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林海(688069)
icon
搜索文档
德林海(688069)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5 10:2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6414274.1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6%[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00130.46元,上年同期为-2879043.11元[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6414274.1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8244147.95元,同比增长约21.36%[2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5112020.09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776836.48元,亏损扩大[22]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03元/股[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4357232.70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5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39%,较上年同期减少2.42个百分点[4][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36923524.96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4774801.30元,同比增长约6.18%[21] 其他财务数据变化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567621488.77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233609764.58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39%[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41,111,553.66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66,747,289.97元有所减少[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94,404,739.73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9,475,671.23元略有增加[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为446,822,010.4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430,065,406.38元有所增加[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存货为47,356,118.34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459,421.52元大幅增加[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1,231,876,155.2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27,973,333.09元有所减少[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35,745,333.5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95,254,020.86元有所增加[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为1,567,621,488.77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23,227,353.95元有所减少[18]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7228122.2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9308470.16元,同比下降约20.37%[25]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647951.79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1806109.87元,净流出增加[2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979640.73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778645.07元,由净流入转为净流出[25][26]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00000.0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728451.53元,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26]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21727592.52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0755916.33元,净减少额增加[26]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4146743.4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24619288.15元,余额减少[26]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878[9] - 前10名股东中,胡明明持股45080000股,持股比例39.89%[9] - 公司未知前10名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人关系[10] 业务进展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为3.18亿元[11] -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全国湖库数字孪生平台》等建设[12] 未来规划与合作 - 2025年公司将构建基于“淤泥 - 蚯蚓”的资源再生系统,实现多源有机废弃物协同处理[13] - 2025年1月公司与无锡市河长制工作办公室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建立“蠡湖湖长工作站”[15] - 2025年4月公司与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太湖流域水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15] 其他财务指标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08184.61元[6]
