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视传媒(600088)
icon
搜索文档
中视传媒(600088) -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2025-09-12 08:1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1997年6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首次发行普通股5000万股[9] - 公司注册资本为39770.64万元[10] - 经批准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6800万股,成立时发起人股东认购11800万股,占比70.238%[20] - 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9770.64万股,均为普通股[21] - 2002年7月17日公司由江苏省无锡市迁址上海浦东[8] 股份管理 - 公司增加资本方式包括向不特定或特定对象发行股份[23][24] -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应按规定程序办理[24] - 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六种情形除外[25] - 董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得超所持有同一类别股份总数的25%,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30] - 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股份,自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30] 股东权益与决策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凭证[35] - 股东对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效力有争议,可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法院撤销(轻微瑕疵除外)[37] - 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书面请求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对违规董事、高管提起诉讼[41] - 股东会审议公司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30%的事项[49]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超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50%或总资产30%后提供的担保须经股东会审议[50] 会议相关 - 股东会普通决议需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特别决议需三分之二以上通过[71] - 持有百分之一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等可公开征集股东投票权[74] - 股东会审议关联交易事项,关联股东不参与投票表决[74] - 董事候选人名单可由董事会、单独或合并持股1%以上的股东书面提案[76]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需提前十日书面通知全体董事[103] 人员任职 - 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辞任时视为同时辞去法定代表人,公司需在三十日内确定新法定代表人[12] - 董事任期三年,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86] - 董事会设职工代表董事至少一人,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86]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每届任期三年,连聘可连任[124] 财务管理 - 公司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上半年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披露中期报告[134] -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需提取利润的10%列入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注册资本50%以上可不再提取[135]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占比最低80%[137] - 公司期末资产负债率超80%且当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可不进行利润分配[140] - 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聘期一年,由股东会决定聘用、解聘[147] 其他 - 战略委员会负责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等重大事项研究并提建议及检查实施情况[119] - 提名委员会负责拟定董事和高管选择标准程序,遴选审核人选并向董事会提建议[12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和高管考核标准及薪酬政策方案并提建议[120] - 公司党委依照规定讨论决定企业重大事项[132] - 公司发行优先股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172]
中视传媒(600088) -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投融资管理制度
2025-09-12 08:16
投资决策 - 对外投资分短期(不超一年)和长期(超一年)[4] - 短期投资决策经管理预选、财务供资金、审批后实施[6] - 长期投资决策经多部门评估、党委会和总经理办公会讨论、董事会审议[7] 借款与融资决策 - 对外借款由财务申请、总会计师审批、履行程序后实施[11] - 发行股票或债券经董事会审议、股东会批准[12] 额度与审批 - 连续十二个月内外投总额或借款余额不超30%总资产,由董事会审议[14] - 超30%总资产,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会[15] - 购售资产金额超30%总资产,需中介审计评估并股东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14] 其他规定 - 发生投融资事项应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6] - 制度由股东会授权董事会解释修订,自董事会审议通过生效[19]
中视传媒(600088) -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9-12 08:15
