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商银行(601825)

搜索文档
沪农商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3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3-08-28 08:58
证券代码:601825 证券简称:沪农商行 公告编号:2023-033 2023 年 8 月 29 日 经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银许准予决字〔2023〕 第 80 号)批准,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在全国银行间 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金融债 券(第一期)"(以下简称"本期债券"),并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 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债券的登记、托管。 本期债券于 2023 年 8 月 24 日簿记建档,并于 2023 年 8 月 28 日 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完毕。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人民币 100 亿 元,品种为 3 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 2.57%。本期债券募集 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满足公司资产负债配置 需要,充实资金来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特此公告。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3 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 担法律责任。 ...
沪农商行(601825)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23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首次注册登记日期为2005年8月23日[9] - 公司注册地址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70号,经历过三次变更[9]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200002[9] - 公司服务热线及投诉电话为021 - 962999[9] - 董事会秘书姓名为俞敏华,证券事务代表姓名为李苇莎[9] -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证券交易所网址为http://www.sse.com.cn[9] - 公司股票种类为A股,上市交易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沪农商行,代码为601825[9]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议情况 - 2023年8月23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应出席董事15名,实际亲自出席14名,15名董事均行使表决权[2]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党委会25次,决策议题183个,其中前置研究讨论议题67个[100] - 《上海农商银行“三重一大”事项清单目录》包含四大类共78个子项[101]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股东大会1次,即2023年6月9日于上海召开的2022年度股东大会[102] - 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11项议案,听取7项报告[102][103] - 报告期内董事会召开4次会议,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2次、通讯方式2次,审议或听取议案77项[115] - 报告期末公司董事会有董事15名,其中执行董事2名、职工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5名、独立董事7名[114][115] - 报告期末公司监事会有监事7名,其中股东监事1名、外部监事3名、职工监事3名[117] - 报告期内监事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或听取议案33项[117] - 报告期末公司有高级管理人员7名,其中行长1名、副行长6名[119] 公司荣誉与评级 - 公司在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中排第310位,较2022年上升159位[10] - 公司在2023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排第194位,较2022年上升14位[10] - 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公司位居第128位[10][14] - 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公司排第474位[14] - 标普全球评级公司对公司长期主体信用评级为“BBB”[14] - 标普信用评级(中国)对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为“AA -”,展望“稳定”[10][14] - 明晟MSCI对公司ESG评级为A[14] - 万得WIND对公司ESG评级为BBB[14] 公司分红情况 - 已向截至2023年6月27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普通股股东派发2022年度现金红利,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4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2.9840000019亿元(含税)[3] - 公司向普通股股东派发2022年度现金红利,每股0.342元(含税),共计32.984亿元(含税)[123] 公司业务网点覆盖情况 - 公司在上海市108个乡镇中,布设网点的乡镇达106个,覆盖率98.15%[12] - 报告期末郊区网点占公司总网点数的四分之三,服务客户占比超70%[67] - 报告期末公司共有363家分支机构,其中上海地区356家,上海以外地区7家;报告期内完成机构调整6家,其中迁址5家(含迁址更名1家),撤并1家[68]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138.86亿元,同比增长7.93%;利润总额85.94亿元,同比增长17.12%;净利润71.51亿元,同比增长18.1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28亿元,同比增长18.47%[15][20] - 2023年1-6月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1.08%,较上年同期上升0.05个百分点;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07%,较上年同期上升0.97个百分点[17][2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13,594.