五级评级 [10] - 数据中心建设与电子病历评级密切相关,五级评级必须配备数据中心 [10] 现金流与支出 - 2022年一季度现金减少,主要由于偿还银行借款和人员支出增加 [10]
嘉和美康(68824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16:00
营业收入相关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16.77%;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4.55亿元,同比增长18.50%[5]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455,321,747.12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384,233,046.80元增长18.50%[23] 净利润相关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9万元,同比增长497.4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47.59万元[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48万元,同比增长482.1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 280.13万元[5]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8,939,625.90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35,853,138.66元亏损收窄47.17%[24] 每股收益相关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股,同比增长348.0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01元/股[6]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1元/股,2021年为-0.22元/股[25] 研发投入相关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4529万元,同比增长39.19%;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49亿元,同比增长54.00%[6] 资产与权益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3.34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4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54%[6]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733,129,505.69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73,521,765.55元[17]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50,037,500.00元[17] - 2022年第三季度流动资产合计2,068,073,506.82元,较上期的2,269,015,610.12元减少8.86%[18] - 2022年第三季度非流动资产合计265,427,614.36元,较上期的175,853,432.22元增长50.93%[18] - 2022年第三季度应收账款为299,285,127.36元,较上期的250,596,514.85元增长19.43%[18] - 2022年第三季度存货为500,029,818.48元,较上期的400,778,242.85元增长24.76%[18] - 2022年第三季度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55,938,889.00元,较上期的20,102,921.25元增长178.27%[18] 负债相关 - 2022年第三季度流动负债合计514,233,770.40元,较上期的629,424,138.41元减少18.30%[19] - 2022年第三季度非流动负债合计35,773,698.64元,较上期的20,842,540.83元增长71.64%[19]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本报告期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 180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 169.42万元[8] - 本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03.77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07.35万元[8] - 本报告期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1.25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7.48万元[9]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80.91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27.72万元[10] 股东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628,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为0[13] - 前十大股东中,夏军持股24,690,198股,持股比例17.91%;国寿成达(上海)健康产业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9,569,619股,持股比例14.19%;弘云久康数据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持股15,045,882股,持股比例10.91%[13] - 夏军、任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为一致行动人,夏军能控制和美嘉和[15] - 吕其英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397,588股[15] - 深圳市前海道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道明进取私募投资基金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908,839股[15] - 庄汉成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509,888股[15] - 四川海之翼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之翼一期管理基金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680,278股[15] - 袁晚香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475,417股[15] 综合收益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893.96万元,2021年为-3585.31万元[25] - 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147.59万元,2021年为-2257.87万元[25] - 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2041.55万元,2021年为-1327.44万元[25] 现金流量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47亿元,2021年为3.30亿元[27]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9亿元,2021年为-2.10亿元[27]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亿元,2021年为-133.75万元[28]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亿元,2021年为8420.21万元[28] - 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54亿元,2021年为-1.27亿元[28] - 2022年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6亿元,2021年为3680.04万元[28] 营业成本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499,376,727.49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431,404,019.07元增长15.76%[23]