德林海(68806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0:2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6,148,756.34元[6]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48亿元,同比增长44.62%[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14.88万元,同比亏损扩大[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20.15万元,同比增长51.50%[23]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38亿元,同比下降13.20%[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8元/股,同比下降550%[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53%,同比下降5.60个百分点[2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48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62%,主要因技术装备集成项目增长92.95%[3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14.8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明显,主要因星云湖项目诉讼计提预计负债4807.95万元[3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20.1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50%,主要因应收款项回收及新增项目回款情况良好[38]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4,837.02万元,同比增长44.62%[111][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14.88万元,主要因星云湖项目诉讼计提预计负债4,807.95万元并冲销收入[11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8.67%至34,801.37万元,销售费用同比增长96.05%至986.29万元[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51.50%至8,920.15万元[121] - 公司营业收入为44,837.02万元,同比上升44.62%,营业成本为34,801.37万元,同比上升78.67%[124] - 剔除星云湖项目影响后,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52.47%,营业成本上升45.81%[122] 成本和费用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9%,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25] - 2024年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1784.83万元人民币,影响公司利润[35] - 设备材料及辅成本本期金额为57,637,968.10元,占总成本比例16.64%,较上年同期增长64.52%[131] - 工程安装人工费用本期金额为113,968,342.82元,占总成本比例32.90%,较上年同期增长169.05%[131]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能源费本期金额为26,605,848.94元,占总成本比例7.68%,较上年同期增长98.78%[131]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为22,817,023.14元,同比下降22.23%[9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9%,较上年减少4.37个百分点[9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技术装备集成项目同比增长92.95%,主要项目包括梅梁湖蓝藻离岸防控工程确认收入1.19亿元[25] - 技术装备集成营业收入2.808亿元,同比上升92.95%,毛利率33.55%,同比增加0.97个百分点[126] - 蓝藻治理运行维护营业收入1.902亿元,同比上升16.60%,毛利率49.67%,同比增加8.45个百分点[126] - 公司新一代清淤技术商业化中标三单,累计合同金额2937万元人民币[40] - 运营与维护服务收入持续增长,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55] - 公司2023年底研发的"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全年中标3单[105] 各地区表现 - 华东片区回款约2.54亿元,西南片区回款约1.30亿元[26] - 华东片区营业收入2.929亿元,同比上升81.14%,毛利率31.93%,同比减少3.33个百分点[126] - 西南片区营业收入1.358亿元,同比上升17.99%,毛利率0.93%,同比减少41.21个百分点[126] - 公司业务覆盖16个省34个市,包括太湖、巢湖、滇池等主要蓝藻暴发地区[81] - 公司业务覆盖16个省34个市,治理了40余个富营养化水域的湖泊和水库,包括7个百平方公里以上和2个千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总派发金额为21,816,518.20元[6] - 本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45,837,509.70元,股份回购金额为77,998,631.07元,合计123,836,140.77元[7] - 公司总股本为113,000,000股,扣除回购专户股份数3,917,409股后为基数进行利润分配[6] - 母公司2024年末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14,986,927.41元[6] - 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32亿元,计划2025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净利润的30%[173] - 公司变更后的募投项目"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系统"发力AI技术升级[160] - 2025年将布局生物转化技术体系,构建基于"淤泥-蚯蚓"的生态工程资源再生系统[164] 诉讼及风险因素 - 因星云湖项目诉讼计提预计负债4807.95万元并冲销收入2435.60万元[26] - 公司受星云湖项目合同纠纷影响计提预计负债57,138,889.91元,剔除后经营性利润为-29,009,866.43元[45] - 星云湖项目诉讼一审判决驳回子公司请求,子公司已提起上诉,目前处于二审审理阶段[114] - 公司对原募投项目进行优化变更,调整为"湖泊生态医院项目",可能存在研发失败或成果转化不及预期的风险[115] - 综合毛利率存在下降风险,受区域收入变化、设备与运行服务收入占比变化及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117] - 部分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收紧导致部分业务拓展和采购订单延后,但未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影响[118] - 星云湖项目合同总金额4.235亿元,已履行2.585亿元,待履行1.650亿元,受诉讼影响未正常履行[130] 研发与技术进展 - 公司构建三大核心技术体系:富营养化诊断装备、蓝藻水华应急处置/防控技术、污染底泥精准清除技术及成套装备[43] - 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系统在蠡湖示范项目中验证效能,联动精准清淤与蓝藻治理技术形成协同效应[44] - 公司开发了多个系列的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整装成套设备,包括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深潜式高压灭藻成套装备等[51] - 组合式藻水分离装置适用于蓝藻水华聚集严重但无条件建设大规模藻水分离站的湖库[50] - 加压控藻船可广泛用于湖泊、水库、河道、鱼塘等水域的蓝藻水华防控[50] - 可移动式黑臭水体治理装置主要适用于城市黑臭河道、景观水体等的治理[50] - 岸上站点藻水分离系统集成适用于蓝藻水华长期规律性、大范围聚集区域的常态化应急处置[52] - 