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9%;负债总额12,486.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1%[15][21] - 2023年6月30日贷款和垫款总额6,965.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6%;吸收存款本金9,794.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1%[15][21] - 2023年6月30日不良贷款余额66.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1亿元;不良贷款率0.95%,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21] - 2023年6月30日报备覆盖率432.08%,较上年末下降13.24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4.10%,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17][21] - 2023年6月30日资本充足率15.33%,一级资本充足率12.9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90%,均高于监管要求[17][21] - 2023年1-6月非利息净收入占比24.72%,较上年同期增加4.07个百分点[17] - 2023年1-6月净利差1.67%,较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1.72%,较上年同期下降0.15个百分点[1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性比例59.26%,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2.34%,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19.30%[18] - 2023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138.86亿元,同比增长7.93%[22] - 2023年1-6月公司利息净收入104.53亿元,同比增长2.39%,利息收入226.49亿元,同比增长6.29%,利息支出121.96亿元,同比增长9.88%[23] - 2023年1-6月公司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3.74%,同比下降16个基点,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2.07%,同比下降5个基点;净利差1.67%,同比下降11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1.72%,同比下降15个基点[23] - 2023年1-6月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5.74亿元,同比下降10.35%[22] - 2023年1-6月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5.74亿元,2022年同期为17.55亿元[26] - 报告期内,公司计提所得税费用14.44亿元,同比增长12.29% [26]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3594.7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80.70亿元,增长6.09% [26] - 报告期末,贷款和垫款总额6965.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58.91亿元,增长3.86%,占资产总额51.23% [27] - 报告期末,金融投资总额4685.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48.89亿元,增长16.08% [27] - 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为12486.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29.85亿元,增长6.21% [29] - 报告期末,公司吸收存款本金为9794.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59.31亿元,增长3.81% [29] - 报告期末公司股东权益为1108.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0.86亿元,增长4.81%[30]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12.5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41.60亿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2.42亿元[30] -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较上年末减少32.16%,衍生金融资产增加103.83%,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33.15%[31] - 长期股权投资较上年末增加283.75%,拆入资金增加71.00%,衍生金融负债增加31.94%[31]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较上年末增加66.96%,其他负债减少59.17%,其他综合收益增加89.56%[31]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182.63%,汇兑收益减少68.73%,其他业务收入增加711.53%[31] - 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272.34%,其他收益增加3966.53%,其他业务成本增加170.61%[31] - 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031.89%,营业外支出增加414.49%[31] - 报告期末集团净利息收益率1.72%,较上年同期降15个基点,较上年末降11个基点;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同期降16个基点,较上年末降10个基点;负债成本率较上年同期降5个基点,较上年末降2个基点[73]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4.33亿元,同比增长29.19%,在营业收入中占比24.72%,同比上升4.07个百分点[7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6.21%,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合计同比增长49.77%[75] - 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率为0.95%,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降0.02个百分点[77] - 报告期末集团关注类贷款占比为0.80%,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77] - 报告期末集团逾期贷款占比为1.36%,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77] 公司贷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贷款和垫款总额为6965.