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电南瑞(600406)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超级工程”,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6 09:29
工程概况 - 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直流送出工程 输电能力最强 技术水平最先进 投资规模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2] - 工程于2025年6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输电线路全长约2681千米 跨越西藏 云南 广西 广东四省区 [2] - 输送容量达1000万千瓦 2029年全面投运后每年可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超430亿千瓦时电能 [2] 技术特点 - 西藏清洁电力送出的首条多端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 面临4300米超高海拔直流输电新技术研发与成套新装备研制挑战 [4] - 需攻克2000万千瓦级新能源并入弱电网与直流送出核心技术 自主研制大功率半导体器件 大容量换流阀等全套特高压核心装备 [4] - 创新构建对大电网安全的主动支撑能力 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在国际电力工业领域的领先优势 [4] 能源效益 - 输送电能100%为清洁能源 可替代标准煤消耗约12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300万吨 [2] - 依托西藏玉曲河 察隅曲 克劳龙河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 送端两个换流站共汇集超过2000万千瓦清洁能源 [3] 经济影响 - 工程总投资约532亿元 配套"水风光一体化"电源基地投资超过1500亿元 [3] - 带动一系列上下游装备 施工产业增长 高峰期预计将带动10万余人直接就业 [3] 建设运营 - 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 由两网联合成立的广东藏粤直流电力运营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 [5] - 我国首个跨过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和华南丘陵三级地理阶梯的特高压工程 全线近90%为山地 30%为高山大岭 [5] - 在少人区 无人区探索少维护 免维护设计 全面推广机器代人 发展应用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5]
【明辉说油】“2025中国企业500强”出炉!这些石化企业上榜(内附全名单)
搜狐财经· 2025-09-16 08:20
榜单总体概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以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 入围门槛达到479.60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2] - 500强企业营收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2] - 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超过3万亿元 接近4万亿元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建筑营收均超过2万亿元[2] 头部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459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中国石油(29690亿元)和中国石化(29319亿元)分列第二 三位[6] - 中国建筑(21871亿元)和工商银行(16291亿元)进入前五 建设银行(14148亿元) 农业银行(14199亿元)和中国银行(12646亿元)位列第六至八位[6] - 京东集团以11588亿元营收位列第十 是前十中唯一的互联网公司[6] 石化行业表现 - 石化企业凭借强劲营收与多元结构彰显支柱地位 形成国有引领 民营补充 地方协同的多元化格局[3] - 万华化学(第149位) 山东东明石化(第173位) 山东京博控股(第254位)等民营化工企业入围[3] - 陕西延长石油(第75位) 新疆中泰集团(第214位) 云天化集团(第304位)等地方化工企业成功上榜[3] 研发创新投入 - 500强企业研发费用总额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4] - 华为投资控股以862亿元营收位列第23位 比亚迪以777亿元营收位列第26位[7] - 宁德时代以362亿元营收位列第77位 显示新能源企业创新实力[8] 区域分布特征 - 上榜石化企业高度集中于化工大省 山东省凭借山东东明石化 万华化学 山东京博控股等成为重要集聚地[4] - 浙江省有浙江荣盛控股(第32位) 浙江恒逸集团(第54位) 桐昆控股(第136位)等企业入围[4][7][10] - 江苏省 陕西省等省份亦有多家企业上榜 区域内产业链协同优势凸显[4] 民营企业表现 - 恒力集团以871亿元营收位列第21位 荣盛控股以658亿元营收位列第32位[7] - 比亚迪(第26位) 腾讯(第31位) 蚂蚁科技(第152位)等科技企业排名靠前[7][10] - 拼多多以393亿元营收位列第70位 小米集团以365亿元营收位列第76位[8] 地方国企与金融机构 - 山东能源集团以866亿元营收位列第22位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以530亿元营收位列第46位[7] - 兴业银行(第62位) 浦发银行(第78位) 民生银行(第88位)等股份制银行上榜[8][9] - 地方国企如蜀道投资集团(第110位)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第97位)等表现突出[9]
“中国企业500强”,这四大省份占“半壁江山”
搜狐财经· 2025-09-16 01:45
2025中国企业500强总体概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总营收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有所增加 [2] - 榜单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达479.60亿元,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2][7]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比上年增加45家,占比超过50% [10] 头部企业规模特征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其中国家电网营收39459.28亿元居首,即将突破4万亿元大关 [3][10] - 中国石油(29690.48亿元)、中国石化(29319.56亿元)、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营收均超过2万亿元 [3] - 