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西铜业(600362)
icon
搜索文档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8 09:42
会议情况 - 江西铜业第十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4月28日召开,8名董事均参加[1] 报告审议 - 会议审议通过《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表决结果为同意8票、反对0票、弃权0票[1] 报告查看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详情见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 公告时间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4月29日[3]
研判2025!中国有色金属合金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下游市场的推动,有色金属合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1 01:07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有色金属合金是以一种有色金属为基体加入其他元素构成的合金产品 具有强度硬度高 机械性能综合和耐腐蚀性能好等特性 用于制造化工容器及设备零部件[2] - 主要分类包括铝合金 铜合金 铅基合金 镍合金 锌合金 镁合金 锡基合金等[2] 生产工艺 - 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熔炼挤压法和烧结挤压法[4] - 熔炼挤压法用于生产真合金线材 片材 带材 再复合镶嵌生产复合触头[4] - 烧结挤压法将互不相溶的金属或非金属粉末混合成型烧结制成假合金 再挤压成线材板材制成复合触头[4] 政策支持 - 2023年8月《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支持高比能量正极材料 超高纯金属 高品质半导体材料 高端工业母机关键材料 大规格轻合金 新型锌合金等高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5][7] - 2025年3月《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围绕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 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业需求 开展高强 高韧 耐腐蚀等铝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6][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铜矿石 焦炭 锰矿石 镁矿石 铝矿石等原材料及电炉 挤压机等生产设备[8] - 中游为冶炼 精炼 合金化等生产加工环节[8]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汽车 建筑 家电 电力 3C 机械制造等产业[1][8] 产量与市场规模 - 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从2018年5894万吨增长至2024年7919万吨 2025年1-2月产量达1293.9万吨 同比上涨1.4%[10] - 铝合金市场规模从2017年2011.2亿元增长至2024年3770.5亿元[1][12] - 铜合金市场规模从2017年168.2亿元增长至2024年286.29亿元[1][12] - 镁合金市场规模从2017年35.5亿元增长至2024年55亿元[1][12] 竞争格局 - 大型企业凭借资源储备 生产规模和技术实力占据重要地位 中小型企业依靠灵活经营策略和地域优势在特定领域发展[14] - 主要企业包括中国铝业 江西铜业 云南铝业 洛阳钼业 新疆合金投资等[1][14] 重点企业表现 - 中国铝业2024年铝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283.73亿元 同比上涨5.70% 拥有完整铝产业链 业务涵盖矿产资源开采至铝合金生产[16] - 云南铝业2024年铝加工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28.42亿元 同比上涨11.93% 主要产品包括氧化铝 绿色铝 铝加工及铝用炭素 积极拓展再生铝和循环经济业务[18] 发展趋势 - 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旋律 重点发展低碳冶炼技术 加强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引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提升效率[20] - 新材料研发引领产业升级 注重高性能特种合金及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 新能源汽车 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21] - 国际化战略拓展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获取资源技术 学习先进管理经验[22] -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品质高性能材料需求旺盛 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巨大市场空间[23]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4-10 09:00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4月18日15:00 - 17:00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2][4][6] - 通过上证路演中心以网络互动方式召开[2][5][6] - 2025年4月11日至4月17日16:00前可预征集提问[2][6] 参与人员及方式 - 