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近岸蛋白(688137)
icon
搜索文档
近岸蛋白(688137) - 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27 11:18
经审核,监事会认为,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编制和审议 程序规范合法,符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及监管机构的规定,公司《2025 年 半年度报告》公允地反映了公司报告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包含的信息 从各个方面真实地反映出公司报告期内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等事项,所披露的 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未发现参与 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的人员有违反保密规定及损害公司利益的行 为。 表决结果:3 票同意,0 票反对,0 票弃权;获全体监事一致通过。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 证券代码:688137 证券简称:近岸蛋白 公告编号:2025-035 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九 次会议于 2025 年 ...
近岸蛋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17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生物药、体外诊断、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 [6] - 截至报告期末,靶点及因子类蛋白合计3,566种,重组抗体166种,酶及试剂853种 [6][8][9] - 产品覆盖肿瘤、代谢、神经、自免等领域,包括多次跨膜蛋白、细胞因子、诊断抗原等 [6][8] - 酶及试剂分为mRNA原料酶及试剂、分子诊断酶及试剂、生命科学研究用酶及试剂和其他药物用酶及试剂 [9] - 提供CRO服务,包括定制化技术服务(如重组蛋白/抗体表达纯化、大规模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和技术包转让(如抗体分子序列专利转让) [9][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094,559.14元,同比增长20.85%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23,570.82元,同比亏损扩大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83,452.43元,同比下降160.45% [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6.21%,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82,060,484.66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93% [4] 行业环境与政策 - 行业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受《"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支持 [6][7]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7] - 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达432.8亿元,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21.1% [22] - 中国体外诊断试剂原料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28亿元,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7.01% [23] - 进口替代趋势延续,国产重组蛋白通过价格、供应链及服务优势提升竞争力 [23] 技术平台与研发 - 拥有7大综合性技术平台和23项核心技术,包括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计算机辅助蛋白表达设计(CAPE)平台等 [6][8] - 开发NovoiSMART技术,解决多次跨膜蛋白抗体开发难题 [9] - mRNA原料酶产品获FDA DMF备案,支持多家客户项目获批EUA或IND [9] - 新增多款GMP级产品,如新一代T7 RNA聚合酶突变体、双封闭Taq酶抗体等 [9][10] - 研发投入聚焦新兴业务领域,如基因编辑、RNA应用、合成生物学等 [6] 市场策略与经营模式 - 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客户包括科研机构、制药企业、疫苗企业、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商等 [12][17] - 生产模式采取以销定产和安全库存管理,严格执行ISO9001、ISO13485等质量管理体系 [15] -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支持一带一路市场的HALAL认证等资质 [9] - 与下游客户协作,共同推进抗体药物研发供应链生态 [6] - 在行业调整期强化合成生物学研究,开拓胶原蛋白、GLP-1类似物开发等新领域 [6]
近岸蛋白: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1:16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094,559.1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85%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23,570.82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684,693.64元,亏损同比增加[3] - 总资产2,198,497,818.86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88%[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6%,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5元/股,较上年同期-0.13元进一步下降[5] 股东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233户[5] - 控股股东上海欣百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3.26%,持有30,355,000股限售股[5] - 国有法人股东吴江东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64%,持有3,960,000股限售股[5] - 苏州帆岸、苏州玫岸、苏州捌岸三家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分别持股5.64%、2.37%、2.17%,均为限售股[5] - 实际控制人朱化星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控股股东及三家合伙企业[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科创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88137,简称近岸蛋白[1] - 注册地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创路228号4层[1] - 董事会秘书王笃强,证券事务代表张网罗,投资者联系邮箱IR@novoprotein.com.cn[1]
近岸蛋白(688137) -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2025-08-27 11:15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生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苏州 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近岸蛋白"或"公司")首次公开发 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持续督导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上海 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等相关法律法规 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对近岸蛋白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进行了核 查,核查情况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22 年 7 月 25 日出具的《关于同意苏州近岸 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1626 号)批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以下简称"本次发行") 17,543,860 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 106.19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186,298.25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的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174,219.58 万元。 上述募集资金已 ...