业绩相关 - 2026年日常关联交易金额累计预测不超101,250万元,版权转让及制作业务不超58,500万元,租赁及技术服务不超3,000万元,广告经营业务不超39,000万元,土地及物业租赁与其他业务不超750万元[4] 资金运用 - 202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拟用不超3亿元自有闲置资金买银行对公理财产品,资金可循环投资、滚动使用[5] 会议情况 - 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2025年9月12日通讯召开,通知9月5日送达董事[1] - 应参加通讯表决董事9位,收到表决票9票[1] 议案表决 - 《关于中视传媒2026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的议案》6名关联董事回避表决,同意3票,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4] - 《关于修订公司<章程>及其附件的议案》等多项议案同意票数均为9票,无反对或弃权票[1][2][3][5] 人员提名 - 第九届董事会提名王钧等5人为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杜帅等3人为独立董事候选人[3]
影视院线板块尾盘持续走强
第一财经· 2025-09-12 07:05
股票表现 - 中国电影触及涨停 [1] - 金逸影视回封涨停 [1] - 幸福蓝海涨超15% [1] - 文投控股 北京文化 华谊兄弟 博纳影业 中视传媒跟涨 [1]
影视院线板块9月3日跌1.63%,中视传媒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4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3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影视院线板块当日下跌1.63% 领跌个股为中视传媒(下跌4.23%)[1] - 上证指数下跌1.16%至3813.56点 深证成指下跌0.65%至12472.0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43亿元 游资净流入8309.75万元 散户净流入6023.91万元[2] 个股涨跌情况 - 金逸影视涨幅最大(10.04%)收于10.52元 成交额2.45亿元[1] - 幸福蓝海涨3.42%至17.82元 华谊兄弟涨1.87%至2.73元[1] - 跌幅前列包括中视传媒(-4.23%)欢瑞世纪(-3.85%)光线传媒(-2.99%)[2] 资金流向特征 - 华谊兄弟获主力净流入7886.67万元(占比15.4%)但遭游资和散户资金流出[3] - 幸福蓝海主力净流入6296.84万元(占比9.4%)[3] - 金逸影视遭遇主力净流出8517.43万元(占比34.71%)同时游资和散户资金流出[3] 交易活跃度 - 华谊兄弟成交量最高达187.33万手 成交额5.12亿元[1] - 光线传媒成交额12.31亿元居首 捷成股份成交量181.35万手[2] - 横店影视成交额6582.25万元 *ST天择成交额4125.95万元[1][2]
2025暑期档电影票房亮眼,相关概念股应声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9-03 02:13
影视院线板块市场表现 - 文投控股涨停 涨幅9.86% 现价3.23元 [1][2] - 幸福蓝海涨超6% 实际涨幅6.21% 现价18.30元 [1][2] - 中视传媒涨2.47% 博纳影业涨2.09% 慈文传媒涨1.71% [1][2] 暑期档票房数据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3] -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3]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超过去年同期 [3] 年度票房表现 - 2025年度总票房突破400亿元 其中国内票房392.3亿元 [3] - 国内观影人次超9.09亿 超去年同期水平 [3] - 海外市场票房折合人民币超7.7亿元 创多年新高 [3] 头部影片表现 - 《南京照相馆》票房28.9亿元 位列暑期档第一 [3] -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元 位列暑期档第二 [3] - 《捕风追影》票房8.79亿元 位列暑期档第三 [3]
影视院线板块9月2日跌3.69%,中国电影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9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2 09:09
板块整体表现 - 影视院线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69% 领跌大盘[1] - 上证指数下跌0.45%至3858.13点 深证成指下跌2.14%至12553.84点[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98亿元 游资净流入1.59亿元 散户净流入8.39亿元[2] 个股涨跌情况 - 中国电影以5.37%跌幅领跌 收盘价14.10元 成交额9.57亿元[2] - 中视传媒下跌4.71% 奥飞娱乐下跌4.61% 上海电影下跌4.40%[2] - 全逸影视逆势上涨1.59%至9.56元 欢瑞世纪上涨1.49%至5.46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华谊兄弟主力净流出2465.72万元 净占比-6.81% 散户净流出2231.03万元[3] - 中视传媒游资净流入1804.26万元 净占比7.48% 主力净流出2775.66万元[3] - 百纳千成主力净流出3128.03万元 净占比-12.49% 散户净流入2232.46万元[3] 成交活跃度 - 华谊兄弟成交量134.16万手 成交额3.62亿元 居板块前列[1] - 捷成股份成交量130.87万手 成交额7.69亿元 显示较高流动性[2] - 光线传媒成交额17.88亿元 为板块最高 跌幅4.18%[2]
影视院线板块9月1日涨1.75%,中国电影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411.88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1 08:46
板块整体表现 - 影视院线板块单日上涨1.75%,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46%)和深证成指(涨1.05%)[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2%,其中中国电影以6.89%涨幅领涨,博纳影业(5.02%)和幸福蓝海(4.88%)紧随其后[1] - 板块成交活跃,欢瑞世纪成交量达150.70万手,华谊兄弟成交量184.66万手[1][2] 领涨个股表现 - 中国电影收盘价14.90元,成交额11.9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944.35万元(净占比4.97%)[1][3] - 幸福蓝海收盘价17.85元,成交额5.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294.13万元(净占比10.10%)[1][3] - 中视传媒收盘价19.12元,成交额3.4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089.50万元(净占比11.84%)[1][3]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9411.88万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入251.23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9160.64万元[2] - 华谊兄弟虽股价下跌1.45%,但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30.12万元,同时游资净流入1668.75万元[2][3] - 博纳影业虽上涨5.02%,但遭遇游资资金净流出2906.05万元(净占比-6.69%)[1][3] 个股交易活跃度 - 欢瑞世纪成交额达8.01亿元,成交量150.70万手居板块首位[1] - 光线传媒成交额11.65亿元,为板块最高成交额个股[2] - *ST天择涨幅4.03%,主力资金净流入732.54万元(净占比8.48%)[1][3]
