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石科技(605588)

搜索文档
冠石科技(60558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7.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20.1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41%[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00.4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73%[1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5,420,958.49元,同比下降5.01%[53]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201,532.86元,同比下降17.41%[53] - 营业收入为7.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1%[56]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7.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119]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4.5%至6.75亿元(2022年半年度)vs 7.07亿元(2021年半年度)[120] - 净利润同比下降17.4%至4120万元(2022年半年度)vs 4989万元(2021年半年度)[120]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9.3%至5.10亿元(2022年半年度)vs 3.01亿元(2021年半年度)[122]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7.7%至1639万元(2022年半年度)vs 1191万元(2021年半年度)[122] - 母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7%至4.11亿元(2021年同期:2.31亿元)[127]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16.6%至4157万元(2022年半年度)vs 4983万元(2021年半年度)[1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6.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1%[56] - 研发费用为1789.2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2%[5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7%至1789万元(2022年半年度)vs 1533万元(2021年半年度)[120] - 财务费用由正转负至-298万元(2022年半年度)vs 支出323万元(2021年半年度)[120]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162%至-437万元(2022年半年度)vs -167万元(2021年半年度)[120] - 母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2.3%至1292万元(2022年半年度)vs 849万元(2021年半年度)[122] - 支付的各项税费减少20.2%至2046.3万元(2021年同期:2564.6万元)[12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2.82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508.25万元人民币[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32.82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1508.25万元人民币[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4632.8万元(2021年同期:-1508.2万元)[1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4.56亿元(2021年同期:5981.4万元)[124]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45.9%至6550万元(2021年同期:1.21亿元)[1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2.96亿元(期初:4.32亿元)[125] - 母公司投资支付现金激增至3.95亿元(2021年同期:100万元)[127] - 汇率变动产生正向影响331.6万元(2021年同期:-38.9万元)[125] - 收到税费返还大幅增长6421%至827万元(2021年同期:12.7万元)[1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0.2%至7.24亿元(2021年同期:8.07亿元)[12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7.52%[59] - 应付账款为2.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22%[5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08,490,356.52元,较期初增长257.5%[11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89,083,540.69元,较期初增长24.8%[114] - 存货期末余额110,524,983.72元,较期初增长5.0%[114] - 流动资产合计1,080,533,085.94元,较期初增长13.3%[114]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200,945,853.34元,较期初增长10.8%[114]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298,541,356.34元,较期初增长64.2%[115]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253,149,754.65元,较期初增长13.7%[115]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0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24.7%[1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0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72.7%[11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3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73.3%[116] - 存货期末余额为0.8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72.4%[116]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2.7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23.8%[117]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0.6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7.7%[1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6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4%[116]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14.0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2.9%[116]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0.8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7.7%[11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43,217,919.85元,较期初减少22.0%[114]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6元/股,同比下降38.46%[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56元/股,同比下降38.46%[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股,同比下降45.35%[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32%,同比下降8.11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7%,同比下降8.16个百分点[19]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8.5%至0.56元/股(2022年半年度)vs 