董事长郑高清、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少兵等参加[5] - 投资者可于说明会时间在线参与,会后可查看情况[6][7] 其他 - 2025年3月28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 - 联系人龚昆,电话0791 - 82710117[7]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08 23:2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进展公告,江铜集团拟增持H股股份,目前已累计增持一定数量,计划尚未实施完毕,后续将继续实施以推动公司发展 [2][5][6] 分组1:增持主体基本情况 - 增持主体为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公司控股股东 [4] - 首次增持前,江铜集团持有公司A股1,205,479,110股、H股308,457,000股,合计1,513,936,11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43.72% [4] 分组2:增持计划主要内容 - 2024年12月13日公告,江铜集团拟累计增持H股股份数量不低于34,627,294股(约占总股本1%)但不超过69,254,588股(约占总股本2%) [2][5] 分组3:增持计划实施进展 - 自2024年12月12日至公告日,江铜集团累计增持H股36,863,000股,约占已发行股份的1.06%(占已发行H股的2.66%),累计增持金额439,002,295.10元人民币(不含佣金税费),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5] - 截至公告披露日,江铜集团持有公司1,550,799,110股(A股1,205,479,110股,H股345,320,000股),约占已发行总股份的44.79% [5] 分组4:其他相关说明 - 公司将按相关规定持续关注增持计划实施情况并及时披露信息 [7] - 江铜集团实施增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3][8]
江西铜业(600362) -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进展的公告
2025-04-08 03:37
增持计划 - 江铜集团拟增持H股不低于34,627,294股(约占总股本1%),不超69,254,588股(约占总股本2%)[3][6] 增持情况 - 2024.12.12至公告日累计增持H股36,863,000股,约占已发行股份1.06%(占已发行H股2.66%)[3][6] - 累计增持金额439,002,295.10元人民币(不含佣金税费)[6] 持股比例 - 首次增持前,江铜集团持股占已发行股份43.72%[4] - 截至公告披露日,江铜集团持股约占已发行总股份44.79%[6]
疯狂的铜价,也吓崩了
格隆汇APP· 2025-04-04 08:54
全球金融市场反应 - 美股三大股指刷新近5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纪录 美元指数单日暴跌近2%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跌破4% 创去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 [1] - COMEX黄金现价超3130美元/盎司 较年初2640美元上涨18.8% 单日跌幅不足1% 表现稳定 [2] - 铜价单日大跌4.5% 但年初至今仍累计上涨19.75% 期间最大涨幅达34% 表现优于黄金 [4] 铜价波动驱动因素 - 2023年11-12月铜价下跌 市场担忧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全球经济增长 [5] - 2024年1月铜价反弹 因《华盛顿邮报》报道缩小关税范围 叠加中国财政政策发力信号 [6] - 1月底特朗普拟对铜加征关税消息刺激 美国精炼铜产量170万吨需求仅100万吨 进口依赖度高 关税将打破全球供需平衡 [8][9][10] - 3月26日美铜创历史新高 伦铜突破10000美元/吨 因特朗普启动232调查并计划加征25%关税 [11] 铜产业链供需分析 - 中国占全球铜消费50% 电力电气(60%)、建筑工业(12%)为主 2024年前两月电网投资同比增33.5% [13] - 全球铜矿资本开支低迷 2011年后未现大幅扩张 铜矿投产周期长达5年以上 供给偏紧 [14][15] - 必和必拓预测未来十年全球铜供应缺口达1000万吨 铜价中长期或维持上涨趋势 [17][18] A股铜矿企业表现 - 2024年3-5月北方铜业涨123% 洛阳钼业、紫金矿业涨超40% 江西铜业、云南铜业涨超30% [19] - 铜板块涨幅落后于去年 受科技股压制及关税政策分歧影响 [20][21]
江西铜业营收微降扣非增54% 经营现金流减77%债务增百亿
长江商报· 2025-04-01 00:32
文章核心观点 江西铜业2024年盈利能力提升,虽营收微降但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长,不过投资收益亏损拖累净利增速,且财务承压,现金流减少、债务增加、财务费用翻倍,但整体经营状况仍稳健,综合竞争力突出并拟提升分红 [1][2][7]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09.28亿元,同比微降0.18%,为近三年来首次下降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9.62亿元,同比增长7.03%,增速与2022 - 2023年基本持平 [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82.87亿元,同比增长54.22%,实现大幅增长 [2] - 2022 - 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99.38亿元、5218.93亿元,同比增长8.40%、8.74% [2] - 2022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94亿元、65.05亿元,同比增长6.36%、8.53% [2] - 2022 - 2023年扣非净利润持续下降,同比降幅分别为23.64%、0.80% [2] 