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600320)

搜索文档
振华重工(600320)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10:07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4.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2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9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5.98%[4] - 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84.45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显著增长[13] - 营业总成本为82.40亿元,其中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比较大[13] - 公司的营业利润为2.33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13] - 公司的营业外收入为1.47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显著增长[13]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20.54亿元,同比增长27.3%[14] 股东信息 - 股东信息显示前十名股东中,中交集团(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最多,达到17.40%[7] - 公司未知其余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未知是否属于一致行动人[8] 资产负债 - 总资产为846.92亿人民币,较上年度末略有下降0.20%[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冲销、政府补助、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合计金额为7.61亿人民币[5] - 2024年第一季度,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流动资产总额为451.55亿元,较上一季度略有下降[10] - 公司持有的存货总额为253.88亿元,其中合同资产占比较大[10]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95.36亿元,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占比较大[11] - 公司的流动负债总额为451.46亿元,较上一季度有所下降[12]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04.51亿元,其中长期借款占比较大[1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5.62亿元,同比增长20.3%[1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5.89亿元,同比增长97.8%[1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6.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3%[17]
振华重工(600320) - 振华重工投资者调研情况
2024-03-29 07:38
公司经营发展规划 - 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做强做优做大主责主业 [1] - 港机业务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布局,拓展产品系列,应用新技术,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型升级 [1] - 海工业务关注海洋经济动向,推进市场推广与技术革新,落地优势项目,提升生产履约与成本管控水平 [2] - 船运业务提升船队管理,抓住航运复苏等机遇,提高行业竞争力与规模效益 [2] 港机服务类业务拓展情况 - 通过全球经营服务网点,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和精益化经营与全寿命周期服务 [3] - 拥有超 1000 名高素质专业人员组成的服务队伍,提供高效解决方案与备件服务支持 [3] - 下属子公司 Terminexus 打造港机行业首个数字化供应链平台 [3] 自动化码头行业前景 - 自动化、智能化是未来港口发展趋势,许多码头用户将自动化相关设备及系统作为主要投资方向之一 [4] 海工库存化解进度 - 重视海工去库存,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在机会,部分海工资产盘活,在手船舶与潜在客户磋商 [5] - 后续密切跟进市场动态,做好信息跟踪整合分析,保持与重要客户沟通,寻求处置机会 [5]
振华重工(600320)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3-28 16: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5.20亿元[4] - 公司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32,933,263,802元,同比增长9.08%[11] - 公司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9,978,765元,同比增长39.80%[11] - 公司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84,184,446元,同比增长101.83%[11] - 公司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756,552,794元,同比增长3.88%[11] - 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01.97亿、738.91亿、910.24亿和1,042.21亿人民币[13] - 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95亿、15.03亿、3.97亿和20.04亿人民币[13]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2.36亿、23.17亿、-2.19亿和40.10亿人民币[13]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约为329.33亿元,同比增长9.08%;归母净利润约为5.20亿元,同比增长39.80%[16] - 公司2023年港口机械业务新签合同额为36.0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9%[16] - 公司2023年海工和钢结构相关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9.84亿美元,其中钢结构业务新签订单为4.70亿美元[16]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29.33亿元,同比增长9.08%[23] - 营业收入增加主要系公司项目交付量增加所致[25] - 营业成本增加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增加所致[25] - 销售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加大对市场的开拓和营销力度所致[25] - 管理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咨询费用增加所致[25] - 财务费用减少主要系公司有息负债减少使得利息支出降低[26] - 研发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费用化研发项目支出增加所致[26] - 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27]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29.33亿元,同比增长9.08%,营业成本为284.80亿元,同比增长8.93%[29] - 港口机械主营业务营业收入为212.37亿元,毛利率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达到16.33%[29] - 重型装备主营业务营业收入为54.23亿元,毛利率比上年减少2.35个百分点,降至5.23%[29]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未来发展讨论与分析中指出,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新机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变革带来新机遇,为公司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增添了新动能[49] - 公司发展战略以“1544”总体发展思路为战略指引,逐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50] - 公司加大资源投入发展成熟新业务,包括钢结构、海上风电、立体停车等领域[50] - 公司积极探索主业相关新赛道,抢抓全球港口码头老旧港机设备更新改造机遇[50] - 