0.91元/股(2021年半年度)[121]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655.62万元[21]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205.38万元[22]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投资收益为-23.08万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8.87万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27.08万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19.72万元[2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增加1.50亿元人民币,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205.38万元人民币[65] 业务和产品能力 - 偏光片直角度误差控制在0.05度以内[32] - 偏光片吸收轴角度误差控制在0.3度以内[32] - 偏光片翘曲度误差控制在-8到20毫米之间[32] - 偏光片加工能力覆盖11英寸至100英寸规格[32] - 公司产品良率通过自动化生产线提升[44][53] - 公司对显示面板制造商客户实现2小时产品应对方案响应[50] - 公司实现24小时产品改善方案及48小时改善样品送达[50]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制造领域,终端产品为液晶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69] 研发和技术 - 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73名[48] - 公司获得69项实用新型专利及3项发明专利[48] - 另有10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已获受理[48] 生产和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原料自购、受托加工和贸易三种盈利模式[35] - 受托加工模式无需承担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35] - 贸易模式盈利来源于销售与采购价格差额[35] - 采购流程需经营业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和副总经理审批[36] - 货物发出后10天内收回客户回签单[42] - 公司通过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力成本及生产能耗[44][53] 子公司和地区表现 - 成都冠石科技总资产14002.42万元,净资产10094.01万元,净利润1111.21万元,营业收入6659.08万元,营业利润1300.13万元[68] - 咸阳冠石科技总资产9183.87万元,净资产4921.42万元,净利润809.90万元,营业收入14700.15万元,营业利润951.38万元[68] - 南京合邑电子总资产9811.93万元,净资产7145.22万元,净利润640.03万元,营业收入3969.67万元,营业利润744.49万元[68] - 公司在南京、咸阳、成都等客户周边投资建厂[51] - 境外资产为835.70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0.59%[60] 行业和市场趋势 - 2021年全球偏光片出货面积约6.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5%[26] - 2021年全球LCD偏光片出货面积约5.8亿平方米占比97%[26] - 2021年上半年全球主要偏光片厂家营收达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26] - 预计2021-2025年全球偏光片出货面积四年复合增长率约4%[2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偏光片业务毛利率远低于其他产品的风险,若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可能导致整体毛利率下滑[69]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中偏光片卷材采购价格波动对公司当期毛利影响最为明显[70] 产能和投资 - 报告期内建成投产3条液晶面板生产线[33] - 公司实施1.365MWp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82] - 光伏项目预计25年节约标准煤12,674吨[82] - 光伏项目预计25年减排二氧化碳34,947吨[82] - 光伏项目预计25年减排二氧化硫8.31吨[82] - 对外股权投资余额为0元,同比下降100.00%[63]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报告期内公司副总经理吴琦于2022年2月17日离任[75] - 报告期内公司副总经理刘连海于2022年2月28日离任[75] - 公司2022年5月16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10项议案包括2021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和202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73] - 2022年上半年无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送红股0股,派息0元,转增0股[77] 股东结构和股份变动 - 实际控制人张建巍股份锁定期至2024年8月12日[85] - 股东门芳芳、王顺利股份锁定期至2024年8月12日[86] - 镇江冠翔股份限售承诺期限至2024年8月12日[87] - 泷新投资等机构股份限售承诺期限至2022年8月12日[87] - 杜宏胜、赵颖等董事高管股份限售承诺期限至2022年8月12日[88] - 董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88] - 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88] - 任期届满前离职的继续受锁定承诺约束[88]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8] - 上市后6个月股价低于发行价时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88] - 禁止六个月内反向交易股票否则收益归公司所有[88] - 所有承诺均声明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减持规定[87][88] - 控股股东张建巍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90] - 控股股东张建巍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90] - 控股股东张建巍承诺不从事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并保持公司独立性[89] - 控股股东张建巍承诺避免关联交易且确保交易价格按市场公认合理价格确定[90] - 控股股东张建巍承诺若违反减持承诺则六个月内不得减持股份[90] - 控股股东张建巍承诺关联交易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及决策程序[90] - 控股股东张建巍承诺若存在竞争性业务则自愿放弃相关业务[89] - 控股股东张建巍承诺不向竞争对手提供资金、技术或客户信息等支持[89] - 各合伙企业锁定期满后减持股票将遵守证监会及交易所规定并制定审慎计划[91] - 各合伙企业减持股份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等[91] - 未履行减持承诺所获收益将归公司所有[91] - 公司承诺若违反稳定股价预案将公开道歉并赔偿投资者损失[91] - 张建巍承诺若违反稳定股价预案将返还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税后现金股利[92] - 张建巍承诺承担发行上市前应补缴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及相关费用[92] - 公司承诺劳务派遣用工总数保持在用工总数10%以下[92] - 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无偿输送利益并约束职务消费行为[93] - 公司总股本为73,099,561股,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50,000,00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3,099,561股[100]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156户[101] - 