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科工(601226)

搜索文档
华电重工(601226)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16:00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63亿元,同比增长13.0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4.78亿元,同比增长7.87%[7] - 2022年1 - 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加7.87%;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加1.79%[19]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54.78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50.78亿元增长7.89%[29] 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45.55万元,同比下降36.53%;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51亿元,同比增长1.79%[7]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92.39万元,同比下降48.2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29亿元,同比下降3.41%[7] - 2022年1 - 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加7.87%;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加1.79%[19]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1.94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1.59亿元增长21.73%[32] - 2022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1.93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1.59亿元增长21.16%[32]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48亿元,较2021年前三季度的1.49亿元下降0.76%[32]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29亿元,同比下降7477.62%,原因是受在执行项目回款节点影响,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10][13]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7.25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58.13亿美元[37]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8.94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59.45亿美元[37]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4.23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59.38亿美元[37]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29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7172.35万美元[37] 资产与权益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08.2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0.2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1%[10] - 2022年9月30日资产总计108.2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6.65亿元增长1.52%[25]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64.6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4.00亿元增长1.01%[27]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6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5亿元下降33.40%[27]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1.56万元,同比下降64.47%;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61万元,同比下降53.98%,原因是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减少[10][13] 政府补助情况 - 本报告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1141.98万元,同比增加467.3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567.97万元,同比增加120.50%,原因是收到的政府补助同比增加[10][13] 其他营业外收支情况 - 本报告期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34.62万元,同比下降281.9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66.46万元,同比下降418.07%,原因是本期营业外收入同比减少[10][13]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40560户,前10大股东中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29亿股,占比62.48%[14] 每股收益情况 - 基本每股收益(年初至报告期末)0.1305元/股,同比增长2.76%;稀释每股收益(年初至报告期末)0.1301元/股,同比增长2.44%[10]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1305元/股,较2021年的0.127元/股增长2.76%[32] - 2022年稀释每股收益0.1301元/股,较2021年的0.127元/股增长2.44%[32] 销售合同情况 - 2021年公司新签销售合同73.29亿元,其中20.87亿元于当年确认收入;2022年1 - 9月新签销售合同43.47亿元,同比减少15.35%,已中标暂未签订合同10.48亿元[19] 公司并购情况 - 公司完成控股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工作,确认商誉1.33亿元[19] 行业政策情况 - 今明两年火电将新开工1.65亿千瓦[21] - 广东省2022年全容量并网海上风电项目每千瓦补贴1500元,2023年每千瓦补贴1000元[21] - 山东省对2022 - 2024年建成并网海上风电项目,省财政分别按每千瓦800元、500元、300元补贴,规模分别不超200万千瓦、340万千瓦、160万千瓦[21] - 浙江省2022年和2023年海上风电省级补贴规模分别按60万千瓦和150万千瓦控制,标准分别为0.03元/千瓦时和0.015元/千瓦时[21] 公司产品与项目进展情况 - 2022年7月12日公司1200Nm³/h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与气体扩散层产品成功下线[21] - 公司在港口机械领域取得授权专利100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21] - 截至报告披露日,新型岸桥安装总体完成98%[2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5.12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20.11亿美元[37]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6.10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20.35亿美元[37] - 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9867.86万美元,2021年同期为 -2444.05万美元[37]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17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2.84亿美元[37]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36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2.68亿美元[3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情况 - 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8.47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 -111.81万美元[37]
华电重工(601226)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2 16:00
新兴业务发展 - 公司正在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氢能、智慧港机、噪声治理、智能输送、电厂综合能效提升及灵活性改造、光伏等新兴业务[10] - 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10] - 海上风电进入"平价"开发阶段后,广东、山东、浙江等省份相继出台省补政策[10] - 氢能将成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空间巨大[12] - 全球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增长,港口智能化升级趋势已较为明显[12] - 煤电向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给电源侧基建及现役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带来一定机遇[12] - 公司物料、热能、电站钢结构中的部分传统业务或产品面临新合同获取难度加大、项目利润空间变小、项目执行难度提升等风险[10]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已形成从设计、装备制造到安装施工及运维的完整服务范围[40]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在研发、设计、制造、施工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成绩[40]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与国内外多家优秀单位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40]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签订了东海大桥海上风电技改项目、台湾福海测风塔项目等多个项目[40] - 公司参与建设海上风电项目26个,装机容量350万千瓦,其中施工总承包模式190万千瓦,EPC总承包模式20万千瓦[43] - 公司完成450余套单桩基础施工、550多台风机安装,累计敷设海底电缆1,000余公里[43] - 公司成功签署越南金瓯350MW海上风电项目风机安装合同,实现国际业务拓展[43] - 公司氢能科技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大型碱性电解槽和百千瓦等级氢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开发[46] - 公司业务涵盖物料输送系统工程、热能工程、高端钢结构工程、海洋工程、工业噪声治理工程、氢能工程等多个领域[47] - 公司业务已拓展至电力、港口、冶金、石油、化工、煤炭、建材及采矿等多个行业,项目遍及国内外[47] - 公司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涵盖电力、港口、冶金、石油、化工、煤炭、建材及采矿等行业,提供智能化、环保型整体解决方案[48] - 公司正在推进物料输送和装卸装备无人化和系统智能化的研发和实施,提供后续智能化、无人化改造和运维保障服务[48] - 公司已取得机械行业(物料搬运及仓储)专业甲级、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起重机械)等多项资质[48] - 公司自主研发的环保圆形料场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平稳可靠、占地面积小、无污染、无料损等特点[48] - 公司数字煤场智能管控系统已应用于莱州电厂项目、句容电厂项目、南港电厂项目、十里泉电厂项目等[51] - 公司新一代四卷筒抓斗卸船机具有结构轻、易维护、操作便利、成本低等特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1] - 公司自主研发的环保型螺旋卸船机具有1500tph出力,已在曹妃甸重工建成试验平台进行研发验证[51] - 公司管状带式输送机系统输送煤炭的最大出力达到3,800吨/小时,输送矿石的最大出力达到5,000吨/小时[54] - 公司长距离曲线带式输送机系统可用于大倾角、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长距离物料运输,部分型号产品应用了下运势能反馈发电技术[54] - 公司数字化料场管理机器人已应用于越南沿海二期数字化煤场系统,实现煤场全覆盖自动盘煤和温度监控预警[57] - 公司通过EPC项目带动物料输送装备销售,并通过加强制造能力提升EPC项目整体质量,促进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的市场认知度[61] - 公司热能工程业务涵盖火电、核电、石油化工、煤化工等领域,提供管道工程、空冷系统研究、设计、供货、安装、调试和总承包服务[62] - 公司已取得GC1级、GCD级压力管道设计资格证书及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S)证书,具备电站四大管道系统和空冷系统的设计能力[64] - 