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6%,不良贷款总额为66.07亿元,增加4.27%[33]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为1.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0.39%,制造业为0.69%[33] - 2023年6月30日贷款和垫款总额为696,514,134千元,不良贷款余额为6,606,566千元,不良贷款率为0.95%;2022年12月31日贷款和垫款总额为670,623,035千元,不良贷款余额为6,335,792千元,不良贷款率为0.94%[34] - 2023年6月30日正常类贷款迁徙率为0.71%,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为31.62%,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17.85%,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5.10%[34] - 2023年6月30日前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合计24,696,695千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比例为3.55%[34][35] - 2023年6月30日逾期贷款合计9,492,457千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比例为1.36%,较上年末减少1.49%;重组贷款为623,528千元,占比0.09%,较上年末增加38.90%[35] - 2023年6月30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和垫款预期信用损失减值准备期末余额为28,252,745千元;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贷款和垫款预期信用损失减值准备期末余额为293,223千元[35] - 2023年6月30日房屋及建筑物抵债资产金额为41,200千元,计提减值准备为 - 15,356千元;2022年12月31日金额为41,200千元,计提减值准备为 - 14,728千元[35] 公司资本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为108,141,605千元,其他一级资本为243,752千元,二级资本为20,111,690千元,资本总额为128,497,047千元[36] - 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107,633,882千元,一级资本净额为107,877,635千元,资本净额为127,989,324千元[36] - 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风险加权资产为834,665,256千元,其中信用风险加权资产为779,905,525千元,市场风险加权资产为10,068,505千元,操作风险加权资产为44,691,225千元[36] - 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90%,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92%,资本充足率为15.33%[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一级资本净额为107,877,635千元,杠杆率为7.48%;本公司一级资本净额为101,384,530千元,杠杆率为7.42%[37] - 报告期末,集团合并口径下信用风险暴露缓释前总额为1,395,333,391千元,缓释后为1,325,267,752千元[37] - 报告期末,集团合并口径下标准法市场风险资本要求为8.05亿元,操作风险资本要求为35.75亿元[37] 公司银行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为66.21亿元,占集团营业收入的47.68%,利润总额39.06亿元,占比45.44%[39] 公司对公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末,本公司对公贷款余额74,374.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1.35亿元,增幅7.93%;对公存款余额4,660.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05亿元,增幅1.59%[40]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制造业贷款余额88,843,227千元,较上年末增长9.57%;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83,249,587千元,较上年末增长16.90%[40] - 报告期末,本公司公司客户总数34.2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0.65%;总行级战略客户数895户,较上年末新增43户,增幅为5.05%[40][42] - 报告期末,本公司对苏浙皖三省在沪企业整体授信规模超3,800亿元,授信余额超1,700亿元,累计服务
沪农商行(601825)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7 16:0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沪农商行营业收入为68.32亿元,同比增长7.49%[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0亿元,同比增长12.44%[2] - 经营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0,227千元,同比下降103.61%[2] - 资产总额为1,320,958,312千元,较上年末增加3.09%[2] - 营业利润达到4,444,259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3%[22] - 净利润为3,601,208千元,同比增长12.1%[22]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资产规模达到9620.4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5.56亿元,增幅1.97%[6] -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发放贷款和垫款等资产规模较大,资产总计达到1,320,958,312人民币[20] 不良贷款情况 - 不良贷款率为0.97%,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4] - 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97%,拨备覆盖率为422.66%[6] 客户及贷款情况 - 公司客户总数达34.05万户[6] - 公司对公贷款余额达4687.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9.64亿元,增幅3.30%[6] - 公司绿色信贷余额增长10.66%,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达17.75%[8] - 农业战略客户金融服务持续加强,涉农贷款余额达到651.