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洁能(605111)
icon
搜索文档
新洁能涨2.02%,成交额1.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54.4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57
股价表现 - 9月26日盘中上涨2.02%至36.40元/股 成交额1.20亿元 换手率0.80% 总市值151.1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54.49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270.61万元 大单净流入725.09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7.5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51%、4.21%、19.23% [2]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30亿元同比增长6.44% 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8.03% [2] - 功率器件业务占比95.96% 芯片业务占比2.56% IC业务占比1.1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01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7.38万户较上期减少6.03% 人均流通股5630股增加6.41%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161.14万股较上期增持432.83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国联安中证半导体ETF增持33.91万股至352.45万股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306.05万股 [3]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分立器件 [2] - 概念板块涵盖无人机、氮化镓、低空经济、专精特新、IGBT概念等 [2]
新洁能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49.41万股,成交额1630.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9:36
大宗交易概况 - 2025年9月24日新洁能发生大宗交易成交49.41万股,成交总额1630.53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1.31% [1] - 成交价格33元,较当日市场收盘价36.02元折价8.38% [1] 交易明细分析 - 当日共发生5笔大宗交易,单笔成交金额介于200.31万元至501.6万元之间 [2] - 所有交易成交价格均为33元,与大宗交易均价一致 [2] - 最大单笔交易成交501.6万元(15.2万股),买方为公司资产(主要) [2] 交易参与方 - 机构专用席位作为买方参与两笔交易,单笔金额均为200.31万元(6.07万股) [2] - 卖出方涉及多个营业部,包括公司ME PERS、公部11 11 11 11等 [2] - 部分交易标记为专场交易 [2]
新洁能跌2.02%,成交额1.2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72.2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2: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下跌2.02%至34.01元/股 成交1.25亿元 换手率0.88% 总市值141.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72.25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440.12万元 大单净卖出932.14万元 [1] - 年内股价微涨0.49% 近5日跌0.26% 近20日跌3.13% 近60日涨10.24%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MOSFET/IGBT等半导体芯片及功率器件 功率器件收入占比95.96% 芯片占比2.56% [2] - 所属电子-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 涉及无人机/低空经济/氮化镓/专精特新等概念板块 [2] - 股东户数7.38万户 较上期减少6.03% 人均流通股5630股 较上期增加6.41%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30亿元 同比增长6.44% 归母净利润2.35亿元 同比增长8.0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2.01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161.14万股 较上期增持432.83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国联安中证半导体ETF增持33.91万股至352.45万股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306.05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中国半导体会议要点与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综述_人工智能与本土化是关键驱动力-China Semiconductors (H_A) Conference takeaways and 2Q25 results wrap_ AI and localization as key drivers
2025-09-22 01:00