主营业务与行业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铜和黄金的采选、冶炼与加工,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加工,硫化工及贸易等领域 [2] - 2024年铜价整体波动幅度明显放大,铜材需求经历新旧动能转换,铜箔、铜管等高技术品类拉动整体需求,但行业竞争加剧,铜箔加工费持续下跌,行业利润较2023年大幅下滑 [2] 投资收益情况 - 2024年公司投资净收益为 - 21.47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 - 5.62亿元 [3] - 2024年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损失为 - 18.21亿元,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相关,套期保值交易产生亏损 [3][4]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4.54%,较上年末微升0.18个百分点 [5] - 2024年末货币资金303.76亿元,同比减少52.44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65.87亿元,同比减少9.86亿元 [5] - 2024年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55.52亿元、其他流动资产96.24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0.36亿元、66.01亿元,增长幅度为57.92%、218.37% [5] - 2024年末到期日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和关联方贷款合计较上年同期减少15.88亿元 [5] - 2024年末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有不同程度增减,债务较2023年末增加约108亿元 [5][6] - 2024年财务费用为7.91亿元,较2023年增长105.99% [6]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5.08亿元,同比减少84.23亿元,下降幅度为77.06% [6] - 2024年末应收账款62.33亿元,同比增长56.96%,远超营业收入变动幅度 [6] 公司优势与分红情况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铜生产基地及重要的硫化工基地,拥有多座在产铜矿,截至2024年底有一定的保有资源量和权益金属资源量 [7] - 公司已形成以黄金和铜的采矿、选矿、冶炼、加工,以及硫化工、稀贵稀散金属提取与加工为核心业务的产业链 [7] - 2024年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24.17亿元,分红率34.71%,分红金额、分红率均较2023年有所提升 [7]
江西铜业,九毛九,中创新航,快手,爱康医疗…高盛最新调研及评级汇总
智通财经· 2025-03-31 05:26
江西铜业 - 2024年净利润69亿元人民币,每股收益2.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 - 3%;剔除一次性项目,经常性净利润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 [1] - 宣布2024年股息0.698元人民币,派息率超35% [1] - 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2%,上调2026年28%,预计经常性净利润维持在88 - 90亿元人民币区间 [1] - 受地缘政治风险对运营影响较小,H股2025年预期市盈率为5倍,维持目标价21.8港元 [1] - A股12个月目标价28.00元人民币,当前价格23.48元人民币,上行空间19.3%;H股12个月目标价21.00港元,当前价格14.24港元,上行空间47.5% [2] 九毛九 - 2024年下半年营收30亿元、净利润16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低于市场普遍预期3200万元,餐厅盈利好于预期 [3] - 宣布派息0.02港元,2025年派息率约92.5% [3] - 未设定具体开店目标,将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计划 [3] - 预计投资者业绩会关注同店销售额、利润率、新店开店标准等方面 [3] - 评级中性,12个月目标价3.2港元,基于2025年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8倍 [4] 中创新航 - 3月27日公布2024财年业绩并举办投资者日活动,对中国电池行业呈积极信号 [5] - 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企稳,价格竞争有望缓和,产能紧张 [6] - 中长期看好电池储能系统增长潜力,但近期政策变化带来价格压力和不确定性 [6] 快手科技 - 人工智能战略有技术优势,预计2025年快影人工智能业务收入达6000万美元,赋能内容生态和现有业务 [7][8] - 2025年第一季度广告业务同比增长7 - 8%,力求全年同比增长14 - 15%,二季度起广告同比增长恢复正常季节性 [8][11] - 预计2025年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13%,由泛货架电商推动,直播电商同比个位数增长,整体佣金率保持平稳 [8][13] - 预计2025年总资本支出100 - 150亿元人民币,快影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支出预计同比翻倍 [10] - 评级买入,12个月目标价62港元,基于市盈率估值 [17] 爱康医疗 - 2024财年营收6.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8%;净利润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净利率19.5% [18] - 预计2025年净利润与彭博市场预期相符,净利率稳定在20%左右,毛利率有望改善 [19] - 国内争取更多顶级医院市场份额,海外业务特别是新兴市场实现较高增长 [20][21] - 数字化骨科平台有望2 - 3年内贡献更多营收 [22] - 下调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给予12个月目标价79港元,基于2027年预期市盈率21倍 [23] - 12个月目标价7.90港元,当前价格6.24港元,上行空间26.6% [24]