近岸蛋白(68813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0: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营业收入为7209.4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5%[23]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209.46万元,同比增长20.85%[84] - 公司营业收入为7209.4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965.52万元增长20.85%[147][14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2.36万元人民币[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2.36万元[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2.3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2.00%[147] - 利润总额为-2891.79万元人民币[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68.47万元人民币[23]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为-18,261,343.56元[30] - 上年同期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净利润为-2,442,033.08元[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6.21%,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6.21%,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128] - 研发投入总额为26,101,953.29元,同比增长16.45%[128] - 研发费用为2610.2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241.55万元增长16.45%[149] - 销售费用为2611.3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322.85万元增长12.42%[14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8.3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0.45%[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8.3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2329.83万元下降160.45%[14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重组蛋白、酶及试剂等生物制品业务[1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33] - 公司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产品合计3,566种[36] - 公司重组抗体产品合计166种[40] - 公司酶及试剂产品合计853种[42] - 公司酶及试剂产品分为四大类:mRNA原料酶及试剂、分子诊断酶及试剂、生命科学研究用酶及试剂、其他药物用酶及试剂[44] - 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业务同比增长43.66%[85] - CRO服务收入同比稳步增长[85] - CRO服务提供重组蛋白/抗体表达、mRNA/环状RNA定制化服务及技术包转让[48][49] - 公司mRNA原料酶及试剂产品线全面覆盖线性RNA、环状RNA、自复制RNA等多种RNA形式的研发与生产[45] - 公司拥有10余款mRNA原料酶获得美国FDA DMF备案,并已支持多家客户项目获得EUA或IND批准[45] - 公司产品应用于mRNA原料、分子诊断、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42] - 公司产品应用于传染病检测、肿瘤早筛、遗传病诊断等领域[43] - mRNA原料酶及试剂应用于mRNA疫苗或药物生产及mRNA修饰等领域[44] - 分子诊断酶及试剂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肿瘤、遗传病等的临床诊断/筛查及动物疾病诊断、食品安全检测[44] - 生命科学研究用酶及试剂涵盖PCR/qPCR、逆转录、分子克隆、基因编辑、NGS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所需[44] - 其他药物用酶及试剂应用于抗体药、蛋白药、腺病毒疫苗、基因与细胞治疗等生物药研发及生产,需符合GMP规范[44] 研发与技术进展 - 公司拥有7大综合性技术平台和23项核心技术[36] - 公司自主研发了23项核心技术并形成了7大综合性技术平台[94] - 公司拥有7大技术平台和23项核心技术[105] - 公司持续开发系列多次跨膜蛋白及前沿研究热点蛋白[36] - 公司新增双封闭Taq酶抗体以提高检测准确性[43] - 公司开发探针法LAMP试剂盒扩增灵敏度可达10拷贝[43] - 新一代T7 RNA聚合酶突变体在报告期内上市,可有效降低dsRNA含量,提升mRNA合成效率[46] - 公司经分子进化平台重组表达的T7 RNA聚合酶在20μl转录体系中可产出近200μg RNA,纯度达90%以上[46] - mRNA加帽酶可生成与真核生物天然结构一致的Cap0和Cap1帽结构,是mRNA生产的关键酶原料[47] - Poly(A)聚合酶可在RNA 3'末端加入20至200个A碱基,提高mRNA稳定性和翻译效率[47] - DNase I可有效去除mRNA合成后的DNA模板而不影响目标mRNA产物[47] - RNA酶抑制剂以1:1复合体形式抑制RNaseA/B/C活性,耐受65℃高温[47] - 无机焦磷酸酶水解无机焦磷酸盐以促进mRNA合成反应平衡,提高产量[47] - 公司拥有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计算机辅助蛋白表达设计(CAPE)平台、蛋白分子进化平台、抗体开发平台等多个技术平台[95][98] - 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通过功能域重组实现全新蛋白设计[106] - 计算机辅助蛋白表达设计(CAPE)平台为非行业通用技术[109] - 应用技术平台覆盖mRNA疫苗、分子诊断及疫苗候选分子开发[112] - 上市新产品近百个,新增发明专利申请8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114] - 新增产品近百个,新增发明专利申请8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86] - 公司新授权发明专利5项[94] - 建立FLASHPREP® RNA平台实现单批上百样品快至10天筛选验证[116] - 完成6个mRNA原料酶检测试剂盒产品开发及迭代[116] - 成功开发近90个抗体药物候选分子[118] - 抗体热稳定性提升超过20℃[118] - 推出17款分子诊断创新型产品包括高性能单酶、预混液及冻干原料[120] - Bst 2.0 plus DNA聚合酶扩增速度较传统酶提升40%[120] - 累计建立10余种类器官标准化培养方案[122] - NovoStart® Universal Blue SYBR qPCR SuperMix可在30分钟内完成检测[122] - CAR-T检测试剂盒CARTEST®系列完成升级扩展[119]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38项,本期新增5项[123] - 合成生物学平台完成3个胶原蛋白主文档登记,并建立2种微生物基因编辑技术[131] - mRNA疫苗原料酶项目累计投入2,733,541.59元,完成多项工艺优化[130] - AI协同抗体发现平台累计投入2,478,360.46元,完成3个靶点开发并申请2项专利[131] - 哺乳细胞表达平台累计投入3,417,035.33元,上线40余个产品[130] - 公司已开发67种诊断抗体,其中IL-6抗体技术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108] - 抗体亲和力成熟技术将CD73抗体亲和力提高100倍[109] - GMP级原料生产规模达2,000L发酵能力[110] - 开发28种蛋白复性体系用于快速筛选[110] - mRNA原料酶质量标准达国际先进水平[107][110] 生产与质量管理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和安全库存管理模式,对常规销售额较大产品设定最低及最高库存限值进行管理[54] - 公司生产严格执行ISO9001:2015、ISO13485:2016、ISO45001:2018质量管理体系[53] - 公司通过ISO9001:2015、ISO13485:2016、ISO45001:2018、HALAL清真认证、GLP实验室认证等一系列质量管理认证[100] - 公司拥有2条2000L规模的高密度原核发酵和纯化生产线[99] - 