嘉和美康(68824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0]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夏军[14]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开拓路7号1幢二层1201室[14] - 公司网址为www.bjgoodwill.com,电子信箱为zqb@bjgoodwill.com[14] - 董事会秘书为李静,证券事务代表为臧一博,联系电话均为010 - 82781910[15]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有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16]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http://www.sse.com.cn[16]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嘉和美康,代码为688246[18] - 公司所处行业按证监会分类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0] - 公司业务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战略产业“医疗行业软件”[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19元/股,上年同期为-0.26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0.19元/股,上年同期为-0.26元/股[20]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上年同期为-0.27元/股[20]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0%,上年同期为-6.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0%,上年同期为-6.46%[20]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0.97%,上年同期为30.42%,增加10.55个百分点[20]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251,918,066.48元,上年同期为210,041,988.47元,同比增加19.94%[2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814,136.97元,上年同期为-27,146,692.99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282,236.68元,上年同期为-27,875,488.41元[21]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7,469,266.24元,上年同期为-106,766,777.96元,减少-12,070.25万元[21][2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09,142,150.15元,上年度末为1,734,956,287.12元,同比减少1.49%;总资产为2,256,393,260.18元,上年度末为2,444,869,042.34元,同比减少7.71%[21]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468,099.71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05,810.41元,政府补助为4,035,780.00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562,348.15元等[24][25] - 报告期内,费用化研发投入95,168,947.72元,上年同期为63,896,403.51元,同比增长48.94%;研发投入合计103,215,624.55元,上年同期为63,896,403.51元,同比增长61.54%[54]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97%,较上年增加10.5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7.80%,较上年增加7.8个百分点[54] -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91.81万元,同比增长19.94%[81] - 报告期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2581.4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2928.22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小幅收窄,归母扣非净利润略有减少[81] - 报告期内无法签约项目结转成本金额为19.98万元[9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44,486.9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3,495.63万元,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4,963.69万元[92] - 2021年度,公司净利润为4,963.69万元,归属于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932.23万元[94]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2,746.93万元[96] - 报告期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081.43万元,主要为医疗信息化业务劳务成本计提[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单体报表、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分别为 - 3949.94万元、 - 21601.68万元[97]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251918066.48元,上年同期210041988.47元,变动比例19.94%[102] - 报告期内营业成本128289425.25元,上年同期105316899.73元,变动比例21.81%[102] - 报告期内销售费用50521507.94元,上年同期51420865.50元,变动比例 - 1.75%[102] - 报告期内管理费用42233302.13元,上年同期30283929.22元,变动比例39.46%[102] - 报告期内财务费用 - 6113869.17元,上年同期1795433.39元,变动比例 - 440.52%[102]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95168947.72元,上年同期63896403.51元,变动比例48.94%[102]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760,504,735.75元,占总资产比例33.70%,较上年期末减少40.28%,因归还借款所致[10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数为50,025,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2.22%,系公司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105]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4,955,860.00元,占总资产比例0.22%,较上年期末增长2,623.00%,因可比基数小业务规模正常增长[105] - 报告期投资额为35,000,000.00元,上年同期为0元[10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50,025,000.00元,理财收益为25,000.00元[10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余额为56,041,810.25元,本期无公允价值变动[10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760,504,735.75元,期初余额为1,273,521,765.55元[16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50,025,000.00元,期初无余额[16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4,955,860.00元,期初余额为182,000.00元[16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59,179,123.88元,期初余额为250,596,514.85元[16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2,001,351,867.00元,期初余额为2,269,015,610.12元[16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56,041,810.25元,期初余额为20,102,921.25元[16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8,893,443.30元,期初余额为9,975,863.32元[16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合计2.5504139318亿美元,较期初1.7585343222亿美元增长44.99%[17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产总计22.5639326018亿美元,较期初24.4486904234亿美元下降7.71%[17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4.6750024903亿美元,较期初6.2942413841亿美元下降25.73%[17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负债合计5.0203396605亿美元,较期初6.5026667924亿美元下降22.79%[17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17.5435929413亿美元,较期初17.9460236310亿美元下降2.24%[171] - 