江西铜业20250328
2025-03-31 02:41
纪要涉及的公司 江西铜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9.69 亿元,同比增长 7%,第四季度净利润 19.78 亿元,同比增长 27%,环比增长 45%,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88%[3] - **生产情况**:2024 年一级铜产量 222.9 万吨,同比增长 9.28%;黄金 118.2 吨,同比增长 4.99%;白银因恒邦事故减产;硫酸 604.12 万吨,同比增长 1.4%;铜加工产品 189.28 万吨,同比增长 4.21%;自产铜矿 19.97 万吨,同比减少 1.14%[4][5] - **项目进展** - 上饶铜箔项目一期投产约 3 万吨,未达满产,二期取消,最终产能预计 5 万吨[4][6] - 哈萨克斯坦钨矿项目已试生产,2024 年四季度产 2000 吨,2025 年计划产 7000 吨[4][6] - 墨西哥选矿项目预计 2025 年中期或三季度投产,目标年产 5 万吨金属量,性质为渣选矿,不计入矿山铜精矿含铜量[4][6][8] - **资源端战略** - 2024 年初投资约 2.5 亿美元参与第一长岛竞争,获董事席位,加强资源端合作[4][7] - 阿富汗项目有望进一步合作,增持数字化黄金股份参与厄瓜多尔矿山开发建设[4][7] - **生产指引与行业趋势**:2025 年生产指引维持 20 万吨左右,与 2024 年持平;若低加工费持续,或将引发行业整合[4][10] - **业务调整** - 压缩低利润贸易业务,2024 年贸易收入规模压缩 500 亿,提升毛利率和利润率,聚焦主营实业[20] - 贵金属业务毛利率增加源于自产矿含金量及金银价格上涨,加工费占比小[4][22] - **成本与盈利** - 2024 年盈利盈亏平衡点约在 30 到 35 美金[16] - 调整原材料结构控制成本,仅考虑硫酸不考虑贵金属副产品实现盈亏平衡难度大[18] - **其他项目情况** - 非洲矿业项目增加人员储备,自行筹备新项目,集中在赞比亚[12] - 第一量子巴拿马项目复产困难,江西铜业预付 5 亿美金,每年获 5 万吨粗铜供应[13] - 巴古塔项目母公司通过香港联交所聆讯,寻找技术投资者,未披露成本及盈利数据[14] - 中亚 Aconex 项目 2024 年开始道路基础建设,若顺利 2025 年开始基础建设,暂无明确投产时间[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墨西哥渣选矿项目直接冶炼成阴极铜,在当地配套冶炼后运出,目前无成本和盈利测算数据[10][11] - 贵金属提炼黄金储备约五吨,白银储备约 150 吨,资产经营成本相对较低[23] - 矿投产后报销方式可能根据实际产量决定,部分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整体税率变化不大[25][26] - 非经常性损益受铜价波动影响,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对应问题[27] - 增加老铺黄金持股比例,未来将签署技术合作协议,以技术顾问和服务身份参与厄瓜多尔矿山建设[28]
江西铜业股份(0035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4:56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70元(含税)[5] - 以2025年3月27日公司总股本3,462,729,405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10,441,768股A股,以3,452,287,63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10股人民币7元(含税),共计约人民币2,416,601,345.90元(含税),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4.71%[130] - 公司预期于2025年7月18日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129] - 公司向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派发末期股息时,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131][133] - 公司向H股个人股东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时,按10%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133] - 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沪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H股取得的股息红利,H股公司按2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34] - 内地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沪港通投资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股息所得红利,应付税项比照内地个人投资者征税[134] - 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深港通投资香港联交所上市H股取得的股息红利,H股公司按照2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35] - 内地证券投资基金通过深港通投资联交所上市股票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应付税项比照内地个人投资者征税[135]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20,928,245,943元,较2023年减少0.18% [10]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962,197,980元,较2023年增长7.03% [10]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为8,287,226,783元,较2023年增长54.22% [10]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507,849,798元,较2023年减少77.06% [10] - 