公司实现了2000L规模的发酵和分离纯化[99] - 公司产品质检项目最高达200余项[100] - 公司厂房、设施、设备具有完备的用户需求说明(URS)、工厂验收测试(FAT)、现场验收测试(SAT)和安装、运行和性能确认(3Q)[99] - 公司存货规模较大,拥有4000余种目录产品[142] 市场与行业趋势 - 生物药行业融资项目数自2021年历史高峰后连续下降4年(2015-2024年)[58] - 2024年中国创新药海外BD兴起推动2025年行业融资和投资回暖趋势[58] - 体外诊断行业受医保控费和集采扩面政策影响进入震荡调整阶段[58] - 中美贸易战推动生物试剂国产替代加速(2024年上半年)[60] - RNA疫苗药物从新冠疫苗拓展至多方向应用(传染病疫苗/肿瘤/细胞治疗/蛋白药物替代)[61] - 医药工业"十四五"规划强调供应链稳定可控和上游原料质控体系重要性[62] - 重组蛋白产能升级需突破规模化生产的传质/传热/传动协同性及大体积破菌液澄清技术障碍[61] - 全球重组蛋白市场2024年价值30亿美元,预计2025至2030年CAGR超过10.2%[63] - 中国创新药融资项目数自2021年达峰后已连续下降4年[64] - 中国同类首创药数量从2015年9个(占比<10%)增至2024年120个(占比>30%)[66] - 中国生物试剂科研市场规模从2017年97亿元增至2021年183亿元,CAGR为17.3%[67] - 中国生物试剂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432.8亿元,2025-2031年CAGR为21.1%[67] - 中国分子生物学试剂市场规模从2015年36.3亿元增至2020年76亿元,CAGR为15.9%[68] - 分子生物学试剂预计2025年达156.4亿元,2020-2025年CAGR为15.5%[68] - 中国IVD试剂原料市场规模从2016年41亿元增至2020年104亿元,CAGR为26.23%[70] - IVD试剂原料预计2025年达228亿元,2020-2025年CAGR为17.01%[70] - 国产IVD试剂原料预计2025年达31亿元(占比13.8%),CAGR为17.01%[70] - 2024年中国医药BD交易总额飙升至640.8亿美元,出海交易规模达577.5亿美元[78] - 2025年上半年出海交易总金额突破480亿美元[78] - 2024年全球CGT市场规模突破300亿美元,同比增长35%[79] - 中国动物诊断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114亿元增长至2025年2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5%[81] - 截至2024年中国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已超过600项[79] 公司市场地位与竞争 - 公司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产品占据国内重组蛋白科研试剂市场份额4.1%[74] - 公司诊断抗体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92%[74] - 公司mRNA原料酶及试剂占据国内市场39.80%份额,国内厂商排名第一[75] - 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靶点及因子类蛋白达3,566种[74] - 公司12种mRNA核心原料酶通过FDA DMF备案[75] - 公司2023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113] - 公司拥有上万种重组蛋白、抗体、mRNA、疫苗开发相关产品和服务项目经验[97] - 公司产品覆盖肿瘤、代谢、神经、自免等领域[36] - 重组蛋白行业下游客户包括科研机构/高校实验室和工业用户(制药企业/疫苗企业/诊断试剂生产商)[58] 客户与项目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客户数同比增加4.2%[85] - 已完成17个产品FDA DMF备案和7个产品CMDE备案[88] - 支持20余家RNA疫苗/基因与细胞治疗客户产品进入IND/临床阶段[88] - 公司产品DMF备案新增至17项,其中2023年新增8项,2024年新增1项,2025年新增1项[124][125] - CMDE主文档登记新增至7项,包括3项胶原蛋白相关登记[126] 人力资源与研发团队 - 公司总人数556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66人占比29.86%[91] - 研发人员数量为124人,较上年同期的111人增长11.71%[133]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9.4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0.09万元下降6.24%[133]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占比最高达50.80%[133]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4.84%[133]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21.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88%[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93%[23] - 货币资金为7.7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35.20%,同比增长19.55%[153] - 其他流动资产为10.0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5.52%,同比下降14.05%[153] - 在建工程为1.1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30%,同比增长55.42%[153] - 应收款项融资为429.2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27%[153] - 境外资产为387.08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0.18%[155] - 应付账款为4,073.2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12%[153] - 递延收益为123.9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04%[154] - 私募基金投资总额1,000万元人民币,计入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59] 子公司与投资 - 子公司上海近岸科技净亏损403.73万元人民币[158] - 子公司近岸蛋白质科技(菏泽)净亏损1,264.62万元人民币[16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727,084.42元[27] - 政府补助金额为336,892.51元[27] - 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2,554,260.08元[27]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359,665.13元[28] - 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为-514,393.89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283,055.17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461,122.82元[28] - 政府补贴同比减少导致净利润下降[85]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公司董事会决议未通过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公司确认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确认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确认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公司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6] - 控股股东上海欣百诺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70] - 实际控制人朱化星承诺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71] - 所有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东均承诺所持股份限售安排正在履行中且未发生违反承诺情况[168] - 实际控制人朱化星承诺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171] - 控股股东上海欣百诺承诺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170] - 