**行业与公司** **行业**:中国半导体行业(H股/A股)[1] **涉及公司**:GigaDevice、StarPower、Montage、Horizon Robotics、NCE Power、Goodix、Silan、Maxscend、Black Sesame等[1][2][3][8][9][10][1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需求复苏与本地化趋势** - 需求逐步复苏,本地化持续推动增长[1] - AI资本支出趋势转好,因美国科技巨头上调资本支出指引[1] -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AI技术进展(如AI芯片)兴趣增加[1] **2 细分领域动态** - **DRAM**:预计2025年下半年特种DRAM因供应短缺进一步涨价[1] - **NOR闪存**:PC/服务器/汽车对更大容量产品需求推动NOR闪存ASP上升机会[1] - **功率半导体**:工业/新能源需求温和复苏,汽车需求突出,但竞争导致价格承压;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在汽车应用中预计2026年快速放量[1] - **MCU**:出货量增长前景稳健,价格预计基本稳定[1] - **芯片本地化**:MCU/功率半导体/模拟芯片领域国内生产商收入快速增长[1] **3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 - 覆盖的7家A股半导体公司业绩分化:2家超预期、2家符合、3家低于预期[2] - 半导体需求整体稳健,2025年第二季度平均收入同比增长11%(第一季度为14%)[2] - 按细分领域: - 内存接口芯片(如Montage)收入增长最强(52% YoY)[2] - 功率半导体/智能手机相关芯片厂商表现分化(Silan增长19% YoY,NCE Power下降4% YoY)[2] - Goodix因新兴产品(如超声波指纹传感器)放量收入增长14% YoY,Maxscend因智能手机出货疲软下降13% YoY[2] - Horizon Robotics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8%,因新产品(J6E/M系列)放量及中国L2/L2+渗透率提升[2] **4 投资偏好与股票推荐** - 首选Montage(增长驱动:DDR5渗透推进内存接口芯片增长、新兴产品如PCIe Retimer/MRCD/MDB快速放量、PCIe交换机长期驱动)[3][8][9] - Horizon Robotics(中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提升、新设计获胜、海外业务扩张机会)[3][8][9] - GigaDevice(长期增长潜力:MCU/NOR闪存份额提升、新产品如DRAM/模拟芯片扩张)[3][8][9] **5 估值与预测调整** - 上调GigaDevice、Goodix、Silan的盈利预测和目标价[4][7][13] - GigaDevice目标价从175元上调至209元(基于50倍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上半年PE,原为45倍),因DRAM业务增长前景优于预期[7][13][94] - Goodix目标价从79元上调至88元(DCF估值),因新产品放量和盈利前景改善[7][13][97] - Silan目标价从15.9元上调至18.7元(36倍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PE),因下游需求前景改善[7][13][101] --- 其他重要内容 **1 全球与中国半导体销售对比** - 2024年中国半导体销售复苏18% YoY至1830亿美元,占全球总值约30%[14]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半导体销售(除内存外)同比增长27% YoY[14] - 2025年7月中国半导体销售同比增长12% YoY,全球增长26% YoY[14] **2 内存与互联芯片市场扩张** - 全球内存互联芯片市场规模从2020年7.68亿美元增至2024年11.7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CAGR为27.4%至50亿美元[40][43] - PCIe互联芯片(如Retimer和Switch)市场规模从2022年4.69亿美元增至2024年22.9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CAGR为22.6%至77.6亿美元[41][46] - Montage预计在中国PCIe Retimer市场占据60-70%份额,并有望在海外市场因自研SerDes IP获得份额提升[42] **3 库存与供需指标** - 中国功率器件公司库存天数在2025年第二季度低于历史平均水平[76][77] - 全球MCU和模拟芯片公司库存天数在2025年第二季度呈下降趋势[78][79][85][87] **4 公司具体展望** - **GigaDevice**: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DRAM业务ASP环比增长20-30%,NOR闪存7月提价约10%,MCU价格稳定,模拟芯片为长期增长驱动[91][92][93] - **Silan**:聚焦汽车领域,碳化硅器件预计2026年放量,未来几年年资本支出约50-60亿元[103] - **StarPower**(非覆盖):2025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6%,可再生能源(+53% YoY)和家电(+63% YoY)强劲,工业控制疲软(-17% YoY)[105] **5 风险与冲突披露** - 美银证券与所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关系,可能产生利益冲突[6] - 报告仅供指定收件人使用,未经授权禁止分发[7] --- **数据引用来源**: [1][2][3][4][6][7][8][9][10][11][13][14][40][41][42][43][46][76][77][78][79][85][87][91][92][93][94][97][101][103][105]
能源电子月报:功率公司业绩回暖,汽车与数据中心增长趋势明确-20250917