深潜式高压灭藻成套装备可大通量、低能耗、高效率地清除水体表层蓝藻水华[52] - 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装备适用于湖库、河道的清淤及常态化淤泥管控[53] - 湖泊健康管理工作平台具备调查、巡查、评估、应急、科普五大职能[53] - 公司已在江苏蠡湖、滆湖及广东新丰江、云南星云湖、异龙湖等5个湖泊开展湖泊健康管理工作[56] - 公司拥有核心技术如一体化二级强化气浮技术、高效可调式涡井取藻技术等[79] - 公司拥有7项核心技术,其中5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87]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7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累计专利99项(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89] - 公司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15项,报告期内新增6项[90] - 卷吸式大通量推流技术推流量是普通推流器的4-6倍[87] - 污染底泥精准治理技术可实现淤泥含水率降至50%-70%[87]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88] - 公司"湖库蓝藻水华全程防控技术、装备及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88] - 2024年推进12项研发项目,其中4项为省级课题,3项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应用[160] - 污染底泥精准治理技术平台在异龙湖、星云湖等项目中实现淤泥减量化率100%[163] - 深潜式高压灭藻成套装备已在太湖、巢湖等地实现规模化商用落地[170] 市场与行业趋势 - 湖库富营养化内源治理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正在升级,商业模式逐渐成熟,行业"风口期"正在形成[70] - 205个重要湖泊(水库)中,贫营养状态占8.30%,中营养状态占64.40%,轻度富营养状态占23.40%,中度富营养状态占3.90%[72] - 2023年6月四部门发布《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75] - 2024年8月政策提出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与公司"湖泊生态医院"模式契合[76] - 甲烷减排一吨相当于减排28吨二氧化碳,湖库湿地贡献全球超过一半的甲烷排放量,其中湖库面积虽小却排放大量甲烷,可贡献水域生态系统70%的甲烷排放量[57] - 公司通过湖库清淤减淤实现甲烷减排并进行CCER开发,目前处于方法学开发阶段,未来收益存在不确定性[64] - 清淤工程与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探索CCER开发路径[169]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董事长胡明明持有公司股份45,080,000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85] - 董事孙阳持有公司股份2,022,427股,年度内无增减变动[185] - 监事胡航宇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196,000股,年末持股降至588,000股[18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896.96万元[186] - 财务负责人季乐华年度税前报酬为67.78万元[186] - 副总经理韩曙光年度税前报酬为74.61万元[186] - 副总经理石军年度税前报酬为70.67万元[186] - 核心技术人员潘正国年度税前报酬为56.69万元[186] - 核心技术人员徐项哲年度税前报酬为57.17万元[18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48,474,427股,年度内减少196,000股[186] - 公司2023年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763.93万元[196] - 公司2023年度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336.52万元[196] - 公司全年举办不低于3次业绩说明会,由董事长、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直接回应投资者问题[174]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178]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独立核查公司运作、财务及董事履职情况[179] - 公司3名独立董事在报告期内现场工作时间均超过15天[180] - 公司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等议案[182] - 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及2024年度财务预算等议案[182] - 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的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议案被否决[183] - 公司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变更募投项目的议案[182]
德林海出海战略显成效 湖泊医院开启全球化运营
财经网· 2025-04-25 10:11
合作签约 - 德林海与韩国H2O innovation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在无锡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1] - 双方计划2025年在韩国中小企业部及K-WATER公司支持下启动蓝藻治理技术验证项目[1] - 合作目标为系统性优化提升蓝藻治理技术的稳定性与场景适用性[1] 技术合作内容 - H2O董事长表示将推动加压控藻技术在韩国本土化改良并建立多维推广体系[3] - 德林海将输出加压控藻技术、中宇宙数字孪生诊验系统、精准清淤技术等核心"医"水技术[5] - 合作涉及湖泊生态医院模式的应用推广[5] 韩国市场背景 - 2024年夏季韩国遭遇热浪导致多地水库藻类泛滥[3] - 藻类死亡释放土臭素造成首都圈多座城市自来水发臭[3] - H2O是韩国"国家蓝藻治理委员会"核心成员[3] 战略意义 - 合作标志着中国环保技术参与国际环境治理的专业影响力[5] - 德林海借此强化蓝藻治理头部企业和湖库富营养化治理综合服务商地位[5] - 双方引用"水滴石穿"寓意合作将汇聚两国智慧实现生态环境质变[3]
公告精选︱歌尔股份:拟斥资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中信建投:一季度净利同比预增50%左右