第一大股东张建巍持股45,833,333股,占总股本62.70%[103] - 镇江冠翔企业管理中心持股2,250,000股,占总股本3.08%[103] - 上海祥禾涌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644,737股,占总股本2.25%[103] - 门芳芳持股1,416,667股,占总股本1.94%[103] - 上海涌济铧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096,491股,占总股本1.50%[103]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涌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096,491股,占总股本1.50%[104] - 宁波泷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986,842股,占总股本1.35%[104] - 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4,824,561股于2022年8月12日上市流通[100] - 公司总股本为73,099,561股[107][115] - 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4,824,561股,占总股本比例6.60%[107]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964,133,435.57元[13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253,149,754.65元[13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628,377,382.36元[13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41,567,971.03元[131]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9,868,440.74元[131]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039,125.00元[131]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为366,438.17元[130] - 公司2021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375,747,584.04元[133]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73,099,561.00元不变[130][13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一般风险准备未发生变化[130][133] - 公司实收资本为73,099,561.00元[138] - 资本公积为654,507,853.32元[139] - 盈余公积为9,414,220.12元[139] - 未分配利润为80,424,895.55元[13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17,446,529.99元[139] - 综合收益总额为16,393,486.91元[139]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039,125.00元[139]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9,868,440.74元[139] - 其他项目变动为-800,000.00元[139] - 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6,764,171.17元[138]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7,451,166.64元[140] - 本期所有者权益增加12,946,639.18元,增幅4.08%[140] - 综合收益总额贡献11,907,514.18元,占权益变动的91.97%[140]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1,039,125.00元[140]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达330,397,805.82元[140] - 公司注册资本为73,099,561元(7,309.9561万元)[141] 财务报告和会计政策 - 合并报表范围涵盖8家子公司及孙公司[142]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4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的投资[153] -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4] -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15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同时满足两项条件:业务模式既收取合同现金流又出售,且合同现金流仅为本金和
冠石科技(605588)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88,282,546.72元,同比增长4.49%[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5%至3.88亿元[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97,280.00元,同比下降3.27%[5] - 净利润同比下降3.3%至2219.7万元[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950,232.73元,同比下降7.95%[5] - 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股,同比下降28.57%[5] - 稀释每股收益0.30元/股,同比下降28.57%[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5%,减少3.57个百分点[6]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216.58万元,同比下降3.8%[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0元/股,较2021年同期的0.42元/股下降28.6%[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1%至799.9万元[18] - 支付给职工现金3867.23万元,同比增长36.1%[2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2.44亿元,同比下降26.4%[22]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591.1万元[1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457,837.37元[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245.78万元,较2021年同期-7431.77万元改善69.8%[2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034.75万元,同比扩大634.2%[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3.18亿元,同比增长4.4%[21] - 投资支付现金2.45亿元,较2021年同期100万元大幅增加[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92亿元,较期初4.32亿元下降55.4%[23] - 收到税费返还177.62万元,同比增长2366.5%[2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1,394,592,249.34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80%[6]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1.8%至13.95亿元[14][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54,880,115.9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3%[6]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5.5%至4.22亿元[14] - 存货同比增长20.9%至1.27亿元[14]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28.9%至6357.7万元[15]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64.2%至2.99亿元[1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3,247,047.27元,其中政府补助3,262,327.41元[7] - 利息收入大幅增长至871万元(去年同期62.8万元)[18]