公司热能工程业务采用EP和EPC模式,并为EP模式的空冷系统提供安装和调试技术指导[64] - 公司热能工程业务与国内大型发电集团如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68] - 公司高端钢结构工程业务涵盖风电塔架、工业重型装备钢结构、空间钢结构等,涉及电力、化工、冶金、矿山、民用建筑等领域[69] - 公司已取得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甲级、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资质证书(特级)等钢结构工程资质[69] - 公司承揽了华电土右电厂2×660MW空冷机组工程和新疆华电哈密发电四期扩建热电联产工程的钢结构冷却塔项目[69] - 公司在民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钢结构领域具有技术人才优势,并引进新型毂节点网架用于大跨空间结构建筑[72] - 公司为四川盐源长坪子风电场、广西风门岭风电场等提供风电塔架,并在国内市场上取得较好信誉[72] - 公司已签订华电黄石、华电淄博、华电滕州等钢板灰库项目合同[75] - 公司掌握山地光伏、柔性支架光伏、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渔光互补等多种光伏应用场景的总承包能力[75] - 公司高端钢结构工程业务采购模式为通过竞争性谈判、询价等采购方式,充分竞价确定供应商[75]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已取得电力行业工程设计(风力发电)乙级资质、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等资质[77]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拥有"华电 1001"自升式海上作业平台等关键船机设备[77]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已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广东揭阳海上风电项目[80]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采购方式包括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招标采购等[80]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制造和组装完成的桩基础及风机塔架通过租赁的运输驳船运至项目施工现场[80] - 公司工业噪声治理业务已取得环境工程专项设计(物理污染防治工程)甲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等[83] - 公司工业噪声治理业务在燃气、燃煤电厂噪声治理基础上,逐步开拓电网、轨道交通、石化等其它领域噪声治理市场[83] - 公司开发的碱性电解槽具有高电流密度、高电解效率、大容量、高响应速度的特点,适用于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备绿氢场景[89] - 氢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系统氢电效率>52%,热电联产效率大于85%,满足多场景应用需求[89] - 公司成功实施泸定水电解制氢项目,推动包头达茂旗、青海德令哈两个项目落地,涉及市政交通、化工、冶金、分布式供能等多个用氢场景[89] - 公司噪声治理业务通过建立采购数据库,优化供应商资源,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效益[85] - 公司氢能业务采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严格控制项目成本,确保采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90] - 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新增了100多项专利,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高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等领域[113] - 新增专利包括一种风电塔筒转运及安装工装、一种风电塔筒固定装置、一种风电塔筒的保护支撑结构等,涉及风电领域的技术创新[54][58][59] - 公司在输煤系统领域也有多项创新,如一种煤料转运系统、一种输煤系统、一种输煤栈桥降噪系统等[60][83][91] - 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技术研发取得进展,如一种海上基础的灌浆段结构及海上基础、一种坐底式稳桩平台和单桩基础沉桩系统等[72][101] - 公司在节能环保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如一种间接空冷系统及其冷却塔、一种间接空冷系统及其空冷散热器等[98][99] - 公司在高端智能装备领域推出了多项新产品,如一种成像仪及巡检机器人、一种数控立车加工薄板用夹具等[85][95] - 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增专利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5%[113] - 公司的新增专利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空间[113] - 公司研发的"深水区半潜平台风电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水深40米及以上海上风电场的开发增加可利用海洋风电面积[114] - 公司研发的"海上风电海缆全方位优化与降本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国际先进,提升了海缆敷设、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114] - 公司研发的"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淤泥固化防冲刷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有冰海域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结构设计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国际先进[117] - 公司下属子公司拥有土地使用权7宗,总面积961,719.90平方米,海域使用权2宗,总面积为5.0119公顷[118]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24项软件著作权,报告期内无新增[119] - 公司新增2项重要资质,包括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和环境工程设计专项(物理污染防治工程)甲级[119] - 公司组织600余人参加各类安全环保专题培训,未发生影响安全目标的事件和事故[122] - 公司市场营销稳中向好,物料事业部与云天化集团首次合作并签订云南大为煤场封闭项目[123] - 公司积极布局东南亚和非洲市场,顺利签订印尼青山项目、印尼华鼎项目、安德里茨管道项目等多个优质海外项目[123] - 公司成功签订华电土右、新疆红雁池、乌鲁木齐热电厂等灵活性改造项目,以及华电应县等5个集团内光伏项目和中煤大屯50MW渔光互补光伏合同[124] - 公司新增专利10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主编或参编各级技术标准17项,获行业科技进步奖2项[125] - 公司在氢能、海上风电2个方向申报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筹建中国华电氢能技术研究中心[125] - 广东省对2022年全容量并网海上风电项目每千瓦补贴1,500元,2023年每千瓦补贴1,000元[131] - 山东省对2022—2024年建成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分别给予每千瓦800元、500元、300元的补贴[131] - 浙江省2022-2025年通过竞争性配置确定海上风电项目,分年度装机总容量分别不超过50万千瓦、100万千瓦、150万千瓦、100万千瓦[131] - 公司研发费用为1.10亿元,同比增长34.74%,主要由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135][136]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24.90万元,同比减少284.15%,主要由于加大固定资产投入[135][138]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53.89万元,同比减少1241.86%,主要由于使用权资产租金流出增加[135][138] - 公司投资24,979.591837万元持有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以推进氢能业务关键技术研究及核心装备开发[177] - 深圳市通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氢及燃料电池相关材料、部件、装置、系统及应用设备的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178] - 公司募投项目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制造基地二期项目累计实际投入52,000,000.00元,项目进度为9.50%[179] - 华电重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9个研发课题已全部结题,其中5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程项目[182] - 公司拥有5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68亿元,净利润为566.21万元[186] - 华电重工机械有限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76亿元,净利润为1,970.76万元[186] - 武汉华电工程装备有限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83亿元,净利润为1,943.46万元[186] - 河南华电金源管道有限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148.57万元,净利润为318.82万元[186] - 华电蓝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12.60万元[186] - 公司正在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氢能、智慧港机、噪声治理、智能输送、电厂综合能效提升及灵活性改造、光伏等新兴业务[197] 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为34.14亿元,同比增长4.9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42.56%[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170.23万元,同比增长48.44%[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1亿元,同比减少137.09%[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86元,同比增长42.67%[25]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883元,同比增长42.19%[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794元,同比增长48.41%[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4%,同比增加0.62个百分点[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8%,同比增加0.63个百分点[2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1059.48万元,主要包括政府补助和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30] - 公司新签销售合同金额30.67亿元,同比减少8.37%[104]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34.04亿元,同比增加4.97%[104]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增加65.37%[104] - 热能工程业务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加138.01%[104] - 高端钢结构业务营业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加57.27%[104] - 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减少74.93%[10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签销售合同30.6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4.14亿元,净利润1.02亿元[120] - 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04亿元,同比增加4.97%,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增加71.66%,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加42.56%[131]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增加65.37%,热能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加138.01%,高端钢结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加57.27%,海洋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减少74.93%[131] - 公司营业收入为34.14亿元,同比增长4.99%[135]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1亿元,同比减少137.09%,主要受项目回款节点影响[135][136] - 公司物料输送系统工程收入为13.27亿元,同比增长65.37%,成本为11.67亿元,同比增长66.69%[141] - 