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39亿元[11] - 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为7,171.7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4.62亿元,增幅2.94%[11] - 个人客户数(不含信用卡客户)达到2,123.0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8.63万户,增幅1.37%[11] - 个人线上渠道用户数为580.8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31%,电子渠道承载了全行95.53%的理财和86.20%的基金交易[12] - 个人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为1,873.9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7.10亿元,降幅1.94%[12] 业务拓展与创新 - 公司成功接入上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投标保函平台,落地首单业务[8] - 公司债券承销规模达115.66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占比100%[8] - 公司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763.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22亿元,增幅7.19%[10] - 公司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663.0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95亿元[10] - 公司普惠在线贷款余额达188.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44亿元[10] - 公司发行重点客群专享产品,单款产品募集规模突破11亿元,持续提升客群经营赋能和客户价值创造水平[14] 技术与数字化发展 - 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持续夯实基础能力,丰富技术标准,提升研发效率,获得金融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奖项[14] - 公司手机银行7.0项目完成预定目标,全方位提升APP线上运营化能力,助力各类零售业务进一步发展[15] - 公司核心账务系统业务时段可用率保持100%,完成全国“两会”重保任务,提供安全稳定的金融服务[15] 股东情况 - 公司股东总数为193,104户,前十名股东中包括国有法人和保险公司,持股情况稳定[15] - 公司已触发稳定股价事项,计划通过增持股份来稳定股价,相关内容详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公告[18] 投资与筹资活动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774.41亿元,较上年同期24478.67亿元有所下降[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38720.16亿元,较上年同期41429.74亿元有所下降[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301.48亿元,较上年同期7000亿元有所增加[25]
沪农商行(60182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0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16%[5] - 公司2022年资产总额为2562.7亿人民币,吸收存款本金为943.5亿人民币[5] - 公司2022年拔备覆盖率为2.82%,资本充足率为15.28%[5] - 公司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3.42元,共计32.98亿元[11] - 集团资产总额达1.28万亿元,年内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归母净利润近110亿元[15] - 集团不良贷款率为0.94%,拨备覆盖率445.32%[16] - 2022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2,813.99亿元,增幅为10.62%[22] - 零售AUM规模接近7,000亿元,保持两位数增速,理财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22] - 零售贷款规模近8亿元,户均153万元,且均为信用或保证类贷款[25] - 上海农商银行在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位居第124位,较上一年上升25位[37]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坚守普惠金融,服务“三农、小微、科创、社区居民”,深入做新型现代“三农”金融业务[40] - 公司坚定数字转型,用科技引领业务经营,培养数据思维,构建完整的双速IT机制[41] - 公司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总部设在上海,客户基础广泛扎实[42] - 公司在上海市108个乡镇中布设网点,覆盖率达98.15%,与当地政府和企业保持紧密合作[43] - 公司将深度融入上海“五个新城”建设和“三大任务”实施进程[doc=160] - 公司将加速打造“五大金融服务体系”,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金融科技支撑体系[doc=160] - 公司将深化零售转型,提供专业稳健的财富管理与便捷高效的零贷业务[doc=16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7] - 公司财务报表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9] - 公司法定代表人、行长、首席财务官、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10] - 公司形成了党委会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权责法定、边界清晰、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构体系[167] - 公司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党委在公司治理架构中的法定地位,保障“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机制[167] - 公司股东按照公司章程规定享有权利并履行义务,未发现股东违反公司章程规定滥用权利损害公司、其他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情况[167]
沪农商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6 08:26