国信证券· 2025-09-17 11:05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2] 核心观点 - 功率半导体行业业绩回暖 收入与盈利能力逐步修复改善 汽车与数据中心仍为主要增长方向[4] - 行业步入改善阶段 整体利润为近8个季度新高 市场份额持续做大[6] - 需求端数据中心 新能源汽车保持加速增长 汽车智能化与功率段持续提升带来功率器件用量增长[6] - 汽车中低压功率器件国产替代空间仍大 汽车仍为最主要增量市场[6] - 数据中心用电量指数型增加 功率器件需求加速提升 SiC/GaN迎来增量空间[6] - 随着电动化单品红利逐步释放 产业增量主要来自于碳化硅等器件应用在汽车 数据中心打开增量空间[6] - 产能扩展回归理性 结构向BCD工艺等电源管理产品过渡 产品从单一功率半导体逐步向产品解决方案发展[6] - 覆盖市场从国内逐步向海外扩展[6] - 在需求温和复苏背景下 价格企稳 随着头部公司市占率提升整体有望保持稳步增长[6] 功率半导体业绩回顾 - 2Q25行业营收基本实现同环比增长 收入体量进一步提升[7] - 工控与消费等传统应用领域保持平稳 新能源汽车应用仍为主要增长领域 服务器电源需求增速最快[7] - 中低压功率器件如MOS 二极管等在国产份额提升 汽车智能化及整车增长推动下加速渗透[7] - 高压超结MOS及IGBT基本进入同比低基数改善阶段 二季度光伏抢装拉动营收 数据中心功耗增加带动MOS需求增长[7] - 整体功率公司基本实现同环比增长 营收持续增加对应国产市场份额持续提升[7] - 功率公司利润端进入改善阶段 整体利润为过去8个季度新高[14] - 二季度随着行业需求回暖 受益于汽车 算力等高门槛市场渗透率提升 价格基本稳定 行业盈利情况持续改善[14] - 中低压器件延续稳定态势 扬杰科技 捷捷微电实现同环比增长[14] - 高压器件随价格企稳 需求增加 相关厂商斯达半导 东微半导实现同环比增长[14] - 回顾过去两年 行业经历了需求调整 供给释放带来价格竞争 整体利润水平下降[14] - 进入2025年 需求改善 由供给带来的价格竞争逐步放缓 头部厂商份额持续增加 头部厂商利润走向改善[14] - 行业各公司毛利率与存货周转天数基本保持改善[20] - 剔除产品结构 折旧等因素影响各公司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20] - 库存端 行业存货水位保持健康 随需求回暖 部分公司周转加快[20] - 当前行业企稳明确 产品价格逐步稳定 消费 工业等基本盘平稳 汽车 算力相关应用打开增量市场 行业走向回暖[20] 新能源汽车领域 - 我国7月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126万辆(YoY+27.4% MoM-5.0%) 产量124万辆(YoY+26.3% MoM-2.0%) 单月新能源车渗透率为48.7%[5] - 我国新能源汽车峰值功率200kW以上的主驱占比由22年的9%提升至25年1-7月的25% 100kW以下的低功率车型占比由22年的26%降低至22%[33] - 电驱最高峰值功率由22年255kW升至25年7月的580kW[33] - 我国25年1-7月新能源上险乘用车主驱模块中SiC MOSFET占比为17.9%[36] - SiC MOSFET模块电控搭载量占比由22年10.2%增加至25年1-7月的17.9%[36] - Si MOSFET电控搭载量占比由22年12.2%下降至至25年1-7月的1.4%[36] - 我国25年1-7月新能源上险乘用车主驱模块中IGBT模块国产供应商占比约87.0%[36] - 主驱IGBT模块主力厂商芯联集成 时代电气 士兰微 斯达半导领先优势逐步确立 海外厂商份额逐步下降[5] - 25年1-7月比亚迪半导体累计主驱电控搭载量约占24.6% 时代电气占16.0% 芯联集成约占10.2% 斯达半导占10.8% 士兰微约占14.1% 宏微科技约占2.8%[36] - 800V车型中碳化硅车型渗透率由23年20%不到增至25年1-7月的76% 而目前800V车型渗透率尚未超过15%[40] - 25年1-7月碳化硅车型中10-18万车型占比提升至8.1% 25万以下车型占比超43%[47] 数据中心应用 - 预计未来五年全球服务器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18.5%[62] - 加速服务器需求增长和非加速服务器的强劲复苏将推动市场规模在2029年达到5920亿美元[62] - 北美大型CSP仍是AI Server需求同步增长[62] - 随着中国CSP厂商进入资本开支扩张期 国内市场有望复制北美数据中心增长路径[62] - 随着数据中心扩建 电源需求指数型增加 有望带动功率器件[62] - SiC GaN加速渗透[59] 新能源发电与光储应用 - 8月20kW 50kW 110kW光伏逆变器价格保持稳定[71] - 8月逆变器出口台数为548万台 同比+31% 环比-1%[71] - 8月出口金额为8.88亿美元 同比+20% 环比+9%[71] - 随着高功率逆变器占比提升单价有所修复[71] - 国内储能从强制配走向市场化 海外大储需求走强 功率器件同步受益[5] - 25年8月国内储能招标同环比超预期[71] - 根据CESA统计 1H25中国企业新获海外储能订单/合作规模同比增长220.28% 大储需求旺盛[71] 交期与价格跟踪 - 库存回归健康水位 海外厂商产品交期拉长 价格逐步企稳 行业陆续走向改善期[5] - 根据TTI 除部分IGBT产品外 大部分品类产品近半年交期稳定 供给端基本触底企稳[77] - 低压MOSFET 高压MOSFET产品 小信号晶体管及小信号二极管基本保持稳定[77] - 2Q25后海外厂商产品交期逐步拉长[77] - 随着下游库存去化基本完成 补库需求带来市场温和复苏[7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相关公司扬杰科技 新洁能 华润微 士兰微 东微半导 斯达半导 捷捷微电 芯联集成 华虹半导体在新器件 新工艺及新市场的拓展[6] - 碳化硅下游加速渗透 衬底进入6英寸向8英寸转换阶段 头部衬底企业有望受益 建议关注产业上游的天岳先进等公司[6]
新洁能:关于变更公司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1 13:11
保荐代表人变更 - 广发证券作为新洁能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的保荐人 因原保荐代表人朱孙源工作变动不再担任公司保荐代表人工作 广发证券委派陈颖超接替朱孙源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1] - 原保荐代表人范毅和朱孙源负责相关保荐工作 变更后由陈颖超接替朱孙源履行持续督导职责以保证持续督导工作的有序进行 [1]