公司热能工程收入为5.56亿元,同比增长138.01%,成本为4.88亿元,同比增长162.55%[141] - 公司高端钢结构工程收入为11.52亿元,同比增长57.27%,成本为9.83亿元,同比增长55.52%[141] - 公司海洋工程收入为3.70亿元,同比减少74.93%,成本为3.37亿元,同比减少76.13%[141] - 公司西北地区收入为9.71亿元,同比增长420.61%,成本为7.62亿元,同比增长415.29%[141] - 公司专业技术服务业收入为429,047,280.38元,同比增长37.39%,占营业利润的97.84%[147]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收入为1,327,135,080.34元,同比增长65.37%,占营业收入的38.87%[147] - 热能工程收入为555,513,309.13元,同比增长138.01%,占营业收入的16.27%[147] - 高端钢结构工程收入为1,152,186,966.05元,同比增长57.27%,占营业收入的33.74%[147] - 海洋工程收入为369,656,070.17元,同比下降74.93%,占营业收入的10.83%[150] - 华北地区收入为1,077,922,745.73元,同比增长267.16%,占营业收入的31.57%[150] - 西北地区收入为971,295,129.02元,同比增长420.61%,占营业收入的28.45%[150] - 西南地区收入为158,116,836.53元,同比增长2,204.21%,占营业收入的4.63%[150] - 境外项目越南万芳2X660MW电厂输煤系统回款率为65%[153] - 境外项目华电香港印尼玻雅2X660MW输煤系统回款率为90%[153] - 公司在报告期初执行销售合同金额合计99.19亿元,报告期内形成收入30.18亿元[159] -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销售合同金额合计30.67亿元,形成收入3.86亿元[15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销售合同总金额为87.97亿元,其中已签订合同尚未开工项目7.16亿元,在建项目中未完工部分总金额80.81亿元[159] - 报告期内公司完工项目合同金额为41.89亿元,收入确认均已超过95%,整体回款率超过81%[159] - 华电储运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三期项目合同金额875,936,781.00元,完工百分比96.98%[159] - 徐圩新区干散货输送栈桥一期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金额403,960,000.00元,完工百分比73.58%[159] - 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卸煤系统和储煤场地扩建工程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合同金额460,000,000.00元,完工百分比75.54%[159] - 河钢邯钢老区退城整合项目合同金额327
华电重工(601226)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为13.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7%[6]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28亿元,同比增长2.67%[18] - 营业总收入13.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6.10%[6] -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降676.10%[18] - 净利润亏损1.10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676.7%[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3.90%[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44元/股,同比下降686.67%[6] - 基本每股收益-0.0944元/股,同比恶化686.7%[29]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总成本14.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29] - 研发费用548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5%[29] 现金流表现(同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3%[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36亿元人民币,同比恶化6.9%[3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0.9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3.9%[3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3.8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5.6%[3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18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14.66万元人民币[3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3.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3%[3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2021年末21.72亿元降至2022年3月末14.56亿元[22] - 应收账款从2021年末17.79亿元增至2022年3月末18.83亿元[22] - 合同资产从2021年末24.12亿元增至2022年3月末24.94亿元[22] - 短期借款从2021年末2.81亿元降至2022年3月末2.70亿元[25] - 未分配利润从2021年末14.03亿元降至2022年3月末12.94亿元[25] - 总资产为100.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0%[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8.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3%[9] 业务表现和合同情况 - 2021年新签销售合同73.29亿元,其中确认收入20.87亿元[18] - 2022年第一季度新签销售合同13.84亿元,同比下降9.31%[18] - 2022年第一季度已中标暂未签订销售合同15.24亿元[18] 非经常性损益及净利润下降原因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53.00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政府补助338.60万元人民币[10] - 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因海上风电项目减少导致安装船利用率不足[10] 其他信息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4,574户[14]
华电重工(60122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03.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7%[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60%[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0.13%[2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52.51亿元人民币,占全年收入50.8%[31]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人民币,占全年净利润51.1%[3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03.29亿元,同比增长15.97%[192] - 公司2021年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213.60%[192] - 营业收入总额103.29亿元,同比增长15.97%[196] - 主营业务收入103.06亿元,同比增长15.92%[196] - 营业利润总额9.25亿元,同比增长31.85%[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1.89亿元,同比增长32.94%[192][193] - 财务费用1804.71万元,同比增长1880.10%[192][193] 母公司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23,408.86万元[5] - 公司提取盈余公积2,340.89万元[5] - 分配2020年度利润3,002.72万元[5] - 母公司2021年初未分配利润101,747.21万元[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未分配利润119,812.47万元[5] - 公司以总股本1,167,01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0.85元(含税)[5] -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9,919.59万元[5] - 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32.71%[5]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22%[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57亿元,同比增长37.22%[19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7.22%[19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14.19%[19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全年新签销售合同73.2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03.29亿元,净利润3.03亿元[39] - 海洋与环境工程业务新签合同及达成合同意向共计30.31亿元[40] - 公司所属制造子公司持续巩固大机、塔筒、钢结构等优势业务[40] - 热能工程业务参与的百万机组四大管道投标全部中标[40]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在曹妃甸煤三期项目实现港口行业环保堆场封闭突破[40] - 海外业务签订越南金瓯海上风电项目,首次将海上风电业务推向国际市场[40] - 公司钢结构业务在电力行业重型钢结构领域获客户广泛认可[53] - 公司签订福建华电可门电厂1综合能效提升等项目抢占市场先机[52] - 公司跟踪光伏项目16项并达成6项合同意向[56] - 公司参与建设海上风电场20余个总装机容量340万千瓦[59] - 公司以施工总包模式承建19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59] - 公司以EPC总承包模式承揽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59] - 公司完成400余套单桩基础施工及400多台风机安装[59] - 公司具备光伏工程总承包服务能力并承接山西光伏项目[171] - 公司承建华电邹县和青岛电厂煤场扬尘治理工程[171] - 海洋与环境工程业务收入56.09亿元,同比增长85.17%[192]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收入19.66亿元,同比增长6.06%[192] - 高端钢结构业务收入19.50亿元,同比减少29.61%[192] - 热能工程业务收入7.81亿元,同比减少36.89%[192] - 海洋与环境工程收入56.09亿元,同比增长85.17%[200]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收入19.66亿元,同比增长6.06%[200] - 热能工程收入7.81亿元,同比下降36.89%[200] - 高端钢结构工程收入19.50亿元,同比下降29.61%[200]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39.99亿元,同比增长12.49%[2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传统业务风险[8] - 公司积极发展海上风电氢能等新兴业务[10] - 公司开展海上风电降本增效技术研究以适应平价上网要求[171] - 公司推动包头达茂旗和青海德令哈氢能项目落地[114] - 公司承担华电集团揭榜挂帅项目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14] - 公司编制多个氢能规划及产业园投资规划[114] 研发与技术能力 - 氢能业务电解水制氢成功,氢气纯度大于99.99%[42] - 新增授权专利206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制定国标及行标3项[43] - 获得中国重型机械行业"十三五"科技创新领军企业称号,被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3] - 曹妃甸重工获批建立"河北省散料装备技术创新中心"[43] - 公司掌握超超临界机组管道用钢焊接技术,四大管道业绩领先竞争对手[52] - 公司空冷系统服务案例包括国投哈密2×660MW、新疆天河2×330MW等超临界机组项目[52] - 公司具备物料输送系统设计、核心装备制造及大型项目管理一体化能力[48] - 公司建成国内最大单跨197米封闭料场并以总包方式完成60余个同类项目[56] - 环保型螺旋卸船机出力达1500吨/小时[79] - 新型门架式链斗卸船机单机生产率达5000-10000吨/小时[79] - 管状带式输送机系统输送煤炭最大出力3800吨/小时[82] - 管状带式输送机系统输送矿石最大出力5000吨/小时[82] - 管状带式输送机单条运输距离达15公里[82] - 公司可生产单车双车三车和四车翻车机系统[79] - 公司取得GC1级和GCD级压力管道设计资格证书[88] - 公司持有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S)证书[88] - 数字化料场管理机器人已应用于越南沿海二期项目[82] - 公司为华电土右电厂2×660MW空冷机组工程和新疆华电哈密发电四期扩建热电联产工程提供钢结构冷却塔项目[97] - 