2024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77,945,429,075元,较2023年末增长15.61% [10]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93,127,834,940元,较2023年末增长14.85% [10]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01元/股,较2023年增长6.91% [12] - 2024年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为2.40元/股,较2023年增长54.84% [1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58%,较2023年增加0.35个百分点 [12]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 13.25亿元,2023年为11.31亿元,2022年为5.77亿元[14][16] -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项目2024年期初余额281.09亿元,期末余额200.78亿元,当期变动 - 80.31亿元,影响金额 - 14.37亿元[18] -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4年营业收入51.92亿元,较2023年减少0.21%[20] -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4年除税前溢利9.04亿元,较2023年增长4.71%[20] -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4年末总资产193.1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4.85%[20] -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24年末总负债105.3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5.23%[20]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09.28亿元,同比减少0.1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9.62亿元,同比增长7.03%[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1931.28亿元,较年初增长14.8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779.45亿元,较年初增长15.61%[25] - 2024年集团合并营业收入为5209.28亿元,较2023年减少9.64亿元( - 0.18%)[52] - 2024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9.62亿元,较2023年增加4.57亿元(7.03%)[5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01元,2023年为1.88元[52] - 2024年营业成本为5024.84亿元,较2023年减少54.15亿元( - 1.07%)[54] - 2024年销售费用为4.11亿元,较2023年增加0.53亿元(14.89%)[54] - 2024年财务费用为7.91亿元,较2023年增加4.07亿元(105.95%)[5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5.08亿元,较2023年减少84.23亿元( - 77.06%)[54]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3.03亿元,较2023年减少40.75亿元(49.52%)[54]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7.33亿元,较2023年增加38.00亿元(196.61%)[54] - 2024年工业及其他非贸易收入毛利率为4.97%,较上年增加0.22个百分点[59] - 主营业务分地区:中国大陆营业收入455,227,342,696元,成本437,595,850,794元,毛利率3.87%,收入同比减1.75%,成本同比减2.7%,毛利率增加0.94个百分点;中国香港收入32,064,438,592元,成本31,583,320,746元,毛利率1.50%,收入同比增24.37%,成本同比增22.71%,毛利率增加1.33个百分点;其他地区收入33,636,464,655元,成本33,305,044,454元,毛利率0.99%,收入同比增2.58%,成本同比增2.66%,毛利率减少0.08个百分点;合计收入520,928,245,943元,成本502,484,215,994元,毛利率3.54%,收入同比减0.18%,成本同比减1.07%,毛利率增加0.86个百分点[63] - 主营业务分销售模式:线下销售营业收入520,928,245,943元,营业成本502,484,215,994元,毛利率3.54%,收入同比减0.18%,成本同比减1.07%,毛利率增加0.86个百分点[65] - 成本分行行业:有色金属原材料成本296,435,807,550元,占比59.23%,同比增18.45%;制造业能源动力成本3,562,268,426元,占比0.71%,同比减2.46%;人工成本2,305,713,465元,占比0.46%,同比增1.27%;制造费用8,014,265,993元,占比1.60%,同比增3.22%;小计310,318,055,434元,占比62.00%,同比增17.57%;有色金属贸易及其他成本190,156,014,474元,占比38.00%,同比减21.50%;合计500,474,069,908元,同比减1.13%[67] - 