全景网:https://rs.p5w.net/html/136974.shtml 会议召开方式:视频直播和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星期五)至 5 月 9 日(星期二) 16:00 前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 过本公司邮箱 ir@shrcb.com 进行提问。本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 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证券代码:601825 证券简称:沪农商行 公告编号:2023-010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发布本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 深入地了解本公司 2022 年度经营成果、财务状况,本公司定于 2023 年 5 月 10 日(星期三)下午 15:00-17:00 举行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 就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 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上证路演中心:h ...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3:2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时间为2022年5月26日9:00 - 10:00,参与单位有东北证券、九泰基金等 [1] - 地点为线上交流 [1] - 接待人员为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1] 战略规划 - 2020 - 2022年是本轮战略收官之年,使命是“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愿景是“打造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建设具有最佳体验和卓越品牌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核心战略为“坚持客户中心、坚守普惠金融、坚定数字转型” [1] - 2022年是新一轮三年战略编制之年,未来保持使命、愿景、核心战略不变,围绕五大体系建设展开新策略,包括三农、科技、绿色、大财富管理、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1] 资产结构配置与信贷投放 - 2022年根据宏观政策和稳增长要求,有序扩大信贷投放,提升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比,债券资产预计维持稳定 [1] - 信贷投放思路是稳定总量增长并调整结构,加大对三农、普惠等领域支持,加快零售转型 [1] 科创金融业务 - 2019 - 2021年全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年均复合增速超40%,占对公贷款占比从2019年的7.7%提升到21年末的12.8% [1][2] - 科技型企业客户数量从2019年的886户增长到2021年末的2000余户 [2] - 截至一季度末,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达555.66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29.90亿元 [2]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_
2022-11-19 03:02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601825,证券简称沪农商行,于 2022 年 5 月 11 日 9:00 - 10:30 召开业绩说明会 [1] - 接待人员包括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力等多位领导及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 [1] 竞争优势 - 有广泛扎实的客户基础,扎根上海 70 多年,市郊网点覆盖面广,客户沉淀率和忠诚度高 [1] - 服务聚焦、沟通效率高,组织架构扁平,决策层级少,能在总行层面与客户直接交流对接 [1] - 干部年轻化,7 位高级管理人员中 5 位为“70 后”,中层干部“80 后”占比高 [1] - 股权结构清晰,公司治理稳健,吸引实力强、治理优的股东,独立董事占比近 40%,为决策提供支撑 [1] 业务增长方向 区域 - 中短期聚焦“五个新城”,利用郊区优势和业务定位与上海规划方向保持一致 [1] - 中长期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大对区域创新平台、产业的金融服务,做好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金融服务 [1] 客户 - 聚焦“三农、小微、科创和社区居民”,加强研究,构建扩大营销场景,成为小散客群业务“主办行”和情感“归宿地” [1] 特色业务 - 打造五大特色金融服务体系,包括三农、科技、绿色、大财富管理和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2] 信贷投放 总体思路 - 2022 年保持规模增长,加快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 [2] 重点方向 - 加大对三农、小微、科技型、绿色、实体制造型企业信贷支持,助力复工复产和保障保供 [2] - 加快零售转型,扩大零售贷款投放,提高非住房按揭贷款占比 [2] - 优化信贷结构,压降票据转贴现规模 [2] 房地产业务 - 报告期末制造业贷款和房地产贷款“一升一降”,房地产业贷款余额 1093.82 亿元,不良贷款余额 13.59 亿元,不良率 1.24%(集团口径),风险可控 [2] - 下阶段落实监管要求,支持城市更新等项目,满足刚需及改善型住房按揭需求,布局优质资产,优化信贷结构 [2] 财富管理 现状 - 截至 2021 年末,个人客户(不含信用卡客户)1967.26 万户,个人客户 AUM 总规模 6198.40 亿元,非储蓄 AUM 占比 37.7%,同比增长 3.2 个百分点,理财产品总规模 1669.1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7.96%,代理基金收入同比增长超 5 倍 [2] 发展方向 - 2022 年围绕客户中心战略,聚焦客户分层分类经营、财富平台建设和养老财富管理需求,打造特色品牌 [2] 疫情影响及应对 影响 - 3 月以来上海疫情对公司对公贷款及线下零贷业务规模增长有短期影响 [3] 应对 - 出台“扫码行动直通车”、普惠金融助力抗疫 20 条,设立 200 亿纾困、100 亿保供、100 亿专项消费信贷额度,推出“六免三对折”减费让利 [3] 机遇与展望 - 认为疫情影响短期,上海经济预计前低后高,公司将顺势而为,提升服务线上化程度和业务办理效率,助力经济发展 [3] 资产质量 现状 - 2021 年银行口径不良贷款率 0.94%,较上年末下降 0.02 个百分点 [3] 原因 - 经营理念稳健,构建健全风险治理架构,决策链扁平,科技赋能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3] 展望 - 全面评估存量客户,对困难企业不抽贷不断贷,充分暴露风险资产,加大拨备计提和核销力度,坚守稳健策略 [3] 息差展望 - 息差收窄是行业共性问题,公司在资产端优化对公业务结构、加快零售转型,负债端推进客户结构转型、深耕零售客户分层经营,保持息差稳定 [3] 金融科技 现状 - 2021 年金融科技投入 8.83 亿元,同比增长 22.30%;金融科技人员 484 人,较上年末增长 29.41%,引入科技副行长,优化组织架构,推进三大中台建设,落地私有云技术架构 [3] 未来重点 - 