公司已签订华电黄石电厂钢板灰库项目合同并完成华电淄博和华电滕州钢板灰库合同谈判[100] - 公司承揽了我国石化行业早期的钢结构高强螺栓栓接结构工程项目[100] - 公司为干河口第七风电场、玉门黑崖子电厂风电场、青洲三导管架风电工程等提供风电塔架[100] - 公司已取得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和中国钢结构制造企业资质证书(特级)[94] - 公司已取得电力行业工程设计(风力发电)乙级资质和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102]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掌握单桩基础和分体式安装等关键技术[102] - 公司拥有华电1001自升式海上作业平台等关键船机设备[104] - 公司具备海上风电EPC总承包能力并承建广东揭阳项目[104] - 公司海上风电业务覆盖基础制造、运输、安装及运营维护全链条[104] - 公司取得工业噪声治理工程专项甲级设计资质和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108] - 公司完成杭州华电半山去工业化改造项目冷却塔及全厂噪声治理示范应用[108] - 公司开发新型碱性无机隔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并应用于泸定项目[113][114]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18.45%[167] - 公司累计取得专利814项,其中发明专利123项[167] - 31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11项达国际领先水平,17项达国际先进水平[167] - 公司弯管设备可处理直径1420mm、壁厚120mm管道,满足130万千瓦机组需求[170] - 公司1000MW火电燃煤机组管道预制业绩居国内前列[170] - 公司被认定为燃气电厂低频噪声源头治理成套装备唯一依托单位[171] - 公司员工总数2005人,其中管理人员412人,技术人员370人,生产人员734人[175]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100人,占员工总数54.9%[175] - 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641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3人[175]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利814项,其中发明专利123项,实用新型专利689项,外观专利2项[175]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206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12项[175] - 报告期内新增12项发明专利授权,包括数据分析方法、输送设备控制等核心技术[175] - 公司2021年共获得47项新型专利授权,涵盖输送设备、海上工程、消防系统及物料处理等多个技术领域[176] - 专利主要集中在2021年2月9日(34项)和2月26日(8项)获得授权,显示该时期为专利集中获批阶段[176] - 海上风电相关专利数量突出,包括吸力筒运输固定装置、海缆敷设结构、海上升压站平台等关键技术[176] - 输送系统专利达9项,涉及螺旋托辊组、带式输送机、头部漏斗等核心部件创新[176] - 消防系统专利包括封闭煤场用干式消防系统和消防装置,提升安全生产能力[176] - 海上基础安装技术获得4项专利,涵盖极浅水域高桩承台、套筒式沉桩定位架等特殊工况解决方案[176] - 物料处理设备专利包含翻车机系统、斗轮堆取料机等大型机械的创新设计[176] - 能源系统专利涉及汽轮机乏蒸汽回收利用和火力发电机组再热管路系统优化[176] - 环保技术专利包括料场除尘系统和无缝式环形挡墙结构,体现绿色发展方向[176] - 公司2021年3月5日申请风电基础保护系统、海上风电机组及海上风电场相关新型专利[81] - 公司2021年3月5日申请海上升压站及海上风电场相关新型专利[82] - 公司2021年3月16日申请风电塔筒内平台板自动转运安装装置新型专利[87] - 公司2021年3月23日申请风力发电用塔筒底座新型专利[92] - 公司2021年3月23日申请风电塔筒用保护支撑结构新型专利[93] - 公司2021年3月30日申请牺牲阳极装置及海工结构桩基础管桩新型专利[94] - 公司2021年4月6日申请海上风电桩基滚装装船系统新型专利[98] - 公司2021年5月25日申请海底电缆敷设装置控制系统新型专利[118] - 公司2021年5月25日申请风电装置及集电系统新型专利[120] - 公司2021年5月25日申请海上基础防沉件及导管架组件新型专利[121] - 公司2021年新增专利数量为81项,涵盖船体固定桩、冷却系统、风力发电塔筒、输送系统、电解槽等多个技术领域[181][184] - 专利类型全部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日期集中在2021年6月至12月期间,其中6月单月申请量达9项,11月单月申请量达24项[181][184] - 海上风电相关专利数量显著,包括风机单桩附属结构、塔筒海运工装、导管架运输装置等共计8项[181][184] - 输送系统技术专利数量达12项,涵盖管带机栈桥、斗轮堆取料机、翻车机等关键设备[181][184] - 冷却技术专利数量为7项,包括直接空冷系统防柳絮装置、膜材密封冷却塔等创新设计[181][184] - 电解槽技术取得突破,新增碱性电解槽副电极结构和新型电解槽设计2项专利[184] - 焊接工艺专利数量为4项,涉及管道坡口消磁、焊缝根部修磨等精密制造技术[181][184] - 安全防护专利数量为5项,包括安全带悬挂装置、防坠落限位报警工装等安全系统[181][184] - 重型装备专利数量突出,包含自升式平台系统、坐底船等大型工程装备共计4项[181][184] - 智能监测专利数量为3项,涵盖管带机巡检机器人、防冻监测装置等自动化系统[181][184] 市场与行业环境 - 2021年全年新增火电设备容量5637万千瓦,同比增长27.14%[52] - 中国电站空冷系统占全球总量60%,为全球最大市场[52] - 公司管状带式输送机、长距离曲线带式输送机及环保圆形料场处于细分行业领先地位[48] - 物料输送行业下游涵盖电力、港口、煤炭、冶金等七大领域[48] - 火电装机容量在"十三五"期间被控制在11亿千瓦[52] - 202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53亿千瓦同比增长24.1%[56] - 2021年1-10月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2.82亿千瓦同比增长23.7%[56] - 2021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26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59] - 2021年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13.4GW其中中国大陆贡献10.8GW[59] - 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目标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66] - "十四五"期间煤电机组节能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66] - 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目标完成2亿千瓦增加调节能力0.3-0.4亿千瓦[66] - 煤电机组灵活制造规模目标1.5亿千瓦[66] - 钢结构行业年产量预计达1.3亿吨[67] - 钢结构行业产值预计超1.15万亿元[67] - 2020年钢结构行业前四名企业市场占有率仅5.2%[67] - 产能超30万吨的钢结构企业仅12家[67] - 国内噪声与振动控制企业数量约500家[60] - 新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实施[60] - 力争10年内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积中占比达到30%[69] - 全球光伏支架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42.10%[69] - 全球光伏跟踪支架同期年复合增长率达61.70%[69] - 光伏装机2015-199年复合增长率为20.33%[69] - 海上风电基地2035年总装机规模目标0.71亿千瓦[70] - 海上风电基地2050年总装机规模目标1.32亿千瓦[70] - 海上风电需LCOE下降30%实现平价上网[70] - 2021年国家层面出台近30项氢能相关政策[71] - 公司业务覆盖海外十余个国家[72] - 物料输送工程业务遍及几内亚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家[82]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等大型发电集团[93] - 公司热能工程业务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等采购模式[92] - 公司与国家电投、国家能源、东方电气等大型央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172] - 通过与国际总包商合作拓展东南亚海外市场[172] - 2021年中国GDP为114.36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8.1%[120]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9.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8.2%[120]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9%[121] - 货物进出口总额39.100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1.4%[125] - 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125] - 2021年末外汇储备余额3.2502万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129] -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较上年增长14.2%,占GDP比重2.44%[120] -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2%[121] - 新能源汽车产量较上年增长145.6%[120] -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0.765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7.0%[121] - 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10.33亿吨同比下降1.92%[135] - 2021年进口铁矿石11.2亿吨同比下降3.9%均价164美元/吨同比上涨55.3%[136] - 2021年末钢材价格指数131.70点较最高点下降24.7%全年平均指数142.03点同比上涨36.46点[137] - 2021年钢材出口6690万吨同比增长24.6%进口1427万吨同比下降29.5%[139] - 重点大中型钢企营收6.93万亿元同比增长32.7%利润总额3524亿元同比增长59.7%[140] - 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8.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142] - 全国新增发电装机17629万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78.3%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142] - 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1.2亿千瓦占比47.0%首次超过煤电装机[144] - 2021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817小时同比提高60小时火电利用小时4448小时同比提高237小时[148] - 电源完成投资5530亿元同比增长4.5%非化石能源投资占比88.6%[148] - 2021年原煤产量40.71亿吨,同比增长4.7%[149][152] - 2021年煤炭进口量3.23亿吨,同比增长6.3%[154] -
华电重工(601226)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8 16:00