成本分产品:铜产品原材料成本227,152,155,065元,占比45.39%,同比增18.19%;能源动力成本2,700,055,839元,占比0.54%,同比减2.12%;人工成本1,670,147,432元,占比0.33%,同比增1.51%;制造费用5,623,600,320元,占比1.12%,同比增0.86%;小计237,145,958,656元,占比47.38%,同比增17.30%;贵金属副产品原材料成本68,903,481,685元,占比13.77%,同比增18.88%;能源动力成本334,866,845元,占比0.07%,同比减8.67%;人工成本371,138,384元,占比0.07%,同比增5.61%;制造费用1,264,818,340元,占比0.25%,同比增11.30%;小计70,874,305,254元,占比14.16%,同比增18.48%;化工产品原材料成本356,577,595元,占比0.07%,同比增570.35%;能源动力成本409,080,943元,占比0.08%,同比增2.58%;人工成本198,401,009元,占比0.04%,同比减9.86%;制造费用892,890,016元,占比0.18%,同比增8.11%;小计1,856,949,563元,占比0.37%,同比增23.96%;稀散金属原材料成本23,593,205元,占比0.01%,同比减56.63%;能源动力成本118,264,799元,占比0.02%,同比减7.77%;人工成本66,026,640元,占比0.01%,同比增10.38%;制造费用232,957,317元,占比0.05%,同比增2.98%;小计440,841,961元,占比0.09%,同比减5.94%;贸易及其他成本190,156,014,474元,占比38.00%,同比减21.50%;合计500,474,069,908元,同比减1.13%[69] - 销售费用本期累计4.11亿元,上年同期3.58亿元,增长14.89%[73] - 管理费用本期累计28.56亿元,上年同期25.59亿元,增长11.61%[73] - 财务费用本期累计7.91亿元,上年同期3.84亿元,增长105.95%[73] - 研发投入合计60.1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5%,资本化比重8.17%[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25.08亿元,上年同期109.31亿元,减少77.06%[8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 - 123.03亿元,上年同期 - 82.28亿元,增长49.52%[8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57.33亿元,上年同期19.33亿元,增长196.61%[81] - 衍生金融资产本期期末10.37亿元,占总资产0.54%,较上期增长416.83%[83]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62.33亿元,占总资产3.23%,较上期增长56.97%[83] - 报告期末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6251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746420万元( - 99.17%)[85] - 报告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为94566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22095万元(30.49%)[85] - 报告期末合同负债为427371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287632万元(205.83%)[85] - 报告期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571176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351081万元(159.51%)[85] - 报告期末其他流动负债为1039617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411689万元(65.56%)[85] - 报告期末应付债券为321624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183360万元( - 36.31%)[85] - 报告期末租赁负债为20369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16507万元( - 44.76%)[85] - 报告期末长期应付款为58686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38806万元( - 39.80%)[85] - 境外资产为3361433.09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7.41%[86] - 报告期内对外股权投资317150.01万元,上年同期为82498万元,同比增加284.43%[90] - 2024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8,287,226,783元,较2023年增长54.22%[161]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54.54%,较2023年增长0.33%[161] - 2024年营业收入为519,248,233千元,2023年为520,338,500千元[162] - 2024年毛利为16,045,429千元,2023年为12,016,348千元[16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9,039,403千元,2023年为8,632,470千元[162] - 2024年年内溢利为7,353,724千元,2023年为7,228,152千元[162] - 2024年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人民币2.00元,2023年为人民币1.95元[162] - 2024年年内其他全面收益(除税后)为5,707,413千元,2023年为 - 11,002,365千元[165]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除税后)为1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