实际控制人朱化星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71] - 公司及相关方就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作出承诺且正在履行中[169] - 公司及相关方就解决关联交易问题作出承诺且正在履行中[169] - 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东若违反承诺出售股票将把所得收益上缴公司[170][171]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邹方平、赵玉剑、王英明均作出股份锁定承诺[172] - 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直接和间接持有的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73][174][176][177][178] - 担任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73][174][177] - 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173][174][177] - 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息除权调整后)[173][175]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73][175]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上市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25%[179] - 未履行承诺时出售股票收益上缴发行人[173][175][176][177][179] - 苏州帆岸等股东机构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要求回购股份[176]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李桂云等承诺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76] - 股东需申报直接或间接持股数量及变动情况[173][175][176][177][179] - 限售期满后2年内股东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80] - 控股股东增持资金不少于上年度税后现金分红20%[183] - 董事及高管增持资金不少于上年度税后薪酬20%[184] - 股价稳定措施触发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181] - 公司回购股票价格不高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83][187] - 稳定股价方案需在触发条件成就后5个工作日内召开董事会[182][185] - 回购方案须经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185] - 股票回购完成后需在2个工作日内公告股份变动报告[186] - 稳定股价措施实施期限为方案公告后12个月内[183][184][185] - 新聘任董事及高管需承诺履行原有股价
近岸蛋白: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422.3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09.46万元,同比增长20.8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422.36万元,同比扩大172.0%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8.35万元,同比由正转负 [1]
近岸蛋白跌2.03% 2022年上市募18.6亿国联民生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08:0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收报45.85元 单日跌幅2.03% 处于破发状态[1] 首次公开发行 - 公司于2022年9月29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106.19元/股 发行数量1754.3860万股[1] - 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现国联民生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王璐、黄立超[1] - 募集资金总额18.63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17.42亿元 超募2.42亿元[1] - 原计划募集资金15.00亿元 拟用于诊断原料及试剂产业化、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1] 发行费用 - 发行费用总额1.21亿元 其中保荐机构民生证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9842.17万元[1]
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19:18
股份回购方案 - 公司于2024年9月26日召开董事会并通过股份回购议案,2024年10月15日获股东大会批准 [2] -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2] - 回购价格上限为30.68元/股,总金额介于10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期限为股东大会通过后12个月内 [2]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尚未启动股票回购,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 [3] - 公司每月前3个交易日内需披露上月末回购进展,符合上交所监管要求 [3] 信息披露与后续安排 - 公司将严格遵循《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上交所指引,适时推进回购决策 [4] - 回购实施过程中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透明度 [4]
近岸蛋白: 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25
回购方案概述 - 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票,回购金额介于1,000万元至2,000万元之间,回购价格上限为30.68元/股 [1] - 回购期限为2024年10月15日至2025年10月14日,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 [1] - 该方案已通过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及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 [1]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尚未开始实施股票回购,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执行 [2] - 公司每月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上月末的回购进展情况,目前累计回购股数、金额及实际回购价格区间均为0 [1][2] 信息披露与合规 - 回购方案首次披露日为2024年9月28日,具体内容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告(公告编号:2024-041) [2] - 公司将严格遵循《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上交所相关监管指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近岸蛋白:公司暂未开展股票回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09:01
公司股票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暂未开展股票回购 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计划[1] 营业收入构成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占比43.35%[1] - 体外诊断业务占比18.64%[1] - 生物药业务占比16.2%[1] - 其他业务占比12.54%[1] - mRNA疫苗药物业务占比9.27%[1] 市值情况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34亿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