营收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8.26亿元,同比减少24.2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0.78亿元,同比减少10.95%[6] - 2021年1 - 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8亿元,同比下降10.95%[18]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50.78亿元,2020年同期为57.02亿元[26] 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34.03万元,同比增长37.7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48亿元,同比增长378.36%[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139.62万元,同比增长50.2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33亿元,同比增长779.88%[6]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94.41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492.64万元[9] - 2021年1 - 9月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加378.36%[18] - 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49亿元,2020年同期为3152.85万元[26] 现金流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17.23万元,同比增长101.42%[6]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是因公司加大项目回款力度[11] - 2021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7.23万元,2020年同期为 - 5.06亿元[29] - 2021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444.05万元,2020年同期为 - 1863万元[29] - 2021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15.00万元,2020年同期为 - 4190.04万元[29]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11.81万元,2020年为 - 5.67亿元[32] - 2021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94亿元,2020年为10.26亿元[32] 每股收益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0.127元/股,同比增长370.37%;稀释每股收益0.127元/股,同比增长370.37%[6][8] - 2021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27元/股,2020年同期为0.027元/股[29] 资产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96.3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8.1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24%[8]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72.99亿元,非流动资产合计23.31亿元,资产总计96.30亿元[19][22] - 2021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9.39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9.25亿元略有增加[19] - 2021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15.63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5.90亿元略有减少[19] - 2021年9月30日存货为10.81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02亿元有所增加[19] - 2021年起执行新租赁准则,非流动资产合计增加8970.05万元[32] - 2021年起执行新租赁准则,资产总计增加8970.05万元[32] 负债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51.81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5.85亿元,负债合计57.66亿元[22] - 流动负债合计为5,027,362,516.38元[34]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4,670,603.35元,若考虑租赁负债则为114,371,137.18元[34] - 负债合计为5,052,033,119.73元,若考虑租赁负债则为5,141,733,653.56元[34] 所有者权益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8.63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8.18亿元[22]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155,000,000.00元[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为3,698,307,887.96元[34] - 少数股东权益为30,988,706.63元[34] -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为3,729,296,594.59元[34]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为8,781,329,714.32元,若考虑租赁负债则为8,871,030,248.15元[34]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6732户[12]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29,120,356股,占比62.48%,为第一大股东[15] - 股东丛丰收持有公司股份2,373,000股,其中信用账户持有1,093,000股[17] 合同情况 - 2020年公司新签销售合同97.82亿元,其中当年确认收入19.57亿元;2021年1 - 9月新签合同51.35亿元,同比减少33.61%,已中标未签合同10.20亿元[18] 新租赁准则影响 - 公司从2021年1月1日起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确认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34] 利润增长原因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是因公司开展提质增效工作,加大成本管控和结算力度[9]
华电重工(601226) - 关于参加北京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1-09-13 09:14
活动基本信息 - 公司将参加“2021年北京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2] - 活动采取网络远程方式,可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参与 [2] - 活动时间为2021年9月23日15:00至17:00 [2] 参与人员及沟通内容 - 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赵胜国,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郭树旺,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赵江将参与 [2] - 将与投资者就公司治理、发展战略、经营状况、股权激励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沟通 [2]
华电重工(601226) - 2021 Q2 - 季度财报
2021-08-26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文端超,股票代码601226,上市交易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2][20][21]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6年4月7日变更为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1号楼B座11层[22]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16 - 2017年国家相关部门发布政策,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十三五”期间淘汰落后煤电产能0.2亿千瓦以上,公司部分传统业务面临风险[9] - 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及电力行业转型,将给电源侧基建带来机遇[12] - 2021年1 - 6月我国火电工程投资完成额202亿元,同比增长10.3%,新增火电设备容量1757万千瓦,较上年同期增加125万千瓦[35] - “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千瓦以上,2025年后不低于6000万千瓦[39] - 2021年上半年全国海上风电在建项目68个,容量2021万千瓦,广东、江苏、福建占比分别为33.8%、30.1%、17.9%[42] - 2021年上半年全国氢能汽车产量617辆,市场销售469辆[46] - 公司装备制造原材料主要是钢材,上半年钢铁行业产销两旺、效益提升,全国生铁、粗钢及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11.8%和13.9%[88] - 上半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3,738.2万吨,同比增长30.2%;累计进口钢材734.9万吨,同比增长0.1%[88] - 上半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营业收入34,594亿元,同比增长51.5%;利润总额2,268亿元,同比增长2.2倍[88] - 国家拟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7779万吨/年,淘汰煤矿数量1254座;未来3 - 5年产能退出和减量重组分别为5亿吨左右;力争到2021年底全国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减少至800处以内,其他地区30万吨/年以下煤矿数量原则上比2018年底减少50%以上[177] - 2020年全国全年完成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0%[177] 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为顺应国家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正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氢能等新兴业务,构建新业务结构[9] - 公司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升级,培育氢能业务,成立华电蓝科公司,推动热能工程业务转型升级[97] - 公司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考核与激励机制,推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97] - 公司以战略为契机,整合国际业务资源,组建团队,构建海外营销体系[97] - 公司推动市场营销创新,发挥协同作用,采用创新营销手段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97] - 公司开展提质增效工作,压降“两金”,扩大采购范围,统筹利用政策[97] - 公司推进十大重点改革工程和十大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97] 财务报告相关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7][8]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等情况[9]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32.5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75.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3.19%[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9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2.27%[2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7.7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97%[2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92.9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90%[25]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为0.0621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393.19%[2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新签销售合同33.47亿元,同比减少31.46%,已中标暂未签订合同9.60亿元[110][11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2.43亿元,同比减少1.25%[110][11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0.79亿元,同比增加406.50%;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加393.19%[118] - 物料输送、热能、高端钢结构业务营收同比分别减少10.47%、46.07%、29.32%,海洋与环境工程业务营收同比增加60.57%[11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2.5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9%;营业成本29.3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5%[126] - 销售费用21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4%;管理费用1.