母公司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12.0517536031亿美元,较期初12.8430027084亿美元下降6.17%[173][174] - 母公司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5.5809491770亿美元,较期初5.1857239349亿美元增长7.62%[174] - 母公司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计17.6327027801亿美元,较期初18.0287266433亿美元下降2.20%[174] - 母公司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4457.22365万美元,较期初4569.037926万美元下降2.45%[174] - 母公司2022年6月30日负债合计6794.92396万美元,较期初4569.037926万美元增长48.71%[174][175]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251,918,066.48元,2021年半年度为210,041,988.47元,同比增长约19.94%[177] - 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312,516,750.37元,2021年半年度为255,068,197.72元,同比增长约22.52%[177] - 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为 -40,243,068.97元,2021年半年度为 -36,812,288.33元,亏损幅度扩大约9.32%[179] - 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5,814,136.97元,2021年半年度为 -27,146,692.99元,亏损幅度收窄约4.91%[179] - 2022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0.19元/股,2021年半年度为 -0.26元/股,亏损幅度收窄约26.92%[180]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收入12,849,068.29元,2021年半年度为8,067,933.52元,同比增长约59.26%[182]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营业成本6,763,576.69元,2021年半年度为2,327,734.10元,同比增长约190.56%[182] - 2022年半年度母公司净利润为 -706,931.02元,2021年半年度为 -2,843,731.01元,亏损幅度收窄约75.14%[183] - 2022年半年度利息费用856,819.50元,2021年半年度为1,960,308.04元,同比下降约56.29%[179] - 2022年半年度利息收入7,074,106.70元,2021年半年度为309,468.80元,同比增长约2186.09%[17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电子病历平台在国内细分市场连续八年排名第一[30] - 综合电子病历包含住院电子病历、门诊电子病历等多个子系统[30] - 住院电子病历系统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编辑器技术,实现模板专科化、标准化[30] -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解决患者携带病历不便和医生科研数据获取难题[30] - 口腔专科电子病历系统覆盖全部口腔专业领域,整合多个专业模块[30] - 产科电子病历系统满足全临床业务需求,为后续提供信息支撑[30] - 手术麻醉信息系统涵盖围手术期麻醉业务场景,提高麻醉医生工作效率[30] - 重症监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方位实时预警和多维度综合分析[30] - 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心脏全周期管理解决方案[31] - 急诊急救一体化平台覆盖患者全流程,构建急危重症救治网[31] - 智慧医疗产品体系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五大核心产品覆盖多应用场景[34] - AI病历内涵质控系统包含近千条质控规则,可支持52种病历文书质控[34] - 嘉和互联网医疗产品体系利用多种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结合、院内外一体化管理,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35] - 智慧医院系统满足医疗机构智慧服务3 - 5级评级要求[35] - 报告期自制软件销售及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业务收入23943.12万元,同比增长31.96%[82] - 报告期电子病历平台软件销售收入7967.66万元,同比增长41.89%[84] - 报告期专科电子病历销售收入3017.91万元,同比增长278.64%,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达11.98%,较上年同期增加8.19个百分点[85] - 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助力23家医疗机构通过电子病历五级以上认证[85] - 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助力42家医疗机构通过互联互通高级别测评
嘉和美康(68824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4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嘉和美康,代码为688246[19]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夏军,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开拓路7号1幢二层1201室[15] - 董事会秘书为李静,证券事务代表为臧一博,联系电话和传真均为010 - 82781910,电子信箱为zqb@bjgoodwill.com[16]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证券交易所网址为http://www.sse.com.cn,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7] 审计与会议情况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5]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38,792,427.91元,2021年度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也不进行利润分配[6] - 2021年营业收入651,940,181.42元,同比增长22.58%[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636,904.83元,同比增长133.42%[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9,322,334.51元,同比增长87.44%[22]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34,956,287.12元,同比增长289.98%[22] - 2021年末总资产2,444,869,042.34元,同比增长145.33%[22]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0.48元/股,同比增长128.57%[23]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24%,较2020年增加1.89个百分点[24]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37,249,894.13元[2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410.31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3,152,011.04元[29]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94.02万元,同比增长22.58%;归母净利润4963.69万元,同比增长133.42%;扣非归母净利润3932.23万元,同比增长87.44%[3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44,486.90万元,净资产为173,495.63万元,2021年归母净利润4,963.69万元[104]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为4,963.6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3,932.23万元[107]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5,059.6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44%[107]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9,748.87万元[108] - 