前10名企业中包含4家商业银行(工商银行16291.26亿元、农业银行14199.41亿元、建设银行14148.38亿元、中国银行12646.92亿元)和2家保险公司(中国人寿11532.17亿元、中国平安11408.14亿元) [3] 研发投入排名 - 华为以1796.87亿元研发投入居首,占500强研发投入总额近十分之一 [5] - 比亚迪(531.95亿元)和中国建筑(454.59亿元)分列研发投入第二、三位 [5] - 研发投入前20名企业包括多家科技企业(小米240.50亿元、中兴240.31亿元、网易175.25亿元)和制造业企业(宁德时代186.07亿元、上汽176.50亿元) [5] 行业分布特征 - 制造业企业263家,服务业企业169家,其他行业68家 [7] - 黑色冶金行业以46家企业数量居行业首位,一般有色(26家)、石化及炼焦(24家)分列二三位 [6] -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19家)与商业银行(19家)并列行业第五 [6] 区域分布格局 - 北京以79家入围企业数量继续居全国首位 [11][15] - 浙江共有56家企业入围,比去年增加5家,超过广东(54家)和山东(52家)居全国第二 [11][15] - 四强省份(北京、浙江、广东、山东)占据榜单近半壁江山 [11] - 浙江有9家企业进入前100名,包括阿里巴巴(996.35亿元)、荣盛控股(658.60亿元)、吉利控股(574.83亿元)等 [11][12][13] 企业动态变化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主要分布于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互联网服务等行业 [7] - 浙江企业表现突出,青山控股(406.64亿元)、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330.77亿元)等多家企业排名显著提升 [13]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实现23连升
证券日报· 2025-09-15 22:37
榜单总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度有所增长 [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 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1]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 [1] 行业结构特征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入围数量持续增加 [2]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中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量显著 共6家新入围 [2] - 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和19.23% 呈现协调发展态势 [2] 企业研发创新 - 研发总投入达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 [2] - 有效专利总数达224.37万件 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 增幅达10.54% [2] - 大企业被要求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长期稳定投入 构建市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2] 战略发展方向 - 大企业需在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投入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3] - 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数字化能力向产业链中小企业溢出 提升产业生态数字化水平 [3] - 发挥产业链核心作用 联合上下游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生态系统 [3] 头部企业格局 - 前十强企业依次为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建筑、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铁路工程集团、京东集团 [1] - 同步发布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大企业创新100强等多个子榜单 [1]
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中石化第3,万华第149,金发第410
DT新材料· 2025-09-15 16:05
2025中国企业500强总体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较上年有所增长 [2] - 入围门槛连续23年提升至479.60亿元,较上年增加5.79亿元 [2] - 总资产规模达460.85万亿元,同比增长7.46% [2] 企业研发与创新成果 - 研发总投入达1.73万亿元,研发强度创1.95%新高,连续8年提升 [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较上年增加21.40万件,增幅10.54% [2] - 计算机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制造、电信及互联网服务行业在研发投入、专利和标准方面贡献突出 [2] 行业与企业入围情况 - 39家企业新入围或重新入围,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及供应链企业新增最多,共6家 [2]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收居首,中国石油(29690.48亿元)、中石化(29319.56亿元)、中国建筑(21871.48亿元)、工商银行(16291.26亿元)分列2-5名 [3][5] - 新能源与新材料企业表现亮眼:宁德时代(77位,3620.13亿元)、隆基绿能(301位,825.82亿元)、晶科能源(279位,924.71亿元)、万华化学(149位,1820.69亿元) [3][7][10] 头部企业营收结构 - 前十名企业营收均超万亿元,涵盖能源、金融、建筑、科技行业 [5] - 科技企业排名提升:华为(23位,8620.72亿元)、京东(10位,11588.19亿元)、阿里巴巴(17位,9963.47亿元)、腾讯(31位,6602.57亿元) [5][6] - 制造业企业占主导,恒力集团(21位,8715.21亿元)、比亚迪(26位,7771.02亿元)等民营制造企业跻身前30 [3][5]
2025中国企业500强发布!(附榜单)
财联社· 2025-09-15 14:30