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6%;财务费用51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26%[126] - 研发费用81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48%,主要因涉足新领域业务加大研发投入[1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9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27%,主要因购买商品等支出增加[1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07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9.16%,因本期技改项目投入增加[1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12%,因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收到认购款[126] - 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32.43亿元,同比降1.25%,营业成本29.31亿元,毛利率9.63%,较上年增2.10%[129]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营业收入8.03亿元,同比降10.47%,营业成本7.00亿元,毛利率12.74%,较上年增4.24%[129] - 海洋与环境工程营业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60.57%,营业成本14.12亿元,毛利率4.24%,较上年降0.72%[129]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15.68亿元,同比增111.16%,营业成本14.55亿元,毛利率7.20%,较上年增4.50%[129] - 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利润3.12亿元,同比增26.30%,占营业利润比例97.21%[133]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营业利润1.02亿元,同比增34.16%,占营业利润比例31.84%[136] - 海洋与环境工程营业利润0.63亿元,同比增37.21%,占营业利润比例19.48%[136] - 海外地区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38.11%,占营业收入比例9.97%[136]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受市场环境及项目结算周期影响,收入和成本下降[129] - 海洋与环境工程业务抓住市场机遇,项目规模持续增长,收入和成本增长[129] - 公司1 - 6月营业利润合计312,295,255.57元,同比增长26.30%[139] - 华东地区业绩增长显著,金额达112,945,054.16元,增长率为461.88%[139] - 华北地区业绩下滑明显,金额为24,975,735.29元,增长率为 - 58.20%[139]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涉外项目23个,合同金额合计23.45亿元[139] - 越南万芳2X660MW电厂输煤系统回款15%,印尼Central Java 2X1000MW电厂输煤系统项目回款97%[139] - 金额达到或超过2亿元的销售合同有18个,部分已完工,部分在执行[142][145] - 华电储运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三期合同金额875,936,781.00元,正在执行[142] - 中电投大丰H3300MW海上风电项目合同金额1,382,620,230.00元,已完工[145] - 深圳钰湖2×F级改进型热电联产工程机岛设备项目等待业主书面通知[142] - 三峡新能源广东省阳江市阳西沙扒300MW海上风电项目第一批次风机基础及安装工程正在执行[145] - 报告期初公司在执行销售合同金额合计147.97亿元,报告期内形成收入29.93亿元[148] -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销售合同金额合计33.47亿元,形成收入2.59亿元[14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销售合同总金额为181.44亿元,其中未开工项目19.76亿元,在建未完工部分161.68亿元[14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缓建项目合同金额18.99亿元,累计确认收入1.56亿元,累计确认毛利1549.25万元[148] - 报告期内公司完工项目合同金额为17.45亿元,收入确认超95.29%,整体回款率超81.25%[148] - 河南豫北管带机A标段设备完工百分比92.40%,报告期内确认收入2084198.72元[151] - 华电储运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三期完工百分比81.27%,报告期内确认收入45294166.88元[151] - 广西华谊工业气体岛项目卸储煤装置工程总承包合同完工百分比89.62%,报告期内确认收入50572211.06元[151] - 天津华电南港热电工程输煤系统工程总承包协议完工百分比89.92%,报告期内确认收入92290108.10元[151] - 徐圩新区干散货输送栈桥一期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完工百分比18.93%,报告期内确认收入37021069.28元[15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55,032.75万元,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的78.42%,其中关联方销售169,436.94万元,占当期销售总额的52.10%[15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61,215.18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20.89%,其中关联方采购额为0[157] -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客户,本期实现收入1,694,369,367.04元,占营业收入的52.10%[158]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为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256,517,189.74元,占营业成本的8.75%[158] - 中电投大丰H3300MW海上风电项目合同金额1,382,620,230.00元,完工进度91.25%[154] - 唐山乐亭菩提岛海上风电场300兆瓦示范工程合同金额487,000,000.00元,完工进度90.42%[154] - 国家电投滨海南区H3300MW海上风电工程主体施工一标段合同金额773,629,351.00元,完工进度92.39%[154] - 国家电投滨海南区H3300MW海上风电工程主体施工二标段合同金额882,346,146.00元,完工进度93.02%[154] - 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煤场扬尘治理改造工程合同金额224,500,000.00元,正在执行[154] - 三峡新能源广东省阳江市阳西沙扒300MW海上风电项目第一批次风机基础及安装工程合同金额1,020,009,754.00元,正在执行[154] - 非主营业务合计金额为25532636.18元,较上期变动比例为149.69%,占比32.38%[161] - 公司对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合计金额20亿元,实际获得收益5579589.04元[161][164]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1633761667.56元,占总资产17.57%,较上年期末变动-15.13%[165]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909311160.77元,占总资产9.78%,较上年期末增长13.31%[165]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2275985.78元,占总资产0.13%,较上年期末增长809.87%,因技改项目投入增加[165]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为823010803.23元,占比8.85%,较上期增长217.85%,因采购预付款增加[168] - 其他流动资产本期期末数为18108351.55元,占比0.19%,较上期增长540.24%,因增值税留抵增加[16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所属子公司被抵押、质押资产总计115820266.88元[169] - 2021年1 - 6月,来自华电集团及其控股企业收入16.94亿元,占当期营收52.10%;前五大集团客户收入25.50亿元,占当期营收78.42%[185] - 2021年1 - 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9.88%,相比上年同期增加2.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毛利率9.63%,相比上年同期增加2.1个百分点[186]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19.1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16.41%[187] - 2021年1 - 6月,公司关联销售收入16.94亿元,占当期营收52.10%,相比上年同期增加25.15%;关联采购(未含租赁)1103.40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0.38%,相比上年增加75.25%[190] - 2021年1 - 6月,汇率变动给公司带来损失379.89万元[191] 公司业务板块情况 - 公司在物料输送行业保持细分行业领先地位,具备多方面能力和众多项目总承包业绩[34] - 公司掌握四大管道系统核心技术,在大容量、高参数火电机组四大管道领域有品牌优势[35] - 公司热能工程业务为电站提供四大管道系统、空冷系统两类辅机系统以及燃气电厂燃机系统成套设备[35] - 公司电站空冷系统占全球总量的60%,未来将重点开发海外空冷市场[38] - 公司为多个电厂提供空冷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国投哈密2×660MW等机组空冷岛项目[38] - 2015年公司与西门子合作,成套西门子技术的燃机及配套设备[38]
华电重工(601226) - 2021 Q1 - 季度财报
2021-04-22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72%至12.93亿元人民币[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同比收窄79.18%至-1404.71万元人民币[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8%同比改善1.5个百分点[1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72%至12.93亿元[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同比收窄79.18%至-1404.71万元[21] - 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达12.93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8.58亿元增长50.7%[3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同比收窄79.2%至1404.71万元[38]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59元改善至-0.012元[38]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6%至9.58亿元[40] 成本和费用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2.93%至11.58亿元[21] -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611.31%至179.05万元[21]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3458.92%至279.2万元[21] - 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3.10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9.28亿元增长41.2%[36]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2.9%至11.58亿元[3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7%至3088.84万元[38] - 财务费用从-35.02万元转为支出179.05万元[38]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3.31%至-6.88亿元人民币[11]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104.23%至7710.58万元[2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2.44%至18.56亿元[21]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26.87%至148.23万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扩大353.2%至-6.88亿元[4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7.6%至14.42亿元[4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2.4%至18.56亿元[43]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104.3%至7710.58万元[4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4%[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7.