明确十大战略精品项目建设,通过业务主导和科技赋能双轮驱动,提升金融科技应用水平和组织融合创新能力 [3][4] 股东回报 - 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0%左右,处于上市银行前列,将保持分红政策稳定连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4] 其他问题回复 - 2022 年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7.74 亿元,同比增长 16.63%,因推进零售转型,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增长 [4] - 目前无网点扩张计划,工作重心是提升网点产能,优化布局 [4] - 长江金租 2021 年净利润 4.41 亿元,资产总额 329.64 亿元,净资产 39.70 亿元,聚焦四大专业领域服务中小企业 [4][5] - 已根据监管引导对部分期限存款下调利率定价 [5] - 深入推进“商行 + 投行”转型,打造“股、债、贷、资”四轮驱动投行产品体系,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5] - 资产端优化对公业务结构、加快零售转型,负债端推进客户结构转型、深耕客户分层经营提升净息差 [5]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
2022-11-17 23:24
网点复工情况 - 自5月起全行加快复工复产,推出网点“应开尽开”等八项措施 [2] - 5月12日金山支行开放全市首家恢复营业的网点,之后陆续在多个区开放网点且均为区内首家(批) [2] - 截至目前,复业网点数量达350个,占全市网点总数的97%以上 [2] - 总行部室近百名员工报名,首批已奔赴58家网点进行为期两周的支援 [2] 应对疫情影响策略 - 出台“扫码行动直通车”、普惠金融助力抗疫20条,设立200亿纾困、100亿保供、100亿专项消费信贷额度,推出“六免三对折”减费让利 [2] - 加快线上渠道与金融服务融合,创新线上金融服务新模式,推出线上产品,与近5万户企业客户及近65万户个人客户完成微信建联 [2] - 优化业务流程,采用全线上非接触方式优化贷款流程,推广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 [2] - 精准滴灌,对公支持保供企业资金需求,零售推出“抗疫三部曲”专案 [3] 财富管理业务情况 - 2022年一季度理财业务规模及收入稳步增长,所有到期兑付的公募净值型理财产品客户端收益率均达到或高于业绩比较基准 [3] - 在2022中国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行业年度峰会暨第二届金誉奖颁奖典礼上获得三项大奖,理财综合能力在全国农商银行中领先 [3] - 零售代销端运用基金投教工具,通过“现金+”短债基金及“固收+”产品稳定销量、蓄客,加大稳健型和保障型产品营销力度,通过基金定投进行权益资产低位布局 [3]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15:14
科创金融业务开展情况 - 以“科创更前、科技更全、科研更先”为方向,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扶持“早中期、中早期”科技型企业,聚焦四大行业,通过投贷联动和专属产品服务方案双轮驱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2] - 2019 年以来较快增长,近二年年均复合增速超 40%,占 2019 年的 7.7%提升到 21 年末的 12.8%,客户数量从 2019 年的 886 户增长到 21 年末的 1,938 户 [2] - 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达 555.66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29.90 亿元,“鑫动能”库内企业数 562 家,综合授信规模近 480 亿 [2] 科创金融业务差异化竞争优势 - 2009 年率先设立上海市首家总行层面的科技专营机构,2012 年率先成立上海市首家科技专营机构 [2] - 独创“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注重客户转型 [2] - 创新投行业务联动模式,有投贷联动、员工持股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 [2] - 利用郊区展业优势,建立“农村包围城市”业务结构,郊区市场资源更肥沃 [2] 科技企业定义及目标客户 - 截至 2021 年末,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超 5,000 户,贷款客户中 80%以上为委办认证名单企业 [3] - 专注扶持“早中期、中早期”科技型企业 [3] 科技企业与一般企业需求差异及产品服务 - 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创新信贷机制,注重“看未来”“重成长”,审查评估非财务因素 [3] - 金融产品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有不同配套产品和服务方式 [3] 客户服务渠道及形式 - 2021 年升级推出“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 2.0 服务方案,形成“一鑫四翼”金融服务生态圈 [3] - 截至 2021 年末,200 余家园区企业获专项贷款支持,共计金额 25.86 亿元,约 70 户为银行首贷 [3] - 整合全行资源,提供八大综合金融服务,设立专业组织架构体系和经营管理团队 [3] - 与生态圈合作伙伴协同共进,服务核心名单企业,推出风险共担产品,联合开展活动,截至 2021 年末基金库入库数达 109 家 [3]
沪农商行(60182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7 14:4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时间为2022年30日15:30 - 16:30,参与单位有东方证券、玖鹏资产等多家机构 [1] - 地点为线上交流,接待人员为董事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员 [1] 零售业务规划 - 2021年下半年提出“九个体系”建设和“3个2”核心战略实施 [1] - “九个体系”包括专业化经营体系等九个体系 [1] - “3个2”核心战略通过“专业化经营”和“网点转型”发力“财富管理”和“个人信贷”,发挥“人才”和“科技”支撑能力,深耕三大客群 [1] 科技金融业务竞争优势 - 布局早,2009年设首家总行层面科技金融专营机构,2012年获首块科技专营支行牌照 [1] - 深耕上海本地市场,与相关委办局保持良好合作关系 [1] - 产品服务有特色,独创“鑫动能”战略新兴企业培育机制 [1] - 有灵活的分支行授信机制 [1] - 创新投行业务联动模式加载服务,是全行性战略布局,注重客户长期培育 [1] 长江联合金融租赁子公司情况 - 成立于2015年6月,是国内首批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之一 [1] - 截至2021年末,注册资本24.5亿元,公司持有其51.02%的股权,资产总额达329.64亿元,净资产39.70亿元,营业净收入11.76亿元,净利润4.41亿元 [1] - 未来响应监管回归租赁本源,围绕“专业化、特色化”优化业务结构,推进直租业务,深耕四大行业领域 [2] - 持续强化与集团业务协同,助力公司打造区域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战略愿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