报告期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462.31万元[10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单体报表、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分别为 - 3,879.24万元、 - 19,020.27万元[10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651,940,181.42元,同比增长22.58%,营业成本318,085,448.04元,同比增加18.76%[115] - 2021年销售费用104,680,341.57元,同比增长17.62%,管理费用64,652,905.42元,同比增长12.35%[115] - 2021年财务费用4,754,412.86元,同比增长249.16%,研发费用125,425,455.18元,同比增长35.93%[115]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97,488,721.17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1,555,757.40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4,687,499.24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353.45%[115]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194.02万元,医疗信息化业务收入64,215.79万元,同比增长27.13%,占比达98.50%[117] - 2021年公司营业成本31,808.54万元,同比增加18.76%,综合毛利率为51.21%,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118] - 销售费用本期数104,680,341.57元,上年同期数88,996,269.24元,变动比例17.62%;管理费用本期数64,652,905.42元,上年同期数57,544,749.88元,变动比例12.35%;财务费用本期数4,754,412.86元,上年同期数1,361,689.94元,变动比例249.16%;研发费用本期数125,425,455.18元,上年同期数92,268,698.58元,变动比例35.93% [1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197,488,721.17元,上年同期数-60,238,827.04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161,555,757.40元,上年同期数-11,794,663.23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1,304,687,499.24元,上年同期数89,764,954.45元,变动比例1353.45% [136]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1,273,521,765.55元,占总资产比例52.09%,上期期末数190,722,483.81元,占比19.14%,变动比例567.74% [139]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85,264,869.40元,占总资产比例3.49%,上期期末数51,875,649.69元,占比5.21%,变动比例64.36% [139] - 存货本期期末数400,778,242.85元,占总资产比例16.39%,上期期末数271,016,571.94元,占比27.19%,变动比例47.88% [139] - 受限资产中货币资金期末账面价值64,373,443.06元,受限原因是履约保证金等;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价值213,775,004.07元,受限原因是质押借款,合计278,148,447.13元 [1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医疗信息化业务收入64215.79万元,占营业收入98.50%,同比增长27.13%;自制软件销售及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业务收入57418.91万元,同比增长30.80%[32] - 报告期自制软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6.05%,收入占比扩大10.5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毛利率为51.21%,较上年提高1.57个百分点[33] - 2021年医疗器械相关收入同比减少1750.14万元[33] - 2021年电子病历平台软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47%,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7.03%;截至年末累计助力20余家医疗机构通过电子病历五级以上认证[35] - 专科电子病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92%,占比增加3.32个百分点[36] - 报告期医院数据中心软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25%,三年复合增长率达77.08%[37] - 2021年公司智慧医疗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3.22%,毛利同比增加11.73个百分点[39] - 临床辅助决策系统(CDSS)、AI病历内涵质控系统在2021年智慧医疗产品收入结构中占比超90%[40] - 2021年公司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收入14719.14万元,与上年度基本持平,业务占比减小4.99个百分点,毛利率44.80%,同比减少4.07个百分点[42] - 医疗信息化行业2021年营业收入642,157,872.09元,同比增长27.13%,毛利率51.30%,同比增加1.18个百分点[120] - 医疗器械行业2021年营业收入8,897,120.52元,同比下降66.30%,毛利率47.75%,同比增加6.70个百分点[120] - 其他行业2021年营业收入885,188.81元,同比增长184.33%,毛利率22.01%,同比增加21.37个百分点[120] - 自制软件销售2021年营业收入426,997,696.38元,同比增长46.05%,毛利率59.05%,同比减少0.61个百分点[120] - 2021年医疗器械收入889.71万元,同比减少47.75%,毛利率减少66.30个百分点[121] - 各地区中,华中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54%至1.23亿元,毛利率增加5.14个百分点至64.19%[121] - 直接销售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23.69%,毛利率增加3.29个百分点至50.97%[121] - 医疗信息化业务收入占比达98.50%,医疗器械相关收入同比减少1750.14万元[121] - 自制软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6.05%,收入占比同比增加10.52个百分点[122] - 医疗信息化行业中,职工薪酬本期金额1.5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58%[124] - 自制软件销售成本中,外购产品及服务本期金额6044.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72%[124] - 软件开发及技术支持服务成本中,职工薪酬本期金额5087.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6%[124] 保荐与认证情况 - 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1.12.14 - 2024.12.31[20] - 2021年公司通过ISO22301、ISO27017等多项关注业务安全及数据安全的体系认证[34] 业务成果与荣誉 - 公司助力12家医疗机构通过互联互通四甲以上高级别测评,截至年末累计助力40家医疗机构通过电子病历高级别测评[39] - 公司电子病历平台在国内细分市场连续七年排名第一[46] - 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两个数据集出版发布,填补国内病种数据标准空白[4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医院客户1400余家,其中三甲医院430余家,占全国三甲医院比例超四分之一[62] - 公司医院数据中心产品客户中超40家医院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甲及以上认证[63] - 2009年国家三级医院电子病历试点工程中,首批三级综合试点医院有四分之一使用嘉和电子病历系统[61] - 公司曾在2009年受邀参与完成卫生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编写[64] - 2017年公司配合北医三院参与《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的修订工作[64] - 公司参与编写了《医院信息平台技术与应用》《电子病历技术与应用》等业内专业书籍[64] - 公司是国内电子病历临床信息化软件的先行者,在电子病历领域长期保有市场第一的竞争地位[61] - 2021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医疗信息化方面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670项[99] - 