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1%[47]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5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持平[45][4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80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45]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48.2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9%[45] 资产项目变动 - 总资产较年初下降2.47%至85.64亿元人民币[11] - 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35.41%至12.43亿元人民币[18] - 预付款项较年初大幅增长116.79%至5.61亿元人民币[18] - 应收票据较年初减少64.48%至1018.78万元人民币[18] - 在建工程较年初激增320.82%至567.77万元人民币[18] - 其他应收款较年初增长61.12%至4909.26万元人民币[18]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192.51亿元减少至2021年3月31日的124.35亿元,降幅35.4%[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末的5.01亿元微增至2021年3月31日的5.02亿元[31]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158.97亿元增至2021年3月31日的181.84亿元,增长14.4%[31] - 预付款项从2020年末的2.59亿元增至2021年3月31日的5.61亿元,增长116.7%[31] - 合同负债从2020年末的9.32亿元增至2021年3月31日的12.06亿元,增长29.4%[31] - 短期借款从2020年末的2.84亿元增至2021年3月31日的2.90亿元[3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0年末的36.98亿元降至2021年3月31日的36.85亿元[31] - 资产总计从2020年末的87.81亿元降至2021年3月31日的85.64亿元,降幅2.5%[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9.2%[4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9.25亿元人民币[46] - 流动资产合计为53.67亿元人民币[54] - 非流动资产合计调整后为17.79亿元人民币,因使用权资产增加8970.05万元[54][56] - 资产总计调整后为71.46亿元人民币,较调整前增加8970.05万元[54][56] - 应收款项融资金额为3.30亿元人民币[54] - 合同资产金额为12.42亿元人民币[54] 负债和权益变动 - 合同负债从2020年末的9.32亿元增至2021年3月31日的12.06亿元,增长29.4%[31] - 使用权资产增加8970.05万元人民币,因执行新租赁准则[49] - 租赁负债增加8970.05万元人民币,与使用权资产调整一致[49] - 应付账款金额为24.45亿元人民币[54] - 合同负债金额为6.69亿元人民币[54] - 租赁负债新增8970.05万元[54][56] - 负债合计调整后为35.91亿元人民币,较调整前增加8970.05万元[54][56] - 所有者权益合计保持35.55亿元人民币不变[54] 业务运营数据 - 2021年1-3月新签销售合同15.26亿元[2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00%至8000万元[23]
华电重工(601226) - 2020 Q4 - 年度财报
2021-04-22 16: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简称华电重工,代码601226[21]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1] - 持续督导期间为2014年12月11日至2016年12月31日[2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营业收入71.76亿元,较2018年增长2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23.17万元,较2018年增长17.60%[23] - 2019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6.25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2.03%;总资产91.68亿元,较2018年末下降4.21%[23]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0.0837元/股,较2019年增长17.5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4%,较2019年增加0.35个百分点[23] - 2020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58亿元、24.33亿元、24.10亿元、32.04亿元[26]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825.47万元,2019年为1758.52万元,2018年为2214.75万元[27] - 2020年度华电重工母公司实现净利润6334.4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633.44万元,分配2019年度利润3465.00万元,年初未分配利润99511.25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101747.21万元[6]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1.55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0.26元,合计3003.00万元,占合并报表口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31.05%[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均为5.01亿元;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3.67亿元,期末余额3.79亿元,当期变动1213.60万元[31] - 公司报告期内新签销售合同金额97.82亿元,同比减少3.89%[114] - 公司营业收入89.06亿元,同比增长24.12%[114] - 2020年全年新签销售合同97.82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9.06亿元,实现净利润0.97亿元[156] - 实现营业收入89.06亿元,同比增长24.12%;利润总额1.26亿元,同比增长48.11%;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17.60%[166] - 营业成本82.05亿元,同比增长26.21%;销售费用4487.8万元,同比增长5.74%[167] - 管理费用3.06亿元,同比增长5.67%;研发费用1.43亿元,同比减少0.87%;财务费用91.14万元,同比减少93.35%[17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79亿元,同比减少2.57%;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2018.69万元,同比减少141.14%;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1.50亿元,同比增长6.37%[170] - 主营业务收入88.91亿元,同比增长25.81%,占比99.82%;其他业务收入1559.39万元,同比减少85.67%,占比0.18%[171] - 2020年专业技术服务业收入88.91亿元,增长率25.81%,占营业收入比例99.82%[179] - 2020年专业技术服务业毛利6.88亿元,增长率3.87%,占营业利润比例98.12%[182] - 报告期初公司在执行销售合同金额合计217.31亿元,报告期内形成收入69.49亿元[195] -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销售合同金额合计97.82亿元,形成收入19.57亿元[19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销售合同总金额为147.97亿元,其中未开工项目44.73亿元,在建未完工部分103.24亿元[19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缓建项目合同金额20.25亿元,累计确认收入1.93亿元,累计确认毛利 - 396.53万元[195] - 报告期内公司完工项目合同金额为77.25亿元,收入确认超85.76%,整体回款率超70.81%[19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营业收入18.54亿元,同比减少16.54%[114] - 热能工程业务营业收入12.37亿元,同比增长11.22%[114] - 高端钢结构业务营业收入27.69亿元,同比增长33.19%[114] - 海洋与环境工程业务营业收入30.29亿元,同比增长83.16%[114] - 氢能业务营收94.34万元[166]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营收18.54亿元,同比减少16.54%;热能工程业务营收12.37亿元,同比增长11.22%;高端钢结构业务营收27.69亿元,同比增长33.19%;海洋与环境工程业务营收30.29亿元,同比增长83.16%[166] - 专业技术服务业毛利率8.39%,较上年减少0.98个百分点;物料输送系统工程毛利率11.54%,增加1.28个百分点;热能工程毛利率10.91%,增加2.23个百分点;高端钢结构工程毛利率11.66%,增加0.8个百分点;海洋与环境工程毛利率2.87%,减少3.91个百分点;氢能工程毛利率100%,增加100个百分点[175] - 东北毛利率10.99%,增加4.04个百分点;海外毛利率6.32%,减少14.29个百分点;华北毛利率23.83%,增加15.54个百分点;华东毛利率6.21%,减少1.87个百分点;华南毛利率7.46%,增加3.64个百分点;华中毛利率5.29%,减少4.37个百分点;西北毛利率8.69%,增加0.09个百分点;西南毛利率 - 8.83%,减少12.05个百分点[175][178] - 高端钢结构工程业务收入和成本分别增加33.19%、33.82%;海洋与环境工程业务收入和成本分别增加83.16%、91.01%[178] - 2020年物料输送系统工程收入18.54亿元,增长率 - 16.54%,占营业收入比例20.82%[182] - 2020年高端钢结构工程收入27.69亿元,增长率33.19%,占营业收入比例31.10%[182] - 2020年海洋与环境工程收入30.29亿元,增长率83.16%,占营业收入比例34.01%[182] - 2020年华东地区收入35.55亿元,增长率85.65%,占营业收入比例39.91%[185] - 2020年华南地区收入12.54亿元,增长率78.99%,占营业收入比例14.09%[185] - 2020年西北地区收入10.27亿元,增长率44.52%,占营业收入比例11.53%[185] - 2020年华北地区毛利2.52亿元,增长率99.31%,占营业利润比例35.93%[185] - 2020年华南地区毛利0.87亿元,增长率224.93%,占营业利润比例12.41%[185] 各业务线介绍 - 公司作为工程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集工程系统设计、工程总承包以及核心高端装备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34] - 公司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为多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正推进无人化和智能化研发实施,开展输煤系统治理改造业务,布局一带一路沿线项目[35] - 公司自行设计制造多种核心物料输送和装卸装备,已取得多项物料输送系统工程资质[35] - 公司生产的管状带式输送机输送煤炭最大出力达3800吨/小时,输送矿石最大出力达5000吨/小时,单条管带机运输距离达15公里[38] - 物料输送工程以系统研发等为一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实施多项EPC项目,业务遍及多个国家和地区[41] - 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采购包括原辅材料等,采购方式多样,遵循相关原则和制度管理供应商[42] - 物料输送装备生产由子公司负责,依据业主需求和设计方案,按产品需求计划和技术协议组织生产[43] - 公司物料输送系统工程业务以EPC项目带动物料输送装备销售,以高品质装备提高EPC项目质量[44] - 公司热能工程业务为火电厂、燃气电厂提供四大管道系统、空冷系统、燃气电厂燃机系统设备成套解决方案[45] - 电站四大管道系统业务向火电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设计、供货、配制、安装指导等[45] - 电站空冷系统业务向缺水地区火电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研发、设计、制造、成套供货、安装调试等[45] - 公司开展电站四大管道系统业务,提供管材管件采购、加工及设计咨询服务,工厂化加工配制由子公司河南华电实施[47] - 电站空冷系统业务采用EP和EPC模式,并对EP模式提供安装调试技术指导[47] - 燃气电厂燃机系统设备成套业务目前提供设备成套供货,未来向系统方案解决商发展[47] - 热能工程业务采购方式包括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和委托招标采购[48] - 公司高端钢结构工程业务涵盖设计研发、制造安装及工程总承包,涉及多领域[51] - 高端钢结构工程以EPC模式开展料场封闭业务,也直接销售传统钢结构产品[55] - 高端钢结构工程业务采购主要是原材料,通过多种方式确定供应商,EPC项目安装施工标段分包[55] - 海上风电业务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方案提供商,掌握多环节关键技术[57] - 海上风电业务一方面带动施工总承包销售,另一方面筹备EPC模式,已承建广东揭阳项目[59] - 海上风电业务采购包括原材料、船机租赁等,采购方式多样并严格管理供应商[60] - 煤焦油(蒽油)加氢系统以焦化厂高温煤焦油及焦炉煤气为原料,反应温度约400℃,操作压力18MPa,液收可达96%以上[65]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16 - 2020年国家能源政策提出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装机规模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十三五”期间淘汰落后煤电产能0.2亿千瓦以上[10] - 2020年全国新增火电装机容量为5637万千瓦,比上年多投产1214万千瓦[10] - 2020年我国GDP为1,015,98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69] - 2020年一至四季度GDP增速分别为 - 6.8%、3.2%、4.9%和6.5%[69] - 2020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16.9%,金融业增加值增速为7.0%,比2019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54.1%[70] - 2020年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向下拉动GDP0.5个百分点,一至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分别拉动GDP增长 - 4.3、 - 2.3、1.4和2.6个百分点,四季度比三季度提高了1.2个百分点[70] - 2020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0.9%,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3.75万亿元,较去年多增1.6万亿元,还有1万亿元特别国债额度[73] - 