规模总量 - 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1] - 入围门槛提升至479.60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实现23连升[1] - 资产总额达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1] - 千亿规模企业数量增至267家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1] - 国家电网营业收入超3万亿元 接近4万亿元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建筑营收超2万亿元[1] 经济效益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1] - 收入净利润率达4.27% 同比提升0.17个百分点[1] 研发创新 - 研发费用投入总额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2] - 有效专利总数224.37万件 同比增加21.40万件 增长10.54%[2] - 发明专利数量103.96万件 同比增加15万件 增长16.86% 连续6年保持增长[2] - 发明专利占比达46.33% 同比提升2.50个百分点[2] 产业结构 - 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 共6家新入围[2] - 计算机通信设备 电子设备制造 电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在研发费用 专利 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2] - 制造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40.48% 服务业贡献率40.29% 其他行业贡献率19.23%[2] 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以3.95万亿元营收位列第一 中国石油2.97万亿元第二 中国石化2.93万亿元第三[5] - 前十名企业包括中国建筑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铁路工程 京东集团[5] - 互联网与科技企业排名:京东第10(1.16万亿元) 阿里巴巴第17(9963亿元) 腾讯第31(6603亿元) 百度第202(1331亿元)[5][6][11] - 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比亚迪第26(7771亿元) 宁德时代第77(3620亿元) 蔚来第367(666亿元)[6][7][15]
最新!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揭晓!
搜狐财经· 2025-09-15 14:24
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39459亿元营业收入位列榜首 [1] - 榜单前五名企业营业收入均超过1万亿元 包括国家电网 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建筑和中国工商银行 [1] - 入围门槛达到479.60亿元 较上年提升5.79亿元 实现连续23年上升 [14][15] 规模总量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2024年的110.07万亿元继续增长 [12][13] - 资产总额达到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 [12]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到267家 较2024年增加14家 [16] 历史趋势变化 - 营业收入总额从2013年的50.02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10.15万亿元 实现翻倍 [13] - 资产总额从2013年的150.98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460.85万亿元 增长超过2倍 [14] - 入围门槛从2013年的198.67亿元持续提升至2025年的479.60亿元 [15] 经济效益指标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 [17] - 收入净利润率达到4.27% 较上年提高0.17个百分点 [17] - 归母净利润从2013年的21719.75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47073.02亿元 [18] 研发投入情况 - 2025年研发总投入达1.73万亿元 平均研发强度创1.95%新高 连续8年提升 [19] - 携程集团以24.62%的研发强度位居榜首 华为投资控股以20.84%位列第二 [20] - 研发强度前十企业中民营企业占7席 主要分布在互联网服务和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20] 行业分布特征 - 制造业企业263家 服务业企业169家 其他行业68家 [21] - 黑色冶金行业以46家企业数量位居行业首位 有色冶金和石化炼焦分别以26家和24家位列二三位 [23] -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行业有19家企业入围 与商业银行数量并列第六 [23] 区域分布格局 - 北京以79家入围企业继续领先 浙江56家 广东54家 山东52家 江苏38家分列二至五位 [25] - 前五个地区合计入围企业279家 占500强总数的55.8% [25] - 上海31家 河北23家 福建20家 四川17家 湖北15家位列第六至十位 [25]
最新!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揭晓!4家厦企入围
搜狐财经· 2025-09-15 14:24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 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以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作为入围标准[1][19] - 500强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10.15万亿元 较上年保持增长[19] - 500强企业2024年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4.39%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 提高0.17个百分点[20] 入围门槛及企业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79.6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19] - 有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 千亿元级企业数量达到267家[19] - 国企和民企入围数量基本均衡 分别为251家和249家[19] 行业分布与创新活力 -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入围数量增加 有39家新入围或重新入围企业[20] -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物流及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 共有6家新入围企业[20] - 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等行业在研发费用 专利 标准等方面贡献突出[20] - 500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连续8年提升 