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提升年”总体要求,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51] - 公司加强市场开拓,持续推广产品标准化、模块化建造,加快推出轻量化港机产品[51] 公司治理 - 公司累计召开董事会会议14次,监事会会议6次,股东大会会议4次,所有会议的召集、召开、表决、披露程序均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管理制度要求[54] - 公司持续夯实相关主体信息披露责任,强化信息披露的部门协同,全年共发布公告108份,其中临时公告56份,上网公告文件48份,定期报告4份[54] - 公司制定《年度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出台《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手册》,规范工作标准,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与资本市场沟通[55] - 公司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股东大会的召集和召开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议的表决程序和表决结果合法有效,股东大会的决议合法有效[58] 环保责任 - 公司报告期内投入环保资金为11,856.90万元,实际排放的废气和废水主要污染物均符合排污许可证许可排放量限值[136] - 公司加强了废气、废水、噪声、危废等的综合治理,各类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正常[143] - 公司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项目均办理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及竣工验收手续[144] - 公司下属单位均按要求申领了排污许可证,并根据实际排污变化情况开展排污许可变更,均获得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部门颁发的排污许可证[146] - 公司下属排污单位未收到环保行政处罚[147]
振华重工:振华重工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
2024-03-28 14:38
业绩数据 - 2023年公司净利润6.47亿元,利润总额7.85亿元[10]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29.3326亿元[16] - 2023年公司资产总额848.6458亿元,所有者权益188.6694亿元[16] - 2023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3.50%,总资产报酬率2.15%[16] 市场表现 - 2023年公司产品进入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港机产品市场份额连续26年行业第一[10] - 港口机械岸桥产品平均市场占有率保持在70%左右,连续26年全球第一[24] - 公司累计参与国内外60余个自动化码头建设,占全球自动化、智能化码头总数70%以上[24] 业务成果 - 2023年绿色低碳业务新签合同占比66%左右,同比增长约5%[11] - 2023年为蒙古国提供30台AGV,首批6台交付,为危地马拉提供4台跨运车签约[12] - 大重特钢结构业务承接13个国家钢桥梁项目,累计参建53座钢桥项目[25] - 重大构件海运与安装业务拥有20余艘远洋运输船,船队足迹遍布全球近180个港口[25] 技术研发 - 4月与新加坡港务集团研制的世界首台独立平台式自动拆装锁销机首次实船作业[34] - 9月自主研发的首个智能一体化码头生产管理系统在中谷钦州基地试运行[34] - 自主研发的一次可吊起三个40英尺集装箱起重机投产,生产率提高20%[79] 项目进展 - 加纳特马新港交付港机设备后吞吐量预计提升至每年350万TEU[60] - 巴拿马PSA国际码头二期扩建工程4台岸桥投产后助力码头年吞吐量达200万标准箱[65] - 智利圣安东尼奥港STI码头2台超巴拿马型岸桥投产后吞吐量达1000万标箱[65] 未来目标 - 近期目标到2025年为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三型世界一流重型装备企业奠定基础,远期目标到2035年建成三型一流装备制造企业[21] 海外布局 - 公司在25个国家36个城市设立40个海外机构,东南亚等地属地员工达90%以上[70] 创新投入 - 科技创新投入13.12亿元[137] - 研发投入占公司年营业额的3%以上[141] 荣誉奖项 - 荣获国资委2022年度“双百企业”专项评估标杆第9名[11][41][112] - 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并被评估为第4名[11][112] - “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实施方案在中交集团系统内部评分第一[112] 企业管理 - 2023年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24次[99] - 2023年召开26次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114] - 2023年组织召开14次董事会会议[114] 合规建设 - 建立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141份,开展反腐倡廉培训14次,覆盖1000人次[111] - 经济合同、重大决策、规章制度法律审核率及经济合同履约率均达100%[128] 供应商管理 - 2023年公司发布集采成果11项,公开招标率同比提升10.42%[167] - 2023年公司从6个类别24个维度对588家合作供应商开展年度绩效评价[169] 安全环保 - 振华海服建立起重船舶安全监控平台[195] - 公司发布《2023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196]
振华重工:振华重工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盛雷鸣)
2024-03-28 14:35
会议召开情况 - 2023年召开董事会14次、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3次[4] - 提名委员会2023年召开5次会议[6] - 审计委员会2023年召开8次会议[6] 关联交易与担保 - 2023年发生日常关联交易等,独立董事认为合理合规[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担保无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情形[10] 报告披露 - 按时编制并披露2022 - 2023年多份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10] 利润分配 - 2022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3][14] - 2023年预案每10股派现0.5元,不转增和送红股[14] 其他事项 - 2023年聘任安永华明为外部审计机构[12] - 报告期出售股票资产优化结构[14] - 公司及股东遵守各项承诺[14] - 符合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资格条件[14] - 具备实施激励计划主体资格[15] - 实施激励计划利于长期发展[15]
振华重工:振华重工关于公司与中交财务有限公司签订《金融服务框架协议》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4-03-28 14:35
财务数据 - 公司及附属公司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任一日合计不超20亿,授信额度最高不超20亿,协议有效期3年[1][6] - 中交财务注册资本70亿,2023年末总资产595.42亿,所有者权益102.72亿,营收18.75亿,净利润4.80亿[3][4][5] - 协议生效期财务公司认购公司及附属公司债券本金余额最高不超1亿[8] 股权结构 -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持中交财务95%股份,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5] 审议情况 - 2024年3月相关议案经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尚需股东大会审议[10][11]
振华重工:振华重工关于预计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4-03-28 14:35
日常关联交易 - 2023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上限128亿,实际发生70.72亿[3] - 2024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141亿[5] 业务细分 - 2023年提供劳务预计上限18亿,实际发生2.60亿[3] - 2024年提供劳务预计金额23亿[5] - 2023年销售产品预计上限60亿,实际发生34.76亿[3] - 2024年销售产品预计金额65亿[5] - 2023年接受劳务预计上限35亿,实际发生26.02亿[3] - 2024年接受劳务预计金额35亿[5] - 2023年采购产品预计上限15亿,实际发生7.34亿[3] - 2024年采购产品预计金额18亿[5] 金融服务协议 - 财务公司贷款利率不高于央行及其他成员单位[11] - 振华重工及其附属公司需为贷款提供担保[11] - 公司及附属公司存款余额合计不超20亿[11] - 综合授信额度最高不超20亿[11] - 协议有效期3年,尚需股东大会审议[11] 交易意义 - 日常关联交易助公司扩大业务、提竞争力[13] - 对公司发展有积极意义,无不利影响[13]