冠石科技(60558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34%至13.97亿元(2020年:11.05亿元)[25][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71%至9865.61万元(2020年:9075.07万元)[25][35]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96,691,902.44元,同比增长26.34%[80][82] - 营业利润达113,153,852.25元,同比增长7.32%[80]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8,656,105.08元,同比增长8.71%[80] - 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8,656,105.08元[5] - 2021年母公司实现净利润35,285,014.44元[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211,767,312.28元,同比增长29.61%[82] - 研发费用30,556,414.88元,同比增长46.26%[82] - 销售费用12,862,446.40元,同比增长55.07%[8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制造业营业收入12.80亿元,同比增长26.52%,毛利率12.75%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87] - 贸易业务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24.90%,毛利率18.54%同比下降6.53个百分点[87] - 半导体显示器件营业收入12.80亿元,同比增长29.09%,毛利率12.79%同比下降2.02个百分点[87][88] - 外销收入5478万元,同比增长173.41%,毛利率43.21%同比下降10.93个百分点[87] - 偏光片销售量3131.88万片,同比增长27.31%,生产量3185.65万片同比增长29.58%[89] - 功能性器件销售量2.65亿片,同比增长28.54%,生产量2.82亿片同比增长33.03%[89] - 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9.67亿元,同比增长28.92%,占总成本比例79.83%[91] - 半导体显示器件直接材料成本9.76亿元,同比增长32.12%,占总成本比例80.52%[92] - 偏光片业务毛利率远低于其他产品[140]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资产规模为816.0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65%[11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布局超高清(4K/8K)及大尺寸液晶面板产业[128][129] - 公司计划进军车载显示偏光片市场[130] - 公司功能性器件产能将大幅增长[129] - 公司未来三年重点发展超高清大尺寸液晶面板业务[131] - 公司目标实现显示行业全产业链覆盖[128][131] - 目标三年内完成向技术型企业转型升级[132] - 重点研发OLED材料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132] - 显示行业竞争激烈需通过规模化生产降本增效[134]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8.10%至2209.26万元(2020年:1.01亿元)[25][26]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至1.02亿元(前三季度合计为负)[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092,577.66元,同比下降78.10%[8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1,319,947.24元,同比大幅增长431.30%[82] - 公司从关联方张建巍拆入资金总计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1500万元于2021年3月15日借入,2000万元于2021年3月25日借入[19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48.09%至9.32亿元(2020年末:3.76亿元)[25][27] - 总资产同比增长46.79%至12.47亿元(2020年末:8.50亿元)[25][27]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为4.40亿元,较上期增长181.29%,占总资产35.26%[101][10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金额为5831.58万元,较上期增长677.54%,主要因理财产品投资增加[101][103] - 短期借款期末金额为4931.88万元,较上期减少68.48%[101][109] - 在建工程期末金额为5535.97万元,较上期增长690.00%,主要因募投项目投入增加[101][107] - 应付账款期末金额为1.82亿元,较上期减少31.10%[101][111] - 递延收益期末金额为2240.27万元,较上期增长2254.75%,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101][113] - 受限资产总额为1901.01万元,包括货币资金807.29万元及抵押担保固定资产648.11万元[116] 研发投入和技术能力 - 研发投入总额为3055.6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9%[98] - 研发人员数量为61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8.21%[99] - 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61名[75] - 已取得2项发明专利及69项实用新型专利[75]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2.6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90.58%,其中最大客户占比54.89%[93][9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9.4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82.48%,最大供应商占比41.55%[95][97]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重90.58%[135]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重82.48%[136] - 客户集中度高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135]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1558.15万元(2020年:411.52万元)[30] 产能和生产线 - 偏光片产能较2020年末增加25%至10条生产线[37] - 公司建成投产3条液晶面板生产线[60] 行业和市场数据 - 2020年LCD与OLED手机面板出货量占比分别为55.38%与44.97%[44] - 2020年刚性AMOLED出货量为3.07亿片,柔性AMOLED出货量为2.75亿片[45] - 预计2025年刚性AMOLED出货量达4.40亿片,柔性AMOLED出货量达6.01亿片[45] - 2022年1月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2.91%至2245.3万片[47] - 2022年1月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同比增长3.52%至1469.5万平米[47] - 2022年1月全球LC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20.43%至1609.6万片[47] - 2022年1月全球LCD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同比增长20.29%至288.1万平米[47] - 2020年中国大陆占全球LCD面板产能56.03%[49] - 2020-2024年国内LCD面板产能复合增速11.72%,从1.38亿平方米增至2.15亿平方米[49] - 2020-2024年偏光片需求复合增速11.63%,从3.04亿平方米增至4.72亿平方米[49] - 预计2023年中国OLED产能达1275万平方米,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17%[122] - 预计2023年韩国OLED产能达5500万平方米,中韩合计占全球OLED产量98%以上[122] - 超高清视频产业目标2022年总体规模超4万亿元[125] - 2022年4K电视终端全面普及,8K电视终端销量占比目标超5%[125] 盈利模式和业务构成 - 功能性器件产品全部为根据客户需求专门定制的非标准零部件[57] - 信号连接器产品包括整机线束、转接板、同轴线、屏幕测试线、FFC柔性扁平电缆等[58] - 