中视传媒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208.39%,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29亿元,同比下降10.75% [1] - 归母净利润1998.11万元,同比大幅上升208.39%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1.41亿元,同比下降5.1%,归母净利润2903.49万元,同比上升200.75% [1] - 净利率8.18%,同比增212.56%,但毛利率13.99%,同比减40.8% [1] - 扣非净利润-697.1万元,同比下降154.53% [1] 营运指标 - 应收账款大幅上升至6083.88万元,同比增幅达321.71% [1] - 三费占营收比19.35%,同比增16.75%,总额4434.85万元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1元,同比减48.71% [1] - 货币资金2.37亿元,同比下降12.20% [1] 资产与负债 - 每股净资产3.26元,同比增6.18% [1] - 有息负债948.76万元,同比下降9.60% [1] - 现金资产状况非常健康 [3] 历史业绩与投资回报 - 去年ROIC为3.38%,资本回报率不强 [3] - 去年净利率4.16%,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3]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2.31%,投资回报较弱 [3] - 2016年ROIC低至-12.24%,投资回报极差 [3] - 上市以来27份年报中亏损年份达4次 [3] 风险关注点 - 应收账款占利润比例已达138.75% [3]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9.12% [3]
中视传媒: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17
行业环境 - 影视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经历政策支持和技术革新,国家广电总局推出"微短剧+"行动计划并优化审核制度,取消"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统一管理,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生成式AI技术在剧本创作和后期制作环节深化应用,助力行业降本增效,但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传统影视公司、播出机构及互联网平台争夺市场份额 [3] - 全国电影票房达292亿元,同比增长22.91%,文旅演出与影视IP联动拓展商业化空间,微短剧凭借轻量化模式与强互动性快速崛起 [3] - 广告行业受市场监管总局政策指引增强韧性,传统电视广告持续收缩,短视频平台成为预算增投重点,AI营销大模型提升垂直场景营销效能 [4] - 旅游行业全面复苏,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但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导致盈利水平下降 [4] - 私募基金领域获得政策支持,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和压缩审核流程提升交易效率,激发市场活力 [4] 公司主营业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电视节目制作与销售、影视技术服务、设备租赁、媒体广告代理、影视基地经营及基金投资管理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9亿元,同比下降10.7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8.11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2] - 影视业务收入7424.56万元,同比增长45.48%,主要受益于总台资源支持及台外市场开拓 [9] - 广告业务收入6973.86万元,同比下降38.69%,因外部市场竞争加剧及传统电视广告萎缩 [10] - 旅游业务收入8420.40万元,同比下降7.47%,因同行业竞争导致客源分流 [11] - 基金业务收入36.47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11] 财务数据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65.65%至2.37亿元,因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及采购支付增加 [17][18] - 应收账款减少57.72%至6083.88万元,因广告业务收回应收款 [18] - 存货增长398.22%至1.41亿元,因影视及广告业务存货增加 [18] - 应付账款减少61.75%至3545.38万元,因支付影视及广告业务应付款 [18] - 投资收益增加2079.42万元,主要来自参股公司海看股份及无线传媒的公允价值变动 [9][17] 核心竞争力 - 公司作为国有文化传媒企业,拥有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紧密合作关系,参与制作多部高品质纪录片、栏目及大型晚会 [5][13] - 控股子公司中视北方具备超高清影视节目全流程制作能力,年完成节目技审及播出约7000小时,多次荣获行业奖项 [5][13] - 独家承包总台科教频道及农业农村频道广告资源,通过"CCTV强农品牌计划"、《三餐四季》等项目提升商业价值 [6][14] - 无锡影视基地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南海影视城为4A级旅游景区,依托总台资源提供"文化+旅游+影视"特色体验 [7][15] - 品牌公信力强,连续多年获得总台4A级广告代理公司称号,内容创制能力获市场高度认可 [16] 经营策略与创新 - 影视业务强化融媒体运营体系,拓展新媒体直播、宣推及短视频制作,采用"大屏+小屏"融合推广方式 [5] - 广告业务转型为全案全功能广告公司,通过"央小满"电商矩阵和《中国诗词大会》IP衍生品探索新增长点 [6][10] - 旅游业务新增景点短剧与互动项目,开展夜间经济、上线总台文创产品,提升景区趣味性和文化活力 [7][11] - 基金业务加强投后管理,重点关注朴华惠新和朴盈国视基金所投项目,配合推进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 [8][12] - 技术层面探索AI应用,在影视制作环节提升效率,并推动"智慧景区"升级 [5][15]