2020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2%,降幅比1 - 11月份收窄1.3个百分点[73] - 202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7.0%,住宅投资增长7.6%,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73] - 2020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6%,增速高于全部投资7.7个百分点[73] - 2020年全年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74] - 2020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4.86万亿元,比上年多9.19万亿元,年末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增长13.3%[78] - 2020年末M2同比增长10.08%,M1同比增长8.61%[78] - 2020年中国外汇储备年末保持3.2万亿美元规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平均值是6.8974[83] - 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10.53亿吨,同比增长5.2%;生铁产量8.88亿吨,同比增长4.3%;钢材产量13.25亿吨,同比增长7.7%[84] - 2020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9%,钢材实际消费同比增长7%左右,建筑业同比增长10%、制造业同比增长4%[88] - 2020年全国累计出口钢材5367万吨,同比下降16.5%,出口均价847.2美元/吨,同比上升1.3%;累计进口钢材2023万吨,同比增长64.4%,进口均价831.6美元/吨,同比下降27.5%[89] - 2020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销售收入47033亿元,同比增长10.86%;销售成本42366亿元,同比增长11.57%;实现利税3083亿元,同比增长7.00%;利润总额2074亿元,同比增长6.59%;平均销售利润率4.41%,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89] - 2020年全国发电量7.62万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7.51万亿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长4%和3.1%[90] - 2020年全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9059万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投产13422万千瓦,约占全部发电新增装机的三分之二[90] - 202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51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1%;人均用电量5365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量782千瓦时[93] - 2020年全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422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70.4%[95] - 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为22.0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9.6亿千瓦,比上年增长16.4%,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3.42%,比上年底提高2.6个百分点[99] - 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6万亿
华电重工(601226) - 2020 Q3 - 季度财报
2020-10-27 16:00
财务表现 - 公司总资产为90.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9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47%[17] - 营业收入为57.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6%[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9.85%[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5%,同比减少0.73个百分点[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7元/股,同比下降46.00%[17] - 公司2020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7.02亿元,同比增加20.56%[31] - 公司2020年1-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6.00万元,同比减少45.47%[31] - 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7.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39] - 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646,495,414.92元,同比增长22.3%[45] -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55,739,377.21元,同比增长76.5%[42] - 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435,597.28元,同比增长86.4%[45] -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027元,同比下降46%[45] - 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利润为65,709,489.57元,同比增长104.9%[4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9.85%[17]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6,340,998.17元,同比下降449.9%[50]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356,592.90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28,307,286.32元大幅下降[54]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02,215.93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58,479,715.20元显著减少[54]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650,000.00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7,321,606.03元进一步恶化[57]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41,608,808.83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69,465,395.49元大幅减少[57]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51,905,474.35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1,091,918,266.00元有所下降[57]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000,000,000.00元,与2019年同期持平[54]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24,500,000.00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332,930,213.29元有所增加[53]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419,500,000.00元,相比2019年同期的354,200,000.00元有所增加[53] 资产与负债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050,919,525.61元,较年初减少39.35%,主要由于主营业务购销形成的阶段性现金收付[22] - 公司存货期末余额为871,891,271.13元,较年初减少59.09%,主要受新收入准则变化影响[22] - 公司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2,335,154,816.56元,较年初增加100.00%,主要受新收入准则变化影响[22] - 2020年9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0.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4%[3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23.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3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存货为8.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1%[3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合同资产为23.35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底新增[3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为54.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34] - 公司2020年9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6.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1%[36] - 公司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调整应收账款-1,209,738,744.64元、存货-1,404,357,333.00元、合同资产2,614,096,077.64元[59] - 公司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新收入准则,调整预收账款-1,829,490,410.95元、合同负债1,684,818,578.68元、应交税费144,671,832.27元[59] - 公司货币资金为10.94亿元人民币[60] - 应收账款从21.3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13.27亿元人民币,减少了8.05亿元人民币[60] - 存货从14.2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219.21万元人民币,减少了14.04亿元人民币[60] - 合同资产新增22.10亿元人民币[60] - 应付账款为18.58亿元人民币[62] - 预收款项减少11.53亿元人民币,合同负债新增10.87亿元人民币[62] - 应交税费从3153.37万元人民币增加至9800.90万元人民币,增加了6647.54万元人民币[62] - 公司实收资本为11.55亿元人民币[62] - 未分配利润为9.88亿元人民币[62] 成本与费用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5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6%[39]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9]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4.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2%[39] - 公司财务费用本期金额为4,743,505.04元,较上期减少58.22%,主要由于带息负债规模减小及利率下降[25] - 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为8,693,698.20元,同比增长3.7%[48] -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59,711,233.83元,同比下降100%[42] - 2020年第三季度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3,990,000.00元,同比下降100%[48] 股东与股权 - 股东总数为34,592户,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3.13%[19]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华电科工持有的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00%股权[26] 其他 - 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未经审计[16] - 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本期金额为5,048,168,576.39元,较上期增加41.00%,主要由于项目规模增加采购同步增加[25] - 公司2020年1-9月新签销售合同77.35亿元[31] - 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035,371,828.94元,同比增长21.6%[50]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455.20万元人民币[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