液晶面板由液晶玻璃、偏光片、PCB基板、柔性IC、异方向性导电胶膜等材料组成[59] - 生产辅耗材包括缓冲材、感压纸、光电显示用胶带等产品[61] - 特种胶粘材料包括胶带、搭扣、泡棉、保护膜、标签等各类产品[62] - 公司采用原料自购、受托加工和贸易三种盈利模式[63][64]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组织生产[67] - 公司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68] - 公司通过多业务协同发展和自动化生产控制成本[71] 子公司表现 - 南京合邑电子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72.57万元,营业成本6,505.19万元,净利润1,006.47万元,总资产9,514.45万元,净资产1,159.58万元[120] 股东回报和利润分配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3,528,501.44元,占母公司净利润的10%[5] - 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74,699,849.38元[5]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5元(含税)[5] - 总股本73,099,561股,共派发现金红利9,868,440.74元[5] - 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00%[5] - 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5] - 公司2021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35,285,014.44元,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3,528,501.44元[174] - 公司2021年度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74,699,849.38元[174]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5元(含税),总股本73,099,561股,共派发现金红利9,868,440.74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00%[174] 财务比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10.46个百分点至17.07%(2020年:27.53%)[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11.90个百分点至14.55%(2020年:26.45%)[26] 风险因素 - 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偏光片卷材影响最显著[141] -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可能冲击全球产业链[141] - 下游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可能减少材料采购量[140] 公司治理和人员构成 - 董事长张建巍持股45,833,333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132.93万元[151] - 董事兼总经理门芳芳持股1,416,667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100万元[151]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顺利持股50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70万元[151] - 独立董事廖冠民年度税前报酬总额6万元[151] - 监事会主席杜宏胜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4.38万元[151] - 监事赵颖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3.21万元[151] - 副总经理刘连海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8.3万元[151] - 副总经理吴琦年度税前报酬总额60.53万元[151] - 财务总监潘心月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2.5万元[15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年度报酬总额517.85万元[15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实际获得税前报酬总额为517.85万元[156] - 副总经理吴琦因个人原因于2022年2月17日离任[152][157] - 副总经理刘连海因个人原因于2022年2月28日离任[152][157] - 独立董事廖冠民自2018年10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任教[152] - 监事会主席杜宏胜自2007年7月至2019年9月担任公司销售总监[152] - 监事黄璜自2017年7月起在上海涌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经理[154] - 财务总监潘心月自2013年11月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152] - 监事赵颖自2008年6月至2019年9月担任公司营业管理部经理[152] - 公司股东祥禾涌原、涌杰投资等受同一基金管理人上海涌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154] - 董事、监事报酬经董事会、监事会决策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56]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743人,其中母公司400人,主要子公司343人[169]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530人(71.3%),销售人员39人(5.2%),技术人员61人(8.2%),财务人员21人(2.8%),行政人员66人(8.9%),其他人员26人(3.5%)[169]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博士研究生0人,硕士研究生2人(0.3%),本科91人(12.2%),专科183人(24.6%),高中及以下467人(62.9%)[169] - 公司劳务外包工时总数102.79万小时,支付报酬总额2,388.49万元[173]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6人[169] 董事会和委员会活动 - 公司2021年召开董事会会议9次全部为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无现场会议[161] - 公司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财务报告及审计事项[163][164] - 公司提名委员会2021年召开1次会议修订提名委员会工作细则[165] - 公司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1年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0年度薪酬[166]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方案和2021年度财务预算方案[159]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159]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59]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60]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向中信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并由关联人提供担保[159]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开立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并授权签署监管协议[159] 投资和理财活动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发生额为2.55亿元人民币,未到期余额为5500万元人民币[200]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发生额为9000万元人民币,未到期余额为331.577109万元人民币[200] - 公司委托理财总额为3.45亿元人民币,未到期总余额为5831.577109万元人民币[200] 环境和社会责任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环保事故或处罚,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环保法规[183] - 