格隆汇· 2025-04-13 01:42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0日多家公司发布重要公告,涉及热点追踪、项目投资、合同中标、业绩披露、股权收购、回购、增减持及其他事项等方面 热点追踪 - 蜀道装备称本轮美国加征关税政策不会对公司海外销售及整体经营业绩造成影响 [1] - 海鸥住工出口美国业务占整体营收约为30% [1] - 可立克表示本轮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收入利润的影响较小 [1] 项目投资 - 台华新材拟在越南投资新建生产基地 [1] - 华东重机拟投资10亿元建设“华东重机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1] - 百合花拟投建百合花高性能有机颜料及配套材料产业化项目 [1] 合同中标 - 中铝国际中标约20.33亿元几内亚西芒杜项目Simfer矿区采矿运维项目 [1] - 达实智能联合体签署2642.3万元智慧医院项目 [1] - 众合科技中标大连地铁3号线信号系统更新改造项目(开发区—九里区段及海湾和九里基地)系统设备集成 [1] - 德林海中标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运行管理项目 [1] 业绩披露 - 澜起科技一季度净利同比预增128.28%—146.19% [2] - 长安汽车2024年度净利润73.21亿元,拟10派2.95元 [1][2] - 中金公司一季度净利同比预增50%至70% [1][2] - 中信建投一季度净利同比预增50%左右 [2] 股权收购 - ST汇金拟收购控股子公司中科拓达30%股权 [1][3] - 莎普爱思拟出售全资孙公司100%的股权 [3] 回购 - 卫星化学拟斥资2亿元 - 4亿元回购股份 [3] - 歌尔股份拟斥资5亿元 - 10亿元回购股份 [1][3] - 豪美新材拟回购1.5亿元 - 2.5亿元公司股份 [3] - 三环集团拟回购1.5亿元 - 2亿元公司股份 [3] - 盈峰环境拟回购2亿元 - 3亿元公司股份 [3] 增减持 - 浪潮信息的浪潮集团拟增持1亿元 - 2亿元公司股份 [1][3] - 安徽合力的控股股东叉车集团拟增持1亿元 - 2亿元股份 [3] - 均胜电子的控股股东拟增持5000万元 - 1亿元公司股份 [3] - 新凤鸣的控股股东拟增持2亿元 - 3亿元公司股份 [1][3] 其他 - 星源卓镁收到客户项目定点通知 [3] - 奇德新材获得客户项目定点通知书 [1][3] - 龙韵股份拟与天柱山文旅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1][3]
德林海中标星云湖项目金额8785万元 创新模式探索湖泊长效治理
财经网· 2025-04-10 12:00
项目中标 - 公司中标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运行管理项目,服务期限两年,金额约5600万元/年,预计总金额8785.20万元(两年)[1] - 中标综合单价:4座岸基站点运行维护费用0.524元/立方米,3座独立运行深井日常运行管理费0.034元/立方米[1] - 深井设备单位水体管理费用不到岸基站点的7%,验证了公司深潜式高压控藻技术的经济性及可持续性[1] - 项目顺利实施将对公司主营业务市场影响力及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1] 技术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的深潜式高压控藻成套装备具有大通量、低能耗、高效率特性,在清除蓝藻水华、增加水动力方面表现显著优势[2] - 该技术已在星云湖项目中投建运用,2019年签订合同,2020年通过工程竣工验收[2] - 2022年度星云湖监测点总磷平均浓度≤0.149mg/L,达到合同第三阶段目标[2] 历史项目进展 - 2019年签订星云湖原位控藻项目及水质提升设备采购及运行项目合同[2] - 2020年4月30日项目完工并通过验收,第一、二阶段治理目标实现,收到前两期项目款项[2] - 第三阶段目标已实现但第三期款项6352.5万元未按约定支付[2] 法律诉讼 - 2024年3月公司玉溪子公司提起诉讼,6月江川水利局反诉要求退还部分工程款项[3] - 2024年11月一审判决要求玉溪子公司返还多支付资金及占用费[3] - 玉溪子公司已提起上诉,二审被立案受理尚未开庭[3] - 诉讼未影响后续治理业务推进,公司仍被选为本次运行管理方[3]
德林海(688069) - 德林海关于项目中标的公告
2025-04-10 08:15
证券代码:688069 证券简称:德林海 公告编号:2025-006 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项目中标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近日,无锡德林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中标了《星 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运行管理》项目,现将有关中标内容公告如下: 一、中标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运行管理 二、招标单位情况 1、单位名称:玉溪市江川区水利局 2、单位性质:行政机关 3、单位地址:玉溪市江川区兴江路 32 号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530421015183129N 三、项目中标对公司的影响 2、招标单位:玉溪市江川区水利局 3、中标金额:本项目预算金额约 5,600 万元/年,服务期限自合同签订之日 起计二年。中标金额为综合单价:(1)4 座岸基站点运行维护费用以年处理吨水 量综合单价 0.524 元/立方米;(2)3 座独立运行深井日常运行管理费以年处理 吨水量综合单价 0.034 元/立方米。 本项目将按实际处理吨水量结算,根据 ...
德林海:中标5600万元项目
快讯· 2025-04-10 07:40
项目中标 - 公司中标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项目运行管理项目 [1] - 项目预算金额约5600万元/年 [1] - 服务期限为合同签订之日起两年 [1] 项目金额 - 中标金额为综合单价 [1] - 4座岸基站点运行维护费用以年处理吨水量综合单价0.524元/立方米 [1] - 3座独立运行深井日常运行管理费以年处理吨水量综合单价0.034元/立方米 [1] - 预计本次中标实际发生的总金额约为8785.2万元(两年) [1] 项目内容 - 项目涉及星云湖原位控藻及水质提升 [1] - 包括4座岸基站点运行维护和3座独立运行深井日常运行管理 [1]
德林海(688069) - 德林海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更的公告
2025-03-12 08:30
人事变动 - 副总经理李晓磊因个人原因辞副总经理兼投融资总监职,仍在公司任职[1] - 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1] - 截至公告披露日,李晓磊未持公司股份[1]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3月13日[2]
德林海(688069) - 2024 Q4 - 年度业绩
2025-02-26 07:5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总收入44800.17万元,较上年同期31004.23万元增长44.50%[3] - 2024年营业利润-7576.11万元,利润总额-7593.14万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123.79万元[3] - 2024年末总资产162263.94万元,较期初168264.77万元下降3.57%;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24361.41万元,较期初142665.14万元下降12.83%[3] - 2024年半年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4020991.50元,约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96.97%[6][7] - 因部分项目验收确认收入,营业总收入同比上升;因计提减值准备1.12亿元及预计负债等,利润相关指标同比下降[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深潜式加压控藻成套设备销售7套,贡献营收1.81亿元;污染底泥常态化精准治理整装成套技术全年中标3单[5] - 截至期末,公司在手订单约3.67亿元[5] 股票回购与注销情况 - 公司完成第二期5042049股股票回购,回购金额80004670.62元;合计注销2810640股[6] 诉讼相关情况 - 公司基于“星云湖项目”诉讼一审结果计提预计负债,一审未生效,子公司已上诉,结果不确定[9] 数据说明 - 公告数据为初步核算,未经审计,具体以2024年年报为准[2][9]
德林海(688069) - 德林海关于子公司诉讼进展的公告
2025-02-19 09:15
诉讼进展 - 子公司诉讼二审上诉被受理,案号【(2025)云 04 民终 26 号】未开庭[2][5] - 2024 年 2 月玉溪子公司就星云湖项目起诉,管辖权变更[3][4] - 2024 年 11 月一审判决玉溪子公司返还资金及占用费[4] 业绩影响 - 基于一审结果,预计 2024 年税前利润减少约 5,065.98 万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