创下1.95%的新高[20] 头部企业排名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39459.28亿元营业收入位居榜首[4]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29690.48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二[4]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29319.56亿元营业收入排名第三[4] 厦门企业表现 - 注册地位于厦门的四家企业入围 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以7238.34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28位[2][4] -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4765.04亿元营业收入排名第52位[2][5] -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以4164.15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60位[2][5] - 厦门路桥工程物资有限公司以756.94亿元营业收入排名第324位[2][13] - 运营总部位于厦门的安踏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以602.97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412位[2][17] 其他知名企业排名 - 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11588.19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10位[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9963.47亿元营业收入排名第17位[4]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8620.72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23位[4]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6602.57亿元营业收入排名第31位[4]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7771.02亿元营业收入位列第26位[4]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3620.13亿元营业收入排名第77位[6]
2025中国企业500强揭晓!宁德时代位列……
搜狐财经· 2025-09-15 14:24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79.6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1] - 500强企业总营业收入达110.15万亿元 规模总量保持增长态势 [1] - 千亿级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 占比提升至53.4% [1] 企业研发投入表现 - 500强企业平均研发强度提升至1.95% 连续8年保持增长 [1] 企业所有制结构 - 国有企业入围251家 民营企业入围249家 保持基本均衡格局 [1] 头部企业排名情况 - 国家电网以39459.28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2][3]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29690.48亿元营收排名第二 [2][3]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以29319.56亿元营收排名第三 [2][3] 重要企业排名亮点 - 宁德时代位列第77位 营收3620.13亿元 [2][5] - 比亚迪位列第26位 营收7771.02亿元 [4] - 华为投资控股位列第23位 营收8620.72亿元 [3] - 腾讯控股位列第31位 营收6602.57亿元 [4] - 阿里巴巴位列第17位 营收9963.47亿元 [3] - 京东集团位列第10位 营收11588.19亿元 [3]
2025中企500强出炉:营收规模稳增,北京地区上榜企业最多
贝壳财经· 2025-09-15 12:39
中国企业500强整体规模 - 2025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110.15万亿元 较上年有所增加[2] - 资产总额为460.85万亿元 同比增长7.46%[2]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总额为4.71万亿元 增长4.39%[2] - 收入净利润率为4.27% 提高0.17个百分点[2] 千亿级企业规模扩张 - 营业收入超1000亿元企业数量达267家 较上年增加14家[5] - 千亿级企业占比达53.4%[5] - 15家企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 其中国家电网营收39459.28亿元接近4万亿元[6][7] 企业入围门槛变化 - 2025年入围门槛达479.60亿元 提升5.79亿元并实现23连升[4] 产业结构优化趋势 - 先进制造业入围数量增长 新能源设备制造/电池/通信设备/半导体等领域从23家增至32家[9] - 传统房地产业入围数量从56家降至32家[9] - 39家新入围企业中汽车零部件与物流供应链企业增加最多共6家[8] 研发创新投入 - 研发总投入1.73万亿元 研发强度创1.95%新高且连续8年提升[11] - 持有有效专利224.37万件 同比增长10.54%[13] - 发明专利103.96万件 同比增长16.86% 占比达46.33%[13] - 研发强度前十企业中有五家属于通信设备制造业[11][12] 区域分布特征 - 企业分布前五地区为北京(79家)/浙江(56家)/广东(54家)/山东(52家)/江苏(38家)[14][15] - 北京地区在创新100强中占22家 仅次于广东的25家[27] 跨国经营表现 - 跨国公司100大平均跨国指数15.56% 同比提升0.21个百分点[20] - 海外营业收入90687亿元 同比增长5.20%[20] - 海外资产总额119594亿元 海外员工117.47万人[20] - 国有控股企业占59家 民营企业占41家[2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战新企业100强入围门槛459.21亿元 同比提升64.07亿元[23] - 战新业务收入14.31万亿元 同比增长11.88%[23] - 49家企业战新业务收入超千亿元 较上年增加8家[23] - 战新业务收入与利润占比双双超40% 分别达40.23%和40.58%[25] 人均效能提升 - 人均营业收入349.38万元 连续九年提升[16] - 人均净利润14.93万元 较上年增长0.98万元[16] - "十四五"以来人均营业收入增长29.89% 人均净利润增长22.48%[16] 行业协同发展 - 制造业/服务业/其他行业对营收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0.48%/40.29%/19.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