公司通过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84] - 公司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管理规定》《节约水电气管理规范》等环保规章制度[184] - 公司未披露其他环境信息[184] - 报告期内未采取减少碳排放措施[185] 承诺和锁定期安排 - 实际控制人张建巍承诺股份锁定期至2024年8月12日[187] - 股东门芳芳、王顺利承诺股份锁定期至2024年8月12日[188] - 股东镇江冠翔承诺股份锁定期至2024年8月12日[188] - 股东泷新投资、涌杰承诺股份锁定期自2020年4月10日起12个月[188] - 董监高承诺在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87][188]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87][188] - 股东投资、祥禾涌原、涌济铧创承诺股份锁定期满后减持将遵守监管规定并履行信息披露程序[189]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89] - 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89]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89]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89] - 张建巍承诺不从事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或投资竞争性机构[190] - 关联交易将按市场公允价格进行并履行信息披露程序[190]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90]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190] - 所有承诺均长期有效且不可因职务变更放弃履行[189][190] 审计和合规 - 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350,000元[195] -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年限为3年[195] - 公司聘任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95] - 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96] - 公司无违规担保情况[194] - 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94] - 公司无业绩承诺及商誉减值测试相关事项[194] - 公司对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进行了说明[194] - 公司未达到盈利预测的情况不适用[194] - 公司未面临退市风险[196]
冠石科技(605588)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5%[5]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0.8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84%[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18%[5]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1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1%[5]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4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75%[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2.8%至10.81亿元,2020年同期为7.57亿元[20] - 净利润同比增长8.3%至6719.25万元,2020年同期为6203.65万元[21] - 基本每股收益1.18元/股,较2020年同期1.13元/股增长4.4%[22]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股,同比下降33.9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7.2%至9.44亿元,2020年同期为6.42亿元[20][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7.2%至2266.61万元,2020年同期为1149.09万元[21] 现金流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5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4.99%[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7953万元,2020年同期为正值4299.06万元[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53.2%至11.41亿元,2020年同期为7.45亿元[24]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现金6363.39万元,同比增加2181.65万元(34.3%)[25] - 投资支付现金3925.86万元,同比增加425.86万元(12.2%)[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1.03亿元,同比减少1388.79万元(-11.9%)[25]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7409.54万元,同比恶化1267.41万元[25] - 吸收投资收到现金4.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30亿元,同比减少2195.31万元(-14.4%)[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额5.99亿元,同比增长44723.55万元(294.1%)[25] - 偿还债务支付现金8200万元,同比增加3800万元(86.4%)[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57亿元,同比增长29975.64万元(519.3%)[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02亿元,同比增长39107.72万元(353.8%)[2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加356.82百万元至513.18百万元增幅228.2%[16]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43.78百万元至344.00百万元增幅14.6%[16] - 存货较期初增加32.04百万元至114.51百万元增幅38.9%[16] - 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52.70百万元至59.71百万元增幅752.1%[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期初增加10.74百万元至18.24百万元增幅143.2%[16] - 资产总额较期初增加439.00百万元至1,288.79百万元增幅51.6%[16][17] - 短期借款较期初减少12.07百万元至144.38百万元降幅7.7%[17] - 应付账款较期初减少74.71百万元至189.14百万元降幅28.3%[17]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2.8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1.66%[6]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9.00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39.61%[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139.6%至9亿元,2020年同期为3.76亿元[18]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233.9%至6.27亿元,2020年同期为1.88亿元[18]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52.7%至1.95亿元,2020年同期为1.27亿元[18] 非经常性损益及政府补助 - 第三季度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41万元人民币[8] 股权结构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4,491户[12] - 控股股东张建巍持股45,833,333股占比62.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