公司自2016年起一直被认定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99] - 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ISO13485等多个管理体系认证[100] - 2021年公司入选“2021年度医疗健康信息化最具影响力企业”等榜单[101] - 公司是国家电子病历相关标准及规范、互联互通测评标准制订参与者[101] - 公司在软件细分市场份额为17.7%,排名第一,领先于东软集团(12.1%)、南京海泰(10.9%)、卫宁健康(10.0%)[104] - 公司所服务的医院中有8家获HIMSS六级认证,20家医院获得电子病历五级及以上认证,37家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甲及以上认证[101] 核心技术情况 - 公司拥有主要核心技术24项,其中应用于四类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21项,用于提升内部研发管理效能的核心技术1项,用于医学科研辅助的核心技术2项[70] - 电子病历编辑器技术内嵌10万级专病模板库,经行业专家组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1] - 医疗设备数据自动化采集技术能够直连国内外50多个厂商的500多种不同型号临床设备,已在200多家医疗机构近3000多个终端应用[71] - DPSOI诊疗序列感知及基础病历生成技术支持1100余个专科诊断,包括400余个专科治疗方案、1700余个专科病历模板,可实现对门诊常见80%以上诊断的支持[71] - 嘉和应用及服务开发框架套件系统内置12种基础控件和70多种医疗信息化相关的专业控件[71] - 医疗自然语言分析技术已识别出北京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病历中超过12000项医疗实体及其关系,已在数十家医院处理数亿份病历文本[72] - 临床智能决策模型技术临床测试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可有效降低误诊率10%以上[72] - 智能医疗决策引擎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取得最高98%以上的诊断准确率,在实际对话数据集上测试准确率达90%以上[72] - 实时临床数据搜索及文本检索引擎查全率达99%以上[72] - 容器技术占用系统资源小于5%,启动时间不超过10秒,镜像存贮小至几MB[73]
嘉和美康(688246)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4 16:00
营业收入相关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8,027,811.38元,同比增长33.94%[5]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98,027,811.38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73,186,078.73元[17] 净利润相关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7,858,515.60元,同比减少7,689,251.04元[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8,287,828.79元,同比减少7,733,750.49元[5][8]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37,033,436.97元,2021年同期为-24,924,223.17元[18] -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858,515.60元,2021年同期为-20,169,264.57元[1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57,222,315.08元,同比减少63,457,937.17元[6]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7,222,315.08元,2021年同期为-93,764,377.91元[2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相关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62%,增加3.02个百分点[6] 研发投入相关 - 研发投入合计52,032,614.41元,同比增长72.5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3.08%,增加11.88个百分点[6] 总资产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230,348,720.37元,较上年度末减少8.77%[6] - 2022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2,230,348,720.37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44,869,042.34元有所减少[15] 所有者权益相关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707,097,771.52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61%[6] 股东数量及持股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0,726人,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人[10] - 前十大股东中,夏军持股24,690,198股,持股比例17.91%[10] 货币资金相关 - 2022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894,427,940.6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73,521,765.55元有所减少[14] 应收账款相关 - 2022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250,937,632.6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50,596,514.85元略有增加[14] 存货相关 - 2022年3月31日存货为464,358,004.63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0,778,242.85元有所增加[14] 流动资产相关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为2,025,025,787.0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69,015,610.12元有所减少[14] 非流动资产相关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为205,322,933.37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75,853,432.22元有所增加[15] 流动负债相关 - 2022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为434,094,011.18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29,424,138.41元有所减少[15] 非流动负债相关 - 2022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为38,685,783.06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842,540.83元有所增加[16] 负债合计相关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为472,779,794.24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50,266,679.24元有所减少[16] 营业总成本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150,663,048.75元,2021年同期为106,343,310.91元[18] 每股收益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0元/股,与2021年同期持平[19]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5,143,461.21元,2021年同期为99,973,624.84元[2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911,438.05元,2021年同期为-4,203,774.24元[22]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459,944.99元,2021年同期为-10,580,277.95元[23]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76,593,809.95元,2021年同期为-108,548,241.44元[23]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相关 - 2022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32,554,512.54元,2021年同期为54,957,221.00元[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