振华重工:振华重工2023年审计报告
2024-03-28 14:35
财务数据 - 2023年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329.3亿元,公司财务报表营业收入284.5亿元[14] - 2023年净利润646,544,629元,同比增长约8.2%[30]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9,978,765元,同比增长约39.8%[30]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0元,2022年均为0.07元[32] - 2023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45,425,366元,同比下降约63%[32]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691,969,995元,同比下降约3.86%[32] - 2023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388.29亿元,2022年为252.68亿元[4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1.84亿元,2022年为25.69亿元[41] - 2023年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 - 1.82亿元,2022年为 - 0.84亿元[41] - 2023年筹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 - 23.92亿元,2022年为 - 47.23亿元[44] - 2023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0.32亿元,2022年末为23.75亿元[44] 资产负债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计84,864,576,091元,较2022年增长8.5%[2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45,510,394,192元,较2022年增长17.15%[22]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39,354,181,899元,较2022年下降0.03%[22] - 2023年12月31日负债合计65,997,640,296元,较2022年增长9.83%[24]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48,198,634,871元,较2022年增长32.6%[24]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7,799,005,425元,较2022年下降25.03%[24] - 2023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合计18,866,935,795元,较2022年增长4.11%[26] - 2023年12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5,756,552,794元,较2022年增长3.87%[26] - 2023年12月31日少数股东权益为3,110,383,001元,较2022年增长5.3%[26] 特定资产 - 2023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存货余额251.5亿元,存货跌价准备8.7亿元[7] - 2023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应收账款余额98.4亿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5.7亿元[11] - 2023年货币资金5,105,078,436元,较2022年增长113%[22] - 2023年末集团持有江西华伍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4.86%股权等[178] - 2023年应收账款合计9,838,549,006元,减坏账准备后为7,266,298,102元[181] - 2023年应收款项融资合计9.66亿元,2022年合计4.40亿元[185] - 2023年末预付款项账面余额13.14亿元,2022年末账面余额9.51亿元[186] - 2023年末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15.31亿元,坏账准备2.85亿元,账面价值12.46亿元[190] 风险提示 - 存货因生产周期长、可变现净值受市场需求影响有跌价风险[7] - 应收账款源于港机、海工制造等业务合同,可收回性有风险[11] - 大部分收入来自定制生产的大型港口设备等建造合同收入,收入确认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14] 会计政策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78]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82] - 公司成为金融工具合同一方时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85]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100] - 公司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127] - 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提递延所得税[147] - 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外,公司对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153] 税率情况 - 公司产品内销应税收入增值税率13%,外销适用“免、抵、退”办法,退税率13%等[174] - 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实际缴纳及审核批准免抵的流转税的7%计缴,教育费附加按3%计缴[174] - 公司2023年实际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174]
振华重工:振华重工审计委员会监督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的履职情况报告
2024-03-28 14:35
审计机构聘任 - 公司续聘安永华明为2023年度境内审计机构[1][2][5] 审计机构情况 - 截至2023年末安永华明有合伙人245人,执业注册会计师近1800人[1][2] - 安永华明有分所23家,2022年度业务总收入59.06亿元[2] - 2022年度安永华明A股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客户138家,收费总额9.01亿元[2] 审计相关会议 - 2023年3月24日审计委员会通过聘任安永华明[5] - 2023年3月30日董事会会议、6月28日股东大会通过续聘[2] - 2024年3月25日审计委员会沟通审计结果并审议年报议案[5] 审计结果 - 安永华明对2023年度财务报告等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审计委员会认为安永华明2023年年报审计表现良好[6]
振华重工:振华重工2023年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4-03-28 14:35
内部控制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3][4] - 自评价基准日至报告发出日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5][6] -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一致[7] 评价范围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资产总额之比为94%,营收合计占比为90%[8] - 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包括预算、采购、销售等管理内容[9] 高风险领域 - 重点关注销售与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高风险领域[10] 缺陷评价标准 - 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定量标准一致[14][17] - 2023年度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定量)基准调整为本年度经审计财务数据[14][17] - 公司确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定性标准[18] 缺陷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重要缺陷[19][20][21] - 评价基准日公司不存在未完成整改的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重要缺陷[21][22] 监督机制 - 公司内部控制设自我评价和内部审计双重监督机制,可控制内控一般缺陷风险[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