新洁能(605111) - 关于变更公司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2025-09-11 08:30
保荐代表人变更 - 公司2025年09月12日收到广发证券变更保荐代表人通知[2][3] - 原保荐代表人朱孙源因工作变动不再担任,陈颖超接替[2] - 变动后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持续督导保荐代表人为范毅和陈颖超[2] 新保荐代表人情况 - 陈颖超是保荐代表人,有丰富业务经验[4]
新洁能涨2.03%,成交额1.6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44.9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2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33.68元/股,上涨2.03%,总市值139.88亿元,成交额1.63亿元,换手率1.18%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44.97万元,特大单买入261.05万元(占比1.60%)且卖出306.24万元(占比1.88%),大单买入3414.05万元(占比20.99%)且卖出2723.89万元(占比16.74%) [1] - 年内股价下跌0.49%,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53%、1.38%、13.29% [2] 公司业务与财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MOSFET、IGBT等半导体芯片及功率器件研发销售,收入构成中功率器件占比95.96%、芯片2.56%、IC1.12%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30亿元(同比增长6.44%),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8.0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2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38万户(较上期减少6.03%),人均流通股5630股(较上期增加6.4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161.14万股(较上期增加432.83万股),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联接A持股352.45万股(较上期增加33.91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306.05万股,分列第八和第十大流通股东 [3]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分立器件,概念板块涵盖无人机、低空经济、专精特新、中盘、氮化镓等 [2]
新洁能(605111):1H25业绩稳健增长,新兴应用多维拓展
国信证券· 2025-09-10 15:23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6] 核心观点 - 1H25业绩稳健增长,营收9.3亿元(同比+6.44%),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8.03%)[1] - 2Q25延续回暖趋势,单季度营收4.81亿元(同比+4.21%,环比+7.04%),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7.88%,环比+17.16%)[1] - 汽车电子、机器人及AI算力服务器等新兴应用获头部客户批量订单,多维拓展驱动增长[1][2]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5.03/6.36/7.51亿元,对应PE 28/22/18倍[4] 财务表现 - 1H25毛利率35.07%(同比-1.46pct,环比-1.51pct)[1] - 预计25年营收20.98亿元(同比+14.7%),26年25.93亿元(同比+23.6%),27年30.74亿元(同比+18.6%)[5][18] - 25年预计ROE 11.7%,26年13.4%,27年14.2%[5][18] 产品结构 - SGT MOS:1H25营收4.19亿元(占比45.21%),第三代产品全系列推向市场[3] - Trench MOS:营收2.50亿元(占比26.95%),销量同比+5.7%[3] - IGBT:营收1.32亿元(占比14.26%),第七代产品批量供货,受益光储市场回暖[3] - SJ MOS:营收1.04亿元(占比11.21%),第四代产品在家电、照明市场放量[3] 下游应用 - 汽车电子:占比16%,推出300余款车规级产品,出货8500万颗,交付比亚迪等头部客户[2] - 工业自动化:占比39%,在无人机等领域保持增长[2] - 光伏储能:占比11%,市场逐步回暖[2] - 机器人:占比7%,产品导入关节电机驱动系统,获宇树科技批量订单[2] - AI算力及通信:占比7%,产品应用于海内外头部服务器客户[2] 业务拓展 - 封装业务:车规级TOLL封装产能提升21.8%,TO-247封装产能提升51%[4] - 功率模块:IGBT模块封测产线满产后产能达6万个/月[4] - 智能功率IC:新增IPM产品线,三相IPM在头部白电厂商试产[4] - 海外市场:新加坡子公司完成批量订单交付[4]
新洁能:关于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0 12:39
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25年8月19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注销部分股票期权的议案 [1] - 注销3名离职激励对象已登记但尚未行权的0.95万份股票期权 [1] -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已完成0.95万份股票期权注销手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